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北京时间9月14日16点,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为29008497例(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数据)。上周(9月7日-9月13日)全球新增确诊病例1798908例,新增死亡病例39398例,均处于高位。 上周发达国家新增确诊484565例,连续两周增长,新增死亡病例6248例。美国疫情进一步缓和,新增病例降至12周最低,欧洲及其他地区发达国家疫情快速蔓延。上周欧洲发达国家新增病例206136例,较前一周增加39%,自4月12日以来再次突破20万例,其他发达国家新增确诊35221例也创新高。 上周发展中国家新增确诊1314343例,较前一周少增11万例,这与日均新增病例最多的印度周日数据滞后未更新有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9月13日全球新增确诊病例307931例创新高。 图1 美国、欧洲发达国家与其他发达国家周新增确诊病例 注:发达国家参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世界经济展望》中的分类。 数据来源: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院计算 表2 全球累计确诊前十国家确诊病例及相关指标 数据来源: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院计算 表3 全球累计确诊前十国家死亡病例数及相关指标 数据来源: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院计算 美国疫情进一步缓和。上周美国新增确诊病例243208例,为12周来最低,新增死亡病例5130例,已连续6周下降。截至9月13日,美国累计确诊病例为6519573例。 上周欧洲发达国家疫情加速蔓延,新增确诊206136例,较前一周增加39%。西班牙与法国疫情形势严峻,上周两国新增病例分别为67337与55625例,均创新高;英国疫情也有加速蔓延的趋势,上周新增病例21430例,较前一周增加67%;意大利与德国新增病例也再次突破1万例。面对再次蔓延的疫情,法、德等国政府正考虑延长就业保障计划。另一方面,政府也强化了限制措施,法国在42个疫情严峻的地区限制人群聚会,并要求人们严格遵守戴口罩的规定。 巴西疫情蔓延有放缓的趋势。上周巴西新增病例192934例,13周来首次低于20万例。截至9月13日,巴西累计确诊病例为4330455例,累计确诊病例环比增速已低于全球平均水平。阿根廷疫情形势依然严峻,上周新增病例76745例创新高。其他拉丁美洲主要国家(哥伦比亚、秘鲁与墨西哥)新增病例有所下降,与前一周相比降幅均在10%以上。 伊拉克依然是中东新增病例最多的国家,上周新增病例29939例创新高。以色列疫情局面开始恶化,上周新增病例24960例,较前一周增加50%;伊朗新增确诊15371例,较前一周多增2283例,结束了连续5周的下降。 印度疫情局面依然严峻,上周新增病例549743例,较前一周少增33625例,但这主要是由于周日数据滞后未更新所致。从日均新增病例来看,上周6天日均新增破9万例(91623例),较前一周增加了10%。截至9月13日,印度累计确诊病例为4754356例。印尼疫情仍在快速蔓延,上周新增病例24273例创新高。韩国疫情有所缓和,上周新增病例989例,已连续两周下降。韩国中央防疫对策本部副本部长权埈郁12日表示,目前感染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遏制,虽然新增确诊病例数量降速较慢,但保持了持续减少的趋势。 摩洛哥是目前非洲周新增病例最多的国家,上周新增病例14292例创新高。南非疫情趋于缓和,上周新增病例11276例,较前一周少增2185例,已连续8周下降。鉴于疫情尚未完全得到控制,南非内阁于10日宣布,继续延长国家灾难状态1个月至10月15日。 根据中国国家卫健委数据,上周31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60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75例,均无本土病例。 7月中旬以来,欧洲发达国家周新增病例快速增加,主要国家强化了防疫措施,但并未施行大规模封锁应对疫情蔓延。8月英国、欧元区国家制造业与服务业PMI指数仍处于扩张区间,尽管欧洲主要国家经济活动仍在恢复,但疫情蔓延与强化的防疫措施已经开始拖累消费者信心的恢复,8月上述国家与经济体消费者信心指数基本与7月持平。 图2 英国与欧元区消费者信心指数 来源:Wind 高频数据也印证了上述趋势。根据谷歌地图的数据,自8月中旬以来西、法、英三国出现在零售与娱乐场所人数相继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截至9月8日,西班牙与英国仍未超过基准水平。 