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阿里巴巴合伙人、蚂蚁集团前CTO胡喜近日已从阿里巴巴离职。阿里内部人士透露,胡喜由于身体原因而离职。作为阿里内部“少壮派”的代表、同时也是首批“80后”阿里合伙人,胡喜一直受到外界的关注。无论胡喜未来是否继续效力于阿里和蚂蚁,他从大连到杭州,从英语专业转行学编程,从一个普通的程序员一步步走到蚂蚁集团CTO,13年来他和蚂蚁这家顶级互联网公司互相伴随、共同成长,胡喜本身的经历就是中国互联网历史变迁的一个缩影。弃英文,学编程1999年9月,离2000年的到来只剩下两个多月,一家名叫阿里巴巴的公司成立了。那时候,每个人都对21世纪充满了向往,每个人都希望在新的世纪里找到自己崭新的人生方向。而从现在往回看20年,那时的阿里巴巴对于普通学子来讲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也在那一年,18岁的胡喜刚刚步入大学校园,两年后他将因为不喜欢英语专业而退学,前途被一片迷雾笼罩。胡喜后来回忆退学的原因,说道:“学英语,未来要么做翻译,要么当老师,要么做外贸。我觉得都不适合我,就毅然决然的退学了。我妈到今天还不知道我退过学。”退学后,胡喜看到了《电脑报》上的一则广告:学计算机,月薪8000元。那时月入8000是妥妥的高薪,胡喜被这条消息吸引住了。他从此不再思考英语专业方向的工作,一心自学C语言,在大连老虎滩租房子住,这一闭关就是一年。一年后学成出山,胡喜就职于大连软件园,正式成为了一名程序员。“If not now,When?If not me,Who?”这是阿里巴巴成立之初的招聘语录,至今仍在沿用。当时,在大连参加阿里巴巴招聘的胡喜并没有立即选择这家公司。但随后的一年里,每逢过节,阿里的HR就会给胡喜打电话,不问他么时候来,只问他过得好不好。这让胡喜很感动,也感受到了这家公司的特别。2007年,胡喜加入支付宝,他的人生画卷也因此徐徐展开。师从鲁肃,传承阿里2017年,胡喜被任命为阿里合伙人,成为阿里巴巴史上最年轻的合伙人,而这一年,距离他入职阿里正好十年。刚进支付宝,胡喜的职级是P6,每天不是在写代码,就是在写代码的路上,常常写到晚上2、3点钟。但那段时间反而是胡喜最开心的时光。“第二天要写代码,我前一天晚上睡觉前会把要写的东西在脑袋里先过一遍。一想就很兴奋,恨不得赶紧去写代码。曾经有5年,我是这么度过的。不累。我非常喜欢写代码。”胡喜曾这样回忆刚加入支付宝的那五年时光。在这个过程中,他的师傅程立(花名“鲁肃”)对他影响颇深。阿里巴巴的师徒制是整个阿里巴巴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阿里,每一个新员工到了公司之后,马上指认一位老人,让这个人成为他的师傅,不仅要带他去工作,还要带他去生活,去吃饭,帮他领电脑等等。员工入职当天的所有事情,有任何问题随时可以找他。胡喜说到:“在阿里,师父可能并不给你打KPI,他只是帮你落地。”鲁肃被称为支付宝技术平台的奠基人之一,胡喜有什么问题都可以找他。比如用什么方式和软件写代码,遇到难题怎么办,鲁肃有一套自己看问题的方法和思路,这对胡喜影响很大。2007年,支付宝技术团队准备停机发布时出了问题:总账不平衡,差了3分钱。整个团队查了半天没找到原因。作为业务负责人,鲁肃的压力是最大的,但整个过程他非常淡定,稳住军心,和大家一起找差错。最后鲁肃找出某个公式颠倒了,顺利度过难关。鲁肃表现出来的担当、责任以及做事做到极致的态度影响了胡喜。胡喜的师傅是鲁肃,鲁肃的师傅是苗人凤(蚂蚁集团CTO倪行军),这些做事的方法和做人的品质就是这样一点点的传承下来了。胡喜热衷写代码,但并不喜欢带人、带团队,但是受到团队的影响,开始慢慢承担起更大的责任。从2015年开始,胡喜便开始寻找技术人才。就像当年HR问他过得好不好一样,胡喜也用同样的真诚去寻找人才并培养他们,一点一点的从带几个人,到负责三千人的技术团队。最年轻的“阿里合伙人”“天猫双十一就是金融新技术的最佳演练场。”这是胡喜经常说的一句话。双11背后,其实出现过很多次惊心动魄的事情。比如因为交易数量暴涨而出现宕机,比如商品的价格折扣错了。但双十一同样还是金融新技术的最佳演练场。为了让宕机问题不再出现,胡喜和团队一起把系统拆解的更为精细,升级相关基础设施。遇到一个问题,就解决一个,慢慢的支付宝的技术实现自主研发,开创了蚂蚁金融云平台,而这也成为他在支付宝工作13年来最大的成就之一。2017年年初,马云的秘书找到胡喜,他和范禹、蔺相如、闻佳一起进了马云的办公室,彭蕾恭喜他们4位成为阿里的合伙人。胡喜就这样懵懵懂懂的成为了当时阿里最年轻的合伙人。