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年,全球股市冰与火交融。 据Wind统计,创业板指冠绝全球,今年以来暴涨48%,其次是深证成指和纳指,分别暴涨29%、23%。 前三大股指热火朝天,另一厢却是冰冷的现实。其中,港股恒指是差生中的一个,在全球主流股指表现中排名相当靠后,仅次于英国富时100、法国CAC40。如果从3月19日这波全球股市大反弹起点算起,恒指又是一番惨象了,仅仅反弹了12.8%,跟NO.1的纳指相去甚远。 恒指不仅是今年,其实从2018年1月算起,已经熊了足足2年半了。期间股指暴跌23%,而一直被我们吐槽万年不涨的上证指数期间也只跌了6.5%,而深成指则飚超15%,创业板指更是疯狂涨了45%。 长年萎靡不振的香港股市,拿什么来拯救?改变游戏规则,变更恒指成份股,或许是将港股脱离泥潭的最佳办法之一。 2 何以解忧,唯有政策。 8月14日盘后,恒生公司公布恒生系列指数季检审议结果,将阿里巴巴、小米集团、药明生物纳入恒指成份股当中了。另外,将信和置业、中国旺旺、中国神华剔了出去。其中,旺旺今年累跌超19%,神华和信和均暴跌超12%。被剔除的三家,下周一恐怕有好戏看了。 这次季检,没将美团纳入恒指,而是将药明生物纳入,让市场大感意外。不过,恒生中国指数还是将美团纳入了,倍感安慰,另将阿里和小米囊括其中,同时把国药控股、比亚迪、中信证券踢了出去。 其实,为了迎接阿里小米的上市,并纳入恒指,香港交易所做了长达多年的努力。 2018年,港交所新规《新兴及创新产业公司上市制度咨询总结》正式生效,同股不同权的上市障碍被扫除,二次上市的通道也被打通。此后,港交所迎来了一大批新经济公司赴港上市,包括美团、小米等等。后来,大型中概股也纷纷回来二次上市了。 2019年11月26日,阿里正式挂牌港交所,与腾讯同台竞技,成为港股市场最耀眼的两颗明星。 次日,阿里火速被恒指公司纳入恒生综合指数,于12月9日起生效。然而,投资者期待阿里纳入恒指,却还是困难重重。 在此前长达数10年的时间内,纳入恒指在市值、交易量、上市时间有严苛要求外,同股不同权、第二上市地均不在考虑范围之内。阿里回来了,固有的束缚都将被冲破。 今年5月18日,恒生指数公司针对这一限制做出调整。这可是长达15年来的重大指数改革。 恒指终于还是迎来了阿里巴巴。一路颠沛流离,终究与腾讯在恒指相遇。当然,还有小米。 3 那么,阿里小米为代表的新经济巨头,又能为恒指以及港股带来什么深远的变化呢? 当前,恒指成份股市值TOP10中,有7只金融股——工商银行、中国平安、建设银行、友邦保险、中国银行、汇丰控股、中国人寿,今年以来全军覆没。其中,汇丰跌逾40%,工商银行跌超16%,中国银行跌超15%,其余个股均跌7%-8%。 TOP10中唯有腾讯录得正涨幅,涨幅高达36%,且权重占比12%,是拉动恒指的中坚力量。如果统计50只成份股,39只个股录得下跌,金融、地产是重灾区。其中,汇丰、太古均暴跌40%,九龙仓、长实集团、领展房产等纷纷暴跌20%以上。 拉通看,恒指板块权重最大的是金融业,占比48.8%,地产建筑业占比9.99%,两者占比高达58.8%。而代表未来趋势、前景广阔的行业,比如资讯科技业、医疗保健、非必需性消费、必需性消费,占比仅为12%、2.53%、6.68%、2.94%,四者占比仅为24%。 阿里为首的科技公司进入之后,将给恒指带来面貌上的变化。医疗保健、科技和消费等新经济板块,亦成为A股股指大幅上涨的驱动力。 然而,港股金融股占了半壁江山,且新经济公司占比过小,其走势大幅落后于板块结构更加均衡的MSCI中国指数和A股主要指数,也就正常不过了。 但是,阿里、小米来了,将明显提升新经济板块在恒指中的占比,将为未来股指带来不小的上涨动力。想想看,标普500长达数10余年的牛市,驱动力不就是权重最大的FANNG吗?现在苹果和微软在标普500指数中的影响力比几十年来任何两家公司都大,占比权重已经升高至12.5%。 按照,最新价格和估算的自由流通比例,中金公司静态测算阿里占比恒指权重3.8%。加上腾讯,中国两大巨头占恒指权重比例将高达15%以上。 这样的配置,比不上标普500,但至少在向这个方向靠拢,对于恒指的未来影响较为深远。 4 恒指此次调整,将于9月7日正式实施。生效之后,上交所、深交所也将以此为依据相应调整沪深港通的可选标的范围。由于此次指数调整涉及重要的互联网公司,涉及面广,将会给南下资金带来一些变化和影响。 最近2年,海外主动型基金小幅撤出港股,但内地资金的话语权越来越大。