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银行业保险业整体运行稳健,风险可控,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断提升。”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7月11日答记者问时表示,也必须看到,在未来一段时期内行业潜在风险依然较大,要保持清醒,冷静研判,未雨绸缪。 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还表示,严禁银行保险机构违规参与场外配资,严查乱加杠杆和投机炒作行为,确保金融资源真正流向实体经济中最需要的领域和环节。 防止催生资产泡沫 做好不良大幅反弹的应对准备 今年以来,受疫情冲击等影响,银行业保险业经营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当前,面临的突出风险与挑战有以下几个方面:不良资产上升压力加大;部分中小金融机构问题较为严重;部分市场乱象有所反弹;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 其中,市场乱象方面,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再次点名影子银行死灰复燃、资金违规流入房市股市等情形。 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将督促引导资金“脱虚向实”。深入开展市场乱象整治“回头看”,依法严厉打击资金空转和违规套利行为。“当前特别要强化资金流向监管,规范跨市场资金往来和业务合作,严禁银行保险机构违规参与场外配资,严查乱加杠杆和投机炒作行为,防止催生资产泡沫,确保金融资源真正流向实体经济中最需要的领域和环节。” 当前,国内经济运行边际改善,但还未回归正常水平。一些受疫情影响较重的行业和企业经营压力巨大,还款能力下降。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3.6万亿元,比年初增加4004亿元;不良贷款率2.10%,比年初上升0.08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78.1%,比年初下降4个百分点。 “我们必须做好不良贷款可能大幅反弹的应对准备。”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要进一步做实资产分类;继续加大处置力度,今年不良资产处置金额要在去年基础上合理增加,降低拨备覆盖率释放的资源必须全部用于处置不良;要拓宽不良资产处置渠道,试点开展不良资产批量处置,总结经验后逐步推广。 适当降低分红 把利润更多用于资本补充 今年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速为-6.8%,但银行利润实现6%的正增长。对此,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在实体经济增速大幅下降之际,银行业利润保持一定增长,原因是多方面的。 最主要的是由于现行财务会计和统计制度造成的时滞影响,按照权责发生制会计原理,潜在风险贷款利息收入仍在利润核算中全额计入,而实际风险尚未全面反映;其次,利润增长很大程度上是生息资产大幅增长的结果,为大力支持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银行业生息资产特别是信贷投放同比大幅增加;再次,一些机构拨备不达标,即便按照现阶段拨备覆盖率最低标准100%测算,银行机构仍有缺口合计超过3500亿元,若均摊到全年补足拨备缺口,这些机构利润增速将大幅降低,有的甚至为负。 上述发言人透露,银保监会将督促银行保持利润合理增长,做实利润、用好利润。一是要更大力度让利实体经济;二是要及时填补拨备缺口,全面覆盖风险损失,在当前特殊形势下,各银行要根据客户真实风险水平,按照预期信用损失法评估潜在风险,并据此计提拨备;三是要切实补充资本,适当降低分红,不增加奖金,把有限的利润更多用于资本补充,提高风险抵御能力。
“当前不良贷款并未充分暴露,存在较大上升压力。”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7月11日答记者问表示。 7月11日,银保监会最新披露数据显示,6月末,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3.6万亿元,比年初增加4004亿元,不良贷款率2.10%,比年初上升0.08个百分点。 在疫情冲击下,今年以来银行业不良贷款率持续上升。一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2.61万亿元,较上季末增加1986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91%,较上季末上升0.05个百分点。 做好不良贷款大幅反弹的应对准备 受疫情冲击影响,实体经济运行遇到一定困难,金融资产劣变风险加大。截至6月末,各机构报告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总体较年初有所上升。 此前,监管出台政策,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再延长至明年3月底,对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应延尽延,对其他困难企业贷款协商延期。而由于不良贷款风险暴露存在一定滞后性,市场普遍认为,后期银行可能面临较大的不良率上升、不良资产增加和处置压力。 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对不良资产变化情况,银保监会一直密切关注,秉持客观、专业精神认真分析和应对。一些受疫情影响较重的行业和企业经营压力巨大,还款能力下降。虽然银保监会采取了临时延期还本付息、借新还旧、展期、修改贷款合同等对冲政策措施,但经营不善的企业本身存在的问题并没有根本解决,今后仍然面临较大违约风险。一些银行、企业和地方政府不愿主动暴露不良,有的甚至故意粉饰和隐瞒。 对当前不良资产状况,银保监会将采取哪些措施防范化解风险?