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印度和美国后,日本也要禁用中国应用?印度将采取进一步措施 禁用59款中国应用后,印度还要审查275款中国应用!日本跟风? 摘要:继印度和美国之后,日本也要禁用中国应用了? |印度将采取进一步措施 6月底,印度电子信息部宣布,禁用59款中国应用,包括抖音海外版TiK ToK、微信、微博、QQ等应用。印度方面认为,这些应用从事的活动有损印度主权、国防、国家安全和公共秩序。 随后,中方要求印方纠正错误做法。 近日再被问道有关问题,中方表示,中印在务实领域的合作是互利共赢的,这种合作格局受到人为损害,实际上也不符合印方自己的利益。中方也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值得一提的是,在印度禁用59款中国应用后,美国火上浇油,称正在考虑根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对TikTok、微信这样的中国社交媒体应用采取行动。 如今,印度还打算对中国其他应用下手。 据印媒7月27日报道,印度已经草拟了一份清单,其中包括腾讯旗下手机游戏《绝地求生》、小米的短视频应用Zili、阿里巴巴的“全球速卖通”、字节跳动旗下的音乐软件Resso和相机应用ULike等。 印媒称,印度将对另外275款中国应用进行审查,以确定其是否存在威胁。 “政府可能会把它们全部禁用,也可能禁用一部分,或者一个都不禁。”印度知情人士称。 |日本跟风? 看到印度、美国、澳大利亚等都开始对中国应用出手了,日本作为“好朋友”也坐不住了。 据日媒最新报道,日本自民党议员联盟已经向政府提议,寻求制定新政策对一些APP和中国开发的银行系统等进行限制,理由是“安全不受威胁”。 该联盟称,此前一些利用中国开发的人工智能对融资等进行审查的银行系统出现过泄露信息的情况。 但《日本经济新闻》曾报道,自2018年以来,Tik Tok在日本青年人群中颇有人气,其短小精致的短视频创建服务迎合了日本年轻一代“强烈的自我展示欲望”。 对于日本自民党议员联盟的提议,日本网友评论称:“美国先不提,难道现在连IT后进国日本也要这么做了?”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日本跟随美国,禁止了华为5G设备。 (版权说明:本文由-L编辑,转载前请获得授权,转载后请标明出处)如果喜欢小编的文章,可以添加上方关注。希望大家在阅读后踊跃评论和点赞,也可分享给身边的朋友,以示对我们的支持!
海外版抖音TikTok树大招风,被美国、印度封杀,海外资本虎视眈眈,要把TikTok给收购了。 投资者对TikTok的收购报价 估价为500亿美元 7月29日据路透消息,字节跳动的部分投资者对TikTok的收购报价估价为500亿美元(3500亿人民币),该出价为TikTok 2020年预计收入的50倍。 目前,红杉资本、大西洋资本集团等美国投资者正对着TikTok虎视眈眈。如果收购成功,TikTok将会从母公司字节跳动独立出来成为一家独立公司,而张一鸣则彻底失去对TikTok的掌控,连投票权都没有。 网友:太便宜了 对于这个500亿美元的价格,网友表示太便宜了。 TikTok正在多个大国遭围剿 抖音的国际平台TikTok近期的“出海”之路似乎多灾多难。在6月被印度政府封禁后,7月初,美国国务卿蓬佩奥表也示美国正在“考虑”禁止包括TikTok在内的中国应用。20日,美国众议院通过法案,禁止联邦雇员在政府设备上使用TikTok。 美东时间周二(7月28日),一群共和党参议员继续加大对TikTok的施压,要求特朗普政府评估TikTok可能干预美国大选的潜在威胁。 包括马尔科·鲁比奥(Marco Rubio)、汤姆·科顿(Tom Cotton)在内的多名共和党参议员联名致信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ODNI),国土安全局(DHS)代理局长和美联邦调查局(FBI)局长。