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着“厦门大学”烫金封面的笔记本,用工整的字体记满了笔记。在上海洗霸董事长王炜身上,学者的严谨与认真,无处不在。 随着交谈的深入,王炜又呈现出诗人的浪漫。上海洗霸,这个颇具特点的名字,正是他将“上善若水,海纳百川。洗濯尘源,霸业共襄”中每一句的第一个字连缀而成。 采访中,佩戴在王炜胸前的“上海市质量个人金奖”夺人眼目,这是对他以及上海洗霸26年来所付出努力的最好褒奖。 消杀服务17年不涨价 上海洗霸成立于1994年,在王炜看来,相对于“水环境污染治理”这个分类,他更认可自己是一家“化学品技术整体解决方案”公司。“我们成立的时候,就专注于水处理化学品技术整理解决方案及闭室空间环境消毒化学品整体解决方案。”王炜说。 公开信息显示,目前上海洗霸在消杀药剂等方面拥有多项专利,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王炜的描述。 自今年疫情发生以来,闭式室内空间消杀的问题成为大众最关心的焦点之一。事实上,早在2003年“非典”时期,王炜和他的公司就经历过一次重大考验。因此,当今年1月初听闻有不明病毒的消息之后,王炜凭借此前的经验,迅速做出反应,“我们在1月中旬就做好了准备。” 随着此后武汉等地防疫升级到最高等级,上海洗霸团队迅速按照制定的方案和计划“逆行而上”,开始为大量公共区域提供封闭空间消杀服务,比如机场、车站、银行、高端写字楼等。 在武汉,上海洗霸恰好设有分公司。据王炜介绍:“当时武汉分公司有40多人坚守武钢水处理工作岗位,力所能及地投入到了帮助公共区域消杀的工作中。”此外,上海洗霸在全国的多个分公司也纷纷启动相关方案,一些尚在老家过年的员工迅速回到各自工作岗位,投入到抗疫中。 不为人知的是,在这次快速响应的背后,王炜带领的上海洗霸并没有“坐地起价”。在2003年“非典”期间,王炜就注意到相关消毒产品会出现价格暴涨的情况,加剧民众的恐慌情绪,并给防疫工作带来困难。“在这种危机时刻,价格的管控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公司决定,一律按照2003年的标准收取相关服务费用。“尽管17年过去了,但我们的价格维持不变。”王炜说。 对于这一举动,自然有人表示不解。一些曾在2003年购买过公司服务的老客户跑来询问:17年间物价不知道涨了多少,此时正是涨价的好时机,上海洗霸为什么不涨价呢?王炜的回答很朴实:“这个时候,消杀问题关系国计民生,价格不是主要的。要是能通过我们的服务,及时阻断病毒的传播,才是我觉得最有益也是最有价值的工作。” 人生的转折不经意间发生 “要做一些有益的工作。”理解了这句话,就能理解王炜与上海洗霸的故事。 上世纪80年代,大学生与研究生凤毛麟角,王炜从大学一路读到研究生,并师从中国催化科学奠基人蔡启瑞院士。上世纪90年代初,王炜顺利考取了公务员,看上去他会顺着这条道路平稳地走下去。不过,人生的转折却发生在一次不经意的北上途中。 当时,王炜从厦门乘海船北上旅行,中间经停上海。一路碧海蓝天风光旖旎,海船进入了上海海域,借着灯光他忽然发现海水变成了浑浊的黄色,并且随着海船继续往上海方向航行,海水变得愈发浑浊,甚至翻涌起污浊的泡沫。 这一次与上海的初见,给王炜带来了不小的震撼,“上海在我心目中应该是科技最先进、环境最优美的地方,水环境为什么会这样呢?” 实际上,水污染严重,正是上世纪90年代初上海的真实情况。当时,“水环境污染治理”在国人眼中还是个陌生的概念,上海本地从事相关业务的企业也寥寥无几。 “我当时就在思考,也许我该留下,做点与水处理技术相关的工作。”化学专业出身的王炜在研究生毕业时,恰好获得了一项国家发明专利。于是,王炜决定不北上了,当即下船留在上海,这一留就留到了现在。 行业市场扩容潜力巨大 带领上海洗霸成为行业当之无愧的龙头后,如今的王炜又有了更宏大的目标。 一直以来,上海洗霸所处的水处理化学品技术整体解决方案行业有着很高的门槛。“上世纪90年代后期,进入工业领域服务水处理化学品公司超过1000家,20多年过去了,能成为中石油、中石化、宝武及鞍钢、上汽及金光集团的合格供应商就只剩下不到10家了。”王炜认为,中国水处理行业的集中化方向是历史的必然,中国有可能诞生世界级水处理化学品公司。 “中国环境行业如今处于高增长期,我们的各种化学品需求非常大。”王炜相信,在未来的10年中,中国一定会诞生一家超大规模的水处理化学品与健康空间环境消毒的高科技公司。对于这个预测,王炜列出一组数字:2017年中国水处理化学品以及环境消杀的营业额约为37.1亿美元,2022年预计约55.49亿美元,到2031年这个金额将可能达到140亿美元。 如何把公司进一步做大,这是王炜经常在考虑的问题。相较部分公司走“并购”路线,王炜认为:“我们要继续保持在研发上的高投入,保持团队的持续战斗力与凝聚力,这样才能保证公司的高速持续发展。” 