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孙宪超 华鹏飞(300350)7月16日晚间公告,公司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票,募资不超过4亿元,用于共享云仓项目、车货配物流信息平台项目、智慧社区运营管理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据了解,华鹏飞核心业务涵盖综合物流、移动物联、地理信息测绘及供应链服务业务,公司围绕“大物流”发展战略,推动综合物流服务、移动物联运营服务、地理信息测绘服务及供应链服务各业务板块联动发展,致力打造多产业协同发展的一体化供应链生态圈。 物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动脉,连接经济活动的各个部门并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发展程度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的我国2019年度物流运行数据统计,2019年度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到298万亿元,同比增长5.9%,整体物流市场保持较快增长。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国家各级政府机构密集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物流业向智能化、智慧化发展的政策,为物流业奠定了以科技为导向的发展方向。 智慧城市建设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重要内容和治理“城市病”的有效模式。智慧社区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近年来得到了国家和各地政府的政策支持。在5G+AIoT推动的万物互联和社区智慧化的趋势下,智慧社区将解决传统社区管理方式单一、服务手段匮乏和信息孤岛的弊端,形成新的应用、新的场景、新的运营模式。技术的进步为智慧社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据悉,华鹏飞本次定增募资4亿元,就是为了落实公司以科技推动传统物流向智慧物流转型并开拓智慧社区新兴市场发展战略的相关举措。 通过本次定增股份,华鹏飞将进一步推动公司智慧物流、智慧社区领域的发展布局,公司仓储业务的设备智能化、自动化程度、物流信息平台综合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公司在智慧社区业务的技术储备、项目经验和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同时,公司在智慧物流、智慧城市领域的研发能力、技术水平、营销能力都将得到大幅提升。对于部分前沿技术,公司可以针对性的进行应用场景开发,加速商业化进程;募投项目的实施也将进一步增强公司传统业务的综合竞争力和市场地位,进一步增强公司的综合竞争力。 另外,华鹏飞近年来流动资金日益趋紧,同时公司正大力推进业务结构多元化,公司未来业务开发及资源采购都需要较多营运资金的投入。截至3月31日,公司合并财务报表口径的资产负债率为56.1%。 华鹏飞称,通过定增募资补充流动资金,将提高公司的流动资金与公司经营规模的匹配度,改善公司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状况,增强公司的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本报讯 日前,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公布了第三批北京市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入选名单,经过审查、公示,北京电子城高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明星科技孵化平台“创E+”社区成功入选。 “创 E+”社区作为电子城高科旗下的首个科技孵化服务主体,由电子城高科携手北京电控、58同城及朝阳国资盈润基金设立。“创 E+”社区主要服务于创业团队及创新型成长企业,为企业发展提供全形态办公空间、全链条增值服务、全周期融资渠道和全生态产业赋能。目前,“创 E+”社区拥有京内外在营在建社区 8 个,入驻企业、创新团队等几百家,服务总人数5000 余人。 下一步,“创E+”将以此次入选北京市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能力,结合自身产业优势,引导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产业资源汇集,结合“创客北京2020”创新创业大赛、“创E+”产业加速营,全面开展创新创业服务工作,在解决中小微企业需求、畅通信息渠道、改善经营管理、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创新发展等方面发挥支撑和示范带动作用。目前,“创E+”正响应号召,梳理挖掘北京电控重点大企业需求,合作开展“创E+”产业加速营,进一步促进中小微企业与大企业融合发展。 宫铭阳
扎根社区零售的小店,显然成了零售从业者的心头好,各路局中人拉开了新一轮的比拼大幕。 7月6日,盒马mini出走上海正式进驻北京,并宣布实现整体盈利。开临街档口,增加北京当地食品,仅从黄寺店就能看出盒马mini为融入“京味儿”煞费苦心。相较于盒马鲜生,盒马mini缩小了就餐区,高单价大海鲜改为价格更日常的海鲜。 实际上,盒马mini忙着为盒马鲜生做填空时,零售从业者掀起了新一轮的开店热浪,忙着填补社区零售的空白,本轮跑到上增加了国美、大润发、盒马,上一轮的苏宁、京东在布局社区零售上进来并无公开的大动作。两轮竞争叫板下来,谁能“C位出道”,将社区零售模式跑通,当前还未有人能立下判断。 连开两店 在上海跑了一年的盒马mini终于进京了。一进京,盒马mini便开出黄寺店和和平里店。记者在走访黄寺店发现,无论是门店选址还是商品结构,盒马mini呈现出明显的社区亲和力。 盒马mini黄寺店坐落在一条居民常经过的巷道,消费者经过时还能通过临街档口购买煎饼、卤味等。进入店内,打头阵的熟食区域包括面点、烘焙品、炸物、烤鸡和凉拌卤味,以外带为主,符合北京本地消费者的饮食喜好。 实际上,在北京市场还处于“试用期”的盒马mini,针对布局社区的特点,在盒马鲜生的基础上做了不少“加减法”。据北京盒马mini业务负责人李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盒马mini在选址上,硬性的核心条件就是一层、临街,具有一定的可视度和可达度,方便触碰到社区消费者;盒马鲜生中消费者接受度高的商品才会入选盒马mini,例如鱼肉蛋奶、即时商品。 将盒马鲜生与盒马mini仔细对比可见,盒马mini在临街一侧开设了对外的档口。经营模式细化到商品选品角度来看,社区消费者所需的以熟食为代表的即时商品的占比远高于盒马鲜生;盒马生鲜必备的大海鲜在盒马mini中面积有所缩减,保留了部分平价海鲜,每斤售价普遍不超过40元;门店就餐区面积也做了缩小,面积上的“权重”不及盒马鲜生。 同时,与动辄3000平方米、6000slu的盒马鲜生不同,盒马mini可用“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来描述。李凌介绍,依托北京盒马鲜生的供应链,近800平方米盒马mini开店更灵活,用户也更聚焦,更适合“买菜回家”的场景,因此2000个SKU主要为社区消费商品。 “未来,盒马mini在北京市场还要跑一段时间,在北京做好差异化布局后才会加速开店。”在问及盒马mini在北京的布局计划时,盒马mini负责人煜夏透露出还不着急跑起来的想法。煜夏认为,因为盒马mini和盒马鲜生共用供应链,所以有能力独立运营,但各地区的市场存在差异,新模式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做好差异化布局。 数据显示,目前,盒马mini已经在上海、北京落地9家门店。开业三个月的门店每日销售额能达20万元,线上占比超过五成,每平方米的业绩产出是普通社区零售店的6倍以上。 小业态竞备赛 在超市业大店选址难、覆盖范围受限的情况之下,社区店成为巨头争先布局的目标。尤其是疫情发生之后,离消费者更近,复购率更高的社区消费场景,一直是老手和新人眼中的香饽饽。 