7月14日,金融壹账通与全国壹号令联盟、上海中安科技于上海举行签约仪式,未来三方将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在智能创新应用科技领域和业务领域开展紧密合作,共同构建车联网+金融科技的创新生态。金融壹账通投资一账通总裁杨潇、金融壹账通投资一账通副总经理潘玲、壹号令运营商联盟理事长、上海中安科技董事长杨辰曲、壹号令运营商联盟副理事长徐华平等领导出席参会。杨潇在签约仪式上详细地介绍了金融壹账通的发展历程,他指出,经过四年多的不断发展与创新,金融壹账通已从当初平安输出科技成果的窗口,变成了国内外广大金融机构信赖的合作伙伴。如今,金融壹账通基于世界领先的金融科技技术,赋能各应用场景,帮助广大金融机构以及企业转型升级,实现三升两降目标。杨辰曲也表示对金融壹账通技术实力以及赋能成果的认可,他进一步指出,希望未来通过与壹账通深度的探讨与合作,能有效赋能车联网新生态,帮助广大运营商数字化转型,实现合作共赢的目标。据了解,中安科技是交通管理领域的专业服务商,由中安科技牵头组建的“全国壹号令联盟”旨在为广大运营商提供科技服务平台,共享数据和服务资源,为道路运输互联网及信息服务行业创造价值。而金融壹账通在平台建设、数据治理和挖掘以及运用人工智能降本增效等方面均有成功经验。三方将发挥各自的优势,整合客户、市场、渠道、技术资源,提高经营管理能力,降低运营成本,改善客户服务体验,共建车联网+金融科技的创新生态。未来,三方将在智能创新应用方向上,以智能化和自动为标准,围绕车联网生态建设,运用智能识别、智能语音、流程机器人等技术优化业务流程,提升客户体验,最大程度降本增效。例如将智能识别技术赋能壹号令联盟业务运营平台,从而实现对各类业务文件的自动化解析和信息抽取,以更高质量的解析数据为业务运行提供更优的数据支撑;而智能语音技术通过定向应用可为联盟构建统一的行业化服务能力,助力运营商营销获客,为终端用户建立陪伴式服务体验。金融壹账通旨在打造全球领先的面向金融机构的商业科技云服务(Technology-as-a-Service,简称“TaaS”)平台,于2019年在美国纽交所上市(股票代码为“OCFT”),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融合丰富的金融服务经验与领先科技,为金融机构提供"科技+业务"的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实现“三升两降”,即提升收入,提升效率,提升服务质量,降低风险,降低成本,实现数字化转型。全国壹号令联盟”是本着为广大运营商服务的宗旨而成立的是一个严肃、开放的组织。秉承“为合作伙伴创造价值”的核心价值观,并以“诚实、宽容、创新、服务”为企业精神,通过自主创新和真诚合作为道路运输互联网及信息服务行业创造价值。联盟最先开展为全国各地的运营商提供“交通部壹号令即车辆技术档案平台”落地服务的指导和技术支持。后续连续开展了“北斗数据共享增值”项目和“车辆监测平台”共享等项目。上海中安科技是一家创立于1998年,集IT咨询、项目管理、软硬件研发、工程实施及系统集成为一体的高科技企业。拥有高新企业证书、软件企业资质和国家测绘乙级资质。研发型高科技企业,持续不断投入研发,在交通大数据处理、公交车载终端方面的技术在全国名列前茅。公司专注于基于位置服务和交通云数据、通过收集各类移动车载传感数据来实现对相关分散资源的监控与调度的前后端软硬件一体化体系的设计、开发与服务。
当前,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本质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兴起。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是数字化转型的实现途径,是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力量。2020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的通知》,提出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二十条”,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工业互联网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连续四年对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做出重要指示。2020年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强调,要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为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历史机遇,工信部开展了“工业互联网项目”招标。