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指出,必须做好不良贷款可能大幅反弹的应对准备。 具体而言,一要进一步做实资产分类。严格区分受疫情影响出现困难的企业和本身经营风险较高的企业,对于后者,严格按规定确定资产分类,符合不良标准的必须划为不良,实质承担信用风险的其他表内外资产也应执行分类标准;二要继续加大处置力度。今年不良资产处置金额要在去年基础上合理增加,降低拨备覆盖率释放的资源必须全部用于处置不良;三要拓宽不良资产处置渠道。综合使用核销、清收、批量转让、债转股等手段,做到应核尽核,应处尽处。试点开展不良资产批量处置,总结经验后逐步推广。 未来一段时期潜在风险依然较大 截至6月末,我国银行业境内总资产301.5万亿元,同比增长9.8%。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2.09万亿元,同比多增2.42万亿元。保险资产总额21.7万亿元,比年初增长5.7%,保险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244.6%,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233.6%,保持在较高水平。上半年实现保费收入2.7万亿元,同比增长6.4%。 从数据来看,虽然受经济下行叠加疫情冲击影响,银行业保险业经营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但目前银行保险机构主要经营和监管指标处于合理区间。 不过,必须看到,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潜在风险依然较大。除了不良资产上升压力加大外,根据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介绍,当前银行保险业还面临高风险影子银行死灰复燃、部分资金违规流入房市股市、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形同虚设等诸多风险挑战。 对于部分中小金融机构存在的较为严重的问题,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称,有的银行、保险或信托公司,存在大股东操纵和内部人控制,公司治理机制失效,资产负债基础原本就比较脆弱,资产质量在疫情冲击下加速劣变,风险不断积累。 另外,部分市场乱象有所反弹。据悉,一些高风险影子银行死灰复燃,有的以新形式新面目企图卷土重来。企业、住户等部门杠杆率上升。部分资金违规流入房市股市,推高资产泡沫。 此外,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例如,2020年1月起开始被逐步揭露的“假黄金事件”,牵涉多家银行、保险和信托机构,除了企业本身的原因外,也暴露出一些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形同虚设,需引起高度重视。 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强调,银保监会将根据新的形势和新的情况,优化监管措施,依法处置违法违规行为,切实提高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能力水平,持续深化金融改革开放,促进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实现高质量发展。
“严禁银行保险机构违规参与场外配资,严查乱加杠杆和投机炒作行为,防止催生资产泡沫,确保金融资源真正流向实体经济中最需要的领域和环节。”7月11日,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答记者问表示,要依法严厉打击资金空转和违规套利行为。 监管喊话后,很多投资者担心A股市场是否会出现大幅下跌。对此,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严查违规资金入市是为健康牛保驾护航,短暂的调整不会改变长期向上趋势。 当日,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还介绍了当前银行业不良资产、风险防范化解措施、资本补充和拨备情况等。 给加杠杆降温 上周A股市场涨势惊人,三大板指大幅上涨,走出一波“快牛”行情。 7月11日,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答记者问表示,督促引导资金“脱虚向实”。深入开展市场乱象整治“回头看”,依法严厉打击资金空转和违规套利行为。当前特别要强化资金流向监管,规范跨市场资金往来和业务合作,严禁银行保险机构违规参与场外配资,严查乱加杠杆和投机炒作行为,防止催生资产泡沫,确保金融资源真正流向实体经济中最需要的领域和环节。 市场普遍关注,银保监会为加杠杆行为降温后,周一A股将如何走? “2015年的教训历历在目,一定不要通过场外配资来加仓加杠杆,这样的风险太大了。”杨德龙认为,市场已逐步从快牛阶段转向慢牛阶段,市场的上涨也会出现一定的波动,而不是单边上扬。 此外,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指出,当前面临的突出风险与挑战还包括:不良资产上升压力加大、部分中小金融机构问题较为严重、市场乱象有所反弹、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等。 该发言人表示,部分中小金融机构问题较为严重。有的银行、保险或信托公司,存在大股东操纵和内部人控制,公司治理机制失效,资产负债基础原本就比较脆弱,资产质量在疫情冲击下加速劣变,风险不断积累。此外,一些高风险影子银行死灰复燃,有的以新形式新面目企图卷土重来。企业、住户等部门杠杆率上升。部分资金违规流入房市股市,推高资产泡沫。 “当前,我国银行业保险业整体运行稳健,风险可控,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断提升。但也必须看到,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潜在风险依然较大,要保持清醒,冷静研判,未雨绸缪。”上述发言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 做好不良反弹应对准备 受疫情冲击影响,实体经济运行遇到一定困难,金融资产劣变风险加大。