今年以来,南下资金共计流入港股超过4000亿港元,已经超过2017年和2019年全年的水平,当然也超过北上流入A股的资金量。 从资金流向看,医疗保健、信息科技和消费仍然是大热门,跟港股新经济板块持续火热无不关联。尤其是小米,在南下资金的加持下,今年以来股价累计暴涨42%,总市值接近3700亿港元。曾经的那个小米又回来了!另外,美团今年更凶猛,大涨超过115%,市值接近1.3万亿港元,火得不行。 阿里什么时候纳入港股通,是内地投资者非常关心的问题。 去年,阿里二次上市的时候,内地曾与港交所达成过一项协议,协议的内容包括将第二上市和具有加权投票权的公司排除在沪港通的名单外。 因此,阿里也并不会因此次恒指的变化而被纳入港股通,除非上交所、深交所、香港联交所重新修改协议。如果监管机构能够解决其对二次上市股票的技术定义,阿里是有很大机会纳入港股通名单了的。 如果未来阿里成功进入了港股通,那么港股亦会迎来爆发的小春天。 5 统计发现,港股主板上市的科技公司数目从2017年的137家,增加至2020年6月底的163家,市值占比也从14.6%大幅提升到33.2%,成交额占比从16.3%提升到27.6%。 不仅是港股,包括A股、美股,市场重心越来越偏向于新经济领域了,因为这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人类社会要进步,科技创新就得持续,同时医疗需求越来越大,消费升级幸福生活才会有。 你看,现在巴菲特的重仓股也从原来金融为首的传统行业转移到苹果为首的科技股了。正是因为巴菲特跟不上科技时代的节奏,最近好多年常常跑输标普500。不过,快90岁高龄的他,仍然是宝刀未老,追赶着新经济时代。 港交所同样顺应时代的趋势,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前段时间,7月27日,恒生科技指数正式上线,一个港股市场专属的、可以对标美股“纳指”的科技指数应运而生。 现在,交易所又通过多番努力,将阿里小米纳入恒指了。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何尝又不是如此呢!顺应趋势,拥抱新经济,别老想着能源和银行了。
国内互联网巨头的“衣食住行”服务产业版图中的最后一块“短板”开始补齐。 日前,易居(中国)企业控股公司(简称“易居”,02048.HK)发布公告称,公司获阿里巴巴集团(简称“阿里”,BABA.US,09988.HK)认购6.76%股份及10.32亿港元可换股票据。此外,双方还签订协议达成战略合作,阿里与易居将在包括线上线下房产交易、数字营销和交易后相关服务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此外,易居还宣布拟收购在美股上市的O2O房地产服务提供商乐居(LEJU.N)56.19%股权。届时,乐居将成为易居的附属公司。 作为中国第二大房产交易和服务平台,易居连着三个大动作引发行业震动,特别是与阿里的联姻更是引发广泛关注。不过,巧合的是易居获阿里增持,是发生在腾讯投资的中国房产交易和服务平台龙头贝壳找房申请IPO后,腾讯是其第二大股东。而更巧合的,阿里也将成为易居的第二大股东。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是两大互联网巨头在“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服务产业领域较劲的延续,也是阿里在补齐“衣食住行”服务产业版图中的最后一块短板——房地产。 目前,易居和贝壳是房地产中介行业两大头部平台,二者都有庞大的客户群体,沉淀了大量的交易数据,在一手代理和二手业务上各有优势。 据知情人士透露,阿里与易居合资打造的线上平台很快将会上线。“这将是一个与飞猪平行的业务平台。”新建的合资公司,阿里占股85%,易居占股15%,第一期计划投入50亿元。 补齐生态圈短板 这个合资公司,将成为阿里在中国大陆地区唯一从事房地产业务的主体。 阿里将提供平台资源和技术支持,在阿里、易居原有的业务基础上,共同建立线上线下交易生态闭环;易居则将发挥自身在房地产领域的资源和专业优势,组建独立技术运营团队配合合资公司开展工作及提供专业支持。 目前,在阿里长线布局的流量采买战略中,“衣”“食”早已一骑绝尘,“行”有飞猪,独缺了房地产一角。“前述知情人士表示,其实阿里一直想介入房地产行业,但是一直没有找到好的机会与模式。实际上,阿里这并非第一次投资房地产。