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黄大智 最近,脱口秀演员池子(真名“王越池”)举报某银行“泄露客户个人信息”,一时间冲上微博热搜。“大客户”、“全国知名银行”、“知名艺人”、“泄露个人隐私”……爆点实在太多,引来众多吃瓜群众。不过,与金融相关的瓜,历来都不是简单的吃完这个就去吃另一个,而是要秉承“顺藤吃瓜”的原则,吃到更多更甜更有营养的瓜。 “这是配合大客户的要求” 虽然该微博热搜已经广为人知,但是为了完整性,我们还是先简述一下该事件。 5月6日晚,知名脱口秀演员池子在其个人微博发布长文,回应与笑果文化解约一事,还顺带嘲讽了已经过了风口的P2P,以及发展尚处于早期的脱口秀“水浅甲鱼多”,并表示目前情况就是“没法开展任何工作,一直在和笑果文化打官司”。 但随后一转,池子指出在笑果文化寄给他的案件材料里面,发现了其本人在某银行的个人账户交易明细。他去咨询了律师,认为笑果文化和涉事银行的行为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他给银行打了电话讨说法,竟被告知 “这是配合大客户的要求”。 在池子发布的这条微博最后,附上了对笑果文化和该银行支行的律师函。 随后,5月7日凌晨,涉事银行对此致歉,称经核实该行员工未严格按规定办理,在笑果文化要求查询时提供了王先生(池子)的收款记录,并对相关人员进行了惩罚处理。 “顺藤吃瓜” 基本了解上述事件后,可以看到,个中重点并不在于池子与笑果文化的纠纷,而是被牵连进来的第三方——银行。在没有经过池子本人允许的情况下,笑果文化拿到了池子在该银行的个人账户交易明细。该银行及笑果文化都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 想要吃到明确的瓜,那就必须要明确其中的几个关键点。 关键点一:一般情况下,个人账户交易信息要如何打印 一般说来,个人账户交易信息中涉及大量的重要信息,银行都要求必须本人办理打印业务,无法进行代办。所以,想要打印个人账户交易信息,有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种是线上方式,用户可以通过手机银行/网上银行,自助选择账户交易信息进行打印。这种打印文件印有电子公章,具有法律效力。然而,在实践中,仅有部分银行而非所有银行支持这种线上的服务方式。同时,鉴于这种信息的重要性,打印文件发送到电子邮箱中是进行加密传输,用户需要在手机银行/网上银行上获取解锁方式后,才可打开文件。 第二种是线下自助方式,也就是通过银行网点中的自助服务终端打印机,用户只需要有银行卡和密码,即可自行打印。但在实践中,各银行有不同规定,有的银行需要网点中的相关主管人员进行授权操作;有的银行无需授权,但可选择的账单期限有限,如只能打印3个月内的交易明细。 第三种就是到银行柜台打印,无论是银行的高柜(带有防弹玻璃的)还是低柜(开放式的),都可以办理该业务。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是本人持银行卡、身份证,部分银行甚至需要进行人脸识别等多重验证方式,才可以打印。 当然,在特殊情况下,如银行账户的本人是老人、小孩或不具备行动能力、民事行为能力等情况下,监护人可以在提供相关证明后,代为办理。但这种过于特殊的情况,我们暂且不做讨论。 以上这些方式都是基于合法合规的前提下,用户本人进行个人银行账户交易信息打印的方法。 但是根据银行给池子的反馈“这是配合大客户的要求”,可以说明打印的交易信息并非是基于池子本人的意愿,这也就有了接下来的关(ji)键(xu)点(chi)二(gua)。 关键点二:非常规手段,个人账户交易信息的打印和获取 非常规手段进行交易信息的获取和打印,既有合法合规的方式,也有违规的方式。 第一种是合法合规情况下,公安机关、法院等权力机构进行“财产保全”(俗称冻结财产)。财产保全的关键问题在于提供被保全人的财产线索及申请人提供相应的担保。在池子与笑果文化的合同纠纷中,若笑果文化作为申请人,向人民法院提请对被保全人(池子)做财产保全申请,除了需要提交担保、保全申请书等材料外,最重要的便是“被保全人的财产线索”,而与之相关的除了房、车相关信息外,便属银行账户交易信息最为重要。当无法提供相关线索,便可申请法院等相关机构进行对被保全人的财产线索进行查询。