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没使用现金了? 我想每一个被问到这个问题的人,都要思考几十秒。在移动支付、银行卡交易已十分便捷的今天,现金似乎扮演着一个无感的补充角色。 日常生活中现金使用程度的下降,让很多人产生错觉,现金似乎在逐渐消失。 所以,当央行发布“大额现金管理试点”的通知时,很多吃瓜网友都提出了质疑。 一是“有必要吗?”,以及“自己的钱,自己的财产信息,凭什么登记?” 首先来看有没有必要,答案是肯定的。但是,为什么有必要? 大额现金“逆势”狂飙 按照人们的日常认知,在银行卡交易、电子支付越来越便捷的时代,现金交易理应越来越少,如果考虑经济的增长和交易的增长,即便现金交易的绝对额增加,其在经济活动中的占比应该是下降的。 但事实并非如此,现实中纸币的流通数量非常巨大,大到超乎一般人想象。同时,现金的交易的增速也很快。 据2017 年央行的一份调查统计,个别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现金存取业务中单笔超过10 万元的业务占比,笔数不及1%,金额接近27%,有的客户单次取款超过亿元现金,如今多元化支付方式快速发展,这些情形显然不合常理。 同时,2017年8-9月央行根据互联网抽样调查进行保守估算,我国流通中去向不明的现金规模达万亿元以上。 国外同样如此。例如澳大利亚,银行卡在2016 年就取代现金成为主要支付手段,但截至2018 年6 月其现金流通张数却增长了7%。肯尼亚有较为普遍的移动支付,但近年来现金需求每年增速仍超过8%。 从世界范围来看,现金流通量增长也是普遍现象。2001至2014 年,包括美国、欧元区、日本等在内的72 个国家和地区现金流通量与名义GDP 的比例从6.5% 增至8.5%(见图1)。 如此大的流通量和现金交易占比,显然并不正常,其中有一部分现金的流向和交易并不明朗。问题是,在所有的交易中,非正常的现金交易有多少?如果极少,当然并不需要专门的监管政策来管理。 对此,不妨看一个调查。 合法经济活动需要多少现金? 从流通中的现金持有主体来看,主要有企业、银行、个人消费者。 总体来看,企业在现金管理中非常讲究效率,因此它们持有的现金只占全部流通中现金的一小部分。 在上世纪90年代就有研究显示,企业的现金在全部流通现金中的占比不超过2%,随着零售交易中的非现金交易的快速提升,企业持有的现金占比肯定是下降的。 对于银行,2016年2月,美国的银行库存现金加上ATM中的现金共750亿美元,其中610亿是法定准备金,计入流通现金仅有140亿,占彼时流通中现金总量比重仅为0.9%。 除此之外就是消费者持有的现金。2012年美国的“消费者支付选择调查”和“消费者支付选择日记”调查数据显示,调查对象人均现金持有量为46美元,中位数为25美元,即便包括在不动产中存放的现金在内,每位调查参与者平均所持有的现金量为250美元。而根据同年美联储和统计数据计算,全美(国内)人均持有4200美元,调查结果和统计显示的人均持有现金量相差甚远。 也就是说,总体看,企业、银行、个人消费者持有现金占全部流通现金比例的数量级大约在10%以内。 欧洲央行也根据其调查结果认为,2008年年底全部发行在外的7500亿欧元纸币中,个人和公司持有的现金数量总共为1000亿欧元,占比在13%左右。 其他各国同样如此。2014年澳大利亚、德国、法国等七国中央银行联合调查显示,消费者对现金的需求并不能解释现存的现金供应量(见表1)。 假定德国和法国手持现金和在不动产中存放现金的比例与美国的类似,那么德国人均持有的欧元现金量约500至600美元,法国则为285至340美元。可以看到,这一数字远远不能解释人均现金持有量。 因此,合法的经济活动只能解释全部现金持有量中的一小部分。大部分的现金是在合法的、税务完全合规的经济活动之外的,而且占比极大。 灰色经济中的超级现金需求 以上结论我们已经知道,大量的现金都在灰色或违法的经济地带中流通。这其中包含大量赤裸裸的违法活动,比如,逃税、毒品交易、敲诈勒索、贿赂、贩卖人口以及洗钱等不一而足。从各类公开可见的报道统计中的现金量,就可见一斑了。 首先,现金可以极度方便逃税,个人经营者通过大量使用现金进行交易,低报经营收入。还是以美国为例,IRS(美国国税局)在2006年通过调查发现,税收缺口(自愿缴纳税款和应缴税款之间的差额)超过了4500亿美元。这一差额产生的原因包括低报营业收入、工资收入以及租赁收入等。其中,IRS预计可收回650亿美元,剩下3850亿美元的税收净缺口,其中超过60%是由于现金交易所导致的。而在2006年,3850亿美元占比当年联邦税收比重为14%、占当年GDP比重为 2.7%。 其次,除了偷税漏说外,毒品交易中的现金需求也不小。2014年,墨西哥当局在绰号“矮子”的大毒枭古兹曼家中,搜出来的现金高达2亿美元。电影《绝命毒师》中甚至普及了如何借道合法的现金密集型业务(如酒店等)洗白脏钱的方式。甚至有一种说法:全部美元纸币中大约有90%沾染了可卡因,尽管有些夸张,但也足见现金与毒品交易关系的密切性。 再次是腐败,即使用现金来贿赂官员。世界银行曾调查,2001-2002年,全球用于行贿的支出大约在1万亿美元。美国国会议员就曾在2010年被FBI在家中搜出用锡箔包裹的9万美元现金。前文提到的大毒枭“矮子”古兹曼也曾用藏匿的5000万美元打通各个关节,得以第二次越狱。 其实这种现象,国内也有。如2015 年在某官员家中查出2.3亿元的巨额受贿现金;2018 年,泉州警方破获一起网络赌博案,涉案人员家中搜出8000 万元现金等。 其他还有人口走私、恐怖主义融资、假币、偷税漏税等各种利用现金进行洗钱的非法活动。 显然,非法的大额现金使用,极大的增加了社会的成本,因此需要合理、严格的监管。 国外是怎么管理大额现金使用的? 世界各国普遍建立了一系列较为系统完善的大额现金管理体系。除了反洗钱框架下的交易报告、出入境申报等较为传统常规的措施外,出于降低社会成本、增加税收、打击恐怖融资考虑,各国还采取从严、从紧管理措施,预防和遏制非法大额现金使用。 中国也同样如此,央行试点“大额现金管理制度”便是其中重要的制度之一。 其一,银行账户存取现金限制。如意大利自2016 年11 月起规定,每日从银行取款超过1000 欧元或每月取款超过5000 欧元的用户,将被锁定为“假设逃税人”调查对象。俄罗斯规定银行限制日取现额度。 其二,设置现金交易限额。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13 个欧洲国家,现金交易限额在1000 欧元到1.5 万欧元之间。俄罗斯、印度、墨西哥、以色列、越南等国也设置现金交易限额,限额从等值4500 美元到2.5 万美元不等。 其三,限制公共资金使用现金。法国规定交纳税费、罚款、医院账单超过300 欧元时,不能使用现金。韩国规定政府部门部分开支在50 万韩元以上必须通过信用卡支付。越南规定除财政部或越南国家银行特别允许的现金支付交易外,使用国家预算或资本的组织不得使用现金付款。 其四,限制特定领域使用现金。意大利规定租金不得使用现金支付。韩国规定特定行业年营业额在3亿美元以上的企业,限额以上的招待费等必须通过信用卡支付。 其五,大额现金存取收费。各国金融机构自行收费较为普遍,如美国、英国、日本等对个人和单位现金存取收费。美联储对存款机构每季度取款超过875 捆(每捆1000 张)的部分按照每捆5 美元收取费用。 最后,部门间协同配合。美国联邦金融犯罪执法网络收集金融交易信息并分析整理,与相关部门进行传递共享。澳大利亚、英国等国都与各自的警察局、国家税务局等机构共享报告和分析。 现金有罪,取消现金可以么? 不仅限制大额现金,甚至取消现金,推行无现金社会,这确实是一部分人的观点。部分国家也在大力的推行无现金社会,在疫情的影响下,这一进程还被加速了。因为无现金社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减少偷税漏税、减少假币威胁、减少公共健康安全等…… 然而,负面影响同样巨大。例如个人隐私保护问题,应对停电等紧急情况,网络犯罪之害,低收入群体无银行账户,弱势群体如何使用等…… 更重要的是,货币是一种真正的全民使用的物品,其承载和表现形式也需要符合人们最基本的使用诉求。 现金,每个人都可以持有,但是又如何要求每个人都有一个银行账户和用于支付的设备呢? 参考资料: 1、肯尼斯S·罗格夫著,纪晓峰等译,《无现金社会:货币的未来》,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 2、中国人民银行课题组,《额现金管理国际经验及启示》,中国金融,2019 3、新周刊,《2016语录》,中信出版社,2017
