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领袖聚焦2020全国两会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郭晓蓓 从产业转型升级的视角分析,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有五大看点: 一是新基建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将其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无论是稳增长,还是促转型,新基建都有重要意义。从短期来看,新基建能在当下快速扩大有效投资,为相关行业带来就业岗位的增长与补充,进而促进消费,有利于扩大内需,弥补传统基建与消费人群需求错位的现象;从中长期来看,AI、5G、云计算等一套组合拳有助于提升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实现精准感知、在线处理和智能决策,突破产业发展的瓶颈。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传统基建的重要性减弱,新基建与传统基建需要齐头并进。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新基建加传统基建相结合的发展思路,其中,新基建代表产业升级产业创新的方向,包括5G、工业互联网、充电桩等新兴领域;传统基建作为稳定器对经济增长起支撑作用,包括铁路建设、旧房改造等传统领域,“两新一重”,新老结合,新老交替,新老共同作用来实现“六稳”和“六保”。 二是全面推进“互联网+”,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政府工作报告充分肯定了电商网购、在线服务等互联网新业态在抗疫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明确提出要继续出台支持政策,全面推进“互联网+”,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从2019年加快推进“互联网+”,到2020年全面推进“互联网+”,“互联网+”的作用被更显著强调。而数字经济时代的科技周期始于硬件设备,随着2019年硬件端盈利企稳回升,5G网络建设进程加速带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预计到2023年,中国经济一半以上将实现数字化,大量新型企业将应运而生,互联网科技产业将有更大的作为空间。 三是推动制造业升级。目前国内经济处于恢复过程中,制造业生产已基本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但需求恢复相对偏慢,疫情海外扩散又加剧了中国出口的不确定性。疫情的出现成为传统制造业产业链向智能化转变的重要契机。而“智能+”在我国的具体实践和落地上,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实施基础不完备、科研基础支撑能力有待提升、革新的意识和素质需要强化等。此次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推动制造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大幅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提升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发展工业互联网,推进智能制造。预计未来,智能制造业将由点状突破向区域制造业提升迈进,由基础条件好和需求迫切的行业向更多制造业细分行业扩展,最终形成一批智能制造的中国方案。预估我国智能制造行业将保持11%左右的年均复合增速,到2023年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81万亿元。 四是推动消费回升。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导致接触式消费大幅下降。今年一季度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580亿元,同比名义下降19.0%。不过,疫情也促进了线上购物、外卖送餐以及新零售行业的发展。报告以促进服务消费、线上消费、农村消费等为重要着力点,提出通过稳就业促进增收保民生,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支持餐饮、商场、文化、旅游、家政等生活服务业恢复发展,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养老、托幼服务。支持电商、快递进农村,拓展农村消费。未来相关行业将从政策支持中受益。 五是再次重申“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于房地产方面的表述与往年相比更为简短。一方面,继续贯彻“房住不炒”,明确“因城施策。说明相较于过去关于棚改攻坚等较大力度的政策目标,维持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和健康发展仍是近年中央的政策定调。 另一方面,提升城市生活和居住体验。报告指出:“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支持加装电梯,发展用餐、保洁等多样社区服务”。老旧小区改造为改善居住条件、提升城市安全、拉动经济增长带来想象空间。据国家住房与城乡建部初步统计,截至2019年5月,全国共有老旧小区近16万个,建筑面积约为40亿平方米,预计老旧小区改造将创造10万亿的商机,涉及到政府、企业和居民三方面的参与和利益,方法和路径都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践。 (本文作者介绍: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研究员,高级经济师、高级工程师,多家核心报刊、新媒体专栏作家或特约撰稿人,专注于产业升级、数字经济、金融科技。)
