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中国消费力最强的城市之一,有关生鲜的竞争正在疫情之后演变得越来越激烈。随着盒马mini和永辉mini狭路相逢,实体店零售也一路从大卖场拼到了社区门口,一众“小业态”都在快马加鞭抢占市场。 而去年此时在上海开店,如今进入中国一年的德国“零售之王”ALDI(中文品牌名为奥乐齐),也于4月份尝试推出了“精巧型门店”,近日也再次向记者强调了自己的定位――“社区店”。 不过和盒马、永辉们相比,一年只开出7家店的ALDI速度并不算快,那么在这样一场拼速度战争中,ALDI竞争力到底几何? 入华一年 中国大陆第七家、浦东新区第二家试点店迎春店,是ALDI首次尝试精巧型门店模式。关于这家店,ALDI中国方面回复记者的说法是,“在选址的时候,我们是想确保试点店靠近居民区和办公区域,从而最大限度地为消费者提供服务。我们的目标是成为社区里便捷的购物之选,以便让消费者在上下班的途中可以方便购买到即食食品、即烹食品和生鲜蔬菜等。此外,我们也整合线上和线下的零售服务,店铺五公里范围内的消费者可以享受到配送服务。” 除了面积更为小巧(ALDI普通门店的营业面积在500平左右),“社区”的定位,和之前6家门店之间其实没有特别大的不同。虎嗅曾经写过,其位于静安体育中心的首店周边就多为民居,小区入驻率很高,部分为商务区,有着来自周边社区和写字楼的“固定流量”,商品结构也主要服务周边居民。 如今开出刚好一年的时间,再次踏进ALDI的正门,整体布局以及感受没有大的改变:进门左手边,是包括包子、烤肠和烘焙面包在内的早餐档口,紧挨着的是便当货架,中式便当和西式便当分别在货架的两面呈现,其中还有很多的饮品。这样的场景都是便利店的必备元素,而ALDI的便当种类和产品要比普通的便利店丰富许多。 进门右手边则是生鲜果蔬以及乳品日配,再往里走,可以看见日常调味料、日用品货架,以及冷冻食品(冻鲜为主,没有活鲜),左侧是零食饮品和其他日用品。 ALDI的货架相对普通超市较低,对于东方消费者来说,成年人身高普遍无压力。另外,店里还有一个国内商超中并不多见的角色:客户体验专员。除了日常工作的店员,店内还另有两名工作人员,在不打扰和影响顾客购物的情况下,及时发现顾客的咨询需求,及时沟通以解决问题。 ALDI方面对记者解释,每家店都会有这样的1~2名客户体验专员,角色不同于店长和店员,主要作用就是帮助顾客解疑答惑,收集用户体验,提高购物效率,该员工的管理体系也独立于店铺之外。 而相比开业之初,奥乐齐还是有了一些细微的变化。比如,在最里面酒柜拐角曾经有一个电子显示屏,当消费者拿起一瓶红酒放到扫码口,显示屏上会溯源出红酒的产地和产品介绍。不过,此次探店记者发现该机器已经不见了,ALDI方面表示这是出于机器维护的成本问题。 记者分析过,这块显示屏最重要的作用还是培育市场,因为中国葡萄酒市场的消费力正在显现,但这也是一个消费知识门槛比较高的类别,不像啤酒和白酒那样普及。因此这样的市场教育细节其实十分重要。不过,后期的信息更新与机器维护,对一家店来说却徒增了成本压力。 抛开这样的细节,整体来说,从略显精致的购物环境、进口的冻肉及乳制品以及其他大型商超中不常见的商品品牌看,ALDI还是给人一种来自国外的“精品超市”的感觉,其商品和SKU的客单价也都并不低。 要知道,在国外的ALDI本是主打性价比等,面向的也多是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者。当其来到中国,已经客单价并不算低的“精品社区超市”,且开始提供周边5公里的配送服务,履约方为蜂鸟快送和京东到家。 配送员取货区 “中间”业态 ALDI对“社区超市”定义的初衷,显然是面对家庭购物群体,但是这和如今在中国市场上的社区店,却还有着一些不同――如果针对日常消费,现在已经有了超市和便利店,ALDI更像是中间业态,这不仅是指门店的大小,更多指它的定位。它可以提供类似便利店的“鲜食”产品,也能提供包装好的厨房生鲜产品,包括肉、蛋、蔬菜等等。但是主力的商品结构,还是各类的具有特色和差异化的包装食品和饮料。 所以在一些行业人士看来,ALDI在上海的门店从品类特征来说,更像是食品超市,而不是生鲜超市或者综合标准超市。 作为不少中国零售品牌的“老师”之一,ALDI之所以能有现在的江湖地位,原因早不是秘密了。 其一,ALDI几乎90%的商品是自有商品。阿尔迪通过自由品牌和大量采购,尽可能好做到供应链和渠道的深耕,将质量和售价这两个反相关的元素平衡开来,即在保证品质的情况下并且控制成本和售价。 其二,ALDI采取精简SKU。在国内,和普通商超动辄几千个SKU的现象不同,ALDI目前这几家试点店的SKU一般固定在1700多个左右,每个品类的可选择性少但是品类齐全一直是其特色,且商品多为其他超市并不常见的品牌。 其三,ALDI具有高度标准化。不管是在中国大陆还是国际市场,其门店都保持同一个模式,在中国,ALDI门店的区域布置以及SKU品类、数量也几乎是固定不变的,因此也有着高度可复制性。 阿尔迪的很多元素,如今已经体现在国内很多业态中了。 去年年底,京东7-fresh在回龙观一个社区密集处开出了一家零售社区店“七鲜生活”。如果从面积、品类和场景区域来看的话,其实这家七鲜生活身上能巧合的看到ALDI的影子――商品摆放紧凑但是品类齐全,进门处有早点摊;酒水饮料区域不乏国内外烈酒种类;水果蔬菜都是包装好的净菜,且由于面积和环境限制,只有冻鲜,不卖活鲜。 而七鲜生活比ALDI还要多出的部分是热食简餐和简易用餐位,并且,七鲜生活400平米的营业面积之内有着3000多个SKU,比ALDI还要多出近一半。彼时,七鲜生活表示过其目的是为了承包社区居民从早餐到宵夜的一天所有用餐场景。 不过,首店之后,关于七鲜生活后续的扩张再没听到什么消息。或许是因为社区业态其实做起来并不容易,在成熟的社区内外,不乏早就占据了有利地形的菜市场、便利店以及夫妻老婆店,社区业态要想在线上线下打通打透,还任重而道远。 