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收官之年。面对疫情冲击,防风险步伐愈走愈坚,高风险机构和重点领域风险得到有序处置,金融业保持稳健运行,凸显韧性与潜力。 日前召开的2021年中国银保监会工作会议(以下简称“会议”),总结了来自监管实践的防风险经验——“以自我革命的方式防止发生金融危机。通过刮骨疗毒、精准拆弹,及时清除风险隐患,努力跑在系统性风险的前面”。 业内专家表示,在推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同时,要防范存量风险和增量风险,把握好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动态平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重点领域风险得到有效处置 2020年,银保监会全系统处罚银行保险机构3178家次,处罚责任人员4554人次,合计罚没22.8亿元。如此大的处罚力度彰显监管部门对银行保险业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的态度和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的决心。 过去一年,重点领域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受疫情影响,银行业不良贷款上升风险引发广泛关注。对此,监管部门精准研判风险形势,并多次督促商业银行加大不良处置力度。2020年全年,银行业处置不良资产达3.02万亿元,金额创下历年最高纪录,2017年至2020年处置不良贷款超过之前12年总和。 在备受关注的房地产领域,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实施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并持续开展房地产贷款专项检查,成效明显。数据显示,2020年,房地产贷款增速8年来首次低于各项贷款增速。 另外,针对高风险影子银行业务,银保监会有序拆解,并于去年首次发布《中国影子银行报告》。报告显示,在影子银行规模大幅压缩的同时,影子银行经营开始变得规范,结构更加简化,资本拨备开始计提,系统性风险隐患大为减弱。 2020年是继续巩固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前期重要成果的一年,也是不断提高风险应对的全局性和前瞻性,“精准拆弹”高风险银行保险机构的一年。具体来看,人民银行、银保监会依法果断接管包商银行,持续做好包商银行风险处置。在人民银行牵头协调下,银保监会依法接管“明天系”6家保险、信托机构。同年,银保监会结束对安邦集团接管,稳妥推进高风险中小银行、保险、信托机构风险处置。 互联网金融领域风险得到有效处置也是去年监管部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工作的一项重要成果。全国实际运营的P2P网贷机构数量全部归零,互联网存款、互联网保险等互联网金融领域得到严格监管。 此外,会议还指出,银保监会对金融反垄断治理机制进行了探索,并配合地方党委政府化解大型企业集团债务风险,处置一批重大非法集资案件。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经过近3年的集中整治,重点领域金融乱象已得到有效处置,同时监管短板不断补齐,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长效机制正在健全和完善。其中,监管部门“精准拆弹”高风险金融机构,有效避免了局部风险发展成系统性风险、区域性风险演化为全国性风险。 下好风险防范“先手棋” 去年以来,在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压力下,金融风险也出现一些新的变化,新老问题交织,防风险形势严峻。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一文中指出,金融体系内部风险仍在持续累积,一些长期形成的隐患并未彻底消除。疫情冲击下新老问题相互交织叠加。结构复杂的高风险影子银行容易死灰复燃。银行业不良资产反弹压力骤增。一些中小金融机构资本缺口加速暴露。企业、居民和地方政府债务水平进一步抬升。不法金融机构依然存在,非法金融活动屡禁不止。 对此,会议提到,要大力规范整治重点业务。持续整治影子银行,对高风险影子银行业务的新形式新变种露头就打。对理财存量资产处置不力的机构加大监管力度。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从存量风险来看,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和化解影子银行风险仍是两项主要任务。其中,我国影子银行积累时间长,存量风险较大,相当多的金融机构仍然存在规模“情结”,各类隐性担保和刚性兑付尚未真正被打破,部分高风险影子银行可能借不当创新卷土重来。从增量风险来看,需要注意银行业不良资产反弹的压力、中小金融机构资本缺口加速暴露的压力等。 近期,金融科技风险、互联网金融平台风险被广泛关注。会议提到,要切实加强对互联网平台金融活动监管。依法将金融活动全面纳入监管,对同类业务、同类主体一视同仁。加强对银行保险机构与互联网平台合作开展金融活动的监管。坚决遏制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防止资本在金融领域的无序扩张和野蛮生长。 “在综合经营、跨界布局和科技发展等综合作用下,金融风险的交叉性、融合性只会有增无减,风险交叉传染容易酿成系统性金融风险。为此,要高度重视,有效提高对跨行业、跨市场等交叉性金融风险的甄别、防范和化解。”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 此外,随着金融业对新技术应用的加强,对强化信息科技应用带来的网络安全、数据泄露等风险需要加以重视。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认为:“新技术的应用本身就伴随着一定的风险,随着《民法典》的实施,金融机构要更加重视信息安全风险,加强对消费者个人信息的保护。” 毫不松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一场持久战。