据了解,上海洗霸拥有先进的机器人清洗消毒装备、自动检测及全程录像装备和全系列消毒剂产品,其研制的ECH固体缓释型消毒片,消杀效用早在2003年就获得上海市预防医学研究院检测认定。并且,相较市面上的一些产品,ECH固体缓释型消毒片经检测,对眼睛和皮肤无刺激性反应,实际无毒,安全性较高,且消杀作用明显。 值得一提的是,疫情发生后,上海洗霸在空气消杀方面的业务取得了较大突破。疫情防控期间,各地纷纷出台文件并明确要求,加强对公共区域中央空调风系统的消杀工作。“按照上海出台的文件,写字楼等闭式空间环境1个月需要进行1次消杀工作。”王炜介绍,目前上海洗霸在相关方面已经积累了一整套成熟的实施方案。 从传统水处理到如今强化空气消杀业务,上海洗霸发展的双引擎模式正在不断加强。今年一季度财报显示,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9亿元;受益于毛利率较高的民用化学品销售与风管清洗消毒服务业务快速增长,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0.22%至2472.14万元。
由江西省鹰潭市人民政府、上海有色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主办的2020中国(鹰潭)铜产业高峰论坛暨第十五届中国国际铜产业链峰会7月16日至7月17日在上海举行。上海有色网铜行业首席分析师叶建华在会上表示,全球经济逐步修复,加上海外流动性充裕,有望提振市场信心。基本面环比改善超预期将利多铜价。在海外疫情防控乐观的前提下,预计国内铜价将攀升至56500元/吨,LME铜将抵达6200美元/吨至6800美元/吨。 叶建华表示,疫情加剧铜原料紧张。目前,海外疫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南美正在遭受第三轮冲击。2020年疫情冲击使全球铜矿产量增速从2%下降到-0.3%附近,直接引起的减量约为45万吨金属量。 “二季度下旬开始,中国铜冶炼厂面临更多的原材料短缺风险,因为80%的原材料依赖进口。” 叶建华表示。 据叶建华介绍,2020年炼厂检修也对电解铜产量供应产生干扰。二季度,冶炼厂检修时间提前和拉长,冶炼厂维持偏低开工率运行。预计2020年国内电解铜产量同比增加16万吨左右,增速为1.8%,低于2019年底预估的40万吨增量预期。” 市场需求方面,叶建华表示,预计2020年铜消费增速为0.88%,高于2019年的0.60%。(陈雨康)
上海市于7月10日发布了皮卡“新政”,皮卡注册登记条件进一步放宽,允许新购皮卡直接登记沪C号牌,无需拍卖与高昂的配额费用即可上“沪C”牌照,可以拥有与“沪C”客车一样的路权。7月16日,在上海交警总队等方面见证下,上海首位“沪C皮卡”车主完成提车,车型为上汽大通MAXUS T70。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皮卡车型在以北美为代表的海外成熟汽车市场较为普及,受欢迎程度也较高,但在中国市场此前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发展较慢。此次上海地区开放“沪C皮卡”注册上牌,对于兼具完善产品布局与优秀产品实力的中国皮卡生产企业阵营是一个利好。(俞立严)
7月15日,上海中远海运重工举行“猎鹰”轮项目割板开工仪式,船东方代表、DNV船级社代表、启东中远海运海工代表、上海中远海运重工相关领导、项目组成员、分承包方员工代表等出席开工仪式,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猎鹰”轮(FALCON)是VLCC改装FPSO项目,由启东中远海运海工总包,上海中远海运重工分包钢结构、管、电、通风、舾装、特涂等项目的制作安装,工程计划周期10个月左右。这也是上海中远海运重工以内部协同形式与启东中远海运海工再次携手展开深入合作。 今年年初,启东中远海运海工成功争取到了来自马来西亚油服公司云升控股(Yinson Holdings)的VLCC改装FPSO的合同,这一订单改装周期24个月,合同总价达到约1.74亿美元,约合12.2亿元人民币。这是疫情发生以来南通船企新签订单中金额最大的一笔。 将改装为FPSO的VLCC“FALCON”轮长333米,宽58米,型深28.55米,建于2002年。据了解,“FALCON”轮由Yinson在2018年从百慕大船东Ship Finance International(SFL)手中收购。这艘VLCC将在启东中远海运海工经过两年改造,加装集成模块,改装成为世界上最大型FPSO。