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即便如此,这种个人的账户交易信息也不应被笑果文化掌握。也就是说,即便笑果文化的保全申请执行了,其所提请的“财产线索”不可能、也不应该出现在笑果文化公司的掌控中。 第二种,违法违规的方式,也是众多网友猜测的最可能的一种,银行员工应笑果文化请求,私自为其打印池子的个人交易信息,而这也被该银行随后“对池子的致歉信”回复所证实。其中的原因也很简单,正如“这是配合大客户的要求”的回复一样,笑果文化作为该支行的重要企业客户,且知晓池子的姓名、身份证、银行账户等信息,银行员工出于维护大客户的心理,应其所求也不足为怪。而这种方式显然是违背了人民银行及银保监会的有关规定,甚至涉嫌触犯《刑法》235条之一的规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至于有人奇怪,既然笑果文化可以通过法院执行查控系统查询被申请人(池子)的财产线索,为何要甘冒风险,自己去查询池子的账户交易信息。其中涉及到,在申请财产保全后,从银行及不动产交易中心等机构反馈查询结果需要一定的时间,时间成本很大,所以以申请人自己提交的相关的财产线索为最佳。 一般情况下,吃瓜行动也就到此为止了,接下来就是处罚甚至赔偿、监管进场整治、事件平息等情况。 但鉴于金融活动和金融信息的特殊性,我们仍然有必要做一些进一步的说明。 这个放在奇葩说里,大概就是升华的部分了,要脱离事件本身,提高境界。 而需要探讨的,自然是池子及大众所关注的“侵犯个人隐私”的问题,特别是金融消费者个人金融信息保护的问题。 任重道远的个人金融信息保护 如果将“银行个人账户交易信息”进一步细分,其实质上是个人金融信息。在央行2020年2月最新发布的《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技术规范》中指出: 个人金融信息是指金融机构通过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或者其他渠道获取、加工和保存的个人信息,包括账户信息、鉴别信息、金融交易信息、个人身份信息、财产信息、借贷信息和其他反映特定个人某些情况的信息。 与其他个人信息相比,个人金融信息与个人资产、信用状况等高度相关,一旦泄露,对消费者的财产安全造成的威胁更大。因此,监管十分重视对于个人金融信息的保护。 事实上,早在2007年,央行就开始陆续通过《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等文件,开始了对个人金融信息的保护。据不完全统计,至今已有十部相关的部门规范、规章制度等监管办法,对个人金融信息的保护做出了相关规定(见表1)。 除了正式的监管文件之外,央行的各级领导也在各种论坛、工作会议中强调要加强个人金融信息的保护,这些无一不显示了监管对这项工作的重视,并且也透露着“个人金融信息安全监管趋严”的信号。 但从实践来看,我国目前在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方面仍存在很大不足。例如,缺乏统一的上位法,对于违法机构和个人的法律追究机制也尚不健全,进而频繁出现金融机构、外包机构员工利用客户个人金融信息非法牟利的现象,也间接的导致了数据的大面积泄露,危害金融体系的安全运行。 远的不说,今年4月份就流传着涉及国内多家银行的数百万条客户数据资料,在暗网被标价兜售。尽管经过涉事银行的核查比对,与真实数据信息不符,但银行用户个人金融信息的安全如何保障,仍在持续引发全民关注。 此次“池子诉银行侵犯个人信息”事件引起广泛关注,绝不仅仅是一个娱乐圈+金融圈的八卦,而是大众对于自身信息,特别是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意识的进一步提高。 值得期待的是, 2019年下发征求意见稿后,正式的《个人金融信息(数据)保护试行办法》或许将在2020年出台,这意味着金融机构将有“法”可依,个人金融信息也将得到更好的保护。 或许,类似此次“池子诉银行”的事件也将不再发生。