2019年5月,阿里43亿投资红 星美凯龙;随后的8月,红星美凯龙成立美凯龙爱家,全面布局线下房产中介业务。 早在14年前,阿里首次接触房地产是通过淘宝全资收购主打二手房信息的口碑;10年前,淘宝将口碑网整合成淘宝房产频道;阿里系通过天猫、淘宝两大平台,开展房源拍卖、特价房销售业务,逐渐变成阿里拍卖的一个业务板块。在线上业务布局上,阿里合伙人还投资了去中介化的互联网房产服务平台——大房鸭。 阿里一直在寻找好的进入机会。早在2018年易居在香港上市之际,阿里就以3.9亿港元认购易居新股,成为易居的四大基石投资者之一。这才有了这次阿里的进一步增持。 根据公告,易居将以每股7.00港元的价格,向阿里配售1.183亿股公司股份,配售总金额为8.281亿港元。配售完成后,阿里将持有易居大约8.32%的股份。 在此基础上,双方还签署可转股票据认购协议。据此,阿里将认购易居本金为10.319亿港元、三年期、利息每年2%的可转股票据。票据转股价为每股10.37港元。若该等可换股票据全部转股,阿里持有易居股份比例将提升至大约13.26%,跃居第二大股东。 换言之,阿里为这一次合作将付出近20亿港元的代价,但阿里也将获得一条通向20万亿的房地产市场通道。 狭路相逢房产中介 7月24日,贝壳集团公开递交招股书,拟在纽交所上市,招股书显示,腾讯及相关实体持股贝壳12.3%,位列第二大股东。 而在这一周后,易居宣布获阿里增持,双方还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这个行动的节点绝非偶然。 作为中国仅有的两家市值突破5万亿港币的互联网巨头,阿里与腾讯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博弈战场——房地产中介行业。 一名腾讯内部人士表示,两家公司其实是各做各的生态。阿里自身的电商属性非常强,而腾讯自己不做电商,只是投资电商。 虽然阿里此前尝试打造纯线上地产销售平台,但是没有线下门店的发展模式还是不能快速实现盈利。 不过,此次阿里通过增持易居,介入房地产经纪行业,实现线上+线下的模式布局。这背后更多还是来自竞争压力。 据贝壳招股书披露,2019年,贝壳共促成220万笔住房交易,GTV(总交易额)约为2.13万亿元。贝壳有着做淘宝、美团、滴滴一样超级平台的雄心,被外界称为未来的“房产界淘宝”,甚至有业内人士将其视为“衣”“食”“行”平台版图之后,“住”这一板块的补充。 这对于阿里而言,是无形的压力。阿里也在布局生活服务这一全链条,阿里健康、口碑网、饿了么、飞猪等都布局了,或许阿里正是注意到了易居房地产经纪网络服务收入的迅猛增长,才萌生了大手笔投资,与贝壳抗衡的想法。 2019年,易居的房地产经纪网络服务录得收入35.5亿元,同比增长743%,营收占比也从2018年的7.1%提升至39%,成为收入大幅增长的“功臣”,并且实现了业务板块的扭亏为盈,带动整体毛利率从42.5%提升至58.9%。 阿里与易居合作,对易居而言,意味着打通了线上渠道。这是易居与贝壳一争高下的好机遇。贝壳以线上二手房交易为主,易居的核心业务则是一手房代理,且是线下。据易居2019年年报显示,2017年-2019年,易居房友渠道成销复合增长率为376%。 实际上,贝壳旗下的链家在北上广深的市场份额,远远超过了第二名。前述业内人士表示,房地产中介行业的发展走到今天,已形成链家独大的市场格局,中原自身有很深的护城河,不愿借力过多外部资本扩张;与此同时,中原、太平洋房屋等市场份额也不见有起色,一些新兴的比如美凯龙爱家也还在扩张的阶段,撼动不了链家地位。 对阿里来说,20亿港元不算大手笔,但以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通过投资入局是最直接的方式。实际上,资本一直对中介行业有兴趣,但进程大多不顺利。比如2014年,房天下(原名:搜房)曾经试图战略入股21世纪不动产,不久之后就宣布合作中止;平安也曾试图收购房天下,但最终谈判不成。 对于易居而言,此次与阿里的合作,无异于一场生死战:贝壳IPO之后,链家有可能进一步蚕食市场份额。易居此时要积极谋变应对。引入阿里,无疑加强了生存感,尤其有利于易居线上流量的增持。“阿里带来的不仅仅是钱,还有股东声誉的影响力。背靠大树好乘凉。”