依托在区块链领域多年的技术研究和应用落地实践经验,趣链科技作为项目参与方成功中标《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创新推广中心项目》(以下简称“项目”)。该项目将围绕“设备和产品优化”、“业务和经营优化”以及“社会化资源协作”等应用场景,利用区块链、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建立面向纺织服装和家电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创新推广中心,包括“趣链区块链底层平台”在内的解决方案应用支撑平台,实现对工业互联网的区块链底层技术支撑。基于区块链、物联网等新技术,实现供应链金融、产品溯源、在线公平支付等服务。另外,项目将建设包括“面向通用制造行业的区块链应用体验环境”在内的沉浸式体验环境,同时,建设用于技术开发和验证、测试评估或推广应用的支撑工具集,制定纺织服装和家电领域的一批相关标准,并实现一批系统解决方案的落地。下一步,趣链科技将通过自身在区块链行业的优势,与各行各业携手布局产业生态,向上承载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形成互为场景、互为基础、互为生态的协同应用体系,持续释放融合发展的叠加效应、聚合效应、倍增效应,构建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等全面连接的新型工业生产制造与服务体系,从而提升产业融合创新水平、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步伐、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关于趣链科技作为国际领先的区块链产品及应用解决方案供应商,趣链科技致力于构建数字化时代的商业基础设施,产品已广泛应用于金融、政务、司法、电力、制造业等关键领域,服务于住建部、中国人民银行、四大行总行、沪深交易所、主流股份制商业银行、国家电网、中国电信、南方航空等上百家机构,支撑业务规模达数千亿人民币,服务人数近1.5亿。同时,作为行业内的首家准独角兽企业,趣链科技在公司规模、技术实力、合作案例、资产规模、社会效应等方面均在业内遥遥领先。
借助校企改革的契机,华工科技现管理团队将通过入伙的方式,与接盘方武汉国资实现深度“捆绑”,同时完成股权激励。 华工科技14日晚披露,公司控股股东华中科技大产业集团计划与武汉国恒科技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国恒基金”)签署附生效条件的《股份转让协议》,已经履行华中科技大产业集团董事会审议决策程序,尚需履行华中科技大学审批程序。 据此前公告,华中科技大产业集团拟转让华工科技19%股份,初步锁定了国恒基金为接盘方。 据披露,国恒基金近期出现合伙人变更及出资结构调整,出资总额由43.5亿元增加至45亿元,新增了2家有限合伙人,分别是武汉地铁集团和武汉润君达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同时北京茂榕投资有限公司从基金退伙。 公告透露,在华工科技前次进展公告发布后,国恒基金依据其受让申请中提出的合作方案,邀请华工科技管理团队参与对基金出资。武汉润君达系华工科技管理团队出资设立的合伙企业,通过直接及间接的方式对国恒基金合计出资1.5亿元。 同时,国恒基金的有限合伙人北京茂榕投资有限公司从基金退伙,其出资份额9.99亿元分别由武汉地铁集团认缴4.49亿元、武汉碧水集团增加认缴2亿元、武汉国创创新投资有限公司增加认缴3.5亿元。 国恒管理的出资总额由650万元增至1000万元。其中,国恒管理有限合伙人天风汇博(武汉)投资中心(有限全伙)退伙,润君达认缴350万元新增为有限合伙人;普通合伙人、执行事务合伙人武汉东湖创新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增加认缴出资100万元。
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表面着陆,五星红旗第一次月表动态展示;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求解数学算法“高斯玻色取样”只需200秒,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二个实现“量子优越性”的国家;高分十四号卫星成功发射,可高效获取全球范围高精度立体影像……这段时间,不断涌现的科技创新成果,令国人倍感振奋。“硬核”“国之骄傲”“创新不止,梦想不息”,大家纷纷在网络上表达内心的自豪之情。 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正如我国高铁装备行业女总工程师梁建英所言:“巨人的肩膀不好站,必须让自己成为巨人。”从港珠澳大桥飞架三地到京张高铁风驰电掣,从“北斗”闪耀到如今的嫦娥五号探月、“九章”问世,一个个世界领先的科技创新成果,标注着科技工作者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激扬着“中国人民一定能,中国一定行”的民族志气。 每一项科技创新的背后,都凝结着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和汗水。以优秀科技工作者为榜样,立足本职,将勇攀高峰的精气神融入日常,焕发亿万人民的奋斗激情,中国的未来将更精彩。 《 人民日报 》( 2020年12月08日 01 版)
