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响,美国就业市场复苏速度正持续放缓。上周,纳指经历了3月美股暴跌以来最惨一周。业内预计,美国就业市场复苏动能将继续减弱,短期内美股或将维持震荡格局,且波动会加大。 美国劳工部上周发布的8月非农就业报告显示,当月美国新增就业人口137万人,低于市场预期的140万人。不过,失业率降至8.4%,好于市场预期的9.8%。 尽管官方失业率连续4个月下降,但更广泛的失业率指标U6显示,8月份的“实际”失业率为14.2%,意味着美国实际失业率很可能更高。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分析师周茂华告诉记者,数据显示8月美国就业市场正在改善,但仍延续前两个月的放缓态势。 “美国服务业提供就业岗位的动能在减弱,这主要是受疫情持续及美国财政政策效果消退的影响。”周茂华分析说,一方面,美国疫情依然严峻,零售、酒店、旅游等服务业继续受到抑制;另一方面,美国财政救助政策效果消退,直接影响消费者支出能力与中小企业现金流,从而进一步打击内需。 美国供应管理学会(ISM)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服务业PMI指数从7月的58.1降至56.9,这是该指数4个月来的首次下降,疫情对多个服务细分行业造成更大挑战,包括零售、餐饮和旅游业。 周茂华也表示,目前美国仍有1000多万的失业人口,高失业水平和财政效果减弱,预示美国家庭消费支出动能随之趋缓,美就业市场复苏动能将继续减弱。 除经济复苏步伐放缓外,数据情报公司早间咨询(Morning Consult)的经济学家约翰·莱尔(John Leer)还担忧,失业工人找到工作所需时间越来越长,也让就业人数增长变得越来越困难。 上周,受科技股回落影响,纳指累计下跌3.3%,创3月美股暴跌以来最大单周跌幅。标普500指数一周累计下跌2.3%,道指也累计下跌了1.8%。 大型科技股普遍回调。周线来看,微软股价上周累计下跌近6%,特斯拉股价跌逾5%,苹果、亚马逊累计跌幅近3%。投资者转向科技板块以外的领域。美金融股上周普遍上涨,高盛、摩根大通、花旗集团均小幅上涨,美国联合航空涨近2%。 美国投资机构CUNA Mutual Group的首席市场策略师斯科特纳普(Scott Knapp)说,科技板块近期估值过高,需要进行一定程度修正,尤其是在苹果和特斯拉宣布拆股后,散户投资者看到了进场机会,几乎没有人关注这些股票近期的非理性上涨。 财信证券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分析称,近期美股出现大幅调整的原因包括:美股走势与基本面严重背离,如标普500市盈率已超过上一次互联网泡沫时期;美国经济持续修复叠加通胀预期上升,导致美债利率大幅快速上行,引发市场调整;本轮美股反弹幅度过大,已面临巨大获利回吐压力。 “展望后市,当前美股市场整体市盈率居高不下,而美国大部分经济活动仍处于关闭状态,预计美股市场整固调整态势未完。”标普道琼斯指数公司资深指数分析师霍华德·西尔弗布拉特(Howard Silverblatt)表示。
安信策略在今年市场底部坚定看多,提出“复苏牛”判断并持续发布系列报告,伴随着全球流动性泛滥,中外经济和金融数据持续超预期,企业盈利复苏预期上修,中国金融改革步伐不断加快提升市场风险偏好,A股包括上证综指等主要指数都已创下2019年以来新高。复苏牛的逻辑正不断获得验证。 安信策略在7月12日发布周报《短期积极转中性》,提出市场在经历7月上旬过快上涨后,短期在面临外部不确定环境下,需要面临一个阶段的震荡整固,同时中期维持看多,牛市未完待续。 我们认为近期美股下跌大概率是常规回调,不是牛转熊。其直接原因是短期涨幅过高,技术上有调整需要。美国经济复苏仍将在曲折中前行,美联储将持续维持当前宽松政策,全球流动性泛滥、中国复苏趋势占优,A股配置吸引力占优这三大“复苏牛”核心逻辑仍然未被破坏,美股大跌无碍A股中期趋势。美股调整对A股的影响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通过北上资金直接影响A股,影响全球风险偏好并从港股、人民币汇率等渠道间接影响A股,科技龙头股价波动影响A股科技映射相关方向。我们认为,A股及相关板块已经展开了将近两个月的震荡,美股短期调整对A股影响有限。行业配置重点关注景气上行的军工、苹果链、云计算、疫苗、化工、影视、旅游、航空等。主题继续看好“国内大循环”主线。 在此不妨开通安信证券账户,不仅有专业的团队为您的投资之路保驾护航,更有会员相赠 安信证券联合发布《新客户专享计划》,凡在渠道进入安信证券开户,就能获得两家联合准备的高附加价值福利!为您投资之路保驾护航!点击阅读原文链接或扫描下方图片二维码,开户成功后即可免费体验黄金会员3个月!