在实现人类史上第一枚商业载人火箭发射成功后,“钢铁侠”马斯克又成功的在国内圈了一波粉。 然而,此时马斯克却称: “请考虑SpaceX的首要任务是研发星际飞船。” 从地面跑的特斯拉,上天的龙飞船,地球外的“星链计划”,宇宙间的星际飞船,甚至是传输思想的“脑机接口”…… 看起来“钢铁侠”像是在打造能够到达任意一处的工具。地面、通信、星际、人体…… 然而,较少有人知的是埃隆·马斯克也是在线支付领域内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但不同于其他领域的成功,其在在线支付领域算是“一败涂地”,甚至因为“政变”而被免除了CEO的位置。 但另一方面,如果没有这一场“政变”,也许就不会有现在的特斯拉、SpaceX,更不会有那句经典的“我要在火星上退休”。 初始 在线支付元年 互联网始于美国,与之相关的创新和服务同样如此。如今我们的搜索、网上购物、地图导航都起源于美国,在线支付同样不例外。 历史的有趣性在于,很多在我们今天看起来伟大的发明,很有可能是其创始人无意间的产物,或者是某个创意的衍生品,在线支付就是如此。 1998年在美国的斯坦福,正准备创业的马克斯·列夫琴(Max Rafael Levchi)被彼得·蒂尔(Peter Thiel)的一场演讲所打动,在演讲结束后的交流互动中,列夫琴成功的向蒂尔兜售了其创业的想法,两周后两人便开始了合作创业。 首个创业项目是列夫琴作为程序员的擅长方向,关于网络安全的产品,产品允许用户在个人掌上电脑或PDA(Person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上存储加密信息。这种理念的产品放在如今个人隐私被严重侵犯的时代或许有市场,但在当时,无疑是没有商业价值的,因为它回答不了“谁需要加密个人设备上的信息,为什么加密以及怎么为公司带来收益”等一系列问题。所以毫无疑问,这个项目死掉了。 但同时,这种信息加密的技术,恰好满足列夫琴另一个关于“数字钱包”的创意,加密能够确保消费者数据隐私保护的安全性,只要再解决数据传输的便利性,消费者便可以不用携带钱包,而是通过个人的数字钱包进行个人对个人的支付了,这就是电子支付的原型。 这种技术其实正好对应了当时美国没有便利的支付方式的痛点。就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信心(Confidence)和无极限(Infinity)组成的康菲尼迪(Confinity)公司成立了,公司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帕洛阿图市大学路394号。彼时,就在同一个地址、同一幢楼,康菲尼迪的隔壁,还有另一家传奇公司诞生,后面将会提到。 初创的康菲尼迪集中在支付业务上,标志性支付产品则是后期的“PayPal(贝宝)”,蒂尔任CEO,列夫琴任CTO,并各自拉来了朋友、同学、同事,组建了公司人才的班底。依靠出色的创意,康菲尼迪在1999年7月成功拿到了300万美元的风投基金,并在现场通过个人掌上电脑成功演示了“巴克斯转账”,即通过PalmPilot(一种个人掌上电脑)转账300万美元给康菲尼迪。 3个月之后,康菲尼迪推出了通过电子邮件转账的产品——PayPal(Pay Your Pal,给你的小伙伴们转账),里程碑式的电子支付产品面世。 同时,PayPal创新推出了一种获取新客户的方式,即新注册并绑卡用户获取10美元奖励,邀请新用户注册再给予10美元奖励。这种病毒式传播的营销方式影响至今,成为每一个互联网企业获取新用户的标配。 便捷的支付方式、注册新户的奖励等因素使PayPal的用户量快速增长。 但是,互联网的创新极易模仿,PayPal的成功很快引来了众多参与者进入这个行业。 井喷 百舸争流 其实就在康菲尼迪成立时,隔壁刚刚卖了第一家创业公司、获得2200万美元的埃隆·马斯克,也在同一时期创立了X.com。 从宾夕法尼亚大学弃学的马斯克,本来想在互联网领域创立一个举足轻重的品牌,却没曾想在自己创立的Zip2先后经历失去控制权,被罢免失去CEO岗位,并在可以进一步发展前被卖掉,因此虽然从这笔交易中分到了2200万美元,马斯克仍然认为Zip2是个失败品。因为在他看来,Zip2这种只能给报纸、媒体做做软件的小角色,对人类影响太微不足道了。 在买了当时最贵的跑车——迈凯伦F1,短暂的休息后,马斯克马不停蹄地开始了第二次创业,这次他要“创造一些有长远价值和影响力的东西”。 在银行的实习经历让他看到了银行和传统金融的低效,因此他要创建一个服务齐全的网络金融服务公司,颠覆传统金融的模式。这其实与“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从这方面来说,国内早期的互联网创新,其实是在走美国的老路。 在这样的理念下,马斯克注资1200万美元成立了X.com,并推出“网上银行”这一全新概念,并在公司成立后迁至正式办公地点帕洛阿图市大学路394号,也就是康菲尼迪的隔壁,且两家公司共享公共空间。随后不久,康菲尼迪搬走,X.com扩展到二者之前的整个办公区。其实,这也恰好吻合了不久之后X.com对于康菲尼迪的吸收合并。 X代表未知,一切皆有可能,也显露了马斯克对于这家二次创业公司寄予厚望。X.com的目标是成为一站式理财和投资服务的平台,可以集成消费者和企业的金融服务,能提供账户、支付、保险、贷款、债券、投资理财等一切服务。一旦成功,便真的是对传统银行的颠覆。 到1999年11月,PayPal发布邮件支付的一个月后,X.com同样上线了邮件支付产品,也同样将其列为重点产品。 对于有识之士而言,他们都能看到以PayPal为代表的电子支付的划时代意义,因此也不可避免的在这个领域涌现了大量的竞争对手。 PayMe首创了支付账单和团体支付,让聚餐的AA制更加便利;X.com以其独特的金融服务胜出;雅虎直接支付则背靠当时的全球第一大门户网站Yahoo!;Billpoint则同时拥有全球第一大在线拍卖平台eBay和富国银行的支持;eMoneyMail则是芝加哥第一银行的创新产品;其他还包括PayPlace、gMoney等一系列初创公司。 在当时,电子支付服务差不多是最火热的创业赛道,说是百舸争流也不过分。 但即便如此,在所有的电子支付公司中,PayPal和X.com仍然是最大的两家,PayPal依靠先发优势,赢得了eBay上多数卖家的支持(商家可以自由选择支付方式,平台很难强制)。X.com依靠比PayPal更大的新客补贴和独有的金融服务,位于PayPal之后。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同一时期两家最大的在线支付机构,PayPal因为要解决用户隐私保护的问题而进一步开发了在线支付,马斯克则因为洞察到在线支付的商机而放弃了建立网上银行。相同的是,它们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因此改变了世界。 合并 X-PayPal时代 到了2000年2月,在线支付领域的竞争显得越发白热化,PayPal用户超过10万,2个月后便达到100万,但每月要烧掉上千万美元。X.com则更甚,不仅在促销上花费几百万美元,黑客带来的欺诈损失也高达数百万美元。两家公司在用户、交易额、营销成本上都基本相似,市场份额虽有差距,但并不明显。 这种激烈的竞争和烧钱换市场的模式,因为互联网泡沫的到来而暂时停止。用彼得·蒂尔的话说: “对技术泡沫破裂的恐惧强过对竞争对手的害怕,因为大家都意识到金融市场的崩溃可以把还在争斗的双方瞬间毁灭的尸骨无存”。 如果不能战胜对手,那就和他合作,X.com和PayPal选择了强强联合。2000年3月,X.com和康菲尼迪握手言和,两家合并,各自占股50%。康菲尼迪有市场中最好的产品PayPal,但缺少持续的资金,X.com则不差钱,老板有钱,还同时销售成熟的理财产品。 虽然两家股份相同,但显然有钱的才是大爷,合并后的公司成为了X.com。品牌则成为了X-PayPal,马斯克任董事长,原X.com公司CEO比尔·哈里斯升任新公司CEO。 互联网行业的有趣性往往在于老大和老二如果火拼了,老三会成为赢家。现在老大和老二合并了,自然没有老三存在的空间了。而当时的老三便是eBay自己扶植的Billpoint,在X.com和PayPal的合力下,即便是eBay拉上了富国银行和Visa,并通过大量的商家使用补贴,Billpoint的劣势也没有挽回多少。究其原因,支付是一个典型的具有先发优势的行业,卖家和消费者一旦熟悉后,转换成本极高,单纯的补贴商家或许短时间可以提高使用率,一旦补贴结束,在消费者的力量下,又会快速回复原状。 当然,合并后的X-PayPal也绝非一路坦途,外部面临着Billpoint的威胁,新公司内部高层同样剑拔弩张。PayPal创始人彼得·蒂尔、X.com创始人马斯克、职业经理人比尔·哈里斯“三巨头”之间则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马斯克以敞篷跑车中怀抱娇艳女友的花花公子形象知名;哈里践行着一个职业经理人的老油条准则;蒂尔促成了1亿美元的融资,虽然对公司发展陷入困境十分担忧,但无奈有心无力。 结果,最先出局的是最负责任的,蒂尔首先递交辞呈,意识到不妙的马斯克召开了紧急董事会,罢免了6个月前由其委任的CEO哈里斯。马斯克本人卸任董事长,担任CEO,董事长职位则让给了蒂尔。 显然,在先后经历从Zip2和X.com的CEO岗位上被踢走后,马斯克成熟了很多,所以这一番操作就显得高明了很多。持有新公司X.com最多的个人股份,兼任CEO,这次看起来他可以在新岗位持久胜任。 但这仅仅是开始。 X.com进入马斯克时代后,在同时期,电子支付几乎没有了对手,业务领域也逐渐拓展到B2B业务、P2P业务(个人对个人的转账支付),然而,交易规模指数级增长的另一面,欺诈交易和各类负面消息也铺天盖地而来。 而在公司内部,X.com原有团队与原PayPal团队始终没有真正的融合。技术上,两个工程师团队存在截然不同的信仰,喜欢Windows的马斯克和使用Unix的PayPal技术团队之间的技术信仰矛盾,几乎不可调和。这就像网络上的段子一样: 程序员之间可以因为“什么才是最好的语言”而进行一场决斗。 这导致了X.com面临的技术问题日益恶化,无法满足客户爆炸式增长的需要。其网站几乎每周崩溃一次。同时,两者的数据库也并未合并,独立服务,完全没有发挥出二者互补的优势。 另一方面,年少成名的马斯克那自负的性格导致两个公司企业文化的合并极其艰难。