(原标题:超级风口!市场新主线,创业板注册制,9大交易新规你必须知道!机构:五大板块迎利好(附股)) 呼唤已久的创业板注册制真的来了。券商认为,积累较多中小企业项目的券商、中小市值创业板股票、成长行业、分拆上市概念、创投企业迎利好。创业板注册制来了,投资必知的5大要点4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总体实施方案》。当日晚间,证监会就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主要制度规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深交所同时披露创业板注册制配套业务规则公开征求意见。证券时报·数据宝梳理从上市、交易、退市等环节,梳理出投资者必须知道的几个重要规则。一、投资者门槛:不低于10万元新增创业板个人投资者须满足前20个交易日日均资产不低于10万元,且具备24个月的A股交易经验的门槛。二、上市规则:亏损企业也可上市一般企业要求应当至少符合下列标准中的一项:1、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5000万元;2、预计市值不低于10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1亿元;3、预计市值不低于50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3亿元。红筹企业/特殊股权结构企业应当至少符合下列标准中的一项:1、预计市值不低于100亿元,且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2、预计市值不低于50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5亿元。三、交易规则:涨跌幅扩大至20%创业板新的交易规则有如下变化:1、新上市企业上市前五日不设涨跌幅,之后涨跌幅限制从目前的10%调整为20%。存量公司日涨跌幅同步扩至20%;2、 盘中临时停牌机制,设置30%、60%两档停牌指标,各停牌10分钟;4、实施盘后定价交易。收盘后按照时间优先的原则,以当日收盘价对盘后定价买卖申报逐笔连续撮合的交易方式。每个交易日的15:05至15:30为盘后定价交易时间。5、增加连续竞价期间“价格笼子”。规定连续竞价阶段限价申报的买入申报价格不得高于买入基准价格的102%,卖出申报价格不得低于卖出基准价格的98%。6、设置单笔最高申报数量上限。设置限价申报单笔数量不超过10万股,市价申报单笔数量不超过5万股。保留现行创业板每笔最低申报数量为100股的制度安排。7、调整交易公开信息披露指标。当日收盘价格涨跌幅偏离值±7%调整为涨跌幅±15%、价格振幅由15%调整为30%、换手率指标由20%调整为30%、连续3个交易日内日收盘价格涨跌幅偏离值累计达到±20%调整为±30%,取消其他异动指标;增加严重异常波动指标。8、优化两融交易机制。创业板注册制下发行上市股票首个交易日起可作为两融标的。9、新增股票特殊标识。一是对未盈利、存在表决权差异、协议控制架构或者类似特殊安排的企业新增特殊标识;二是为对上市初期新股进行标识。四、退市规则:市值低于5亿也退市交易类强制退市:上市公司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交易所可以决定终止其股票上市交易:1、连续一百二十个交易日通过本所交易系统实现的股票累计成交量低于二百万股;2、连续二十个交易日每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每股面值;3、连续二十个交易日每日股票收盘市值均低于五亿元;4、连续二十个交易日每日公司股东人数均少于四百人;5、深交所认定的其他情形。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包括下列情形:1、上市公司存在欺诈发行、重大信息披露违法或者其他严重损害证券市场秩序的重大违法行为,且严重影响上市地位,其股票应当被终止上市的情形;2、上市公司存在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态安全、生产安全和公众健康安全等领域的违法行为,情节恶劣,严重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严重影响上市地位,其股票应当被终止上市的情形。