胡喜后来总结自己十几年来的工作经验,他认为在蚂蚁技术相关的层面主要做了几件重塑的事。第一个重塑支付,蚂蚁做的事情是在不断的重塑支付的形态。第二个重塑微贷,以前的贷款都是给中大型企业贷款的,而中小商户很难拿到贷款。第三个重塑技术,胡喜和团队一起把蚂蚁所有的系统推翻重写了一遍。“做事情时,所有人觉得最远的地方是目标,那最关键的就是我们这群人舍我其谁的往前冲。不要问过程中的困难,困难都是靠人去解决的。做很多事情都有困难,就看你能不能一颗心、一场仗的去做。”胡喜说。胡喜语录胡喜作为蚂蚁金服前CTO,对整个集团的技术体系都有着深刻的洞见,也曾在不同场合下谈论到自己对于各项技术的观点。关于区块链,胡喜认为,目前,区块链去中心化的机制只能按照交易顺序处理,交易并发能力较弱,因此现阶段最迫切的技术目标是如何提高处理效率。特别是对于蚂蚁金服、阿里巴巴这样的企业而言,数据处理是海量并发的,背后需要每秒百万级的性能支撑,这对区块链的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关于数据库,胡喜表示,蚂蚁金服选择自研Oceanbase数据库,是因为国外的技术体系同样不支持中国金融科技的发展,自己做研发是唯一出路。自主研发的领域越宽广,基础越深厚,我们能把握的主动权就越大,并且能反哺整个产业链的创新,从而更好的支持中国金融科技的发展。现如今,Oceanbase数据库不但支撑了4200万笔每秒的数据库处理峰值,还在性能相当的前提下把硬件成本降到了集中式数据库的十分之一。金融交易技术的核心是金融分布式中间件,关键是分布式数据库的能力。关于安全风控,胡喜介绍到,除了区块链、AI,金融当中最核心能力就是安全。怎样给客户提供更好的安全风控,而且必须是实时的毫秒级的风控能力,必须要相应的有一个安全的核心大脑。在数字世界中最大的挑战是识别你自己,要知道你是谁,很多时候安全在解决身份识别的问题,怎样做身份识别,包括数据隐私、安全加密方面的保护,安全是关键点。关于芯片,胡喜认为,产业不是只需要研发芯片,而是要让软件和芯片形成联动。英特尔从286、386起步,慢慢将复杂指令集更好的通用化,这不是单纯对芯片性能的优化,还支持起了从操作系统到应用软件的完整产业链。芯片产业必须正视差距,在别人制定的游戏规则下,想要实现“弯道超车”是很难的。国内有志发展芯片产业的公司只能在下一个阶段,即IOT成为主流的阶段寻找“换道超车 ”的机会。对于未来技术的发展方向,胡喜称,未来一定会朝着量子计算、生物计算的方向发展,计算机的体系结构必然会经历一次重新定义。文章参考链接:https://xueqiu.com/7790583626/132499331,https://xueqiu.com/3334489344/132611071(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
8月20日,阿里巴巴公布2021财年第一季度业绩,核心经营指标全面超预期,多引擎增长强劲,云业务季度营收123.45亿元,同比增速高达59%,2020年上半年累计营收超245亿元。IDC数据显示,阿里云连续四个季度实现市场份额增长。 财报显示,在2020年上半年,阿里云总计实现245.62亿元营收,相比去年同期的155.13亿元呈显著增长。对比最近5年数据,在2016上半年时阿里云营收为23.09亿元,到2020年的245.62亿元,五年间增长超过10倍。截至本季度,阿里云已连续三个季度营收超过百亿元,该季度营收达123.45亿元,同比增长59%。在全球云计算3A(亚马逊AWS、微软Azure和阿里云)阵营中,阿里云的增速持续领跑。 财报显示,本季度阿里云营收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共云及混合云业务,并反映来自每位客户的平均收入增长。多项机构数据显示,在金融、零售、公共服务和互联网领域,阿里云均获得市场第一的领导地位,且份额在持续增长。以金融行业为例,IDC统计,阿里云位居中国金融云市场第一,覆盖60%保险企业、50%证券公司和数百家银行客户。 今年6月,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在一年一度的云峰会上提出了其战略生长的三大方向:“做深基础”,从飞天云操作系统向下延伸定义硬件;“做厚中台”,将钉钉这样的新型操作系统与阿里云进行深度融合,实现“云钉一体”;“做强生态”基于云和新型操作系统,构建一个繁荣的应用服务生态。 生态方面,阿里云宣布未来一年投入20亿元专项资金,助力50家伙伴云上营收过亿。到目前为止,阿里云与合作伙伴已发布500多款联合解决方案,覆盖30多个重点细分行业,一批伙伴在阿里云上已营收过亿。 