高度可复制性对应的一般是快速扩张,合肥的两个明星社区生鲜品牌,生鲜传奇和谊品生鲜,凭借高度的标准化和可复制化,一度跑出了一年开几百家店的扩张速度。凭借自有品牌供应链的灵活性,按说,ALDI应该快速打开自己在中国的市场才对。但是眼下的ALDI看起来还是过于小心了。 和开始用数字化和大数据追求“千店千面”的中国本土零售相比,ALDI有些低调过了头。 留给ALDI的时间不多了 中国零售的变化日新月异,而在融资不停、模式的当下创业潮中,ALDI一年七家店的速度和效率不算快,那么到底什么样的开店速度才是最合适的?ALDI的回复记者的口径非常谨慎: “ALDI奥乐齐在中国开设的首批线下门店均为试点店,我们通过试点店模式收集消费者的反馈,并根据这些反馈和市场数据调整我们的运营模式。” “ALDI奥乐齐致力于在中国长期开展业务,也正因如此,我们希望在中国发展的每一步都能稳妥恰当”。 当然,ALDI这样的德国企业以严谨为主,不会贸然加快扩张速度是其中的一个可能性因素,但更重要的或许还是供应链――ALDI的特色在于供应链功夫,这也决定了,ALDI对中国大陆本地化的供应链的要求并不会低,难度也不会小。 ALDI在国外已经有了成熟的供应能力,当其进入了中国,原有的供应链虽然可以持续发挥作用,但彼时国外的本地化商品如今却要远渡重洋,价格自然也会水涨船高。 要知道,ALDI门店的复制性强,但是供应链本身的复制性并不强。ALDI从2018年就传出要来中国的消息,但是真正开出第一家店却已经是在2019年年末,原因或许就是要打造在中国市场本地化的供应链。以保证瓜果蔬菜的供应为例,水果蔬菜等高损耗的产品对本地化的要求极高,ALDI蔬菜的保鲜期都在24~72小时,其中,净装的黄瓜上架24小时没人买就会被处理掉,这种对鲜度的要求,不允许滞后的供应链环节出现。 而在社区的零售战争中,ALDI真正进入这场竞赛,要做的功课还有很多。 就在ALDI不紧不慢的开店过程中,在上海,盒马已经开始布局自己100家的mini业态,侯毅还放话这是生鲜电商的最终极模式。并且,盒马的自有品牌渗透率早已超过10%,这也是其未来的方向之一。生鲜电商的融资、攻城略地也在疫情之后开启了新一波的高潮,ALDI需要在更快的时间里树立起消费者的认知。 对于扩张,ALDI方面称暂时还没有开城的计划,要把上海这一个城市打透,再去探索新的城市。 尽管ALDI和盒马等生鲜品牌的模式大不相同,但是,更多的生鲜电商和零售数字化方案已经开始通过大数据做千店千面的打法,选品和数量力求更加精准,ALDI靠着一套SKU和库存,带着原有光环能否在中国继续自己的神话,需不需要在后续做出改变?还尚没有答案。 ALDI显然希望自己保持低调,但是,处在零售战场的一线,它早晚会被卷入这场社区以及到家的战争,它适应这个市场的速度或许还要再快些。
闲置经济,正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喜爱。 “我用闲鱼已经有两年时间了,发现根本停不下来”,李也(化名)私下向记者表示,“之前买东西很多时候都是冲动消费,买回来才发现使用频率很低或根本用不到。现在我基本上会定期处理一下家中闲置的物品,既能帮助自己‘断舍离’,也能得到一部分现金回款”。 而除了卖闲置,买闲置似乎也成了一种潮流。 “感觉像是在逛一家商品异常丰富的杂货铺,可能在某个小角落里藏着特别合心意的物件,这种‘淘东西’的过程别有一番乐趣”,闲鱼用户韩零(化名)也向记者感慨,“有时候其实没有什么要买的东西,但就喜欢上去逛一逛”。 “我们一直在说购前、购中、购后,任何一个购后都等于闲鱼新的开始”,闲鱼CEO闻仲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一年,卖家平均在闲鱼上回血的收入是4000多元。闲置换钱慢慢会变成很多人的刚需”。 后天,也就是6月28日,是闲鱼创立6周年的日子。DAU(日活用户数)突破2000万,GMV(平台成交总额)突破2000亿元,同城业务过去半年增速超过300%,是闲鱼交出的成绩单。 “我希望未来大家看到很多烟火气,而不是商业味。”在闻仲看来,通过做好社区和内容,闲鱼GMV做到1万亿元规模的机会非常大。 年交易额破2000亿元 以90后、00后为代表的新兴消费群体的消费观念的改变,正在促进二手闲置行业快速发展。 据网经社统计数据,2018年我国二手闲置市场规模已超过7000亿元,2014年-2018年的年复合增速达到40%以上。据此推算,预计2020年国内二手市场将达到万亿元规模。 “闲鱼是在2014年6月份,在一个茶水间里进行的一个内部的很小的创业,几个人就开始做这个事情。”闻仲向记者表示,“从内部来说,闲鱼是阿里巴巴的一个创新项目,确实是一个‘富二代’,过去公司不计成本养了我们5年,到第6年之后,我们差不多自己能够活下去了”。 过去的6年时间,闲鱼显然已经从一个茶水间的创业项目,逐渐成长为闲置交易市场中不容忽视的力量。 官方数据显示,目前闲鱼的DAU超过2000万,年GMV突破2000亿元。据《2020闲鱼绿皮书》显示,2019年以来,闲鱼总计回收旧衣物约34851吨、图书740多万本、手机225万余部。 “闲置不仅仅局限于二手”,闻仲向记者举例道,“有用户在仓库里发现了50件3年前的货,然后他就拿到闲鱼上卖掉。这些货是二手吗?不是,这是新品。所以,闲鱼不仅仅是个二手的盘子”。 “我今年已经卖了4、5件东西了,有的还是自己手工改造过的,基本上都是同城交易,还因此结识了不少兴趣相同的买家。”程其(化名)向记者表示,而鉴于在淘宝购买的商品可以一键转卖至闲鱼,又节省了不少时间和精力。 “我们也在跟淘宝、天猫联动,把具有供应链属性的货做一个整合和延展。包括在闲鱼上面已经陆续开始上闲鱼潮品,拓展全新品、潮品领域。”在闻仲看来,这就是要思考如何在天猫、淘宝、闲鱼这三个平台之间,产生更好的联动。 “今天养一个产品,最核心的东西不是流量。”闻仲说,移动互联网时代内容远远大于流量。对闲鱼而言,服务好相应的人就是创造价值,这远远高于所谓的流量,“闲鱼有80%的增量都来自于口碑相传,来自本身的品牌力”。 创新助力强化社区功能 “社区和社交可能是闲鱼再往前走的唯一解法”,走到2000万DAU这个的节点,在闻仲看来,闲鱼需要创新才能爬上更高的台阶。 往前追溯,早在2014年,闲鱼就上线了“鱼塘”板块,以类似“主题微社区”的形式,通过将具有相同兴趣爱好的用户汇聚,赋予闲鱼以社交属性。前述用户向记者介绍,在关注了喜欢的鱼塘后,可以发帖进行交流互动,也可以进行商品的搜索,“更像是一个‘群’,有时候塘主还会举办活动”。 记者在闲鱼搜索发现,不同鱼塘内往往设置有多个具体的细分板块。以某怀旧复古老物件鱼塘为例,用户可在交流区参与话题讨论,目前的热门话题包括“亮出你心爱的宝贝”“我的第一件怀旧老物件”“上个世纪的家用老物件”“说出你的老物件的故事”等。同时,该鱼塘内还设置了vintage、铜器、铁器、瓷器、文玩字画等不同类别的专区,方便用户搜索和查看相关内容和商品。 “什么是闲鱼的社区?鱼塘是闲鱼的一个社区,但在我看来,闲鱼本身就是一个大的社区。”闻仲表示,“无论是闲鱼鱼塘,还是玩家计划,以及最近推出的全民直播,闲鱼就是要在内容、社区上不断强化”。 “许多用户甚至把闲鱼称为‘宝藏闲鱼’,打开什么东西都有。甚至一个女孩子,如果要买20斤大米,都可以在闲鱼上发一个5元的悬赏,看看周边有没人愿意帮忙把米扛上楼。”在闻仲看来,闲鱼已经是一个充满多样性的产品了,各种各样的品类都在展出,很多有乐趣的技能类、服务类,包括代吃奶茶、代吃火锅等,都在这个生态中长出来。 “我希望未来大家看到很多烟火气,而不是商业味。”闻仲向记者表示,希望用户在闲鱼可以解决很多生活上的问题,希望闲鱼同城更好的帮助用户去发现身边发生的各种有意思的、能在线下有所参与的事物。 闻仲表示:“闲鱼在做线上部分的同时,也做很多线下服务。在北京或者杭州能看到,我们陆续会有一些闲鱼小站、闲鱼集市推出。闲鱼本身就具备地理位置和地域属性,我们也会不断发展本地化和同城化、附近化的相应服务。”
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日渐突出,通过打造智慧健康社区,缓解医疗资源压力、补齐医疗健康“最后一公里”,考验着房地产开发商的社区运营能力。实地集团智慧社区通过“家有健康”(joyhealth)配套提供社区医疗健康服务,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搭建高素质专业医疗团队,为社区医疗健康提供了一个智慧化的样板。 老龄化社会呼唤社区医疗智慧化 据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近日发布的《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显示,从2035年到2050年是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高峰阶段,根据预测,到2050年中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3.8亿,占总人口比例近30%;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将接近5亿,占总人口比例超三分之一。 人口老龄化将给医院、医疗等与老龄健康领域密切相关的产业、服务和基础设施,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智慧社区医疗的建设与完善,有助于缓解医疗资源紧张、满足日益增长的老年人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需求。 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赖明勇建议,建立以社区服务为中心的智慧养老新模式。全国政协常委、华润集团董事长傅育宁建议,以旧城改造(城市更新)为契机,出台政策支持我国健康养老产业发展。他认为,这不仅能补齐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短板,一旦出现紧急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机构和人员便可迅速转化为应急力量,还能提高社会化养老的水平和比重,可以释放养老家庭中的青壮年的生产力,从而增加有效劳动供给,提高经济增长水平。 目前,由各地政府组织的智慧社区医疗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6月4日,深圳福田区启动了“智慧健康社区”服务项目,希望通过智慧云平台的构建,为辖区居民提供家庭医生线上服务。各地相继组织开展远程会诊、网上义务咨询、居家医学观察指导、心理疏导、慢病复诊以及药品配送等服务,符合要求的互联网诊疗也被纳入医保基金的支付范围。 作为整个卫生服务体系的网底,社区卫生医疗的智慧化,意义不仅在于为居民提供便利的医疗服务,更在于建立用户健康数据中心通过数据赋能上级医院和商保等,从而延伸服务链,提升整体医疗卫生水平,以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和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联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杨元庆建议,由国家卫健委牵头,基于“数字家庭医生”产生的居家医疗数据,结合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建立社区医疗智慧网格平台,统筹推进社区医疗在分级诊疗和应急医疗管理的智能化部署。 