银保监会数据显示,6月末,不良贷款余额3.6万亿元,比年初增加4004亿元,不良贷款率2.10%,比年初上升0.08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78.1%,比年初下降4个百分点。 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今年初以来账面不良贷款余额虽然增加不明显,但由于经济下行在金融领域反映有一定时滞,加之宏观政策短期对冲效应等,违约风险暂时被延缓暴露,预计在今后一段时期不良贷款会陆续呈现和上升。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对记者表示,过去两三年整个银行业的不良率和不良贷款余额都是小幅上升的状态,这与经济下行是相对应的。疫情原因导致的信用风险上升压力客观存在,不能掉以轻心。随着经济“V型”反弹,银行的不良变化呈现“倒V型”,有显著加大的压力。 不良贷款风险暴露也存在一定滞后性。疫情以来,银行业对企业实施延期还本付息等政策,在资产质量承压情况下,后期银行恐面临更大的不良贷款处置和资本消耗压力。 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指出,一些受疫情影响较重的行业和企业经营压力巨大,还款能力下降。虽然银保监会采取了临时延期还本付息、借新还旧、展期、修改贷款合同等对冲政策措施,但经营不善的企业本身存在的问题并没有根本解决,今后仍然面临较大违约风险。一些银行、企业和地方政府不愿主动暴露不良,有的甚至故意粉饰和隐瞒。 这意味着监管必须做好不良贷款可能大幅反弹的应对准备。 具体而言,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指出,一要进一步做实资产分类,严格区分受疫情影响出现困难的企业和本身经营风险较高的企业,对于后者,严格按规定确定资产分类,符合不良标准的必须划为不良,实质承担信用风险的其他表内外资产也应执行分类标准;二要继续加大处置力度,今年不良资产处置金额要在去年基础上合理增加,降低拨备覆盖率释放的资源必须全部用于处置不良;三要拓宽不良资产处置渠道,综合使用核销、清收、批量转让、债转股等手段,做到应核尽核,应处尽处。试点开展不良资产批量处置,总结经验后逐步推广。 填拨备缺口覆盖风险 从风险抵御能力来看,6月末,我国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为178.1%,虽较年初有所下降,但仍远高于监管红线。 不过需注意的是,虽然当前银行业资本和拨备整体比较充足,但分布并不均衡。一些机构,特别是部分中小机构资本、拨备水平较低,资金不实,且补充资本能力有限,渠道不多。 曾刚认为,目前我国银行业整体拨备覆盖率、资本充足率充足,风险抵御能力较高。“有的银行用拨备隐藏利润,也有比较差的银行存在拨备缺口,面临的信用风险较大,但总体来讲是少数。” “一些机构拨备不达标,即便按照现阶段拨备覆盖率最低标准100%测算,银行机构仍有缺口合计超过3500亿元。若均摊到全年补足拨备缺口,这些机构利润增速将大幅降低,有的甚至为负。”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指出。 对此,银保监会表示,要及时填补拨备缺口,全面覆盖风险损失。拨备不达标的银行要制定计划,尽早达标。在当前特殊形势下,各银行要根据客户真实风险水平,按照预期信用损失法评估潜在风险,并据此计提拨备。切实补充资本。适当降低分红,不增加奖金,把有限的利润更多用于资本补充,提高风险抵御能力。
央行、银保监会要求金融机构把支持稳企业保就业作为重中之重 新华社北京7月8日电(记者吴雨)记者8日从中国人民银行获悉,央行、银保监会要求金融机构把支持稳企业保就业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握好信贷投放节奏,与市场主体实际需求保持一致,确保信贷资金平稳投向实体经济。 人民银行日前联合银保监会召开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工作座谈会。会议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金融系统采取多项政策措施,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今年前5个月,我国人民币各项贷款新增10.3万亿元,同比多增2.3万亿元;5月份,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较去年末下降42个基点;5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速25.4%,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2.2个百分点。 在座谈会上,央行和银保监会有关负责人要求,金融机构要着力提升小微金融服务能力,完善内部转移定价、分支行综合绩效考核权重等激励机制,加强金融科技运用,提高风险评估能力。要落实尽职免责要求,让基层行和业务人员真正敢贷、愿贷、能贷、会贷。要重点支持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提高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占比。 会议提出,要落实好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对普惠小微贷款要应延尽延。要加大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力度,注重审核第一还款来源,丰富信用贷款产品体系,提高信用贷款发放效率。 央行和银保监会强调,各金融机构要合理让利,减少收费,确保直达实体经济的政策工具落地见效。要积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创新服务方式,加大对“两新一重”,特别是制造业、国际产业链企业,以及科技、绿色、养老家政等民生服务业的金融支持。