知情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 一名房地产研究人士指出,相比贝壳和链家形成线上线下的导流闭环,易居也急需开拓线下业务,而易居主要业务在一手房代理,要做到与阿里线上房地产打通的话,仍需要继续扩宽二手房代理平台——易居房友的业务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阿里此时增持易居还有一个有利条件:贝壳市场估值已达200亿美元,相比之下易居仅有126亿港元的市值(截至8月7日收盘)。这表明,阿里与易居合资公司的想象空间是存在的。此外,易居又收购了乐居大约56%的股份,让自己的业务架构更趋多元,加强了数字化转型,与阿里的属性更贴近。 一名互联网行业人士分析指出,阿里、腾讯、字节跳动、美团、京东、百度,甚至华为、小米都是大数据公司,这些公司在衣食住行领域的布局意图,一是流量变现、一是流量采买。阿里具有强电商属性,需要不断强化衣食住行布局。“把购房数据打通,是阿里迟早要做的事情”。
随着政策红利不断释放,互联网医疗行业竞争进入加速阶段。 8月5日,互联网医疗巨头阿里健康发布公告称,与花旗环球金融有限公司及瑞士信贷(香港)有限公司订立配售协议,按20.05港元/股的价格配售合计4.99亿股新股。配售股份约占扩大后已发行股本3.71%,募资总额约为100亿港元。 据了解,这是阿里健康首次公开募资。对此,阿里健康公司人士对记者称不方便接受采访。 一直关注此事的森瑞投资董事长林存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互联网医疗行业获得了快速发展的机会,现在行业相当于在一个爆发的时间节点上,相关企业肯定会加快自己的节奏迅速布局以及扩大自己的优势和领地,募资发展很正常。 互联网医疗 政策红利不断 7月份以来,互联网医疗行业又收到政策“红包”。 7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在保证医疗安全和质量前提下,进一步放宽互联网诊疗范围,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纳入医保报销范围等。7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0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要求,加快“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完善国家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医药卫生领域的应用。 医联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疫情期间,互联网医院服务广度延伸,以在线咨询问诊为基础不断做延展,满足防控需求。同时,诊疗全流程打通,互联网医院服务内容进一步丰富,模式得以升级。”从整个趋势来看,国家政策对互联网医疗的鼓励,并非疫情期间的临时举措,而是强调其常态化作用,强调其在日常医疗服务与公卫应急体系中的技术和能力储备。 在此背景下,资本加速涌入互联网医疗领域。 据阿里健康披露的信息,公司本次配售由花旗环球金融有限公司及瑞士信贷(香港)有限公司主动包销。也就是说,如果未达成配售目标,将由上述两家公司兜底购买,一定程度上也显示出对阿里健康以及其所在赛道的高度认同。 阿里健康在此次配售公告中表示,在新冠疫情期间互联网诊疗起到了巨大的积极社会效应。公司将继续充分发挥在医药电商领域药品销售并触达亿万患者的服务能力,同时积极布局及利用当下战略发展机遇,全力投入资源加强互联网医疗相关的服务能力和技术实力。 加码互联网医疗的并非阿里健康一家。据记者梳理,包括京东、腾讯也纷纷在医疗健康领域加大投资。今年6月份,互联网医疗平台“妙手医生”完成D轮6亿元人民币融资,投资方为中信证券、红杉资本中国、启明创投等。 两大领域 或成竞争主场 在阿里健康等纷纷加码布局背后,是互联网医疗潜在的市场空间逐渐释放。 中信证券发布的研报认为,2023年互联网医疗诊疗侧市场总规模预计为351.55亿元。其中,项目制互联网医院建设市场空间138.97亿元,占比39.53%。经常性在线问诊及远程医疗全年总市场规模212.58亿元,占比60.47%。其中,线下三级医院需求转为线上的市场规模158.3亿元,占比74.47%;线下二级医院需求转为线上的市场规模54.28亿元,占比25.53%。 “互联网医疗包含多个方面,比如医疗信息查询、电子健康档案、疾病风险评估、在线疾病咨询、电子处方、远程会诊、远程治疗和康复、零售等,整体上虽然我们的医疗信息化以及配套互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是目前还处于早期阶段,后续随着5G的展开,信息化水平的提升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林存认为。 不过,林存也表示,互联网医疗的龙头效应已经显现。“医疗信息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系统性行业,进入越早,客户和数据的积累越多,越有粘性,因此越早进入优势越大。” 尽管资本在持续进入这个领域,但他们也清醒的意识到,互联网医疗企业集体摆脱不了的一个困境是如何实现盈利。此外,巨头的强势布局,或让其他互联网医疗企业的生存空间变得狭窄。 淳石资本执行董事杨如意向记者表示,互联网医疗的竞争基本上都是同质化的,也和其他模式创新行业一样,要烧钱。竞争变为烧钱,变为抢流量,没有大资本支持很难做出来。顺畅的盈利模式也许要等到养成用户习惯,同时消灭大多数同行之后才能浮现。 在林存看来,未来竞争的关键领域包括企业的数据利用能力以及新商业模式的开发能力。 “怎样通过大健康数据,进行系统的不断完善,同时开发和衍生出更多有价值的系统产品,服务社会的同时获取利润,这是企业持续创新成长比较关键的。因此底层医疗信息数据的获取能力也是医疗信息化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林存向记者解释。
8月5日早间,阿里健康抛出百亿港元募资计划,为领跑互联网医疗新赛道注入更多新动能。 公告显示,阿里健康与配售代理花旗环球金融有限公司及瑞士信贷(香港)有限公司订立配售协议,按每股20.05港元的价格配售合计4.99亿股新股,配售股份约占扩大后已发行股本的3.71%,募资总额约100亿港元。 阿里健康表示,此次配售募资是基于对行业前景的洞悉和看好,以及集团进一步深耕大健康、进入快速发展通道的需要。在目前市况下进行配售事项,符合集团及其股东的整体利益,将为集团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抢占战略机遇期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 根据公司业务发展计划,预期约80%至90%的募资净额将用于进一步发展集团的医药健康产品全渠道业务及医疗健康服务业务,包括但不限于扩充集团的医药及医疗服务网络、丰富会员服务等;约10%至20%的募资净额将用于进一步发展集团的数字基建及创新业务,包括但不限于扩充向医疗健康行业参与者所提供的互联网和技术解决方案等。 根据公告,本次配售由花旗环球金融有限公司及瑞士信贷(香港)有限公司包销。分析人士认为,这两家全球顶级的金融服务机构此次采取包销形式联手参与阿里健康配售,体现了对阿里健康发展前景的高度认同。 阿里健康2020财年业绩显示,经过多年在互联网医疗的深耕布局,公司业务格局已逐渐成熟,报告期内收入持续呈现高增长态势,收入同比增长88.3%;经调整后利润净额达2.61亿元,同比增长114.8%。整体来看,盈利能力的持续提升,为集团加大在处方药、互联网医疗、智慧医疗等互联网大健康业务上的投入和布局打下坚实基础。 阿里健康表示,近期出台了一系列互联网医疗推动政策,行业进入快速发展的全新赛道。作为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大健康领域旗舰平台,阿里健康将继续充分发挥在医药电商领域药品销售并触达亿万患者的服务能力,同时积极布局及利用当下战略发展机遇,全力投入资源加强互联网医疗相关的服务能力和技术实力,包括但不限于: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打造全链路、全渠道的医药健康产品供应和服务体系;开拓更便捷有效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场景,不断优化医疗服务供给;利用数字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助力政府和行业合作伙伴进行医疗服务的资讯化升级改造,提升医疗行业效率。 有市场分析人士预计,配售事项完成后,阿里健康将引入更多优质投资者,扩大股东及资本基础,为抢占互联网医疗的战略机遇提供灵活性,并与更多投资者共享发展机遇。
