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多方消息,2G/3G清频退网条件逐渐成熟。这也意味着,运营商部署5G网络将加快“轻装上阵”。随着2G/3G逐步清频退网,通信市场将有哪些新的机遇,仍需解决哪些挑战? 2G/3G清频退网条件逐渐成熟 从技术来看,相对于已经服务了全球二三十年的2G/3G旧技术制式,4G/5G的频谱效率更高、单位比特成本更低、网络速率更快、用户体验更佳、业务创新可能性更多。3GPP近日宣布,负责GERAN和UTRAN无线与协议工作的RAN6工作组正式关闭,RAN6工作组此前一直负责研究2G和3G无线功能。这也意味着2G和3G技术不再开发,业界呼吁多年的2G/3G退网在标准开发层面不再留有后路。 从应用来看,GSMA(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最新报告称,从全球范围来看,2017年4G连接数已经超过2G或3G,而亚太区域2019年4G连接已超过2G和3G之和;与此同时,2G连接数占比大幅下降,截至2019年,2G连接数占比为23%。鉴于连接和流量持续下降,2G收入支出剪刀差日益加大。全球运营商都在探索通过关闭旧技术网络来降低成本,或者重耕2G/3G频谱来部署更高效的4G/5G技术。截至目前,全球已关停28张2G网络和10张3G网络,其他运营商也正在积极筹划中。 在我国,2G、3G退网的条件已经逐渐成熟,工信部此前明确鼓励运营企业积极引导用户迁移转网,将有限的频率资源和网络资源,用到5G、4G移动通信网络发展当中,从而降低整体成本。 据悉,2019年底,中国电信的4G用户渗透率达到将近84%,中国电信正在推动CDMA退网,将2G语音业务逐步迁移到VoLTE,并要求5G终端不再支持CDMA。 有消息称,中国移动决定2020年前停止新增2G物联网用户。同时,为了加快NB-IoT网络覆盖,加快2G物联网业务向NB-IoT网络迁移,有力推进2G退频退网与900MHz频率重耕,中国移动2020年将在全国范围新建NB-IoT基站11.8万个,累计达到35万个基站。 截至2020年5月底,中国联通在网的2G用户数量大约为5150万户,中国联通正在部分区域推动2G退网,并鼓励2G用户升级到4G,将2G频谱重耕用于4G/5G发展。 运营商部署5G将“轻装上阵” GSMA报告分析,频谱重耕将帮助运营商获得提升4G/5G覆盖的黄金频谱。2G/3G占用了850/900/1800/1900/2100MHz频段,尤其是Sub-1GHz频段,由于低频在室内的覆盖和穿透能力方面具有很大优势,把这些稀缺的低频用于4G/5G成为运营商退网的重要动力。 同时,运营商也需“轻装上阵”。运营商关闭2G/3G网络可以降低运营维护成本,例如,简化网络运维,减少老旧设备备件维修成本,降低备件和维护人员缺失风险,减少许可费用,降低铁塔空间租赁成本,减少网络能耗等。 2G/3G退网还将涉及物联网应用领域。今年5月,工信部发布的《关于深入推进移动物联网全面发展的通知》指出,推动2G/3G物联网业务迁移转网,建立NB-IoT(窄带物联网)、4G(含LTE-Cat1,即速率类别1的4G网络)和5G协同发展的移动物联网综合生态体系;推动NB-IoT模组价格与2G模组趋同,引导新增物联网终端向NB-IoT和Cat1迁移。该通知提出,在保障存量物联网终端网络服务水平的同时,引导新增物联网终端不再使用2G/3G网络,推动存量2G/3G物联网业务向NB-IoT/4G(Cat1)/5G网络迁移。 不久前在国际电联举办的ITU-R WP5D #35远程会议上,中国提交的NB-IoT(窄带物联网)技术正式被接受为5G技术标准。 太平洋证券报告分析,当前我国物联网应用还主要集中在智能水电表、智慧家居、共享经济、智能安防等领域,广域低功耗类产品需求较大,NB-IoT作为我国三大运营商主推的物联网解决方案,有望大量承接2G、3G的物联网连接。 