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邮储银行(601658.SH,01658.HK)公告称,拟成立全资子公司邮惠万家银行,注册资本50亿元,总部设立在上海。这是第3家获得银保监会批复的独立法人直销银行,也是第1家由国有大行发起设立的独立法人直销银行。 不久前,12月11日,招商银行与京东数字科技集团旗下网银在线(北京)合资的拓扑银行获得银保监会批复。早在2017年11月,中国首家独立法人直销银行百信银行开业,注册资本20亿元,中信银行持股70%,百度持股30%,这也是首家由互联网公司与传统银行联合发起的直销银行。 “根据近期市场动向判断,直销银行牌照重新开闸。”麻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苏筱芮对记者表示,直销银行具有独立法人属性,是数字经济时代的产物。传统银行通过直销银行牌照展业,与外部科技公司等场景方进行合作,其市场化属性更为显著。通过牌照将数字渠道的互联网金融业务纳入监管,一方面能够解决联合贷款模式之忧,另一方面也可解决互联网存款之忧。 苏筱芮称,与手机银行业务不同的是,直销银行更强调外部合作,能够借助外部力量加速传统银行的数字化转型,也能够使传统银行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拓展更多场景方,探索出更多元的线上发展模式。 独立法人直销银行牌照重启 所谓直销银行是指,以互联网为主要渠道,通过计算机、手机、电话以及其他电子服务手段为客户提供服务的银行形式。 目前,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发展直销银行,均采用事业部形式。比如,北京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之前都有直销银行部。部分银行将直销银行并入手机银行部门。例如,11月16日,华夏银行在其官网发布公告称,直销银行与手机银行将于2020年12月5日合并。届时原直销银行功能将全部迁移至手机银行,可通过手机银行APP继续办理原直销银行业务。另外,微众银行等互联网银行也可以归为直销银行的范畴。 而目前我国由商业银行设立、以子公司形式运营的独立法人直销银行,即将增至3家,即百信银行、拓扑银行及邮惠万家银行。 “之前直销银行牌照之所以迟迟未能放开,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直销银行牌照作为一种新型银行牌照,在2017年百信银行成立后,需要一段时间的审慎观察期;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已经接近尾声,互联网金融存量风险化解基本完成,此时放开直销银行牌照恰逢其时;《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等先后落地,提供了一个更为完善的监管框架和制度环境。”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亚洲金融合作协会智库研究员董希淼对记者表示。 董希淼称,独立法人直销银行本质上是数字银行,是探索银行业务板块公司制改革的创新试点,是数字经济时代“银行办银行”的试验田,主要是以金融科技为引领,敏捷创新,开放赋能,更加有效地触达长尾客户,助力数字普惠金融。经过三年探索,达到试点效果,其发展模式受到监管和市场认可。近期,独立法人直销银行接连获批筹建,正是释放出金融科技“堵偏门、开正门”的信号。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百信银行总资产543.53亿元,总负债510.84亿元,净资产32.69亿元;实现营业净收入8.04亿元,净利润0.07亿元。截至去年末,百信银行营业净收入23.73亿元,净利润0.20亿元,为开业以来首次盈利。 直销银行的春天来了? 直销银行在这些年的发展中一直不愠不火,董希淼认为,从客户定位看,直销银行以零售客户为主要服务对象,目标客户群体与零售银行高度重叠,并且难以低成本批量获取客户;从产品体系看,直销银行产品集中于存款、理财和支付,少数银行推出贷款产品,同质化程度高,与原有产品差异不大;从组织架构看,直销银行尚未建立起独立灵活的业务管理体系,多数直销银行部门作为二级部门,依附于电子银行业务部门。 “传统银行开办直销银行后,最为关键的是通过互联网等手段增加覆盖新客群,或者深入挖掘老客户的价值,即为银行带来‘增量价值’,否则直销银行就变成了简单的网上银行。”