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康美药业发布《关于公司控股股东表决权让渡暨控制权拟发声变更的提示性公告》,称揭阳易林药业投资有限公司拟受让公司控股股东康美实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所持有的29.9%股权所对应的表决权。 自公告发布以来,社会舆论高度关注,纷纷猜测康美药业的实控人是谁?其背后国资也引发多方猜想。而时至今日,复盘后的康美药业连续七日涨停,背后的国资也浮出水面。 公告中所指的易林投资成立于2020年8月18日,注册资本2000万元,揭阳市城市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其40%股权,广东省金服股权托管中心有限公司和广州神农氏中医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分别持有30%股权。据康美公告显示,国家开发银行持有揭阳市城市投资建设集团62.26%股份,揭阳市国资委占股37.74%;广东省金服股权托管中心是广东省国资委100%控股;广州神农氏中医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则为广药集团全资子公司,广药集团由广州市政府100%控股。 因此,易林药业三名股东的实控人均为国资,未来,康美药业每6个月应向易林投资支付人民币400万元托管费用。托管方的组成结构也比较清晰,预计康美接下来的复盘方向主要由广东省政府牵头处置,康美药业注册地揭阳市政府参与,由广药集团旗下的全资子公司广州神农氏中医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参与具体运营。 广药“英雄救美”,七个涨停,底气何在 在康美药业业绩巨亏之下,谁能帮助其逐步走出泥沼?谁能够有能力盘活康美药业留存的优质资源?此时国资托管,可谓是风雨飘摇中的康美药业的“白衣骑士”,对康美药业及其上万名员工无疑至关重要,也为数十万曾因康美造假事件而深受伤害的投资者们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目前看,康美药业的经营状况已经每况愈下,托管计划已经浮出水面。被国资接盘、接受旗下控股子公司管理实际上是最好选择,相比其它民营资本,国资或更有能力接管、清理康美药业财务问题,并且当前医药产业都是各地方支柱产业之一,揭阳市政府高度重视,面对康美的困境,充分发挥地方国资的作用,及时介入也利好康美“复活”。 同时,广州神农氏中医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作为托管康美药业的具体运营单位,隶属于广药集团。广药集团是全国最大制药企业集团、全国最大中成药生产基地,拥有陈李济、王老吉、中一等12家中华老字号,拥有涵盖药材种植、中药饮片生产、中成药研发及生产、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在中医药产业发展方面底蕴深厚、经验丰富。据悉,广药集团已经连续九年居全国制药工业百强榜榜首,近年一直保持双位数增长,2019年全集团实现销售收入1330亿元,是我国中药产业中的龙头。 康美药业在中医药领域深耕多年,主营业务中药饮片目前在行业内仍处于领先地位。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康美药业在广东、北京、吉林、四川、安徽等地建有11个饮片生产基地,可生产1000多个种类,超过20000个品规。康美智慧药房也在全国签约数百家医疗机构。 对于康美药业这一以中药饮片为主营业务的大型中药材供应服务商来说,广药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有能力对其实现托管,与其业主上的匹配度较高,资源互补性较好,有利于助力康美纾困、维持其生产经营稳定,最大化发挥康美药业在产品及渠道上的优势,盘活其曾经积累下的资源,真正为康美注入活力,“起死回生”,扭转局面。 市场人士分析认为,国内医疗健康市场潜力巨大,疫情带来全民健康意识进一步提升,国资托管康美,加上广药集团这样在中药产业领域有运营实战经验的大型药企加持,康美在彻底厘清财务问题后,未来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广药康美联手,广东省中药产业未来有更大想象空间 国资托管后,康美股价连续七日涨停,市场人士表示,国资尤其是广药集团入驻有助于康美药业解决财务困难,重塑市场信心,多数业内人士对康美此次被托管秉持乐观态度。 分析认为,广药集团除了自身在中药产业方面的底蕴深厚外,近年在产业创新发展方面布局频繁,近日又与百事公司开展跨界合作,联手打造中国首款营养燕麦稀,通过中药与其他产业的跨界创新,探索新发展路径,被广药集团称作“中药时尚化、时尚中药化”。 