图3 欧盟主要国家零售与娱乐场所出现人数(过去14日均值,%) 注:基准水平(0值)代表疫情爆发前1月3日-2月6日到零售与娱乐场所地点人数的中位数,纵轴代表过去7日均值与基准水平的差异(%)。 来源:Google、研究院 疫情数据图表 全景 图4 确诊病例到达100例后主要国家累计确诊病例变化 数据来源: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院计算 图5 新增确诊病例达到100例后主要疫情国家新增确诊病例增长 数据来源: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院计算 图6 新增确诊病例达到100例后主要疫情国家新增确诊病例增长14日均值 数据来源: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院计算 图7 死亡病例到达10例后各主要疫情国家死亡病例 数据来源: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院计算 图8 死亡病例到达10例后各主要疫情国家死亡病例增长3日均值 数据来源: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院计算 图9 国际确诊与新增确诊人数(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数据) 数据来源: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院计算 图10 国际确诊与新增确诊人数(世界卫生组织数据) 数据来源:世界卫生组织、研究院计算 图11 新冠确诊死亡率 数据来源: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院计算 图12 新冠死亡与治愈人数 数据来源: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欧洲 图13 申根区确诊与新增确诊人数 数据来源: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院计算 图14 欧洲主要疫情国家累计确诊病例 数据来源: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图15 欧洲主要疫情国家新增确诊病例 数据来源: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院计算 图16 欧洲主要疫情国家确诊死亡率 数据来源: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院计算 美洲 图17 美洲主要疫情国家累计确诊病例 数据来源: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图18 美洲主要疫情国家新增确诊病例 数据来源: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院计算 图19 美洲主要疫情国家确诊死亡率 数据来源: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院计算 亚太 图20 亚太主要疫情国家累计确诊病例 数据来源: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图21 亚太主要疫情国家新增确诊病例 数据来源: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院计算 图22 亚太主要疫情国家确诊死亡率 数据来源: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院计算 非洲 图23 非洲主要疫情国家累计确诊病例 数据来源: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院计算 图24 非洲主要疫情国家新增确诊病例 数据来源: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院计算 中国 图25 中国累计确诊病例 数据来源: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图26 中国新增确诊及疑似病例 数据来源: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研究院计算 图27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无症状感染者 数据来源: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刚办完一张信用卡,就收到了贷款中介的推销电话;刚买完房,装修公司的电话接踵而至;车险快到期了,各保险公司的短信就频频推送;孩子快放假了,教学辅导机构的短信广告铺天盖地砸过来…… 你对上述种种短信轰炸、电话骚扰应该不陌生吧?