国信证券分析师王剑表示。 另有分析人士称,未来独立法人直销银行的发展,重在如何利用互联网科技的优势,走出差异化路线,为长尾客户提供创新型产品:在金融科技引导下,直销银行可以利用金融科技,转型开放银行模式;直销银行应该加大金融科技投入和应用,利用技术赋能金融业务;划分小微企业类型,对于不同成长阶段的小微企业提供差异化的信贷支持;直销银行可以大力发展财富管理代销业务,增加个人用户粘性。 “近年来,传统银行频频升级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但这种在传统银行牌照下的改良,仅能进行功能和业务上较为有限的创新。而通过设立直销银行子公司,将可以向不同的监管部门申请多种业务经营许可。其中重要的一点是,直销银行子公司可以从产品和服务销售渠道,发展成为开放融合的跨界合作平台。通过跨界合作,广泛介入互联网原生场景和泛金融场景,有助于解决直销银行批量获客能力不足等问题。对母银行而言,将直销银行作为进军互联网金融的试验田,开展与客户使用场景结合更紧密的业务,有助于满足客户综合化需求,增强客户粘性。”董希淼表示。 董希淼还建议,监管部门应尽快出台独立法人直销银行管理办法,实现直销银行子公司设立常态化,鼓励商业银行以多种形式发起设立直销银行子公司,以直销银行等为载体加快金融科技良性创新。
原标题:【解读】再遭一击!下架银行存款产品,京东、腾讯、阿里“自我拆解”为哪般? 自蚂蚁科技被暂缓上市以来,互联网金融平台风波不断。 在监管“大而不能倒”、“精准拆解”等防控风险的呼吁下,互金平台们有了实质性的拆解动作。支付宝主动下架平台银行存款产品,成为同行中第一个自我拆解的平台。 此后,互金巨头们挨个上演自我“拆解”,纷纷主动下架平台银行存款产品。据红星资本局不完全统计,腾讯理财通、京东金融、度小满金融、陆金所、天星金融、携程金融、滴滴、美团、360你财富至少10家平台下架相关产品。 继P2P贷款、网络小贷之后,互联网存款拉开监管序幕。 为何拆解存款产品? 像支付宝、腾讯理财通等大型互金平台,针对普通用户的产品主要是货币基金、非货币基金(权益型/债券型等)、银行理财、存款、保险等,同时还有针对高净值客户的信托、私募基金、券商资管等。 互联网存款产品和你去银行存款一样,只不过是将传统的银行存款拿到互联网平台上来卖。卖方依然是银行。互联网平台扮演了中间人角色,有点类似“掮客”。 近两年来,互联网存款发展很快。一方面得益于2018年资管新规启动后,银行理财收益率走低,新的净值型产品“打破刚兑”,这给保本保息、合法刚兑的存款再次发展机会。 另一方面,线上购买存款确实省心省力,比亲自去银行办理更方面,居民可以直接在金融平台APP上快捷开通不同银行存续账户。 互联网金融平台作为线上流量的入口,银行们也愿意将自己的存款产品在上面兜售。一些大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不仅有国内头部银行,还有很多中小银行。 对于银行来说,将存款产品放到一个流量大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去卖可以省去不少成本,这样就少了业务员的推销之苦。另外,一个高人气的平台也会带来更多客户,尤其是那些人气稍微差点的地方中小银行。 中小银行在银行业竞争中面临多重弱势。品牌名气不如大银行响亮,所以很多中小银行不惜祭出比大银行更高的存款利率来吸储。 这几年的存款利息实在一般般,存个大额,利息也就两三个点,最近年底拉存款,很多银行咬牙能给3.85%,再额外给点福利,也就这样了。 这些中小银行给出的互联网存款利息与国有大行两个点左右的利息要高很多,3年期利率最高为4.125%、5年期4.875%,都是自律定价机制的上限,再高就违规了。 但“酒香也怕巷子深”,因为绝大多数中小银行受区域限制(例如民营银行只能设立1家网点),能招徕的客户数量十分有限。 借助互联网金融平台则可以直面全国客户群,再加上本身就比国有大银行具有吸引力的存款利率,中小银行的存款产品逐渐在全国范围内产生吸引力。 就在中小银行刚刚找回一点竞争力的时候,突然变天。自蚂蚁暂停上市以来,互联网金融平台地位大不如前,从“亲儿子”变成了“干儿子”。 “大而不能倒”、“平台垄断”、“精准拆解”等监管声音让胡进平台不寒而栗。虽然眼下监管并未对互联网存款产品出具正式政策,但随着相关人士自今年11月来,在多个场合提及互联网存款的合规瑕疵,知道早晚有那么一天,支付宝、腾讯等巨头不等具体监管政策落地,就主动下架理财平台上的存款产品。 对谁影响大? 互联网存款无论对互联网平台,还是对银行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业务。