为盘活社区存量市场,以及抢夺空白市场,零售商们开启了新一轮的竞备赛。就在前一天,大润发的社区型超市“小润发RT-mini”已经亮相开始测试。国美则在北京开出了首家社区超市“美+生鲜生活超市”。入京仅数月的叮咚买菜在6月公布计划,预计今年将在北京开设超过200家前置仓,仅两个月期间,叮咚买菜订单量增长超过两倍。 盒马mini进行前,就明确了“填空”的目标。在行业眼里,填空一方面指为盒马鲜生未能覆盖的市场做补充,另一方面则是与同行一起填补社区超市存在的空档。盒马mini项目负责人倪晓俊表示,目前北京的盒马鲜生门店已经达到了32家,因此盒马mini以1.5公里、30分钟配送半径,与大店进行配合填空。 在一至两年内,盒马鲜生与盒马mini会共同推进,来实现北京核心商圈和社区的全覆盖。对于五环外的人口密集的区域,盒马mini也会有落点的可能。煜夏强调:“如果物业和商圈的条件更为成熟,会优先落地盒马鲜生。因为盒马鲜生的场景和丰富性会更具有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零售企业早已掀起过一轮开店潮,还是电商巨头“搅局”。 2019年5月,京东7FRESH新任操盘手王敬首次对外亮相时,就公布了要进驻社区的计划。当年12月,京东首家生鲜社区超市七鲜生活最终落地回龙观社区。 时间再往前推,2018年1月,苏宁在北京同时落地两家服务社区的苏宁小店,分别位于刘家窑桥东和西马厂。此后的数月里,苏宁频繁与地产商达成合作,就包含借力后者布局社区进行开店的意图。2018年底,永辉也高调推出社区新业态“永辉mini店”。 零售业专家胡春才表示,两波开店潮是企业布局的常规举动,不过也不排除在疫情影响下对开店进程的影响。“消费者一方面适应了线上买菜的模式,同时也对生鲜的卫生、安全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不排除盒马感受到了这样的变化,于是选择加快脚步。” 供应链本地化门槛 行业巨头入局社区生鲜零售,在业内似乎已经波澜不惊。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回应道,要想在众多强者中C位出道,事实上只有简单两点,即本地的供应链能力能否跟上,以及是否接地气。 “能做到供应链本地化合格的入局者屈指可数,可以看到的是,目前还没有出现通吃华南华北的玩家”。上述人士认为。 胡春才则认为,要想做好社区生鲜,需要达到三个目标,即商品新鲜、品质好、价格亲民。“现阶段来看,人们主要的生鲜消费渠道仍然是菜市场,包括生鲜领域发展靠前的上海,菜市场的购买占比也达到了60%左右,而北京的消费者前往菜市场购买的频次依然很高。因此,生鲜企业如果达不到这三个目标,就很难与菜市场竞争。” 在他看来,目前生鲜行业中,众多零售企业在供应链上进行探索,并整合资源。然而,从上游解决“三农”即农业、农村、农民的供给模式,到下游消费端保证生鲜品质,目前还只是一个开局,行业内还未出现能提供一整套解决方案的玩家。“可以看到的是,像大润发、国美等企业开始试水社区门店,也是看重了这块市场。尽管线下零售与电商平台相比各有优缺点,但生鲜本身易损耗、非标品的特性为这个行业的入局者提供了很多可探索的机会。” 事实上,对于背靠盒马鲜生的盒马mini而言,到底将在北京生长为怎样的形态,依然还未成定数。 “虽然黄寺店和和平里店的商品结构、门店面积等相仿,但并不意味着未来北京新开的门店也会一模一样,最终还是会根据周围消费者的需求进行调整,”倪晓俊说道,“不过,在面积上盒马mini仍会保持500平米以上,才能保证一个较好的商品丰富度。” 记者 赵述评 何倩/文 赵述评/摄
5月以来,全国快递业务量增速超四成,创2018年2月以来新高;6月以来,全国快递日均业务量接近2.6亿件。今年上半年,邮政快递业一面服务疫情防控、一面迅速复工复产,在迎难而上中实现逆势增长,凸显了我国大市场的韧性和潜力。 畅通经济社会微循环 “谢谢坚守在一线的快递员,我自购5000份枣阳鲜桃送给全网优秀员工,1000份送给北京的快递员。”6月下旬,申通快递董事长陈德军来到湖北枣阳,在田间地头化身主播。这是申通快递推出的公益助农湖北专场,短短两小时,热干面、鲜桃、香菇等多款湖北特产一上架就被“秒光”。 陈德军表示,农村市场潜力巨大,此次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助力农产品上行,是积极拓展“快递+”新模式的一次尝试。 