它们都指向一个让人无奈的现实——个人信息严重泄露,你被商家“盯”上了。 今年以来,有关个人信息泄露的新闻屡次成为热点话题。例如,脱口秀演员王越池爆料中信银行泄露其银行流水、百万银行客户数据疑在“暗网”出售、某些银行部门因个人信息保护不到位领到监管百万元罚单、央视“3·15晚会”曝光50多款移动客户端应用软件(APP)窃取用户隐私等。 在数字经济时代,个人信息安全往往直接关乎个人资金安全。如何保护好老百姓的个人信息、维护好个人“钱袋子”安全,是大数据洪流时代必须直面的问题。 谁动了你的个人信息? “大数据时代,人人都在裸奔”,这句看似调侃的话语却让我们不得不直面一个严峻现实:在享受大数据时代各种便利服务的同时,个人信息却已通过多个渠道被盗用、贩卖,从而使自己变成“透明人”,被商业营销精准“锁定”。若要问你离个人信息被泄露有多远?答案是:零距离。 记者了解到,目前个人信息的泄露渠道多样,可大致分为线下、线上两种。其中,线下渠道遵循“从哪里录入信息,就能从哪里泄露”的规律。一般散落的快递单、物业信息、医疗单据等个人零碎信息,均存在泄露的可能。而线上平台是信息泄露最严重的地方。从网页上的各种“留痕”,到注册的各种APP,均是触达个人信息的端口,前者包括网购记录、浏览痕迹、电商评论等,后者则普遍存在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的现象。 是谁在背后盗取我们的数据?“个人信息泄露的背后是一个完整的黑色产业链,有专门的黑色产业数据公司,通过各个渠道搜集个人信息,再对其进行整理、加工和包装,进而转卖、分赃,最终实现数据价值变现。”苏宁金融研究院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孙扬告诉记者,被非法搜集的个人信息数据经过分门别类和定价后,最终被卖给各种金融机构、贷款中介、教育培训机构、房地产公司以及装修公司等需求方。 最常见的泄露渠道是各类手机APP,这也是黑色产业公司最容易获取个人数据的方式。当我们使用某个APP,经常会被强制要求读取设备信息,或者授权相机、定位等权限。这背后隐藏着一些APP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私自收集个人信息、过度索取权限的“陷阱”。 今年的央视“3·15晚会”就曝光了国美易卡、麦芽贷等53款APP中窃取用户隐私问题,其中40余款为现金贷APP,占比近八成。据央视报道,这些APP通过内置SDK(软件开发工具包)插件,未经用户同意,在后台读取用户的电话号码、通讯录、短信记录、应用列表等信息,同时上传数据到第三方服务器。 “整个过程并不复杂,黑色产业公司会选择与一些APP开发商合作,在APP中嵌入黑色产业公司的SDK搜集个人信息,给予开发商一定的费用购买这些信息。被各种APP搜集的个人信息通过SDK发送到黑色产业公司,这些公司再对数据进行整理、加工包装,最后送到暗网交易。”孙扬表示,由于SDK能够收集用户的短信,一旦用户有网络交易的验证码被获取,极有可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金融APP强监管的大幕已拉开 个人金融信息不仅关乎老百姓的资金安全,也是金融机构展业的关键要素。因此,金融类APP是强监管的重点领域。 2019年11月,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发布金融行业标准加强移动金融客户端应用软件安全管理的通知》,拉开了金融APP强监管的大幕。根据通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承担移动金融应用客户端软件实名备案工作。目前,该协会已发布三批金融软件备案名单,累计有141款金融客户端软件完成备案。 今年7月底,工信部召开会议,部署开展纵深推进APP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整治行动,要求各企业不得存有侥幸心理和“过关”思维,切勿试探监管底线、触碰监管红线、低估监管意志。 由于信息安全是金融机构安全保障义务的核心内容,今年以来,有关数据治理、个人信息泄露、网络安全的罚单越来越多,金融机构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同步进入严监管时代。 6月19日,江苏银保监局公布对江南农商行的行政处罚,该行因“网络安全工作严重不足”而被罚款30万元,成为首家因为网络安全问题被处罚的商业银行。8月5日,上海银保监局发布行政处罚信息,招商银行、交通银行的信用卡部门因对客户个人信息未尽安全保护义务等事项,被责令改正并各被罚款100万元。 除了机构主体吃到罚单,银行从业人员也有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被处罚的案例。 今年3月,建设银行余姚城建支行行长沈某某因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并处罚金人民币6000元。