所以一旦互联网存款下架,将对中小银行和互金平台产生较大影响。 对于互联网平台来说,银行将自己的存款产品拿到平台上来卖,一个是可以丰富平台自身的理财内容,满足客户可选需求,增加平台和用户的粘性,形成良好用户活跃度。 在兜售存款产品过程中,银行还会支付互联网金融平台“导流费”,一般根据平台日均存款余额的千分之二至千分之三向平台支付手续费,按月或按季进行结算。 如果失去这笔业务,则平台少了这份收入事小,影响影响互联网理财资产管理规模及用户留存事大。 中小银行也一样,同样面临吸储能力的萎缩。我国互联网存款虽然起步时间不长,但这两年发展迅猛,虽然尚无公开数据可查规模,但根据东吴证券推论,规模大概为1万亿元多点。 东吴证券研报作了一番推论,考虑互联网理财行业明显头部集中,参考陆金所披露的TOP 5线上财富管理平台(剔除货币基金)的规模,截至2020年6月末五大平台合计2.64-2.95万亿元。 考虑非货币公募基金等产品规模占比不会太高,如果假设其中40%为存款产品,那么互联网存款规模或达到1.06-1.18万亿元。 目前我国存款类金融机构合计的住户存款规模为90.93万亿元,互联网存款总体占比还很低。虽然总体占比较低,但仍有部分银行依靠互联网平台吸储,存款结构大变。 据央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孙天琦透露,某家银行的储蓄存款基础相对薄弱,储蓄存款占各项存款的比例在2019年末时仅为36%,而目前这一比例已经飙升到85%,平台存款占各项存款的比例达83%,主要是异地个人储蓄存款,平台存款已成为存款的主要来源。 部分高风险机构通过互联网平台吸收存款,有的占存款的比例已达70%。这些高风险机构自身抵御风险能力较弱,互联网平台存款占比过高进一步增加其负债资金的不稳定性,饮鸩止渴,流动性隐患突出。部分银行依靠平台存款弥补流动性缺口,一定程度上替代同业融资。 对于监管来说,这些都是风险。包商银行事件、信托违约、理财浮亏等大量风险案例都是前车之鉴,所以有必要及时刹车,切断个别中小银行对互金平台的过度依赖。 联想到银行存款在互联网高速飙车也就这两年的事,不禁让笔者想起一首歌,春雪是个故事,刚刚开始就走向结局。在互联网浇灌下,各行各业长出不少新枝丫,横生错节,或许是时候开启一场修剪。 作者:李莹 编辑:彭尚京
互联网存款下架的势头还在蔓延。 12月18日,蚂蚁集团将支付宝平台上的银行存款产品购买入口关闭,腾讯理财通也把接入的唯一一款银行存款产品悄然下架。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2月21日,已有京东金融、度小满金融、天星金融(原小米金融)、陆金所、携程金融、滴滴理财、美团等至少九个平台下架银行存款产品。 记者注意到,尽管互联网平台正在争先恐后做出表态,但从监管方面来看,并未显示出对互联网存款“一刀切”的信号。 据了解,蚂蚁集团此次下架银行存款产品所依据的“监管规范要求”是央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孙天琦在11月、12月的两次讲话。孙天琦在讲话中梳理了中小银行互联网揽存可能增加流动性管理风险等问题,也批评了一些强势插手银行产品及服务的平台实质是在“无照驾驶”、开展非法金融活动。 但孙天琦提出的监管思路,例如明确银行准入门槛、完善监管指标等,均以规范为主。他也在讲话中表示,要平衡好互联网金融监管和金融科技创新之间的关系,包容合理创新,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促进市场充分有效竞争,提供更加便捷、优质、安全的金融服务。可见,兼顾用户获取银行存款服务的便利性和风险控制的政策才是监管所求。 事实上,从此事也可一窥互联网平台与银行合作的强弱关系:对于互联网平台而言,关闭银行存款产品购买入口,只是减少一部分渠道费收入;但对于中小银行而言,尤其是部分银行从互联网平台获取的存款规模占其各项存款比重达83%,如果这一客户来源被截流,也就意味着部分银行将面临大幅缩表的风险。 这或许也是银行过去没有意识到的风险点,合作的主动权主要掌握在平台手里,不仅一些强势平台会将客户数据一并截流在平台,还存在渠道被外部机构控制的风险。经过此事,中小银行应该会更加重视自身渠道的建设,不应再过分仰赖互联网平台。 不过,近期也有一些存量用户因此从互联网平台转向了银行的手机银行客户端,给银行带来了新的、且更加平价的流量增量,也可说是因祸得福。