这些议员称外界力量可能利用TikTok来控制或歪曲政治对话,从而在美国人之间制造分歧,以实现他们乐见的政治结果。 字节跳动公司的一位发言人回应称,尽管TikTok并非政治新闻的“首选平台”,但该平台会“积极投入力量以保护我们的App”。 字节跳动发言人称:“TikTok已经采取了严格的打击虚假信息的政策,并且我们不接受政治广告”。他还补充道,该平台的内容审核是由位于美国加州的团队执行的,“并不会受到任何外国政府的影响”。 美联邦调查局和国土安全局尚未对此回应。不过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确认收到了这一信件,并表示:“我们会采取相应的回应。” 在美国借口“可能泄露个人信息”威胁禁用TikTok后,日本自民党议员联盟也向政府发出类似建议。日本广播协会(NHK)28日报道称,自民党议员联盟已向政府发出建议,寻求制定新政策对一些App和中国开发的银行系统等进行限制,宣称以防止“用户信息被泄露”。 此事经日媒报道后也引起许多日本网友讨论。“中国App受限制”也迅速登上日本推特热搜。 《日本经济新闻》曾发布专栏文章称,自2018年以来,TikTok在日本青年人群中人气飙升,其短小精致的短视频创建服务迎合了日本年轻一代“强烈的自我显示欲望”,受到许多人的喜爱。不仅如此,报道称,随着TikTok人气的高涨,其中许多配乐也在日本乐坛火了起来,这促使了日本多家音乐公司与字节跳动展开业务合作。2018年10月,日本大型娱乐公司爱贝克思集团宣布与字节跳动合作,在TikTok中添加约2万5000首歌曲。另据《赫芬顿邮报》日文版报道,仅截至2019年2月,日本国内TikTok的月活跃用户数量已经飞速增长至950万,预计未来将会更多。 中国用抖音干预美国大选?外交部:不感兴趣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29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就所谓“Tiktok(抖音海外版)干预美国大选”的说法进行回应。 他表示,中方对美国大选不感兴趣,我们无意也不会干预美国大选,同时我们希望美方在大选中也不要拿中国说事。 “至于Tiktok的问题,美方个别议员的言论属于无中生有。”汪文斌强调,中国政府一贯要求中国企业在依法合规基础上开展对外合作,我们敦促美方一些人士端正心态,摒弃偏见,停止动用国家机器打压中国企业,多做有利于促进中美关系的事,而不是相反。 海外版抖音的出海之路 三年前,抖音海外版改名“TikTok”,短短三年,TikTok踏足30多个国家,攻占180多座城市,俘获全球10多亿用户,利用算法和荷尔蒙体验,拳打海外巨鳄,脚踢创业虾米,火速在国际短视频赛道里,拿下第一。 今年3月,字节跳动成立8周年,在给全员的内部信中,张一鸣宣布将亲自挂帅,集中精力攻占海外市场。 TikTok可以称得上迄今为止中国出海最为成功的产品,它做到了腾讯、百度都做不到的事:在别人的地盘上争到最大的蛋糕。 它是全球下载次数最多的应用,其装机量击垮了它的同类巨头竞争者们,包括YouTube、Instagram、Facebook等。 Sensor Tower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底,抖音及其海外版的全球总下载量已经突破了20亿次。这个数值是什么概念――相当于每个美国人都下载了一遍,并且他们同时还拥有六台手机。 而字节跳动也在最大限度地为TikTok保驾护航。但除了采取不断地去中国化、招募更多的外籍高管和员工、重新理顺投资者关系,以及在新加坡建立数据备份系统等措施外,不可否认的是,它依然树大招风,就像白宫顾问所宣称的那样:“即使 TikTok 被卖给美国公司,也不能解决问题。” 目前看来,国外的资本认为想让TikTok存活下去的出路,就是接受收购。因为当TikTok摇身一变成为美国公司后,在国际市场上受到的限制自然会小很多。 不过有媒体指出,目前张一鸣对于被收购的态度是抵制的。