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当前经济领域的一个重大问题是金融与实体经济发展脱节。一方面,金融生态恶化、对实体经济支持动力不足、大量资金在金融系统内部空转;另一方面,大量实体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导致实体企业困难、民间投资动力不足,整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集互联网技术和现代金融产品为一体的供应链金融,打破了金融与实体经济的篱籓,是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融合共生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增强我国经济核心竞争力、实现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应当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一、供应链金融的内涵及主要内容供应链金融起步于欧美发达国家,是基于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互联网技术,整合银行、资本市场、国际金融等金融手段,将实体企业上下游厂商对接起来,对企业材料供应、产品生产、市场销售及最终消费等环节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形成银行金融与实体经济融合共生发展新机制。从操作层面看,供应链金融借助大数据技术对企业和行业生产流通情况进行分析,在财务系统中直接设计和创造金融产品,利用区块链技术克服信用不充分、不对称等问题,通过智能化电子契约实现金融机构与企业供产销和财务收支的直接连接,通过供应链金融运营中心的信息与服务导航系统,让企业与客户随时随地享受精细化的动态金融服务,满足企业金融需求。同时,借助现代物联网技术,实现对所有材料和仓储物流的动态监控,利用移动互联网传感器实现透明化管理,将各企业库存联接成一个虚拟的大仓单,根据智能化的电子契约来完成仓单构造,实现安全、高效、可扩展性强的智能化物联网保兑仓。总之,供应链金融利用互联网搭起了金融与实体企业的桥梁,既可满足企业资金需求、保障生产经营正常进行,也可克服信用信息不清晰、企业征信不佳的问题,提高金融资金的安全性,实现金融与实体企业融合共生发展。供应链金融拥有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面向实体企业的供应链金融产品体系,包括保理、仓单、信用证、贴现融资、买方信贷、卖方信贷、应收账款质押融资、订单融资、证券化和基金等;二是面向市场交易的供应链金融产品交易体系,如资产证券化中心、智能化物联网保兑仓(流动资产银行)、跨国供应链等;三是基于互联网的供应链金融平台体系,包括基于大数据、区块链等互联网技术的大数据供应链金融中心、区块链供应链金融中心、消费供应链金融中心、共享供应链金融中心等等。实际上,我国上世纪90年代实施的对实体企业封闭贷款,就是供应链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成功案例。1991年至1993年,我国经济遭遇了严重的金融危机,金融生态恶化、三角债问题突出、银行惜贷严重、金融资金空转,乱拆借、乱集资、乱投资问题十分严重。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通货紧缩的情况,中央出台了“封闭贷款”和“清理三角债”措施,有效地支持了实体经济的发展,提高了金融效率,规避了金融和经济危机,成为早期供应链金融的成功范例。二、发展供应链金融非常重要、十分紧迫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期,加快发展供应链金融十分重要。(一)发展供应链金融,是规避金融危机的需要。目前我国银行总资产超过了200万亿元,是美国的两倍,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金融帝国。但我国银行资金流向实体经济渠道堵塞,庞大的资金流游离于实体经济之外在金融体系内空转,导致虚拟经济泛滥,蕴含极大的金融风险,长此下去必将引发金融和经济危机。发展供应链金融,打破金融与实体经济的篱籓,创造金融与实体经济“双赢”的发展环境,优化信贷结构,提高银行信贷资金使用效率,在防范各项风险的同时,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融合共生发展,对于避免金融和经济危机意义十分重大。(二)发展供应链金融,是改善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有效手段。我国长期存在的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主要是源于金融市场存在严重的信用不对称难题,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了规避贷款风险,需要企业资产抵押并付出较高的贷款成本以求绝对保险。供应链金融在企业供、产、销各个环节构造以产品为主体、信用为基础的融资模式,较好地克服了信用不对称等问题,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与企业建立战略性合作,对企业放心贷款,企业也可以获得低成本资金,变过去“锦上添花”的银企关系为“雪中送炭”,既保证了银行的利益,也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三)发展供应链金融,是我国全球贸易大国转变为贸易强国的需要。我国已是世界第一贸易大国,但不是贸易强国,最为关键的原因是金融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还不强。发展供应链金融,建立环球供应链金融体系,通过高度信息化的金融工具把微观贸易企业连接、整合起来,可以克服国际贸易中国家层面的贸易壁垒,完善国际贸易治理模式,实现贸易自由化。同时,通过环球供应链金融,可组合、修复与创新全球供应链,优化国际贸易价值链条,最大程度提高世界贸易水平,构筑环球“贸易高铁”,促进国际贸易发展。此外,通过全球供应链金融平台,还能够推动创新性企业和优势产业走出去,去并购,收购国外矿产、土地乃至劳动力等资源,提高国际竞争力。国家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和鼓励企业走出去战略中,一定要把建立全球供应链金融作为重要基础性工作来抓。(四)发展供应链金融,是拓展金融行业发展空间的有效途径。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包括存货融资、预付款融资和应收账款融资等三种类型,据测算,到2020年,基于国内供应链可以形成的有效资金需求在10万亿左右,国际供应链的有效资金需求在10万亿左右。