阿里健康5日在港交所早间公告,公司董事会宣布,于2020年8月5日(交易时段前),公司与配售代理就配售事项订立配售协议,借此根据配售协议的条款和条件,按每股配售股份20.05港元的配售价(不包括认购者应支付的经纪佣金、证监会交易费及联交所交易费)配售合共498,753,118股新股份。预计配售事项筹集所得款项总额将约为100.000亿港元。
经历长达近180天的“休克”期后,影视行业正在苏醒,板块关注度及情绪都在进一步提升和回暖。 受《八佰》定档消息刺激,昨日港、A影视板块均大涨,其中出品方华谊兄弟一字板涨停,联合出品方阿里影业跟涨近3%,成为互联网影视中突出的一股力量。 一、解禁政策落地,影视业供需逐步回暖 1.解禁政策落地,影院复工重启 7月16日,国家电影局发布《国家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自7月20日起低风险地区在电影院各项防控措施有效落实到位的前提下有序恢复开放营业。 据公开数据显示,截止到8月2日,全国已有超过7000家影院恢复营业,截至复工率超过了60%。对于整个产业链而言,随着影院复工重启,标志着行业至暗时刻已经过去。 2.上影节火热收官,观影热情依旧高涨 据官方数据显示,7月20日上影节正式开票首日,仅10分钟出票近11万张。其中,淘票票作为官方指定售票平台,据其数据统计,开票5分钟,售出近10万张,售罄率达到75%;开票10分钟,售出近11万张;开票一小时,出票13万张,售罄率97%。 同时,据灯塔专业版数据统计,复工至今全国累计票房破3亿元,总出票量超过1100万张;刚刚过去的周末,单日票房达到5000万元,排片场次已恢复至往年水平的1/2。 尽管目前受在线预约、排片、上座率30%上限等要求限制,但观影信心。虽然要恢复至此前常态,尚需时日,但观信心正加速回暖。 如果说上影节的开幕,宣告了电影行业的回归,那疫后新常态下,领先样本的变阵或许也折射出行业的变革与新机会。 二、电影行业的变革,阿里影业的机会 1. 内容为王 今年618,阿里文娱宣布组织再度变阵,淘票票总裁李捷出任阿里影业总裁。 在今年上影节首日,李捷对外将阿里影业“双轮驱动”战略的内涵做了深化:内容+科技。“内容先行”无疑是对影视行业“内容为王”铁律的加持。 对外界而言,阿里影业似乎并非“内容先行”或内容基因浓厚的一家公司。自打要做影视行业“水电煤”以来,阿里影业作为“行业基础设施”的定位更深入人心,这样看来也合乎阿里系宏大的战略目标。 实际上,阿里影业自2017年提出影视行业“新基础设施+优质内容”双轮驱动战略以来,便已明确了“内容为王”的地位。 李捷坦言,自2014年诞生起,阿里影业的管理团队背景,就注定它是一家内容公司。阿里影业作为行业“新手”在五年内完成“三步走”,实际上是回归自身在平台、运营方面的优势,以更有效的方式切入内容。 如今,阿里影业重新发力内容赛道,既是自身持续成长迈入新阶段的标志,也是疫后行业加速迈入“内容为王”时代的缩影。 而在李捷看来,今年是行业彻底的去泡沫化阶段,随着资本趋于理性,行业将回归内容:一方面,行业重新洗牌,缺乏资金实力、内容制作能力的公司将会出局;另一方面,电影供应量下降,未来两年的电影市场供应可能会出现断档的情况。 据华金证券报告显示,消费者对影院观影的期待程度随时间递增的同时,消费信心的恢复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优质电影内容的供应。复盘SARS后电影行业的恢复情况,其实也证实了重磅影片才是真正推动广大消费者重返影院的关键因素。 然而由于疫情影响,导致春节档定档延后、新片开拍延期,电影内容的供应着实面临不小挑战。所以,阿里影业此刻回归也是必然的结果。 近几年,阿里影业在内容方面的所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并且以“投资出品+制作”两条线来走,“国内外市场”并行的路径愈发清晰。 此次上影节,李捷进一步向外界明确了路径和新方向,在国际市场,专注发现海外优质电影,目前阿里影业海外市场重点放在欧洲市场,看好西班牙、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的电影; 在国内市场,参投大档期头部电影,并参与合制与自制低成本优质电影。 可以看到去年以来,阿里影业参与引进推广了一系列国外经典影片,诸如《一条狗的使命2》、《绿皮书》、《海上钢琴师》、《何以为家》等,以及已定档于8月7日,斩获今年奥斯卡三项大奖的《1917》。