本次对康美的托管方案,神农氏药业背后的广药集团备受市场关注。7月2日,在广东省中医药大会上,广东省再次将中医药产业的重视程度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并对广药集团的发展寄予了厚望,希望将广药集团培育成为具有产业控制力、市场话语权的世界级企业。而本次让广药参与入驻康美,也正是希望借广药实力,通过对康美现有医药业务的梳理盘整,实现广东省中医药产业更大的发展。这也是广东省政府的深谋远虑、高瞻远瞩,表现了对建设中医药强省的信心和魄力。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初,广药集团在澳门设立国际总部,意在以澳门为桥头堡,推动大湾区中医药产业合作,更大地面向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加速中医药国际化。 这些布局和资源都为广药和托管后的康美发展带来更多想象空间。业内人士表示,现在“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在形成,从长期看,随着国内消费升级与医疗健康相关消费需求增加、人口老龄化问题,国内医疗健康市场前景广阔;康美药业在中药材上中下游产业链整合能力强,广药集团科研资源、产业创新实力优势明显,双方互补性强。值得关注的是,广东省、广州市中医药大会对中药产业提出强力扶持措施,而广药集团也正在借势发力推动旗下老字号创新发展。托管后,广药与康美展开更加紧密的互动合作值得期待。
作者 | 长考 来源 | 新股 数据支持 | 勾股大数据 前段时间,中国家庭护理行业龙头蓝月亮即将登陆港股的消息引发了网上一阵热议。作为蓝月亮的老对手,立白集团本身迟迟没有上市的举动。2007年,立白创始人陈凯旋曾表示,上市融资固然好,但并不是“一上就灵”。 而脱胎于立白独自发展的朝云集团貌似想替老大哥先去港股试试水。“立白不上市”的传说似乎要被打破了,或许这是立白系权力逐渐移交到下一代手中的一个缩影。 据港交所披露,2020年8月31日,朝云集团提交了招股说明书,谋求主板挂牌上市,摩根士丹利和中金公司为联席保荐人。 作为立白系接触二级市场的排头兵,朝云集团吸引了市场上不少关注,可看完了它的招股书,让人不禁有点失望。 立白依赖症 虽然朝云集团在招股书中一再强调自身从经营、业务到财务,完全独立于立白集团。可实际上,公司在各个层面上,与立白集团剪不断理还乱。 据招股书显示,经历重组后,立白创始人陈凯旋与李若虹夫妇、陈凯臣与马慧真夫妇一共间接持股朝云集团比例达到99%,陈凯臣之女陈丹霞现任朝云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可见,朝云集团完全是陈氏家族企业,与立白集团一脉相连。 而业务上,朝云集团非常依赖立白的销售网络。立白集团作为中国日化行业龙头,在全国布局了广泛的销售网络,而渠道是消费品企业的重中之重,朝云集团不可能舍近求远绕开现成的渠道网络。据招股书披露,朝云集团通过立白集团向48名线下大客户销售,大客户包括沃尔玛及家乐福等全国及地区性大卖场、百货商场及便利店运营商,涵盖了11000个销售点。2017年-2019年及2020年Q1,朝云集团直接通过立白渠道销售比例分别高达17.9%、23%、20.7%及20.5%,更不论那些通过立白集团简介获得的渠道和用户。 除了渠道,朝云集团似乎在财务方面也跟立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朝云集团存在极高的负债率。据招股书披露,2017年-2019年及2020年Q1,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71.67%、87.58%、98.86%、88.96%。其中,2019年公司权益仅为1393万元但却有超过12亿元的负债。 细究之下,发现公司超过99%的负债都是流动负债,换句话说,公司在挤占上下游企业的资金用来自己发展。但朝云集团自身是没有这么大的“魅力”,让上下游心甘情愿送钱来花,显然,别人都是看在老大哥立白的面子上。 朝云集团和立白同属一个老板,共用资源也是正常现象。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样的暧昧关系,会使市场对朝云集团的独立造血能力保留怀疑态度,从而影响市场对于朝云集团的估值。 小赛道称“王” 朝云集团定位为一站式的多品类智慧家居、个人和宠物护理平台,业务范围涵盖杀虫驱蚊、消毒剂、厨房清洁、洗手液、宠物护理等各类产品,孵化了超威、西兰、贝贝健等七大核心品牌,与前五大中国本土家居护理企业相比,拥有最多品牌及子品类数量。 公司不仅产品丰富,在细分赛道上表现也颇为亮眼。