业内人士认为,有效控制银行体系负债成本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的重要抓手,未来负债成本的管理将继续加强,中小银行应树立稳健的发展模式和理念,提高负债端质量。 日前,包括支付宝、京东金融、度小满、陆金所在内的多家互联网平台均下架了互联网存款产品。 近年来,互联网存款、靠档计息类存款等产品风生水起,成为部分银行揽储的重要手段,但其蕴藏的抬高负债成本等问题也引发了监管关注。业内人士认为,有效控制银行体系负债成本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的重要抓手,未来负债成本的管理将继续加强,中小银行应树立稳健的发展模式和理念,提高负债端质量。 互联网存款纷纷下架 多家互联网平台在下架存款产品时表示,下架相关产品是基于监管对互联网存款业务的关注所作出的决定。相关产品只对已购买用户可见,持有产品的用户不受影响。 所谓互联网存款,主要模式是银行通过第三方互联网金融平台销售存款产品,产品和服务由银行提供,平台提供存款产品的信息展示和购买接口。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平台分成比例约为存款本金的千分之三。此前在第三方平台上发行存款产品的大多是区域性中小银行或民营银行。相关产品具有门槛低、利率高、支取灵活的特点。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孙天琦日前撰文指出,此类存款的流动性特点有别于传统储蓄存款,给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带来新课题。互联网金融平台开展此类金融业务,属“无照驾驶”的非法金融活动,也应纳入金融监管范围。 除了互联网存款纷纷下架外,“靠档计息”存款产品也在逐步规范。六大行、华夏银行(行情600015,诊股)等日前发布公告,自2021年1月1日起,提前支取靠档计息的个人大额存单、定期存款等产品,计息方式由“靠档计息”调整为“按活期存款挂牌利率计息”。 负债成本窘境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靠档计息”存款产品及互联网存款业务等的出现,固然有银行片面追求市场份额、盲目扩大存款规模等因素,但推出上述新型存款产品和业务的银行多为中小银行,这更多反映出中小银行负债来源狭窄、负债成本高企的窘境。 负债端成本管控一直是监管部门关注的重点。光大证券(行情601788,诊股)研究所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表示,有效控制银行体系负债成本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的重要抓手。 央行此前发布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存款利率管理的通知》明确,各存款类金融机构应严格执行中国人民银行存款利率和计结息管理有关规定,按规定要求整改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档计息等不规范存款产品。 尽管目前尚无针对互联网存款的监管规则出台,但多家互联网平台均表态称,将密切关注相关监管政策和指导意见,认真落实。 王一峰分析,互联网存款的竞价模式导致客户更多基于利率的高低来选择产品,造成市场无序竞争增加,推高了中小银行负债成本,从而诱使中小银行开展更高风险的业务,导致其自身经营风险加大。同时,互联网存款使中小银行突破区域经营限制,不符合属地经营的总体原则。此外,互联网存款高度依赖平台导流,造成资金在银行体系内流动性加大,极大提高了中小银行负债的不稳定性,有可能导致中小银行发生流动性风险或流动性风险的传染。 树立稳健发展理念 业内人士认为,对于存在揽储困境的中小银行而言,应树立稳健的发展模式和理念,提高负债端质量。 一位民营银行业务人士表示,在互联网存款下架后,该行正讨论方案,寻求做好自有APP渠道长期运营的规划。“我们的目标是不断优化自有渠道以及用户体验,丰富产品线,打造小而美的银行。此前推出的一些拉新活动也在起效果。” “未来负债成本的管理只会加强,不会削弱,预计监管部门会进一步管理突破利率自律机制和MPA约束的高成本主动负债。”王一峰强调,整体来看,存款市场竞争将更趋有序,对于部分中小银行来说,在渠道和网络的限制下,“弯道超车”的难度会加大。中小银行应深耕本地,扎根基层,不要追求规模的简单做大。 从监管方面看,董希淼表示,建议修订现行相关办法,为更多的中小银行尽快进入同业拆借市场开展流动性管理和通过发行金融债获得资金来源提供便利,缓解负债来源单一等问题。同时,应进一步深化存款利率市场化,实施差别化政策,在市场利率自律机制之下允许中小银行采取更有弹性的存款利率浮动空间。对银行通过互联网渠道吸收存款应给予差别化的支持。