今年4月,北京银行上海分行张江支行某临时工利用银行系统,违规查询公民个人征信信息,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2个月,缓刑1年2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4000元。 近两年,金融机构业务的线上化布局不断加快,形成了包括APP、小程序等在内的线上全渠道服务能力。而在推进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如何寻求在网络安全风险管控、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平衡点,成为目前监管和金融机构共同面对的问题。 个人信息保护法律体系不断健全 今年以来,与个人信息保护相关的政策规范、法律草案在陆续健全,相关立法生态正在走向完善。 今年2月,人民银行发布《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技术规范》,规定了个人金融信息在收集、传输、存储、使用、删除、销毁等生命周期各环节的安全防护要求,从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两个方面,对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提出了规范性要求。 备受关注的个人信息保护法也有望面世。5月1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有关部门负责人透露,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在研究起草中,目前草案稿已经形成。明年正式施行的民法典中,也有专门针对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的章节。 实际上,当前个人信息保护不足,除了运营主体缺乏规范、法律制度有待健全外,也与信息主体的保护意识淡薄有关。业内人士呼吁,每个人都应该形成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 金诚同达(上海)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彭凯说,消费者要从多方面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从线上平台看,下载APP并在授予APP系统权限前,要考虑其必要性,尤其是涉及通讯录、通话、短信、照片等敏感内容的权限;针对不同网站应使用不同的复杂密码,避免因部分网站的密码泄露事件导致个人在其他网站的数据也面临重大风险,尤其是针对一旦泄露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网站。 彭凯表示,在线下渠道,非必要情况下,尽可能减少填写、提供真实个人信息的机会。需要警惕的常见场景包括扫码抽奖、有奖问卷、报名送礼等。另外,要做好纸质单据的个人信息保护工作,例如撕去快递包装上的收货人信息、不随意丢弃使用过的实名制车票、丢弃前撕毁购物支付凭证等。
9月13日消息,针对李开复言论及蚂蚁集团公开回应与旷视科技合作事宜上从未与李开复接触一事 ,旷视科技声明:1、在客户合作的过程中,旷视始终尊重并致力于协助客户确保数据安全。我们不掌握,也不会主动收集终端用户的任何个人信息,这是我们的一贯原则。数据安全是人工智能企业的立身之本。2、旷视一直高度重视“数据隐私安全保护”问题,并已在企业内部制定、实施了完善的数据隐私保护制度。
9月14日,记者从蒙草生态方获悉,杭州西湖(西溪)风景名胜区与蒙草生态已于近日签订战略协议。 经过多轮考察与洽谈,双方拟定在六大方面展开合作。包括大生态系统规划统筹、生物多样性服务、城市生态空间、生态大数据应用、智慧园林养护、水域生态治理、走路草坪、固废循环等,同时从生态理念、科研、创新、修复等领域进行深度合作,着力打造绿色多样、可持续的西湖自然生命共同体。 8月29日和9月10日双方团队完成互访后,杭州西湖(西溪)风景名胜区考察小组一致认可蒙草生态种质资源的基础研究和生态大数据的技术创新,并表示种质资源和生态大数据不仅是精准生态修复的有利指导,也是提升人与自然互动获得感的有益尝试。 蒙草生态表示,本次合作是蒙草生态孵化的生态大数据和快乐小草运动草两大创新生态产品首下江南,项目将与蒙草旗下参股公司浙江欢乐草生态科技共同实施,为西湖(西溪)风景区提供走路草坪、停车场草坪及数据平台,着力推进生态高质量发展。
