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是“直播带货”热潮兴起的第一催化剂。 编者按: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直播带货”成为中国独特的消费盛景,也成为外媒争相关注的热点。人民日报海外版刊文谈“直播带货”,文章称,早在疫情发生前,“直播带货”已在中国广受青睐。有外媒分析,与仅能在网页上浏览商品的网购相比,“直播带货”互动性更强,优势更明显。 文章指出,“直播带货”点亮中国“云经济”。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报道称,“直播带货”的销售模式,不仅拓展了网络销售的宽度和深度,还为全国400万人口创造了就业机会。今年3月份直播行业的招聘岗位数较去年同期上涨84%,招聘人数增幅高达133%。与此同时,“直播带货”也刺激了国民消费。 以下为全文: “万物可直播,人人齐带货”。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直播带货”成为中国独特的消费盛景,也成为外媒争相关注的热点。 “从草根到网红,从田间地头到高楼大厦,几乎任何一个地方都可能瞬间变为直播间。”近日,日本NHK的报道对中国直播带货充满惊叹,“一个支架、一部手机、一台美颜灯,就是中国主播们的‘武器’。” 外媒报道称,中国掀起的“直播带货”风潮,刺激了线上消费,迸发出强大活力,可以给其他国家的电商发展提供借鉴。 “中国互联网的新流行符号” “网红、明星、草根商家们纷纷赤膊上阵,在镜头前滔滔不绝地说服观众购买商品。” “数十名中国各地的地方官员也纷纷参与其中,推销当地的特色产品。” 4月24日,英国广播公司(BBC)发布了名为《新冠肺炎疫情下中国崛起的“直播带货”新风口》的文章,描述了当下“直播带货”在中国电子商务领域的火热景象。报道称,“直播带货”的新模式俨然成了中国互联网的新流行符号。 价值300万元木耳一晚上卖光、10天内卖出4000万斤湖北农产品、3小时带货1.1亿元……一个又一个“直播带货”纪录,盘活了当下因为疫情而活跃度锐减的实体零售业。有外媒将“直播带货”比作疫情期间中国小零售商的生命线。 4月25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发布了一段名为《中国数亿美元购物瘾》的视频,也展示了近来直播购物风靡中国的情景。 “‘直播带货’在中国有着高达万亿元的市场。”美国《商业内幕》网站报道称,在中国,作为应对疫情的一种方式,无论是消费者还是销售人员对直播的使用皆出现了快速增长。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国内在线直播的用户规模预计将增至5.26亿人,直播电商销售规模将达9160亿元,约占国内网络零售规模的8.7%。 据BBC报道,疫情期间,中国的直播行业已经成为经济复苏的重要平台。随着“直播带货”消费模式的兴起,中国市场展现出了强大的潜力和生命力,并且加快了实体商业向数字化转型的步伐。 报道称,在这场电商“直播带货”的销售风潮中,参与者不仅有政府官员,也有普通民众。为推广当地的农副产品,越来越多的地方官员走进直播间,为农民增收助力。而作为直播行业的主力军,网红主播也在不断创造着销售奇迹。他们凭借特立独行的销售技巧,成功吸引数千万粉丝的关注。 “直播带货”点亮中国“云经济”。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报道称,“直播带货”的销售模式,不仅拓展了网络销售的宽度和深度,还为全国400万人口创造了就业机会。今年3月份直播行业的招聘岗位数较去年同期上涨84%,招聘人数增幅高达133%。与此同时,“直播带货”也刺激了国民消费。今年第一季度网络零售额占总消费零售总额的23.6%,较去年有所提升。 “这是中国人的创新之举” 早在疫情发生前,“直播带货”已在中国广受青睐。有外媒分析,与仅能在网页上浏览商品的网购相比,“直播带货”互动性更强,优势更明显。 疫情是“直播带货”热潮兴起的第一催化剂。据美联社报道,疫情期间,由于消费者都待在家里,很多企业选择“直播卖货”。在这股新掀起的“娱乐购”浪潮中,零售商可以和遥远的客户实时互动,拉近企业和消费者的距离,提高销售业绩。 近日,《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介绍了包括京东、阿里在内的电商平台,如何通过“直播带货”助力农民渡过疫情难关。文章以一位云南花农为例,介绍了他如何通过京东直播,转战线上、打开销路、转危为机的故事。 