互联网存款产品遭遇大变局。记者注意到,日前,继蚂蚁集团下架银行存款产品之后,又有京东金融、陆金所等多家头部互联网金融平台紧急撤下所有银行定期存款产品。 京东金融昨日对记者表示,当前,根据监管部门对于互联网存款业务的关注,京东金融APP已停止新增上线互联网存款产品、停止新用户购买相关产品,并已对存量客户和业务进行稳妥有序地调整:相关产品将只对已购买产品的用户可见,已购买相关产品的用户不受影响。未来,京东金融将密切关注相关监管政策和指导意见,认真落实。 同日,陆金所亦表示,为响应互联网存款行业相关监管精神,陆金所平台已停止上架新的互联网存款产品,已购买产品不受影响。陆金所将持续密切关注监管动态,并严格落实监管相关规范和要求。 截至记者发稿前,百度旗下度小满、携程金融、腾讯理财通等也已清空所有互联网存款产品。 近年来,银行存款产品在互联网平台上遍地开花,大多为民营银行所发售,而且年化利率普遍较高。双方合作的具体方式为,用户在互联网平台上存钱,需要跳转至相应银行页面,在开通银行电子账户后,方可存钱。 但也由此引来争议。从表面看,互联网平台的作用只是展示导流。但大部分合作银行都是区域性银行或民营银行,这也意味着,通过互联网平台,这些银行变相突破了经营区域限制。 从近期公开信息来看,监管层面对此已有定论。12月15日,在第四届中国互联网金融论坛上,央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孙天琦表示,互联网存款突破了地方法人银行经营的地域限制,部分地方银行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得以从全国吸收存款,从负债业务看已成为全国性银行。此类存款的流动性特点也有别于传统储蓄存款,给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带来新课题。互联网金融平台开展此类金融业务,属“无照驾驶”的非法金融活动,应纳入金融监管范围。 近两年来,针对存款市场的监管动作不断升级。例如,此前市场上大热的智能存款、提前支取靠档计息存款产品均被叫停。 截至目前,监管部门尚未正式出手规范互联网存款产品,上述互联网平台下架相关产品,均为主动所为。
1月15日,徐工机械发布公告称,拟将其控股子公司江苏徐工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徐工信息”)分拆至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本次分拆完成后,徐工信息将利用新的上市平台加大工业互联网产业核心技术的进一步投入,其业绩的增长将同步反映到上市公司的整体业绩中。 记者了解到,徐工信息主要通过自主研发的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提供以网络通讯、信息集成、大数据分析等技术为基础的生产控制中心解决方案。谈及徐工信息分拆上市后的市场影响力及发展潜能时,阿里云MVP金融科技领域专家马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徐工信息之于徐工机械,类似于阿里云之于阿里巴巴,阿里云是互联网的底座,而徐工信息目标则是物联网的底座。” 天眼查App显示,2018年,徐工信息成为国内第一家新三板挂牌的工业互联网企业,同年12月,徐工信息升级发布了自主研发的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目前,徐工信息的汉云平台已经成功为装备制造、新能源、建筑施工、物流、有色金属、核心零部件、能源等多个行业提供跨区域、跨行业赋能。 谈及本次分拆上市的目的时,徐工机械表示,徐工信息的主营业务为提供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相关产品及服务。本次分拆上市后,上市公司和徐工信息将聚焦各自主营业务,可以推动上市公司体系不同业务均衡发展,进一步深化公司在工业互联网的战略布局。同时,徐工信息将发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功能和优势,拓宽融资渠道,借助资本市场平台进行产业并购等各项资本运作,进一步完善产业布局,实现跨越式发展。 