中科云创近期完成了数千万元人民币的战略融资,投资方为东风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东风资产。据了解,本轮资金主要用作销售市场拓展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研发。 中科云创是一家综合信息技术服务及物联网和云计算解决方案服务商,其集工业信息化SaaS服务、物联数据收集与分析、设备远程管理维护、工业企业上下游沟通协同、生产运营与服务等功能为一体,通过轻量化的数据可视方案,实现对工业物联网数据的实时监测、生产流程数据化管控、设备故障预警和维护管理,以及上下游产业链的数据打通。 据了解,此前中科云创的工业物联网数据平台就已运用到东风汽车(600006)的农业植保无人机等新产品的远程管理应用场景,东风集团自身也一直在这一领域进行资金和技术研发的投入。此次东风集团再次出手,则是希望在技术与资源上实现互补。东方资产称,之所以为中科云创投入资金,是看好其工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未来,同时也希望通过中科云创的平台和技术帮助东风集团打通上下游产业链数据,进一步提升东风的数字化生产和营销能力。 作为本次投资方,东风资产还表示,希望中科云创能够灵活运用物联网数据,在供应链金融和生产企业安责险等领域取得突破,为我国中小制造业的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近日,京东数科向上交所递交了招股说明书,从招股书内容可以看出,京东数科一直提的“toB”不只是口号而已。从营收比例、技术投入占比、科技人才占比等各种数据来看,京东数科已经完全是一家toB的公司,而且完成了阶段性落地。 根据京东数科的招股书显示,京东数科的业务分为三大类:金融机构数字化解决方案、商户与企业数字化解决方案、政府及其他客户数字化解决方案。截至2020年6月,上述三大业务的营收占比分别为41.48%、52.37%和5.57%。其中,京东数科金融机构数字化解决方案营业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00.51%,京东数科政府及其他客户数字化解决方案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39.05%,创新型业务正在成为驱动京东数科高速增长的关键因素。 记者发现,这家新型科技公司的发展历程,总是带给业内很多惊喜——从京东集团内部孵化、含着“金钥匙”出生,到业内首提金融科技,再到全面转型数字科技公司,不难看出,京东数科总是在激流勇进时切赛道,并最终引领行业。 京东数科CEO陈生强曾总结道,“我们总是在发展最好的时候去想公司的风险在哪,公司的天花板又在哪,然后提前去解决、去布局。2015年,在互联网金融如日中天的时候,我们开始转型金融科技;2017年,在金融科技方兴未艾的时候,我们着手布局产业数字化。” 战略创新对企业来说并不容易,这意味着要放弃原先已有成熟盈利模式的业务,开拓全新的战场。在这些业务进化背后,我们能观察到其一直在遵循着一条清晰的底层逻辑,就是一方面只做与科技相关的业务,另一方面始终恪守社会价值、长期价值与价值共生的原则。 另辟蹊径踏上ToB增长路 时间倒退至2013年,刘强东对时任京东财务负责人的陈生强说,京东如果做金融的两个原则,一是要做最长久的生意,一定是要做最苦的大家不愿意去做的事;二是如果可以赚100元,赚80元就够了,另外20元别赚。 背靠着京东商城当时已经拥有的近5000万活跃用户,彼时还叫京东金融的京东数科完全可以借助手中的支付业务,在互联网金融行业里一骑绝尘。然而,京东数科却主动选择了一条更难的路。 京东的零售商身份使其能够精准了解每个商家实时有多少货,这些货值多少钱,多长时间能够销售出去,什么时候能够回款。与此同时,京东也非常清楚每个消费者的信用数据,以及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以及偿付能力。如何将这些有价值的数据通过技术能力转化为商家和消费者的信用资产,从而方便他们获得金融机构的融资服务,成为当时的京东数科核心考虑的问题。 成立两个月后,京东数科率先推出面向供应商融资需求的“京保贝”;4个月后,推出了面向消费者短期借贷需求的“京东白条”。 迅速完成供应链金融和消费金融两大业务的布局,京东数科迎来丰厚的回报。彼时的陈生强却又在未雨绸缪地考虑建设底层能力的问题——作为金融业通用底层能力的“风险定价”成为必选项。 正是在大数据风控上的率先突破,让京东数科的业务效率远超行业:白条业务的坏账率和资损水平长期低于行业平均值50%以上。 陈生强没有满足于此,他早已在思考另一个问题:现有模式的天花板在哪里?要继续冲,该往什么方向冲? 京东数科积累的底层能力成为其独特优势,一条全新的增长之路呼之欲出——从toC做自有金融业务的“科技金融”公司,变成一个toB向金融机构提供技术能力、解决方案的“金融科技”公司。2015年,京东数科成了在国内第一个提出“金融科技”,第一个提出B2B2C服务模式的公司。 正是这一决策,打开了京东数科通往ToB的大门。到2017年下半年,经历1年多正式转型的京东数科与金融机构的合作进入爆发式接入阶段。 同样在2017年,BAT等头部企业都开始做金融科技,整个行业意识到金融服务的上限,和toB市场的蓝海。而此时的陈生强,又在酝酿数字科技的模式。 2.0到3.0创新业务推动智能城市升级 2018年,京东数科正式升级成为一家服务产业数字化的科技公司。就在那一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达到29.9万亿,数字中国已经初具规模。 一年之后,京东数科已经参与到“千年大计”雄安新区的智能城市建设中。京东数科与新区共建的块数据平台,将扮演新区的数据汇聚中心、数据管理中心、数据服务中心和AI赋能中心的角色,承担着汇聚新区全域数据、统筹新区数据管理、实现新区数据融合应用的重要使命,成为新区打造数字孪生城市的数据基底。 