例如在品牌形象的打造上,他执着地将“X”这一和潜在色情沾边的品牌字母附加在一切上,包含X-PayPal这一明星产品、文化衫、网站等,试图“X”打造成为包罗万象的品牌。然而,对于那些了解红灯区中“X”意义的成年人来说,“X”无论是和好用的支付服务,还是和便捷的金融,都毫无瓜葛,他们只能据此第一个联想到那些潜在的色情信息。 不断的冲突矛盾之下,X.com爆发了硅谷公司“政变”史上臭名昭著的“PayPal之战”。 出局 传奇的开始 2000年9月,马斯克和贾斯汀结婚的九个月后,二人终于找到时间共度蜜月。本来计划公私兼顾,一方面进行再一轮募资,同时也在悉尼看完27届夏季奥运会后结束二人的蜜月之旅。 然而不曾想,战略部门发起的一项针对PayPal和X.com的品牌调查中,随机发放的调查又恰好选中了度假中的马斯克。结果显示,数千个用户都对PayPal的接受度更高,而对于X始终将其和色情联系到一起。 愤怒的马斯克直接下令责任人关闭这个在线调查。这引起了原PayPal团队的极大反弹,原PayPal副总裁萨克斯携数名高管联合情愿,召开董事会罢免CEO马斯克,并以联合请愿书的方式,让一众高管完成了“政变”中的站队。 就这样,当马斯克、贾斯汀夫妇登上飞机后,原PayPal高管团队发起了对于马斯克的弹劾。刚刚落地的马斯克发现可能“又一次被罢免CEO”迅速返回,然而大势已去,最终这场“政变”以马斯克辞职转任董事会顾问、CEO空缺、董事长蒂尔临时接任结束。 “政变”后的去马斯克时代,重新全面聚焦支付业务。放弃了网上银行业务、广泛的理财业务,放弃X.com品牌,重新使用PayPal品牌形象,并在数月后将公司改名为“PayPal”,5个月后,董事长蒂尔兼任永久CEO,一年后,PayPal在蒂尔的领导下,注册用户突破1200万。 2002年2月,911事件过后首家提交IPO的公司——PayPal成功上市,首个交易日,市值8亿美元。 上市之后的5个月,eBay宣布以15亿美元收购拥有1.1亿用户的PayPal,并以0.39股eBay换1股PayPal进行兑付,在这场交易中,最大的个人股东马斯克收获3.28亿美元,成为硅谷的明星创业者,也正是这笔钱,让马斯克开启了下一次的冒险。 关于马斯克再后来的故事,则广为人知,630万美元投资特斯拉,将“X”的品牌形象延续到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 可以说,如果没有2000年9月的那场“PayPal政变”,执着于CEO职位的马斯克或许不会有后来的投资,以及新一轮的大冒险——私人火箭发射计划,也或许就不会有千亿美元市值的特斯拉、龙飞船…… 但是,换言之,“政变”中输掉了CEO的职位,却在后来收获了3.28亿美元,谁又能将其定义为“政变”中的输家呢?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你有多久没使用现金了?我想每一个被问到这个问题的人,都要思考几十秒。在移动支付、银行卡交易已经遍布全球的今天,现金似乎扮演着一个无感的补充角色。日常生活中现金使用程度的下降,让很多人产生习以为常的错觉,现金似乎在逐渐消失。所以,当央行发布“大额现金管理试点”的通知时,很多吃瓜网友都提出了质疑。一是“有必要吗?”,以及“自己的钱,自己的财产信息,凭什么登记?”首先来看有没有必要,答案是显然的。但是,为什么有必要?大额现金,“逆市”狂飙按照人们的日常认知,在银行卡交易、电子支付越来越便捷的时代,现金交易理应越来越少,如果考虑经济的增长和交易的增长,即便现金交易的绝对额增加,但在经济活动中的占比应该是下降的但事实并非如此,现实中纸币的流通数量非常巨大,大到让人感到不可思议。同时,现金的交易也增长极快。据2017 年央行的一份调查统计,个别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现金存取业务中单笔超过10 万元的业务占比,笔数不及1%,金额接近27%,有的客户单次取款超过亿元现金,如今多元化支付方式快速发展,这些情形不合常理。根据2017年8-9月人民银行互联网抽样调查进行保守估算,我国流通中去向不明的现金规模达万亿元以上。国外同样如此,例如澳大利亚,银行卡在2016 年就取代现金成为主要支付手段,但截至2018 年6 月其现金流通张数却增长7%。肯尼亚有较为普遍的移动支付,但近年来现金需求每年增速仍超过8%。从世界范围来看,现金流通量增长也是普遍现象。2001至2014 年,包括美国、欧元区、日本等在内的72 个国家和地区现金流通量与名义GDP 的比例从6.5% 增至8.5%。如此大的流通量和现金交易占比,显然并不正常,其中有一部分现金的流向和交易并不明朗。问题是,在所有的交易中,非正常的现金交易有多少?如果极少,当然并不需要专门的监管政策来管理。对此,不妨看一个调查。合法经济活动,需要多少现金从流通中的现金持有主体来看,主要有企业、银行、个人消费者。总体来看,企业在现金管理中非常讲究效率,因此它们持有的现金只占全部流通中现金的一小部分。在上世纪90年代,就有研究显示,企业的现金在全部流通现金中的占比不超过2%,随着零售交易中的非现金交易的快速提升,企业持有的现金占比肯定是下降的。对于银行,2016年2月,美国的银行库存现金加上ATM中的现金共750亿美元,其中610亿是法定准备金,计入流通现金仅有140亿,占全部流通中现金比重约为0.9%。除此之外就是消费者持有的现金。2012年美国的“消费者支付选择调查”和“消费者支付选择日记”调查数据显示,调查对象人均现金持有量为46美元,中位数为25美元,即便包括在不动产中存放的现金在内,每位调查参与者平均所持有的现金量为250美元。而根据同年美联储和统计数据计算,全美(国内)人均持有4200美元,调查结果和统计显示的人均持有现金量相差甚远。也就是说,总体看,企业、银行、个人消费者持有现金占全部流通现金比例的数量级大约在10%以内。欧洲央行也根据其调查结果认为,2008年年底全部发行在外的7500亿欧元纸币中,个人和公司持有的现金数量总共为1000亿欧元,占比约为13%左右。其他各国同样如此。2014年澳大利亚、德国、法国等七国中央银行联合调查显示,消费者对现金的需求并不能解释现存的现金供应量(见表1)。假定德国和法国手持现金和在不动产中存放现金的比例与美国的类似,那么德国人均持有的欧元现金量约500至600美元,法国则为285至340美元。可以看到,这一数字远远不能解释人均现金持有量。因此,合法的经济活动只能解释全部现金持有量中的一小部分。大部分的现金是在合法的、税务完全合规的经济活动之外的,而且占比极大。灰色经济中的超级现金需求以上结论我们已经知道,大量的现金都在灰色或违法的经济地带中流通。这其中包含大量赤裸裸的违法活动,比如,逃税、毒品交易、敲诈勒索、贿赂、贩卖人口以及洗钱等不一而足。从各类公开可见的报道中的现金量,就可见一斑了。现金可以极度方便逃税,个人经营者通过大量使用现金进行交易,低报经营收入。还是以美国为例(美国具有更加全面的数据),IRS(美国国税局)在2006年通过调查显示,IRS发现税收缺口(自愿缴纳税款和应缴税款之间的差额)超过了4500亿美元。这一差额由原因包括低报营业收入、工资收入以及租赁收入等。其中,IRS预计可收回650亿美元,剩下3850亿美元的税收净缺口,而这些差额中超过60%是由于现金交易所导致的。而在2006年,3850亿美元占比当年联邦税收比重为14%、占当年GDP比为 2.7%。除了偷税漏说外,毒品交易中的现金需求首当其冲。2014年,墨西哥当局在绰号“矮子”的大毒枭古兹曼家中,搜出来的现金高达2亿美元。电影《绝命毒师》中甚至普及了,如何借道合法的现金密集型业务(如酒店等)洗白脏钱的方式。甚至有一种说法:全部美元纸币中大约有90%沾染了可卡因,尽管有些夸张,单页足见现金与毒品交易关系的密切性。其次则是腐败,使用现金来贿赂官员。世界银行曾调查,2001-2002年,全球用于行贿的支出大约在1万亿美元。美国国会议员就曾在2010年,被FBI在冰箱里发现的饼皮中用锡箔包裹的9万美元现金。前文提到的大毒枭“矮子”古兹曼也曾用藏匿的5000万美元打通各个关节,得以第二次越狱。其实这种现象其实在国内也时有发生,并见诸报道。如2015 年在某官员家中查出2.3亿元的巨额受贿现金;2018 年,泉州警方破获一起网络赌博案,涉案人员家中搜出8000 万元现金等。其他还有人口走私、恐怖主义融资、假币、偷税漏税等各种利用现金进行洗钱的非法活动。显然,非法的大额现金使用,极大的增加了社会的成本。因此需要合理、严格的监管。世界各国都是如何管理大额现金的使用的世界各国普遍建立了一系列较为系统完善的大额现金管理体系。除了反洗钱框架下的交易报告、出入境申报等较为传统常规的措施外,出于降低社会成本、增加税收、打击恐怖融资考虑,各国还采取从严、从紧管理措施,预防和遏制非法大额现金使用。中国也同样如此,央行试点“大额现金管理制度”便是其中重要的制度之一。其一,银行账户存取现金限制。如意大利自2016 年11 月起规定,每日从银行取款超过1000 欧元或每月取款超过5000 欧元的用户,将被锁定为“假设逃税人”调查对象。俄罗斯规定银行限制日取现额度。匈牙利规定增值税缴纳者必须开立银行账户,每月现金限额为150万福林。其二,设置现金交易限额。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13 个欧洲国家,现金交易限额在1000 欧元到1.5 万欧元之间。俄罗斯、印度、墨西哥、以色列、越南等国也设置现金交易限额,限额从等值4500 美元到2.5 万美元不等。欧债危机后,很多欧洲国家出于控制国内地下经济、打击逃税漏税考虑,规定现金交易限额,有的还根据居民和非居民、自然人和机构等主体设置差异化的限额。