在此背景之下,构建具有急诊服务和健康管理能力的智慧社区医疗意义深远,对社区建造者房地产开发商而言,更是一大考验。 智慧社区医疗解决方案 据了解,近年来不少地产开发商均引进了社区医疗配套,实地集团更是在智慧健康社区率先发力,提供了一套可行的智慧解决方案。实地集团智慧社区医疗配套“家有健康”(joyhealth),通过线上问诊、线下开诊的形式,为居民提供“家庭医生”式的医疗健康服务。 实地集团智慧社区医疗配套“家有健康”医生通过智能设备为患者在线问诊 实地集团智慧社区医疗配套“家有健康”(joyhealth)提供极致的医疗服务,定位于地产式社区新诊所。目前已在实地集团位于广州、中山、遵义、无锡的多个项目落地,并在北京、重庆、青岛等地拥有12家体验中心。 实地集团智慧社区里的“家有健康”社区诊所 依托于互联网,实地集团智慧社区医疗配套“家有健康”(joyhealth)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对门诊的服务体验、营运流程进行再造,实现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患者可通过带有家庭医生服务的健康AI视频终端“智能家庭医生”,和集常规医疗检测、远程视频问诊、自助购药功能于一体的智能化医疗设备“智能微诊室”,进行远程问诊、在线咨询。 实地集团智慧社区医疗配套“家有健康内的”智能微诊室 实地集团智慧社区医疗配套“家有健康”(joyhealth)旗下拥有的108人全职医护团队,和包括三甲医院在职医生在内的300人远程专家团队,通过诊前咨询、专业诊治和诊后随访, 为实地集团业主提供涵盖身体检测、健康管理、7x24小时远程问诊等全方位医疗健康服务。 在实地集团遵义蔷薇国际项目的“家有健康” (joyhealth)门诊部,可以看到,急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口腔科、康复科、中医科、医疗美容科等科室齐全。 实地集团智慧社区医疗配套“家有健康”社区门诊儿科内医护人员在为婴儿检查身体 通过智能微诊室,业主在家中连线坐诊医生,坐诊医生则在门诊部为业主进行问诊、开药、体检等基础医疗服务。实地集团智慧社区医疗配套“家有健康” (joyhealth)将智慧化设备“智能家庭医生”、“智能微诊室”,与线下医疗深度融合,通过专业化、高水准医疗团队的服务,缓解了居民看病就医的“燃眉之急”,获得了居民的信任。 实地集团遵义蔷薇国际的业主徐女士表示,在长达3个月的居家隔离期间,他们一家四口的小病小痛都是通过“家有健康”(joyhealth)解决的:“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我们连门都不敢出,更不要说去医院了。有一次孩子感冒多日,幸好有唐医生带伤坐诊,不然还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 实地集团智慧社区“医疗配套家有健康”遵义门诊,手臂受伤的唐医生仍坚守门诊一线工作 不仅如此,实地集团智慧社区“医疗配套家有健康”(joyhealth)还提出了家庭医生服务体系,从日常生活习惯、饮食结构、运动方式等多维度对居民进行健康管理。为每一位业主建立专属健康档案,并长期跟踪居民身体状况,并定制健康管理计划,通过智慧人居生态系统实现数据打通,包括健身房锻炼进程的提醒、服药提醒等智能化服务,为居民提供整体健康管理解决方案。 实地集团智慧社区配套“家有健康”为居民提供健康管理服务 业内人士指出,当前地产行业正从产品竞争转向服务竞争,房企也开始脱离“开发商”的标签,转为社区运营商。医疗健康成为完善社区运营的关键一环,有望助力房地产产业升级,构建新的生态圈。以实地集团智慧社区医疗配套“家有健康”(joyhealth)为代表的社区医疗健康服务,正是未来社区医疗健康的发展方向所在。
据美媒《哥谭人报》(Gothamist)报道, 目前美国警方正在调查上周在纽约市布鲁克林区湾脊(Bay Ridge)和戴克高地(Dyker Heights)路灯柱子上发现的种族主义传单。周围的邻居们撕下这些专门针对华裔的传单,取而代之的是提倡包容性的传单。 纽约市警察局仇恨犯罪特别工作组和第68分局正在调查是谁印发并张贴了这些种族主义的传单,传单上写着“中国人正在破坏湾脊”。这些传单谎称当地的中国人赶走了白人房主,还说中国人开的餐厅环境差。 3日一早南坡的居民郭弗恩(Fern Kwok)从湾脊一个朋友家走出来时,看到了湾脊地铁站附近的路灯柱子上贴着种族主义传单。“这太可怕了,太恶心了。因为嫁给了一名美国人,我来到美国不到两年,坦白讲,在这里我从没有感受到受欢迎,”她说。 郭弗恩来自新加坡,她在第三大道和海湾岭大道附近的一家药店外发现了另一张种族主义的传单,传单上的字让她感到震惊,一直以来她认为这里是一个多元化社区。根据2014至2018年美国社区调查显示,亚裔占湾脊总人口的15%。她表示:“在湾脊看到这种传单,这是对整个系统的冲击。” 报道称,自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亚裔人就成为种族主义攻击的对象。代表该区的议员贾斯汀·布兰南称公众能够准确定位传单的位置,这样警方才能调取监控录像。 “对于发生在我们社区的这件事,我感到厌恶、失望和愤怒。在面临这种巨大危机和焦虑的时刻,我们必须团结站在一起,我们要通过言语和行动,彼此表达善意和同情,”布兰南说,“很多人给我发来他们撕下这些种族主义传单的照片,我十分感激。仇恨在我们社区没有位置,我们绝不姑息。” 他在推特上晒出社区内粘贴的提倡多样性的传单,传单上所有字母都是大写,写着“湾脊不欢迎种族主义”“我们尊重我们社区的成员并且彼此相爱。社区内没有仇恨的位置。”