刚刚过去的“618”网购节和端午节,中通快递内蒙古巴彦淖尔网点“战绩”不俗。近千吨面粉、超10万件的瓜子、奶酪、牛肉干等快件,从网点仓库被送往全国各地。“每天面粉都有稳定的发货数据,让人安心。”网点负责人霍承毓说,小麦是当地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面粉销售市场直接影响着农民收入。 中通快递董事长赖梅松说,快递连接产业链和供应链,是企业复工复产的重要基础。看到快递行业的强劲复苏,对中国经济更添信心。 据国家邮政局统计,全国快递业务量从1月份的低位运行,2月份快速恢复、转为正增长,到5月份以来逆势增长、增速同比超过四成,创2018年2月以来新高。 服务聚焦民生所需 6月26日,圆通速递河南和北京区域免费接力运送的500多箱爱心蔬菜送到北京市丰台区花乡社区,为居家隔离的社区居民送上爱心蔬菜。近日,北京圆通迅速成立“百人战疫应急服务小分队”,不仅为北京市民做好快递服务,还为社区提供志愿服务。 今年春天,受疫情影响,上海奉贤农村的不少村民将卖菜的“重任”交给了快递小哥。中通快递奉贤东部网点率先复工复产,快递小哥利用平日给社区居民送快递建立的联系,帮助农户卖出了滞留在地里的蔬菜,也解决了城里居民出门买菜的难题。 快递服务聚焦民生所需,连接千家万户。今年上半年,快递业迅速推动复工复产,可谓是“人民有需要、企业有担当、社会有支持、政府有推动”。 国家邮政局推动快递企业与电商企业进行业务对接,畅通合作机制;鼓励企业积极采用互联网用工等方式,解决企业招工难问题。快递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创新推广定点收寄、智能箱投递、预约投递等模式,努力为广大用户提供安全便捷的服务。 据统计,早在2月17日,全国快递业务量已经恢复至正常的六成,快递小哥复工到岗人员超过200万人。短短10天后,2月28日,快递业务量恢复至正常的八成,快递小哥复工率达90%。 国家邮政局普遍服务司司长马旭林表示,快递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在保障经济正常运转和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求方面发挥了“先行官”作用。 新需求激发新动能 云答辩、云毕业照、云典礼……2020年夏天,许多高校毕业生迎来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毕业季。各家邮政快递企业纷纷行动,为毕业生提供寄递服务。行李、学位证等物品通过“云寄递”的方式,发往全国各地,解决学生不方便到校的问题。 北京顺丰为学子提供“云寄递、云仓储”服务,专门针对毕业生提供中小件专业存储服务,可以实现随时存、随时取、随时寄。目前,已经帮助58所高校累计10万名学子完成行李寄递,在6月30日一天突破了1万单。 “疫情防控对无接触派送方式的要求,产生了大量快递应用新场景。”顺丰速运有关负责人说,未来顺丰将不断加大智能快件箱、配送机器人、无人机等产品的研发与运用,对末端配送服务不断进行探索提升。 适应消费新需求,快递的服务功能正在进一步延伸。菜鸟网络有关负责人介绍,菜鸟驿站团购与全国连锁商超合作,为社区居民提供生鲜蔬果、日用百货等丰富的购物选择,目前已在上海、南京、苏州、成都等15个城市开放;菜鸟驿站洗衣依托专业洗衣机构,提供上门取送、超时免单、无条件返洗等服务,在成都、苏州等地上线;菜鸟驿站回收提供生活旧物和快递包装回收服务,居民可支持环保同时获得绿色能量。 目前,邮政快递业年均吸纳就业人数约占全国新增就业总人数2%。小快递拉动大民生,未来,快递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动能将进一步被释放。