他不仅想继续保持对TikTok的控制,也不愿意给国际上的竞争对手分享自己独有的算法技术。 近几天,字节跳动曾回应过关于TikTok的收购问题:对市场传言,不予置评。 TikTok CEO指责FB: 以爱国为幌子,想把我们赶出市场 7月29日晚间消息,TikTok CEO凯文·梅耶尔(Kevin Mayer)今日指责Facebook,称后者把爱国主义作为幌子,试图以不公平的方式将TikTok赶出市场。 梅耶尔在一篇博客文章中称:“在TikTok,我们欢迎竞争。我们认为,公平竞争让我们所有人都变得更好。但是,请让我们把精力集中在公平、公开的竞争上,为我们的消费者服务,而不是竞争对手Facebook的诽谤攻击。Facebook把自己的行为伪装成爱国主义,旨在结束我们在美国市场的存在。” 梅耶尔发表此番言论,正值Facebook CEO马克·扎克伯格稍晚些时候将出席美国众议院司法委员会(HRJC)举行的反垄断听证会。在事先准备好的证词中,扎克伯格声称Facebook是“一家引以为豪的美国公司”。 此外,梅耶尔还抨击了Facebook打造TikTok山寨应用的努力。他说:“对于那些希望推出有竞争力的产品的公司,我们欢迎。在短视频应用Lasso失败后, Facebook又推出了另一款山寨产品Reels。” 本月初,Facebook宣布关闭Lasso。本月中旬,Facebook称将在美国和其他50多个国家推出短视频应用Instagram Reels,从而向TikTok发起挑战。 当前,TikTok在美国等市场非常受欢迎,尤其是在青少年人群中。有数据显示及,TikTok目前在美国拥有逾3000万活跃用户。今年5月,梅耶尔成为TikTok CEO,兼字节跳动COO,之前曾担任迪士尼的流媒体服务主管。 当前,TikTok在美国正面临严峻挑战。知情人士称,以风险投资公司“泛大西洋投资”(General Atlantic)和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为首的投资者,正与美国财政部和其他监管机构讨论相关事宜,评估能否收购TikTok多数股权。
外企为利用中国制造优势和贴近中国市场需求而进入中国是理性选择,中国制造大国的地位无法从根本上撼动。 近日有两条消息引起了大家的热议。一条是日本政府将专门拿出2435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58亿元)资金,用于资助日本制造商将生产线撤出中国,以实现生产基地的多元化。在2435亿日元当中,有2200亿日元将用于资助日本企业将生产线迁回日本本土,235亿日元将用于资助日本公司将工厂转移至其他国。另一条是美国白宫首席经济顾问库洛德提议:“对于美国企业从中国迁回美国的所有支出,美国政府应同意给予百分之百的税前列支”。许多中国自媒体开始炒作这条新闻,甚至打出了“白宫官员提议美国公司全部撤离中国”这样耸人听闻的标题。 对于这些新闻,只有分清政治口号和商业逻辑之间的差异,才能帮助我们正确判断形势,抓住事物本质。政治口号通常代表政治家的愿望和导向,但跟商业的现实利益往往有很大距离,从而难以落实。在西方多元社会,政府对商业行为的影响力是有限的。商业背后的利益考量才是决定企业行为的根本。 根据日本外务省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进驻中国的日资企业增至2005年的2.2倍,达到7.6万家,其中大多数企业都在中国开设工厂,比如众多知名的日本车企和日本半导体电子企业。假如有一万家日企要搬回日本,根据日本政府给出的资助资金数量,平均每家能够获得22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43万元。这样的金额对于跨国搬家显然只是杯水车薪,恐怕用于职工的遣散费都不够。 其实,当年日企和美企从本土搬到中国本身就是基于商业逻辑的理性行为。他们离开本国,一方面是基于成本的考虑,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本国的经济结构转型和调整,使得环境对制造业越来越不利。