据招股书披露,以零售额计,2015年-2019年间,朝云集团在中国家居护理行业的本土公司排名第一,2019年市场份额为9.4%;过往5年,朝云集团在中国杀虫驱蚊市场排名第一,2019年市场份额为22.8%。 朝云集团品类繁多且行业中排名较高,可以说是家居护理行业龙头。但这个龙头公司,在过去数年缺面临业绩增长的瓶颈。 从财务方面来看,公司业绩增长出现了停滞。据招股书披露,公司于报告期内2017年-2019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46亿元、13.50亿元、13.83亿元,后两年同比增速分别为0.29%、2.47%,增长几乎停滞。同期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70亿元、1.77亿元、1.84亿元,后两年同比增速分别为4.03%、4.14%。对于一家消费品企业来说,考虑到通货膨胀因素,这样的业绩其实是在倒退。 拆解业务结构,公司对于驱蚊产品依赖性较高。杀虫驱蚊收入的下滑是公司业绩增长乏力的主要原因。 朝云集团业务分为五大细分板块:杀虫驱蚊、家居清洁、空气护理、个人护理、宠物护理,其中,杀虫驱蚊贡献营收超过六成。杀虫驱蚊市场天花板较低且增速放缓。从招股书来看,中国杀虫驱蚊零售额从2015年的人民币62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84亿元,复合增速为8%,并预计将以7.3%的复合增速增长到2024年的120亿元。杀虫驱蚊行业规模百亿上下且增速为个位数。杀虫驱蚊赛道实在称不上一个好赛道。 在行业的大背景下,2017年-2019年,朝云集团报告期内杀虫驱蚊产品的营收分别为9.2亿元、9.36亿元、8.76亿元,不升反降。按照招股书的说法,2019年该部分营收下滑主要系该类产品涨价而销量下滑,可见,公司在杀虫驱蚊的产业链中议价能力较低,旗下“超威”、“贝贝健”这类核心品牌的溢价水平并不像他们自己说的那么高。公司通过提高价格以增加收入的算盘彻底落空。 新增长还看宠物生意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朝云集团在宠物护理领域有所布局,凭借旗下“倔强的尾巴”和“德是”两个品牌切入宠物护理领域。随着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空巢现象”的普遍化,人们对于宠物的情感寄托会越来越多,宠物护理领域有较高成长性。根据2019年宠物行业白皮书数据显示,我国宠物经济规模已经达到了2000亿元。 报告期内,朝云集团宠物护理毛利率从40.3%逐步提升到63.3%;2020年一季度宠物护理营收346万元,是2019年全年营收两倍,虽然目前规模仍旧较小,但伴随宠物经济的蓬勃发展,或许宠物护理能成为朝云集团的第二曲线。 总体来看,朝云集团对于立白的依赖过大,其独立经营能力存疑。更重要的是,朝云集团处于一个品牌多而不强的尴尬局面,依靠传统的驱蚊业务难以支撑其走得更远。但若能加强宠物护理领域布局,也许还能建立第二成长曲线,迎来新的增长机会。
9月11日讯(记者 郭伟莹) 近日,紫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金财险”)发布增资公告。根据公告,紫金财险本次融资金额56.35亿元。其中,35亿元计入注册资本,21.35亿元计入资本公积。 紫金财险方面对记者表示,此轮增资的主要目的是为进一步提升公司承保能力、风险防范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切实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根据增资方案,紫金财险拟在原有25亿股股本的基础上,新增发股份35亿股,增资价格为每股人民币1.61元。增资后,紫金财险总股本达到60亿股。 本次增资扩股分别由4家现有股东和3家新股东认购。其中,现有股东江苏省国信集团有限公司认购股份8.75亿股,出资14.0875亿元;现有股东南京紫金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认购股份2.03亿股,出资3.2683亿元;现有股东南京市河西新城区国有资产经营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认购股份2.28亿股,出资3.6708亿元;苏州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认购股份1.6亿股,出资2.576亿元。 3家新股东出资情况分别是,云南合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认购股份12.9亿股,出资20.769亿元;江苏金财投资有限公司认购股份5.55亿股,出资8.9355亿元;南京市建邺区高新科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认购股份1.89亿股,出资3.0429亿元。 