如果按照金融产品分类,一是互联网+保理、应收账款、仓单、票据贴现、信用证、买方信贷、卖方信贷、证券化等传统供应链金融产品市场规模在5万亿左右。二是资产证券化中心、智能化物联网保兑仓(流动资产银行),跨国供应链等超金融市场供应链产品市场规模在8万亿左右。三是大数据供应链金融中心、区块链供应链金融中心、消费供应链金融中心,共享供应链金融中心等互联网+财务形成的供应链金融产品市场规模在7万亿左右。可以为我国金融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撑。三、几点建议发展供应链金融关系全局,意义重大,时间紧迫。应当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具体建议如下:(一)加强统筹领导。建议人民银行牵头,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商务部、国资委、证监会、保监会等部门参加,组成国务院部际联席会议,研究国家供应链金融战略及实施方案,研究和实施鼓励供应链金融发展的政策措施,解决供应链金融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二)制定优惠政策。建议制定和实施鼓励供应链金融平台和供应链金融产品应用的优惠利率和财政补贴政策。建议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发展供应链贸易流程中的各种融资产品和融资机构,尤其要鼓励以“金融滴灌”模式精准满足中小实体企业的资金需求。(三)搭建基础平台。建议依托供应链金融核心企业,按照国家统一的标准规范,尽快搭建服务供应链金融的电子信息平台系统。一是建立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把握跨境和境内商流。二是建立包括运输、仓储和报关服务在内的综合境内和跨境物流平台,把握跨境和境内物流。三是建立标准高效的全球供应链金融平台,整合核心企业的支付结算能力,实现对商流、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高效控制,为供应链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提供财务顾问、货款结算、融资融信、财资管理、市值管理、资产托管和流转等综合贸易金融服务。四是建立服务于全球供应链项目的金融机构之间二级市场跨境贸易金融资产流转平台。五是建立服务于全球供应链项目的投融资金融平台,以支持中国产能和中国资本同步“走出去”,国际技术和国际资本同步“引进来”,支持中国经济和全球经济的转型升级。(四)设立环球供应链金融联盟。建议由人民银行倡议,以跨国供应链核心企业主导,依托贸易金融技术,立足全球供应链金融领域,基于自愿结合、众创共享、实体与金融良性联动的原则,发起成立的超主权的国际贸易金融组织。致力于引领制订全球供应链金融规则、引领整合全球供应链金融资源、打造健康平衡的全球供应链金融生态体系、主动参与和推动全球经济治理。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六稳”“六保”决策部署,深入了解支持企业延期还款和扩大信用贷款两项直达实体经济货币政策工具落实情况,8月21日下午,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到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安徽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邓向阳出席座谈会,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明主持座谈会。 易纲强调,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天职,面对当前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金融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企业家座谈会上关于保市场主体的重要讲话精神,创新金融服务与产品,进一步加大对市场主体的支持力度。要加强金融科技创新研发投入,充分运用大数据等科技手段,推动线上线下金融服务有机融合、同步发力。 座谈会上,邓向阳介绍了今年以来安徽省金融业在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恢复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情况;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主要负责人汇报了全省落实金融支持政策特别是两项直达实体经济政策工具情况;农业银行安徽省分行、徽商银行、安徽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主要负责人围绕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等政策落实情况作了发言;安徽中科海奥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硕昌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了企业经营发展状况和两项直达实体经济政策工具对企业的支持情况。 易纲详细了解了两项直达实体经济政策工具在安徽的落实情况并予以充分肯定,仔细询问了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对金融工作的建议。易纲指出,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六稳”“六保”重大决策部署,人民银行创设了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充分调动商业银行,特别是地方法人银行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励商业银行更好地支持小微企业,同时政策工具的设计也体现了市场化原则,压实了各类市场主体的责任。 易纲要求,针对金融机构和企业代表提出有关政策工具使用的意见建议,人民银行各相关司局和分支机构要认真研究,确保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和可持续。