而现在这些基本因素依然存在,简单把制造业搬回本国并没有任何的合理性。随着过去几十年的转变和调整,今天美国和日本的劳动力结构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日企和美企搬回本国的最大挑战是缺乏产业工人,而不是单单成本的问题。这一挑战在日本的老龄化社会尤为严重,使得制造业的大规模回迁已经几无可能。 同时,外企搬出中国在过往十年也是一种常态,而非这两年才出现的独特现象。在这同时,外企也在不断地进入。外企的进进出出已成为一种动态平衡。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迁出是一种必然。 中国加入WTO的初期,中国出口的八成是资源性商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到今天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机电制造大国,出口商品中机电产品已占到六成以上,而劳动密集型产品已下降不到二成。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已基本完成了产业的转移。 外企迁出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但还有一种原因是部分外企在中国的竞争优势逐步丧失。我们应该看到,外企当初主要是把中低端制造转移到中国,许多中高端制造并没有迁移过来。随着中国本土产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这些中低端的外企制造业越来越无法和中国本土企业竞争,外迁也就成为了一个无奈的选择。三星手机的生产从韩国到中国,再转移到越南,就说明了这一典型现象。 今日中国制造的优势,早已从劳动力成本转变为供应链效率和技术成本的优势。中国许多产业的供应链效率,特别是机电产品,所带来的综合成本和时间成本的优势已成为很大的竞争优势,全球其它地区很难复制和具备。一个很好的案例就是手机生产,由于供应链的高效率,中国手机的制造成本总体普遍要比周边地区低15%-20%。 中国技术人员的低成本是中国制造的又一突出优势。制造业技术人员包括了硬件技术和软件开发人员。虽然中国各方面的技术与国际高端及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段距离。但中国靠着自身丰富和庞大的技术劳动力资源,近十年的追赶速度还是相当惊人的。中国制造业近几年的转型升级离不开这一丰富和庞大的技术劳动力资源。2019年,中国有750万大专毕业生,而新增普通劳动力只有150万。这一新增的人员结构也决定了未来中国制造的结构和方向。 中国不但是制造大国,还是全球少有的消费大国,这也是各国企业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大多数商品,中国已是全球第二大市场,其中众多商品,中国已是全球最大的市场。例如中国汽车的市场规模已是美国的两倍多,手机的市场更是如此。这么大的市场是没有一家跨国企业可以忽视的。为了进入并占领这一市场,更加贴近客户,将部分生产能力转移到中国,也就成了许多跨国公司的自然选择。 总体来看,外国企业为了利用中国制造优势和贴近中国市场需求而进入中国是理性的选择,将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转移出中国也是产业发展的自然过程。过去20年中国制造所形成的优势不会瞬间消失,中国制造大国的地位也无法从根本上撼动。即使某些外国政治家希望本国企业撤出中国,但他们的政治愿望终究难以改变多数企业家的商业利益考量。