当前,我国金融风险趋于收敛,整体可控,但受各方面因素影响,一些潜在隐患依然较大,必须充分重视、提前谋划应对措施。 “要毫不松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会议指出,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严格落实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和重点房地产企业融资管理规定。继续做好不良资产处置。加快推动高风险机构处置。完善重大案件风险和重大风险事件处置机制。加大对非法金融以及“无照驾驶”打击力度。积极防范外部风险冲击。 由于金融周期和经济周期不同步,企业风险暴露具有滞后性,尤其需要关注后期商业银行不良率进一步上升的风险。对此,中国银行研究院资深经济学家、研究员周景彤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是要加强资产质量管理。尽快完成资产分类工作,全面摸排信贷、债券、同业等资产质量情况,准确评估各类资产风险,针对不同类别资产采取有针对性的风险管控措施。二是积极化解存量不良资产。加大核销力度,有序化解存量不良资产,同时要运用债转股、资产证券化等方式转让不良资产,优化资产结构。三是避免资金“脱实向虚”。严格把控资金流向,确保业务合规,避免资金过度流入股市、房地产及不合规的非标业务等领域,防范资产泡沫。 会议还提出,深入整治保险市场乱象,大力整治名实不符金融产品。例如,一些养老金融产品并未在期限、收益、投向等方面体现出养老特点,“养老金融产品应该是长期产品,但目前很多冠以‘养老’名称的金融产品追求的是短期利益,与应有内涵并不完全一致。”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研究员朱俊生认为,在接下来推动产品供给改革的过程中,需要正本清源,加快清理名不副实的产品。
2021年中国银保监会工作会议于近日召开,此次会议特别强调:要毫不松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严格落实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和重点房地产企业融资管理规定。 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此前多次预警房地产领域风险。例如,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辅导读本》中,郭树清发表的题为《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文章指出,房地产是现阶段我国金融风险方面最大的“灰犀牛”,要坚决抑制房地产泡沫。 “上世纪以来,世界上130多次金融危机中,100多次与房地产有关。”郭树清在文章中表示,目前,我国房地产相关贷款占银行业贷款的39%,还有大量债券、股本、信托等资金进入房地产行业。可以说,房地产是现阶段我国金融风险方面最大的“灰犀牛”。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1年短短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内,一些热点一线城市房价出现较大波动,此后,多地相继祭出新的调控措施。 对于此轮部分地区房价波动,市场有观点认为与流动性和杠杆率的变化相关,未来这种情况是否会加剧,取决于2021年货币政策要不要进行适度转向。 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明明对表示,股市、楼市近期比较火热的状况与去年宽松的流动性环境有一定关系,但也不能全部归咎于此,还有一些其他因素,比如企业盈利的改善,居民资产配置理念的变化等等,这些因素也很重要。从宏观政策角度看,监管层打压资产泡沫的出发点是对的,但政策选择上并非只有收紧一种办法。对于房地产市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发展租赁住房市场,就体现了政策疏堵结合的一面。 此外,银保监会的工作会议还圈定了多项2021年工作重点,包括强化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加强对互联网平台金融活动监管、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提升公司治理和内控管理水平、加强监管能力建设等。
金融创新一直以来都是被反复热议的话题,它不仅可以提高金融市场的运作效率,同时还可以促进整体经济的稳步增长。在中欧创业营八期上海模块特设的“诺奖课堂”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C.默顿(Robert C. Merton)教授通过云端,向我们深度解析了金融创新和衍生品市场在经济增长和发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在他看来,金融创新可以让人们避免不必要的风险,从而提高生产力和生产效率。 01危机爆发推动金融业变革 金融衍生品(Derivatives)是从基础的金融产品中派生出来的交易形态,是有关互换现金流量或旨在为交易者转移风险的一种双边合约,其产生的动力来自金融市场上的一系列风险。通常来讲,金融衍生品包括期货合约、期权合约、远期合约、互换协议等一种或多种形态。 这种金融工具主要是为了规避风险而产生。众所周知,金融危机会阻碍金融创新,比如2008年前后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但它也可以推动金融创新,形成不断完善的金融系统,比如20世纪70-80年代的美国金融业。 上世纪70年代,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在美国乃至世界运转了近30年的货币体系土崩瓦解,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完全解体。从那时起,西方国家货币纷纷与美元脱钩,开始实行浮动汇率制。在此情况下,各国不得不面对金融市场的风险与不确定性,这在以前从未有过。 不仅如此,20世纪70年代美国还经历了一系列危机:1973-1974年、1979年,全球发生过两次石油危机;通货膨胀率飙升至两位数,创下(美国)内战以来的最高水平;国内失业率居高不下,达到9%左右;1973-1974年中期,美国股票市场实际缩水50% …… 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经济陷入停滞性通货膨胀,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滞胀”。