五、新增ST规则:亏损一年可能就带帽财务类:上市公司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本所可以对其股票交易实施退市风险警示:1、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一亿元,或追溯重述后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一亿元;2、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或追溯重述后最近一个会计年度期末净资产为负值;3、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者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4、本所认定的其他情形。规范类:上市公司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本所可以对其股票交易实施退市风险警示:1、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年度报告或者半年度报告,此后公司在股票停牌两个月内仍未披露;2、因财务会计报告存在重大会计差错或者虚假记载,被中国证监会责令改正但公司未在规定期限内改正,此后公司在股票停牌两个月内仍未改正;3、因信息披露或者规范运作等方面存在重大缺陷,被本所责令改正但公司未在规定期限内改正,此后公司在股票停牌两个月内仍未改正;4、因公司股本总额或者股权分布发生变化,导致连续二十个交易日不再符合上市条件,在规定期限内仍未解决;5、公司可能被依法强制解散;6、法院依法受理公司重整、和解和破产清算申请;7、本所认定的其他情形。六、其他需注意事项1、创业板取消暂停上市、恢复上市环节;2、对交易类强制退市不再设置退市整理期;3、新股定价取消市盈率的发行价限制。同时,证监会公告,自主要制度规则征求意见之日起,不再受理创业板IPO申请。主要制度规则实施时,深交所开始受理新的创业板IPO申请,证监会将与深交所切实做好在审企业审核工作衔接安排。创业板再融资、并购重组涉及证券公开发行的,与IPO同步实施注册制。创投板块率先受益 科创板曾引爆概念昨天,创投板块已率先启动。万得创投指数大涨3.44%,时隔30个交易日后重新站上60日均线。九鼎投资、通产丽星、华控赛格收于涨停。截至当前,多数创投概念股已公布了2019年业绩,九鼎投资、钱江摩托、华控赛格2019年净利润增幅超过100%。高新发展、通产丽星净利润增速超过50%。创投概念股上一轮的启动要追溯到设立科创板的消息公布之时。自科创板宣布设立后的四个多月中,创投指数最高上涨近200%。数据宝复盘发现,上轮行情中每一波指数的急速拉升均伴随着前期重要消息的出台。2018年11月5日,上交所宣布将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当日,万得创投指数大涨8.22%,逾10股涨停。次日,创投指数更是大涨9.47%,消息宣布后10个交易日内累计涨幅超过60%。2019年1月30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实施意见》,开启了创投概念股的第二波上涨行情,创投指数随后14个交易日内上涨48.9%。第二波上涨行情的调整阶段,科创板业务细则的发布及上交所开始接受上市申请均加速了指数的拉升。2019年3月22日,首批9家企业的科创板上市申请获上交所受理,创投指数收盘点位运行至上轮行情的最高点。其后伴随着利好兑现及A股大行情的结束,创投指数一路下行。6月科创板开板也并未带来行情的回暖。科创板重要消息发布节点与万得创投指数走势创业板注册制会为带来哪些影响?安信证券认为,一方面与注册制接轨必然带来新股定价逐步市场化,从而解除“双限制度”,压低IPO抑价率,带来打新收益下降,新股破发常态化;另一方面,注册制的实施意味着IPO堰塞湖疏通,IPO难度的降低使得借壳上市的吸引力降低,壳资源将贬值,与此同时,注册制的推进和退市力度的加大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导致股票分化加剧,带来行业分化和投资专业化。