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宕机、卡顿事故频发 券业“挖宝”CIO再掀热潮 时隔一年有余,券商首席信息官的招聘需求再次掀起小高潮。 证券时报记者发现,近期有数家中、大型券商均在通过招聘类APP、猎头公司等渠道寻觅合适的首席信息官(CIO)。对于专业能力要求较高的首席信息官,市场化方式成为更高效的人才获取渠道。就招聘条件来看,“计算机相关专业硕士、博士”“具备国际化及技术前瞻视野”“创新能力强”均属加分项。 由于首席信息官属于高管序列,在《证券基金经营机构信息技术管理办法》落地之前,部分券商为完成监管要求,急匆匆地选择由原有高管兼任。在全行业信息技术投入持续加大的当下,分管领导的“靠谱”程度也受到空前重视,这或许是近期频现CIO招聘的原因之一。 市场化招聘成首选 早在去年6月券商大规模增设首席信息官时,业内就曾掀起一波信息人才招聘的热潮。如今,这股热潮卷土重来。 日前,西南证券通过中证协官网等渠道,公开发布招聘首席信息官的消息。就任职资格来看,除了《证券基金经营机构信息技术管理办法》规定的基本条件外,西南证券还要求候选人具有金融机构部门负责人任职经历,分管过信息技术工作或担任过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者优先。 公开招聘首席信息官,西南证券又有哪些期待?就工作内容来看,首席信息官需要根据公司整体战略发展,制订信息技术发展战略规划,并参与公司信息技术运用相关业务发展决策。此外,首席信息官还需要负责信息系统总体规划,建立信息技术部门与技术管理团队,承担公司信息化及金融科技应用职责、推进信息技术赋能业务发展和管理提升等一系列相关工作。 今年1月,西南证券董事会曾聘任其信息技术部总经理、运营管理部技术总监林林为首席信息官,并于3月30日正式任职。公开信息显示,林林现年58岁,1992年进入证券行业,具有20余年证券信息技术相关工作经验。 中证协数据显示,2019年西南证券信息技术投入为1.47亿元,落后于行业平均数的2.21亿元,排名第35位。对此,西南证券相关负责人向证券时报记者介绍,公司正在加大信息技术人才梯队的建设。在此次70亿元增发完成后,西南证券计划未来3年(2020~2022年)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投入不低于上年营收的6%。 除了西南证券公开推出首席信息官的市场化招聘外,证券时报记者发现,近期有数家中、大型券商均在通过招聘类APP、猎头公司等渠道寻觅合适的CIO。不难发现,对于专业能力要求较高的首席信息官招聘,市场化方式成为更高效的人才获取渠道。 对于CIO的市场化招聘来说,哪些素质是加分项?就招聘条件来看,“计算机相关专业硕士、博士”自然是优先项,也有某中型券商要求候选人“具备国际化及技术前瞻视野”。此外,“抗压能力好”“善于沟通”“创新能力强”等也同样可以锦上添花。 信息技术投入在加码 对于首席信息官来说,由于其属于高管序列,在《证券基金经营机构信息技术管理办法》落地之前,部分券商为完成监管要求,急匆匆地选择由原有高管兼任。 例如,有猎头介绍,北京某中大型券商希望招聘CIO的原因是,“目前公司信息模块比较弱,研发类职责都没能承担起来”,目前该职位暂由一位高管兼任,希望能在同业中大型平台引进专业人士。 近年来,证券行业对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持续深入。去年公布的深化资本市场改革12项任务中,深化科技监管改革便是其中之一。今年6月,证监会更新了官网机关部门信息,新增“科技监管局”,同样引起业内热议。 彼时,证监会科技监管局局长姚前曾介绍,证监会党委重构证监会科技监管体系,成立科技监管局,并对信息中心、中证数据公司、中证技术公司的职能进行优化调整,形成了以科技监管局、信息中心为一体,中证数据公司、中证技术公司为两翼的科技监管体制。 在监管的高度重视之下,证券行业信息技术投入也在不断加大。中证协数据显示,按照“信息技术资本性支出+信息技术费用+信息技术人员薪酬×120%”的计算方式,2019年全年,98家证券公司信息技术投入合计达到216.69亿元。虽然统计口径不同,但较上年相比仍有明显提升。投入超过5亿元的券商多达13家,国泰君安、华泰证券、中信证券等3家券商投入金额更是突破10亿元大关。 不过,即便是大手笔投入,近期券商APP频繁传出宕机、卡顿等“事故”,仍令市场颇有微词。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在近期招聘公告中,有券商将“对现有信息化系统日常及紧急问题及时解决”写入CIO的工作内容当中。 “CIO的工作内容当然不仅于此,而是需要在公司层面对信息技术进行通盘规划,尤其是在金融科技深入发展的当下,更需要自上而下进行系统性梳理。”北京某大型券商IT业务负责人介绍,通过自研建设、合作开发、外部采购等模式,券商在IT信息技术领域的积累不断加深,金融科技将有效构建业务发展的护城河。 记者 闫晶滢