总体来说,美国在1973-1975年的经济衰退实际上是一场经济危机,当时的常规经济政策集体哑火,其影响蔓延到了20世纪80年代。 面对这一情形,美国金融业出台了多个创新举措,以规避市场风险。以期货、期权和互换为主体的金融衍生品应运而生,此外还有首个电子证券交易机构(纳斯达克NASDAQ)等在内的诸多创造性解决方案。 02浮动or固定?莱比锡的两个选择 作为新兴风险管理手段的金融衍生品在全世界范围迅速推行,为后来的资本市场全球化奠定了基础。而自20世纪 80年代以来,无形的衍生品合约不仅能够对冲风险,也可以促进经济增长的稳定性。 衍生品合约可以通过一种非侵入、可反转的方式,有效地将风险重新分配给风险承受能力更强的人士。莱比锡天然气管道就是一个经典案例。 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两德统一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电力需求的提高。为了满足电力需求,就需要提高天然气的供应量。德国城市莱比锡面临两个选择:其一,支付5000万美元兴建一条连接至欧洲供气网的管道,以浮动价格购买天然气;其二,支付3亿美元兴建一条从该市东部通往俄罗斯的天然气管道,并以德国马克为单位签署一项15年的固定价格合约。 如果选择第一种方案,莱比锡要面对西欧不断波动的天然气价格,但好处是可以避免与俄罗斯打交道,从而避免政治风险;如果选择第二种方案,莱比锡则要面对修建成本过高的问题,但好处是天然气价格稳定。这座德国城市该如何做选择? 莱比锡最终选择将两种方案相结合:他们与一家银行签订合约,银行按等于俄罗斯定价合约的履约价格为欧洲天然气价格提供15年上限,以换取1.25亿美元的溢价。而银行承诺,如果莱比锡从西欧购买天然气的成本高于从俄罗斯购买的成本,差价将由银行承担。 这是一种能够缓解期货市场波动性的创新金融方案,其基于俄罗斯固定价格优势,在一定的标准价之下规避西欧天然气价格浮动过高的风险。而从西欧来购买天然气的方案,也直接让莱比锡省掉了2.5亿美元的修建管道成本。 03风险不能消除,但可以转移 运行良好的金融系统对于可持续性经济增长和发展而言至关重要——金融创新推动金融系统的完善,而金融科学、技术和经济需求也在不断推动着金融创新。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新一轮的金融创新浪潮,其中尤以新型支付系统和加密货币备受瞩目。在未来,金融创新将受到三大要素的驱动,即对金融应用的认识、技术的发展,以及经济领域的需求。 但创新离不开详尽的规划,毕竟重建经济基础设施(如养老体系)需假以时日,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进行此类重建时,固然可以借鉴全球最佳实践,但这只能起到一般性指引作用,切忌亦步亦趋。需要指出的是,金融体系的目的就是要规避风险和各种不确定性,把经济风险转移到真正可以承担风险的事情上。 风险不能彻底消除,但可以转移。分散、对冲和保险是进行风险管理的三大主要手段。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分散投资是现代金融的基本原则之一,不做分散投资的结果势必会导致投资效率低下。通过分散投资,把风险分散到世界各地,这无疑对我们大有裨益。 上述三种风险管理手段都能借助衍生品得到高效实施。事实上,从问世以来的四五十年间,金融衍生品工具一直在为社会创造红利并在全球得到推广普及,其社会效益获得广泛认可。我认为,金融的发展趋势在于将衍生品合约的运用从有限的管辖范围,比如特定的国家或市场,扩展到全球范围。 总的来说,衍生品在金融市场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衍生品是多相金融系统之间的高效“适配器”,能够提高全球金融一体化和多元化;其允许高效的风险分散,并通过将风险分担选择与比较优势、现金投资、治理、流动性、征用和税务问题分离,实现其他目标;开发权益、利率、货币和大宗商品衍生品市场,能够提高金融稳定性等。 作者简介:罗伯特·C.默顿是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常任教授,也是美国金融协会(American Finance Association)的前任主席、美国国家科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成员,以及美国文理科学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研究员。1997年,默顿教授凭借一种确定衍生品价值的新方法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他与另外两位搭档共同发明的金融期权数学模型Black-Scholes-Merton,是至今为止世界上解决期权价格动态的最佳模型之一,应用十分广泛。
1月29日,广东银保监局在披露广东辖区内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情况时透露,2020年广东银保监局通过“有保有压、有升有降”的方法,有序化解了影子银行和交叉金融风险。 在整治影子银行方面,广东银保监局部署开展专题调研,出台专项工作方案,先行先试建立影子银行监测指标体系,压存量、缩通道、限投向,精准打击资金脱实向虚,全年大力压降信托同业通道、同业理财、同业嵌套投资等以监管套利、隐匿风险为目的业务。截至2020年12月末,辖内法人银行同业理财业务同比下降42.07%,信托公司同业通道业务规模较年初下降54.86%,影子银行和交叉金融风险持续收敛。与此同时,把压降规模精准注入实体经济,引导回归金融本源。截至2020年12月末,辖内投向实体经济贷款较年初增加14049.75亿元,贷款增量同比增长22.11%。 在事前强化风险缓释方面,广东银保监局加强重点领域风险盯防,严格信贷资金用途管理,创建信用风险动态监测机制,密切关注先行指标变动,推进预期信用损失管理。截至2020年12月末,辖内逾期90天以上贷款占不良贷款比例同比下降5.4个百分点;辖内银行机构拨备覆盖率208.78%,同比提高15.29个百分点。 在事后强化风险处置方面,创新处置方式,扎实做好债委会工作,加快存量风险化解。去年全年辖内组建债委会149家,弱化风险约156亿元,续贷近百亿元。“一行一策”阶段性下调贷款损失准备,督促将释放的资源全部用于处置不良,强化拨备核销作用。