2020年7月15日,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召开2020年上海跨境人民币业务工作会议。会议强调,下阶段上海跨境人民币业务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稳外贸、稳外资”各项工作部署,持续加大企业复工复产金融支持,全力保障稳住外资外贸基本盘,稳步扩大人民币跨境结算规模,积极稳妥推进金融开放创新,努力将上海建成人民币金融资产配置中心。 会议认为,自2009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启动以来,上海总部在推进人民币跨境使用、提供各类金融服务方案、开展相关改革试点等方面始终走在全国前头。2019年,上海市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占全国的比重超过50%,在沪500强企业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超过外币结算量,人民币成为在沪跨国企业的首选跨境结算币种。 今年以来,面对疫情冲击,上海总部与全市金融机构通力合作,充分发挥跨境人民币结算和自由贸易账户业务无需事前审批、便利化程度高的优势,为进口防疫用品、接受境外疫情防控捐赠、跨国企业集团内部资金调拨等提供高效便捷的跨境金融服务。同时,推动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境内贸易融资资产跨境转让、本外币合一跨境资金池等三项重要的跨境人民币创新举措在临港新片区落地见效,为复工复产提供有力支持。 会议要求,各金融机构要将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主要抓手,在完善“展业三原则”和做好“三反”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跨境金融服务的开放度和结算效率,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抓好各项惠企政策措施落地,进一步提升外向型企业对跨境人民币金融服务的获得感、满意度;二是坚持“本币优先”,着力扩大人民币在经常项目和直接投资中的使用规模;三是不断提升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水平,为守法经营的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跨境金融服务;四是充分发挥上海“桥头堡”优势,持续推动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使用;五是持续推进新片区金融改革创新,打造“统筹发展在岸业务和离岸业务的重要枢纽”;六是加强人民币可自由使用与资本项目可兑换的联动,依托自由贸易账户开展更多金融创新试点。
2020年7月15日,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召开2020年上海跨境人民币业务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2019年以来上海跨境人民币业务工作成效,分析了当前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面临的形势,并就下一阶段工作作出部署。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相关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上海市相关金融监管部门和主要金融机构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议认为,自2009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启动以来,在总行的正确领导和上海市金融机构的共同努力下,上海总部在推进人民币跨境使用、提供各类金融服务方案、开展相关改革试点等方面始终走在全国前头,发挥着“排头兵”、“先行者”的重要作用。2019年,上海市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占全国的比重超过50%,在沪500强企业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超过外币结算量,人民币成为在沪跨国企业的首选跨境结算币种。 今年以来,面对疫情冲击,上海总部与全市金融机构通力合作,充分发挥跨境人民币结算和自由贸易账户业务无需事前审批、便利化程度高的优势,为进口防疫用品、接受境外疫情防控捐赠、跨国企业集团内部资金调拨等提供高效便捷的跨境金融服务。