“2008年4月份的那个晚上,我和刘挺军总裁熬了一个通宵,第二天把方案递到保监会。2009年11月9日,拿到保监会的批文。2011年,燕园选址确定。这是泰康之家养老事业的三个关键里程碑。”时至今日,当回忆起泰康之家的创办经历时,泰康健投副总裁兼泰康之家首席执行官邱建伟仍然能够清晰地想起这三件事。6月26日,是泰康保险集团旗下首家养老社区——泰康之家· 燕园开业运营五周年的时间。五年时间里,以燕园的开业为开端,泰康之家已经完成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19个城市的医养融合养老社区布局。泰康之家的几个关键节点泰康进入养老行业,源于泰康保险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陈东升在一个婚礼上的感悟。在这个灵感下,泰康一步步探索出“医养融合”的养老模式,并且试图构建一个大健康产业生态体系。2008年1月,泰康在望京创办了第一个“泰康之家老年会所”,并且将“泰康之家”这个名字沿用至今。当时,这家老年会所主打的是居家服务、上门护理等轻资产的模式。然而,由于商业模式不成熟,不到半年的时间,这家泰康之家老年会所就关停。机构的关闭,也让集团高层试图找到可以借鉴的“养老样本”。目前,全球执行地比较好的养老模式主要有如下两种:以日本、欧洲国家为代表的社会保险模式,和以美国为代表的商业保险模式。日本的方式,是由政府进行大投入,美国的养老模式则是以民营为主、自费比例高。2007年起,邱建伟和泰康保险集团的其他几位领导人,到日本、美国进行考察,看到美国大规模的CCRC(退休人员持续照料社区)持续照护模式。“我们特别兴奋地回国,认为找到了泰康想要给中国老年人带来的解决方案。”CCRC是一种什么模式?根据2019年的一份养老行业报告显示,在CCRC的模式下,服务商可以在同一社区中,针对老人不同生理年龄阶段及不同养老需求,为老人提供全龄化健康管理、护理和医疗服务等基本养老需求。与此同时,也可以通过出租、销售或会员费等多种形式迅速回笼资金,以值得客户信赖的管理和服务品牌赢得市场并获得应有经营收益。2008年4月22日,邱建伟和现任泰康保险集团总裁、首席运营官兼泰康健投首席执行官刘挺军连夜给当时的保监会写了一份申请报告,申请投资筹办养老社区。但直到一年后的2009年11月9号,泰康才收到银保监的批复。邱建伟在采访中向雷锋网表示,当时,金融机构只能进行金融投资,不允许进入实体产业,泰康成为保险行业第一家投资试点养老社区的公司。然而,拿到批文只是第一步,在随后的两年,泰康又花了两年时间选址。邱建伟在北京跑了200多个地方,最后将地址定在昌平。他说到,选址的事情既有必然因素,也有偶然因素。当时,不少地块都在较偏远的山区,虽然风景很好,但是有客户反馈太远。因此,在总结选址规律时,泰康之家总结出了三条:首先,“离城不离社会”,保持老人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存在感。其次,交通便利,离原家庭住址一个小时的车程是比较合适的距离。最后,周边半小时车程里一定要有三甲医院。“养老社区能解决老人的院前急救与院后康复,但是遇到急危重症时必须要有绿色通道,能够在半个小时内送到三甲医院进行抢救。”从2011年12月拿地到2015年6月26日正式落成,泰康之家燕·园经历了三年多的时间。在一系列有规律的探索下,截止到2020年6月12日,燕园的在住老人接近1500人。养老布局的理论化、体系化当然,在参考美、日等国的养老经验后,泰康对其进行了“本地化”的改造:第一、对建筑功能进行了改变。例如,美国不存在南向房、北向房的观念问题;第二,美国没有在养老机构里建立医院,泰康将“医养融合”的概念应用到了自己的养老社区中;第三,将养老与保险进行结合。泰康健投高级副总裁兼首席市场官刘淑琴也补充说,泰康的创新,就是率先模仿国外的优秀经验。“学什么?第一,商业模式;第二,养老设施;第三,老人的生活特点,医养如何结合。随后,泰康之家总结出老人的七大需求:社交、运动、美食、文化、健康、财务管理与心灵归属。从这些需求出发,泰康之家思考了社区的功能形态。目前,泰康之家拥有独立生活、协助生活、专业护理、记忆照护四种生活服务业态区。全国六大已开业社区共开设了约200门课程,拥有居民俱乐部近百个,其中燕园开设精品课程32门、居民俱乐部32个。与此同时,泰康健投助理总裁兼泰康之家首席运营官纪琼骁透露的一份数据显示,泰康已经完成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19个城市的“医养融合”养老社区布局,每个社区都配建了康复医院。泰康之家全国入住规模已近3500人。从燕园开始进行的养老“样板间”的复制,让泰康布局养老更加地理论化、体系化。据雷锋网了解,今年,泰康之家将推动全国的网络化布局,而这个布局的关键是如何通过连锁形式降低运营成本、如何通过产品迭代降低开发成本、如何通过人工智能等应用提供更高效的服务。值得注意的是,全国网络化、连锁化过程中主要是以泰康投资的形式为主,北京与上海两地会率先进行网络化。