就在当地时间8月17日晚,美国“实体清单”又扩容了。 这次还是老生常谈的“国家安全”问题,点名的是华为的38家关联公司。 此次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的“实体清单”增加了38家华为关联公司,自2019年5月华为首次被列入实体清单至今,被列入美国“实体名单”的华为子公司总数已达152家。 看这节奏,美国是决心要把华为逼进墙角了? 下面是美国商务部公开的“禁令”的部分译文(完整译文请前往文末): BIS今天进一步升级了对华为及其在“实体清单”上的非美国分支机构使用美国技术和软件在国内外生产的产品的限制。 此外,BIS在“实体清单”中又增加了38家华为子公司,对所有受《出口管理条例(EAR)》约束的项目都规定了许可证要求,并修改了现有的4个华为“实体清单”条目。 BIS还对涉及实体清单上的一方涉及商务出口管制管辖范围内的项目的任何交易施加许可证要求(例如当华为或其他实体清单上的实体作为买方、中间用户或最终用户)。这些措施立即生效,阻止华为试图绕过美国出口管制以获取使用美国技术开发或生产的电子元件。 2020年5月,BIS修改了长期存在的外国生产的直接产品(FDP)规则,以华为采购半导体(某些美国软件和技术的直接产品)为目标。 今天的修正案通过应用控制交易来进一步完善FDP规则: 1)以美国软件或技术为基础的外国生产商品,将被并入或将用于实体清单上任何华为实体生产、购买或订购的任何“部件”“组件”或“设备”的“生产”或“开发”中; 或2)如果实体清单中的任何华为实体是该交易的一方,如“买方”“中间收货人”“最终收货人”或“最终用户”。 如果说从2019年5月至今,美国只是一只手掐在了华为的脖子上,那么2020年8月17日,美国是双手都掐着华为。 由此,美国让华为窒息变得很更简单了。 1 美国各界看法不一 对于加码对华为的制裁,美国各界看法不一。 部分美国政府官员表示欢迎,认为清单有利于落实针对华为的“制裁”。 美国商务部长威尔伯·罗斯对此表示: 华为及其外国分支机构已经加大了努力,以获取美国软件和技术开发、生产的先进半导体。由于我们限制了其获取美国技术,华为及其分公司通过与第三方合作的方式来利用美国技术。 这一多管齐下的行动表明,我们将继续致力于阻止华为的这些行动。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则在美国国务院官网炫耀道: “国务院强烈支持商务部今天扩大其外国直接产品规则,这将阻止华为通过‘替代芯片生产’与‘提供用从美国获得的工具生产的现成芯片’来规避美国法律。” 蓬佩奥指的可能是华为与高通、台积电等跨国企业合作,利用“一般品”渠道将芯片销售给华为的可能性。 对于“一般品”的含义,人们众说纷纭,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种: 1. 非订制标准的产品。如果是这个定义的话,将是对华为最有利的,因为意味着华为能够继续获得台积电的代工; 2. 低端产品,比如说7nm工艺制程的芯片等,而并非是最新的5nm制程工艺。这样一来,华为在旗舰手机芯片还是会遭到一定的限制,但是中低端的芯片可能就有了保障; 3. 非华为海思设计的芯片,也就是说华为可以获得由联发科、高通等芯片厂商设计,台积电生产的芯片。这样一来,虽然能够继续给华为使用芯片,但是也能够更好的控制华为在芯片上的自主研发。 美国半导体工业协会(SIA)则“对美国政府突然转变态度感到惊讶和关切”。 “我们仍在评估该规则,但是对商用芯片销售加以广泛限制将给美国半导体行业带来严重破坏。” SIA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约翰·诺弗尔表示,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对美国政府突然从先前支持采取更有限的限制方式的转变感到惊讶和担忧,此前的方法旨在实现所谓的美国国家安全目标的同时减少对美国公司的伤害。 2 制裁范围,要多大就可以有多大 美国对华为实施“封锁”的第一枪,打响在2019年5月16日——美国商务部将华为及68家附属关联公司列入了“实体清单”。 所谓“实体清单”可以理解为美国出口贸易对象的“灰名单”。 一家公司如果向“实体清单”上的公司出口一些特定商品(受《出口管理条例(EAR)》约束的项目),都需要得到美国商务部的许可。 芯片就是特定商品的其中一种。芯片要出口给“实体清单”上的企业,就必须保证其来自美国的技术占比不超过25%。 这一限制比例在2020年1月收紧到了10%。但是华为仍旧可以使用美国相关软件和技术设计半导体产品。 到了2020年5月,美国声称要进一步限制其产品设计和生产使用美国技术。8月17日晚,美国商务部在发布“实体清单”的新消息时,宣布出售给华为的“以美国软件或技术为基础的外国生产商品”也将被列入控制的名单。 虽明说是限制“以美国软件或技术为基础的外国生产商品”,但其中可以进行操作的灰色地带非常大。 美国商务部没有在消息中给出很严的针对“美国技术和软件”的定义。 那么是不是在大到在美国工厂生产,小到使用在美国生产的工具、美国公司资金参股或者是美方人员参与生产的产品都可能被贴上这一标签? 符合这些标签的产品,几乎充斥着整个半导体行业。 如今稍微高端一些的芯片设计,基本都会使用到美国的EDA软件。 EDA是电子设计自动化的缩写,即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来完成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的功能设计、综合、验证、物理设计(包括布局、布线、版图、设计规则检查等)等流程的设计方式。 目前EDA软件市场的格局中,Synopsys和Cadence都是美国厂商,市场份额超过50%;虽然Mentor Graphic被德国西门子收了,但该部门总部仍在美国,原则上也极有可能受到“实体清单”的管束。 且在这些高端芯片的生产过程中,都无可避免地有美国设备的参与。 假定美国商务部可以并愿意无限扩大受EAR受约束项目的范围,那么不仅是芯片半导体,而是任何商品都可能被列入控制的范围。 3华为手里的“反攻牌” 受尽“制裁”折磨的华为,并没有急着跟美国跨国公司决裂,因为现在的华为,还没有脱离美国科技、实现完全自主化产销的能力。 但后发制人的准备,华为一直在做。 7月30日,华为和高通达成和解,华为向高通一次性支付18亿美元的“和解费”,并获准使用高通技术。随后的8月初,高通就被曝去白宫积极游说,试图得到向华为出口产品的许可。 高通表示:特朗普政府针对华为的“制裁”不仅很难达到限制的效果,还可能将数十亿美元的市场拱手让给高通的海外竞争对手。 其实早在高通之前,就有其他美国芯片公司部分产品业务获得了商务部许可,包括英特尔、美光科技、赛灵思等。 在全球产业链上游“合纵连横”的同时,华为也没有忘记要“自食其力”,主动布局整个半导体产业链。 在2020年8月,华为的“南泥湾”项目被曝光在公众的视线之内。 该项目将纳入笔记本电脑、智慧屏等产品,这些门类的产品能够规避对美国技术的应用,通过“去美国化”避免美国禁令的影响。 截止目前,华为已经在智慧屏上实现了完全的“去美国化”,而且其中关键的芯片采用华为自研的鸿鹄芯片。 紧随其后的难点,在于笔记本电脑和其他智慧终端的硬件和操作系统。不过华为都进行了布局。 8月17日有网络消息显示,华为自主研发的鸿蒙操作系统2.0即将到来,年内上线新华为手表、PC,甚至平板等产品,但由于华为方面对智能手机的生态环境要求较高,华为手机今年大概率不会搭载鸿蒙2.0系统。 但有观点表示,鸿蒙2.0的发布有点为时过早。 