增资后,新股东云南合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21.5%。而紫金财险现有股东江苏省国信集团有限公司在认购股份后,持股比例也由原来的16.6%提升至21.5%。以上两家企业并列为紫金财险第一大股东。另外,新股东江苏金财投资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9.25%,成为紫金财险第三大股东。 资料显示,云南合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15年1月22日挂牌成立,注册资本金 60亿人民币,是在云南中烟“两统一、两整合”改革进程中,以云南中烟、红塔集团、红云红河集团三家股东所属140多家多元化经营企业为基础,整合重组成立的国有大型股份制公司。该集团集实业投资、项目投资及对所投资项目进行管理为一体,是云南中烟所属的非烟产业投资管理平台,投资行业涉及金融、交通、能源、烟草配套、酒店宾馆、房地产生物制药等。 此外,参与紫金财险本次增资扩股的另外3家现有股东的持股比例保持不变或有所上升。其中,南京紫金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股比例不变,仍为5.8%;南京市河西新城区国有资产经营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股比例由4%上升至5.47%;苏州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持股比例由3.2%上升至4%。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增资扩股完成后,紫金财险的股东数量分散至43家。其中,持股比例不足5%的股东有38家。业内人士曾对记者分析表示,对保险公司来说,股权过于分散,容易导致“内部人控制”、股东“搭便车”心态等问题,制约公司发展。 公开资料显示,紫金财险成立于2009年,总部位于南京市,是江苏省首家全国性财产保险公司。目前,已在20个省(区、市)铺设机构近400家。截止8月底,紫金财险保费收入51.6亿元,增速16.6%,市场排名第16位。 紫金财险方面对记者表示,“1248”战略是指导公司今后一段时期发展方向的战略规划,目前正按照既定目标稳步推进。增资后,将在稳步提升主营业务规模和价值的同时,积极提升非车占比,加大市场化和线上化布局。
近日,冀中能源集团将旗下上市公司华北制药与金牛化工部分股份转让给冀中能源一事引起市场广泛关注。 9月4日,冀中能源与冀中能源集团签订《股份转让协议》,协议收购冀中能源集团直接持有的华北制药1.63亿股股份以及金牛化工1.36亿股股份,拟定华北制药与金牛化工股份的价格为15.52元/股(含增值税)与5.98元/股(含增值税),股份转让价款分别为25.31亿元与8.13亿元。9月7日,金牛化工与华北制药分别发布权益变动报告书。9月9日晚间,金牛化工发布收购报告书。 冀中能源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道:“此次收购一方面是基于冀中能源集团的整体战略调整;另一方面,对于公司自身来讲,也是对股权结构和资产结构的调整,有助于公司未来业务的多元化发展。此外,公司还将继续履行集团承诺,不断把集团旗下优质煤炭业务注入上市公司。” 据记者梳理发现,冀中能源集团直接持有冀中能源44.48%股权,通过其控制的子公司峰峰集团、冀中能源邯郸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邯矿集团”)、冀中能源张家口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张矿集团”)分别持有冀中能源16.90%、6.88%及3.33%的股权,直接及间接合计持有冀中股份71.59%的股权,为冀中能源控股股东。 在此次股份转让之前,冀中能源集团直接持有金牛化工20%的股份,其控制的峰峰集团、冀中能源分别持有金牛化工19.99%及16.06%的股份。同时,冀中能源集团持有华北制药21.60%的股份,其控制的华药集团、冀中能源分别持有华北制药15.73%和15.33%的股份。 本次收购完成后,冀中能源直接持有金牛化工36.05%的股权,直接持有华北制药25.33%的股权。 冀中能源、华北制药与金牛化工均为冀中能源集团旗下控股的子公司。对于此次同一控股股东下的股份转让,申万研究所首席市场专家桂浩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道:“这是集团对旗下公司进行资产整合的行为,主要是为了做强冀中能源。由于系集团内部转让,在高于净资产价的前提下,企业可以通过协议方式自主定价。这种转让对股权发生变更的标的公司没有实际影响,对受让股份的公司,可能会提高业绩。”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冀中能源集团将3401.60万股股份对应的表决权(占上市公司总股本比例为5.00%)委托给峰峰集团。此次,在股份转让的同时,冀中集团与峰峰集团签署《表决权委托终止协议》,终止将所持金牛化工股份表决权委托峰峰集团行使的事项。本次收购完成后,冀中能源集团不再直接持有金牛化工股份。