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13 个欧洲国家,现金交易限额在1000 欧元到1.5 万欧元之间。除了欧盟国家,设置现金交易限额的国家还有俄罗斯、印度、墨西哥、牙买加、乌拉圭、以色列、越南等,限额从等值4500 美元到2.5 万美元不等。其三,限制公共资金使用现金。法国规定交纳税费、罚款、医院账单超过300 欧元时,不能使用现金。韩国规定政府部门部分开支在50 万韩元以上必须通过信用卡支付。越南规定除财政部或越南国家银行特别允许的现金支付交易外,使用国家预算或资本的组织不得使用现金付款。其四,限制特定领域使用现金。意大利规定租金不得使用现金支付。韩国规定特定行业年营业额在3亿美元以上的企业,限额以上的招待费等必须通过信用卡支付。其五,大额现金存取收费。各国金融机构自行收费较为普遍,如美国、英国、日本等对个人和单位现金存取收费。美联储对存款机构每季度取款超过875 捆(每捆1000 张)的部分按照每捆5 美元收取费用。最后,部门间协同配合。美国联邦金融犯罪执法网络收集金融交易信息并分析整理,与相关部门进行传递共享。澳大利亚、英国等过都与各自的警察局、国家税务局等机构贡献报告和分析。现金有罪,取消现金可以么不仅限制大额现金,甚至取消现金,推行无现金社会,这确实是一部分人的观点。部分国家也在大力的推行无现金社会,在疫情的影响下,这一进程还被加速了。因为无现金社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减少偷税漏税、减少假币威胁、减少公共健康安全等……然而,负面影响同样巨大。例如个人隐私保护问题,应对停电等紧急情况,网络犯罪之害,低收入群体无银行账户,弱势群体如何使用等……更重要的是,货币是一种真正的全民使用的物品,其承载和表现形式也需要符合人们最基本的使用诉求。现金,每个人都可以持有,但是又如何要求每个人都要一个银行账户和用于支付的设备呢?
在实现人类史上第一枚商业载人火箭发射成功后,“钢铁侠”马斯克又成功的在国内圈了一波粉。然而,此时马斯克却称:“请考虑SpaceX的首要任务是研发星际飞船。”从地面跑的特斯拉,上天的龙飞船,地球外的“星链计划”,宇宙间的星际飞船,甚至是传输思想的“脑机接口”……看起来“钢铁侠”像是在打造能够到达任意一处的工具。地面、通信、星际、人体……然而,较少有人知的是埃隆·马斯克也是在线支付领域内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但不同于其他领域的成功,其在在线支付领域算是“一败涂地”,甚至因为“政变”而被免除了CEO的位置。但另一方面,如果没有这一场“政变”,也许就不会有现在的特斯拉、SpaceX,更不会有那句经典的“我要在火星上退休”。初始在线支付元年互联网始于美国,与之相关的创新和服务同样如此。如今我们习以为常的搜索、网上购物、地图导航都起源于美国,在线支付同样不例外。历史的有趣性在于,很多在我们今天看起来伟大的发明,很有可能是其创始人无意间的产物,或者是某个创意的衍生品,在线支付就是如此。1998年在美国的斯坦福,正准备创业的马克斯·列夫琴(Max Rafael Levchi)被彼得·蒂尔(Peter Thiel)的一场演讲所打动,在演讲结束后的交流互动中,列夫琴成功的向蒂尔兜售了其创业的想法,两周后两人便开始了合作创业。首个创业项目是列夫琴作为程序员的擅长方向,关于网络安全的产品,产品允许用户在个人掌上电脑或PDA(Person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上存储加密信息。这种理念的产品放在如今个人隐私被严重侵犯的时代或许有市场,但在当时,无疑是没有商业价值的,因为它回答不了“谁需要加密个人设备上的信息,为什么加密以及怎么为公司带来收益”等一系列问题。所以毫无疑问,这个项目死掉了。但同时,这种信息加密的技术,恰好满足列夫琴另一个关于“数字钱包”的创意,加密能够确保消费者数据隐私保护的安全性,只要再解决数据传输的便利性,消费者便可以不用携带钱包,而是通过个人的数字钱包进行个人对个人的支付了,这就是电子支付的原型。这种技术其实正好对应了当时美国没有便利的支付方式的痛点。就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信心(Confidence)和无极限(Infinity)组成的康菲尼迪(Confinity)公司成立了,公司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帕洛阿图市大学路394号。彼时,就在同一个地址、同一幢楼,康菲尼迪的隔壁,还有另一家传奇公司诞生,后面将会提到。初创的康菲尼迪集中在支付业务上,标志性支付产品则是后期的“PayPal(贝宝)”,蒂尔任CEO,列夫琴任CTO,并各自拉来了朋友、同学、同事,组建了公司人才的班底。依靠出色的创意,康菲尼迪在1999年7月成功拿到了300万美元的风投基金,并在现场通过个人掌上电脑成功演示了“巴克斯转账”,即通过PalmPilot(一种个人掌上电脑)转账300万美元给康菲尼迪。3个月之后,康菲尼迪推出了通过电子邮件转账的产品——PayPal(Pay Your Pal,给你的小伙伴们转账),里程碑式的电子支付产品面世。同时,PayPal创新推出了一种获取新客户的方式,即新注册并绑卡用户获取10美元奖励,邀请新用户注册再给予10美元奖励。这种病毒式传播的营销方式影响至今,成为每一个互联网企业获取新用户的标配。便捷的支付方式、注册新户的奖励等因素使PayPal的用户量快速增长。但是,互联网的创新极易模仿,PayPal的成功很快引来了众多参与者进入这个行业。井喷百舸争流其实就在康菲尼迪成立时,隔壁刚刚卖了第一家创业公司、获得2200万美元的埃隆·马斯克,也在同一时期创立了X.com。从宾夕法尼亚大学弃学的马斯克,本来想在互联网领域创立一个举足轻重的品牌,却没曾想在自己创立的Zip2先后经历失去控制权,被罢免失去CEO岗位,并在可以进一步发展前被卖掉,因此虽然从这笔交易中分到了2200万美元,马斯克仍然认为Zip2是个失败品。因为在他看来,Zip2这种只能给报纸、媒体做做软件的小角色,对人类影响太微不足道了。在买了当时最贵的跑车——迈凯伦F1,短暂的休息后,马斯克马不停蹄地开始了第二次创业,这次他要“创造一些有长远价值和影响力的东西”。在银行的实习经历让他看到了银行和传统金融的低效,因此他要创建一个服务齐全的网络金融服务公司,颠覆传统金融的模式。这其实与“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从这方面来说,国内早期的互联网创新,其实是在走美国的老路。在这样的理念下,马斯克注资1200万美元成立了X.com,并推出“网上银行”这一全新概念,并在公司成立后迁至正式办公地点帕洛阿图市大学路394号,也就是康菲尼迪的隔壁,且两家公司共享公共空间。随后不久,康菲尼迪搬走,X.com扩展到二者之前的整个办公区。其实,这也恰好吻合了不久之后X.com对于康菲尼迪的吸收合并。X代表未知,一切皆有可能,也显露了马斯克对于这家二次创业公司寄予厚望。X.com的目标是成为一站式理财和投资服务的平台,可以集成消费者和企业的金融服务,能提供账户、支付、保险、贷款、债券、投资理财等一切服务。一旦成功,便真的是对传统银行的颠覆。到1999年11月,PayPal发布邮件支付的一个月后,X.com同样上线了邮件支付产品,也同样将其列为重点产品。对于有识之士而言,他们都能看到以PayPal为代表的电子支付的划时代意义,因此也不可避免的在这个领域涌现了大量的竞争对手。PayMe首创了支付账单和团体支付,让聚餐的AA制更加便利;X.com以其独特的金融服务胜出;雅虎直接支付则背靠当时的全球第一大门户网站Yahoo!;Billpoint则同时拥有全球第一大在线拍卖平台eBay和富国银行的支持;eMoneyMail则是芝加哥第一银行的创新产品;其他还包括PayPlace、gMoney等一系列初创公司。在当时,电子支付服务差不多是最火热的创业赛道,说是百舸争流也不过分。但即便如此,在所有的电子支付公司中,PayPal和X.com仍然是最大的两家,PayPal依靠先发优势,赢得了eBay上多数卖家的支持(商家可以自由选择支付方式,平台很难强制)。X.com依靠比PayPal更大的新客补贴和独有的金融服务,位于PayPal之后。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同一时期两家最大的在线支付机构,PayPal因为要解决用户隐私保护的问题而进一步开发了在线支付,马斯克则因为洞察到在线支付的商机而放弃了建立网上银行。相同的是,它们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因此改变了世界。合并X-PayPal时代到了2000年2月,在线支付领域的竞争显得越发白热化,PayPal用户超过10万,2个月后便达到100万,但每月要烧掉上千万美元。X.com则更甚,不仅在促销上花费几百万美元,黑客带来的欺诈损失也高达数百万美元。两家公司在用户、交易额、营销成本上都基本相似,市场份额虽有差距,但并不明显。这种激烈的竞争和烧钱换市场的模式,因为互联网泡沫的到来而暂时停止。用彼得·蒂尔的话说:“对技术泡沫破裂的恐惧强过对竞争对手的害怕,因为大家都意识到金融市场的崩溃可以把还在争斗的双方瞬间毁灭的尸骨无存”。如果不能战胜对手,那就和他合作,X.com和PayPal选择了强强联合。