清频退网挑战犹存 业界分析,运营商需考虑存量2G/3G用户迁移到4G/5G网络的成本问题:有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全国在网的2G用户为2.73亿户,约占全量移动电话用户的17.15%。如果将现有2G和3G用户迁移到4G/5G新网络,更换手机终端和资费套餐势必会增加成本。因此,运营商需探索优化方案,降低用户更换手机和套餐的成本,保护好用户的利益。 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5%;互联网持续向中高年龄人群渗透。但值得关注的是,仍有相当一部分2G/3G用户是中老年消费群体,他们主要是使用功能机而非智能手机。如何保障老年消费者权益,开发适合于老年人的智能手机,同时抓住这部分市场,值得运营商及相关厂商探索。 此外,在小部分尚未覆盖4G/5G网络的偏远地区,2G/3G清频退网前如何保障用户的基本通信体验也很关键,这也是电信普遍服务的要求。 因此,在2G/3G清频退网过程中,运营商有可能面临客户流失、替代技术覆盖不足导致品牌受损等风险。 业界分析,2G/3G清频退网绝不可一刀切,而是需分区域、分阶段逐步进行。 GSMA报告建议,在清频退网过程中,运营商需实现新技术网络与老制式覆盖对齐,退网过渡期需要足够长,以便对替代网络进行持续优化;针对用户迁移,精心策划营销活动;引入有吸引力的切换计划激励用户;保留一张2G薄网,承接漫游等业务也是一种可选措施;来自监管机构的协助将有助于2G/3G平滑退网。 在市场层面,运营商应通过多种媒体,多方渠道传递退网时间点,并针对新技术替代套餐和智能手机开展密集营销;针对特定人群,需要采用定向沟通方案,例如老年消费者,甚至需要向他们提供如何使用智能手机的技能培训;针对商业客户也需要定向沟通。
“全球5G部署已告一段落,下一阶段的重点是发展行业应用,释放5G网络红利。”7月27日,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在“华为2020共赢未来全球线上峰会”上这样判断。 今年上半年,华为实现销售收入454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13%。接下来,华为将瞄准哪些方面发力,保持生存和向前发展,备受产业界和投资界关注。 郭平表示,5G、计算、云、AI等战略性技术已历史性地汇聚到一起,相互促进,带来联接、AI、云、计算、行业应用5个产业机会。华为将根据不同需求提供场景化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和合作伙伴实现商业成功。 郭平介绍,5“机”协同将支持全场景的数字化。他举例称,在雄安,三大运营商已建设7400多个5G基站,并且与城市规划紧密结合,推出基于5G的天地一体化生态监测系统、5G切片银行业务等应用,甚至包括无人驾驶的快递车、公交车和出租车。未来,在全长近百公里的北京到雄安的高速内侧两车道,有望实现自动驾驶、车路协同。 郭平向运营商提出了3点建议:第一,以体验为中心,把钱用在刀刃上,最大化现有网络价值;第二,充分利用现有的4G、FTTx网络,并与新建的5G网络进行整体协同和精准规划;第三,5G网络部署优先热点区域和重点行业应用的覆盖,充分释放5G网络的红利。 郭平还表示,7月3日,3GPP的R16标准正式冻结,将进一步加速5G行业应用发展。但要真正实现5G商业成功,还需要行业的共同努力。只有行业统一标准和共建生态,才能更好地实现规模复制。 “未来,华为将大力构建使能伙伴的能力,与伙伴协同创新,集华为公司在5G、计算、云、人工智能及行业应用5个方面的能力,促进伙伴的繁荣成长。”郭平说。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让用户为服务付费到底有多难?相互宝的体会一定比别人都深。最近,蚂蚁金服旗下的相互宝因分摊金“变贵”问题,引发了业界的热议。