在采访中,邱建伟也宣布,泰康进入养老全新时代,希望未来打造与居民共生、共建、共享的泰康养老社区,“这是我们的初心,也是我们的梦想。”养老“龙头”的科技赋能疫情,成为检验各个机构应急管理能力的一面镜子。根据加拿大健康护理统计局6月25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以老年人为主的加拿大长期护理机构人员在新冠疫情中的死亡率高达81%。然而,疫情出现至今,泰康之家全国六地养老社区近3500余位居民长辈无一例新冠肺炎感染。其中离不开泰康之家长久以来的科技布局。从几年前开始,泰康之家就在探索“互联网+医疗”,目前泰康之家所有的康复医院都在申请互联网医院牌照,粤园医院已先行落地。纪琼骁表示,在养康体系内,泰康之家希望形成“线上+线下”的互联网医疗体系,打造老年专科体系,尤其是在危重症会诊以及远程影像学诊断上,通过“互联网+”的模式进一步实现。目前,泰康之家的远程诊疗已经全部在社区内应用。除了尝试更方便的“互联网+”形式,泰康之家在自身的软硬件上也进行改造。其核心逻辑,就是要降低社区本身的运营成本,让更多人享受到高品质服务。在这次采访中,泰康之家的三位负责人,也多次谈到“成本”这一关键词。2019年9月,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乔晓春发表文章《养老产业为何兴旺不起来?》,提到一组对北京市458家养老机构的更新数据:盈余占4.0%,基本持平占32.8%,稍有亏损占32.6%,严重亏损占30.7%。因此,泰康之家在软硬件层面都进行了调整。在硬件层面,进行空间优化、配置优化,发挥战略性集中采购的优势。纪琼骁说到,通过供应链的管理,可以以更低的价格进行商品采购。“美国的大型养老社区,一个汉堡包在超市卖3.5美元,集中采购只有0.99美元。软件的进步是根植于经营经验,我们把经验、流程固化下来,做到系统里面去,通过这些来管控人力成本,提高我们的管理效率。”在软件层面,是利用IT技术来降成本。泰康之家通过自主研发的养老云平台,对老人进行看护。“最早的时候是人盯人,人力成本很高。现在,如果居民跌倒,可以通过可穿戴设备按下紧急呼叫按钮,自动上传系统平台,系统可以自动判断这个信息应该推给谁,管家、社工、护理人员或医生等,实时生成任务,相关人员前往现场应急处置。”另外,泰康之家还搭建了一个能源管理平台。按照国家规定,每2小时必须由两个工程师把全园区几百个电表、水表检查一遍、抄一遍。现在,泰康之家开发了一个能管平台,中控室能实时看到水电的消耗情况。除了控制成本,泰康之家应用IT技术的另一大逻辑在于,提升用户体验。在泰康之家的记忆照护区,设置了一些智能的机器猫和狗,这对于安抚处于狂躁期的阿尔兹海默症的老人非常有用。对于有高跌倒风险的老人的夜间看护,泰康之家在床上铺有离床报警的垫子,只要老人离开床铺,垫子就会通过系统提示夜间值班人员,最大程度上降低风险。在可穿戴设备方面,纪琼骁坦言,目前,国内可穿戴设备都不符合泰康的应用要求。目前,泰康之家研制出了一个内置GPS的佩戴式卡片,任何时候都可以按卡上的按钮,大大降低了对时空的限制。纪琼骁也表示,目前卡片的制作成本较高,对信号也比较依赖,仍然会继续研发优化。“有这个需求的小型养老机构,没有研发实力,有研发实力的团队缺乏运用场景。只有IT与运营紧密结合起来,才能生产出实际可用的可穿戴设备。目前,这种卡片已经在燕园试运行。”在人工智能技术方面,泰康之家里的老年大学教室里,配有人脸识别设备,可以自动统计人数以及老人参加活动的过往数据。此外,人脸识别的技术也可以用来记录构建老人的人物画像,通过行为轨迹与人脸识别,统计出性格偏好、行动偏好,进而分析各个场景的应用率,提示哪些居民是不活跃的居民,对其进行特殊关怀。纪琼骁向雷锋网表示,“这一系列的技术应用,让我们还有进一步降低成本的空间,降下来的价格尽可能都让利给消费者。让大家考虑的不是住不住得起的问题,而是考虑什么时候搬进泰康之家的问题。”13年磨一剑2013年前后,养老产业正热之时,全国各地都出现了在城市周边、山清水秀之地,大笔资金投入建成的养老机构。但与此同时,民营养老机构也面临入驻率较低、专业化服务水平低、运营风险较高导致盈利较难等问题。在邱建伟看来,“硬件容易抄袭,但背后的运营体系与居民的生态体系,这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建立的。”邱建伟说到,泰康之家发展到今年已经是13个年头,十年磨一剑,这把宝剑已经磨出了锋利、磨出了光芒。但他也坦言,泰康之家一直还处在投入期, “但更为重要的是泰康作为一个保险行业的创新者,把保险+医养+支付的商业模式开创出来,引领行业的发展。”“泰康骨子里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保险公司,已经发展成为是一家以人的生命、价值观为导向的综合性金融健康服务集团。”