对于为什么鸿蒙2.0千呼万唤始出来,网络消息对此做出的解释是:“生态系统的可支持APP比较少,可能导致用户的接受程度不高,不过随着HMS的快速发展,这个问题已经有了很大的解决。” 目前在华为HMS上,不但已注册的开发人员已达到160万,而且还集成了8万多个应用程序,月活用户已经达到7亿。 但是,与谷歌和苹果这两个行业巨头相比,华为的HMS仍然非常薄弱。特别是对于海外市场来说,依然很难让海外用户放弃GMS去选择使用华为的HMS。 另有消息显示华为正在着手研发自己的光刻机,力求突破技术封锁。社交媒体上关于华为光刻机专利的消息,包括一项“通过光的移动,而不是机械移动来实现光刻精度”的专利,是一大技术创新。 虽是利好,但完成任务还是需要大量人才储备和更多技术专利的积累。于是华为在网上公开发布了光刻工艺工程师的职位,并在全国范围内频繁“挖人”。 “天才少年”计划同时让外界看到了华为招揽天下人才的决心。 这些努力的成果,都需要时间去孕育。只是现在美国不肯给华为时间了。 对于美国来说,华为近期的一系列行动都意味着“制裁”没有发挥“应有”的效果。 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Q2华为手机销量达5580万部,超过三星的5370万部,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销售商。 于是美国迫不及待地扼住华为上游供应链,让华为更加呼吸不过来,以此缩短华为可以应对的时间。 如今美国商务部的禁令几乎能涵盖华为的制造业和云服务。而且当华为不“乖”的时候,他们有能力和意愿将新的规定付诸实施。 高通、英特尔、赛灵思、联发科与华为之间的合作,随时都会受到美国的“制裁”,华为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都会掉下来…… 4 被“制裁”的概念,10只个股涨停? 对于这把利剑能够造成多大的伤害,波及范围有多广,人们看法有一些分歧。 由于各产品线应该无法找到完全的非美替代零器件,只剩下数个月的库存可用,对华为来说,也许在短时间内,上游供应链承压将导致部分产品难以供应。 事实上就在上周,华为常务董事、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刚刚表示,华为的麒麟系列高端芯片由于美国的“制裁”即将停产,大呼“困难”。 除了智能终端产销,华为云服务和技术服务也很可能会是这家中国移动通信技术公司下一个“受害”的部门。 本次“实体清单”上被点名新增的38家公司,主要是落脚全球各地的华为云、OpenLab、华为技术公司,从名称上看主要是华为的子公司。 底层技术是华为商业版图的重中之重,是培养“科技黑土地”的“肥料”。 华为云是华为公司倾力打造的云战略品牌,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领先的公有云服务,包含弹性云服务器、云数据库、云安全等云计算服务,软件开发服务,面向企业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服务。 从2018年至今,华为云的市场份额排名已从行业“吊车尾”跃升至第二名,市占率达到14.1%,仅次于阿里巴巴旗下的阿里云。 蓬佩奥曾表示,中国企业的云服务将侵犯“美国最敏感的个人信息和商业知识产权”,并威胁要限制阿里巴巴、百度、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中国公司运营的云端系统。 从投资角度而言,华为的合作伙伴以及华为概念股尽管风险相对可控,但股价走势却表现不一。 在8月初召开的中芯国际2020Q2业绩说明会上,CEO梁孟松表示: “中芯国际绝对遵守国际规章,如果9月14日之后不能继续支持华为,届时还将会有其他的客户进入到中芯国际的产能中,影响是可控的。” 从8月18日A股收盘之后的股市行情看,华为概念股整体上涨了0.37%,跑赢了深证成指和创业板,与上证指数涨幅相当; 当天华为概念股上涨的个股数量与下跌的数量基本持平,共有10只华为概念股涨停。 然而联发科的股价却在今天开盘应声暴跌9.93%。 此前联发科曾被报道收获华为1.2亿颗芯片的巨额订单,同时也是华为今年发布的高端手机Mate 40的芯片“备胎”,因此被怀疑是高通口中的“竞争对手”之一。 该股在中国台湾地区上市,2020年内已上涨54%,此前评级被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下调至“中性”。 积极游说白宫试图获得出口许可的高通,也在当地时间17日收盘时下跌1.37%至112.180美元。 而对于华为的竞争对手来说,这次的“制裁”加码将带来发展的机遇。 5 美国商务部“禁令”(编译) 标题:《商务部进一步限制华为获取美国科技,并将38家(华为)关联企业加入“实体清单”》 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今天进一步升级了对华为及其在“实体清单”上的非美国分支机构使用美国技术和软件在国内外生产的产品的限制。 此外,BIS在“实体清单”中又增加了38家华为子公司,对所有受《出口管理条例(EAR)》约束的项目都规定了许可证要求,并修改了现有的4个华为“实体清单”条目。 BIS还对涉及实体清单上的一方涉及商务出口管制管辖范围内的项目的任何交易施加许可证要求(例如当华为或其他实体清单上的实体作为买方、中间用户或最终用户)。这些措施立即生效,阻止华为试图绕过美国出口管制以获取使用美国技术开发或生产的电子元件。 2020年5月,BIS修改了长期存在的外国生产的直接产品(FDP)规则,以华为采购半导体(某些美国软件和技术的直接产品)为目标。 今天的修正案通过应用控制交易来进一步完善FDP规则: 1)以美国软件或技术为基础的外国生产商品,将被并入或将用于实体清单上任何华为实体生产、购买或订购的任何“部件”“组件”或“设备”的“生产”或“开发”中; 或2)如果实体清单中的任何华为实体是该交易的一方,如“买方”“中间收货人”“最终收货人”或“最终用户”。 这项修正案进一步限制了华为获得与美国类似芯片相同程度的,但由美国软件或技术开发或生产的外国芯片。 “为了实现中方的政策目标,华为及其外国分支机构殚精竭虑,以获得由美国软件和技术开发或生产的先进半导体。”美国商务部长威尔伯·罗斯对此表示,“由于我们限制了华为获取美国技术的可能,华为及其附属公司选择通过借由第三方来利用美国技术,以损害美国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利益。这种多管齐下的行动表明了我们将继续致力于阻止华为这样做。” 下列遍及21个国家/地区的38个华为子公司被添加到“实体清单”中,因为它们代表华为行事可能会有违美国的国家安全或外交政策利益。我们有合理的理由相信,如果不这样做,华为将寻求利用它们来规避实体名单施加的限制。 1. 华为云计算技术2. 华为云北京3. 华为云大连4. 华为云广州5. 华为云贵阳6. 华为云香港7. 华为云上海8. 华为云深圳9. 华为OpenLab苏州10. 乌兰察布华为云计算技术11. 华为云阿根廷12. 华为云巴西13. 