其实,这背后折射出的是网络互助模式在中国的用户教育难题。熊出墨的朋友圈里最近很多人都在讨论同一件事,“为什么相互宝越来越贵了?”“分摊金额为什么越来越多了?”讨论背后,彰显出的是各界人群对于相互宝这样一个创新性型产品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其中也不乏不理解。根据公开信息显示,相互宝在2018年10月份在支付宝APP上线,提供大病互助服务,加入的成员在遭遇条款中包含的100种重大疾病时,可享有30万元或10万元不等的保障金,费用由所有成员分摊。截止目前,已经有一亿用户加入了该项互助计划。李宁在相互宝推出时第一时间就加入了这一保障计划,她觉得自己的分摊金额正在逐渐增多,2020年上半年的分摊金额同比上涨接近33倍,超出了自己的心理预期。“2019年上半年我的分摊费用仅为1.13元,到了今年上半年则高达37.16元。“黄先生则毅然决定退出相互宝。卡在40岁的关口,黄先生的相互宝的保障金额从30万元降到10万元,与此同时,每月的分摊金额却成倍上涨。而他勾选了父母加入相互宝10万元老年人防癌计划,2019年5月到12月的累计分摊金额为31.87元,但到了今年,截止7月份已经分摊了180.88元。据了解,存在类似疑惑的用户不在少数。在过去这一年里,相互宝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网络互助到底与商业保险有哪些界限,熊出墨来为你一探究竟。分摊金为何上涨?根据相互宝的公示记录,分摊金从去年6月开始出现增长,从原来的单期一两块钱变成了现在的三四块钱。可以看到,分摊人数,即相互宝用户规模,整体增长也较为明显。2019年初为2330.75万,经过一年半时间攀升至目前的1.01亿。帮助人数和分摊金额则呈阶段性上升之势,且二者走势重合度极高。帮助人数的<500人、1500-2000人、>2000人三个阶段,分别对应分摊金额的<1.5元、3-3.5元、4元左右。年度对比更加直观。2019年底,相互宝官宣2019年全年用户实际分摊金额为29元。而截至2020年7月第1期,今年用户分摊金额已达41.12元。对此,相互宝工作人员回应熊出墨,主要影响因素一是相互宝设有3个月的等待期,2019年1月之前每个月都不需要分摊,大家都在等待期内。随着时间推移,度过等待期的用户越多,符合救助规则的案件就会增多;二是重疾发生是存在一定概率的,基数越大,患重疾的人数也会越多。相互宝用户基数从0到1亿,受大数定律影响,其救助案件数量慢慢爬坡再进入稳定需要一个过程。所以,用户到1亿之后,分摊金曲线还是上升了一阵。上述工作人员还补充称,与市面上同类保障产品做下对比,相互宝的价格依旧低于绝大多数的产品。关于分摊金,相互宝年初回应表示,预计今年的分摊金依旧不会超过188元。在类似的商业保险产品中,25岁以上用户保费通常都在这一标准线之上。以支付宝在售的健康福1年期重疾险为例,保障100种重疾,30万保额,26-30岁男性用户保费为237元,随年龄递增,56-60岁男性用户保费为5076元。所以,相互宝确实便宜。话虽这么说,但从用户兜里掏钱始终不是一件容易事,更何况还是越掏越多。相互宝目前累计救助人数近5万人。从相互宝今年的救助人数去推算,其重疾发生率大概是传统保障产品的三分之一。概率低是得益于支付宝用户相对较年轻,患病概率低。网络互助与保险的界限1.01亿人参与,有多少人把相互宝当做一份保险来买?不得而知。但在相互宝上线之初,蚂蚁保险做了一项调研,62.5%的调查用户表示在加入相互宝之前,没有购买过其他商业健康保险。对了,那时候的相互宝也不叫“相互宝”,而是“相互保”。一字之差,天壤之别。2018年10月16日,蚂蚁保险联合信美人寿推出相互保,以支付宝为平台,信美提供名为“信美人寿相互保险社相互保团体重症疾病保险”的产品,主打0元加入、30万保障,9天时间用户数就突破了千万大关。树大招风,上线41天后,银保监会责令信美人寿停止销售相互保,信美人寿被罚93万。蚂蚁金服发布公告,相互保改名相互宝,作为一款基于互联网的互助计划由蚂蚁金服独立运营。