今年以来,我国出台一揽子减税降费政策助力经济发展,上半年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15045亿元,伴随着减税降费持续推进,目前各地正纷纷发力升级政策,预计今年全年可为企业新增减税降费超过2.5万亿元。减税降费的红利持续释放,更是为我国经济稳步复苏提供了坚实的支撑。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国家税务总局网站、新华网等
9月2日报道称,尽管两国之间的政治紧张局势正在加剧,从监管批准到商业决策,美国主要金融巨头正在深入中国市场。花旗集团也是全球五大托管机构中首家获得牌照的银行。报道称,在过去两年里,中国政府加快了允许外资进入其此前较为封闭的金融市场的步伐,放宽所有权限制和向美国金融机构颁发营业执照也是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一部分。上周,贝莱德(BlackRock)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准在上海设立全资所有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这就为这家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跻身首批为中国个人理财的外资公司铺平了道路。 彭博社9月3日报道称,中国银保监会批准日本上田八木短资株式会社在北京筹建独资货币经纪(中国)公司。 内需带动新订单,服务业持续复苏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9月2日报道称,行业调查显示,8月中国服务业已连续四个月保持复苏势头,各企业自1月以来首次扩大招聘。服务业约占经济总量的60%,占城市就业的一半。服务业起初恢复增长的速度比大型制造商要慢,但是近几个月来,随着疫情对公众聚会造成的限制解除,其复苏步伐加快了。在经历了六个月的裁员之后,企业在8月份开始招聘更多员工,这表明中国劳动力市场有所复苏。内需带动了新订单,调查显示,尽管步伐放缓,但中国服务业公司在8月又接到了新的出口业务订单,服务业前景乐观。 中国卡车销量激增 《华尔街日报》9月2日报道称,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中国7月份卡车销量较上年同期飙升71%,连续第三个月增幅达到50%以上。重型卡车销量的增长速度甚至更快,达到84%。这一表现远远超过刚刚开始复苏的乘用车销量。这一激增的背后有显而易见的政策原因。为淘汰排放标准较低的老式卡车,一些地方政府提供了补贴。此外,今年中国许多地方都可能禁止一些污染最严重的卡车上路,对超载卡车的更严格检查可能也促成了卡车销量的激增。
随着跨省游团队游重启、暑期出行旺季到来以及消费者及商旅客群信心和需求的回升,多地旅游业加速复苏成绩显著。旅游行业各个细分市场人气均有回暖,但复市进度不一。行业人士表示,总体来看,未来旅游市场将进一步回暖,与此同时,在国外疫情发展难以预判的情况下,国内旅游市场竞争也会加剧。 多地旅游业迎来明显复苏 从8月开始,江浙沪一带的特色民宿、高端酒店预订热起来。“我们8月中旬预订的一处上海近郊民宿,单间房每晚价格又回到了以往旺季时的1300多元,晚了还订不到,而今年早些时候,同一房型每晚单价只需要800元左右。”上海市民周女士说道。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进一步稳定,多个省市的旅游业迎来明显复苏。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数据显示,7月最后两周,上海的酒店平均入住率分别为56%和58.2%;到8月份前三周,这一数字分别上升到了61.9%、65.8%和64.4%。上海财经大学教授何建民分析,跨省游团队游重启、暑期出行旺季到来以及消费者及商旅客群信心和需求的回升,为上海旅游消费回暖注入动力。 旅游消费方面,在上海7月16日恢复跨省团队游后,上海迅速推出2020年上海夏季文化旅游产品,突出“安全、优惠、品质”标准,其中沪上重点景区、生活服务平台、旅游企业等纷纷推出多重优惠措施。这不仅吸引全国各地游客来沪,也让本地居民走出家门。携程、驴妈妈、春秋、同程旅行等平台显示,暑期出行旺季,上海是最热门的目的地及客源地之一。会展商旅方面,8月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2020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等各类会展举办,也吸引不少外地观众、商务人士来到上海。 今年以来,上海出台扶企纾困一揽子帮扶政策,搭建金融纾困服务机制,实施文旅市场振兴计划,又在8月进一步推出面向中小微文化和旅游企业的金融服务举措,为市场振兴注入动力。上海将在9月12日举办2020年上海旅游节,并首次设立苏浙皖分会场,这也成为长三角区域进一步推动旅游业复工复产以及区域文旅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又一契机。 从8月8日至今年12月31日,包括“十一”黄金周在内,湖北全省A级旅游景区对全国游客免门票开放。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8月23日通报的数据显示,活动开展14天内,全省旅行社组接游客达69.2万人次,每天约5万人次,是4月至7月全省组团人次数的2.84倍。截至8月21日,全省旅行社复工率达71.46%。 