2020年12月末,辖内银行业不良贷款率1.02%。 另外,在农信社改制化险、整治股东股权乱象方面, 广东农信社改制跑出“广东速度”——2018年全年组建58家农商银行,单年组建数量为近五年全国之最;至2020年末,全省全面完成64家农信社改制组建农商行,处置风险包袱超1000亿元,补充资本金超160亿元,农合机构主要监管指标由落后全国跃升为全面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1月26日,2021年中国银保监会工作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回顾2020年主要工作,分析当前经济金融形势,部署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银保监会党委书记、主席郭树清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2020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银保监会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务院金融委的决策部署,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对于2021年的工作,会议强调,要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改革优化银行保险机构体系。支持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金,继续推动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补充资本,推动大型银行向中小银行输出风控工具和技术。 银保监会表示,要毫不松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严格落实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和重点房地产企业融资管理规定。继续做好不良资产处置。加快推动高风险机构处置。加大对非法金融以及“无照驾驶”打击力度。积极防范外部风险冲击。 要大力规范整治重点业务。持续整治影子银行,对高风险影子银行业务的新形式新变种露头就打。对理财存量资产处置不力的机构加大监管力度。 要切实加强对互联网平台金融活动监管。依法将金融活动全面纳入监管,对同类业务、同类主体一视同仁。加强对银行保险机构与互联网平台合作开展金融活动的监管。坚决遏制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防止资本在金融领域的无序扩张和野蛮生长。 人民币贷款增19.6万亿 坚决做好疫情防控金融服务。指导银行保险机构做好金融服务,确保疫情期间金融秩序不乱、服务不断。紧急提供专项信贷5.3万亿元。全力支持武汉、湖北打赢疫情防控保卫战。累计为中小微企业和外贸企业实施延期还本付息6.6万亿元,发放应急贷款242.7亿元。 有力支持国民经济稳步复苏。全年人民币贷款新增19.6万亿元,增长12.8%。新增制造业贷款2.2万亿元。普惠型小微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8.1个百分点,5家大型银行增长54.8%。全年保险资金运用余额新增3.2万亿元,保险赔付超1.4万亿元。 在上周举办的国新办发布会上,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介绍,银行业保险业2020稳妥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继续保持稳健运行良好态势,改革发展取得新的成绩。 资产负债及业务稳步增长。2020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319.7万亿元,同比增长10.1%。总负债293.1万亿元,同比增长10.2%。保险公司总资产23.3万亿元,同比增长13.3%;原保险保费收入4.5万亿元,同比增长6.1%;保险资金运用余额21.7万亿元,同比增长17%。 高风险金融机构、重点领域风险有序处置 会议指出,2020年银保监会持续做好包商银行风险处置。依法接管“明天系”6家保险、信托机构。安邦集团结束接管。稳妥推进高风险中小银行、保险、信托机构风险处置。全年处置银行业不良资产3.02万亿元,2017年至2020年处置不良贷款超过之前12年总和。有序拆解高风险影子银行业务。房地产贷款增速8年来首次低于各项贷款增速。全国实际运营的P2P网贷机构全部归零。探索金融反垄断治理机制。配合地方党委政府化解大型企业集团债务风险。处置一批重大非法集资案件。2020年全系统处罚银行保险机构3178家次,责任人4554人次,合计罚没22.8亿元。 花大力气补充中小银行资本 积极推动发行2000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补充中小银行资本。持续推进各类银行保险机构的体制机制改革。出台健全公司治理三年行动方案。车险综合改革全面实施。人身保险费率形成机制改革持续深化。偿二代二期工程建设主要工作基本完成。持续推动34项对外开放措施落地见效。 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兼新闻发言人肖远企上周在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去年银保监会把中小银行的改革作为重要的工作任务抓,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进一步明确了中小银行的发展方向。中小银行、地区性的银行必须要做到: 一是在本地发展,不能够全国各地到处跑,原则上它只能够在本地发展。 二是应该聚焦小微企业和“三农”以及个人金融服务,满足当地企业和居民的金融需求。 三是做普惠金融,特别是要把一些薄弱的环节和领域填补起来。这是中小银行的优势所在,也是它们应该承担的使命。中小银行必须要有抗拒盲目做大诱惑的能力,扎根在当地,做小、做细、做实。 正风肃纪反腐,跑在系统性风险前面 坚决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案件,大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制止餐饮浪费。加强干部管理监督,切实规范履职用权。