居住社区与集约化产业园区同步建设,群众生活条件改善与就业问题共同考虑;一边是社区为园区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另一边是园区为社区居民提供就业增收机会……这种社区、园区共建模式,让地处燕山最深处的?椤树社区改变了落后面貌,走上了农村城镇化发展道路。近日,经济日报记者深入?椤树社区调查,看看这个深山中的贫困村如今的变化。 近日,记者从“塞外山城”河北省承德市驱车向东北行进150多公里,来到燕山最深处的平泉市?椤树社区。在这深山峡谷之中,一座规模不小的现代化城镇让人眼前一亮,这里马路平直宽阔,楼房鳞次栉比,果树漫山遍野。 据介绍,这是河北省建立最早、人口最多、配套设施最完善的农村社区――平泉市?椤树社区。通过集中居住社区和集约化产业园区同步建设,使得原来分布在总面积58平方公里的33个自然村中的2730户11829名村民,在中心村实现了城镇化集中居住、产业化园区集中就业,走出了一条农村城镇化的发展之路。 住进社区 园区就业 “?椤树社区能有今天,正是坚定不移地走城镇化道路的结果。”?椤树社区党委书记金旭东说。 “事实上,直到2010年,我们村的人均年收入还只有2000元左右。”70多岁的村民朴树中回忆当年的生活条件,住在深山中的群众到县医院看一次病,没有两天回不来。?椤树社区党委副书记杨海平介绍说:“2009年,?椤树村在全省率先启动了第一期96户新民居工程,并决定以每平方米960元的成本价卖给本村村民。那时候,大家手中的钱都不多,村干部总担心新房卖不出去,没想到建成后被抢购一空。” 为满足村民需求,第二期126户新民居工程于2012年开工并建成,这期工程依然供不应求。 两期工程进展顺利,不仅让村里看到了新民居建设的前景,也发现这是山区农村群众走向全面小康的一条好路子。2013年,该村启动了第三期563户居民新居工程。同时,结合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贫困群众从不适合居住的生态脆弱区搬出,并通过原有土地复耕,每人获得了5万元到6万元的建房补贴。 有了政策助力,500多户新居很快有了“主人”,其中有237户是享受了易地搬迁政策的困难群众。 通过这三期工程建设,?椤树社区的人口集聚已经达到2730户,总人口近1.2万人。为了便于深化管理,经过省、市政府批准,?椤树社区在河北省率先实行了农村社区化管理机制,村党支部也升格为社区党委。 “让农村群众搬出深山,有了新房,这仅是他们迈向小康生活的第一步。住得稳、不发愁,充分就业则是第二步。只有这两步都走好,小康生活才有保障。”金旭东说。 怎样才能充分就业??椤树社区想到了建设产业园区。可要建产业园区,没有启动资金怎么办??椤树社区16名党员干部筹借了80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村委会决定通过土地流转、集约经营,全面推进现代化农业园区创建工作,让山区群众通过土地流转、园区务工稳定增收。 就这样,一个“山脚大棚覆盖,山中果树缠腰,山顶休闲观光”的标准化产业园区逐步建成。短短几年间,?椤树发展了设施菜地900亩,高标准食用菌760亩,通过土地集约经营,原来仅能收益二三百元的薄地,在建成温室大棚后,创造出了过去十几倍甚至20倍以上的收益;他们还利用一些腾退土地兴办加工企业,增加就业岗位,实现了全社区有劳动能力的群众只要不挑不拣就能找到工作的目标。 45岁的村民赵玉明告诉记者,他家是通过易地搬迁政策从深山搬出来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前生活靠天,一年挣不到2000元。现在,社区居民新区建好了,政府给每人5.7万元补贴,我家仅出了1.2万元,就住上了133.5平方米的大房子,社区干部还帮我们在园区找工作,一家每年能有四五万元收入。现在还清了欠款,生活越过越美。” 工作称心 稳定增收 “伙计们,冷藏车到厂了,大家快把蘑菇周转箱搬出来装车!”随着门卫大爷几声吆喝,承德鑫盛源农业园区负责转运的20多名员工从恒温菇房中搬出一箱箱装满杏鲍菇的塑料周转箱。 据?椤树社区包村扶贫的?椤树镇党委副书记刘德瑞介绍:“鑫盛源农业园区建于2009年,占地70亩,总投资1.2亿元,有主要生产设备200台(套),现有食用菌专家3名,管理人员20多名,安排村民上岗就业300多名,日产鲜品杏鲍菇20吨,年产值8000万元,是?椤树社区引进的第一家规模企业。” 园区投资人李树斌表示,他返乡创业,不仅看中了这里气温较低、空气新鲜,适合高端食用菌生长,还看中了这里建立了农业劳动力非常密集的居住社区,用工方便。“如今已经10多年过去了,由于我们的员工队伍稳定,各项技术标准掌握到位,创造出的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在企业庆幸自己找到了稳定的员工队伍时,员工也满意找到了稳定的就业岗位。园区员工康海艳告诉记者,她在这里工作近10年,每月有3000多元工资,收益比过去种粮食多出10倍,不仅还清了外债,孩子上学也近,要是在以前,送个孩子就需要1个多小时。 “任何事物都有一定关联性,尤其是居住社区与产业园区建设关联性更重要。发展居住型园区需要有经济基础和稳定的员工队伍做支撑,社区是劳动力集聚的枢纽,有了它园区就不缺劳动力。”河北省承德市委常委、平泉市委书记董正国说。 由于起步之时就有比较清楚的认识,社区和园区之间的配合一直非常默契。社区在很大程度上承担起向导和保姆的责任,一手抓项目引进,一手抓配套服务,使得社区除了引进3家规模生产企业外,还形成了近百家经营主体,全社区所有产业年产值达到3.2亿元,仅农业产值就达1.2亿元,社区村民年均收入达到1.18万元,相当于10年间净增了近5倍。 