华为云智利14. 华为OpenLab开罗15. 华为云法国16. 华为OpenLab巴黎17. 华为云柏林18. 华为OpenLab慕尼黑19. 华为技术杜塞尔多夫有限公司20. 华为OpenLab德里21. Toga Networks22. 华为云墨西哥23. 华为OpenLab墨西哥城24. 华为技术摩洛哥25. 华为云荷兰26. 华为云秘鲁27. 华为云俄罗斯28. 华为OpenLab莫斯科29. 华为云新加坡30. 华为OpenLab新加坡31. 华为云南非32. 华为OpenLab约翰内斯堡33. 华为云瑞士34. 华为云泰国35. 华为OpenLab曼谷36. 华为OpenLab伊斯坦布尔37. 华为OpenLab迪拜38. 华为技术研发英国公司 临时通用许可证(TGL)已经过期。该规则通过对“实体清单”上的华为实体进行有限的永久授权,进一步保护了美国的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利益。这种有限授权仅是为了提供持续的安全性研究,对于维持现有和当前“完全可运行的网络”以及设备的完整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在并行规则中,BIS修订了“实体清单”,当“实体清单”中的一方作为EAR交易的买方、中间收货人、最终收货人或最终用户时,要求获得许可。当实体清单上的任何华为实体是交易的一方(例如通过作为买方、中间收货人、最终收货人或最终用户)时,这与FDP修订版中施加的其他限制相一致。
支持“两新一重” 开拓投资新局党中央明确要求支持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两新一重”建设。保险资管业秉承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稳健投资和风险管理核心专长,投资理念与“两新一重”融资需求十分契合,未来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空间进一步打开,将在大资管行业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中资企业外债发行规模回升 外资对中国经济信心不断增强在国家发改委17日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在回应6、7月中资企业境外发债规模回升的提问时表示,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复工复产逐月好转,经济秩序有序恢复,国外资本对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的信心不断增强。银行负债端现“跷跷板”效应 5月以来,商业银行同业存单发行呈量价齐升态势,结构性存款规模则持续下降。业内人士认为,同业存单发行放量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结构性存款规模下降带来的负债端缺口,展望未来,“跷跷板”效应料持续。掘金细分行业龙头 券商8月调研扎堆消费及机械化工从科技到医药再到消费及机械化工,今年以来,券商密集调研的板块持续变动。数据显示,截至8月17日,8月以来已有92家券商调研60家上市公司,合计调研次数达466次。光大证券、中金公司、国泰君安等券商调研积极性较高。从板块看,券商对大消费、机械、化工类行业公司调研热情明显升温。从券商调研眼光看,8月以来,被调研公司逾半数股价上涨,最高的累计涨幅已超过37%。展望后市,券商认为,相关板块景气有望继续复苏,建议关注行业细分领域的龙头标的。上海证券报A股定增案暴增 监管审核紧盯“理性融资”随着市场行情趋热及政策松绑,上市公司的再融资热情被点燃。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有680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定增预案,与去年同期的221家相比,增长超过2倍。其中,今年下半年以来有132家公司发布定增预案,而去年同期仅有38家;8月份至今有45家公司发布定增预案,比去年同期的12家增长275%。市场再融资热情高涨,监管则紧扣“理性融资”的审核思路。上海证券报记者梳理8月以来17家公司再融资申请反馈意见发现,除财务指标、事故纠纷等问题被监管持续关注以外,甄别“真假”战投、募集资金是否用于财务性投资、前次融资使用情况及本次是否新增过剩产能,以及疫情及中美贸易摩擦对公司的影响等也成为审核必答题。发债融资热情高 18家券商新增借款逾2700亿元“今年,券商最惹眼的一个动作就是借钱,通过各种途径,主要包括短融券、公司债等。”一位券商人士近日向记者感叹。数据也显示,今年以来券商加杠杆动作较为迅猛。8月以来,至少已有18家券商因累计新增借款达到信息披露标准而发布相关公告。据公告,这18家券商1至7月新增借款合计超过2700亿元。除满足日常经营的流动性需要外,迅速补充大量资金有利于证券公司拓展业务,特别是“重资产业务”,有望因此而得到充分发展。8月多项高频数据向好 经济恢复步伐稳健 8月份以来,全国日发电量和统调用电负荷连创历史新高,BDI指数连续两周上扬,钢厂高炉开工率持续攀升,水泥等建材价格上涨,种种迹象都表明经济稳步恢复的势头更加明显。呵护市场实打实 央行7500亿元公开市场操作稳预期人民银行昨日开展7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500亿元逆回购操作,给市场派送共计7500亿元的“大礼包”。证券时报对中国的粮食安全应有信心单从粮食安全的角度看,世界一直还是那个世界。因此,粮食安全还要立足自身的努力。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担心中国出现粮食安全问题的声音,在舆论圈子里逐渐多起来,甚至在一定范围内把氛围搞得有点儿凝重。其实大可不必,一定程度的应激反应,确实有积极作用,但如果反应过度,置一些基本事实、积极因素于不顾,就难免会产生错误的判断和行动。不要简单将房地产放在实业对立面房地产总是被放在实体产业的对立面。发展房地产会导致产业空心化,导致实体经济受损——这种看法已深入人心。首先要明白实体经济是什么。钢铁制造、水泥制造是不是实体?如果这些产业是实体经济,那么凭什么房地产不是?按照字面理解,实体经济是可以摸得着的有形商品,房地产太真实了,当然是实体经济。其实,实体经济的定义相当宽泛,包括农业、工业、交通通信业、商业服务业、建筑业等物质生产服务部门,以及文化、教育、体育等生产服务部门。创业板注册制整装待发 各路资本翘首以待 8月14日,深交所发布消息,创业板注册制首批公司上市时间为8月24日。截至目前,创业板注册制下已有18家首发公司完成新股发行,静待上市时刻。“代理维权”套路深 正牌机构屡遭碰瓷很“心累”伴随互联网普及,网络维权之风盛行。与此同时,灰色产业也盯上了这片新“蓝海”,并借机牟利。证券时报记者调查发现,近期虚假网络维权“碰瓷”金融机构的情况颇有抬头之势。