此外,注册制将进一步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为现阶段无法盈利但是成长性良好,处于“风口”的高科技公司带来机遇。新时代证券认为,创业板注册制一是利好积累较多中小企业项目的券商。二是利好中小市值的创业板股票。三是利好有直接融资需求且发展速度较快的板块,例如TMT、生物医药等成长行业。四是利好拟分拆上市的A股上市公司。五是利好项目储备丰富的创投企业。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市场专家桂浩明表示,按注册制要求,上市公司必须全面、完整、准确地披露信息,并且把信息披露作为市场监管、投资者保护的重点。在这种市场手段的制约下,扩容节奏就不可能很快。新证券法为新股的常态化发行提供了条件,而不会对扩容的速度带来直接影响。从科创板经验来看,其没有对大盘造成资金分流,而创业板开通时同样未对A股造成明显资金分流。声明:数据宝所有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报记者 谢若琳 日前,美图公司发布公告,公司的全资子公司MeituInvestment于2020年4月24日,与买方张子健及梅培理及PressLogic订立出售协议,MeituInvestment已同意出售PressLogic约2.69%股权,现金为700万港元。 同日,MeituInvestment与PressLogic订立回购协议,MeituInvestment向PressLogic出售回购股份约1.20%,现金代价为500万港元。回购交易完成后,PressLogic将安排注销回购股份。 交易完成后,MeituInvestment持有的PressLogic股权将由约51.04%减至约47.72%,公司将不再对PressLogic拥有控制权。因此,PressLogic及其子公司将不再为公司的子公司及PressLogic集团的财务业绩将不再于集团财务报表内合并入账。 资料显示,PressLogic集团为一家位于香港的数据分析驱动的媒体贸易公司及主要在整个亚太地区于社交媒体平台上提供多媒体数码广告及内容营销服务。PressLogic于2018年度及2019年度除税后净亏损分别为748.15万港元及1118.43万港元。 公司表示,集团主要从事提供在线广告及其他互联网增值服务,提供创新影像及社区应用程式矩阵,在中国及海外广受欢迎,而PressLogic集团主要从事在整个亚太地区于社交媒体平台上提供多媒体数码广告及内容营销服务。董事认为,该等交易亦为集团透过缩减其非核心业务及增加其对美颜相关业务的关注以精简集团业务提供了良机,其与集团业务发展战略及计划相符。 有券商分析师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上市公司为了美化财务报表,有时会选择降低亏损子公司的持股份额,将其从业绩表中剔除。这是很常见的财务操作手法,并不违规。” 3月26日美图公布的2019年全年业绩显示,期内公司实现总收入9.78亿元,同比增长3.2%;但经调整归母净亏损1.91亿元,同比收窄。(编辑 张明富)
因恰逢2020年一季报密集披露窗口期, 4月份上市公司在大宗交易平台的整体交易规模虽然环比明显下降,但仍有部分个股的交易仍频繁,如京东方A、中兴通讯等。而从月内机构席位的交易动态观察,医疗器械、互联网信息服务板块公司也成为本月机构资金重点买进品种,世纪华通、龙蟒佰利等公司被机构超过亿元买入。 成交金额环比骤降 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4月份,沪深两市共有373家A股公司在大宗交易平台发生了1190笔交易,成交24.72亿股,成交总金额219.27亿元,因恰逢2019年年报、2020年一季报密集披露期,根据相关规定,上市公司高管不得随意买卖本公司股票,这导致月内大宗交易成交次数和成交规模均较3月份有明显降低。统计数据显示,3月份,A股市场共有483家公司在大宗交易平台累计交易1963次,成交40.42亿股,成交总金额480.5亿元。两月交易对比可看到,4月份大宗交易的月成交金额相较3月份环比大幅减少了54.37%。 从大盘表现来看,4月份A股市场整体走出了一波小幅震荡上行的走势,上证指数月内上涨了3.99%。