在基础设施领域,今年7月份,阿里云宣布新增三座超级数据中心,将新增超百万台服务器,辐射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三大经济带。截止目前,阿里云在全球22个地域部署了上百个云数据中心,其中规划建设了5座超级数据中心,分别位于张北、河源、杭州、南通和乌兰察布,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数据中心集群。未来阿里云还将在全国建立10座以上的超级数据中心。 近期,多家机构密集上调对阿里云估值,其中高盛上调至930亿美金。有分析认为,阿里云在规模和战略布局上有突出优势,与钉钉正在形成越来越强的协同效应,这将进一步提升阿里云的发展潜力。
阿里巴巴20日发布2021财年第一季度(截至2020年6月30日)业绩,公司当季实现营收1537.5亿元,同比增长34%;净利润464.4亿元,同比增长143%。其中,阿里云当季收入同比增长59%至123.5亿元,连续三个季度突破100亿元。 数据显示,本季度,天猫线上实物商品支付GMV同比增长27%,所有主要商品类比的增长速度均恢复到2019年12月前的季度水平。天猫国际GMV(剔除未付订单)同比增长超过40%。 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季度内,阿里巴巴集团核心经营指标全面超预期。公司当季核心商务业务营收为1333.18亿元。淘宝特价版的移动月活跃用户近4000万;来自淘宝直播的GMV持续同比增长超过100%。
8月20日,阿里巴巴(BABA,9988.HK)发布了2021财年第一季度(2020自然年第二季度)财报。 昨天唯品会财报后大跌20%,很多人都为今天阿里的业绩捏了一把汗。从这个季度业绩来看,阿里的表现很稳,营收和利润都超预期。 对于这个季度的阿里,投资者最关心的是公司国内电商的恢复情况,从各项业务数据来看,阿里业务基本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 由于阿里财报信息众多,在这里挑三个比较重要的指标进行解读:1)Non-GAAP利润率;2)广告佣金业务增速;3)云计算增速。 1营收、利润双双超市场预期 阿里核心业务包括四部分:核心电商,云计算,数字媒体与娱乐以及创新与其他。 FY21Q1实现营业收入1538 亿元,同比34%,市场预期1480亿元。 Non-GAAP 利润为395亿元,同比增长28%,Non-GAAP 净利率达26%,上年同期为27%。上个季度利润率一度下滑至19%。 公司调整后EBITDA 454亿元,EBITA利润率30%,与上年持平。其中核心电商EBITA利润率38%,稍微低于去年同期的41%。 为什么要关注利润率? 因为阿里上半年股价承受压力,主要原因是市场担心阿里的利润率会因为竞争加剧而有所下滑,但阿里只用了一个季度就从疫情中恢复过来,利润率恢复正常水平,打消了投资者对竞争的担忧,证明了自己还是一台赚钱的机器。 2广告佣金业务回暖,新零售业务快速成长 市场对阿里的另一个担忧在于,营收增长中大部分来自于不太赚钱的自营电商业务(1P业务),真正赚钱的广告佣金收入(3P业务)增长停滞,从而令投资者认为阿里商业化进程开始放缓。 本季度淘宝天猫的广告佣金收入712亿元,同比增长21%。虽然同比增速有所放缓,但考虑到淘系电商的规模,这个增速是很不错的。 广告佣金增速的V型反弹打消了投资者的担忧,造成预期差。因为上个季度之后,市场对于阿里广告佣金预期非常悲观,但实际上的情况要比预期好很多。 随着国内经济活动恢复,更多商户愿意增加线上渠道的营销预算,进而抵消线下渠道的疲弱表现,这个趋势很有可能会延续到今年下半年。 自营业务(1P)方面,本季度阿里实现新零售收入301亿元,同比增长80%,维持在高速的增长,得益于消费者对生鲜等快消品的强劲需求; 盒马鲜生GMV的线上渗透率持续超过60%。截至2020年6月30日,其在中国的自营盒马鲜生门店数量为214家,主要位于一、二线城市。 虽然这块业务令阿里变得越来越重,但很有可能成为阿里未来的增长引擎。 根据统计局的数据,第二季度我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22.3%。阿里广告佣金21%的增速接近大盘增速,自营业务80%跑赢大盘。 值得注意的,这个季度本地服务(饿了么与口碑)收入同比增长15%,虽然有所恢复,但依旧没有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随着这个赛道竞争越来越大,本地服务这个领域将免不了一场硬仗。 