和被微信、支付宝等巨头瓜分的中国支付市场不同,日本电子支付市场仍处于爬坡阶段,大大小小的支付公司仍在不断发展业务。 36氪近期接触的日本聚合支付服务商「FreePay」,正是从2017年开始,首先瞄准中国游客赴日旅游的大趋势,为日本当地商户提供聚合支付业务。 FreePay创始人兼CEO仇志强对36氪表示,日本是一个海量刚需高频的万亿级消费市场。2018年中国仅大陆访日游客838万人次,2019年中国仅大陆游客访日959.43万人次,来自中国两岸三地的访日游客达1677.56万人,占全体访日外国人的52.6%,同比增长14.5%,已连续7年创下历史新高。中国游客在日本本土创造了每年1000亿人民币的消费市场,人均消费21.3万日元,折合人民币1.4万元。因此,FreePay在成立之初,就把目光放在这一市场,而后拓展到日本当地以及更多国家游客的支付服务。 聚合支付即是将一个以上的银行、非银机构或清算组织的支付服务,整合到一起,为商户提供服务。比如一个日本的当地商户无需对接多个支付公司(如支付宝、微信、日本当地支付服务商等),只需对接FreePay一家,消费者即能通过扫FreePay提供的二维码完成支付,类似国内的收钱吧的模式。 聚合支付公司连接商户及支付公司两端,这两端所连接的公司多少决定业务发展水平。目前,FreePay聚合了中国三大移动支付巨头支付以外,也支持日本本地多种主流支付通道,如PayPay(日本)、R Pay(楽天Pay)、Line Pay等。国外支付服务方面,FreePay支持韩国、马来西亚、泰国、印尼、菲律宾、新加坡、中国台湾等30余个世界各国及地区的电子支付方式,从而让日本商户可满足各国游客的电子支付需求。 而在客户端,FreePay会为品牌商户提供一站式聚合支付SaaS平台,包括收款的所有环节。当前,FreePay在日本地区服务超过共2000多个品牌商户(不含连锁分店),其中包括大型餐饮集团、星级酒店、国家教育组织及院校、大型百货、医疗体检机构、奢侈品消费旗舰店、跨国旅行机构,留学机构等。 CEO仇志强表示,在日本最著名的浅草寺夏日祭、九州祭、日本最大动漫展Anime Japan等大型活动中,FreePay是指定支付服务商,同时也是2021年东京奥运会推荐电子支付及自动退税服务商。 聚合支付除了考验To B的本土化资源及落地能力,还需要对日本市场的特殊性和信誉体系等商业要素有理解与掌握。当前,FreePay与日本最大的系统服务商IT巨头公司Unisys、三越百货、银座商会、九州工商联合会、北海道农协、富士山地区等大型企业成为重要战略合作伙伴,这些合作伙伴为FreePay带来了大量客户。 获日本电子支付退税授权牌照,与政府系统直连 如果曾经出国游玩的话,退税几乎是人人都会经历的环节。在日本,官方规定的退税流程必须是现场退税。购物完成后需要到百货商城退税柜台,提供产品、小票、护照等信息,退税人员将根据法规现场退税。如果需要排队,最快仍需半小时,高峰期甚至达1-2小时,很多人由于时间有限,则不得不放弃10%的退税。 近日,FreePay正式获得日本政府官方认可的电子支付退税授权牌照,将聚合支付业务与电子退税相结合,大大优化了现有的退税流程。 中国支付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级的基础设施建设,其产业也早已辐射到海外,围绕支付业务而生的各项服务也一样——比如支付宝、微信都有针对旅游场景的退税环节推出小程序,以加快在外中国游客的退税效率。 不过,仇志强表示,像现有的小程序解决方案实际上优化的是其中一个环节的效率。比如游客在退税时提交的个人信息可以通过扫码等形式重复登记(商家已登记,仅提交给该程序服务商),最终退税金额返还到电子账户中,而非现金。但提交资料后,中间包括政府、商户间的处理流程和以前并无太大区别,效率提升有限。而FreePay作为首家取得日本电子支付退税授权牌照的服务商,其解决方案的根本不同在于: FreePay的系统真正跟官方系统和服务器连接。消费者支付时,系统同步将支付和免税信息发送到政府系统服务器,消费者只需要直接支付免税后的最终金额,即不存在“退税返还”这一环节。仇志强补充,以日本的商户为例,小店一般有1-2名退税人员,大型商场会有6-7名。FreePay的方案将能够为他们减少30%-50%的人工成本,原本一个月的对账周期压缩到数分钟。