7日,中国银保监会网站公布的丽水监管分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丽银保监罚决字〔2020〕9号)显示,中国工商银行缙云支行被罚款人民币50万元。 丽银保监罚决字〔2020〕9号显示,中国工商银行缙云支行主要违法违规事实为消费贷款流入房市、虚增企业信用贷款数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七十五条,被罚款人民币50万元。作出处罚决定的日期为2020年6月30日。 近年来,监管层严查消费贷违规流向股市、楼市等,在“房住不炒”政策下,银行机构未严格审查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向“四证”不全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提供融资等均属于违规行为。 中国银保监会网站截图
记者今日从银保监会获悉,据反映,近期在部分地区出现了不法分子伪造中国银保监会文件,谎称账户被冻结向消费者实施诈骗的情况。 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2020年第三号风险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均无权直接冻结任何单位或个人的银行账户,消费者应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谨防上当受骗、资金受损。 银保监会称,不法分子通常惯用手法是:首先,以可获得便捷网络贷款、小额贷款等名义联系消费者,诱导消费者下载钓鱼软件进行注册或提供个人信息;然后,提出因消费者提供的信息不符、不实、账户有异等各种理由而导致被银保监会冻结资金。同时,利用伪造的“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文件”“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冻结XX账户的通知”等材料,或银行卡冻结截图等,要求消费者缴纳保证金、认证金等钱款才能解冻账户,否则需承担法律责任。 为保护消费者财产安全不受侵害,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提醒:一是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均无权直接冻结任何单位或个人的银行账户。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依照法律法规统一监督管理银行业保险业,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无权直接冻结任何单位或个人的银行账户,更不会向消费者收取任何形式的保证金、认证金等名目的费用。消费者遇到类似情况要保持头脑冷静,切勿被不法分子所谓“账户资金被冻结”“将承担法律责任”等说辞迷惑,消费者一旦轻信谎言,就会落入骗局。 二是提高风险防范意识,通过正规渠道办理贷款。消费者如果有资金融通需求,应通过正规渠道从金融机构办理。对于陌生来电、非正规网络途径推销“低息快捷”“免抵押担保”贷款业务的行为,应提高警惕,注意保护个人信息,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不向来历不明的账户或个人汇款。 三是妥善应对,及时反映情况。消费者一旦遭遇此类诈骗,应保持警惕,谨防上当受骗,并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提供线索。如对金融业务存在疑问,可以通过官方渠道向有关金融机构或监管部门咨询核实。
图片来源:微摄 据反映,近期在部分地区出现了不法分子伪造中国银保监会文件,谎称账户被冻结向消费者实施诈骗的情况。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2020年第三号风险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均无权直接冻结任何单位或个人的银行账户,消费者应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谨防上当受骗、资金受损。 不法分子通常惯用手法:首先,以可获得便捷网络贷款、小额贷款等名义联系消费者,诱导消费者下载钓鱼软件进行注册或提供个人信息;然后,提出因消费者提供的信息不符、不实、账户有异等各种理由而导致被银保监会冻结资金。同时,利用伪造的“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文件”“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冻结XX账户的通知”等材料,或银行卡冻结截图等,要求消费者缴纳保证金、认证金等钱款才能解冻账户,否则需承担法律责任。 为保护消费者财产安全不受侵害,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提醒您: 一是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均无权直接冻结任何单位或个人的银行账户。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依照法律法规统一监督管理银行业保险业,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无权直接冻结任何单位或个人的银行账户,更不会向消费者收取任何形式的保证金、认证金等名目的费用。消费者遇到类似情况要保持头脑冷静,切勿被不法分子所谓“账户资金被冻结”“将承担法律责任”等说辞迷惑,消费者一旦轻信谎言,就会落入骗局。 二是提高风险防范意识,通过正规渠道办理贷款。消费者如果有资金融通需求,应通过正规渠道从金融机构办理。对于陌生来电、非正规网络途径推销“低息快捷”“免抵押担保”贷款业务的行为,应提高警惕,注意保护个人信息,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不向来历不明的账户或个人汇款。 三是妥善应对,及时反映情况。消费者一旦遭遇此类诈骗,应保持警惕,谨防上当受骗,并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提供线索。如对金融业务存在疑问,可以通过官方渠道向有关金融机构或监管部门咨询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