3云计算增速不减,亏损率同比有所收窄 阿里云本季度营收123亿元, 同比增长59%,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调整后的EBITA利润率为-2.8%,较去年同期亏损率有所收窄,规模效应有所显现,但环比有所扩大, 仍未能实现盈利。 阿里云牢牢占据了国内的市场份额。 据IDC统计,阿里云在中国市场上连续四个季度实现市场份额增长,市场份额达42.4%。 据Gartner2020年4月发布的报告显示,全球市场中,阿里云市场份额从2018年的7.7%上升至2019年的9.1%,位列全球第三。在亚太市场上,阿里云市场份额排名第一,从2018年的26.1%上升至2019年的28.2%,接近亚马逊与微软总和。 云计算是阿里未来提升估值的重要业务。 亚马逊AWS云服务2019年营收350亿美元,同比增长36%,占比12.4%,市场给的估值大概为13倍的EV/Sales。 在增速和竞争格局上看,阿里云优于AWS,但在规模和盈利能力上,阿里云逊色于AWS。所以一旦阿里云能稳定盈利,阿里云的市销率可能会往10倍以上走,赚到估值的钱。 4估值水平 按照最新的财报算,阿里过去12个月摊薄后Non-GAAP每ADS收益为7.84美元,当前美股盘前股价260美元,阿里PE(TTM)=33x。 从这个季度阿里营收和利润增速来看,基本已经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在全球大放水和多家基金二季度大幅增持阿里的背景下,阿里下半年的表现值得关注。
快递江湖,又生变数。 近日,媒体披露京东挂出《关于合作快递服务调的通知》,要求平台商家停用申通、卡行天下、国通快递等几家快递公司的产品,切换快递供应商。京东后台商家发货列表现在已找不到申通选项。8月31日,京东将停止商家选用申通的发货功能。 简而言之,包括申通在内的几家快递公司要和京东say goodbye了。 (图源:新浪微博) 京东的回应是,平台与申通是合同到期之后和平分手的。双方未能在去年6月份合约届满之后续约的主要原因是期间阿里巴巴集团通过战投成为申通大股东。京东提出入驻阿里电商平台要求后,至今未得到回应。于是京东和申通就只能终止合作了。 明眼人都可以看出来,京东与申通的分道扬镳,绝不止表面上的合同结束那么简单。京东物流要求入驻阿里电商遭拒,这边京东将阿里参股的申通逐出合作物流公司名单——快递江湖,正被人为地划分南北。 《笑傲江湖》里华山派流传着一个剑气宗相争的故事:早年华山派弟子岳肃、蔡子峰在南少林寺偷看《葵花宝典》,两人各记一部分,分别只重剑法和气功。由此,华山派内再分剑气二宗,势成水火。 两派最后相约在玉女峰较量,二十多位华山派高手阵亡。华山派元气大伤,不复当年之勇。 武侠的江湖虽是虚构,但内核却仍然适用于现今的商场之争。快递行业若被人为划分成阿里、京东或是拼多多几派,最后无非只落得派系火拼。 1 快递江湖少林武当渐成 2008年,阿里巴巴推出B2C网上商城淘宝商城,即后来的天猫。背靠淘宝的天猫很快在B2C领域取得成功。根据易观数据,2011年天猫市场率为31.4%,领先第二名京东21.2个百分点。至2019年第二季度,天猫市占率再升至62.4%。 天猫商城的诞生和发展也推动着快递数量的暴增。2008年至2017年,规模以上异地件快递量复合增速达39.5%。 行业快速发展,质量却难跟得上。2011年,国家邮政局快递服务满意度调查显示,快递行业存在三大难:快件未能准时达、快递公司不能主动反馈投递结果、寄件速度慢等。 (图源:兴业证券研报) 京东早在2007年就自建物流体系,前期虽然为此落得巨亏但却凭借准时、快速的快递服务死死地拿捏住一大批消费者的心。天猫虽然市占率远高于京东,但快递环节一直为人所诟病,每逢双十一就爆仓,快递服务体验难言理想。 为了彻底解决消费者痛点,2013年阿里联合零售、地产、物流企业,打造菜鸟网络。菜鸟网络成立初期,天猫出资21.5亿元,占股43%;顺丰、圆通、中通、申通、韵达各投资5000万元,各占股1%。 (图源:兴业证券研报) 之后,阿里还陆续入股四通一达,实现对快递公司的控制。2015年,圆通获阿里创业及云锋基金投资。最新截至第一季,阿里创投及云峰基金仍持有公司9.89%及3.9%的股权。 (图源:同花顺iFinD) 2018年5月,阿里及菜鸟投资中通合共13.8亿美元。截至一季度,阿里持股比例为8.7%,并拥有2.6%的投票权;2019年3月,阿里投资申通46.6亿元,获得公司15%股权。阿里还有以99.8亿元代价获得申通31.35%股权的购股权。若购股权行使,阿里将成为申通实控人。 除此之外,阿里还是百世汇通的发起者之一。截至一季度,阿里持有百世1.42亿股,占其总股本的33%。“四通一达”中仅剩的韵达也在今年沦陷。