深化金融领域反腐败工作,严肃查处薛纪宁、张安顺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积极探索推动清廉金融文化建设。 会议强调,在监管实践中,逐步深化了对新时代金融工作的认识: 一是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 二是以自我革命的方式防止发生金融危机。通过刮骨疗毒、精准拆弹,及时清除风险隐患,努力跑在系统性风险的前面。 三是通过改革开放促进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把完善公司治理作为重中之重,通过改革开放、推动创新和科技赋能,使我国金融业不断迸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四是坚持依宪行政和依法监管。遵循宪法宗旨和立法精神,弥补制度短板,主动担当作为,规范金融活动,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五是集中强光照射金融领域“灰色地带”。我国金融体系很多问题和隐患来自性质模糊、名实不符的产品和交易,必须加强穿透监管。 六是对“有证”和“无照”活动实现监管全覆盖。从维护人民利益和金融安全出发,恪尽职守、未雨绸缪,始终坚持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 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会议指出,2021年将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切实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全力维护经济金融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努力实现银行保险监管工作取得新的成绩。 要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持。全力支持国内国际双循环。积极探索促进科技创新的各种金融服务。持续促进扩大内需。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积极发展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信托。加强外贸领域综合金融服务。稳步推进银行业保险业高水平对外开放。 要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整体效能。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强化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持续加大首贷、续贷、信用贷款、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加强民生领域金融支持。推动发展养老、健康、责任、巨灾等保险。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会议强调,要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改革优化银行保险机构体系。支持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金,继续推动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补充资本,推动大型银行向中小银行输出风控工具和技术。有序推进省联社改革试点。推进村镇银行改革化险和兼并重组。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巩固车险改革,持续深化意外险和健康险改革,推进保险资金运用市场化改革和保险营销体制转型变革。 加大对“无照驾驶”打击力度 要毫不松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严格落实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和重点房地产企业融资管理规定。继续做好不良资产处置。加快推动高风险机构处置。完善重大案件风险和重大风险事件处置机制。加大对非法金融以及“无照驾驶”打击力度。积极防范外部风险冲击。 要大力规范整治重点业务。持续整治影子银行,对高风险影子银行业务的新形式新变种露头就打。对理财存量资产处置不力的机构加大监管力度。深入整治保险市场乱象。大力整治名实不符金融产品。会同有关部门深化债券市场改革。 坚决遏制垄断,防止资本无序扩张 要切实加强对互联网平台金融活动监管。依法将金融活动全面纳入监管,对同类业务、同类主体一视同仁。加强对银行保险机构与互联网平台合作开展金融活动的监管。坚决遏制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防止资本在金融领域的无序扩张和野蛮生长。 梁涛表示,近期,金融管理部门约谈了蚂蚁集团等一些互联网平台企业,指出其在发展金融科技、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和普惠性方面发挥了创新作用,提高了金融服务的效率和包容性。但是也指出了它们存在的违规监管套利、垄断经营、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等问题。金融管理部门按照“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的基本要求,采取了规范性措施,开展了清理整顿。这些措施符合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和法治要求,符合人民群众和各类市场主体的根本利益,与支持民营企业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目标完全是一致的。 “我们注意到部分互联网平台企业被约谈后整改的态度较为积极,有了初步的效果,我们相信,经过自身的整改规范,互联网平台企业将坚守服务实体经济和人民群众的本源,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意识,在服务实体经济和遵从审慎监管的前提下守正创新,成为支持国民经济发展、助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力量。谢谢大家。”梁涛称。 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会议指出,要持续提升公司治理和内控管理水平。落实股东承诺制。加强股东穿透审查,依法规范大股东行为,持续清理违法违规股东,建立重大违法违规股东常态化公开披露机制。加强关联交易监管制度建设和系统建设。提升董事监事履职能力,完善董事会监事会运行规则。大力倡导合规文化建设。