7月3日,中国太保集团旗下中国太保寿险成功摘得位于南京市仙林大学城区域的一养老地块,并将在此打造医养结合精品型太保家园养老社区项目。 这是“太保家园”在长三角继杭州、上海落子之后的又一突破性进展,标志着中国太保集团在长三角核心城市品牌化、连锁化发展养老社区的蓝图已然成型。下一步,中国太保将发挥长三角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交通和医保一体化快速推进的优势,探索打通沪、宁、杭三地的优质养老资源,为长三角养老服务一体化提供“太保样本”。 南京项目地块位于宁镇生态廊道,空气质量稳居南京市前列。项目总建筑面积近3万平米,将为社会提供近300套老年公寓。在功能定位上,太保家园南京国际颐养社区拟规划设置自理区和护理区,为长者提供全龄化、一站式老年生活解决方案。同时,太保家园仙林项目距离太保寿险战略合作伙伴法国欧葆庭的高端养老项目——欧葆庭仙林国际颐养中心约2公里。双方将密切协作,打造中西合璧的养老照护服务体系。 “太保家园”作为太保养老服务的载体,将把养老需求较大的长三角地区作为首选,积极探索精品连锁、医养结合发展路径,为长三角养老服务一体化提供“太保样本”。 一是与国内外一流的设计施工单位联手,打造更智能、更绿色、更人文、更健康的“养老社区2.0”精品工程;二是实施精益开发策略,对大体量项目进行分期滚动开发,根据客户需求灵活调整户型和功能配置;三是打通太保家园在沪宁杭三地的优质养老资源,为长者提供区域一体化连锁服务;四是进一步发力满足介助、介护养老刚需,在杭州项目设立护理医院,在上海中心城区布局多个康养社区,并提高南京项目护理区的比重。 同时,中国太保持续推动“保险+养老”模式的升级迭代。据了解,目前中国太保推出的“保险产品+养老社区+养老服务”综合解决方案赢得社会的广泛认可,太保家园入住资格函发放已近万份。下一步,该公司还将探索通过年金险、长护险和重疾险对接养老社区部分费用,有效提高客户入住高端养老社区的支付能力,增强中国太保产品综合竞争力。
带着保持规模扩张以及改善利润率的希冀,佳源服务的此次IPO最终能否如愿? 从资本市场来看,今年的端午节属于物管行业。 在荣万家、雅居乐雅城、合景悠活先后递交招股书后,6月26日,佳源国际(HK:02768)子公司佳源服务亦递交了招股书,成为了当周第四家赴港上市的物管企业。 过去数年中,佳源服务通过不断的收并购,保持着高于行业的规模增长,在物管行业当下的跑马圈地时代中,守着自己的一席之地。但同时,随着签约面积增速的放缓,以及业务中出现的短板与缺位,佳源服务规模进击路上的隐忧也开始逐渐显现。在此背景下,这轮被赋予更多意义的IPO显得尤为重要。 保持规模扩张的砝码 时间进入6月下旬,物管行业的资本浪潮骤然掀起。 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内,金融街物业、弘阳服务、正荣服务相继通过聆讯,荣万家、雅居乐雅城、合景悠活先后递交招股书。6月26日,佳源服务成为这轮资本潮涌中的又一朵浪花,在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之后,走出了拆分上市的第一步。 在业内人士看来,分拆物管公司上市对开发商的品牌以及知名度都有积极作用,同时更是一种重要的融资手段,随着物管进入跑马圈地时代,有条件的物管企业通过IPO获得更多资金以支撑后续扩张,已成为常规选项。 过去的一年,物管行业资源进一步向头部企业集中。根据中指院数据,物管行业百强企业市场占有率首次超过40%,同时企业规模的增速亦随着梯队靠前而提升,包括碧桂园服务(HK:06098)、保利物业(HK:06049)、雅生活服务(HK:03319)等头部企业在管面积在2019年均同比增长超过50%。 在此背景下,佳源服务亦展现出极强的进击欲。过去两年,佳源服务多次出现在收并购市场,陆续收购了嘉兴星洲、杭州民安、重庆中农国信、湖南华冠、湖南华泽等多家物管公司,其在管物业的总建筑面积由2017年末的1400万平方米迅速增至2019年末的2610万平方米,复合年增长率为36.5%,大幅领先百强约20%的整体增速。 