南天信息(000948.SZ)于9月7日与云南省数字经济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投数产集团”)、建信云能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信云能”)在云南省昆明市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三方此次签署协议是为抓住数字经济、“新基建”发展的历史机遇,深入推进国家“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助力“数字云南”战略落实落地,为云南省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三方合作助力“数字云南” 根据IDC金融论坛披露数据,南天信息以4.18%的市场占有率取得市场份额第四的成绩,位居中国银行业IT解决方案市场领先梯队。作为云南省唯一一家主板IT上市公司,云南省的信息产业龙头企业,在近日披露的半年报中,取得了亮眼成绩。公司实现营收16.88亿元,同比增长40.17%;同时成功减亏,同比增长54.07%。 对于南天信息此次的合作对象,记者了解到,云投数产集团是云南省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投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于2016年1月经云南省政府批准成立,现注册资本10亿元,参控股企业13家。云投数产集团是云南省“数字云南”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成立以来,云投数产集团建设云南省云上云中心;参与“一部手机游云南”,助力打造“数字云南”名牌;承接云南省党建云项目,探索“智慧党建”引领下的新型智慧城市发展;与以色列共同推进区块链与云南数字经济融合。 另一位合作对象——建信云能,是由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建信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云南能投信息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设立的技术公司,是首家银行系智慧政务类公司。2019年7月20日,在云南省首届“数字云南”区块链国际论坛上,由建设银行董事长田国立与云南省省长阮成发共同为建信云能揭牌。依托建设银行“三大战略”,建信云能主要为数字经济参与者提供综合化的全方位服务。 三方共同打造云南省数字经济产业国有投资平台,承接云南省数字经济重点、重大项目,打造云南省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助力云南全面融入“新基建”建设。 曾就职于中国IT行业龙头浪潮集团的数字领域顾问吴向东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后疫情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企业生存之机,数字化转型在企业管理、远程协同,甚至是线上会议等领域都在加速铺开。在国家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下,软件行业相关产业促进政策不断细化,资金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云南省也在积极实施自己的数字化布局。” 信息技术优势受认可 对于此次合作,南天信息控股股东云南工投集团董事长王国栋表示:“云南工投集团和南天信息的发展离不开云南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也离不开云投集团等众多合作伙伴的支持。南天信息是工投集团信息产业板块的核心力量,此前已同云投数产集团在智慧党建、云上云等业务方面展开了不少合作。