共建共享 良性循环 “11年的实践,不仅让我们看到了社区园区同建取得的成效,更看到了未来的潜力和前景。”平泉市市长曹佐金说。 今年春节之后的复工复产中,在产业园区落户的承德兴泰科技公司车间主任王小军就深切感受到了“两区同建”给企业带来的稳产、高产效益。该公司占地面积23亩,总投资2400万元,主要为北京现代集团带料加工汽车电子线束。项目建设设计6条生产线,年生产汽车电子线束36万套,实现产值1.3亿元,安排300余名青年妇女就业,人均增收在1.5万元以上。 王小军对记者说,公司生产基本没有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所有员工都在?椤树社区居住,而且与外界少有接触,3月1日企业复工通知一下发,所有员工当天全部到岗。 工业园区发展依靠社区建设提升,生态园区建设同样依靠社区发展的提升。 杨海平告诉记者,通过人口向新居住区集中,农民实现了转岗就业,社区以每亩880元将土地从农民手中流转出来,按照统一规划发展经果园林的目标,种植了苹果、蜜桃、板栗等品种,在果园林建设好后,社区再将果园林划分成若干单元承包给社区居民管理。就这样,经果园林不仅成了山区的生态屏障,绿化了荒山荒坡,而且还成了老百姓(行情603883,诊股)的“绿色银行”,经济效益为传统种植业的10倍以上。 截至目前,社区经果园林总面积已经突破4000亩,其中仅富硒苹果种植就达到3500亩、28万株,社区专门为其注册了“金椤美”商标,现在有一半果树进入盛果期,一年单果品收入就达到千万元以上,已经成了?椤树社区的第二大支柱产业。 “园区建设得兴盛,社区建设在提升。”金旭东对记者说,大规模的园区建设使社区集体收入稳定增加,公共设施配套能力增强;国家对“三农”扶持力度加大,改变了农民分散居住的局面,使得扶持资金集中投放,进一步加大了建设力度,并形成良性循环。”从城市返回社区就业的青年王松柏十分感慨,目前社区各种配套设施一点也不比大中城市差,有能容纳200名学生的寄宿制小学、能容纳180名老人的养老院,还有中心公园、标准篮球场、足球场、村民服务中心等。 39岁的村民邓海民就是“两区同建”的受益者代表。他家原来住在?椤树的深山中,?椤树社区的“两区同建”成型后,社区不仅帮助他们走出深山在社区安了家,还为他们提供了创业就业条件。邓海民在妻子劝说下,放弃了在北京打工,回村投身现代种植业,承包了13个暖棚、55亩果园,依托社区网络体系搭建的电商平台也开得很红火,蔬菜和果品在京津等地都有稳定客户。如今,大棚每年纯收入30万元左右,果树还没有全部挂果就能挣差不多20万元,一年下来纯收入达到50万元。 打破常规求突破,创新创造天地阔。通过10余年“两区同建”、互促、共享发展,?椤树小城镇建设累计投入已达到2.6亿元,社区净资产积累也增加到3100万元。这让昔日“一穷二白”的贫困山村成为环境优美、生活甜美、人文尚美的大美乡村。?椤树社区不仅获得了“河北乡村振兴示范区”和“全国文明村”等众多荣誉,还成功入选“全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宋美倩 通讯员 张建伟)
5月26日消息, 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5G、大数据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社区交通管理、物流供应、应急灾备、信息溯源、人员健康等全面数字化管理提供了可能。 欧宗荣表示,政府部门可加大对社区特别是老旧小区改造治理的财政投入力度,充分运用现代科技,强化社区物业管理物防、技防、人防建设,推进社区治理各方主体数据共享,打造“智慧社区”,提升社区治理水平,促进基层社会现代化。 以下为提案详情: 关于构建社区治理共同体 推进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提案 提案人: 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工商联副主席、正荣集团董事局主席 欧宗荣 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心,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基石。在这场全民抗疫斗争中,基层社区作为防控第一线发挥了关键作用,但也折射出我国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仍存在不少短板亟待提升,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科学化、信息化、机制化的任务依然艰巨。要着力构建以社区自身为主体、以智慧科技为支撑、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的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新格局,推进基层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加快引育人才,建设高素质社区工作者队伍。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是社区治理的关键力量,要更加关心关爱基层社区工作者,在待遇和负担上做好“加减法”。