正因市场交易的回暖,上市公司股东的议价能力也得到明显提升,月内1190笔交易的平均折价率为5.88%,较3月份的6.18%平均折价率下降了0.3个百分点,而汉鼎宇佑、金智科技、兴发集团、TCL科技、中国太保、国统股份、孚日股份、*ST江特、英特集团、中国中车10家公司,月内更是以当日收盘涨停价格完成交易。 在月内整体成交规模环比明显缩减下,部分公司的交易金额并未减少,统计数据显示,有52家公司在大宗交易平台月内交易金额超过了亿元,尤其是京东方A、中兴通讯2家公司,大宗交易月成交额相继完成了24.19亿元和18.99亿元。 京东方A、中兴通讯遭大股东减持 观察发现,近日来京东方A的大股东可谓动作不断,频频通过大宗交易、无偿划转等手段减持股份。4月9日晚,公司发布股东减持公告,第二大股东重庆渝资光电产业投资有限公司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了2.8亿股,套现10.43亿元,卖方为西南证券重庆惠工路营业部,买方为华安证券重庆分公司。此后,4月16日、17日,京东方A再现4笔大宗交易,卖方依然全部来自西南证券重庆惠工路营业部,买方则除了华安证券重庆分公司,还有一笔交易的接盘方为银泰证券重庆江南大道营业部。从交易双方选择买卖地点始终围绕在重庆推测,这些交易大概率均为重庆渝资的减持。自4月9日减持后,重庆渝资持有京东方A的股份为17.4亿股,占公司总股本比重的4.9999997%,不足5%,按照规定,其买卖可以不再对外进行公告披露。对于此次大规模减持的原因,重庆渝资表示是因经营计划需要,而未给出其它太多的解释。 除了京东方A出现大规模交易,中兴通讯在大宗交易平台上的累计成交金额也达到了18.99亿元。观察显示,4月份中兴通讯共发生了44笔大宗交易,其中31笔发生在4月2日,当日成交金额为15.63亿元。从交易席位看,卖方大部分来自国泰君安深圳华强北路营业部,买方则多数为机构席位。值得一提的是,一年前的几乎同一时段,中兴通讯也同样发生过多笔大宗交易。历史数据显示,2019年3月28日,中兴通讯累计发生了24笔大宗交易,和今年4月2日的交易更为相似的是,当时的卖方全部为国泰君安深圳华强北路营业部,买进也依然多被机构接盘。由此,从席位、交易规模、交易时点推断,这一次也很有可能是大股东减持或者换购ETF。 机构资金青睐医疗器械、互联网信息服务领域 4月份,机构席位依然在通过大宗交易平台不断吸收股份。经统计,月内机构席位共买进了79家公司的股份,合计买进2.14亿股,买进金额45.57亿元;而只对59家公司进行了卖出,合计卖出3.03亿股,卖出金额22.41亿元,买进规模明显高于卖出规模。 从个股的买入金额统计,中兴通讯为期间机构席位买进最大的公司,合计买入金额为18.07亿元,占到了公司月内全部交易金额比重的95.16%。其次则是世纪华通、龙蟒佰利、宇信科技、中科创达、芒果超媒等公司,期间机构席位共对9家公司进行了超过亿元的买入。而从涉及行业分析,医药生物行业,尤其是医疗器械子行业和传媒行业的互联网信息服务子行业,成为了期间机构投资者最为看好,买进最多的领域。 相较之下,观察机构期间的卖出动向,海康威视、际华集团、东南网架、美克家居、分众传媒、申通快递7家公司则被机构席位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卖出,卖出金额均超过亿元。月内海康威视遭机构专用席位通过大宗交易平台抛售的规模最高,合计卖出了4.19亿元。但值得注意的是,海康威视月内发生的7笔交易虽然卖出席位全部为机构专用,但买入席位则全部来自高华证券北京金融大街营业部,而此席位也一直被市场疑似为QFII专用席位,这意味着很有可能在其他机构抛售时,QFII资金却在大力看好。 (本文提及个股仅做分析,不做投资建议。)
因恰逢2020年一季报密集披露窗口期, 4月份上市公司在大宗交易平台的整体交易规模虽然环比明显下降,但仍有部分个股的交易仍频繁,如京东方A、中兴通讯等。而从月内机构席位的交易动态观察,医疗器械、互联网信息服务板块公司也成为本月机构资金重点买进品种,世纪华通、龙蟒佰利等公司被机构超过亿元买入。 成交金额环比骤降 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4月份,沪深两市共有373家A股公司在大宗交易平台发生了1190笔交易,成交24.72亿股,成交总金额219.27亿元,因恰逢2019年年报、2020年一季报密集披露期,根据相关规定,上市公司高管不得随意买卖本公司股票,这导致月内大宗交易成交次数和成交规模均较3月份有明显降低。