希望通过此次三方合作的达成,能够本着开放、合作、共赢的理念,让建设‘数字云南’的相关项目尽快落地落实、开花结果。” 云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邱录军也表示:“云投集团与工投集团、建设银行具有良好的合作渊源和基础,此次签约是合作的开端和起步,希望三方开放务实、不懈努力,继续深化合作,拓展延伸业务领域,以切实的举措助力云南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建信云能董事长董晓威认为,本次合作协议的签署意义深远、影响重大,一定会在更深、更宽的领域,推动三方合作取得更大、更多的成效。 南天信息信息技术方面的优势以及三十余年的金融IT行业经验支撑其参与此次合作。在2019年,南天信息获得ITSS云计算SaaS服务能力二级资质。而今年上半年,公司全资子公司北京南天软件有限公司获得国家保密局颁发的涉密信息系统集成甲级资质证书;公司与北京南天软件有限公司完成《信息系统建设和服务能力评估》(联合会)标准CS4级的评估,完成《信息系统服务商交付能力评估》(中软协)标准一级五星的评估。 半年报显示,南天信息已实施金融应用软件产品解决方和计算机应用系统1000多个,服务网点达5万个,产品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受到国内银行的广泛认同。截止2020年6月30日,公司共拥有专利89项,其中发明专利11项,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达到了544项。 南天信息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协议的签订将有效整合各方在资本、技术能力、场景应用经验及市场拓展等领域的资源,促进各方在以‘数字云南’为重点的数字经济领域进行广泛、深层次的合作,共同打造云南省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助力云南‘新基建’建设。三方高效、务实、创新的合作模式将助力公司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9月10日晚间,人福医药发布公告称,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事项,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审核通过,同时公司A股股票将自9月11日开市起复牌。 据此前人福医药集团公告,上市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收购宜昌人福药业13%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人福医药集团将持有宜昌人福80%股权,同时还将获得控股股东当代集团募集的配套资金近10亿元。 宜昌人福是国家麻醉药品定点研发生产企业、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今年4月,宜昌人福盐酸阿芬太尼获批上市,宜昌人福成为国内首家拥有芬太尼全系列产品的生产企业。今年7月,宜昌人福1类新药注射用苯磺酸瑞马唑仑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药品注册证书》,该药的上市打破了国内外临床广泛使用的镇静药物领域将近30年无创新药上市的局面。 人福医药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收购是集团实施“归核化”战略,聚焦核心业务的重要举措,有利于集中资源发展既定专业细分领域,推进业务聚焦与资产优化,有利于公司优化整合资源配置,提升上市公司的决策效率和整体管理效率,确保资源和技术的有效整合,提升上市公司整体价值。 与此同时,人福医药集团向控股股东当代集团募集的配套资金除补充公司流动资金外,剩余约4.75亿元将用于宜昌人福“小容量注射制剂国际标准生产基地”项目建设,该项目将按照欧盟和FDA标准新建。 人福医药集团相关负责人对此表示:“宜昌人福小容量注射制剂生产基地建成投产后,将有助于提升公司产品质量标准,加快集团国际化进程,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