日本NHK的报道称赞“直播带货”,“这是中国人在困境中的创新之举,是他们强大生命力的表现。” “直播带货”正成为中国推动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之一。外媒报道称,中国将消除贫困作为今年要实现的重要目标。电子商务平台也纷纷响应,聚焦“三农”,发挥优势,跳过中间商,直接让农村卖家接触到消费者。咨询公司“中国代理商”的研究和战略经理迈克·诺里斯表示,这是互联网公司与政府目标相结合的典型案例,一举多得。 发达的电子商务为中国“直播带货”热潮兴起提供了强大支撑。美国《福布斯》杂志指出,中国拥有8亿手机月活跃用户。在阿里巴巴、京东和腾讯等集团的推动下,中国的电子商务成为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电商直播不仅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也为更多普通人搭建起致富的桥梁。 多方共赢是“直播带货”燃爆市场的持久动力。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评论称,中国“直播带货”热潮的兴起,正在帮助普通中国人实现发财致富和阶层上升的梦想。对很多中国人来说,这是一夜暴富的机会,能迅速带来社会流动性。对于全球品牌来说,这些互联网名人——“网红”——正在成为接触中国数亿购物者的最有效途径。 墨西哥电子商务网站Marketing4ECommerce在一篇题为《电商直播——中国线上销售模式的革新》的报道中指出,在中国,电商直播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今年2月,淘宝直播新开播的商家数量环比1月劲增719%。报道称,疫情促使企业更多地使用直播平台。对于商家来说,直播不仅是为企业生存而选择的工具,更是一次真正能带来企业发展的商机。 “可以为其他国家提供借鉴” “6月是泰国水果黄金月,我给大家带来了榴莲、山竹、芒果、椰青、莲雾、青柚……”6月9日晚,泰国副总理兼商业部部长朱林通过网络直播,向中国消费者推介泰国当季水果。话音刚落,一款山竹就被中国网友抢空,商家迅速补货。当天的直播活动,共售出近5000个榴莲和2万个椰青,还卖出1500份甜虾、3000袋香米及1500份网红炸鸡。 直播活动结束后,朱林表示,电商平台契合很多民众的购物习惯,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中国电商发展理念和技术非常先进,泰中两国的商品贸易将越来越多地通过电商平台展开。欢迎更多中国电商平台入驻泰国,带动泰国电商行业进步”。 “埃塞俄比亚的咖啡、马里的黄油、喀麦隆的白胡椒、科摩罗的香草、马达加斯加的藏红花和塞内加尔的花生……期待更多优质的非洲商品通过跨境电商进入中国市场。”近日,联合国副秘书长兼非洲经济委员会执行秘书薇拉·松圭参与中国电商平台的“直播带货”活动,亲眼看到3000包卢旺达品牌咖啡瞬间被中国网友一抢而空,而直播另一端的卢旺达农民对着手机屏幕欢呼雀跃。松圭说,“中国的数字经济正在发挥巨大作用,将帮助非洲商户和农民加快走出经济困境。” 美联社报道称,电商直播在中国的流行或许可以为其他国家提供借鉴,同样受到疫情影响的美国和欧洲的零售商们可以考虑把电商直播作为新的销售方式。 目前,已有一些西方电商平台正在效仿中国开始“直播卖货”。2019年2月,亚马逊开通“亚马逊直播”,主持人现场直播展示平台上在售的特定产品。美国最大家具电商平台Wayfair也在为期一天半的“Way Day”销售活动中开了直播。 长期关注电商发展的学者劳伦·哈拉南在《福布斯》官网上刊文称,可以预见中国在全渠道零售、社交商务、移动电商等方面的创新,会成为越来越多的西方技术和零售领导者们获得启发的来源。劳伦给国外的电商提出了3个需要向中国学习的地方:有影响力的网红(帮助建立网红与消费者的关系);与受众的互动(搭建双向的互动渠道);直播时长和频率(主播需要增加直播的时长和频率)。
在人民银行天津分行的指导下,近日,浙商银行天津分行办理出口电商跨境人民币收款业务在津落地。该项业务的落地,为境内出口电商企业搭建了一条快捷、安全的在线跨境收款新通路,为小微电商降低结算成本,加速资金流转提供了更高水平的金融服务。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日益增长,已成为外贸发展的新动力。银行以境内外直联方式为跨境电商办理人民币收款的创新业务模式,体现了“本币优先”的政策优势,帮助跨境电商在疫情防控期间规避汇率风险、简化流程手续、及时出口创收,有效纾困外贸企业,助力复工复产。