1月26日,2021年中国银保监会工作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会议回顾2020年主要工作,分析当前经济金融形势,部署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 会议指出,2020年,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指导银行保险机构做好金融服务,确保疫情期间金融秩序不乱、服务不断,紧急提供专项信贷5.3万亿元。有力支持国民经济稳步复苏,全年人民币贷款新增19.6万亿元,增长12.8%。普惠型小微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8.1个百分点。全年保险资金运用余额新增3.2万亿元,保险赔付超1.4万亿元。 会议强调,在监管实践中,逐步深化了对新时代金融工作的认识:一是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二是以自我革命的方式防止发生金融危机。 通过刮骨疗毒、精准拆弹,及时清除风险隐患,努力跑在系统性风险的前面。三是通过改革开放促进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把完善公司治理作为重中之重,通过改革开放、推动创新和科技赋能,使我国金融业不断迸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四是坚持依宪行政和依法监管。弥补制度短板,主动担当作为,规范金融活动,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五是集中强光照射金融领域“灰色地带”。我国金融体系很多问题和隐患来自性质模糊、名实不符的产品和交易,必须加强穿透监管。六是对“有证”和“无照”活动实现监管全覆盖。未雨绸缪,始终坚持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 会议指出,2021年银保监会系统要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切实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全力维护经济金融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努力实现银行保险监管工作取得新的成绩。 要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持。全力支持国内国际双循环。积极探索促进科技创新的各种金融服务。持续促进扩大内需。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积极发展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信托。加强外贸领域综合金融服务。稳步推进银行业保险业高水平对外开放。 要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整体效能。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强化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持续加大首贷、续贷、信用贷款、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加强民生领域金融支持。推动发展养老、健康、责任、巨灾等保险。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要毫不松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严格落实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和重点房地产企业融资管理规定。继续做好不良资产处置。加快推动高风险机构处置。完善重大案件风险和重大风险事件处置机制。加大对非法金融以及“无照驾驶”打击力度。积极防范外部风险冲击。 要大力规范整治重点业务。持续整治影子银行,对高风险影子银行业务的新形式新变种露头就打。对理财存量资产处置不力的机构加大监管力度。深入整治保险市场乱象。大力整治名实不符的金融产品。会同有关部门深化债券市场改革。 要切实加强对互联网平台金融活动监管。依法将金融活动全面纳入监管,对同类业务、同类主体一视同仁。加强对银行保险机构与互联网平台合作开展金融活动的监管。坚决遏制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防止资本在金融领域的无序扩张和野蛮生长。 要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改革优化银行保险机构体系。支持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金,继续推动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补充资本,推动大型银行向中小银行输出风控工具和技术。有序推进省联社改革试点。推进村镇银行改革化险和兼并重组。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巩固车险改革,持续深化意外险和健康险改革,推进保险资金运用市场化改革和保险营销体制转型变革。 要持续提升公司治理和内控管理水平。落实股东承诺制。加强股东穿透审查,依法规范大股东行为,持续清理违法违规股东,建立重大违法违规股东常态化公开披露机制。加强关联交易监管制度建设和系统建设。提升董事监事履职能力,完善董事会监事会运行规则。大力倡导合规文化建设。 要加强监管能力建设。提高严格执法能力,对重大风险和重大案件,做到执法必严、过罚相当。提高全流程监管能力,强化事前预警和早期介入,强化事中干预,完善事后风险处置机制。提高协同监管能力和科技运用能力。