统计数据显示,3月份,A股市场共有483家公司在大宗交易平台累计交易1963次,成交40.42亿股,成交总金额480.5亿元。两月交易对比可看到,4月份大宗交易的月成交金额相较3月份环比大幅减少了54.37%。 从大盘表现来看,4月份A股市场整体走出了一波小幅震荡上行的走势,上证指数月内上涨了3.99%。正因市场交易的回暖,上市公司股东的议价能力也得到明显提升,月内1190笔交易的平均折价率为5.88%,较3月份的6.18%平均折价率下降了0.3个百分点,而汉鼎宇佑、金智科技、兴发集团、TCL科技、中国太保、国统股份、孚日股份、*ST江特、英特集团、中国中车10家公司,月内更是以当日收盘涨停价格完成交易。 在月内整体成交规模环比明显缩减下,部分公司的交易金额并未减少,统计数据显示,有52家公司在大宗交易平台月内交易金额超过了亿元,尤其是京东方A、中兴通讯2家公司,大宗交易月成交额相继完成了24.19亿元和18.99亿元。 京东方A、中兴通讯遭大股东减持 观察发现,近日来京东方A的大股东可谓动作不断,频频通过大宗交易、无偿划转等手段减持股份。4月9日晚,公司发布股东减持公告,第二大股东重庆渝资光电产业投资有限公司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了2.8亿股,套现10.43亿元,卖方为西南证券重庆惠工路营业部,买方为华安证券重庆分公司。此后,4月16日、17日,京东方A再现4笔大宗交易,卖方依然全部来自西南证券重庆惠工路营业部,买方则除了华安证券重庆分公司,还有一笔交易的接盘方为银泰证券重庆江南大道营业部。从交易双方选择买卖地点始终围绕在重庆推测,这些交易大概率均为重庆渝资的减持。自4月9日减持后,重庆渝资持有京东方A的股份为17.4亿股,占公司总股本比重的4.9999997%,不足5%,按照规定,其买卖可以不再对外进行公告披露。对于此次大规模减持的原因,重庆渝资表示是因经营计划需要,而未给出其它太多的解释。 除了京东方A出现大规模交易,中兴通讯在大宗交易平台上的累计成交金额也达到了18.99亿元。观察显示,4月份中兴通讯共发生了44笔大宗交易,其中31笔发生在4月2日,当日成交金额为15.63亿元。从交易席位看,卖方大部分来自国泰君安深圳华强北路营业部,买方则多数为机构席位。值得一提的是,一年前的几乎同一时段,中兴通讯也同样发生过多笔大宗交易。历史数据显示,2019年3月28日,中兴通讯累计发生了24笔大宗交易,和今年4月2日的交易更为相似的是,当时的卖方全部为国泰君安深圳华强北路营业部,买进也依然多被机构接盘。由此,从席位、交易规模、交易时点推断,这一次也很有可能是大股东减持或者换购ETF。 机构资金青睐医疗器械、互联网信息服务领域 4月份,机构席位依然在通过大宗交易平台不断吸收股份。经统计,月内机构席位共买进了79家公司的股份,合计买进2.14亿股,买进金额45.57亿元;而只对59家公司进行了卖出,合计卖出3.03亿股,卖出金额22.41亿元,买进规模明显高于卖出规模。 从个股的买入金额统计,中兴通讯为期间机构席位买进最大的公司,合计买入金额为18.07亿元,占到了公司月内全部交易金额比重的95.16%。其次则是世纪华通、龙蟒佰利、宇信科技、中科创达、芒果超媒等公司,期间机构席位共对9家公司进行了超过亿元的买入。而从涉及行业分析,医药生物行业,尤其是医疗器械子行业和传媒行业的互联网信息服务子行业,成为了期间机构投资者最为看好,买进最多的领域。 相较之下,观察机构期间的卖出动向,海康威视、际华集团、东南网架、美克家居、分众传媒、申通快递7家公司则被机构席位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卖出,卖出金额均超过亿元。月内海康威视遭机构专用席位通过大宗交易平台抛售的规模最高,合计卖出了4.19亿元。但值得注意的是,海康威视月内发生的7笔交易虽然卖出席位全部为机构专用,但买入席位则全部来自高华证券北京金融大街营业部,而此席位也一直被市场疑似为QFII专用席位,这意味着很有可能在其他机构抛售时,QFII资金却在大力看好。