原标题:当年要撬动巴拿马万亿美元级航运市场的链极科技,现在怎么样了? 两年前,收购映客直播失败后,宣亚国际(300612.SZ)很高调地投资了一家区块链公司。 叫链极科技(全称:链极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出资3000万元,获得30%股权。 彼时,宣亚国际董事长张秀兵表示,非常欣赏链极科技团队在区块链技术领域的“专注深耕”,以及他们利用区块链对传统产业进行赋能变革的“激情”。 两年后,宣亚国际关于此次合作,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闪烁其词。 而链极科技官网、微博在一年多以前就停止更新了,网站挂出的多款区块链产品也未见落地。 01 据官网介绍,链极科技是一家专注智能大数据与区块链技术的服务商,主要提供金融行业与实体行业的区块链技术服务方案咨询及方案落地。 链极科技称,公司自成立以来,与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伦敦发展促进署、日本数字资产协会等机构建立了“广泛的联系”; 与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大、复旦大学等进行了“密切的交流”; 与中国建行、中国工行、澳大利亚联邦银行、英国汇丰银行、野村证券等就区块链的应用场景开展了“深入的探讨和持续的推进”…… 一堆高大上的机构名称,与“广泛的联系”、“密切的交流”、“深入的探讨”搭配在一起,让人很是有一种公司事业“蒸蒸日上”的感觉。 2018年引入宣亚国际后,在上市公司光环背书下,链极科技迎来高光时刻。 当年6月,链极科技宣称,通过与巴拿马合作方签署战略协议,未来将撬动巴拿马万亿美元级的航运市场。 当年12月,公司在陆家嘴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举行了“2018链极科技融资与战略发布会暨区块链与金融变革高端对话”。 会上,链极科技宣布与上海数据资产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日本朝日集团可尔必思健康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等签订合作协议,拓展区块链应用场景; 并与河北港口集团、上海数据资产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分别成立“链港区块链研究院”、“数据资产托管中心”,深耕区块链与智能大数据分析领域。 链极科技董事长兼CEO,是庞引明。 2015-2017年,他担任绿地金控集团互联网金融事业部总经理、绿地创新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绿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等职。 除了深耕国内市场,在陆家嘴会议上,庞引明还表示,要通过区块链技术赋能,促进海外地区产业升级。链极科技在澳大利亚、巴拿马、老挝、蒙古等多个国家进行战略布局。 庞引明野心勃勃,计划还要通过区块链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2019年5月,链极科技设立子公司中研链极,庞引明出任法定代表人。一周后,公司宣布,中研链极健康产业区块链总部在北京成立。 庞引明称,中研链极将在中医药安全、人参检测标准建立和溯源等领域布局实施,为实现中华民族中医药的伟大复兴而“贡献力量”。 02 不知道如今的宣亚国际董事长张秀兵,还欣不欣赏庞引明团队的“专注”与“激情”。 其实,资本市场似乎对这桩投资并不感冒。 就在2018年宣布高调投资链极科技的次日,宣亚国际股价高开低走,此后不到一个月下跌近三成。 在此背后,庞引明的奔奔跳跳,也遮掩不了公司经营的每况愈下。 号称要撬动巴拿马万亿美元级航运市场的链极科技,注册资本仅300万元,实缴资本只有90万。 2018年7月,宣亚国际区块链实验室首款产品“Yes Or NO”宣布上线内测,庞引明担任首席科学家。但至此之后,再无下文。 据介绍,这是一款基于以太坊的社区应用,主要针对过去、现在和未来已发生及可能发生的各种事态,让用户进行态度观点的表达,形成集体性的意见和预测。 “Yes Or No”号称将被打造为一款可长期洞察用户态度与趋势的社区产品。 互动平台上,有投资者多次询问“Yes Or No”社区应用为何无法打开、研发进展如何。