6月29日讯企业做得越大,越懂得“肥水不流外人田”的道理。这一招同样被字节跳动玩得炉火纯青。 孵化了今日头条、抖音、西瓜视频等重量级产品的字节跳动也按奈不住向其他领域攻城略地的野心。 近期,有媒体报道称,字节跳动完成了一轮针对电商业务的组织架构大调整――正式成立了以“电商”明确命名的一级业务部门,以统筹公司旗下抖音、今日头条、西瓜视频等多个内容平台的电商业务运营。这一变化,意味着“电商”已明确成为字节跳动的战略级业务,而抖音是落实这一战略业务最核心的平台。 社交江湖的“新秀”、短视频行业霸主、日活量超4亿……尝过直播“甜头”的字节跳动当然不会放弃这巨大的流量红利。 这一消息不仅迅速引发电商市场格局的讨论,同时使本就在风口上的“今日头条概念股”“字节跳动概念股”“抖音概念股”等被资金持续追捧,但凡“沾上”字节跳动,都能掀起持续涨停潮,背后的几十万机构、散户赚得盆满钵满,A股又上演了一出“造富神话”。 那么,字节跳动进军电商的流量变现行得通吗? 字节跳动开启A股“造富神话” 各大电商正打得如火如荼之际,电商赛道又迎来了一位重量级“玩家”。 字节跳动被曝近期正式成立了以“电商”明确命名的一级业务部门,按字节跳动方面的说法是“正常业务调整”。 然而,不知从何时起,估值已经超过5000亿的字节跳动所到之处,都成为焦点。 尽管官方对进军电商领域“轻描淡写”,仍然引爆业内对电商市场格局的猜想,同时也点燃A股的做多热情。“今日头条概念股”“字节跳动概念股”“抖音概念股”等掀起持续涨停潮,这些概念一跃成为近期A股最热门的板块。 平台的变现效果相比游戏、电商还是比较差的,“年初把自己的广告位、流量位计算一下,再乘以刊例价格,基本就知道能赚多少钱,是一眼能望到头的生意。” 今日头条、抖音等巨大的流量,给字节跳动带来了变现的可能性。然而,今年以前,字节跳动旗下App此前所做的电商尝试,除开“值点”,基本都是为第三方电商平台做导流,更多的还是是流量贩卖的生意,其本质上仍然是广告生意。据第三方平台卡思学院的2020年公布的数据显示,抖音TOP主播带货的商品有88%来自淘宝。显然,字节跳动现在想要把这些流量在自己的生态中变现。 另据媒体报道,字节跳动2019年营收规模达到1400亿元(官方曾回应称不准确),其中广告收入比高达9成,同时其为2020年订立了2000亿元的营收目标。完成今年的“小目标”,单纯靠广告收入显得力不从心,电商是另一个最直接的变现方式,抓住时机尽快完善自身的电商布局,是字节跳动看得见的变现之路。 市场绝大多数对字节跳动的电商业务比较看好,直播业态正在经历从以往“秀场直播”、网红直播,向“全民直播”、大咖直播转变的过程。字节跳动旗下抖音等视频直播平台,凭借用户数和用户时长快速提升,大咖和品牌企业的开始更多探索线上流量入口,试水直播带货,拓展未来成长空间。字节跳动的新机遇,才刚刚开始。 然而,在电商领域,早已形成垄断优势的阿里系、腾讯系,就像是横在张一鸣面前的两座大山,苏宁、天猫、京东、拼多多,都是电商领域难以撼动的存在,要与这样的对手争夺电商流量,头条系要走的路还很长。 而且,字节跳动做电商还存在许多不足。做电商需要多方面的基础条件,包括支付、物流、用户习惯等,头条系虽然坐拥庞大流量池,但在这些方面依然欠缺。
国内默默无闻,海外风生水起 赌5毛,99%的国人应该都没听说过SheIn。 但就是这样一个在中国默默无闻的品牌,却在海外发展得风生水起,成为了有可能撼动Zara地位的国际知名服饰品牌。 2019年,全球最大广告传播集团WPP联合Google发布中国出海品牌50强,华为、联想、阿里、小米、字节跳动等品牌位居前列,SheIn仅次于大疆,位列第14位。 这是SheIn第三次上榜。 2017年,SheIn的业务覆盖至全球224个国家和地区,收入比2016年翻了一倍。 2018年,SheIn是下载量最高的十大中国跨境出海电商App之一,当年收入破百亿。 2019年黑五,SheIn日销量突破476万件,当年交易额达200亿。 也就是说,最近几年SheIn的交易额年增长率长期稳定在100%以上。 截至目前,SheIn已完成4轮融资,融资总额超3.2亿元,其App下载量超1亿,活跃用户达超2000万。 今年3月,媒体传出消息,SheIn已经与投行接触,最快将于今年完成赴美上市。 SheIn何许人也? 2008年,SheIn成立于南京。他们一开始就把目标瞄准了海外。 做跨境电商,一般的思路是,先在海外电商平台开账户,比如亚马逊、ebay。阿里速卖通要在2010年才成立。 产品合伙人裴旸的观点是,“现在的amazon和ebay基本上被中国人占领,任何一个品类95%是中国卖家。” 在美国百货商场,随处可见的也都是Made in China的商品。 拿什么去竞争? 裴旸在知乎上说,“很可惜,中国到现在为止都只是产品输出,品牌输出非常少,价值观输出基本为零。” 意思是,SheIn要做的是品牌。 SheIn的前身为SheInside.com,“将她放在心里”,是一个婚纱网店,随后向女装转型。 SheIn的国际品牌崛起之路,可以分三个阶段。 冷启动期:借助第三方平台,利用网红进行带货营销。 早期SheIn虽然拥有独立网站,但卖货还是主要依靠亚马逊、ebay等第三方平台。 