据韵达一季报显示,阿里创投成为公司第七大股东,持股2%。有消息指,阿里将继续入股韵达。 至此,一个涵盖电商快递业四通一达、基于菜鸟网络的阿里快递网络业已建成。阿里巴巴虽然没有建立属于自己重资产物流设施,但却通过持股近乎完成了对整个电商快递业的控制。 其分布涉猎之广,我愿称它为快递界的嵩山少林——天下快递,皆出菜鸟网络。四通一达当前在行业市占率已超七成。 与此同时,在少林之毗,京东系物流体系亦冉冉升起。四通一达中韵达、中通、圆通均为其合作方。据行业调研数据,京东自营电商件超过8成由京东物流自己负责;但在京东POP(Platform Open Plan,即第三方卖家借京东平台销售产品)电商中,通达系则占一半,京东物流只占30%,剩下则是顺丰特惠件、邮政快递及其他。 京东物流体系这种一超多强(一超指京东物流,多强指其它物流公司)的结构颇类似创派初期的武当派张三丰与其座下七大弟子。比拳脚虽然武当仍未是少林对手,但已成为江湖上唯一可挑战少林地位的门派。 现今阿里系和京东系物流已成型。申通被逐出京东系,可能引发两大派系的对立。物流江湖少林武当两大门派火拼恐怕在所难免。 2 巨头相争,殃及池鱼 除自有的京东物流体系外,京东在今年上半年还推出物流加盟品牌“众邮快递”,并在广东、江浙沪等网购消费大省开放加盟招商,招徕对象为下沉市场和经济型商业发展的快递公司,服务对象为国内电商平台、微商微店、专业市场等。 截至今年7月底,众邮快递在广东、上海等地铺设网点已达430余家。 从性质上看,“众邮快递”可类比为低线市场版的菜鸟网络。京东正在广大农村地区征调快递加盟商,以彼之道还之彼身,实现对菜鸟的反围剿。 无论未来双方胜算如何,从阿里拒绝京东物流进入旗下电商平台,而京东不再继续与阿里参股的申通合作开始,京东、阿里系便正式打响了对抗的第一枪。 天下大势,合合分分。阿里不让羽翼渐丰的京东物流进入旗下的电商平台可以理解,京东作为回应,不继续与阿里很有可能实控的申通合作亦在情理之中——电商的蛋糕就那么大,谁也没有必要为他人做嫁衣。 不过两派势同水火之后,只苦了夹杂其中的四通一达了。 目前快递行业2C的商务件领域主要为顺丰和EMS所垄断,顺丰单件收入(约18元)远高于行业均值水平(7-8元)。 而2B的电商件领域情况就复杂得多。因为商务件主要面向个体客户,着重服务,所以容易做到差异化。而电商件是由电商平台发起的,电商平台主要看中性价比,在基本的服务质量(准时、完好送达)之后,需求即停留在价格层面。快递公司即陷入同质化价格竞争,脱颖而出的可能性较小。 截至去年为止,四通一达在快递市场份额合计达到72.8%,但四通一达彼此市场占有率相差不大,最高的中通(19.1%)和最低的百世汇通(11.9%)之间差了不到八个百分点。没有哪一间快递公司能在行业形成垄断。 (图源:东兴证券研报) 除了同质化价格竞争的因素外,其背后阿里巴巴的布局亦是一大成因。 上文提到,截至今年第一季,阿里巴巴在百世、申通、圆通、韵达、中通的持股比例分别为33%、15%(附加购股权)、9.89%、2%(可能继续增持)及8.7%。排除最近入股的韵达不计,阿里的持股比例排列和物流公司当前在行业的市占率排列刚好相反。 由此可以看出,阿里设立菜鸟网络目的不仅是要和物流公司一起,做大电商物流的蛋糕,还要通过入股的方法,让网络的物流公司受到自己控制,避免其拥有太高的议价权,甚至还在扶持行业较弱的玩家,让行业四通一达一直处在动态平衡、互相牵制的阶段,让其一直在打价格战。 在阿里的“安排”之下,四通一达去年的单件盈利都被压缩到低于0.5元/件的水平,“后来者”百世汇通甚至还处于亏损的状态。各公司的业务量增速亦开始逐渐趋同,谁也无法从行业内跑出。 (图源:东兴证券) 这时候阿里、京东再来个极限“二选一”,四通一达基本毫无疑问会站边阿里(毕竟是股东,而且通达系来自阿里电商平台业务量超过5-6成),这样它们就会失去京东这边的订单。 京东第三方平台有一半是由通达系负责的。截至去年年末,京东平台有超过27万商家。如果站边的话,通达系预期将会失13.5万个客户的订单。这样一来会减少通达系的订单收入,二来单位成本会上升,三来公司也不能提价。 结果就是,四通一达利润再度受到挤压,成本控制不慎还可能会出现亏损。 快递少林、武当两派火拼,到头来还只是伤了冲在最前少林第三十八代弟子和武当第五代传人等干系不大的角色而已。那这是何苦来着? 3 拳有分南北,国有南北乎? 明面上,京东还是表示,现在与申通只是暂停合作,彼此之间合作的大门继续敞开,未来仍会继续寻求与申通的合作机会。 但双方合作的前提显然是阿里允许京东物流进入旗下的电商平台。即便现在的阿里出于大局考虑同意,它会同意未来规模更大的京东物流留在自己的天猫、淘宝,吸自己的血吗? 利益冲突之下,京东系、阿里系快递最终划清界限,似乎才是历史的必然。 