机构:2019年上海北京物业大宗交易占全国总交易额67% 1月7日,美国商业地产CBRE(世邦魏理仕)发布了上海与全国的2019年房地产市场回顾及2020年展望。报告显示,2019年上海写字楼空置率较去年同比增长4.2%,为19.4%。大宗交易方面,上海北京大宗交易占全国总交易额67%。 今年上海新增写字楼预计将逾140万平方米 报告显示,写字楼市场方面,截至2019年末,CBRE跟踪的17个中国内地主要城市写字楼平均空置率为21.7%,较去年同期小幅上升,其中空置面积主要集中在部分华北二线和中西部城市以及新兴商务区板块。上海写字楼市场方面,全市空置率19.4%,较去年同期上升4.2%。 从租金来看,全国写字楼租金指数同比下跌1.8%。年底,上海全市租金报价同比下调1.7%。CBRE报告指出,2019年上海写字楼市场录得约99万平方米的新增供应,受到大量供应持续入市而经济放缓、需求端走弱的影响,新交付项目预租普遍表现低于预期。不过,核心拓展区全年新增供应居首,去化压力较大;而新兴商务区以其前期高性价比的租金优势,极大地满足了扩租、定制办公以及地区总部整合需求。 CBRE黄东区办公楼部主管张越张越预计,2020年上海市场新增供应预计将逾140万平方米,同时带动写字楼市场去化逐渐回暖。 全国写字楼方面,CBRE报告预计,空置率有望在2021年见顶。CBRE的报告指出,2021年在新增供应放缓和需求持续复苏的双重推动下,空置率有望开始下行。与此同时,全国写字楼租金仍处下行通道,不过全国写字楼租金降幅将收窄。 2020年“Z世代”将贡献整体消费力的40% 零售市场方面,CBRE中国区研究部主管谢晨指出,2020年中国约有1.5亿的“Z世代”(1998年至2010年出生),将贡献中国整体消费力的40%,成为消费的主力军。中国主要商品类型的销售额增速方面,美妆店、运动用品店、玩具游戏店、家具店和宠物店等将成为增速最快的品类。 CBRE预计,17个全国主要城市中,包括京沪、部分核心二线等逾10个城市有望实现零售物业市场租金的小幅增长。 上海方面,2019年上海零售物业市场共录得8个新开业项目,新增零售面积约51.8万平方米。上海零售物业市场年供应量较过去3年平均超百万水平有所放缓。从供应区域来看,非核心项目占比达90%。此外,上海全年共有3个改造项目于调改后重新开业,助推全市空置率环比回落在低位水平,至年末为7.2%。 CBRE报告指出,2019年,存量改造驱动城市发展迭代更新,区域型和社区型商业成为重要增长点。上海零售物业市场多中心化趋势逐渐显现。 CBRE黄东区商业部主管希诺预计,2020年存量改造将成为围绕上海核心商圈焕新发展和赋能城市迭代更新的主旋律。与此同时,非核心商圈将迎来更多新开业项目,上海零售板块的外延将促使更多品牌向非核心商圈扩张。 上海北京大宗交易占全国总交易额67% 大宗交易方面,CBRE报告显示,2019年全国大宗商业地产投资年度累计交易金额2564亿元,较2018年下跌3.5%。其中,外资表现活跃,交易金额占比达到32.5%,较去年提高3.3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和北京两地的大宗交易占据2019年总交易额的67%,与上一年基本持平,仍是中国区的投资重点,其中写字楼交易占据主导。 数据显示,2019年上海全年累计录得68笔交易,总金额累计达847.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了33.8%。其中,上海2019年四季度的大宗交易就占到全国交易数量的近三分之一。CBRE报告显示,2019年四季度上海录得22笔大宗交易,总计160.8亿元人民币。 CBRE报告指出,纵观全年大宗交易的活跃度呈现了开高低走的趋势,但其中也不乏积极的信号。 其一,企业买家积极购置自用型写字楼。CBRE报告显示,2019上海全年写字楼交易中,企业购置占比40%,其中以银行、生物医药及TMT产业表现最为活跃,且高达88%布局于新兴市场;在自用型企业表现积极的助力下,2019年写字楼相关交易仍为成交的主流仍占整体成交的66%。其次,当线下零售市场告别寒冬的背景下,有成熟零售管理团队的投资者们已经开始积极布局,全年整体零售成交占比18%,较过去三年平均水平显著提升。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外资的净投资金额成长可以直接反映外资对上海商业地产的中长期发展仍充满信心:相比2016至2018年连续11个季度的负净投资额,近5个季度上海商业地产的外资净投资金额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