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近日披露,7月至8月,广州旅游业恢复到去年同期的70%左右。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从政策、资金、宣传、服务等多方面全力引导、支持、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出台了“广州文旅暖企12条”,发放了文化旅游产业专项扶持资金,暂退旅行社服务质量保证金超2亿元,协调广州地区银行为文化旅游相关企业提供贷款150多亿元。 旅游细分市场有差异 总体来看,旅游各个细分市场均进入复苏通道,但复市程度各有不同。 出于对旅游私密性、安全性和便捷度的考虑,更多游客选择了自驾形式,这也催生了自驾和目的地租车市场的快速发展。携程集团租车事业部首席商务官彭廷说,今年暑期,平台上租车用户最为活跃的城市往往也是热门的目的地或者客源地城市。越来越多新用户、年轻人尝试租车自驾游。据了解,租车业务是该集团各大旅游业务板块中复苏最快的业务线,目前租车成交总额已超越去年同期。 伴随多地酒店业出租率明显上升,中外旅游企业在近期加速在华布局。首旅如家酒店集团总经理孙坚介绍,旗下位于上海的酒店出租率达到了往年同期95%。首旅如家酒店集团近日在上海新开设一家中高端品牌门店,并将加速中高端酒店市场布局;首旅如家与凯悦酒店集团合资的中高端品牌全球首店预计今年10月将在沪开业。洲际酒店集团日前也宣布大中华区第100家特许经营酒店日前已开业。 飞猪数据显示,与往年相比,今年暑期机票整体价格偏低30%。这也折射出,航空市场的全面恢复仍有待时日。根据民航局发布的数据,7月23日,民航航班量恢复至疫情前约八成,客座率为73.57%。而去年中国民航的正班客座率则超过80%。这说明国内航空市场还有很大的消费潜力。 而旅行社方面,复市压力仍然较大。携程近日发布报告分析,截至8月中旬,已有4000多家合作旅行社在携程平台上发布国内游产品。从平台合作的国内游旅行社看,80%以上已经复工,部分出境游旅行社也开始转型经营国内游。但总体来看,市场依然没有恢复到正常水平,由于有效需求不足和旅游消费受到限制,大部分旅游企业线下门店依然承受很大压力。 春秋旅游副总经理周卫红介绍,从7月中旬至8月中旬,跨省团队游重启一个月内,春秋旅游销售人次恢复到去年同期国内游的47%,营收恢复到45%。如果算上去年的出境游业务,今年的业务量相当于去年同期的35%左右。 今年7月中旬,文化和旅游部发布通知称,各地旅游景区要继续贯彻落实“限量、预约、错峰”要求,接待游客量由不得超过最大承载量的30%调至50%;山西、云南、山东、内蒙古、贵州等地相继推出景区门票优惠举措。不过记者了解到,不少景区暑期实际接待量往往达不到最大承载量的50%。业界分析,消费者出游信心有待提振。以暑期市场占比最大的亲子客群为例,人们在选择景区游玩时更加慎重,此外,多地要求学生在开学前14天返回,这也一定程度影响了亲子客群出游半径、景区消费等。 国内旅游市场竞争将加剧 “跨省团队游重启的一个月内,国内个别省市还出现了少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所以,一方面旅游企业不能掉以轻心,要认识到旅游复苏之路相较于2003年非典疫情发生后更为缓慢艰难;但另一方面,企业销售曲线还是向上的,我们应该对此怀有坚定信心。”周卫红说。 总体来看,旅游业界对未来信心回升。世界旅游联盟等近日发布报告称,国内旅游从业者已经重拾信心,准备迎接复苏后的市场新局面,过半数受访者认为,疫情对于国内旅游市场的影响基本可在本年内结束。 报告分析,因疫情影响,部分人群压缩或取消旅游计划,部分企事业单位对职工出行进行限制管理,国内旅游的发展仍受到较大抑制,短时间内,旅游市场难以恢复至疫情暴发前水平。但中长期来看,因为国内疫情已经得到平稳控制,居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未改变,疫情后压抑的旅游需求需要释放,国际旅游无法成行,国内旅游市场依旧具备蓬勃的生命力。 世界旅游联盟分析,尽管国内旅游需求将会更快恢复,但是,旅游行业的竞争也将更加激烈,在国外疫情发展难以预判的情况下,原本专注于出入境业务的旅游企业也开始转战国内旅游市场。 此外,业界分析,旅行者偏好也已经发生明显的转变,从业者需及时适应形势变化。个性化定制游和小包团更受青睐,游客对于长线的度假旅游更加慎重,而城市周边的短途度假因便捷灵活、不必要出省而更早实现复苏。 中国旅行社协会会长邱文鹤说,在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健康生态型的休闲旅游体验与特色资源更受消费市场欢迎,游客比以往更加重视感情、陪伴、健康以及安全,“舒适度+高质量”将成为休闲旅游的发展方向。景域驴妈妈集团副总裁任国才认为,科技创新是提升服务质量的重要抓手,是推动行业复苏回暖、加快复工复业的重要力量,也为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说,“当前,旅游业要逐步振兴,需与本地居民休闲生活相结合,主客共享,把外来游客和本地居民统一到共同的消费市场;要抓住‘新基建’机遇,坚持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不断培育新型旅游市场主体。”他建议,各地行政主管部门既要考虑复工企业的市场节奏,也要考虑可能引发的不正当价格竞争,切实助力景区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付玉梅)“我们需要充分发挥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复苏和能源结构转型的重要作用。”