和一般跨境电商网店不同的是,SheIn除了卖货,还相当重视品牌营销。 2011年,芙蓉姐姐等中国第一代网红还没有落幕,SheIn就开始利用网络红人在Facebook、Twitter、Instagram等国际社交平台进行宣传推广。 起初,SheIn网站几乎100%的流量都来自于KOL推荐,投资回报率高达300%。 不过,当网红时代的红利从顶峰滑落,流量和效率双双下跌,SheIn也就迅速减少了这方面投入。 裴旸以一位拥有170万粉丝的Youtube网红举例,六年前她的合作费用只要30美元,如今已经飙升至50000美元,投入产出比大不如前。 SheIn开始转入第二阶段:着重品牌形象宣传,向独立网站和手机客户端引流。 在裴旸看来,Facebook、Google等平台的推广和SEO,“就像是拉皮条、发传单”,“但是没有任何一个企业是靠发传单上市,广告方式必须从细而小转变成大而全”。 在网络营销之外,SheIn开始尝试电视广告、Youtube开屏页等传统广告方式。 宣传的重点从打折卖货变成了宣扬生活方式,营销的目的从提升销量,变成了品牌塑造。 与此同时,SheIn在加大力度建设独立电商站点。 2010年,SheIn推出西班牙网站,杀入Zara老家。 2012年,SheIn推出法国网站,进驻UR本土市场。 2013年,SheIn的俄罗斯、德国网站先后上线。 2014年是意大利网站。 2015年是阿拉伯网站。 截至2016年,SheIn面向美国、欧洲、中东、印度等市场,覆盖了全球 224 个国家和地区,日均发送包裹10万多个。 在移动端,SheInApp于2013年上线。经过一年多的运营推广,到2015年,其手机客户端的订单比例迅速超过15%。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2016年7月,SheIn拿下IDG和景林资本的3亿元投资,随后正式迎来爆发期。 2015年,其整体交易额大概为7亿人民币。 2016年,随着新市场的打开,SheIn实现数十亿收入。 2017年,SheIn收入翻倍。 2018年,SheIn收入破百亿。 2019年,收入破200亿,SheIn开始接洽新一轮5亿元融资。 SheIn成为了颇具国际影响力的快时尚品牌。用裴旸的话说,接下来“SheIn的目标是干掉Zara。” 风水轮流转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自2005年以来,优衣库、Zara、H&M等快时尚巨头相继布局中国。 在欧美巨头面前,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是其全球化扩张的主要目的地。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中国成为了优衣库、Zara的全球第二大市场,H&M的全球前五大市场之一。 然而随着中国制造的不断成熟,本土快时尚品牌的崛起,以及电商行业的繁荣,欧美巨头正在逐步败走中国。 在最近一两年间,New Look(美国)、Asos(英国)、Topshop(英国)、Forever 21(美国)、GAP集团下的Old Navy(美国)、Superdry(英国)等品牌相继宣布退出中国。 如今,能在中国市场活下来的欧美品牌已经寥寥无几。 与此同时,如今中国品牌则正在逐步走向世界,积极占据东南亚、非洲、中东等市场。 回顾SheIn的发展历程,可以简要归纳为三个市场:起家于欧洲,发展于美洲,壮大于印度和中东。 2016年是SheIn进入中东的第一年,当年其在中东的销量是2亿元人民币,占全球销量的12%。如今这一比例还在扩大。 我们认为根本原因有两个。 首先,中国强悍的制造实力,全球有目共睹。 其次,在全球电商渗透率逐步提高的过程中,中国在电商领域的运营经验尤其丰富。 根据谷歌和贝恩咨询公司联合发布的2019年《中东告》显示,目前全球发达国家的电商渗透率超过10%,发展中国家则普遍低于5%。其中印度、中东等地区又尤其低下。 这自然就意味着机会——尽管发展处于早期阶段,但成长速度相当迅速。 自2014年以来,中东北非的电商年均增长率超过25%。 这与20年前欧美眼中的中国市场何其相似。