相关个人或机构打着“代理维权”的幌子,通过“制作文章模板―人工干预细节文本―批量生产文章”的套路,在网络上发布经某某“职业维权”协助,最后成功追回索赔的案例,并将编造的海量负面信息作为引流手段,吸引投资者支付维权费。证券日报金融开放向广度和深度拓展 外资机构积极参与中国市场稳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既是监管层现阶段的重点工作,也是银保监会将持续的工作部署。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求是》杂志撰文指出,按照自主、有序、平等、安全的方针,在确保金融主权的前提下,努力实现更高层次的金融开放。逾九成银行上半年资产规模增长 将部分抵消息差收窄影响随着商业银行上半年业绩及监管指标陆续出炉,银行最新的经营情况也开始日益清晰起来。今年前6个月,银行资产规模较去年年末出现大幅增长,百余家已披露上半年业绩的非上市银行中,虽然净利润同比普遍下降,但超九成银行资产规模有不同程度扩张。跨省游效应持续释放好消息 有热门民宿预约排到12月份“前几个月我们公司院里能随便停车,现在必须得有证才能停了。”日前,某上市旅游公司后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们部门疫情期间就没闲着,但业务部门是最近才开始繁忙起来的,一线工作人员也在陆续复工。”长期资金频被“点名” 持续流入驱动A股向好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求是》杂志撰文表示,要加快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引导理财、信托、保险等为资本市场增加长期稳定资金。人民日报不少外贸企业看好国内市场潜力 出口转内销 促进“双循环”受疫情影响,我国外贸发展面临巨大挑战,不少外贸企业在继续开拓国际市场的同时,普遍看好国内市场潜力,开始将适销对路的出口产品投入国内市场。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帮助外贸企业拓展国内市场的政策陆续出台落地。企业出口转内销状况如何?还需要爬过哪些坎?记者采访了相关企业和专家。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发挥作用的空间将越来越大。8月1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但不搞大水漫灌,而是有效发挥结构性直达货币政策工具精准滴灌作用,确保新增融资重点流向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 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颜色表示,强调结构性货币政策,意味着随着经济形势逐步好转,经济增速逐步回归正常轨道,全面降准降息的概率很低,运用再贷款再贴现等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仍将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主要手段。他预计,如同昨日增量续做中期借贷便利的操作,流动性还是能够保证合理充裕,下半年流动性不会太紧。 近期央行的数次表态已经传递出结构性货币政策的重要性。如《2020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总结,结构性货币政策行之有效。央行将进一步有效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精准滴灌作用,提高政策的“直达性”,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全力支持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 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今年以来,金融部门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积极落实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政策措施,按照商业可持续原则,通过降低利率、减少收费、贷款延期还本付息等措施,前7个月已为市场主体减负8700多亿元,对小微企业支持力度明显加大。 除了提出流动性要求外,会议还要求,提高金融支持政策便利度,支持中小银行运用大数据进行有效银企对接,疏通传导机制,扩大市场主体受益面。深化市场报价利率改革,引导贷款利率继续下行。落实落细运用再贷款再贴现资金发放优惠利率贷款、支持发放信用贷款等措施,确保小微企业全年融资量增、面扩、价降。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要让中小银行聚焦服务小微企业发展,不能用传统信贷和风险管理模式,应当更多运用金融科技手段,提高风险管控的能力。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表示,目前银行下沉服务,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普惠金融业务,基本都是利用金融科技手段,基于大数据技术。数据一般包括银行内部数据,公共服务平台和工商税务等外部数据,以及经营交易数据等。 “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提高对客户的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的准确度,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小企业因为抵质押物缺乏而导致的融资困难。同时,基于大数据、互联网渠道,还有效降低了运营成本,能够触达更多客户。监管部门推出的无接触贷款,实际上就是大数据在小微企业服务方面的体现,目前来看效果不错。”曾刚表示。 会议提到,防范金融风险,提高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可持续性。曾刚解读道,银行加大普惠贷款投放也需要加强风控,如果纯粹是政策性业务,这种模式不具有可持续性,长期来看可能会带来更多金融风险,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长期能力也会受到损害。 “在强化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的同时,还是要坚持风险防控的基本要求和原则,把握市场基本原则,借助技术手段更好地识别客户,将风险把控在有效水平。”曾刚表示,受疫情影响,用户对于金融科技的接受程度正加速推进,未来还需要沿着这个方向加速创新。