消费者第一次进行身份登记后,此后每次消费都无需再次登记,退税时间能节省80%以上。 除了退税服务,FreePay还按照行业推出场景解决方案,以支付为切入点,延伸至客户的其他业务需求。比如在教育行业,FreePay除了为日本当地的学校提供支付服务,还能够满足企业的表单类、人员管理类的系统需求。目前,FreePay已经针对医疗、教育、百货、交通、旅游、免税店、电子商务、跨境医疗等几大行业提供更进一步的场景解决方案。 由此,FreePay建立了两重竞争壁垒——首先,日本市场进入门槛十分高,比如谈合作时如果没有服务大企业的信誉和经验背书,合作将会谈得非常困难,FreePay取得的电子退税牌照则能很好解决这一问题。此外,FreePay当前完善的信誉体系和本地化资源已经覆盖东京及大阪地区,去年流水已达数十亿日元。 谈及未来发展规划,仇志强表示,作为日本首家获得政府认可、与政府官方系统直连的聚合支付公司,FreePay可以几乎“0成本”将每年900余万赴日中国游客及更多外国游客留存在自己的平台上,而所有接入服务的日本商社也都是潜在的供应和合作商,FreePay相当于同时握有大批且精准的天然流量用户群体和商户群体。在今年,FreePay将会将支付+免税落地到日本多地,快速拓展市场,此外也会继续夯实产品及内部员工培训流程。 团队方面, CEO仇志强悉尼商学院双硕士,12年IT经验,曾任IBM高级工程师、澳大利亚联邦银行高并发及信息加密传输方向主要负责人。联合创始人COO齐冰,超过10年互联网项目管理及运营经验。在融资方面,FreePay上一轮投资人王湛为前百度高级副总裁,其余日本本地股东亦为FreePay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源及支持。当前公司新一轮融资也已计划启动。
欢迎关注36氪出海微信公众号( ID:wow36krchuhai ),及时获取前沿资讯、了解全球新趋势。文末扫码关注并加入出海社群,遇见全球商业伙伴。 中国企业全球化 图森未来获美国卡车制造商 Navistar 投资,将合作量产自动驾驶卡车。记者获悉,图森未来今日宣布与美国卡车制造商 Navistar(纳威斯达)达成战略合作,共同研发 L4 级自动驾驶卡车,并争取在2024年之前量产。图森表示,与 Navistar 的合作,是自动驾驶初创公司与卡车制造商的首次量产合作。今后,客户可以直接从 Navistar 在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的经销商处购买自动驾驶卡车。 6月全球移动游戏下载量 TOP10:腾讯《和平精英》进前五。据钛媒体报道,Sensor Tower 商店情报数据显示,Outfit7《My Talking Tom Friends》以3750万次下载,位列2020年6月全球移动游戏下载榜榜首。印度是该游戏第一大市场,贡献了20.2%的下载量;腾讯《PUBG Mobile》和《和平精英》进入排行榜前五。 印度 谷歌确定为 Jio Platforms 投资45亿美元以换取7.73%的股份。据彭博社报道,谷歌将向 Jio Platforms 投资45亿美元,以换取该公司7.7%左右的股份。昨日曾有报道称,谷歌正与 Jio Platforms 开展深入谈判,拟对后者投资逾40亿美元。 Pine Labs 计划收购德国金融科技公司 Wirecard。据 ET Tech 报道,印度零售技术开发公司 Pine Labs 正在就收购德国电子支付公司 Wirecard 展开谈判。Wirecard 主营业务包括电子支付和风险管控。 OYO 将合并其在日本的旅馆及短租两条业务线。据 KrASIA 报道,鉴于新冠疫情对行业造成较大影响,软银投资的 OYO 将合并在日的旅馆及短租业务以期最大限度节约成本。 东南亚 越南两家本土电商平台 Tiki 与 Sendo 计划合并。据 KrASIA 报道,越南两家最大的本土电商平台Tiki 与Sendo正在就合并事宜进行谈判。越南政府有关人士已证实这一消息。