要在待遇上做加法,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立等级绩效薪酬制度,提高薪酬待遇;拓展职业发展通道,推动社区专职工作者职业化、专业化发展;加大公开选聘力度,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包括应届毕业生进入社区工作者队伍;鼓励引导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社会知名人士以及社区专职工作者经过民主选举担任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要在负担上做减法,深化落实《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切实为社区“松绑减负”,使社区工作者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做好本职工作,回归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本位。 (二)构建协同机制,动员各方力量参与社区治理。社区治理不是某个人、某个组织的事,要鼓励各类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共同构建社区治理协同机制,实现“1+1”大于2的效果。实际工作中,要注重发挥居民主体作用,摒弃社区治理政府大包大揽,引导居民走出“小家”、共建“大家”,对一些小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采取居民出一点、政府补一点的方式推进,营造“人人是主体、人人有责任、人人做贡献”的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氛围。要理顺物业服务企业与其他社区治理主体的关系与协作方式,将物业服务纳入到社区网格管理体系,共同建立问题协调处理机制,充分发挥协商议事和矛盾纠纷化解作用。要注重发挥公益类社会组织的支持补充作用,强化政策引导,对在社区开展为民服务、养老照护、公益慈善等活动的社区社会组织,降低准入门槛,提供购买服务、场地保障等方面支持,实现社会治理由社区一家“独角戏”到各类群体“齐参与”的良性转变。 (三)强化科技支撑,着力打造“现代智慧社区”。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5G、大数据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社区交通管理、物流供应、应急灾备、信息溯源、人员健康等全面数字化管理提供了可能。政府部门可加大对社区特别是老旧小区改造治理的财政投入力度,充分运用现代科技,强化社区物业管理物防、技防、人防建设,推进社区治理各方主体数据共享,打造“智慧社区”,提升社区治理水平,促进基层社会现代化。 (四)完善法规体系,为社区治理提供法治保障。目前,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的法律依据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等,但是在时效性、适用性等方面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基层治理现实,特别是,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我国现行相关法规中,针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机制短板亟待完善。同时,要更多注重地区差异、发展差异及个体差异等具体因素,引导地方政府健全完善符合各地实际的社区治理规章制度。 相关专题:聚焦2020年全国两会财经报道
5月17日,在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副市长卢彦发布并解读了《关于加强首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按照2022年、2025年、2035年三个节点进行部署,从改革完善疾病预防体系、强化公共卫生人才支撑等6个方面,提出加强首都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的内容。为提高可操作性,北京还制定了《加强首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 目前,北京处于二级响应状态。卢彦强调,这时应该冷静下来,思考哪些好的状态应该继续坚持,哪些是要弥补的短板,哪些是要克服解决的问题,为迎接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提供坚实基础。“全国两会就要召开,在确保首都安全这件大事上要行动果断。疫情防控不仅仅是疾控医疗的事,需要将物资保障、科技支撑、社区防控和医疗救治的各个环节把控住。” 好的经验留下来 据了解,此次《意见》是对全市3个多月以来首都疫情防控工作的一次经验总结。通过对经验做法进行梳理,用《意见》的形式固化下来,形成长效机制。 该《意见》总结了防疫过程中,在体制机制、传染病预防控制、重症患者治疗、物资保障、科技支撑、群防群控等方面,形成好做法、好经验。例如,中医药作为此次应急救治的一大特色,确诊病例中,超九成患者使用了中医药,临床疗效观察,总有效率90%以上;“健康宝”“京心相助”等小程序为群众日常出行和复工复产带来很大便利等。 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林向阳介绍道,《意见》的最大亮点是,其充分体现了首都特点。由于北京特殊性较强,主体多、境内外输入压力大,对政治、国际影响非常突出,对应急管理体系要求也非常高。