近期,中概股掀起回归潮,搅动港股打新风云,行业大白马股价连创新高。背后是黑天鹅满天飞、全球政经环境波诡云谲的背景下,市场对于确定性的痴迷。 电商作为拉动国内零售消费的主力,在疫情前表现出明显的优越性。从以下两张图可以看到,零售电商在短暂的“暂停键”之后,快速回血,而且渗透加速。行业的高景气在公司业绩上逐步得以兑现,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巨头的市值也在持续站上新台阶。 (来源:国家统计局) 反观近日落幕的“618”电商大促,一早便硝烟弥漫,促销力度再次升级,抖快等短视频平台入局,“三国杀”演变成大混战,战况空前。 而作为电商界的年中大促,同时也是疫后最大规模的购物节,意义也远胜往日。尤其对京东来说,可谓是“三喜临门”,店庆、电商大促以及回港二次上市都在这一天,也唤醒了市场超高的打新热情。 凭借在认购人数、募资规模及冻资额三方面的领先优势,京东一举拿下了今年港股的“三料新股王”称号。对投资者而言,大家对长期持有京东仍有些分歧。所以大家非常关心此次京东“618”的表现,这有助于消除市场偏见。 一、“618”战绩如何? 据星图数据显示,18天的大促期,全网GMV达到4573亿元,同比增速达43.78%,且火爆程度明显高于去年“双十一”,多家平台均表现靓丽。其中,京东订单金额达到2692亿元,同比增速达33.6%,较去年26.6%明显提速,创下历史新高。 从品类来看,家用电器、手机通讯、美妆个护类是三大主力。其中,美妆个护类,天猫占比高于京东与拼多多;但大家电、厨房电器、生活电器品类销售额中,京东占比则高于天猫和苏宁,牢牢把握着家电类的优势。此外,全网成交过亿元共283个品牌,同比增长28.1%。京东就占到了187个,占据了大半壁江山。 笔者认为,此次“618”是疫后需求回暖、客流向线上加速转移及平台促销力度提升等因素集中导致的结果。此外,值得留意的是,伴随抖快入局,此次电商大战,展现出物流跟随市场进一步下沉、场景直播化的明显趋势。 物流方面,跟随市场进一步下沉,末端物流成主攻环节。 其中,阿里菜鸟通过供应链“预售极速达”在天猫618期间将预售包裹下沉到配送站点和财年驿站,批量包裹实现一小时送达,超过一半半天达,80%以上当日达,截至18日中午12时,天猫618购物季的包裹有七成已经送达。 京东近两年推出的下沉抓手“京喜”,此次首度入局“618”。公开数据显示,期间日均单量超过700万单,618当日突破1000万单,移动端DAU环比增长超两倍,产业带订单量增长211%,34个中小品牌销售过亿,成其增量场。 京东物流则进一步升级“前置仓”模式,将超过10亿件商品提前部署到距离消费者最近的730个仓库,22个城市实现“分钟级”配送,90%行政区县仓配订单实现24小时达。据京东物流公布数据显示,六线城市配送单量增幅是一线城市的1.5倍,仓配一体订单当日达和次日达占比超91%,全国24小时达覆盖区县占比超过90%,智能仓处理单量同比增长106%。 与此同时,京东物流开放战略得到深入推进,其中个人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311%,大件开放业务单量同比增长230%,开放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过80%。 流量方面,直播成引流主场景。 各电商平台与抖、快等短视频平台建立“带货联盟”,明星、网红、公司高管等不同角色人员直播带货,加速电商渗透与“破圈”。有人认为,这些短视频等直播平台将与电商构成竞争甚至会威胁到其地位。目前看,这种可能性不大,其更多的意义在于为电商导流。 战局升级,市场对京东的战绩也已达成高度共识。在行业白马股价连创新高之际,京东的股价同样持续站上新台阶,目前总市值已突破900亿美元,直奔千亿美元大关。京东能否站上千亿美元?下一个增长点又在哪? 二、价值回归之后,“第二曲线”在哪? “市场短期看是投票器,长期看是称重机。”通过复盘京东上市以来的“两次腾飞”,分别发生在2017年至2018年1月以及2019年至今。不难发现,对京东而言,这两段期间最大的共通之处在于,重大变革带来的经营质变。京东通过在商业模式、组织架构、技术、渠道、市场、供应链等多个方面,推动变革与升级,实现了扎实的业绩改善。 (来源:WIND资讯) 2018年,“内忧外患”交叠,京东股价重挫,但在2018年11月底触底后,走出一条漂亮的“深V”曲线,背后是京东2019年深度调整后的价值回归。 至于具体表现,此前我们分析过,主要体现在用户规模、营收及盈利能力的不断提升及自有现金流的持续改善。与此同时,“一号人物”刘强东在2019年也已逐步放权前端业务,退居幕后布局战略、文化、组织、机制、人才。 今年疫情,无疑又给京东的发展添了一把火。而在东哥退隐后,Q1超预期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也回应了市场一直存在的偏见。 如果说电商零售是京东的“第一增长曲线”,那未来的“第二曲线”在哪? 今年5月,刘强东发布全员信,宣布公司将“坚定不移地转移成为一家技术驱动供应链服务公司,并将供应链的优势服务发挥放大并将供应链的优势发挥放大,并应用于产业场景中,和合作伙伴一起降低行业成本,提升社会效率”,给出了明确答案。 可以预见,随着电商成为消费必需手段,配套的物流仓储、资金结算支付等供应链体系也将成为重要的基础设施,极具商业想象力。 