有业内人士表示,毋庸置疑物管企业拥有良好的自我造血能力,但“规模竞速”的行业大环境下,想要快速抢占更多市场份额便意味着需要更多资本的助力,其中又尤以母公司支持较弱的物管企业诉求强烈。 然而,在佳源服务对规模诉求愈发强烈之际,母公司佳源集团及实控人沈天晴却于2019年遭遇了“水逆”。 2019年,沈天晴手中最重要的A股、港股平台双双受挫。其中,年初由一起“乌龙”引发的闪崩使得港股平台佳源国际市值眨眼间蒸发了八成,而通过4.32亿元拿到控股权的A股美丽生态(SZ:000010),也在2019年被戴上“*ST”的帽子,被实施了退市风险警示。 余波之下,佳源集团过了一年的“紧日子”,并频繁高息发债。自2019年下半年相继发行的多笔优先票据票面利率均创下了历史新高,达到13.75%。近期,其融资利率虽有所下降,但依然保持在11.75%。 与此同时,2019年,佳源服务规模进击路上的隐忧也开始显现。与高速增长的在管面积相比,公司的签约面积增速并不突出,作为保障公司未来发展节奏的指标,截至2019年末佳源服务签约面积仅同比增长18%,与此前25%左右的增速也有所下滑。 显然,若能顺利实现IPO,将为佳源服务保持高速发展增添重要的砝码。 希冀补足业务短板 在追求规模之余,佳源服务或许对本次IPO有着更多希冀。 纵观近年进行IPO物管企业的融资用途,利用上市融资发力收并购快速做大规模几乎成为每个企业的必然选项,除此以外,强化增值业务亦是不少物管企业所募资金的主要用途之一,佳源服务亦在其列。 根据佳源服务的计划,满足社区及客户的拓展社区增值服务是其未来的发力点之一。在招股书中,探索并扩展定制的旅行计划、财富管理咨询以及移民和留学咨询服务等具体业务均写入未来规划中,旨在进一步强化多元化的服务业态。 可以看到,近年来,社区增值服务逐渐成为物管企业的核心业务之一,其中,高毛利率是其受到青睐的主要因素。根据披露,在2019年,包括彩生活(HK:01778)、碧桂园服务、新城悦服务(HK:01755)等头部企业增值服务毛利率均超过50%,成为企业赢得利润的重要推手。 “目前各类社交平台等都是基于互联网的概念而形成的,而只有社区是一个具有实体含义的圈层概念。”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对蓝鲸房产表示,换言之,社区增值服务真正的核心就是做平台,业主各类需求有很多,通过社区增值服务可以串联起来,其背后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商业盈利价值点。 对于佳源服务来说,增值服务同样是其业务最“赚钱”的一项,在2019年毛利率达到了35.1%,远远高于非业主增值服务的25.6%以及物业管理服务的22.1%。 然而,社区增值服务却是其三条业务线中最薄弱的一环。翻阅招股书可以看到,虽然在过去三年,社区增值服务与企业同步实现翻番增长,但2019年,其2175万元的营收占公司总营收的比例不超过5%。根据中指院数据,目前在港上市企业社区增值服务收入占总营业收入的比例约在3%-30%之间,这意味着佳源服务的社区增值服务仍位于上市企业的底部区间,与行业整体步伐存在着差距。 在“三足”中的社区增值服务业务缺位之下,佳源服务在过去三年中毛利率表现并不理想。根据披露,佳源服务2017年-2019年其毛利率分别为21.8%、23.8%及23.9%,而同期在H股上市内地物管企业平均毛利率均在30%左右。 在本次IPO中,佳源服务无疑寄托着对社区增值业务增强的想法。不过,亦有观点认为,对于社区增值服务发展,仍需从企业自身实际情况与资源情况出发,选择需要慎重。 而严跃进则建议,要做大增值服务,既要有创新思维,也有要扎实服务理念。从创新思维看,不能简单以社区食堂、社区医疗等来开展工作,否则成本会很高,比如说目前有部分物业公司通过物业管理小哥来进行电商直播,这提高了业主的关注点,同时也促进了社区生鲜等业务的发展,这都具有很强的创新性。而从服务的角度看,更要强调持续服务、真心服务的导向,这才具有积极的价值。 随着佳源服务拆分上市的启动,已经拥有5家上市公司的佳源系资本帝国,又有了进一步壮大的契机。而带着对保持规模扩张以及改善利润率的希冀,此次佳源服务IPO最终能否如愿?蓝鲸房产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