电影《叶问》中,八卦拳宗师曾问叶问曰,拳有南北之分,国有南北乎。可武林为名利所累者还是千千万万。 华山剑气宗之争,令华山派实力自此一落千丈。京东、阿里系相争,四通一达自然亦会受伤。这明眼人都看得出,可是能看透的人少之又少了。 在《笑傲江湖》中,玉女峰一战后,被调虎离山的剑宗高手风清扬回到华山,终看破无休止的华山剑气宗相争,冤冤相报何时了,只退隐江湖从此隐居在思过崖。 而阿里巴巴里能看破这场快递行业两派相争的风清扬呢,不巧在去年也淡出了江湖。京东系和阿里系为各自利益相互对峙,看来是在所难免了。 只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通达系遭殃的那天终究是要来的。
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对线下实体销售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外贸企业更是受到极大挑战。面对越来越多创业者与中小企业触网销售的需求,8月18日,阿里巴巴全国首个商家运营中心落户浙江金华正式投入运营,这也是阿里巴巴数字经济体首个自建自运营的电商产业园。 “今天在大规模的产业带、大规模的电商生态聚集的区域,开设自建自营的商家运营中心,是为了支持更多的年轻人创业和支持更多的中小企业,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数字化转型,也是我们的初心。”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李少华向记者表示。 随着阿里线下首建“基地”正式落地,商家近距离对接“淘宝小二”,阿里的数字化能力将更贴近产业带,金华市产业带将有望加速向数字化纵深发展,帮助企业加速疫后恢复,高效开拓市场、促进销售、减少库存,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稳外贸扩内需 工厂一键接入阿里数字经济体 在浙江金华、义乌等地有着上千家传统型外贸企业,今年以来疫情在全球蔓延,这些中小企业面临订单持续下滑的危机进而转向线上,不过,如何尽快掌握电商运营的技能,对于这些有着极大生产制造优势的传统外贸企业来说却成了难题。 “金华本地想要触网销售的商家,我们会协助推动进入适合他们的阿里巴巴数字经济体平台。已经开了淘宝天猫店的商家,我们也会协同阿里经济体和政府的资源,帮助商家把生意做得更好。”李少华表示,“今后,外贸工厂还可以通过基地接入阿里新批发平台1688,拓展到内贸市场。内贸工厂则可以接入新外贸平台阿里巴巴国际站以及全球速卖通等出海平台。” “电商是当前产业数字化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我们看到商家有许多强烈的需求,希望得到更贴身的服务,尤其是在疫情发生后,我们感到这样的需求更加强烈。”李少华向记者提到,随着消费年轻化与个性化,规模化生产可能会受到一些挑战,在产品设计的环节,怎样更贴近消费者的需求,包括用消费者更能够理解,或者年轻消费者更愿意接受的产品的表达形式,也是一个痛点。 在采访中,李少华还告诉记者,在疫情发生之后淘宝有几十万新增的商家,大量的95后年轻人正在投身到数字化或者说是电商创业的洪流里来,开设自建自营的商家运营中心就是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数字化转型,“在过去10年,电商创业相对比较简单一些,而如今电商创业技术要求更高,产业外的一些中小企业,在电商创业能力方面还有一些薄弱。而此前我们完全基于互联网的服务方式,也很难辐射到他们。” 今年金华运营中心的目标是,吸引超5000家企业入淘,同时培育2万个商家。而试运营一个多月以来,该运营中心以及服务企业超3000家,已帮助1200家金华企业开通入驻淘宝天猫流程。 对于如何理解商家运营中心的定位,李少华用上了阿里年会永恒不变的主题“见面才是亲”:“可以把这个地方理解为淘宝天猫线下的营业厅,有什么问题在这个一站式的服务中心都可以解决,这就是给商家提供一对一面对面的服务,用的一句话叫‘见面就是亲’,离客户更近才能更懂客户需求,更快响应客户需求。” 此外,李少华谈到,商家运营中心是阿里巴巴资源的线下落地窗口,后续会升级为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示范基地。