但宣亚国际均未正面回应。 自今年6月以来,链极科技——这家在网信办备案的区块链信息服务企业、上海区块链创新企业20强,已经累计10次被法院列为被执行人。 此外,公司因建设工程合同纠纷,被上海誉童建设公司、上海亦舍建筑装饰工程公司前后脚起诉,与原商务拓展部总经理谢文宣的劳动合同纠纷也连续败诉。 “由于公司欠薪5个月,无以为继,后续仍然没有任何承诺,所以被迫离职。”法院判决书显示,2019年8月7日,谢文宣在《离职申请》中这样写道。 谢文宣是庞引明在绿地金控时的老部下。脉脉显示,谢曾担任绿地金控集团产品总监。 2019年5月,庞引明曾带领谢文宣等人出席了吉林省抚松县主办的“投资说明会”。会上,链极科技与抚松县人民政府签约,双方拟在人参溯源、大数据服务、金融科技等领域开展合作。 而据谢文宣的说法,当时公司已经欠他2个月的工资。 也是从那时起,链极科技的官方微博停止更新。到了2019年9月,其官网也停止更新了。当年11月,官方微信也停摆了。 而从经营业绩来看,宣亚国际入股后,链极科技持续亏损,其中2019年亏1274.71万元。到了今年6月底,宣亚国际账面投资余额只剩2316.16万元。 03 庞引明,1969年3月出生,其身份证号显示为武汉人,复旦大学和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双博士。 庞引明活跃于各路媒体始于2017年。在此之前,他参与的《互联网金融与大数据分析》《FinTech与资产证券化》等书相继出版。 随后,他开始以互联网金融、大数据专家的身份出现在公众视野。但当时的title还是上海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理事、互联网金融和大数据分析专家,以及其在绿地的相关职务。 2017年下半年,上一轮比特币大牛市启动,区块链站上风口。 他的身份又变成了区块链领域专家。 据天府财经不完全统计,2018年以来,庞引明出席的区块链相关论坛、沙龙、峰会不下15次,一开始以企业职务的身份,后来其头衔在“工信部区块链国家标准编写组成员、IEEE区块链国际标准小组成员”、“复旦大学和中国社科院博士”、“上海区块链协会智库专家”、“链极科技董事长兼职总裁”之间自由切换。 一度他还俨然成了工信部“代言人”。 2020年初,庞引明以工信部区块链标准编写组成员的身份参加某活动,随后众多币圈媒体发布了《工信部庞引明:财富管理需要区块链等新技术的介入》的文章。 如今,网络上主要是庞引明的个人新闻,最新消息是今年11月7日,他为安徽省六安市委领导作“区块链与区域数字经济生态”专题报告。 今年3月,有投资者在宣亚国际的互动平台询问:公司参股的链极科技还在正常运营吗?为什么公司电话一直打不通? 但宣亚国际的回复却是:链极科技目前“正常运作”。 此外,天府财经注意到,链极科技关于“区块链+支付”业务的介绍中提到,其自主开发冷、热区块链数字钱包,支持符合ERC20接口标准的数字资产。 为此,不断有投资者询问宣亚国际:链极科技是否涉及数字货币?其区块链支付(衡链钱包)产品,是为了以后作铺垫么? 但宣亚国际一再否认涉币业务。 对此,外界非常好奇:除了各种吹牛、亏钱,这两年,链极科技到底干了什么呢?
借助校企改革的契机,华工科技现管理团队将通过入伙的方式,与接盘方武汉国资实现深度“捆绑”,同时完成股权激励。 华工科技14日晚披露,公司控股股东华中科技大产业集团计划与武汉国恒科技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国恒基金”)签署附生效条件的《股份转让协议》,已经履行华中科技大产业集团董事会审议决策程序,尚需履行华中科技大学审批程序。 据此前公告,华中科技大产业集团拟转让华工科技19%股份,初步锁定了国恒基金为接盘方。 据披露,国恒基金近期出现合伙人变更及出资结构调整,出资总额由43.5亿元增加至45亿元,新增了2家有限合伙人,分别是武汉地铁集团和武汉润君达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同时北京茂榕投资有限公司从基金退伙。 公告透露,在华工科技前次进展公告发布后,国恒基金依据其受让申请中提出的合作方案,邀请华工科技管理团队参与对基金出资。武汉润君达系华工科技管理团队出资设立的合伙企业,通过直接及间接的方式对国恒基金合计出资1.5亿元。 同时,国恒基金的有限合伙人北京茂榕投资有限公司从基金退伙,其出资份额9.99 亿元分别由武汉地铁集团认缴4.49 亿元、武汉碧水集团增加认缴2 亿元、武汉国创创新投资有限公司增加认缴3.5 亿元。 国恒管理的出资总额由650 万元增至1000万元。其中,国恒管理有限合伙人天风汇博(武汉)投资中心(有限全伙)退伙,润君达认缴350万元新增为有限合伙人;普通合伙人、执行事务合伙人武汉东湖创新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增加认缴出资100万元。