相关阅读: 滕泰:总量适度宽松是经济复苏的必要条件 为了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引导货币更多流向实体经济,针对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出台了系列配套政策,货币决策部门探索了许多方式方法,例如:通过普惠性再贴现、再贷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等各种创新政策工具,上半年累计向小微企业增加信贷投放近万亿,以上政策努力对于引导货币流向实体经济、支持受疫情冲击的小微民营企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历史形成的体制性原因,以上政策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成千上万家中小微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的实际融资难、融资贵的事实情况。一方面要看到中小企业融难、融资贵是全世界金融市场面临的共同问题,另一方面还要看到我国有很多客观存在的影响货币流向的体制性和结构性现实情况。 除了遵循市场化规律,货币流动性会自然选择高收益、低风险的方向流动之外,在我国货币流向还受到以下几个实际规律的影响,主要有“大河小河”规律、硬资产抵押优先的规律、隐形担保规律等。 首先要认识和把握我国货币流向的“大河小河”的规律。金融机构在吸收存款时遵循的规律是从基层的分支结构、小金融机构逐渐汇聚到总部、大金融机构,遵循的是“小河有水大河满,小河水少大河干”的流向规律;而在发放信贷的时候,则按照先流向大金融机构,然后在一层层地流向中小金融机构,就如同从心脏流出的血液,总是先流向大动脉,然后在一层层流向遍布全身的毛细血管。 认识和把握信贷伸缩过程中必然出现的“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水少小河干”这一规律的重要意义在于:我们必须尊重货币流向的现实规律,而不能过于理想化地寄希望于通过精准或“滴灌”的方式希望资金能直接流到特定的领域里,更不能看到大金融机构流动性充裕,就认为“货币投放量够了,只是没有留到该去的地方”——短期无法改变的现实情况是:大金融机构流动性充裕甚至有些过剩,是小金融机构、小微企业可能获得信贷资金的前提条件。如果像2013年“钱荒”时期那样,连“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就会出现大批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资金链断裂额的严重情况。事实上,在过去多年来每一轮针对大金融机构资金过剩而总体回收流动性,真正受冲击的永远都是中小企业、民营企业。 其次,要认识到金融机构在发放信贷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硬资产抵押”规律。不论是房地产还是钢铁贸易企业,因为有看得见、摸得着的抵押担保品,都最受银行信贷资金青睐;而中小微企业、服务类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能够拿得出抵押的土地、厂房和商品较少,自然在融资上处于劣势。这也是我们在控制对房地产等某些行业信贷时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的原因——如果银行信贷资金难以改变对这些硬资产抵押的行业的偏好,那么控制的结果只不过是把直接信贷变为间接信贷流入,也就是通过信托、资产管理产品、从其他行业转贷等方式多了中间环节、提高了一些实际融资成本——结果,这么多年房地产行业的贷款总量上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控制,只不过把中介环节的成本加上去让房地产行业的间接实际信贷成本提高到两位数——如果房地产公司可以接受实际15%的资金成本,那么水涨船高,自然会抬高了市场上其他行业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实际融资成本。 再次,在当前的金融机构决策体制下,中国银行信贷资金还有个“隐性担保”偏好——凡是有“隐形担保”的政府基本建设项目、国有企业都是商业银行的最爱,至于这些基本项目的现金流是不是真的支持还本付息,国有企业经营情况是不是真的够好,银行都并不真的在乎,因为背后的政府隐形信用担保。如果这样的体制性偏好一时也难以改变,那恐怕就得认清中小民营企业信贷被“挤出”的现实,默认它们通过各种方式从国有企业“转贷”才能得到资金至少比得不到贷款好一些。这样的背景下,如果简单地认为国有企业作为“二手银行”的情况不合理,同时短期又不能从体制上进行改革,那么收紧国有企业流动资金的结果,最后还是难免会打到中小企业、民营企业。 当然,前文提到的风险/收益定律更是不可违背,如果某些行业阶段性地预期收益较低,而金融产品能够提供更好的收益,自然会有一部分资金先流向金融市场,再通过金融市场流向实体经济。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能不能人为改变资金追求收益、回避风险的规律呢?如果不能改变,那么能不能把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对立起来呢?比如,今年以来的中国股市慢牛行情,对于提升中国居民的财产性收入,进而对于促进消费,难道没有积极的促进这作用吗?2020年以来中国A股市场出现了难得的结构性慢牛行情,正是这样的背景才可以在1-7月共完成175只新股发行,融资额2461.9亿元,同比大幅上升119%,再考虑到几千亿的定向增发融资,难道这些资金难道不正是通过金融市场又流向实体经济了吗? 总之,货币政策要继续坚定不移地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但是一来不能太理想化甚至脱离当前现实体制现实和货币流向现实规律,二来不能把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对立起来,只有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经济体制和金融机构现实的前提下,才能真正引导货币流向实体经济,目前来看在房价已经基本受控的大前提下,货币宽松的资金主要就会流向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这两个池子,无论是直接流向实体经济,还是通过流向中国股市、推动慢牛、再流向实体经济,都是良性的——要推动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是正向互相促进的,而不是错误地把二者对立起来。 万博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李明昊对本文亦有贡献
