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再扩容。日前,上海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工作组对外公示了第二批创新应用,共5个项目,涉及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科技公司等多元主体,涵盖多方安全计算、音视频等多种前沿技术,体现了金融科技在普惠便民、风险管理、金融服务提质增效等方面的优势。 有业内人士表示,此次试点将进一步运用创新监管工具,引导持牌金融机构和科技公司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守正创新,打造兼顾金融科技创新与安全的双赢局面。 记者了解到,目前上海正加速推进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工作,积极发挥创新监管工具的引领、孵化作用,为金融科技创新应用提供安全便捷的测试环境。同时,鼓励金融机构深挖科技创新潜力、加大数据融合力度,在保障资金与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基于线上渠道、远程服务等方式畅通金融“绿色通道”,为大众和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加精细化、人性化、有温度的金融服务,更快更好推动金融业数字化转型。 拓展普惠新思路,着力缩小数字鸿沟 具体从项目的应用来看,针对目前金融服务的难点痛点,此次公示中的部分项目尝试通过金融科技创新手段,拓展普惠金融新思路,丰富普惠金融样本。 比如,交通银行、腾讯云计算公司的“远程视频银行服务”项目将音视频技术与银行业务办理相结合,创新银行对客服务渠道,将客户原本只能全程在线下网点办理的业务,以视频互动的形式,延伸到移动APP中辅助办理。 这种“一对一”视频交互式客户服务不仅极大降低了客户自助金融服务获取难度,还可满足客户使用方言、手语等沟通方式需求,使各类客户不受物理位置限制、不受知识背景局限,随时随地享受标准化、无差别化平等金融服务,提高了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缩小了“数字鸿沟”。 另外在促进数据安全融合方面,此次试点项目也有突破。上海市银行卡产业园、上海同态信息科技、平安银行上海分行的“基于同态加密的‘数据通’数据融合应用”项目通过运用同态加密等技术构建数据共享应用。 一方面,在不收集、不留存数据的前提下,通过同态加密的方式,可为平安银行引入物流、政务等数据,丰富平安银行的中小微企业主体风险评价维度,提升银行在中小微企业信贷场景风控能力,降低贷款风险和成本,缓解“不敢贷,无依据”问题。 另一方面,通过隐私加密保护技术,对数据源进行事前审核授权、事中使用监控、事后审计追溯,全面保障数据隐私和应用合规,提升跨领域数据应用的安全性。 提高金融风险抵御能力 守牢金融安全底线 金融本质上是经营风险的行业,金融业要利用科技赋能,加强金融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扎牢织密金融创新安全网。记者获悉,此次公示的项目也着力于建立涵盖不同市场主体的风险信息共享机制,切实增强风险防范化解能力。 中国银联等单位的“基于多方安全计算的图像隐私保护产品”项目就是运用多方安全计算、图像识别技术,通过在手机POS上有效核实商户责任人和收银员身份,解决了传统业务中可能存在的管理漏洞,在保护个人隐私安全的基础上有效提升金融机构反欺诈、反洗钱等风控能力。 整体而言,随着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工作的逐步推进,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设也在稳步向前。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央行上海总部加速推进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工作,既加强了金融科技研究规划和统筹协调,强化金融科技创新规范引导,不断提升金融科技应用与管理水平,也有利于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设。 当前,上海建设金融科技中心已取得明显成效。比如,上海已培育了张江、临港、紫竹等一批具有特色的科技创新园区;同时,国家重大基础设施正在加快建设,高水平研究机构加速集聚,成立了上海金融科技产业联盟,科技、产业基础不断夯实,集聚效应崭露头角。 此前在第二届外滩金融峰会上,央行副行长范一飞曾提及,作为我国金融业的改革创新先锋、双向开放高地,上海要加快构建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现代化金融基础设施体系,央行将支持上海建设国家级金融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中国金融市场交易报告库等基础设施。 下一步,央行上海总部表示,将会同各部门聚焦金融科技理论研究、技术应用、业态发展、风险管理等,不断打造金融科技领域的“上海标准”,更好彰显全球金融科技产业发展的“上海力量”,通过打造国际一流的金融科技中心,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实现弯道超车。