因乐视网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A股(证券简称:乐视退(300104),证券代码:300104)已在深圳证券交易所终止上市,我公司自2020年7月24日起终止为其提供证券交易所市场的A 股登记服务,我公司与该公司之间的涉及证券交易所市场的A 股证券登记关系自同日起终止。 我公司根据有关规定已将相应的证券登记数据移交给乐视网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其中包括持有人名册、我公司办理的冻结股份明细表、质押登记明细表、在证券公司的托管情况、股本结构表等。 原由证券公司受理的乐视网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的司法冻结、质押登记等业务,证券公司应当在推荐乐视网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在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挂牌的主办券商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开始为投资者办理股份确权之前,将相关数据及书面材料移交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否则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由原受理的证券公司承担。 特此公告。
截至收盘,上证指数跌3.86%,深证成指跌5.31%,创业板指跌6.14%。 指数全天大幅走弱,创业板指跌逾6%,沪指跌逾3.5%,深成指跌逾5%,除船舶制造板块,题材概念股全线下行,券商、免税店、半导体等板块领跌,个股仅约300家上涨,跌停近百家,北向资金全天净流出约150亿元,市场氛围差。 盘面上看,两市题材概念股全线走弱,早盘涨幅居前的国防军工板块尾盘跳水,星网宇达(002829)、洪都航空(600316)、中船防务(600685)等多股炸板;券商板块全天单边下行,光大证券、财通证券(601108)盘中跌停,中泰证券(600918)、锦龙股份(000712)、国投资本(600061)等跌逾8%;半导体概念股午后加速走弱,圣邦股份(300661)、斯达半导(603290)跌停,南大光电(300346)逼近跌停;免税店概念大跌,众信旅游(002707)、中国中免(601888)、百联股份(600827)等多股跌停。 异动回顾: 09:25 A股三大指数集体低开,沪指跌0.44%,深成指跌0.83%,创业板指跌1.06%,国防军工概念延续活跃,免税店、券商板块领跌。 09:31 无人机板块高开,长鹰信质(002664)、神剑股份(002361)、航天彩虹(002389)开盘涨停,京山轻机(000821)、星网宇达等跟涨。 09:36 猪肉板块拉升,天邦股份(002124)涨5%,赛为智能(300044)、傲农生物(603363)、新五丰(600975)、正邦科技(002157)等跟涨。 09:50 猪肉板块走强,天邦股份涨停,傲农生物、正邦科技涨超7%,赛为智能、唐人神(002567)、华统股份(002840)等跟涨。 09:55 创业板指跌幅扩大至2%。 09:57 证券板块持续走弱,光大证券、国海证券跌逾5%,财通证券、国投资本、太平洋、浙商证券(601878)等跌逾4%。 10:04 汽车整车板块异动,江准汽车、东风汽车(600006)、长安汽车、广汽集团等集体拉升。 10:05 沪指跌超1%,科创50跌幅2%。 10:08 免税店概念持续下行,众信旅游、中国中免触跌停板,鄂武商A、百联股份、王府井(600859)等大跌。 10:44 国防军工板块拉升,洪都航空冲击涨停,新余国科(300722)、中航沈飞(600760)、航发动力(600893)等跟涨。 10:58 黄金概念持续拉升,湖南黄金(002155)涨8%,豫光金铅(600531)此前涨停,赤峰黄金(600988)、银泰黄金(000975)、西部黄金(601069)、中金黄金(600489)等跟涨。 11:07 沪深股市低开低走,创业板指跌超3%,免税店概念、酒店、旅游板块跌幅居前。 11:15 白酒概念集体走弱,水井坊(600779)、泸州老窖(000568)跌逾4%,维维股份(600300)、顺鑫农业(000860)、古井贡酒(000596)、今世缘(603369)等跌逾3%。 