鉴于此,在应急指挥体系中,特别强调完善央地军地协同、平战结合的传染病救治网络,构建分级、分层、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机制,提高医疗救治能力,也体现出全市调度的整体性。 然而,卢彦也坦言,北京作为首都和超大型城市,与常态化疫情防控需求相比,北京疾控力量明显不足。例如,全市疾控人员配置尚且低于国家标准。截至目前,北京市每万名常住人口疾控力量配比是1.65,仍低于国家1.75的标准。“在疾病防控中对发热患者的筛查中,我们认识到,光靠大医院是不够的,还要靠一线的社区卫生中心。截至2019年底,全市还有31个街道乡镇没有卫生服务中心,现有的336个中14个没有实体机构,186个没有编制的床位,这些短板都要抓紧补齐。” 将培养高端疾控人才 “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过程中,疾病的预防控制是关键而重要的组成部分。”北京市卫健委主任雷海潮说,在充实全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数量方面,全市目前编制仍有一定余地。疫情期间,北京疾控中心640名工作人员中,有550人参与了新冠肺炎的疫情防控。目前疾病预防控制人员数量与特大都市需求量相比,仍需继续加强部署。 雷海潮介绍,北京将在未来三年内增强医防融合人才培养,培养600名公共卫生和临床医学方面掌握基本要领的专业人才。北京将加强人员的素养和能力,使其能在关键时刻的流行病学调查、密接人员管理、实验室诊断等方面发挥作用。下一步,按照首都各类人才的构成情况,发展培养一批高端疾控人才,强调流行病学、卫生信息学、全球卫生、检验检测人才能力的提升工作。 此外,当前北京核酸检测能力已得到大幅提升。经过两个月的努力,已有70所机构具备核酸检测能力,检测量是5.1万份。雷海潮说,“近期最高一天,检测量已达到2.8万-2.9万份”。 “未来三年还将着眼负压病房建设和负压急救车辆的增置。”卢彦说。据了解,在目前全市机构中,负压病房仅为290间,远低于上海、广东,为此要加强负压病房建设;而在疫情期,负压转运车从不足40辆迅速扩展到79辆,但应对大疫还需继续增加负压急救车数量。“北京要用三年左右时间把全市负压急救车提高到100辆左右。” 布局P3实验室 “全市核酸检测量提升的同时,实验室锁定新发传染病的能力仍需长期挖掘。”据雷海潮介绍,目前,北京尚没有一所P3实验室。对此,北京市科委主任许强表示,未来三年将继续加强补齐P3实验室短板,进而将检测能力提升到新的水平。 根据《意见》,将推进卫生健康行业业务网建设。统筹好疾控中心、医院、第三方检验机构力量,优化检测方法,提升核酸检测能力。优化生物安全领域科研力量布局,强化疫情防治科技储备,统筹协调各方科研力量,发挥中关村(行情000931,诊股)企业作用,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抓紧诊断试剂、药物、疫苗和医疗装备研发。 对此,许强透露,目前北京已有3种新冠检测试剂通过审批,有5种新冠治疗药品通过审批。目前,5条技术路线8个团队在进行疫苗研发,其中有3个团队进入二期临床。 此前采访中,科兴控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卫东表示,其公司研制的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克尔来福已进入临床研究。疫苗目前已进入一期、二期临床试验阶段,从研究者反馈的阶段性数据看疫苗安全性良好。日前,团队已于《Science》杂志发表临床前研究结果。 许强说,下一步将继续深化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继续提高精准防疫水平。“其实在疫苗研发过程中,云计算、大数据都发挥了强大的支撑作用。”尹卫东表示,这些技术通过云上进行系列服务和工作,为不同实验室之间迅速传递数据,进而加快分析和研究方向确定的进程。 社区继续封闭式管理 “在首都的公共卫生工作中,社区防控发挥了关键作用,提供了重要支撑。”北京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张革表示,北京社区防控包括1万个小区、3900个行政村,共有160万人参与社区防控。 据统计,累计共有365万返京人员进行了居家和集中观察。这个过程中,社区防控体系和卫生工作人员做了大量的工作,有效做好了社区健康监测,全力开展患者救治。 作为首都,社区的防控面临的任务依然繁重。张革介绍,要继续严格社区村的封闭式管理,用好“健康宝”小程序。继续聚焦重点地区重点人群,严格入境和中高风险地区返京人员的管控,完善应急处置的预案,妥善做好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最大限度降低各类风险,确保社区村万无一失。 昌平区天通苑街道某社区工作人员也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目前尚未接到可以开放社区的通知。“出入证、健康宝都还是要查的,包括最近有出境史和中高风险地区返京的都会继续健康监测。因为像有些地区最近也有些反弹,防控压力还是存在的。当然同时我们也会考虑方便居民的日常生活,像‘五一’之后快递、外卖都凭健康码可以进小区了。” “全国两会将于下周在北京召开。服务保障好全国两会是当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卢彦透露,市里已制定服务保障方案,做好两会期间疫情防控工作,完善应急处置预案,把防控措施落实到位,最大限度降低各类风险,为全国两会胜利召开创造好的条件和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