财务数据显示,2017年-2019年,徐工信息实现归母净利润817.48万元、2032.51万元、3968.64万元,2020年1-9月实现归母净利润2958.61万元,业绩呈稳健增长趋势。 对于徐工信息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竞争实力及未来发展空间,清晖智库首席经济学家宋清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徐工信息产业规模和资本实力看,其在创业板上市后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在当前市场,融入工业互联网是大势所趋。本次徐工分拆上市,对徐工机械整体经营效率、盈利方面或具有一定的提振作用。” 马超也告诉记者:“目前看来,徐工信息对于工业制造的理解远超同行,但是技术自主程度与服务输出方面还有空间,徐工信息未来能否脱颖而出,其关键在于技术自主,以及工业物联网云服务能否paas化进行输出。” 从政策角度看,今年1月13日,工信部印发《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以下称《计划》),《计划》明确了“到2023年工业互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量质并进,新模式、新业态大范围推广,产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的整体发展目标。 华创证券分析师韩东也表示,《计划》在2018-2020年计划的基础上,针对工业互联网发展中凸显出的网络基础、平台中枢、数据要素、安全保障等重要问题进行了更深入、更广泛、更高层次的规划,突出产业链融合发展。工业互联网产业将由起步期转向快速发展期,产业有望步入发展快车道。各行业大数据分中心的建设及服务能力提升将赋能行业数据的高效流通及集成共享,进一步释放对算力与存储需求,加速前期数据中心资源消化,利好数据中心产业长期发展。 谈及当前产业政策对徐工信息未来发展的影响,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徐工机械的产业规模和行业优势来看,徐工信息在创业板上市后应该也会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工业互联网自身属于传统产业的创新业务领域,也是产业政策支持的领域,发展前景不言而喻。本次徐工信息分拆上市融资,有利于提升其独立经营能力。”
绕地球运转超过5850圈,执行超过11890条指令,完成1460余次测控,开展320余次通信试验,这是银河航天首发星在轨运行一周年交出的成绩单。 2020年1月16日,银河航天首发星发射成功,该星是中国首颗通信总容量达到48Gbps的低轨宽带通信卫星,由民营商业航天公司银河航天自主研发,银河航天是中国商业航天以及卫星互联网领域第一只独角兽公司,致力于构建低轨卫星互联网,解决全球网络覆盖的难题。 在过去的一年里,银河航天首发星在国际上第一次验证了低轨Q/V/Ka频段通信,成功实现了低轨宽带通信卫星的山区、滨海地区、雪后湖边等场景的实地应用测试,完成了全球首次通过低轨卫星互联网链路完成运营商公网中5G基站的开通和测试。 银河航天通信系统专家王鹏表示,上述试验有效验证了卫星互联网的广覆盖、高带宽、低时延、不受地域性影响等特点,可为传统地面网络很难覆盖的沙漠、海洋以及偏远山区等地区提供高速网络服务。未来,卫星互联网将与地面5G网络实现深度的融合互补,并为6G时代万物互联的泛在网络需求提供支撑。银河航天将以首发星的技术成果为基石,加速技术创新,助力我国卫星互联网建设。 此外,银河航天已具备载荷和整星等自主研发能力,构建了包括Ka频段卫星终端、国内首套低轨Q/V频段信关站、地面运控及网络管理系统等全产业链格局,并建立了天地融合5G通信网络实验系统。 当前,中国卫星互联网建设面临重大机遇。2020年4月,卫星互联网作为通信网络基础设施被纳入新基建。不久前,《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发布,提出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要强化发展空天科技等多项空间科技前沿领域,要加快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航空航天等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