13:03 沪指跌幅进一步扩大至3%,深成指跌超4.5%。 13:14 半导体及元件板块大跌,圣邦股份、斯达半导跌停,雅克科技(002409)、鹏鼎控股(002938)、派瑞股份(300831)等重挫。 13:20 农业种植板块异动拉升,万向德农(600371)涨7%,登海种业(002041)、金健米业(600127)、丰乐种业(000713)、苏垦农发(601952)等跟涨。 14:07 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跌幅扩大至4%。 14:28 国防军工板块尾盘跳水,亚光科技(300123)一度跌停,航天彩虹、星网宇达等打开涨停。 消息面: 1、中国外交部通知美方关闭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 中国外交部通知美方关闭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中美之间出现目前的局面,是中方不愿看到的,责任完全在美方。我们再次敦促美方立即撤销有关错误决定,为两国关系重归正常创造必要条件。(外交部网站) 2、新华社发文:中方被迫反制 美方须负全责 中国外交部24日通知美国驻华使馆,中方决定撤销对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的设立和运行许可,并对该总领事馆停止一切业务和活动提出具体要求。此举是中方针对美当局日前突然要求中方关闭驻休斯敦总领馆的反制措施,是美方霸凌挑衅在先,中方被逼无奈反制在后,责任完全在美方。(新华社) 3、知情人士:美团、滴滴以及二者投资方就合并一事已有接触 从一位接近滴滴高层人士处获悉,美团、滴滴以及二者投资方就合并一事已有接触,投资方在其中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美团有意收购滴滴,但滴滴希望独立发展。(深网) 4、中信集团拟入主青岛资管 记者从多个独立信源处了解到,中信集团拟入主青岛市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目前正在尽调中。消息人士还表示:“中信集团将收购三家股东(招商证券投资有限公司、青岛港(601298)(集团)有限公司、青岛地铁金融控股有限公司)股份,收购完成后就剩2大股东,有利于青岛资管轻装上阵。“(中国经营网) 投资建议: 长城证券(002939)表示,建议关注三条主线。首先,结合业绩和估值的性价比,关注周期、基建板块的投资机会。其次,具有业绩确定性的大消费板块依然是长线资金偏好的方向,中长期继续看好预期较强的必需消费、医疗、食品、家电等。最后,持续关注确定性较强的新基建链条,尤其是5G相关下游应用。此外,科技成长方向建议持续关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半导体、芯片、医疗信息化等。
行业动态:上周,沪指累计跌0.54%,深成指跌1.37%,创业板指跌1.30%。7月24日,三大股指全线下挫,午后,亏钱效应持续扩大,两市飘红个股不足300只,近200股跌超9%,科创板近30股跌超10%。板块上,两市题材全线熄火,仅有军工股盘中逆势拉升,但在尾盘集体跳水补跌,证券、免税、半导体、医药医疗等前期强势板块全线重挫。整体看,市场尚未出现止跌迹象,避险情绪大幅升温,策略上,多看少动,等待市场企稳。盘面上,题材全线收绿,证券、免税、半导体等板块跌幅居前。截至7月24日收盘,沪指跌3.86%,报收3196点;深成指跌5.31%,报收12935点;创业板指跌6.14%,报收2627点。本周新基发行情况:据Wind显示,上周共39只基金发布成立公告,总规模达1062.99亿元;共发行49只基金发布发行公告,58只基金首发。上周发行产品中,共两只产品发行规模超百亿,分别是汇添富开放视野中国优势A和汇添富稳健收益C,发行规模分别为144.17亿元和122.17亿元。(图片来源:Wind数据端)上周净值排行TOP10:股票型基金净值排行(搜狐财经根据Wind数据端整理)混合型基金净值排行(搜狐财经根据Wind数据端整理)上周区间净值涨幅排行TOP:股票型基金上周净值涨幅榜(搜狐财经根据Wind数据端整理)混合型基金上周净值涨幅榜(搜狐财经根据Wind数据端整理)企业聚焦:基金二季度重仓股增持医药股截至目前,基金二季报披露完毕,重仓标的也一一浮出水面。对比一季度末,贵州茅台和五粮液登上第一和第二大重仓股宝座,反映出白酒板块的强势。立讯精密成为科技股中的受宠代表,成为基金第三大重仓股,与五粮液的基金持有市值相当。医药板块获得的整体增持较为明显,加上股价上涨,恒瑞医药、长春高新、迈瑞医疗均进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之列。