预计Tiki 与Sendo 的合并将进一步强化越南本土平台实力,削弱Shopee及Lazada 在该国的影响力。 拉美 Globant Venture 投资两家阿根廷初创企业。据 Latamlist 报道,专注于投资初创企业的拉美投资机构图 Globant Ventures 计划投资两家阿根廷初创企业:Woocar 和 Drixit。其中, Woocar 致力于利用自研 AI 系统减少行车事故,Drixit 则专注于利用数字技术减少工厂内的安全事故。 其他 日本 JDI 表示将和苹果共同投资研发新一代 OLED 屏幕。据彭博社报道,日本显示器集团(JDI)近日宣布将和其重要客户苹果共同研发下一代 OLED 屏幕。受这一利好消息影响,JDI 股价达到了19个月以来的最高值。 36Kr Japan 36Kr Global 助力中国企业出海日本 ——36Kr Global 海外版图已经覆盖了东南亚、日本和印度。其中,36Kr Japan(https://36kr.jp/)于2018年在日本东京成立,旨在打破中日企业间的信息交流障碍,为中国企业出海助力。时至今日,36Kr Japan 已经成为日本市场最受关注的中国新经济新闻网站。渠道方面,36Kr Japan和日本三大主流新闻平台——雅虎新闻、LineNews、SmartNews 都建立了合作关系。2019年5月,我们还与日本最权威的媒体集团 Nikkei 日本经济新闻社结为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共同推动亚洲科技交流与创新,增进企业间的跨国合作。寻求日文报道、日企对接合作等,欢迎邮件至info@36kr.co.jp。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虽然日本银行多次否认发行央行数字货币的计划,但是最近日本银行的几大动态显然说了另一个故事。立项到实验仅半年2019年11月29日,日本银行同样发布了中银数字货币(CBDC)研究报告,针对CBDC的法律基础相关问题进行了论证。日本银行所规定的的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需要满足3个基础要件:(1)数字化(2)以日元等法定货币为媒介(3)作为中央银行债务发行随后,在2020年1月21日,日本央行成立“世界各国央行发行的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实用可能性”评估小组,该小组由BIS创新中心主任Benoit Coeure 及英格兰银行副行长、BIS CPMI主席Jon Cunliffe共同主持,成员由参与机构的高管组成。该小组主要功能就是评估各国中央银行如何使用数字货币,在跨境实操、经济发展、功能和技术设计方案等各方面,全方位分享对先进技术的见解。该小组目前主要与各大有关机构和论坛,特别是金融稳定委员会(FSB)和国际清算银行(BIS)支付与市场基础设施委员会(CPMI))紧密合作。半年后的7月初,日本银行再次发布中银数字货币(CBDC)研究报告,已经开始就技术问题进行讨论。7月1日,日本银行发布《关于中银数字货币应与现金拥有同等功能的技术课题》研究成果。在该报告的最后,日本银行写道:“关于CBDC还有很多方面值得考虑,不仅包括本文中讨论的结算方法,还包括其发行对金融体系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有必要准确地理解整个社会对中央银行资金的需求,在数字社会背景下,要从各种角度加深对中央银行资金应该扮演的角色的探讨。日本银行对于CBDC的方针是:将通过实验的方式,验证其技术可行性,并将与海外中央银行以及相关部门组织合作,围绕CBDC进行一系列讨论。”这种姿态,明显是准备主导日本数字货币发行主权。作为日本央行,日本银行的速度将会比日本国内的几大商业银行要快,而且其影响深度也会让其获取资源速度也更快。据cointelegraph消息,日本银行已开始与欧洲中央银行(ECB)等六家中央银行讨论今年推出CBDC的问题。