新华社上海12月29日电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有限公司29日在上海成立。基金总规模达2000亿元,将通过市场化运作,广泛吸引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国企改革。国务院国资委表示,设立国企混改基金,可以更好发挥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平台作用,通过市场化运作,广泛吸引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国企改革,推动混改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转换经营机制,提升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质量和效果,对于新阶段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上海市政府表示,上海将全力做好服务、创造更优环境,推动混改基金立足上海、服务全国、做大做强做优。希望以设立混改基金为契机,持续推动央企融入地方发展,提升央地合作水平,加大创新探索力度,不断拓展部市合作新领域。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基金,注册在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规模2000亿元,首期募集资金707亿元,由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主要发起人,联合多家公司共同设立。(记者 何欣荣)
据悉,12月上海新房均价第一。近日,58同城、安居客发布《2020年12月国民安居指数》。报告显示,一线城市中上海备受追捧,新房在线均价为50364元/㎡,排名第一;北京二手房挂牌均价57563元/㎡,排名第一。 上海新房均价第一 三亚找房热度最高 58同城、安居客《2020年12月国民安居指数》显示,12月67城新房在线均价为16521元/㎡,环比上涨0.61%,在67城中有37城新房在线均价环比上涨。一线城市中上海备受追捧,新房在线均价为50364元/㎡,排名第一。北京、深圳新房均价分别以47628元/㎡和47599元/㎡排名第二和第三,广州新房在线均价29575元/㎡反超杭州28896元/㎡。南京新房在线均价也在2万元/㎡水平之上。 城市房价环比涨幅TOP5的城市分别为洛阳、上海、沈阳、惠州和西安,其中洛阳环比增幅最高达到8.7%,上海环比涨幅也超过6%。 58同城、安居客对全国重点城市监测数据发现,找房活跃城市排行TOP6分别为三亚、长春、兰州、大连、昆山和珠海,其中三亚找房热度环比上涨24.8%,长春也有超过10%的涨幅。针对买房用户极为关注的户型因素,58同城、安居客《2020年12月国民安居指数》分析发现,12月份3居室找房热度占比47.5%,2居室找房热度占比31.4%,与上月相比略有上涨。 北京二手房挂牌均价第一 东莞二手房挂牌均价环比涨幅最快 58同城、安居客《2020年12月国民安居指数》统计显示,12月全国67个主要城市二手房挂牌均价为15787元/㎡,环比上涨0.26%,有36城二手房挂牌均价环比上涨。北京、深圳、上海二手房挂牌均价依然稳定在5万元/㎡以上,其中北京以57563元/㎡排名第一,深圳和上海分别以56791元/㎡和52533元/㎡紧跟其后。东莞、佛山、厦门、郑州和连云港(601008,股吧)二手房挂牌均价环比涨幅最快,成为全国二手房房价环比涨幅top5。其中,东莞是环比涨幅最高城市,达到2.5%。
随着数字人民币试点的逐渐提速,行业普遍认为试点范围将会进一步扩大,而上海则是其中一个被广泛期待有望列入试点的地区。 “期待数字人民币未来应用在跨境支付上,这与上海的国际金融中心发展应该有可以连接的点。”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执行院长、金融学教授钱军在近日举行的2021中国金融趋势研讨会暨由其撰写的《中国金融的力量》新书发布会上表示。 12月10日,《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制定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正式发布,其中明确提出“积极争取数字货币运用试点,加快推进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设,构建联通全球的数字化金融基础设施”。在钱军看来,将来如能争取到数字人民币的试点,并将应用场景扩展到跨境支付上,和上海的国际金融中心发展十分契合。 他表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在接下来的“十四五”期间资本市场会有更国际化的发展,外资机构投资者持仓比例增长的趋势还会延续,而另一大亮点则是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的发展,其中,离岸业务在多个官方表态中均是新片区的重要方向之一。在上海金融中心的国际化提升过程中,跨境业务场景中使用到的跨境支付就可与数字人民币相连接。“对于数字人民币来说,从一开始设定的时候,跨境支付应该就是很重要的应用场景。”钱军分析称。 同时,钱军表示,在跨境支付中,数字人民币的技术特性对于反洗钱、便利性、保密等方面均有所助益。 “其实许多东南亚国家现在已经愿意使用人民币,但是在国际结算过程中目前还存在一些技术上的风险,例如反洗钱的风险、保密风险等。”钱军举例称,例如在保密性方面,相对于目前第三方支付需要实名绑定,数字人民币可以实现可控匿名,也就是说能满足匿名支付的需求。 而在反洗钱方面,虽然普通交易可控匿名,但区块链、大数据分析支付行为等技术加持,再加上可追溯的特点,“使得每一笔支付的来龙去脉都能清清楚楚,在跨境支付上对反洗钱的控制就非常有效了”。钱军说。