手术台前,一位外科医生正在紧张地为一个病人准备手术事宜,而他的病人却在几百公里之外的手术床上。手术过程中,人工智能和现场工作人员为替代远方的外科医生完成了全部的实操工作…… 在5G时代,这幅远程医疗的愿景正在走入现实,在这个过程中,中国领先的研发驱动的saas(通过网络提供软件服务)和软件开发企业新纽科技也在其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 日前,有消息称,新纽科技已通过港交所聆讯,拟于年底前上市,未来金融为其上市独家保荐人。值得注意的是,新纽科技是国内少于10家成功将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通过以机器人执行实现流程自动化)商业化的公司之一,有望成为在中国香港上市的企业级RPA第一股。 毛利率呈上升趋势 公开资料显示,新纽科技是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相关领域解决方案及软件产品在金融行业、医疗行业实践与落地应用为主的软件服务商。公司专注为国内外金融企业、医疗行业客户提供全面的IT系统产品、技术解决方案与相关系统建设服务。 具体来看,新纽科技的医疗IT解决方案包括医疗质量控制与安全预警平台、危急值预警报告系统、临床路径管理系统及远程医疗系统等。公司掌握精准医疗数据,为今后远程医疗、平台化发展创造无限空间。新纽科技的产业也广泛运用于金融领域,为近百家顶尖金融机构提供多种创新的业务解决方案。 在新纽科技创新型解决方案的支撑下,该公司业绩出现快速上行。据招股书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约5876万元,同比增长率为4.6%,同期实现经调整净利润约1128万元;公司2019年收入约1.5亿元,经调整净利润约3826万元。2017年、2018年及2019年,公司毛利率分别为42.1%、47.9%及49.1%,呈上升趋势。 招标项目以及立项项目充足也为公司未来的业绩预期增加了更多确定性。截至2020年10月中旬,公司获得委聘的招标项目总合约价值超过1.4亿元(约3500万金融saas项目及1.1亿医疗saas项目)。 从立项项目来看,截至2020年10月中旬,公司已拥有58个金融机构IT解决方案立项项目,潜在客户的总预算金额约为7365.6万元;并已拥有26个医疗机构IT解决方案立项项目,潜在客户的总预算金额约为8101万元。 综上所述,新纽科技目前招标项目总合约价值超过1.4亿元,立项项目总预算金额超过1.5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新纽科技的收入100%来自自己研发的软件产品,同时公司也是中国一家具备实时监控功能并能对医院现有医疗数据进行智能分析的医疗质量控制与安全预警平台提供商。公司上市后,将成为港股市场首家具有研发RPA解决方案的提供商。 “我们力求善用自己强大的技术能力,并致力成为一家以向客户提供关键解决方案为战略重点的公司。”新纽科技在招股书中宣称,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新纽科技方面准备巩固在金融IT解决方案行业的市场地位并开发新的解决方案产品;发展由人工智能及大数据分析能力提供支持的医疗IT解决方案;增强技术实力;寻求选择性战略联盟及投资。 技术团队成员占雇员总数逾八成 据了解,新纽科技在医疗领域主打的医疗质控与安全预警平台可以真正实现对医疗风险的事前发现与预警,对患者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及分层级反馈(医生-科室主任-院长-卫生监管部门),该技术为中国首创,能够通过大数据分析提升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并有效降低医疗事故率,缓解医患纠纷。 随着新纽科技不断的研发及创新,交叉销售远程医疗、临床路径系统等创新型医疗解决方案也为公司带来更多的收入。 数据显示,新纽科技的医疗质控与安全预警平台已经部署至包括解放军总医院在内的近百家国内三甲医院,且已经与超过200家上等级医院达成合作安排,预计在2021年内完成对该等医院的部署。 此外,新纽科技为近百家顶尖金融机构提供多种创新的业务解决方案,包括柜台债交易系统、分布式交易平台以及RPA,以提高金融类企业的智能化水平。 按2019年收入计算,新纽科技在逾2500名中国金融机构IT解决方案提供商中位列前100名。 技术和人才是新纽科技保持创新并获取重要客户信任的推动力。据招股书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技术团队成员共403名,占雇员总数85.0%,同时公司还拥有一支精通医疗业务的工程师团队,服务医疗机构项目。 “公司计划在上市后不断扩大技术团队,预计在未来三年半的时间招聘约200名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继续自主开发创新型解决方案,巩固公司市场领先地位。”据新纽科技方面透露。 如今,新纽科技正在角逐这个越来越广阔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