日本银行区块链项目Stella第4阶段结束上世纪末的金融雪崩教训还历历在目,此次央行的行动力还是很快的。除了做常规论证研究,日本银行还与欧洲中央银行合作推进区块链项目Stella,在之前的金融厅举办的FIN/SUM x REG/SUM 2019科技金融峰会上,链得得驻日特派员会后与日本银行Fintech中心负责人副岛礼进行交谈,他详细介绍了日本银行的Fintech项目「ProjectStella」。具体请参看链得得独家报道日银总裁黑田东彦:银行应与Fintech创企融为一体,实现“大银行家”职能 。在2016年4月1日,日本银行成立了“Fintech中心”,2016年12月与欧洲各国央行共同发表了《日银与欧洲央行就区块链的共同调查》,2017年9月,Stella项目立项后,发布了年度调查报告,之后的每年都进行一次共同研究调查报告的汇报,每次的汇报主题都围绕干货技术方面:第一阶段发布了《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资金结算体系流动性节约功能》报告;第二阶段发布了《区块链技术下如何实现DvP结算》报告;第三阶段发布了《跨境交易中的同步付款》研究成果。到今年2月12日,已经进行到第4阶段,发布了关于《如何在分布式环境下实现交易信息匿名性同时进行管理》的研究文章。探讨了目前市面上的几大加密技术和算法的匿名性管理机制。其他参赛选手跃跃欲试不仅面临着Libra的威胁,在日本,日本银行的压力也来自其他金融机构。日本银行虽然举足轻重,但是市场份额却并不是日本最大的,甚至排不进前五,也并非像中国银行那样,扮演者央行的角色。换句话说,日本银行现在是普通的金融机构,仍旧需要有力的技术支撑。而在区块链领域,在金融科技领域,其他玩家们也企图将前浪拍死在沙滩上。新型创企,日本持牌数字货币交易所DeCurret6月5日宣布成立研究组,讨论数字货币和数字结算支付系统解决方案,目标是想挑起日本的数字货币大基建的大梁。7月14日日本银行巨头三菱日联金融集团(MUFG)将于今年下半年开始提供名为Coin的数字货币;早在2016年,瑞穗银行就联合60家日本金融机构推出J币项目,虽然该项目一直难产,具体请参看【链得得独家】瑞穗联合60家日本银行推出J币,欲干掉支付宝与微信。不过可以肯定的是,2020年下半年的日本,区块链领域的赛道将会精彩纷呈。【本文原发布于链得得,授权钛媒体App发布,作者:毛利五郎】
中新网7月13日电 综合报道,过去一周,持续的暴雨天气导致日本多地河流泛滥、山体塌方、大量房屋被淹。截至当地时间13日中午12时,这场暴雨已造成熊本县等地至少72人不幸遇难,另有13人下落不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当天赴灾区视察。 当地时间7月9日,日本西南部熊本县熊本市,暴雨造成的洪水席卷熊本县,一采石场被摧毁。 据报道,此次灾情主要集中在九州地区。根据日本放送协会(NHK)统计,目前已知熊本县64人死亡,其中一家养老院“千寿园”因河水泛滥被淹没,共有14名老人不幸遇难。福冈县2死、大分县1死、长崎县1死、爱媛县2死、静冈县1死、长野县1死。 报道称,由警察、消防部门和自卫队组成的救援队目前仍在当地搜救失踪人员。 另据日本气象厅消息,西日本地区从13日晚到14日,东日本地区14日,局部地区将出现伴随雷电的强降雨,每小时雨量超过50毫米。暴雨天气将再次来临。气象厅提醒人们,继续提高警惕,留意地质灾害。 当地时间13日上午,安倍搭机前往灾区为遇难者祈祷,并承诺全力协助地方政府重建。 据报道,安倍首先抵达养老院“千寿园”探视。他站在仍残留着泥巴及瓦砾的设施前,为遇难者默祷。安倍表示,会尽全力协助地方重建,也会在提供民众应急住所及派遣协助职员进驻等方面给予协助,“中央会跟地方一同全力因应灾情”。 报道称,安倍预计13日下午前往另一处重灾区人吉市探访避难所内民众,并跟人吉市长松冈隼人就未来应对对策交换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