值得一提的是,在五年前的2015年二季度末,金融股还在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中占据7席,截止今年二季度末,只有中国平安和招商银行还分别占据第5和第10位,且两只股均较一季度末被减持。今年二季度,医药毫无疑问仍然是二季度最红的板块之一。截止二季度末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中有3只是医药股,包括恒瑞医药、长春高新、迈瑞医疗,3只个股的基金持仓市值分别为381亿元、349亿元和247亿元,即便考虑二季度的转增等因素,三只个股的基金持股数也均较一季度末有所增加,显示获基金增持。广发基金是持有上述三只医药股最多的公司。广发科技先锋是持有恒瑞医药最多的主动型基金,为1586万股,广发双擎升级持股数也不少,达到1087万股,广发创新升级持有707万股。这三只基金均由广发基金知名基金经理刘格菘管理。而这三只基金同样是持有长春高新的较多的主动型基金。而广发稳健增长则是持有迈瑞医疗最多的基金。公募基金二季度整体盈利7557.27亿元随着基金二季报的陆续披露,基金产品们的盈利情况也逐步浮出水面。数据显示,相较于一季度整体亏损288.75亿元,公募二季度单季盈利达到7557.27亿元,各大类型产品均实现正收益,其中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贡献了超九成利润,公募基金尤其是权益类产品的盈利无疑在二季度迎来“翻身”。今年二季度,A股呈现震荡上行走势,中小盘股涨幅明显高于大盘蓝筹,其中,食品饮料、医药和电子等板块表现尤为突出。伴随市场“赚钱效应”提升,多数基金经理选择顺应趋势,维持高仓位或大幅提升了股票资产占比。天相投顾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全部可比基金的平均仓位是77.01%,相较于2020年一季度末的72.19%,单季度仓位提升4.82%。分类型看,在全部可比基金中,股票型基金二季度末平均仓位为88.14%,比一季度末提升4.63%;混合型基金二季度末平均仓位为75.26%,比一季度末提升4.78%。部分迷你基金公司管理规模持续缩水截至二季度末,公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已突破17万亿元。在头部基金公司强力“吸金”的同时,部分迷你基金公司却陷入了生存困境,基金行业的马太效应愈发凸显。数据显示,一些小基金公司二季度末管理规模较一季度末进一步缩水,个别公司的缩水幅度甚至高达40%。具体基金来看,即便市场赚钱效应提升,也难以提振一些迷你基金的规模。以华宸未来基金为例,今年1月成立了一只偏股混合型基金华宸未来价值先锋,在今年爆款产品频出的背景下,该基金募集规模仅约0.84亿元。尽管成立以来回报近27%,但该基金的规模却呈现逐季缩水的态势。截至二季度末,其规模已仅剩0.35亿元。值得注意的是,这只产品是华宸未来基金目前唯一的一只权益类基金,2016年该公司还曾有一只指数增强型基金被清盘。机构观点:建信基金陶灿:新能源汽车、光伏和风电是新能源投资主线近期,股市“阴晴不定”,风格切换明显,部分板块出现震荡和波动。不少入市的股民经历了“大涨”到“大跌”的行情,对于未来股市的走向和下半年的投资方法产生了担忧。建信基金陶灿表示,面对A股市场行情的变化,较大幅度的向下震幅后,不会迎来较大幅度的反弹,或报复性大涨,投资者可以重新回到结构市的思路上进行配置,或者借助公募基金投资A股市场。此外,陶灿表示看好新能源板块下半年的发展前景。疫情期间,受油价大幅暴跌的影响,新能源板块经历了短期的回调和反弹。业内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提出质疑,担心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以及销量会进入低迷期。陶灿认为,目前,新能源板块处于合理的估值区间,2020年可以称为新能源主题投资的黄金元年,新能源汽车、光伏和风电是新能源主题投资的三个主线。“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经过年初的上涨、三月的回调和近期的反弹与调整,整体的估值水平仍在合理区间。考虑到下半年行业需求的高增速和估值切换,预计三、四季度行业大概率还会有一波幅度可观的行情。”陶灿称。银河证券:金融IT景气上升,龙头公司乘风破浪 银河证券研报称,随着国内资本市场改革提速,金融对外开放脚步加快,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我国国内金融市场信息化水平将会不断提升,下游景气度较高。