基地将包括商家运营中心、农产品上行中心、物流中心、直播中心、培训中心等,成为工厂一键式接入阿里巴巴数字经济体的窗口,并提供数字化转型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贴近金华产业带 助推打造百家年产值过亿元“超级工厂” 作为阿里全国首个商家运营中心,其标杆意义不言而喻,为什么阿里会选址在浙江金华呢? “金华地区聚焦了大量工厂,是全国家居百货、美妆和服饰产业带的中心,另外,金华制造是整个浙江制造的金名片,也是中国制造的一个标杆,这是我们第一个淘宝天猫的商家运营中心设在这里的意义所在。”李少华向记者表示。 李少华还提到,金华是全球电商重要的供给原产地之一,也是全国物流最发达的地区之一,项目在此落地可以说是集齐天时地利人和,“金华地区有超过25万的淘系商家,其中有2万多个商家的年交易规模突破了百万,有将近3000个商家达到了千万的规模,这在地级市是首屈一指的。这里物流发达,全国有大约1/10的包裹是从金华发出来的,另外这里的菜鸟自营电商产业园还拥有浙江南部最大的一个物流基地。” 依托阿里在大数据、大平台、科技金融等方面的优势,针对金华特色产业集群,推动营销全渠道数字化,“金华制造”的市场潜力有望进一步迸发。 “在政府各方面的支持下,首个商家运营中心大约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完成筹备工作,今年我们在全国应该还会有3-5个这样的样板出来,真正大规模地推广,应该在明年。”李少华向记者透露称。 浙江省并购联合会副秘书长、白沙泉并购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陈汉聪向记者表示:“金华地区的电商发展全国领先,当地淘宝天猫商家集中度非常高。选择金华市作为第一个自建运营中心的落脚点,阿里巴巴将通过整合线下线上服务资源,打造运营服务的窗口示范效应。同时,也将通过总结经验运营经验,有望将这一中心打造成为中国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示范基地。” 事实上,这个运营中心位于浙江金华和义乌交汇区域,辐射金华、义乌、兰溪等重点产业带,覆盖有全国知名的义乌商贸城、东阳红木家具城、永康五金大市场等。 据悉,阿里方面还计划三年内助推100个金华工厂升级为线上年产值过亿元的“超级工厂”,帮助金华打造百亿级产业带并实现销售破1亿单。 对于这一业务板块的目标,李少华向记者透露称,“阿里在全国要推出1000个超级工厂,在浙江是定为四个以制造业为主要产业的地区,宁波、温州、金华和台州,这四个地方要打造首批年产值过亿的超级工厂,每个地方计划打造100个,考虑到淘宝天猫在浙江的服务能力和辐射能力相对来说更强些,主要是针对浙江制造的精品去做尝试。” 此外,李少华提到,运营中心一个很关键的配套就是直播,“我们会以这个运营中心为基础,去打造淘宝直播的基地,计划是三年内在金华建100个产地直播基地。另外政府也会有相关定向支持项目落地,来支持当地产业发展。”
近日,全球多家知名对冲基金纷纷向美国监管机构递交了13F持仓报告,公布了他们截止2020年6月31日,第二季度的基金持仓情况。 13F是美国证监会(SEC)规定的管理股票资产超过一亿美金的机构,需要在每个季度结束之后的45天之内,向证监会提供自己在这个季度末的持仓报告。 虽然13F都有滞后性(一般基金都在截止日期前才披露),但对于投资者来说,巴菲特、雷伊·达里奥、大卫·泰珀、赛思·卡拉曼,张磊等大佬们的基金持仓具有风向标意义。 在全球大放水的背景下,今年阿里巴巴股票的涨幅"只有"20%,落后于国内其他核心互联网公司(腾讯、美团等),也跑输了给美国的FAAMG(苹果、微软、Facebook、亚马逊、谷歌)等。 然而在8月15日截止的13F显示,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基金大佬们都在大幅度加仓阿里巴巴,这无疑是最值得关注的。 基金二季度纷纷加仓阿里的逻辑究竟是什么? 01 阿里巴巴二季度成新宠 我们来看看二季度哪些大佬加仓了阿里巴巴。 达里奥掌管的桥水基金(Bridge water Associates)是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二季度大幅押注中国,几乎买遍了所有中概股,而且重仓两只中国ETF。 在个股方面,阿里巴巴二季度成为桥水第六重仓股,前五都是ETF。在第二季度,桥水加仓阿里巴巴幅度达244%,占投资组合比例为3.44%,加仓后持有市值约2.05亿美元。 同时,高盛和JPmorgan等大型基金也纷纷加仓阿里。高盛二季度增持比例到达55%,JPMorgan也增持了45.7万股。 除此之外,中外两位重量级投资大师都在二季度大幅加仓阿里巴巴。 首先是大卫·泰珀,他是美国的价值投资者,最成功的对冲基金经理之一,也是Appaloosa投资管理公司的创始人。