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28日讯 今日,光韵达(300227.SZ)大跌12.8%,截至发稿报10.70元。 光韵达2020年12月17日在深交所互动易中披露,截至2020年12月1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3.78万户,较上期(2020年11月30日)减少3275户,减幅为7.97%。 公司三季报显示,上海方圆达创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方圆-东方38号私募投资基金新进买入743.98万股,占光韵达流通股比例的2.035%,为第6大流通股东。 资料显示,上海方圆达创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于2012年,主要开展私募证券基金业务,经营范围包括投资管理,资产管理,法定代表人为沈臻宇。公司股东为沈臻宇和陶世青二人。
近日,上海国泰君安创新股权投资母基金中心(以下简称“国泰君安母基金”)已完成首轮封闭,并已正式进入投资期,标志着券商私募子公司迈出了探索市场化母基金的重要步伐。 据悉,国泰君安母基金是近两年来唯一一支规模较大的券商系市场化母基金。按照计划,国泰君安母基金目标规模500亿,分期分批设立,首期规模80亿,定位为具有投资银行特色、服务于国家战略和深耕产业的市场化母基金。 国泰君安母基金的战略投资方向是什么?国泰君安相关人士介绍,国泰君安母基金将专注于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和集成电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与脑科学;先进制造;新能源与新材料;新消费与服务等五大重点战略方向,主要投资中国科技创新、新经济、战略新兴产业等领域的头部基金及项目,将通过自上而下优选产业赛道、挖掘结构性价值性机遇,构建一套具有全球视野和前瞻思维的系统性投资和研究体系。 据了解,国泰君安作为根植上海的国有企业,还作为唯一的券商共同发起设立了总规模300亿元的上海科创母基金,为科创企业融资提供更多途径,为上海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助力。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股权投资基金登记的管理规模达10.96万亿元。在科创板上市企业中,近90%的企业上市前获得过私募股权基金投资,股权投资本金达到704亿元,相当于被投企业首发募集资金总额的40%。 国泰君安董事长贺青认为:“这是时代给我们的机遇。” 据悉,国家和上海有关方面对国泰君安母基金的发展高度关注并提供了大力支持。今年,国泰君安的股东单位上海国际集团成功发行了优质企业债,专门募集资金用于认缴国泰君安母基金。 国泰君安表示,公司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以科技为核心、以资本为纽带、以专业服务为根本,把握时代机遇,服务好实体产业,满足投资人的回报需求。同时,公司也会强化资源整合,加强投资与研究、投行业务的融合发展,从多维度、多层面有效联接政府、LP、产业集团、金融机构、子基金及被投企业等各方。
普百姓,惠民生,金品质,融天下。 2020年是普惠金融五年规划收官之年,站在此时回望,这一年中小微企业面临着生死挑战,但同时愈发感受到了来自金融机构的温暖,“帮助中小微企业,就是帮助银行自己”已成为业内广为流传的一句话。作为深耕普惠金融领域的主力军,上海银行持续打造特色化、差异化普惠金融服务。 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2020年也是上海银行三年发展规划(2018-2020)的收官之年,该行先后推出普惠金融专项指导意见、支持民营及小微企业“30条”等一系列举措,并创新升级供应链金融服务,加码金融科技研发应用,有力支撑普惠金融。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上海银行普惠金融贷款投放金额365.47亿元,同比增长136.95%。 不过,践行普惠金融不单单是银行的事,更需要联合政府、园区、非银机构等。一直以来,上海银行,积极搭建银政、银保、银担、银园、银租金融合作生态体系,共建上行普惠生态圈,切实缓解企中小微企业融资贵、融资难的问题。 精准发力,打造综合化普惠金融服务 上海银行开展普惠金融的历史由来已久。自1995年成立之初,该行就坚持服务中小企业的定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在把握时代浪潮的探索中,力争走在行业前列。自2005年起,上海银行以差异化营销为导向,在相关部门支持下,按照五专,即“专门的队伍、专门的授权、专门的审批、专门的定价、专门的激励约束”的思路,开展了小企业信贷业务“先行先试”工作。 多年服务经验的积累,成就了上海银行如今在普惠金融领域的发展壮大。期间,该行总结出了一套独门“打法”。一方面,深耕区域市场,积极运用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经济发达地区的区位优势,搭建不同部分的合作生态体系,共建普惠生态圈。 另一方面,借助科技赋能,围绕具有集群效应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场景,实现批量获客互荐和交易融合,不断地进行内部的流程改造和系统建设,通过极简高效的用户体验,提升普惠业务综合服务能力。 与此同时,通过深入研究各类细分客户群特征,为不同行业和成长阶段的小企业提供包括开户结算、资金周转、贸易融资、理财增值等在内的金融解决方案服务。 在上海银行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普惠金融事业部负责人郑涵看来,评判一个企业的融资成本,不能只参考贷款成本,更应该计算包含其他业务在内的总账。