25日,由中国新闻社和能源基金会联合主办的国是论坛“能源中国”第二期举行,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在与会发言中表示。 王信表示,疫情以来,全球能源结构转型面临新的形势,受经济影响,全球碳排放的不确定性在增加。“石油煤炭价格低位徘徊,会延缓传统化石能源退出的步伐。同时新冠肺炎疫情现在对很多国家来说仍是重要的挑战,国际石油的需求大幅萎缩,石油价格回升的动力不足,煤炭价格也是持续处于低位。”王信表示。 因此,王信指出,现在需要进一步强调疫情之后的绿色复苏。绿色复苏可以实现疫情之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还能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而在这个过程中绿色金融完全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王信表示,从短期来看绿色复苏可以兼顾经济的复苏和绿色的发展,大量绿色产业的投资,同样可以促进经济的增长,从长期来看更多地考虑环境社会治理。“绿色投资和消费是中国经济新增长点,对增强经济发展的韧性和可持续性,从而实现高质量的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王信说。 从金融的角度来看,王信认为绿色复苏有助于减少气候变化相关的金融风险。“如果现在我们还是过多依靠这种高碳的投资,那么随着未来的大趋势,也就是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传统化石能源的产业以及相关投资可能会面临比较大的损失,从而可能导致比较大的金融风险。所以从经济和金融的角度来看,我们需要强调绿色复苏。”王信表示。 王信表示,中国是全球绿色金融重要的倡导者和引领者。他介绍,早在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就会同其他部门发布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中国也成为全球首个由中央政府层面来推动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国家。 针对绿色金融的发展,王信强调了四个重要支柱: 第一是绿色金融标准体系的建设,建立一个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同时又能够跟国际先进做法相接轨的绿色标准,这样能够更好地和国际对话,更好地吸引国际投资; 第二是绿色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我国正进入数字经济、数字金融的时代,也更多地运用数字技术和金融科技来推动绿色金融的发展。王信表示,在这些方面中国已经有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需要在绿色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迈出更大的步伐; 第三是绿色产品的创新体系,致力于开发更多的绿色金融产品; 第四是绿色金融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促使金融机构更加重视绿色金融的发展。 在疫情之后,王信认为,仍需要高度重视绿色复苏、碳减排和气候变化中长期发展的趋势。根据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变化,来研究未来尤其是“十四五”期间碳减排的路径。 针对未来的发展空间,王信从投资和消费两方面给出建议。投资方面,在绿色建筑、清洁交通、可再生能源等方面扩大投资,支持绿色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加速工业部门绿色和数字化的转型。同时,需要通过多种金融工具,包括发行政府专项债等方式筹集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补贴基金。 消费方面,王信指出,绿色消费还有很大的空间,需要补短板,逐步将绿色消费纳入绿色金融支持的范围,推动像新能源汽车、绿色家电、绿色出行等绿色消费进一步的发展。 王信最后提到,需要高度关注气候变化相关的风险,包括物理的风险和转型的风险。同时,中央银行和金融监管部门也要要求相关的金融机构更多披露与气候变化相关的金融风险信息,以及他们应对相关金融风险所采取的行动。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以其它方式使用。
8月26日丨爱尔眼科(300015.SZ)大涨逾8%,报50.21元,以复权价计股价再创历史新高,总市值2069亿元。 爱尔眼科昨晚披露2020年半年报。上半年,爱尔眼科实现营业收入41.64亿,净利润6.76亿。其中,第二季度,公司迎来强势复苏,实现营业收入25.22亿,同比增长0.72%;实现净利润5.97亿,同比大增50.37%;扣非净利润5.53亿,同比增长30.73%。 报告显示,在一季度经受疫情冲击后,爱尔眼科于二季度迅速“回血”,单季净利润增速创近十年来新高。此外,7月,公司境内主营业务增速达47.92%,下半年业绩“开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