他主要投资那些陷入困境的公司,比如2008年抄底银行股。在选择标的时候,他更为重视那些"问题公司"和"遇冷公司"。 大卫·泰珀之前一直持有阿里巴巴,但值得注意的是,他在二季度大幅加仓阿里巴巴49%,成为其第一大持仓股,持有价值高达7.28亿美元,超过美国电商巨头亚马逊的持仓。 另一位投资大师则是我们熟悉的张磊,他旗下高瓴资本一直擅长于投资TMT行业,从其美股持仓可以看出他一直十分看好国内的电商行业。 二季度高瓴资本大幅度加仓阿里巴巴,增持比例达到98.5%,持有价值达到8.47亿美金,成为其美股第四重仓股,前三分别是百济神州(BGNE)、视频会议软件Zoom,以及爱奇艺。 这些都是世界上最聪明的基金,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在二季度大幅度增持阿里,其背后原因不可能只是阿里今年涨幅低于其他核心资产,那么加仓背后的逻辑可能是什么? 02 阿里下半年可能的催化剂 首先是蚂蚁金服A+H上市,有望提高估值。 阿里手握蚂蚁33%的股权。如果按2000亿美元进行计算,33%的股权折算后能为阿里带来660亿美元的估值。 但值得注意的是,蚂蚁集团这次是计划在科创板和港交所同步上市,这可能会令蚂蚁最后上市的估值高于2000亿美元。 蚂蚁科技是第一只真正意义上在A股上市的互联网巨头公司,投资者对此拥有疯狂的热情,这可能会给蚂蚁一定程度上的估值溢价。可以参考中芯国际在A和H两地的巨大估值差。 其次是纳入恒指和港股通的预期,有望吸引更多被动资金流入。 恒生指数公司在8月14日公布恒生系列指数季度定期审议结果,此次调整会首次把同股不同权和第二地上市公司纳入选股范围。其中阿里巴巴、小米集团和药明生物将被纳入恒生指数。 恒生指数是固定50只成分股、且单只个股权重上限为10%(按自由流通市值计算)。此次调整,虽然同股不同权及第二上市公司将首次被纳入恒生指数选股范畴,但权重上限设置为5%。 根据恒生公司的公告显示,阿里巴巴的权重为5%,调整将于9月7日生效。 那么这能给阿里带来多少被动资金流入呢? 根据Bloomberg统计,追踪恒生指数的ETF资金规模约为198亿美元,追踪国企指数的ETF资金规模约为48亿美元。 根据中金测算,如果能够被纳入的话,按最新价格和估算的自由流通比例,静态测算权重约为5%,基于198亿美元ETF资金规模,对应潜在被动资金流入约为9.9亿美元。 现在阿里巴巴在港股一天的成交额在30-50亿港元左右。 对于二次上市互联网公司来说,相比指数被动基金的购买需求,更大的购买力可能会来自于港股通。 举个例子,自从美团和小米去年11月进入港股通之后,南水一直在买买买。目前沪深港通持股占美团自由流通股本8.8%,占小米自由流通股本32%,这期间这两家公司的股价表现相当不错。 但今年阿里巴巴是否能进入港股通仍然是个未知数。 03 二季度业绩的预期差 8月20日,阿里将发布截止月6月底的季度业绩。 市场预期营收1480亿元人民币(+29%),每股收益13.82元。 Q1业绩之后,市场对于阿里货币化率受到压力表现得非常担忧,Q1阿里国内电商广告+佣金收入同比增速仅为1%,引发担忧情绪大幅提升,市场从而将未来预期打得很低。 随着国内疫情受控,经济活动恢复,电商业务恢复明显是快于其他行业的。 这体现在两个先行指标:快递和网上社零。 4-6月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分别为65.9亿件,73.8亿件和74.6亿件,同比增长分别为32.1%,41.1%和36.8%。已经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而且增速比去年同期更快。 4-6月网上实物零售的增速分别为17%,23%和26%,远远好于整体社零,而且增长速度也是快于去年同期,去年同期的增速分别为22%,20%和17%。 从国外零售市场的情况看来,亚马逊在疫情期间线上营销收入大幅增长。在国内经济活动恢复之后,同样的趋势有可能会出现,因为商户愿意增加线上渠道的营销预算,进而抵消线下渠道的疲弱表现。 这样就可能出现预期差,市场因为阿里Q1业绩疲软而降低了Q2的预期,但实际上可能并没有市场预期那么差。 04 结语 当然,13F的大佬们持仓作业也不能直接抄,因为基金都会选择在季度结束后的45天deadline到了之后才公布持仓的结果,而且并不需要披露空头的仓位,所以对投资者来说可能有误导性。 投资大师们的组合只能作为参考,最终还需要通过自己的研究,理解背后的逻辑,才能更好地下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