1月26日,2021年中国银保监会工作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回顾2020年主要工作,分析当前经济金融形势,部署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银保监会党委书记、主席郭树清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2020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银保监会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务院金融委的决策部署,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对于2021年的工作,会议强调,要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改革优化银行保险机构体系。支持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金,继续推动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补充资本,推动大型银行向中小银行输出风控工具和技术。 银保监会表示,要毫不松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严格落实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和重点房地产企业融资管理规定。继续做好不良资产处置。加快推动高风险机构处置。加大对非法金融以及“无照驾驶”打击力度。积极防范外部风险冲击。 要大力规范整治重点业务。持续整治影子银行,对高风险影子银行业务的新形式新变种露头就打。对理财存量资产处置不力的机构加大监管力度。 要切实加强对互联网平台金融活动监管。依法将金融活动全面纳入监管,对同类业务、同类主体一视同仁。加强对银行保险机构与互联网平台合作开展金融活动的监管。坚决遏制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防止资本在金融领域的无序扩张和野蛮生长。 人民币贷款增19.6万亿 坚决做好疫情防控金融服务。指导银行保险机构做好金融服务,确保疫情期间金融秩序不乱、服务不断。紧急提供专项信贷5.3万亿元。全力支持武汉、湖北打赢疫情防控保卫战。累计为中小微企业和外贸企业实施延期还本付息6.6万亿元,发放应急贷款242.7亿元。 有力支持国民经济稳步复苏。全年人民币贷款新增19.6万亿元,增长12.8%。新增制造业贷款2.2万亿元。普惠型小微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8.1个百分点,5家大型银行增长54.8%。全年保险资金运用余额新增3.2万亿元,保险赔付超1.4万亿元。 在上周举办的国新办发布会上,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介绍,银行业保险业2020稳妥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继续保持稳健运行良好态势,改革发展取得新的成绩。 资产负债及业务稳步增长。2020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319.7万亿元,同比增长10.1%。总负债293.1万亿元,同比增长10.2%。保险公司总资产23.3万亿元,同比增长13.3%;原保险保费收入4.5万亿元,同比增长6.1%;保险资金运用余额21.7万亿元,同比增长17%。 高风险金融机构、重点领域风险有序处置 会议指出,2020年银保监会持续做好包商银行风险处置。安邦集团结束接管。稳妥推进高风险中小银行、保险、信托机构风险处置。全年处置银行业不良资产3.02万亿元,2017年至2020年处置不良贷款超过之前12年总和。有序拆解高风险影子银行业务。房地产贷款增速8年来首次低于各项贷款增速。全国实际运营的P2P网贷机构全部归零。探索金融反垄断治理机制。配合地方党委政府化解大型企业集团债务风险。处置一批重大非法集资案件。2020年全系统处罚银行保险机构3178家次,责任人4554人次,合计罚没22.8亿元。 花大力气补充中小银行资本 积极推动发行2000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补充中小银行资本。持续推进各类银行保险机构的体制机制改革。出台健全公司治理三年行动方案。车险综合改革全面实施。人身保险费率形成机制改革持续深化。偿二代二期工程建设主要工作基本完成。持续推动34项对外开放措施落地见效。 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兼新闻发言人肖远企上周在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去年银保监会把中小银行的改革作为重要的工作任务抓,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进一步明确了中小银行的发展方向。中小银行、地区性的银行必须要做到: 一是在本地发展,不能够全国各地到处跑,原则上它只能够在本地发展。 二是应该聚焦小微企业和“三农”以及个人金融服务,满足当地企业和居民的金融需求。 三是做普惠金融,特别是要把一些薄弱的环节和领域填补起来。这是中小银行的优势所在,也是它们应该承担的使命。中小银行必须要有抗拒盲目做大诱惑的能力,扎根在当地,做小、做细、做实。 正风肃纪反腐,跑在系统性风险前面 坚决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案件,大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制止餐饮浪费。加强干部管理监督,切实规范履职用权。深化金融领域反腐败工作,严肃查处薛纪宁、张安顺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积极探索推动清廉金融文化建设。 会议强调,在监管实践中,逐步深化了对新时代金融工作的认识: 一是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 二是以自我革命的方式防止发生金融危机。通过刮骨疗毒、精准拆弹,及时清除风险隐患,努力跑在系统性风险的前面。 