2000年3月,X.com和康菲尼迪握手言和,两家合并,各自占股50%。康菲尼迪有市场中最好的产品PayPal,但缺少持续的资金,X.com则不差钱,老板有钱,还同时销售成熟的理财产品。虽然两家股份相同,但显然有钱的才是大爷,合并后的公司成为了X.com。品牌则成为了X-PayPal,马斯克任董事长,原X.com公司CEO比尔·哈里斯升任新公司CEO。互联网行业的有趣性往往在于老大和老二如果火拼了,老三会成为赢家。现在老大和老二合并了,自然没有老三存在的空间了。而当时的老三便是eBay自己扶植的Billpoint,在X.com和PayPal的合力下,即便是eBay拉上了富国银行和Visa,并通过大量的商家使用补贴,Billpoint的劣势也没有挽回多少。究其原因,支付是一个典型的具有先发优势的行业,卖家和消费者一旦熟悉后,转换成本极高,单纯的补贴商家或许短时间可以提高使用率,一旦补贴结束,在消费者的力量下,又会快速回复原状。当然,合并后的X-PayPal也绝非一路坦途,外部面临着Billpoint的威胁,新公司内部高层同样剑拔弩张。PayPal创始人彼得·蒂尔、X.com创始人马斯克、职业经理人比尔·哈里斯“三巨头”之间则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马斯克以敞篷跑车中怀抱娇艳女友的花花公子形象知名;哈里践行着一个职业经理人的老油条准则;蒂尔促成了1亿美元的融资,虽然对公司发展陷入困境十分担忧,但无奈有心无力。结果,最先出局的是最负责任的,蒂尔首先递交辞呈,意识到不妙的马斯克召开了紧急董事会,罢免了6个月前由其委任的CEO哈里斯。马斯克本人卸任董事长,担任CEO,董事长职位则让给了蒂尔。显然,在先后经历从Zip2和X.com的CEO岗位上被踢走后,马斯克成熟了很多,所以这一番操作就显得高明了很多。持有新公司X.com最多的个人股份,兼任CEO,这次看起来他可以在新岗位持久胜任。但这仅仅是开始。X.com进入马斯克时代后,在同时期,电子支付几乎没有了对手,业务领域也逐渐拓展到B2B业务、P2P业务(个人对个人的转账支付),然而,交易规模指数级增长的另一面,欺诈交易和各类负面消息也铺天盖地而来。而在公司内部,X.com原有团队与原PayPal团队始终没有真正的融合。技术上,两个工程师团队存在截然不同的信仰,喜欢Windows的马斯克和使用Unix的PayPal技术团队之间的技术信仰矛盾,几乎不可调和。这就像网络上的段子一样:程序员之间可以因为“什么才是最好的语言”而进行一场决斗。这导致了X.com面临的技术问题日益恶化,无法满足客户爆炸式增长的需要。其网站几乎每周崩溃一次。同时,两者的数据库也并未合并,独立服务,完全没有发挥出二者互补的优势。另一方面,年少成名的马斯克那自负的性格导致两个公司企业文化的合并极其艰难。例如在品牌形象的打造上,他执着地将“X”这一和潜在色情沾边的品牌字母附加在一切上,包含X-PayPal这一明星产品、文化衫、网站等,试图“X”打造成为包罗万象的品牌。然而,对于那些了解红灯区中“X”意义的成年人来说,“X”无论是和好用的支付服务,还是和便捷的金融,都毫无瓜葛,他们只能据此第一个联想到那些潜在的色情信息。不断的冲突矛盾之下,X.com爆发了硅谷公司“政变”史上臭名昭著的“PayPal之战”。出局传奇的开始2000年9月,马斯克和贾斯汀结婚的九个月后,二人终于找到时间共度蜜月。本来计划公私兼顾,一方面进行再一轮募资,同时也在悉尼看完27届夏季奥运会后结束二人的蜜月之旅。然而不曾想,战略部门发起的一项针对PayPal和X.com的品牌调查中,随机发放的调查又恰好选中了度假中的马斯克。结果显示,数千个用户都对PayPal的接受度更高,而对于X始终将其和色情联系到一起。愤怒的马斯克直接下令责任人关闭这个在线调查。这引起了原PayPal团队的极大反弹,原PayPal副总裁萨克斯携数名高管联合情愿,召开董事会罢免CEO马斯克,并以联合请愿书的方式,让一众高管完成了“政变”中的站队。就这样,当马斯克、贾斯汀夫妇登上飞机后,原PayPal高管团队发起了对于马斯克的弹劾。刚刚落地的马斯克发现可能“又一次被罢免CEO”迅速返回,然而大势已去,最终这场“政变”以马斯克辞职转任董事会顾问、CEO空缺、董事长蒂尔临时接任结束。“政变”后的去马斯克时代,重新全面聚焦支付业务。放弃了网上银行业务、广泛的理财业务,放弃X.com品牌,重新使用PayPal品牌形象,并在数月后将公司改名为“PayPal”,5个月后,董事长蒂尔兼任永久CEO,一年后,PayPal在蒂尔的领导下,注册用户突破1200万。2002年2月,911事件过后首家提交IPO的公司——PayPal成功上市,首个交易日,市值8亿美元。上市之后的5个月,eBay宣布以15亿美元收购拥有1.1亿用户的PayPal,并以0.39股eBay换1股PayPal进行兑付,在这场交易中,最大的个人股东马斯克收获3.28亿美元,成为硅谷的明星创业者,也正是这笔钱,让马斯克开启了下一次的冒险。关于马斯克再后来的故事,则广为人知,630万美元投资特斯拉,将“X”的品牌形象延续到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可以说,如果没有2000年9月的那场“PayPal政变”,执着于CEO职位的马斯克或许不会有后来的投资,以及新一轮的大冒险——私人火箭发射计划,也或许就不会有千亿美元市值的特斯拉、龙飞船……但是,换言之,“政变”中输掉了CEO的职位,却在后来收获了3.28亿美元,谁又能将其定义为“政变”中的输家呢?参考书目:1、郎为民著,《埃隆·马斯克:颠覆,岂止于特斯拉》,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2、埃里克·杰克逊著,徐彬、王晓译,《支付战争:互联网金融创世纪》,中信出版社,2015;3、亚当·杰佛逊著,奕均译,《在火星上退休:埃隆·马斯克传》,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4、彼得·蒂尔著,高玉芳著,《从0到1:开启商业与未来的秘密》,中信出版社,2015;
你有多久没使用现金了?我想每一个被问到这个问题的人,都要思考几十秒。在移动支付、银行卡交易已十分便捷的今天,现金似乎扮演着一个无感的补充角色。日常生活中现金使用程度的下降,让很多人产生习以为常的错觉,现金似乎在逐渐消失。所以,当央行发布“大额现金管理试点”的通知时,很多吃瓜网友都提出了质疑。一是“有必要吗?”,以及“自己的钱,自己的财产信息,凭什么登记?”首先来看有没有必要,答案是肯定的。但是,为什么有必要?大额现金“逆势”狂飙按照人们的日常认知,在银行卡交易、电子支付越来越便捷的时代,现金交易理应越来越少,如果考虑经济的增长和交易的增长,即便现金交易的绝对额增加,其在经济活动中的占比应该是下降的。但事实并非如此,现实中纸币的流通数量非常巨大,大到巢湖一般人想象。同时,现金的交易的增速也很快。据2017 年央行的一份调查统计,个别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现金存取业务中单笔超过10 万元的业务占比,笔数不及1%,金额接近27%,有的客户单次取款超过亿元现金,如今多元化支付方式快速发展,这些情形显然不合常理。同时,2017年8-9月央行根据互联网抽样调查进行保守估算,我国流通中去向不明的现金规模达万亿元以上。国外同样如此。例如澳大利亚,银行卡在2016 年就取代现金成为主要支付手段,但截至2018 年6 月其现金流通张数却增长了7%。肯尼亚有较为普遍的移动支付,但近年来现金需求每年增速仍超过8%。从世界范围来看,现金流通量增长也是普遍现象。2001至2014 年,包括美国、欧元区、日本等在内的72 个国家和地区现金流通量与名义GDP 的比例从6.5% 增至8.5%(见图1)。如此大的流通量和现金交易占比,显然并不正常,其中有一部分现金的流向和交易并不明朗。问题是,在所有的交易中,非正常的现金交易有多少?如果极少,当然并不需要专门的监管政策来管理。对此,不妨看一个调查。合法经济活动需要多少现金?从流通中的现金持有主体来看,主要有企业、银行、个人消费者。总体来看,企业在现金管理中非常讲究效率,因此它们持有的现金只占全部流通中现金的一小部分。在上世纪90年代就有研究显示,企业的现金在全部流通现金中的占比不超过2%,随着零售交易中的非现金交易的快速提升,企业持有的现金占比肯定是下降的。对于银行,2016年2月,美国的银行库存现金加上ATM中的现金共750亿美元,其中610亿是法定准备金,计入流通现金仅有140亿,占彼时流通中现金总量比重仅为0.9%。除此之外就是消费者持有的现金。2012年美国的“消费者支付选择调查”和“消费者支付选择日记”调查数据显示,调查对象人均现金持有量为46美元,中位数为25美元,即便包括在不动产中存放的现金在内,每位调查参与者平均所持有的现金量为250美元。而根据同年美联储和统计数据计算,全美(国内)人均持有4200美元,调查结果和统计显示的人均持有现金量相差甚远。也就是说,总体看,企业、银行、个人消费者持有现金占全部流通现金比例的数量级大约在10%以内。欧洲央行也根据其调查结果认为,2008年年底全部发行在外的7500亿欧元纸币中,个人和公司持有的现金数量总共为1000亿欧元,占比在13%左右。其他各国同样如此。2014年澳大利亚、德国、法国等七国中央银行联合调查显示,消费者对现金的需求并不能解释现存的现金供应量(见表1)。假定德国和法国手持现金和在不动产中存放现金的比例与美国的类似,那么德国人均持有的欧元现金量约500至600美元,法国则为285至340美元。