在金融IT产业链中,上下游关联度较高,行业中竞争要素为技术水平,行业进入壁垒较高。银行证券表示,由于行业赛道分化明显,建议综合考虑竞争要素以及行业赛道,在独立赛道中选择行业龙头,在金融IT领域,推荐恒生电子、宇信科技、同花顺和财富趋势。国信证券:建议关注龙头券商及优势难以复制的特色券商国信证券指出,基于当前发展直接融资的大背景及其对证券行业利好的长期逻辑,将证券行业调高至“超配”评级。资本市场改革持续推进,证券行业将加速形成差异化发展格局,预计未来证券行业将实现“大而全”、“小而精”券商共存的局面。国信证券表示,建议关注在资本实力、风险定价能力、业务布局方面均有优势的龙头券商,推荐中信证券、华泰证券、海通证券;此外,建议关注优势难以复制的特色券商,例如东方证券、东方财富。光大证券:PPI筑底回升催化预期 重点关注水泥、减水剂光大证券指出,6月起水泥进入传统淡季,价格通常承压;20年局部区域雨水影响较大,对水泥价格、产销产生影响略超预期(6月单月水泥产量2.3亿吨,同增8.4%,环比-0.2pct;截止20年7月17日,20年7月全国水泥价格指数138.6,较19年7月均值低6.9)。光大证券称,社消恢复仍相对缓慢,汽车、非耐用品恢复仍需耐心,疫情影响惯性不容忽视。海外疫情对出口影响仍有较大不确定性,现阶段经济复苏引擎需重点关注基建为首的投资贡献。我们对20年基建、地产投资预期不悲观。此外,前期基建公募REITs试点文件出台,打开基建投资中期空间,对基建投资更乐观,看好雨季过后的项目赶工需求带来的需求反弹。光大证券:股市短期是投票器,乐观情绪将推动继续上涨光大证券认为,近期,市场对未来市场风格有所分歧,其中,市场对科创风格的分歧不大,但对于周期股的看法却比较纠结。此外,光大证券表示,从估值角度看,当前A股市值/M2位于2003年以来的76%历史分位,这说明当前A股估值已进入偏贵区间,但股市短期是投票器,长期是称重机,市场短期走势更多地受市场情绪影响,在当前市场普遍较为乐观的背景下,这种乐观情绪将推动市场继续上涨,但投资者仍需要紧盯政策及监管动向。创金合信基金陈建军:消费板块有望逐步进入估值切换阶段陈建军表示,在食品饮料和家电板块,在这两个消费领域中国企业具有全球竞争优势,长期以来证明了自身的高ROE、高现金流以及稳健业绩增长。站在中长期角度,依然值得重点配置。其中,高端白酒长期逻辑非常明显。其次,在食品端上游农业板块里,陈建军说到,农业自2018年底以来一直处于“大周期”当中,疫情背景下配置价值更是得以进一步凸显。其中,生猪养殖是农业大周期里业绩确定性最好的子行业。但是,随着时间推移,该领域内部公司分化会愈加明显,只有个别证明了自己能以低成本快速扩张的公司,才可以分享整个猪周期盛宴。另外,陈建军还表示,看好化妆品、在线消费、精装修产业链等细分消费板块。其中,针对在线消费领域,陈建军指出,国内拥有世界上最普及且最有效率的电商系统,日用品供应链和下游需求都极其分散。在此背景下,利用电商大数据信息整合上游零散供应商去满足下游零散消费的日用消费品运营商,其市场红利将持续存在。华泰证券:二季度公募基金继续低配地产,看好板块估值修复华泰证券指出,2020年二季度公募基金持仓数据显示地产股仓位环比下降0.89个百分点,延续一季度低配格局。公募资金减持行业龙头,继续增配成长型房企和优质物管公司。华泰证券表示,因城施策环境中,政策边际变化对板块影响相对更小,市场更加关注优质公司的成长动力,而成长性的延续、充裕的业绩储备、平稳的发展预期将进一步强化优质房企的估值优势和配置价值。(搜狐财经综合财联社、21世纪、金融界等整理;编辑/徐佳雯)
随着资本市场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落地实施,券商投行业务激增,对人才的需求也超出往年。银河证券近日发出招聘近60人投行业务团队的计划,让行业再次感受到投行的求贤若渴。 根据招聘启事,银河证券此次投行招聘的范围涵盖股权融资业务负责人、债券融资业务负责人、承做业务、债券销售岗,且规模很大,承做业务岗拟招聘55人。此外,银河证券资本市场总部正在公开选拔副总经理,负责公司所承销债券产品的估值、询价和定价,完成公司所承销的债券产品的发行和销售。 如今,投行业务人才成为各大券商眼中的“香饽饽”。西南证券早在今年3月就在扩充投行队伍,并寻找投行总经理候选人。3月以来,兴业证券投行一部、二部、三部、四部、五部、六部、七部均在招人,涉及地区有上海、广州、北京、南京、厦门,招聘人数未有限制。中金公司7月份放出了20余个投行业务岗位。此外,平安证券、华林证券、联储证券等也急需投行人才。 投行持续补充“新鲜血液”,与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不无关系。