对于长期投资者而言,如今的京东又有多大的空间及机会? 三、京东的胜算与机会 尽管玩法、渠道、场景及市场等都在变,但电商的竞争本质不变,一直围绕在“多”、“快”、“好”、“省”四个方面。京东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好”与“快”,这两大标签也早已占领用户心智,背后则是其自营体系下对于品质的把控及物流仓储能力的长期构建,可以说这与供应链、技术能力共同搭建起的“底层基建”,造就了京东的护城河,也支撑起了商流的高效运转。 1)京东的“底层基建” 我们知道,与阿里走“综合平台”路线不同,京东是以自营3C产品起家,之后又自建物流仓储体系,模式明显更重。虽然在规模上注定无法与阿里相提并论,但却有极高的壁垒: 一方面,物流仓储一体化一直是京东有别于其他电商独有的能力,既能保障配送效率,这点在一季度疫情期间有明显体现,又能在规模效应下实现成本领先优势,这点完全可参考亚马逊的发展路径,这也是为何京东能不断定义快递行业标准的原因所在。公开数据显示,目前京东拥有的物流网络覆盖中小件、大件、冷链、B2B、跨境及众包等六大细分领域,合作供应商超过2.4万家,全国自有仓库超过730个,仓储面积约1700万平米,配送月仓储人员超过17万人。 另一方面,自营体系下形成的供应链能力,除规模效应之外,通过与供应链深度绑定,既能让用户感知更好的服务体验,也有助于深挖链条价值,创造新的增长点。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京东的消费者净推荐值达21.8%,居全国首位。 此外,技术能力也一直是京东的战略重点。既有助于提升内部经营效率,同时对外输出实现商业化。而在供应链及物流仓配一体化能力基础上,京东通过持续研发投入来实现智能化迭代。目前,京东物流已投入运营的25座“亚洲一号”是目前亚洲最大规模智能仓群,70个不同层级的机器人仓也是全国最大规模的机器人仓群。 京东近几年的费率变化也充分反映了这一趋势。2016年以来,除研发费率总体维持上升态势外,其余包括履约费率、市场推广费率、管理费率总体趋于下滑。今年Q1,受疫情影响,履约成本有所抬头,但还是稳定在7%左右。可见京东在规模效应驱动下,经营效率在持续提升。 2)未来机会 我们此前分析过,京东下沉市场的渗透率明显低于另两家,仍有提升空间,这是机会之一。据天风证券的数据显示,京东2019年双11用户城市线分布图中,京东三线以下的用户仅为37.5%,而手机淘宝为50.1%,拼多多为53.3%。 “京喜”作为京东抢占下沉市场的主力,上线仅两年,一路高歌猛进。2019年京东新增用户中,70%来自下沉市场,同年10月,“京喜”接入微信一级流量口。随后“双11”京喜小程序DAU超6800万,今年2月MAU更是超过了1.34亿。 尽管目前看下沉用户群体在客单价上并无优势,但伴随电商持续渗透,用户对多品类购物频率增加,总体还有进步一提升空间。据天风证券数据显示,京东在2017年实现了SKU的快速扩张,同比增长382%。且在新品类持续拉动用户支出。总体来看,京东活跃买家人均支出稳步提升。 第二大机会在于,对外输出技术服务,拉动服务收入增长。2017年京东开始将技术能力产品化,对外输出技术服务。截至2019年Q4,京东技术服务收入占比从年初的10.27%升至12.29%,增超2个百分点。刘强东曾在2019年三季度电话会议里明确表示:“未来技术服务收入将成为京东营收和净利润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除了对外开放技术能力之外,京东早在2012年就开始对外开放物流平台,未来通过向供应链商家开放物流能力,将进一步做大服务收入规模,这是第三大机会。更进一步来看,通过物流很有可能进一步撬动商流规模,实现运销联动,有望形成商业闭环。 之前我们判断认为,服务收入是京东未来是否能扩大盈利和提高估值的关键,因为服务收入具有更高的毛利率和净利润。这点依然可参照亚马逊商业模式演进路线,其不靠零售业务赚钱,而主要通过云计算服务盈利。 总的来说,市场下沉及服务收入增量,将成京东价值重估的基础,契机可能会是什么? 3)重估契机 流动性往往是价值重估的基础。京东在纳入恒指及港股通之后,伴随外资及南下资金流入,将成为推动其价值重估的契机。 近期,美银、高盛、杰富瑞等专业机构纷纷发布买入评级报告一致看多京东集团-SW,这显然是个积极的信号。 尾声 今年注定是不凡的一年,从疫情突袭、油价跳水到金融市场惊变等频刷三观。但“物极必反,否极泰来。”危机相伴,新旧相生。不论是从战略转变、股价位置及资本市场安排,京东的位置都得以拔高,也意味着新的起点。 如果说京东在2019年完成了价值修复,那2020年将开启质的增长。而Q1及“618”期间的靓丽表现,无疑将为其全年增长奠定基础。 目前,国内物流服务供应链市场已在百万亿元规模以上。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9年国内物流服务供应链市场规模达到300万亿元。这对支撑京东千亿美元市值,显然并非难事。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京东赴港上市,集团旗下拆分多家子公司,包括京东物流、京东数科、京东健康、达达,已申请豁免权(3年内将子公司分拆并在港交所上市),而达达集团(DADA)已于今年6月5日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京东整个业务版图日渐清晰起来,也可见其背后的野心之大。