三是通过改革开放促进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把完善公司治理作为重中之重,通过改革开放、推动创新和科技赋能,使我国金融业不断迸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四是坚持依宪行政和依法监管。遵循宪法宗旨和立法精神,弥补制度短板,主动担当作为,规范金融活动,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五是集中强光照射金融领域“灰色地带”。我国金融体系很多问题和隐患来自性质模糊、名实不符的产品和交易,必须加强穿透监管。 六是对“有证”和“无照”活动实现监管全覆盖。从维护人民利益和金融安全出发,恪尽职守、未雨绸缪,始终坚持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会议指出,2021年将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切实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全力维护经济金融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努力实现银行保险监管工作取得新的成绩。 要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持。全力支持国内国际双循环。积极探索促进科技创新的各种金融服务。持续促进扩大内需。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积极发展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信托。加强外贸领域综合金融服务。稳步推进银行业保险业高水平对外开放。 要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整体效能。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强化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持续加大首贷、续贷、信用贷款、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加强民生领域金融支持。推动发展养老、健康、责任、巨灾等保险。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会议强调,要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改革优化银行保险机构体系。支持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金,继续推动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补充资本,推动大型银行向中小银行输出风控工具和技术。有序推进省联社改革试点。推进村镇银行改革化险和兼并重组。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巩固车险改革,持续深化意外险和健康险改革,推进保险资金运用市场化改革和保险营销体制转型变革。 加大对“无照驾驶”打击力度 要毫不松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严格落实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和重点房地产企业融资管理规定。继续做好不良资产处置。加快推动高风险机构处置。完善重大案件风险和重大风险事件处置机制。加大对非法金融以及“无照驾驶”打击力度。积极防范外部风险冲击。 要大力规范整治重点业务。持续整治影子银行,对高风险影子银行业务的新形式新变种露头就打。对理财存量资产处置不力的机构加大监管力度。深入整治保险市场乱象。大力整治名实不符金融产品。会同有关部门深化债券市场改革。 坚决遏制垄断,防止资本无序扩张 要切实加强对互联网平台金融活动监管。依法将金融活动全面纳入监管,对同类业务、同类主体一视同仁。加强对银行保险机构与互联网平台合作开展金融活动的监管。坚决遏制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防止资本在金融领域的无序扩张和野蛮生长。 梁涛表示,近期,金融管理部门约谈了蚂蚁集团等一些互联网平台企业,指出其在发展金融科技、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和普惠性方面发挥了创新作用,提高了金融服务的效率和包容性。但是也指出了它们存在的违规监管套利、垄断经营、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等问题。金融管理部门按照“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的基本要求,采取了规范性措施,开展了清理整顿。这些措施符合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和法治要求,符合人民群众和各类市场主体的根本利益,与支持民营企业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目标完全是一致的。 “我们注意到部分互联网平台企业被约谈后整改的态度较为积极,有了初步的效果,我们相信,经过自身的整改规范,互联网平台企业将坚守服务实体经济和人民群众的本源,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意识,在服务实体经济和遵从审慎监管的前提下守正创新,成为支持国民经济发展、助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力量。谢谢大家。”梁涛称。 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会议指出,要持续提升公司治理和内控管理水平。落实股东承诺制。加强股东穿透审查,依法规范大股东行为,持续清理违法违规股东,建立重大违法违规股东常态化公开披露机制。加强关联交易监管制度建设和系统建设。提升董事监事履职能力,完善董事会监事会运行规则。大力倡导合规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