可以看到,这一数字远远不能解释人均现金持有量。因此,合法的经济活动只能解释全部现金持有量中的一小部分。大部分的现金是在合法的、税务完全合规的经济活动之外的,而且占比极大。灰色经济中的超级现金需求以上结论我们已经知道,大量的现金都在灰色或违法的经济地带中流通。这其中包含大量赤裸裸的违法活动,比如,逃税、毒品交易、敲诈勒索、贿赂、贩卖人口以及洗钱等不一而足。从各类公开可见的报道统计中的现金量,就可见一斑了。首先,现金可以极度方便逃税,个人经营者通过大量使用现金进行交易,低报经营收入。还是以美国为例,IRS(美国国税局)在2006年通过调查发现,税收缺口(自愿缴纳税款和应缴税款之间的差额)超过了4500亿美元。这一差额产生的原因包括低报营业收入、工资收入以及租赁收入等。其中,IRS预计可收回650亿美元,剩下3850亿美元的税收净缺口,其中超过60%是由于现金交易所导致的。而在2006年,3850亿美元占比当年联邦税收比重为14%、占当年GDP比重为 2.7%。其次,除了偷税漏说外,毒品交易中的现金需求也不小。2014年,墨西哥当局在绰号“矮子”的大毒枭古兹曼家中,搜出来的现金高达2亿美元。电影《绝命毒师》中甚至普及了如何借道合法的现金密集型业务(如酒店等)洗白脏钱的方式。甚至有一种说法:全部美元纸币中大约有90%沾染了可卡因,尽管有些夸张,但也足见现金与毒品交易关系的密切性。再次是腐败,即使用现金来贿赂官员。世界银行曾调查,2001-2002年,全球用于行贿的支出大约在1万亿美元。美国国会议员就曾在2010年被FBI在家中搜出用锡箔包裹的9万美元现金。前文提到的大毒枭“矮子”古兹曼也曾用藏匿的5000万美元打通各个关节,得以第二次越狱。其实这种现象,国内也有。如2015 年在某官员家中查出2.3亿元的巨额受贿现金;2018 年,泉州警方破获一起网络赌博案,涉案人员家中搜出8000 万元现金等。其他还有人口走私、恐怖主义融资、假币、偷税漏税等各种利用现金进行洗钱的非法活动。显然,非法的大额现金使用,极大的增加了社会的成本,因此需要合理、严格的监管。国外是怎么管理大额现金使用的?世界各国普遍建立了一系列较为系统完善的大额现金管理体系。除了反洗钱框架下的交易报告、出入境申报等较为传统常规的措施外,出于降低社会成本、增加税收、打击恐怖融资考虑,各国还采取从严、从紧管理措施,预防和遏制非法大额现金使用。中国也同样如此,央行试点“大额现金管理制度”便是其中重要的制度之一。其一,银行账户存取现金限制。如意大利自2016 年11 月起规定,每日从银行取款超过1000 欧元或每月取款超过5000 欧元的用户,将被锁定为“假设逃税人”调查对象。俄罗斯规定银行限制日取现额度。其二,设置现金交易限额。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13 个欧洲国家,现金交易限额在1000 欧元到1.5 万欧元之间。俄罗斯、印度、墨西哥、以色列、越南等国也设置现金交易限额,限额从等值4500 美元到2.5 万美元不等。其三,限制公共资金使用现金。法国规定交纳税费、罚款、医院账单超过300 欧元时,不能使用现金。韩国规定政府部门部分开支在50 万韩元以上必须通过信用卡支付。越南规定除财政部或越南国家银行特别允许的现金支付交易外,使用国家预算或资本的组织不得使用现金付款。其四,限制特定领域使用现金。意大利规定租金不得使用现金支付。韩国规定特定行业年营业额在3亿美元以上的企业,限额以上的招待费等必须通过信用卡支付。其五,大额现金存取收费。各国金融机构自行收费较为普遍,如美国、英国、日本等对个人和单位现金存取收费。美联储对存款机构每季度取款超过875 捆(每捆1000 张)的部分按照每捆5 美元收取费用。最后,部门间协同配合。美国联邦金融犯罪执法网络收集金融交易信息并分析整理,与相关部门进行传递共享。澳大利亚、英国等国都与各自的警察局、国家税务局等机构共享报告和分析。现金有罪,取消现金可以么?不仅限制大额现金,甚至取消现金,推行无现金社会,这确实是一部分人的观点。部分国家也在大力的推行无现金社会,在疫情的影响下,这一进程还被加速了。因为无现金社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减少偷税漏税、减少假币威胁、减少公共健康安全等……然而,负面影响同样巨大。例如个人隐私保护问题,应对停电等紧急情况,网络犯罪之害,低收入群体无银行账户,弱势群体如何使用等……更重要的是,货币是一种真正的全民使用的物品,其承载和表现形式也需要符合人们最基本的使用诉求。现金,每个人都可以持有,但是又如何要求每个人都有一个银行账户和用于支付的设备呢?参考资料:1、肯尼斯S·罗格夫著,纪晓峰等译,《无现金社会:货币的未来》,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2、中国人民银行课题组,《额现金管理国际经验及启示》,中国金融,20193、新周刊,《2016语录》,中信出版社,2017特别提示:近日,苏宁金融研究院发布了《2020互金二季报》,读者可在“苏宁金融研究院”公众号后台回复“2020互金二季报”,一键获取网盘链接和提取码。
据报道,印尼两大电子钱包平台 OVO 和 Dana 的合并即将完成。自2019年9月以来,这两家公司就开始筹备合并。合并一旦完成,OVO 的主要竞争对手 Gojek旗下的 GoPay 将会受到打击。 合并是明智之举。印尼力宝集团(Lippo Group)和 Grab 投资的 OVO与 GoPay 之间的竞争一直很激烈。根据多方报道,就用户数量而言,OVO 和 GoPay这两大平台在印尼数字支付领域中占主导地位,而 “印尼版支付宝” Dana 和印尼国有电子钱包 linkAja 则通常位列第三和第四。因此,如果 OVO 和Dana 把各自的用户群整合在一起,合并后的新实体可能会占据最大的市场份额。 新加坡咨询公司 M2Insights的高级研究分析员 Michael Hijanto 表示,通过合并,OVO 和Dana 可整合资源、制定出共享的商业战略,以与 GoPay 竞争。Hijanto 在接受KrASIA的采访时称:“就电子钱包市场份额而言,OVO 是 Grab 和 Tokopedia 的首选,而 Dana 则是 Lazada 和 Bukalapak 的最爱。OVO 和Dana 均有很大的用户群,这些人不大可能很快转向 GoPay 或Shopee Pay。” OVO 的发展历程 OVO 创立于2017年,是印尼力宝集团旗下的公司。力宝集团业务涵盖房地产开发、传媒、医疗保健和教育等。作为力宝集团的一部分,OVO 平台的优势在于可直接访问力宝集团关联的零售企业。因此,OVO 刚成立时,就有机会立即被用户使用。在2018年的工作报告中,OVO称其交易量已突破10亿次。 OVO 对如何融资讳莫如深。该公司仅向公众透露过一轮融资的详情,即在2017年12月,日本 Tokyo Century Corporation 投资了1.16亿美元,用于收购 OVO 20%的股份。据报道,2018年11月,东南亚超级应用 Grab 投资了OVO,为进入印尼迅速增长的金融科技领域创造条件。 起初,总部位于新加坡的 Grab 计划把支付平台 GrabPay 引入印尼市场,但 GrabPay 没能从印尼央行(Bank Indonesia)拿到牌照。于是,Grab 决定与 OVO 建立合作关系,以绕过牌照的阻碍。2018年4月,OVO 任命GrabPay 前主管Jason Thompson 为首席执行官。此前,Thompson 在 GrabPay 的主要职责是“监督新支付技术的开发以及增加区域内移动支付服务的使用。” 与 OVO 合作也解决了另一个平台的燃眉之急。2017年,印尼最大的电商平台 Tokopedia 旗下的电子钱包 TokoCash 遭到了印度尼西亚银行禁用。Tokopedia 迫于无奈,只得寻找外部支付服务商合作。据报道,2019年3月,OVO 获得了 Tokopedia 的投资;几个月后,这两家公司宣布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去年,OVO 成为了独角兽,足以证明公司在运营期间实现了迅速增长和良好发展。OVO 首席执行官Jason Thompson 在接受 KrASIA 的采访时称,2019年,公司的月活跃用户年增长率为400%。 尽管如此,仍然有迹象表明OVO 并非一帆风顺。2019年11月,力宝集团创始人Mochtar Riady 称,由于 OVO 平台支出难以控制,集团抛售了 OVO 70%的股份。 科技初创公司烧钱以争取尽可能多的用户,是很常见的。在某些情况下,这种做法甚至是有必要的。不过,如果公司总是亏损,这种策略会使投资者不堪重负。据 Tech in Asia 报道,力宝集团每月花费5000万美元让OVO 维持下去,但该说法后来被公司否认。 根据2019年12月 M2Insights获得的企业数据,OVO 最大的股东是 Grab,其次是Tokopedia和日本金融服务公司Tokyo Century Corporation,最后才是力宝集团。而 Dana 的投资方为蚂蚁金服和印尼媒体集团 Emtek。OVO 和Dana 有共同的DNA;阿里巴巴也投资了Tokopedia,而 Grab、Tokopedia 和阿里巴巴有一个共同的投资方:软银。 作图:Shermin Shu 据彭博社报道,OVO 与Dana 合并的条款和时间选择也许会发生变动,交易甚至会谈崩。这是由合并的复杂性导致的。 M2Insights 的分析员 Hijanto 指出:“OVO 目前在印尼的市场份额比 Dana 大,但很难说今后哪一方会成为控股股东。