同时,也包揽了近两年来国内主流档期的爆款影片。此外,包括已定档的《我在世界尽头等你》、《哪吒重生》、《拆弹专家2》。 8月2日,电影《八佰》时隔一年后重新宣布定档,将于8月21日上映。这部由华谊兄弟出品,阿里影业联合出品的影片,一直以来受到外界的高度关注,目前在淘票票上的“想看”人数超过60万。 《八佰》讲述了八百壮士顽抗日寇的热血故事。该影片也是亚洲首部使用IMAX摄影机拍摄的电影,堪称中国电影工业化里程碑之作。它能够呈现在影院大银幕上的光影盛宴,也将和同样具备顶级视听效果的《1917》一起,在这个暑期档为电影市场注入一剂强心针。 从目前已定档片单来看,集中于下半年的暑期档、国庆档及明年的春节档,为下半年业绩反弹提供了较为充分的内容保障。 最新片单储备 (来源:艺恩咨询) 所以,不难看出,通过投资头部影视公司或一流制作团队来实现利益绑定,阿里影业已构建起“内容和渠道”一体化模式。比如阿里影业与华谊兄弟合作,未来五年实现10部主控电影上映计划。又如阿里影业推出“锦橙合制计划”,联手一流制作团队,并以主投、主控或主宣发的身份参与到未来五年20部合制电影的运作。进而保障了未来在内容层面的持续供给。 此外,李捷也进一步向外界透露出阿里影业即将涉足网络电影制作领域的决心。同时,在李捷看来,疫情推动行业洗牌,加速中小内容制作公司淘汰,进而将带动内容优质人才回归大平台,对于阿里影业吸纳一流人才、构建核心竞争力无疑也是契机。 对此,李捷也透露了阿里影业的“独立制片人计划”,计划未来3-5个月面向全行业制片人进行开放式合作,从而应对未来行业可能出现的片荒。 2. 行业整合 不论是行业回归内容,还是人才回归大平台,都是行业进一步整合的结果。 李捷认为,未来行业整合会趋向三个方向: 第一,影院趋向于进入院线的资产重组。 第二,大平台对于优秀内容人才和项目的整合。 第三,宣发行业的整合,未来发行行业将彻底出现3-5家头部公司。 一方面,由于影院的重资产属性,停摆期间,抗风险能力较差,尤其是尾部的单体影城。而且国内影院集中度较低,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报告,2018年国内院线CR4不到40%,相对北美市场CR3超过50%以上仍有明显提升空间。 而经营稳健、抗风险能力强的头部影院投资企业的市占率,在行业出清过程中将被动式企稳回升,且可能成为未来影院行业潜在市场整合的推动者。今年3月初,上海电影宣布设立资管公司,推动影院终端产业整合,标志着影院进入到院线整合新阶段。 另一方面,除了影院之外,发行公司也是此次疫情的重灾区。发行领域存在明显规模效应,国内相较于国外市场格局仍比较分散,且规模两极分化严重。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报告显示,近五年来,国内电影发行行业CR5格局基本不变,但伴随新兴互联网发行公司的崛起,行业集中度有所下降。 而在以创意主导的内容创作领域,具有高度分散的属性,中小内容制作公司抗风险能力较差。在疫情加速行业出清,同时随着头部企业加速渠道整合,将会带动部分优质内容人才团队的回归。 可以预见,随着这三大整合趋势持续展开,阿里影业都将会是主要受益者。 一方面,影院整合推动更大的院线龙头出现,公司旗下凤凰云智系统对接起来将更高效。 另一方面,疫情正加速电影产业的线上化,尤其是宣发领域。 实际上,自淘票票等互联网发行平台诞生起,渗透率持续提升,在线宣发便是大势所趋。凭借快速扩张,淘票票已跻身国内发行公司TOP5。 据李捷透露,疫情期间,公司并没有裁员、减薪,甚至还在招人,从地面团队规模上是中国最大的发行公司。这也体现出了阿里影业业务模式及互联网基因的天然优越性,对于优质人才的回流,上述也提到了,阿里影业将通过开开放式的“独立人制片计划”来承接。 3. 科技革命 疫后新常态下的变革与机会,不只是体现在电影产业格局的变化,还体现在技术带来的创新与空间。 今年疫后,在政策及巨头推动下,“新基建”的建设可说是达到了鼎盛,这对长期布局行业基础设施且天然具备技术基因的阿里影业而言,显然是得天独厚的时机,但此刻公司却一改更为明确的方向“科技”,足见阿里影业对科技变革所带来的机会之笃定以及空间之看好。 李捷强调,重新发力内容赛道后的阿里影业,在科技上会继续强化三个:包括观影决策平台淘票票、在线宣发平台灯塔、智慧影院平台凤凰云智。