产业数字化市场规模超万亿,是BATJ等互联网巨头都在布局的巨大市场,不过,各家的策略有所不同——阿里巴巴凭借自身在供应链、物流、电商、本地生活、金融等领域的积累,更擅长输出以中台能力为核心的“全家桶”式解决方案;另一巨头腾讯的优势则集中在社交领域,更擅长打通C2B2C的渠道闭环。 与上述两家不同,京东数科以技术为矛,行业深度应用为盾,通过提炼底层逻辑输出数字化操作系统,开辟了产业数字化蹊径。 雄安块数据平台绝不是个案。从京东数科的招股书来看,政府及其他板块其实就是京东数科在数字科技模式下的创新业务,增速极快,已覆盖300+城市,人群6亿人次,合作40+政府服务机构。 可以说,数字科技行业前景广阔,符合社会价值和国家战略产业数字化必将驱动产业生态发生前所未有的变革。
9月10日,2019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召开,共154项成果获奖。由云知声与中科院自动化所合作完成的项目——“大规模知识图谱构建关键技术与应用”荣获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知识图谱是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基础设施,在将网络大数据、行业大数据、用户大数据转化为大知识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构建大规模知识图谱及其应用引擎,对于我国提升产业智能化水平,推动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工程等相关学科发展,占领下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和知识服务的科技制高点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据介绍,本项目以构建大规模知识图谱与知识应用引擎并赋能行业智能应用为总体目标,针对大数据环境下知识类型开放、语言表达多样等特点,率先提出基于弱监督卷积神经网络的大规模文本知识获取系列方法,实现了千万级规模的多领域知识自动抽取;在此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面向异构海量知识图谱的深度学习问答方法,为知识查询和推理等深层应用提供有效技术支撑。项目的主要创新点包括四个方面: 一、针对知识获取过程中多样化文本的语义表示问题,提出基于卷积深层神经网络的知识抽取方法,有效避免了抽取模型对自然语言处理工具的过分依赖以及误差累积问题,突破了领域和语言的约束和限制,显著拓展了知识抽取的应用范围。 二、针对大规模知识获取时的训练数据不足问题,提出基于远距离监督卷积深度神经网络的知识抽取方法,有效解决了开放域环境下训练语料自动生成以及带噪数据学习问题,为大规模知识图谱构建提供了一种实际可行的解决方案。 三、针对大规模知识图谱应用中的知识匹配困难与知识稀疏问题,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的端到端知识库问答与推理方法,将传统基于符号表示的问答、推理过程转变成基于语义数值计算的可学习问题,实现了大规模、开放域环境下的知识图谱有效利用。 四、集合项目主要科研成果,研发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规模知识图谱构建与应用的工具和平台,具备领域知识建模、实体识别、关系抽取、事件抽取、知识问答等核心功能,并赋能行业应用,在医疗、电商、教育、金融等多个领域和应用场景中实际落地。 该项目共计发表CCFA/B类论文35篇,GoogleScholar引用超过7000次,最高单篇引用超过1000次,并获国际计算语言学大会COLING2014最佳论文奖。同时获发明专利授权15项,核心算法、工具、资源已应用于云知声公司电子病历智能录入、智能客服等多种产品,并嵌入智能音箱、智能儿童教育机器人等终端设备。同时,核心技术也应用于金融、出版、通讯、电商等领域,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2017年,云知声携手中科院自动化所成立“语言与知识计算联合实验室”,面向真实行业大数据和用户大数据,探索领域知识图谱的构建和应用技术,推动创新技术在多领域场景下的实际落地。此次获奖项目组成员皆出自该实验室。 除此次奖项之外,近年来在核心技术不断取得创新突破的背景下,由云知声主导研发的多个项目也先后入围科技部“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工程”、工信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新项目”、“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等国家级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