新的控股股东是谁,或许还取决于谁对合并后新实体的投资更多。我们认为,这两家电子钱包公司之间的合并绝非易事。” 由于这两家公司均为印尼电商巨头处理支付业务,合并也会影响到各自的合作伙伴。OVO 与Tokopedia 联系紧密;Dana 则是整合到 Bukalapak 和Lazada 系统的电子钱包,Dana 的总交易额中,相当大一部分都来自这两个平台。 “合并后,会形成新的电子钱包 OVO-Dana,其重要股东是 Tokopedia,即 Bukalapak 和 Lazada的最大竞争对手;我们不知道这两家公司得知这一点后,与 OVO-Dana 合作时是否会感到自在。”Hijanto 说。 电子商务一直以来都在印尼数字经济中占很大比例,今后也可能持续下去。因此,预计 OVO 和 Dana 都希望维持各自在电商领域中确立的伙伴关系,这是很合理的。 放长线,钓大鱼 虽然印尼人口高达2.7亿,但一半以上的印尼民众没有银行账户。全球社交媒体营销公司 We Are Social 携手 Hootsuite 发布的报告估计,2020年1月,印尼有1.754亿互联网用户,相当于印尼互联网渗透率为64% 。然而,尽管印尼人喜欢上网,但仅有3.1%的人使用电子钱包。由此可见,电子钱包这个细分市场增长潜力巨大。 OVO 和 Dana 合并,很容易让人想到是为了挑战 GoPay。不过,如果发现移动钱包业务在印尼的覆盖面有限,就会意识到该行业仍然有足够的空间容纳多个竞争者。尽管如此,这个市场仍旧是块“难啃的骨头”,问题主要在于选择合适的伙伴并培养关系,以及开发可持续的使用模式。 印尼前信息技术部长 Rudiantara 认为,既然金融科技支付平台需要“规模经济”来与印尼的用户市场保持同步,合并就是妥当之举。 Rudiantara 在接受 KrASIA 的采访时称:“OVO 和Dana 的竞争对手不仅包括本土支付平台,还包括 WhatsApp 等即时通讯平台,这类平台在印尼有很大的用户群。” 社交平台WhatsApp 已经在印度和巴西推出了支付功能。据传,WhatsApp很快就会把支付功能引入印尼。“在印尼,WhatsApp 的用户数量比移动钱包用户总数多得多。WhatsApp Pay 可能会威胁到本土数字支付平台,特别是因为 WhatsApp 用户可能会因图方便而选择使用这款即时通讯应用支付。” Rudiantara 补充道。 为了实现快速发展,支付平台必须提供综合服务,让用户有更多的理由把时间花在应用上。因此,移动钱包需要做的,不止是处理交易这么简单;OVO 也完全明白这一点。自2019年初,OVO 就一直为其应用引入更多的金融服务。 去年3月,OVO 平台与 Bareksa 联合推出了共同基金投资功能,Bareksa 在印尼是该领域的先驱。去年5月,OVO 通过与在线信贷平台 Taralite 合作,又引入了延期付款功能;Taralite 在今年早些时候被OVO 收购。根据Daily Social 发布的2019年金融科技报告,延期付款是印尼第三受欢迎的金融科技产品,而 OVO 的延期付款功能的使用度最高。 最近,OVO 与保险公司 Prudential Indonesia 合作,共同推出了意外身亡险和 COVID-19 防护险。OVO 首席执行官在最近一次采访中称,今年,公司将继续把重心放在贷款、电子投资以及数字保险产品方面。 与此同时,Dana 最近与保险科技初创公司 Pasar Polis 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可通过 Dana 的电子钱包提供小额保险服务。据报道,Dana 去年也联合 Akulaku开发延期付款产品,不过该功能尚未上线。也就是说,如果OVO 和Dana 最终携起手来,那么合并后的实体将有能力拓展更多的产品品类,提供各种金融产品。 GoPay 跟 OVO一样,也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合作伙伴及投资方,包括 Google、京东、针记集团、Facebook 和 PayPal。在获得针记集团和京东的投资后,GoPay 与针记集团旗下电商平台Blibli 和京东印尼站(JD.ID)合作。根据 iPrice 汇编的资料,这两个网站在2020年第一季度“印尼最受欢迎的电商平台”排名分别为第五和第六。 在与Facebook 和PayPal 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后,Gojek 和GoPay 便可获得美国公司在印尼的用户群及其商户关系网。不过,分析人员表示,GoPay 恐怕不会成为 Facebook在印尼的独家合作伙伴,因为据报道,除 GoPay 外,Facebook 还在与印尼其他两家本土金融科技公司谈判。路透社消息称,这两家公司为 OVO 和 linkAja。但该消息尚未得到官方确认。 “Gojek 已经获得了 Facebook 和PayPal 的资金,这是实情,对 GoPay 会起到促进作用。但说到底,OVO 总交易额的很大一部分来自于 Grab 和Tokopedia,这两家公司不大可能接受 GoPay 作为支付选项。” Hijanto 指出。 其他公司的情况如何? OVO、Dana 和GoPay 在同行玩家中拥有领先地位,但 linkAja 和ShopeePay 等其他平台也培养了自己的用户。 linkAja 至少于10家有政府背景的企业有合作关系,包括印尼最大的电信运营商Telkomsel,贷款银行 Bank Mandiri、印尼人民银行(BRI)、印尼国家银行(BNI)以及石油和天然气企业印尼国家石油公司(Pertamina)。在这些伙伴的支持下,linkAja 就有可能争取到更多用户。 linkAja 宣称2019年至少有4000万名注册用户,该平台也一直致力于“拓展人脉”,与各行各业的公司建立合作关系。特别是,linkAja 是第一家提供符合伊斯兰教法服务的大型移动钱包供应商。过去两年,符合伊斯兰教法的金融科技已经在印尼越来越受欢迎,其标志是该细分市场上出现了P2P 借款平台Alami Shariah 和Investree 等新玩家。 与其他大型运营商相比,linkAja 在金融科技领域采用了迂回战略。linkAja 没有与 OVO 和GoPay 等公司正面交锋,而是通过谈判成为了 Grab 和Gojek 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去年10月,linkAja 成为了Gojek 和Grab 的可选支付方式。linkAja 也是唯一一个同时在 Tokopedia 和 Bukalapak 上使用的电子钱包。 去年,时任 linkAja 首席执行官的 Danu Wicaksana 在接受 KrASIA 的采访时称,该平台的目标市场是金融科技平台通常不会考虑的。linkAja 的目标用户不仅是中产阶层,还包括了尚未享受过数字金融服务的中低收入群体。公司通过与国有银行和企业合作来满足目标用户的需要。 linkAja 的用户可从印尼国家储蓄银行(BTN)、印尼国家银行(BNI)、印尼人民银行(BRI)和 Mandiri 银行的自动取款机取钱,公司也在三线城市有数量可观的用户群。linkAja 还与公共交通和收费公路运营商合作。此外,在新加坡工作的印尼工人,仅需支付2.5新加坡元,就可通过 Singtel旗下的电子钱包 Dash,汇款到印尼的 linkAja 账户。有了这个小众市场,OVO 和GoPay就能更好地与 linkAja 维持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而不是与之竞争。 同时,新玩家 ShopeePay 在2018年11月拿到印度尼西亚银行授予的牌照后,已经迎头赶上。最初,ShopeePay 主要用在电商平台Shopee上;Shopee 已经超越了 Tokopedia,成为2020年第一季度印尼月活跃用户最多的电商平台。 Sea Group 的季报显示,今年1月至3月,Shopee 印尼站显示的订单数量超过1.85 亿(即:日均订单数量达到200万以上),Shopee 在印尼40%以上的订单通过 ShopeePay 支付。这表示,ShopeePay 仅靠电商交易就已大受欢迎。与其他平台一样,ShopeePay 的目标是迅速寻找线上、线下的第三方合作伙伴。最近,ShopeePay 与主要为商户提供服务的金融科技平台 Youtap 合作。 M2Insights 的分析员Hijanto 认为,今后 ShopeePay会继续增长,特别是在推出印尼标准二维码(QRIS)的情况下。该标准旨在改善支付系统的连接性能,采用的方式是一个商户仅拥有一个二维码,而该商户合作的所有电子钱包都将通过这个二维码进行交易。 现在,ShopeePay 可用于支付实体店商户,而之前实体店仅能使用 OVO 或 GoPay。ShopeePay 也提供了延期付款服务,根据 Daily Social 发布的金融科技报告,2019年,该功能在同类产品中已经排在最受欢迎产品的前三位。 印尼金融科技的未来 今年的新冠疫情已经推动了无现金支付的发展。OVO 发现,保持社交距离成为必要措施后,其新用户数量增长了267%。Gojek 和GoPay 也注意到,疫情爆发后仅一个月,数字交易出现两位数增长,延迟付款功能也有同样增长。 如果 Facebook 推出移动支付服务,也可能引起印尼金融科技界的重组,同时改变印尼用户的游戏规则。考虑到 Facebook 在印尼有1.36亿名用户,而 WhatsApp 的用户数量超过1.8亿,这两家公司的支付产品将会促进社交商务和移动支付渗透。 