本报记者 朱宝琛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建设充电桩,推广新能源汽车,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 新基建,再次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而早些时候,国家发改委就对新基建的概念和内涵做出权威解读,即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三方面。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高红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新基建”短期有助于扩大需求、稳增长、稳就业,长期有助于释放中国经济增长潜力,改善民生福利,以“新基建”为基础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云化发展正深刻改变产业格局和生产生活方式。 新基建的建设,离不开大量的人才。智联招聘最新发布的《2020年新基建产业人才发展报告》称,综合信息基础设施产业核心技术岗位过去几年的人才供需走势,以及新基建相关政策推行等未来因素,基于计量模型预测,2020年底,信息基础设施产业核心技术人才的缺口将达到417万人。 事实上,从反映人才市场供需关系的CIER指数,新基建信息基础设施产业的核心技术人才近年来处于供不应求状态,CIER指数长期大于1,且呈“先扬后抑”态势,指数在2017年四季度达到近年来高值2.21,即每个求职者面临2个以上工作机会,随后有所下降,2019年四季度指数为1.91,较高峰值下滑0.3。 究其原因,这一态势,与全国就业市场的大趋势有关。随着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及增长方式转型升级,市场主体企业对人才的招聘特征也发生了变化,告别市场扩张单纯依赖人才数量增长转而更加追求人才质量,而2017年是互联网产业泡沫回落的一年,2018年进入理性发展期。综上因素,全国CIER指数自2018年以来整体呈下降趋势。 “新基建”是中国科技和产业经济弯道超车、产业升级的黄金机遇。其中,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四大分支领域,未来就将释放数万亿的市场空间。 根据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到2025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将达到4000亿元,2030年超过1万亿元;5G产业到2025年建设投入将达到1.2万亿元,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累计达3.5万亿元;2019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已经达到6109.1亿元,而预计未来三年将以14.4%的年复合增长率稳定增长,到2022年,中国工业互联网规模将达到9146.5亿元。 各地在推进新基建建设方面,也推出了一系列举措予以支持。比如,江苏、上海等地先后推出加快推进数字“新基建”扩大信息消费和支持发展5G网络的政策意见、《上海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积极布局新基建;湖北省公布了《关于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着力扩大有效投资的若干意见》,强调要聚焦新型基础设施领域,谋划一批5G移动宽带、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超算中心、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项目。可以预期的是,未来信息基础设施产业人才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编辑 张明富)
□本报记者 薛瑾 利率下行、市场震荡,加大了保险资管取得预期收益的难度。因此,不少险资加速在基建等另类投资上寻求突破。 业内人士表示,保险资金应成为“新基建”的基石投资者和价值发现者。中国证券报记者从部分险企了解到,险资近年来积极与基建项目对接,不少已加强“新基建”领域的布局。 险企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长远来看,“新基建”是未来国内投资的重点,与保险资金期限和规模契合的项目如轨道交通、大数据中心等,具有稳定收益、期限较长的项目,是险资关注的重点。 对接实体经济 中国证券报记者近期从多位保险资管人士了解到,险企投资端受利率下行、市场震荡等因素影响,取得预期收益的压力增大。一些险资在探索权益投资多元化之外,发力基础设施项目、未上市股权投资等,试图在另类投资上寻求突破,同时也为支持实体经济开拓更多空间。 国寿投资战略规划部指出,通过另类投资,险资得以实现与实体经济的直接对接,可以建立起中长期投资收益的优势。 新华保险资管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公司十分重视另类投资,主要以债权模式投资另类项目,近年来年均另类投资规模达500亿元。”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数据披露,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接近20万亿元,较年初增长近5%。从配置结构看,另类投资等其他投资7.4万亿元,占比近四成。 在险资的另类投资中,基建投资是重要一环。数据显示,4月16家保险资产管理机构注册债权投资计划共33只,合计注册规模625.58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23只,注册规模508.2亿元,占据大头。 瞄准“新基建” 中保登总经理袁平海近日表示,应同时发挥好保险资金的新动能挖潜作用和新风险削填作用。从产业投向看,保险资金应成为“新基建”基石投资者和价值发现者。截至4月,保险资金通过在中保登登记发行的债权投资计划,对“新基建”的投资达到1650亿元。 新华保险资管相关人士表示,城际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和大数据中心等对险资较有吸引力。这些基础资产具有建设期长、投入资金量大、未来现金流和收益稳定等特点。这与保险资金的久期、负债及收益的特点匹配。对于寿险公司,未来医疗健康养老项目也是与公司主业有较强互动的行业,该类资产也可定义为“新基建”。 “长远来看,‘新基建’是未来国内投资的重点。”该人士说,“我们将通过金融产品的设计,结合股权、债权和夹层投资的方式积极参与上述投资。” 部分项目已落地 在挖潜经济新动能、投资“新基建”方面,不少险资已经开始行动。 新华保险资管相关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公司近期以债权的方式投资了IDC项目(大数据中心)及部分城市的轨交项目。 “这类项目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我们近期发行的一款景星产品,间接支持了国内民营企业在IC和人工智能基础领域的投资。”上述相关人士表示。 平安资管人士此前透露,将会加大在“新基建”领域的投入力度。未来将会把投资视野向5G、半导体、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等领域延伸。 记者从国寿资产相关人士获悉,“服务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增长新动能;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助力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提升及城乡协调发展;服务国家区域战略,推动经济社会优化布局;服务国家产业布局,助推经济转型升级”,近年来一直在其投资主题中。 上述人士介绍,虽然该公司暂未公开提及投资“新基建”,但近年来持续加大清洁能源领域投资布局,初步形成了包括北方通道、中部通道和南部通道的区域覆盖,水电、核电及光伏太阳能的多类型清洁能源投资体系。
自4月下旬国家发展改革委首次明确新基建范围至今,一个月时间内,已有20多个省份推出总额数万亿元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计划。 5月以来,江苏、上海、天津、重庆、山东等省市相继发布政策推进新基建建设。其中,上海版新基建方案发布,将未来3年总投资的目标定在2700亿元;广州签约16个数字新基建项目,总投资额566亿元。 此前,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研究所研究员吴亚判断,今年的新基建投资或在1万亿元左右。目前来看,这一数字需要调整,随着各地新基建项目加速推进,其投资体量也可能会出现较快增长。 近日,海通证券策略团队发布研报认为,新基建投资规模相比老基建较小,但是增速很高,预计2020年新基建投资规模达3万亿元左右,新基建7大领域的投资同比增速均在两位数以上甚至过百。 “我们的课题组做过分析预测,根据现有公开数据,考虑乐观、中性、保守三种情景,在中性情景下,2020年到2025年,以5G网络、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数据中心、云计算、固定宽带、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升级等重点领域投资总规模约为17.5万亿元,年均增速约为21.6%。”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主任徐宪平说,由此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产业规模增加约2.8万亿元,年均增速约为22.6%。 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表示,近期,工信部连续出台了推动5G加快发展、深入推进移动物联网全面发展等文件,致力于加快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更好地发挥对当前稳投资、扩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以5G网络建设为例,除了网络建设自身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以外,还能够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包括相关设备、移动终端的研发和生产,以及培育壮大在线教育、智能家居、沉浸式游戏等新型消费。”闻库说。
受疫情影响,全球宏观经济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在此背景下,债市会有怎样的投资机会?哪些细分品种值得重点关注?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应如何看待以新基建领衔的扩大消费、投资内需的一揽子方案?针对这些问题,金元顺安元启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缪玮彬一一作了解答。 逆周期调节政策助力稳增长 从疫情对经济的冲击来看,缪玮彬认为,一方面,人们消费和生活习惯在一段时期内的改变,会造成内需的结构性调整;另一方面,海外疫情防控周期的拉长会对外需产生较大影响,从而给经济增长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 不过,缪玮彬对今年后三个季度的经济环境并不悲观。“根据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情况,政府会采取相应的逆周期调节政策。” 在缪玮彬看来,当前应发展和活跃资本市场,促进直接融资,降低经济杠杆率和企业债务水平。 把握可转债投资机会 谈到如何应对目前的低利率环境,缪玮彬表示,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持续向好和稳增长措施的显效,利率水平可能有所回升。即使收益率仍有下行空间,绝对收益也较为有限。 在应对利率风险上,缪玮彬认为应从三方面着手。首先,逐步降低资产久期,避免过多的利率风险暴露。其次,提高资产的流动性,降低资产的流动性风险,避免未来资产调整过程中的流动性冲击。最后,利率回升阶段也可能是其他类风险资产价格的上升期,因此进行多资产类别的组合配置也是降低风险和提高收益的重要途径。 针对未来债市的投资机会,缪玮彬表示,对债券市场要保持一定的谨慎心态,可以相对关注一下可转债品种,但要注意正股的发展前景、信用状况和可转债的转股溢价率、收益率水平等情况。 他同时表示,可转债虽是一个不错的投资工具,但也是具有一定专业性的投资品种。投资可转债市场,切忌参与投机炒作。正股是可转债的定价基础之一,若可转债涨幅大幅偏离正股价格,则可转债成为股性品种而失去债性保护,而作为股性品种则会因过高的转股溢价率在投资价值上远不如直接购买正股。 “若正股未来不能上涨则存在价值回归的可能,即使正股上涨,购买的投资收益率也远不如购买正股,并且可能因为赎回条款而导致损失。此外,可转债毕竟还是债券品种,进行可转债投资仍需密切关注其信用风险,既要避免因公司经营或合规问题导致暂停上市,也要避免因回售和到期所面临的兑付风险。” 缪玮彬称。 启动新基建正当时 谈到今年以来被频繁提及的以新基建领衔的扩大消费投资内需的一揽子方案,缪玮彬表示,任何形式的基建必须具备长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符合经济发展需要。从当前内外需受疫情影响的程度来看,当前启动基建稳定总需求非常必要。 他认为,传统基建和新基建在目前的经济建设中会长期共存。“传统基建虽然长期投入较高,但近十年我国的城镇化和区域经济发展非常快,这方面的基建发展空间仍然较大。而新基建是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到一定程度的必然选择,符合国家和社会的长期目标和经济利益,目前总需求有所波动,加大新基建的投入恰逢其时。”
本报记者 包兴安 5月份地方债迎来发行高峰。 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5月1日至5月18日,已发行地方债3476.78亿元,根据地方债信息披露计划,本周(5月18日至5月22日)地方债发行规模将达3028.41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地方债发行步伐加速,名称中冠以“新基建专项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专项债”的债券不断涌现。 5月18日,深圳市发行两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专项债,合计规模为2.73亿元。5月21日,天津市将发行3.3亿元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专项债。据天津市地方债信息披露文件,红桥区2019年的改造任务共涉及10个街道,将对80个小区进行改造,改造面积260.81万平方米,受益居民35380户,改造共涉及二大类45个改造子项,以及社区居委会办公和活动用房的维修、海绵城市建设、雨污混接改造。 4月1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今年各地计划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涉及居民近700万户,比去年增加一倍,重点是2000年底前建成的住宅区。建立政府与居民、社会力量合理共担改造资金的机制,中央财政给予补助,地方政府专项债给予倾斜,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改造运营。 “专项债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展,一方面是为了增加专项债拉动基建投资等内需、稳定就业等功能,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专项债自身对中长期效益的内在要求。”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陶金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地方政府往往以项目建成后取得的收入作为保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相对于公益民生财政投入更能够在未来获得额外收益。 除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专项债外,5月12日,广东省率先发行了4只新基建专项债,投资项目为城际轨道交通、重点实验室、智能交通设施、智能停车场等,规模合计86.6亿元。 例如,2020年广东省新基建专项债券(一期和二期)募集资金专项用于广东省本级、茂名市、湛江市、清远市、汕头市、河源市和云浮市智慧产业、信息技术及科学研究等新基建项目;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新基建专项债券(一期和二期)募集资金专项用于粤港澳大湾区广州市、佛山市、东莞市、惠州市、珠海市、江门市、中山市和肇庆市8个地市的新兴产业、科学研究等新基建项目。 陶金表示,5G、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领域的新基建投资前景更加明确,料将带来中长期更稳定的收益。不过,专项债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充的同时,资金依然会实行专款专用、以具体项目为使用用途,管理也比之前更加严格。 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着力点,专项债不断加码发力。今年专项债将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单独列出、重点支持,增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领域,并允许地方投向应急医疗救治、公共卫生、职业教育、城市供热供气等市政设施项目,特别是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巨丰投顾投资顾问总监郭一鸣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近年来,专项债不仅下发快,而且着力点比较集中,从稳定性角度,更加注重基建、民生领域。而且伴随着专项债使用范围不断拓展,能更好地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大逆周期调节。(编辑 孙倩)