两天之内,江浙两家上市公司披露易主失败的公告,原因高度一致:国企入主的方案未获该省国资委批准。 9月9日晚,浙江上市公司金鹰股份披露,由于未获浙江省国资委放行,浙江农发集团收购金鹰股份控股权的计划终止。两天前,江苏上市公司宝馨科技“投靠”盐城高新区投资集团的易主计划,也遭江苏省国资委否决。 这可谓地方国资买壳“热浪”中的一股“寒流”。数据显示,仅2019年,共有43家A股上市公司控制权被国资收购,今年以来易主国资的案例亦层出不穷。 “应该说,现在国资系统收购上市公司更理性了,除了价格合适之外还需看合规性、产业协同性及风险因素。”浙江国资系统人士告诉记者,“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在注册制改革背景下,国资会更多考量买壳和IPO的成本和效率问题。” 苦等数月买壳被否 金鹰股份的易主事项“悬”了近8个月。 今年1月21日,公司控股股东金鹰集团与农发集团签署股份转让意向书,金鹰集团拟向农发集团转让其持有的9847.4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7%。 当时约定交易方案分三步走。首先,农发集团协议收购金鹰集团持有的8753.24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24%;其次,金鹰集团出具放弃其所持的6%股份的投票表决权的承诺函或声明函,放弃后金鹰集团的投票表决权降为18.58%;再则,在24%股份完成过户交割满6个月后,农发集团将通过大宗交易等方式收购3%股份。交割完成后,农发集团将持有金鹰股份27%的股份,浙江省国资委成为新的实控人。 但此后,该交易未见下文。金鹰股份8月28日发布的半年报称:“截至目前,该事项在持续进行中。”但9月9日晚,金鹰股份宣布,因未获浙江省国资委批准,农发集团决定终止收购股权事项。 遭遇类似状况的宝馨科技等得更久。去年12月30日,宝馨科技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陈东和汪敏,第三大股东朱永福及其一致行动人永福投资与盐城高新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盐高新”)签署股份转让框架协议、表决权委托协议。卖方将所持9.03%的股份转让给盐高新,并将持有的17.43%股份表决权委托盐高新行使。交易完成后,盐高新将总计获得公司总股本26.46%的表决权,实控人变更为盐城市人民政府。 之后,盐高新顺利通过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反垄断审查,交易转报江苏省国资委审批。但最终,因未获得江苏省国资委的批准,股权转让事宜终止。 产业协同成考量要素 值得观测的是,在此前易主浪潮中,虽然也有不少半道终止的易主案例,但因国资主管部门审批未通过而失败的案例极少。 “此前,国资收购上市公司的逻辑性可能弱一些,有些甚至是出于纾困目的。但到了这个阶段,国资买壳会更谨慎和理性,除了价格之外还需看合规性、产业协同性及风险因素。”浙江国资系统人士告诉记者。 “另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在注册制改革背景下,国资会更多考量买壳和IPO的成本和效率问题。”该人士表示,“其实,如果有优质资产,完全不必去借壳。” 从产业层面看,前述案例的协同效应也并不显著。农发集团是一家现代粮农产业集团,金鹰股份主业是纺织机械装备;宝馨科技的业务分钣金、装备、运营三大板块,盐高新则是一个地方城投平台。 反观今年发生的国资入主案例,产业协同成为重要考量。以浙江上市公司为例,康恩贝和佐力药业的接盘方,均为浙江省国资委旗下医药企业或产业基金;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入主了影视公司唐德影视。 股价波动或是掣肘 从市场人士视角看,国资对买壳事项严格审批是有逻辑可循的。 “国资入主给人的印象是当接盘侠。在新环境下,国资收购上市公司也应遵循市场化原则,注重产业协同,导入优质资源。如果仅仅是获得上市平台,想象空间有限。”文艺馥欣资本顾问创始人阮超说。 文艺馥欣的一项统计显示,2019年,共有43家上市公司控制权被国资收购,这些上市公司控制权转让时的估值,大多高于股份交割时的市值。换句话说,从签订协议到股权交割,这些公司的股价大多是下跌的。 不容忽视的另一核心要素是价格。金鹰股份彼时的协议转让价格为不高于8.5元/股,而公司9月9日股价跌至6.40元。宝馨科技当初协议转让价格是7.67元/股,公司9月7日收盘价为4.57元。另外,2家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均有不同程度的股份质押,且宝馨科技之前卖壳未果。 “价格是控股权交易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有市场人士表示,控股权交易从签订框架协议到正式协议再到股份交割有个较长的周期。“地方国资买壳一般溢价幅度不超过20%,如果股价出现大幅下跌,国资买方会要求调低价格,而卖方如果不愿让价,可能造成交易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