BRI Ventures 首席执行官Nicko Widjaja 认为印尼的金融科技环境有潜力赶上中国。在中国,领先的两个玩家是微信和支付宝。今后,市场份额较小的公司会选择与小众伙伴合作或并入较大的平台。两家实力强大的公司合并,是加强金融科技生态系统和加速普惠金融增长的绝佳方式。 一个很好的例子是移动 POS机平台 Moka,最近已被Gojek 收购。收购后,Moka 的4万名商业伙伴和Gojek 的5万名商户整合到一起。预计此交易会加速印尼小企业的数字化进程。 电子钱包的赚钱方式包括交易佣金、向商户和服务提供商收费,以及向用户收费。但由于电子钱包的使用率相对低,电子钱包平台在关注盈利能力前,仍然想方设法扩大用户数量。因此,平台会通过返现等促销活动来吸引用户,也会将自己整合到主流电商和网约车平台中。 电子钱包平台也需要确保获得用户的持续支持。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要么同平台用户相关的其他公司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要么直接收购其他金融科技公司以增加资本借贷和投资工具等新服务。与传统银行和大公司的合作也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所处的城市或地区不在大都市,这类合作就更重要了。 截至2020年5月,印度尼西亚银行已经向50家电子货币运营商发放了支付牌照。既然电子货币牌照持有者数量众多,这些公司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那么我们今后有可能看到更多的电子钱包结盟来接受同行的挑战。 头图|图虫
行业投融资报道 7月6日-7月12日 「融卡科技」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数字身份、可信数据与服务提供商「融卡科技」近日宣布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A轮融资,由达晨财智领投,正轩资本、中金石创投、拓华资本等跟投。 苏州融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融卡科技」)成立于2013年,提供从底层硬件、上层系统,到前端应用的全套安全解决方案。目前,「融卡科技」已成为华为海思麒麟系列芯片InSE 的独家技术合作商,也获得高通等主流移动基带芯片安全开发授权,同时也是华为、小米、OPPO、VIVO、魅族等主流手机厂商钱包应用的主要合作方。(36氪) 行业动态 央行数字货币广招实习生 近日,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对外发布“数研新星计划”实习就业招聘,面向全国各大高校2021届、2022届全日制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计算机相关专业、经济金融专业、数学专业、统计学等专业优先,地点为苏州、深圳和北京。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为央行直属单位,是全球最早从事法定央行数字货币研发的官方机构。此次面向全国广招实习生,引发市场对数字货币试点加速落地的猜想。(证券时报网) 支付宝花呗、京东白条在分期用户中渗透率达79% 研究报告显示,从金融产品选择来看,支付宝花呗、京东白条和苏宁任意付等电商类产品在分期人群中的渗透率最高,近半年达79%。银行信用卡类和支付宝借呗、58金融好借、有钱花等金融科技机构消费信贷类产品近半年在分期人群中的渗透率分列二三两位,占比分别为66%和56%。 其中,支付宝花呗、京东白条和苏宁任意付等电商类产品在一线和新一线城市的使用率更高,且更受90后、95后和00后用户青睐。(36氪) 腾讯理财通报告:疫情后,居民首选“投资理财”作为增收方式 近日,腾讯理财通发布了《后疫情时代国人财富管理报告》,对疫情后中国居民的财务状况及投资理财观念进行了全面的调研。报告显示,投资理财成为居民增加收入的主要方式,银行理财产品、保险产品、公募基金成为居民资产配置的主要方向,权益型基金则是居民配置成长型资产的首选。(央广网) 公司动态 滴滴、美团、B站已和参与央行数字货币的银行合作 滴滴、美团点评以及哔哩哔哩(B站)均已与多家参与数字货币项目的银行展开合作。其中美团点评或将尝试拓展美团单车等使用场景,而B站与参与银行的合作已进入技术开发阶段。此外,字节跳动等公司也在与银行讨论合作的可能性。另据北京商报报道,日前,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与滴滴出行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共同研究探索数字人民币在智慧出行领域的场景创新和应用。(财新网) 滴滴牵手央行试水智慧出行 日前,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宣布与滴滴出行达成合作,共同研究探索数字人民币在智慧出行领域的场景创新和应用。双方期望促进数字人民币在多元化出行场景中的平台生态建设。这是央行数字货币继用于缴纳党费、交通费补贴以及冬奥会外的又一应用场景,也是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首次与具有C端业务场景的互联网公司达成合作。(未来汽车日报) 中信银行理财子公司“信银理财”开业 7月10日,信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在上海举办开业揭牌仪式。作为中信银行全资理财子公司,信银理财是国内第四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也是首家落户上海的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理财子公司。据悉,信银理财将承接中信银行多年积累的“中信理财”品牌和上万亿的理财业务。“中信理财”始于2002年,历经18年的发展,业务规模已超过1.2万亿元。(深圳新闻网) 蚂蚁集团:没有上市时间表 相关报道消息不实 针对有媒体报道称,蚂蚁科技计划最早于今年在香港上市,蚂蚁集团方面就此对新浪财经表示:消息不实,没有上市时间表。(新浪财经) 支付宝覆盖全国95%充电桩 支付宝最新公布数据,包括特来电、星星充电的两大民营充电运营商,以及联行科技(含国网)、快电的两大聚合充电平台,已经全部登陆支付宝,通过小程序开设了充电服务的“办事处”。截至目前,支付宝已经实现覆盖全国95%以上的电动汽车充电桩网络,覆盖率为行业第一。(Tech星球) 16家欧洲银行联合推出“欧洲支付计划” 近日,欧洲16家银行联合宣布,启动“欧洲支付计划”(European Payments Initiative),为欧洲消费者和商家创建一个统一的支付解决方案,其中包括支付卡和数字钱包,涵盖到店支付、在线支付、P2P支付和ATM取款等多项常用功能。2020年7月2日,欧洲中央银行(European Central Bank,简称ECB)发布声明,对上述计划表示了肯定和欢迎。(未央网) Libra政策总监:Libra并未放弃多币种稳定币 Libra政策总监Julien Le Goc在近日举行的全球数字金融虚拟峰会上表示,Libra项目仍未放弃推出多币种稳定币。Libra协会还在与央行行长“持续对话”以建立新的监管合规框架。他补充说,Libra也在探索方法,以使其治理结构更接近与各国政府之间的公私伙伴关系。据悉,Libra项目在2019年的最初愿景是发行一种锚定多币种的稳定币,由最多30种法定货币支持。(星球日报) 其他资讯 深圳区块链电子发票已累计开票2500万张 深圳市税务局与腾讯公司于2018年成立“智税”创新实验室,率先推出“区块链电子发票”,从推出至今,由腾讯区块链提供底层技术支持的深圳区块链电子发票目前开票量已达2500万张,累计开票金额 259 亿元,注册企业近2万家。() 立陶宛央行发行数字货币LBCoin 7月9日,立陶宛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LBCoin开始在网站上注册预售,7月23日将正式发售。本月2日,立陶宛中央银行发布消息,将发行数字货币LBcoin。该数字货币基于区块链技术生产,也是立陶宛试点具有国家支持背景的数字货币和区块链技术项目的一部分。LBCoin将以6枚数字货币以及1枚物理银币组成,价格为99欧元,将发行24000枚数字货币和4000枚银币,可以直接与中央银行以及专用区块链网络进行交换。 产品案例 Simple:化繁为简的数字银行 在线金融账户管理平台Simple是一个基于传统银行网络的数字银行,2009年创立于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Simple旨在为客户提供便捷、快速、安全的预算管理及银行业务服务,包括预算平衡、自动储蓄、共享账户、个人贷款等。2014年2月,Simple被西班牙对外银行(BBVA)以1.17亿美元收购,实现了传统银行与金融科技公司的资源融合,也推动了Simple业务的国际化进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