5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加快形成西部大开发新格局,推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三十六条具体措施。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全局出发,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新要求,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意见》中要求强化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包括提高基础设施通达度、通畅性和均等化水平,加强横贯东西、纵观南北的运输通道建设,强化资源能源开发地干线通道规划建设,加快川藏铁路、沿江铁路等重大工程规划建设等,同时倡导积极参与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大西部开放力度等。 那到底机构是如何看待《意见》,对加快形成西部大开发新格局,推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三十六条具体措施又有什么点评呢? 粤开证券 明确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对于当地基建股将有一定拉动作用;强调加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清洁能源诸如风电、光伏板块有望提振;另外,强调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提升了区域内的企业融资方面的便利程度,对区域内的实体企业整体形成利好,同时券商、投行类金融中介机构的业务收入也将得到提升,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 川财证券 文件此次提出“在培育新动能和传统动能改造升级上迈出更大步伐”,在西部构建富有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并特别强调,将推动西部现代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及工业互联网等关键技术,后续西部有望有序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四川等区域核心省份有望率先发力,区域经济迎来更高质量发展,关注“新基建”投资增速等先行指标。 国信证券 从今年年初西部各省公布的重大项目投资情况来看,西南西北十个省市区中已有九个公布规划情况,今年计划完成额同省份口径下较去年计划额增加约196亿,其中甘肃、四川增长最为明显。目前来看,我国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较突出,此次政策的出台有望进一步深化补短板的工作重任,加快推动西部地区建设和基建项目的落地。 国盛证券 《意见》印发标志新一轮西部大开发顶层规划正式形成。此次《意见》正式印发是继2019年3月深改委会议通过《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后政策层面的重大进展。深改委会议通过后,国家发改委根据会议精神,对《意见》作进一步修改完善,按程序报批后印发,标志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顶层规划已经正式形成,一系列政策措施后续有望陆续落地。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聚焦“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完善基础设施仍是重点任务,财税、金融支持强化。 基建是最为确定的受益方向之一,利好区域水泥等基建材料中长期需求。后续对应的具体政策措施将会加速出台。一方面,新一批西部大开发重点工程将加速落地实施,川藏铁路、沿江高铁多段有望加速开工。另一方面,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对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拉动作用也有望加速区域中长期城市化进程。基建是最为确定的受益方向之一,水泥、混凝土、减水剂、轨枕、水利管道、防水材料等基建材料需求端将获中长期提振。 东北证券 复盘2018年以来西部水泥、基建相关指数的市场表现,可以看出指数市场表现与政策密切相关。在2019年3-4月、2020年2-3月,西部水泥、基建等指数相对沪深300取得明显超额收益,这两个阶段基本对应2019年3月19日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指导意见》、以及今年疫情以来高层多次提及基建对内需的拉动作用。 从此次《指导意见》所着重提及的方向来看,建议重点关注如下几个方面的投资机会:一是西部基建相关的交通运输、水利建设,以及水泥、工程机械相关板块;二是西部高新技术产业相关的上市公司,以及金融支持相关的创投、券商板块;三是现代农业、“互联网+”等新业态与当地优势资源结合,农业,以及旅游休闲、健康养生等服务业预计将得到提振。我们从基本面较好以及重点行业龙头两个角度出发来筛选公司,股票组合见正文表格。 西部开发概念股表现数据来源:同花顺制表人:周尚伃 今日西部牧业涨停,同花顺对其的涨停分析是,西部牧业是新疆最大的原奶供应商,A股唯一原料乳输出标的,乳制品加工占营收73%,畜牧业占营收23%;2018年9月当月资产生鲜乳2918吨;拥有新疆目前仅有的两张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销售许可证。 涨停的还有西部建设、北新路桥,同花顺对西部建设的涨停分析是公司是全国十大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是西北地区最大的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公司产品主要面对新疆地区市场,包括乌鲁木齐市,库尔勒市和奎屯市等三个区域市场,公司在三个区域市场的市场占有率均在40%以上。“西建”牌混凝土是新疆预拌混凝土行业唯一的名牌产品。 同花顺对北新路桥的涨停分析是公司为新疆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大型公路工程施工企业,跃居西部地区公路工程施工行业前列,拥有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公路路面工程专业承包一级、公路路基工程专业承包一级、桥梁工程专业承包一级等资质。公司现在有先进的大型公路施工设备695台(套),年施工能力20亿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