也因此,上海银行近来大力推进综合金融服务,通过开户结算、代发工资、国际结算等一揽子服务,可更好判断企业的经营情况、还款能力,从而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专门从事线束制造和电子元器件分销的上海查尔斯电子有限公司(下称查尔斯集团)就对上海银行的金融服务就有着深刻体会。据查尔斯集团董事长杨晨介绍,集团与上海银行同岁,成立之初就在上海银行开立基本户,目前与上海银行的合作已达25年之久。“从最初的日常结算、信贷融资,到如今的理财增值、国际业务,我们通过银行和企业间的紧密合作加速了自身的发展。”他说道。 而为了提高企业的金融体验,上海银行还持续丰富普惠金融产品,以提升客户体验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打通行内对公、对私普惠贷款产品边界,形成全行普惠金融产品融合;另外,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小微企业的差异化需求,上海银行通过制定专项产品或服务方案,解决企业需求痛点。 科技赋能,解决“两大不对称”难题 在上海银行发展普惠金融过程中,金融科技扮演着重要角色。尽管科技没有改变金融的根本属性,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金融的效率,改进了金融风控的方式。有了科技的赋能,中小微企业和个人的金融可得性得到显著提升,解决了普惠金融存在的“普而不惠”、“惠而不普”的痛点。 郑涵认为,中小企业出现“融资难”、“融资贵”的原因主要来自“两个不对称”,一是信息不对称,银行在获取企业经营信息、信用信息等方面效率较低、难度较大,客观造成了信贷投放效率不高;二是成本不对称,中小企业整体实力和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风险成本较高,加之中小企业量大面广、单户金额小,在传统方式下,内部操作成本也相对较高,从而造成了“不敢贷、不愿贷”的情况。 金融科技的出现则为银行解决上述问题提高了有效途径。上海银行充分运用科技手段,推进普惠金融数字化转型。据了解,去年以来,该行积极发展以“上行e链”为核心的线上供应链金融业务,通过整合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信息,为小微企业增信;通过运用大数据技术,结合服务场景,实现线上批量化、智能化操作。 目前,上海银行已投产超过70项线上供应链项目,包括海尔、中铁建、中船、中集、京东金采、中国华能、携程、联通支付、叮咚买菜、每日优鲜等。截至11月末,该行线上服务的普惠客户已超过4万户。 事实上,业内的共识也在于,线上化、平台化是未来普惠金融发展的主要方向,对于银行而言,主动拥抱产业互联网这一巨大市场是普惠业务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更是银行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此背景下,近年来上海银行主动求变,一方面,将银行的融资服务嵌入到客户各个相关场景中,与核心企业、场景平台方、服务商等一道搭建服务系统,为核心企业上下游小微企业、交易场景中的小微商户提供融资服务,通过批量服务助推业务规模增长。 另一方面,利用金融科技推动普惠金融转型发展,包括打造数字化产品体系、数字化服务平台等,以数字化提高服务效率、降低操作成本。通过全流程、线上化、嵌入式的风险管理,控制授信业务风险,提升风险监测水平。 搭建平台,拓宽普惠金融“朋友圈” 对于银行而言,践行普惠金融不单单要靠自身,更需要联合政府、园区、非银机构等。一直以来,上海银行积极与园区、担保机构等合作,建设普惠生态圈。 比如,银政方面,与各级政府合作搭建小微企业服务平台,重点支持漕河泾开发区、张江科学城、临港科技园区等一批特色鲜明的创新功能集聚区建设;银担方面,与市担保基金合作,针对“专精特新”等细分领域提供专项服务,业务规模位列各合作银行首位;银园方面,与产业园区合作搭建科创金融公共服务平台,联合各类外部机构向科创企业提供开户、结算、投融资、顾问咨询等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 具体到合作方式上,上海银行与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的合作就颇具代表性。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科技创业中心总经理助理姚家宽介绍,近两年来,开发区通过和上海银行联合,多方面支持了小企业发展。主要包括,企业服务范围从单一成长期企业延展到初创期、成长期及成熟期企业,实现了更为广阔的企业生命周期覆盖;最高贷款额度从1000万元提高到2000万元,为企业发展提供更为充沛的资金支持;贷款最长期限从6个月提升至12个月,与各类企业差异化的用款周期需求实现更佳的匹配;引进投贷联动模式等。 整体而言,基于丰富的产品、科技的加持以及资源的整合,未来上海银行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深化小微企业、民营企业金融服务,着力打造具有特色的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模式。在郑涵看来,新时代下,如何定义金融服务的有效性,不再是简单地看卖了多少产品,而是要真正从为企业谋实惠的高度,树立端到端的思维。接下来,上海银行将进一步完善产品设计、功能、业务流程,持续提升客户体验;同时,结合转型升级要求,不断找到更为契合、更有效率、更加专业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