据其进一步透露,淘票票近期刚完成了五年来的最大一次版本升级,此次升级包括两大变化: 一方面,增加了“快看”沉浸式短视频的入口;另一方面,简化了购票路径,由原来的五步缩短成三步。 此外,在去年末阿里影业在线宣发平台“灯塔”推出了“冲击播”在线路演平台,实现业内首创,并在疫情期间完成了迭代,标志着在线宣发新时代的开启。 不可否认,直播、短视频等内容赛道发展如日中天,正在加速向社区、电商、音乐、游戏、营销等多个领域渗透,已占据了互联网下半场线上流量入口的制高点,今年疫情更是推动了“直播带货”的爆发,以618为标志,以“抖快”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入局,掀起了电商大促的新高潮,催动了市场对MCN机构的持续追捧。 李捷认为,基于在线直播、短视频的宣发手段将成为未来行业的主流和标配,并非常看好未来MCN业务在电影宣发领域的应用及所带来的驱动力和机会。 4. 流媒体渗透提速下的“鲢鱼效应” 至于流媒体对传统院线带来的影响,也一直是市场所关注的焦点之一。今年疫情更是加速了流媒体平台的渗透趋势。 在李捷看来,网络电影与院线电影由于播放渠道、宣发模式和机制不同,体现出的是不同的内容特点。双线发行大概率会是即将到来的趋势,网络电影也并非“洪水猛兽”,网络电影做得越好,院线电影才会拍得越好。 其认为,流媒体平台的商业模式难以支撑大制作、大体量的影片,而可能会帮助电影创造者在类型化、小体量、小成本的电影找到出口,影片在上院线之外,多了一个线上发行的途径。未来,流媒体将成为电影院线发行的一种有益补充。李捷进一步表示,阿里影业正在推动网络流平台业务和院线平台业务相互融合和促进。 对于网络电影方面的最新计划,李捷表示阿里影业和优酷的打通正是在于网络电影,今年5月开了网络电影的战略会,之后会进入网络电影制作领域,做3-5部头部优质的网络电影,核心目标在于能力和资源的打通。通过内部的整合打通,实现线上线下全场景覆盖,这其实也是阿里影业独有的优势所在。 三、阿里影业战略地位一再提升 近几年,影视行业在持续调整和洗牌之下,阿里影业作为互联网影视领域的佼佼者,在集团的战略地位持续拔高,也体现出了巨头整合趋势加剧。 自去年6月阿里组织变阵确立大文娱板块C位以来,文娱业务协同推进明显提速。明显地可以看到的是,以阿里影业的淘票票以及优酷为代表,在去年完成整合与打通,成为国内最大的在线观影决策平台,并实现全场景覆盖。今年1月,淘票票与大麦又进一步整合、打通,成立“电影演出业务”,并形成“最强的线下娱乐地推能力”,标志着阿里文娱大宣发体系进一步升级。 更重要的是,整合后的“电影演出业务”,享有支付宝全面转型之后的一级入口。可见随着阿里文娱业务板块间的不断整合推进,阿里影业的战略地位也在持续提升。 实际上,阿里影业成立至今,其在阿里文娱乃至阿里巴巴大生态中的战略地位一再提升。从2018年11月,淘票票获手淘首页入口;到去年3月,阿里巴巴完成对阿里影业增持及业绩并表;再到淘票票先后与优酷、大麦整合,坐拥“新版”支付宝一级入口。 进一步可以预见的是,在支付宝背后阿里经济体超过7亿用户的加持下,“电影演出”将获得空前的成长空间,同时将在一定程度上反哺整个本地生活服务体系,从而在相关市场领域构建起极大的竞争优势。 值得留意的是,近日支付宝母公司蚂蚁集团宣布上市,或将进一步成为公司关注提升及估值修复的契机。 结语 总而言之,影视行业的至暗时刻已过,目前供需正在逐步回暖,产业链复苏、板块情绪修复在即。目前的数据显示观影信心正在加速恢复,开局总体表现超预期。下半年暑期档与国庆档两大票仓集中,此前在春节档所积压的多部影片拥有爆款潜质,若最终定档,将加速消费者重返影院,推动行业恢复。 阿里影业的最新战略“转变”,透视出疫后行业的变局与机会。中长期而言,疫后新常态下,一方面,行业集中度提升,上市龙头企业有望快速复苏,并推动行业整合,进而享受到份额扩张及估值提升的双重弹性。另一方面,疫情加速数字化技术对影视产业链的渗透,对于阿里影业这样综合既定优势凸显的互联网影视领先势力而言,是得天独厚的发展窗口期,同时与支付宝乃至阿里生态形成协同,表现出更强的马太效应格局。 短期来看,仍需持续关注常态化防控的进展及政策变化。由于受疫情冲击最为严重,同时也意味着后续反弹空间更大。实际上,影视行业经过近两年来的市场及监管洗牌,格局及风险方面都得到了充分优化及释放,为长期向好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前期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