同时,推动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境内贸易融资资产跨境转让、本外币合一跨境资金池等三项重要的跨境人民币创新举措在临港新片区落地见效,为复工复产提供有力支持。 会议要求,各金融机构要将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主要抓手,在完善“展业三原则”和做好“三反”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跨境金融服务的开放度和结算效率,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抓好各项惠企政策措施落地,进一步提升外向型企业对跨境人民币金融服务的获得感、满意度;二是坚持“本币优先”,着力扩大人民币在经常项目和直接投资中的使用规模;三是不断提升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水平,为守法经营的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跨境金融服务;四是充分发挥上海“桥头堡”优势,持续推动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使用;五是持续推进新片区金融改革创新,打造“统筹发展在岸业务和离岸业务的重要枢纽”;六是加强人民币可自由使用与资本项目可兑换的联动,依托自由贸易账户开展更多金融创新试点。 会议强调,下阶段上海跨境人民币业务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稳外贸、稳外资”各项工作部署,持续加大企业复工复产金融支持,全力保障稳住外资外贸基本盘,稳步扩大人民币跨境结算规模,积极稳妥推进金融开放创新,努力将上海建成人民币金融资产配置中心。
为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学”而诞生的上海空中课堂,正在探索在线教育长效机制。7月14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与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SMG)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共同打造全国领先的全媒体在线教育品牌“上海空中课堂”。SMG旗下东方明珠将继续为空中课堂提供包括内容、技术、运营在内的全方位服务保障。 今年3月以来,上海启动空中课堂,143.5万中小学生通过“大屏为主、网络为辅”的形式参与在线学习。“大屏为主”的教学形式也受到了广泛认可。东方明珠旗下的东方有线是上海唯一的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而上海地区的IPTV服务机构百视通,同样也是东方明珠的子公司,因此空中课堂项目的背后,频道开设、安全播出、技术支撑、编排、运营服务等全方位保障均由东方明珠提供。 数据显示,3月2日至6月19日空中课堂授课期间,东方明珠各播出终端播放总次数超过8200万次,播放总用户数超过196万户,播放总时长超过1亿3千万小时。通过东方明珠旗下东方有线、百视通IPTV、BesTV APP等播出平台观看课程的学生占比超过90%。 据了解,自2020年9月起,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的秋季课程将延续现有形式,在上海空中课堂12套频道播出;同时还将新设两类公共新课程,一类面向中小学生专题教育,另一类面向成人终身教育。根据协议,12套“上海空中课堂”频道将保留至2020年全年播出,由东方明珠继续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 同时,通过对教育数据进行有效采集和价值挖掘,创新特色教育模式,真正实现数据赋能教育,达到因材施教、分类施策的教学目标。东方明珠覆盖全国的优质传输网络,还将扩大上海空中课堂向其他地区辐射,打响上海教育的全国品牌。 东方明珠此前通过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空中课堂项目带动了公司播放量增长、用户数量增长和用户活跃度的提升。对于此次签约,SMG党委书记、董事长、东方明珠董事长王建军表示:“在融合创新的新时代环境下,主流权威媒体平台与优质教育内容叠加,将有力推进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