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 图片来自Medium|摄影Jon Han 实体小企业裁员“令人心碎” 今年三月下旬,彼得·布卢特(Peter Bulut)名下的啤酒制造公司有超过15000加仑的啤酒滞销了。 这家啤酒制造公司名叫Great Lakes Brewing,前身是布卢特父亲的小型啤酒酿造厂。几十年前,21岁的布卢特开始和父亲在啤酒厂工作。如今他50岁了,将父亲的啤酒厂的生产能力提高了五倍,并且成立了啤酒公司,还开设了相关的啤酒零售店及餐厅。 如今,他手下有9名全职销售员,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酒吧和餐厅推销他的产品。 3月中旬,新冠疫情开始在多伦多蔓延,布卢特开始在商店里部署相关的防疫措施,比如取消让顾客品酒这一环节。过了不久,疫情的发展让所有人始料未及。两天之后,布卢特关掉了他的大部分酒吧和餐厅。又过了一天,面对下滑了50%的业务,他不得不裁掉四分之一的员工。布卢特回忆说:“(裁员之后)我失眠了整整两周。当一名裁员的雇主,你总觉得自己犯了错误。” 他决定不再裁员了。 但是公司里堆砌的成千上万加仑的啤酒怎么办?能不能让员工送货上门? 他的一名员工在开了一家网店,专门负责卖印有啤酒公司Logo的纪念品(T恤和帽子),这给了布卢特灵感。布卢特让员工打电话问加拿大电商Shopify,如果他们想在这个平台上卖啤酒,需要准备些什么。 布卢特对Shopify的回答感到非常惊讶,他说:“我没想到他们愿意跳过很多步骤直接让我们入驻,愿意帮助我们拓宽销量。” 两天后,Great Lakes Brewing啤酒品牌正式进入电商平台,它接受网上订单,并支持送货上门。 布卢特回忆说,他们开业的第一天就有十几笔订单,一周之内就收到了超过500个订单。生意之兴隆令全员始料不及,9名销售必须马不停蹄才能按时把啤酒送到客户手中。 与此同时,Shopify平台帮助布卢特的公司搭建了免密支付系统,和送货系统配套使用,方便了支付和交货。Shopify的工作人员告诉布卢特,它们正在研发一个APP,可以让支付和运送更加便捷。 由于生意回暖,布卢特不仅留下了剩下四分之三的员工,还重新雇用了原先解雇的四分之一的员工。他说:“我这么说有点惭愧,但我们的销售额甚至比疫情前还要高15%。” 在疫情面前,布卢特的啤酒公司只是成千上万个在服务业挣扎的小型企业之一。全球无数个公司都可以线上办公,仅用Zoom联系就能完成所有业务,但对有实体商店的服务业来说却无法实现,许多实体商店以前从未有过线上业务。 如今他们不得不开始艰难转型。 Shopify:悄悄成长起来的科技巨头 如今,许多人(包括布卢特)发现,Shopify这一电商平台已经悄悄成长为一家科技巨头。现在,它可以为数以万计的公司提供售卖平台,知名品牌到小众的地方品牌都进驻其中。 在加拿大,只有亚马逊的线上收入是高于Shopify的,前者在2019年的收入超过600亿美元,比上一年增加了200亿美元。 但Shopify的成长空间似乎更被看好,2019年它的收入增加了50%,高达16亿美元。而且,疫情的出现让Shopify加速成长。有分析认为,Shopify在未来五年的增长率可以达到75%。在七月初,Shopify的股价就超过了每股1000美元,是三月中旬价格的三倍多。 除了Zoom之外,大概没有哪一家技术公司能在疫情期间如此迅速地成长壮大了。如今,这家低调的电商对自己的发展前景有了更加充足的信心,并计划着有朝一日和亚马逊平台并驾齐驱。 Shopify和传统意义上的硅谷科技公司不同,它的创始人兼首席执政官是托比·吕特克(Tobi Lütke),他是一名德国的程序员,在十年前为线上租赁滑雪板搭建了一个网络平台,由此开始了他的电商事业。 许多人认为,如果Shopify可以一直对小企业如此友好,那么它或将成为抗衡亚马逊垄断的一股市场力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 今年年初,在Shopify总部的管理层会议上,大洋彼岸的疫情使管理层感到不安。没有人可以预估疫情的影响程度,没有一家企业知道新冠将造成多大的影响。 到三月初,成千上万的小企业意识到:在期隔离期间,他们若想生存下去,必须依靠电商业务。 严重的疫情也让Shopify的管理层意识到,似乎只有他们可以帮助实体店的零售商转换成电商。Shopify用户体验副总裁兼核心产品总经理林西·桑顿(Lynsey Thornton)表示:“(那时候)我们意识到,这件事必须由我们完成。” 他们的战略是对的。到了三月份,所有的线下实体店——如鞋店、面包店、精品杂货店、玩具店、咖啡厅等等——由于缺少顾客,不得不选择倒闭,或者转向网店。 选择转为网店的企业自然而然地就想到了Shopify。 图片来自Unsplash|摄影Roberto Cortese 为什么选择Shopify? 理论上讲,这些企业还有Squarespace 和Wix等网站可以选择,但是后两种虽然可以帮助他们创建自己的网站,但并没有开展电子商务。 此外,像是Etsy和eBay这样的平台,虽然有庞大的客户群体,但是店家本身难以控制用户的购物体验,只能把货品单独列出来,无法形成品牌效应。 Shopify在这一点上就做得非常好。它不在店家的网站上贴满自己的Logo,而是让店家尽情展示自己的品牌。此外,店家每个月只需要给Shopify交29美元的基本费用和2.9%的抽成即可。然后,Shopify就会为店家扫除一切障碍:从网站设计到库存跟踪,从付款到收集客户数据,再到推广服务。 可以说Shopify是迄今为止对店家服务最贴心的平台。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Shopify可以占据全美6%的线上销售额,领先于eBay和Etsy。 从3月13日到4月24日,Shopify的客户比原先增长了62%,大部分的客户都是原先的实体店老板。 桑顿回忆说,他和客户们的对话令人心碎。许多实体店的老板都是在裁员之后才找到他们的。“有一次一位老板和我打着电话突然抽泣起来。我们希望和老板保持这样的接触,可以第一时间了解他们的真实感受。” 为了更好地服务小企业,Shopify推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比如,它把三星期的平台免费试用期延长到了三个月。它还为Shopify Capital板块的服务追加了两亿美元,这项服务可以为客户贷款,并从客户的线上收入中抽取部分资金进行偿还。 Shopify在吸纳大量实体小商店的客户后,收入在六周之内翻了一番。它还改进了定点取货和快递板块,对于黑色星期五期间的大量订单也能轻松处理,避免了邮政、UPS、Fedex等快递公司来不及送货,导致消费者等待时间过长的情况发生。 从销售到产品开发,Shopify对实体企业主的帮助是巨大的。Shopify给出的一份报告指出,大多数实体企业主在进驻Shopify后,可以恢复95%的收入。 从这一点看,Shopify无疑是实体小企业的“救星”。 推荐阅读: 实体商店的“避风港”Shopify,能否成为抗衡亚马逊的新力量?(中) 实体商店的“避风港”Shopify,能否成为抗衡亚马逊的新力量?(下) 译者:Michik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