字节跳动的电商野心终于摆在了明面上。 日前,字节跳动正式成立了电商事业部。据媒体报道,针对电商业务,字节跳动进行了一轮组织架构大调整,成立电商一级业务部门,统筹公司旗下抖音、今日头条、西瓜视频等多个内容平台的电商业务运营。 投资界(ID:pedaily2012)向字节跳动方面求证,对方回应称:为了满足用户在抖音上的购物需求,成立了抖音电商部门,是正常的业务调整。 一切信号都表明,字节跳动正努力摆脱第三方依赖,打造自己独立的电商体系。这一次,字节跳动正面出击,分食阿里、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巨头的蛋糕,“围剿张一鸣”的一幕恐怕又在电商领域上演。 电商部门浮出水面 字节跳动,不再隐藏电商野心 大张旗鼓尝试直播带货之后,字节跳动终于正式成立自己的电商部门。 6月中上旬,字节跳动成立了电商事业部。多家媒体披露,字节跳动刚刚完成了一轮针对电商业务的组织架构大调整――正式成立了以“电商”明确命名的一级业务部门,以统筹公司旗下抖音、今日头条、西瓜视频等多个内容平台的电商业务运营。 具体内容包括负责抖音等内容平台上,直播中台、电商中台产品、运营、平台规则、品牌商务等上下游链路工作。负责的产品包括重中之重的“抖音小店”,以及电商平台流量及营销工具“鲁班电商”等。 随后,字节跳动正面回应了电商布局:为了满足用户在抖音上的购物需求,成立了抖音电商部门。也就是说,字节跳动的电商平台主要是建立在抖音的基础之上,以建成一个新的交易平台。 在此之前,字节跳动电商业务原分散在抖音电商中台、商业化部门。此次调整升级后,电商部门将成为与今日头条、抖音、游戏、Zero(教育及新业务)、商业化并列的一级业务部门,同时还掌管TikTok的电商战略,团队多来自原商业化营销团队、抖音电商中台团队以及国际化产品团队。 与此同时,字节跳动电商事业部迎来了一位新任命的高管――康泽宇(Bob),担任该事业部负责人,向字节跳动中国区董事长张利东汇报,也有一种说法是向张利东和字节跳动中国区CEO张楠双向汇报。 耐人寻味的是,康泽宇在字节跳动并无电商经验,此前他曾多次负责字节跳动的海外产品。例如,字节跳动2018年7月在印度推出的社交媒体和娱乐平台Helo,以及更早之前,2015年8月诞生的海外新闻应用TopBuzz。 不过,就在2020年6月,有消息称字节跳动将逐步关闭海外新闻应用TopBuzz,App Store中也无法再搜索到这款应用,字节跳动方面则对此回应称“是业务的正常调整”。 抖音与淘宝开始分手? 复盘字节跳动7年低调电商路 电商,是手握庞大流量的字节跳动早早盯上的一块肥肉。 早在2014年,今日头条推出了“今日特卖”,为天猫、淘宝、京东等电商导流,只不过反响平平。2017年,今日头条针对40岁左右不熟悉电商操作的男性用户,上线了“放心购”业务,以满足中低消费需求,热销商品主要是服饰鞋包,客单价不超过200元,货到付款,度依旧不高。 直到2018年,今日头条悄悄上线了购物APP“值点”,主打时尚购物,品类也更加齐全,不过仍然走低价路线。值得注意的是,字节跳动还通过收购等方式,获得了第三方支付、保险等三张金融牌照,值点的支付方式也转移到线上,默认支付宝,但并不兼容微信支付。 这一年,字节跳动的电商野心愈发暴露,很大程度上源于密切发力抖音电商的举动。2018年3月,抖音为平台上百万级粉丝的红人账号上线了“购物车”功能,商品信息可以跳转到淘宝链接。也就是说,从一开始抖音就是以短视频种草的形式为第三方平台带货,尝试给流量变现。5月,抖音红人的“商品橱窗”上线,意味着抖音红人可以搭建自己的店铺。 2018年12月,抖音购物车功能不再局限于百万粉丝红人,全面放开。那一年双十二,抖音为天猫淘宝带货,促成单数超过120万单,Top50达人完成1亿元GMV,与此同时,2018年,抖音的日活用户已经突破2亿,短视频平台渐渐成为电商无法跳过的流量据点。 从2019年起,抖音电商布局再度加强。先是放心购品牌升级,与值点互通,接着抖音还上线了“小米商城”、“京东好物街”等多款电商小程序,支持跳转到更多外部电商平台,并且,逐步向全体实名认证用户开放商品橱窗,掀起全民带货的热潮。 