有资深投行保代表示,项目数量大幅增加,使投行原有的人员配备无法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许多投行已经出现了人员难以休年假的状态,人才队伍需要充实和优化。 值得注意的是,各投行资本市场部也在大举招兵买马。在“通道型”向“交易型”转变中,投行定价能力及承销能力将越发重要。“现在对于我们来说当务之急就是招人。”华南某上市券商资本市场部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但今年投行人才太吃香了,很不好招。” 券商如此大规模招聘投行人才,折射出证券行业的业务调整和战略布局变化。Choice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底,全国123家券商的证券持证上岗从业人数由去年同期的33.12万降至32.52万。其中,证券经纪人、一般证券业务、证券经纪营销和投资主办人注册人数减少,投资顾问、分析师和保荐代表人注册人数增加。 随着注册制时代的到来,对于投行人才的素质要求也有所提高,因此在招聘人员结构上呈现出一定的变化。华中地区某券商分管投行业务的副总裁告诉记者:“以前招人主要是看有没有金融、财会等背景,现在考虑到科创板企业的高科技特性,未来会储备更多有理工科背景的投行新人。” 上述券商副总裁表示,注册制的来临不仅对券商投行人员的财务、法律等专业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而且强调项目承揽人员的可靠性和内控人员的专业性。在券商销售定价能力不断释放的过程中投行还需配备专业的销售人员。
未出所料,立讯精密7月22日盘后超大规模的大宗交易,出自公司控股股东立讯有限之手。 立讯精密7月22日晚公告显示,公司控股股东立讯有限及其一致行动人王来胜(立讯精密实际控制人之一)当日通过大宗交易系统减持公司股份共计12964.3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1.85%,减持所得资金拟主要用于偿还立讯有限银行借款及支持立讯精密相关资金需求。 尽管立讯精密在公告中刻意淡化减持价格和股东套现规模,但深交所披露的交易细节显示,公司控股股东阵营此番减持套现金额接近70亿元。 据深交所披露数据,立讯精密在7月22日共成交53笔大宗交易,合计成交股份规模为12983.65万股,对应成交额为69.08亿元。由于成交笔数太多,上述大宗交易在网站上需分3页才能完整呈现。 进一步来看,除了一笔交易是以每股56元成交19.28万股、卖方是机构专用席位,其余52笔交易价格均为53.2元/股,且是分4个营业部席位抛出的股份。对比公告可知,上述四大营业部正是立讯有限及王来胜的减持通道。 其中,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广州临江大道证券营业部交易笔数虽少,但成交规模最大。通过该营业部,立讯有限方面抛出7105.92万股,对应成交额37.80亿元。 此外,立讯有限及王来胜还通过广发证券深圳高新南一道证券营业部、平安证券深圳金田路证券营业部,分别套现17.78亿元和12.15亿元;另通过光大证券深圳海秀路证券营业部套现1.24亿元。 事实上,细心的投资者也能从“蛛丝马迹”中找到幕后减持方。 结合立讯精密今年一季报股东持股明细,仅以中信证券广州临江大道证券营业部通道所卖出股份规模来看,股东榜单中满足7105.92万股卖出规模的股东并不多,且除了大股东立讯有限,其余投资机构通过券商营业部大笔卖出的可能性很低。 上海证券报记者注意到,立讯有限曾在今年1月初大举抛售立讯精密股权,仅以1月21日的交易为例,当日立讯有限通过大宗交易抛售了1200万股上市公司股份,用于其偿还银行借款,降低股票质押率。 结合交易所提供数据,彼时交易的模式与昨日类似,也是立讯有限通过多个营业部、多笔交易实现。 立讯有限彼时的卖出通道,便包含本次再度露面的中信证券广州临江大道证券营业部和广发证券深圳高新南一道证券营业部。 基于此,通过卖出股份规模及卖方营业部席位,便可提前判定此次近70亿元大宗交易的实施主角正是立讯有限。 “由于立讯有限所需套现金额实在太大,出于方便寻找买家等考虑,将大宗持股拆散卖出比较现实。此外可以看到,买方中有大量的机构专用席位。由于立讯精密是市场中的大白马,很多投资机构都有配置需求,通过大宗交易定向购买也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机构的交易成本,提高了效率。一方有套现需求,一方有配置愿望,于是一拍即合,进行了筹码的交换。”市场人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