一个缺少电商基因、供应链薄弱,一个想要新的流量,抖音和淘宝的“亲密关系”是字节跳动电商之路上不能忽略的关键。2019年6月,抖音被传与淘宝签订了70亿的年度框架协议,其中,60亿元广告,10亿元佣金,对此,抖音曾回应称:与淘宝一直保持良好的合作,但提及的数据不实。 今年以来,当罗永浩打出抖音直播带货最响的一枪,抖音电商也开始谋求最大的独立性。5月,有消息称“抖音将在不久后封禁淘宝外链”,当时抖音方面的回复是“关于商品分享限制的消息不实”。随后又有消息称,今年7月1日之后,抖音和淘宝将彻底分手,据说是抖音与淘宝的年度合作框架到期,不再续签。不过,《晚点LastPost》报道,“2020年3月抖音淘宝年框到期后,新的200亿年框仍在谈判进程中”。 抖音与淘宝的合作悬而未决,为2020年的电商新局面增添了更多不确定性。不可否认的是,短视频用户快速增长的阶段已经过去,存量用户的商业变现变得紧急而又重要,字节跳动,当然不会放掉这块蛋糕。 今年营收目标2000亿, 张一鸣和字节树敌:阿里京东拼多多... 可怕的字节跳动,正随时准备四处出击,俨然成为了一头难以阻拦的猛兽。 它的触角遍及各行各业:新闻资讯、短视频、直播、电商、社交、综艺、网剧网大、网文、电影发行、娱乐经纪、音乐流媒体、音频、K12教育、英语学习、电子签名、企业级应用、金融、游戏、搜索、智能硬件、AI、车联网、云服务……坐拥源源不断的流量,字节跳动版图一望无际,并在TikTok的助攻之下,成为一家真正国际化的巨头。 看起来,字节跳动总能轻松吃下瞄准的业务,因为各个领域的创业者开始发现,自己要面对的不仅是站队BAT的问题,还要小心字节跳动这个更加尖锐的对手。与此同时,巨头也不得不对抗这个昔日的小独角兽――因为它并不向BAT任何一方示弱,也从不站队。 这是一台疯狂的“印钞机”。5月27日,路透和彭博先后报道,知情人士称,字节跳动去年实现收入170亿美元,比2018年收入高出两倍多,利润超过30亿美元。对此,投资界(微信ID:pedaily2012)向字节跳动方面求证,对方回复称:对市场传言不予回应。 不久前,美国一家老牌PE机构的合伙人在投资界专访中透露,自己被字节跳动所震撼,“2018年6月之前,抖音、火山、西瓜几个视频平台一分钱都没有销售,后来收费(商业化)后一天进账至少一个亿”。 而本月,根据路透社的最新报道:据知情人士,字节跳动公司2020年一季度营收约4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30%。一个更加大胆的数字是:字节跳动2020年营收目标为2000亿元。 尽管流量带来大量的广告营收,但字节跳动仍然需要更多的造血能力,而电商是决不能放弃的蛋糕:京东回港当天市值超7000亿,拼多多市值千亿美元,黄铮身价飙升,电商的想象力显然是更加无穷的。还未上市的字节跳动,想要讲一讲更新的故事。 只是,杀入电商,张一鸣和字节跳动势必又会四处树敌。目前来看,阿里依然是中国电商霸主,但京东、拼多多势头不容小觑,后面还有苏宁、唯品会、国美等一众巨头,字节跳动的电商之路并不会轻松。 不知字节跳动是否做好了准备,迎接电商巨头们的围剿?
黄光裕出狱,投资人兴奋,股票一份冲天。不过黄光裕能否再造一个国美,仍有待观察。 2010年8月30日,法院宣判,黄光裕因非法经营罪、内幕交易罪和单位行贿罪获刑14年。刑期从自2008年11月17日起至2022年11月l6日止。两次减刑一次在2012年10个月,一次在2016年11个月,已知刑罚到2021年2月16日。 被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罪犯,一般在执行一年六个月以上方可减刑,两次减刑之间一般应当间隔一年以上。普通减刑不能超过1年,有重大立功表现,可以酌情不超过2年,也可以打破减刑限制。也就是时候,如果新闻属实,那么黄光裕应该又获得一次减刑。 黄光裕出狱,会不会让国美系更上一层楼,包括国美零售(HK00493)、中关村科技(000931)、ST美讯(600898)、拉近网娱(HK08172)、国美金融科技(HK00628)五家上市公司。他是否还有创业的激情,是否还跟得上电商步伐? 此时国美当家人,是黄光裕妻子杜鹃。国美整盘棋局上其功不可没。至少在多轮危机中,从最初的控制权争夺,到后面电商化,不能说进取,但守业相当稳健,黄光裕出来,是否取代如今熟悉业务的杜鹃,是否能够与时俱进的重组国美业务,这都是未知之数。但对于黄光裕在狱期间国美的守,投资人明显是不满意的。 黄光裕出狱,投资人兴奋,股票一份冲天,是他们认为,黄光裕一旦出来,国美将吹响进攻的号角,借着当下电商余温,切入更多火热的科技概念,整合如今业绩不佳的上市公司资源,从而再造一个国美。当然了,赢不赢,成不成,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