这一举措也明确了相互保就是网络互助,而非商业保险。实际上,商业保险与网络互助之间本就有清晰的界限。前者先缴保费,然后由保险公司提供保障。后者则不尽然,一类是相互宝这样先由机构、平台保障,再用户分摊;另外也有需要用户预存,比如爱康公社。更重要的是,商业保险经多年发展行业已趋近成熟,对应的监管体系也相对完善。网络互助目前仍是处于监管空白地带,各平台野蛮生长。2017年,保监会就已经对网络互助行业进行过一次集中排查整治,约有50家平台关停,占行业总数1/3。当时文件就显示,为大量吸引会员,部分网络互助平台出现违规在宣传中使用保险术语,把互助计划与保险产品进行对比,混淆保险产品和互助计划。摸索前行任重道远古埃及修金字塔的工匠,大航海时代出海的水手,工业革命工厂里的工人......为应对风险,他们不约而同成立互助组织,这便是当今网络互助的雏形。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互助计划从初心而论无疑是一件好事。更低的进入门槛,让网络互助与传统保险相辅相成。如相互宝工作人员所说,互助与保险“本是同根生”。并且,相互宝提高了1亿多人的保障意识。今年3月份国务院出台的医保改革文件中也肯定了医疗互助对于缓解大病保险保障不足所起到的正面作用,其与基本医疗、医疗救助、商业保险、慈善捐赠同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因此,参与网络互助的用户多是低收入者。蚂蚁金服近期发布的《网络互助行业白皮书》显示,2019年我国网络互助平台的实际参与人数为1.5亿,其中79.5%参与者年收入在10万以下,72%的参与者分布在三线及以下城市。但是,好事往往都没那么好做。网络互助因为价格更低,很容易被误解站到商业保险的对立面,与保险形成竞争关系。“在加入相互保之前,我还没买过商业保险,主要是感觉保险门槛比较高,然后一年投入成本也不少,而这个感觉简单灵活一些”。相互宝上线之初,类似的观点成了比较有代表性的用户声音。此外,由于监管缺失,网络互助平台的实际经营中多个环节都存在风险,进而可能使参与者的权益受损。比如资金池方面,行业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5月,国内网络互助平台共计筹集资金92.39亿元。资金如何处理?受谁监管?目前行业都未有行之有效的条例可循。此前,红十字会多次陷入信任危机,公众质疑的焦点之一就是其资金流向。网络互助平台的自治、信息披露不透明,明显给了不法分子巨大的可操作空间。看到行业潜在的问题,浙江互联网金融联合会今年3月发布了全国首个网络互助标准。这个标准以相互宝模式经验为基础,提出了网络互助的“四要一不要”标准:要实名制、全程风控、审核独立、公开透明,不要资金风险。湖南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精算研究所所长张琳还强调了网络互助平台经营中的道德风险,“网络互助在运营过程中,实际上只承担运营与管理的责任,并不对风险进行兜底。因此在实际的获客与赔付过程中,网络互助平台没有意愿也没有动力对用户的健康状况进行严格的筛查。反而可能会因为管理费与分摊总额挂钩以及对获客成本的考虑,而有放松准入与准出的倾向性。”道德风险还可能导致分摊金再次变多,张琳提到,“遵守规则的用户会因为不断高涨的分摊金而退出,最终造成劣币驱除良币的恶果”。这就又回到了前文所讲的相互保越来越贵的问题。此言非虚。即便是有蚂蚁金服背书的相互宝,也曾经一度在业界遭受各种质疑和非议。相对于其他网络互助平台,相互宝的公开透明程度还算比较高,但依然有不太了解具体内容的消费者产生误解。总之,网络互助行业正在探索中前进,参与者和玩家与日俱增,相互宝、水滴互助、轻松互助之后,滴滴、360、新浪、苏宁、美团、百度等等互联网公司也陆续入了场。同时,行业痛点属实突出,任重道远。或许是“爱之深,责之切”。对于背负着社会各界更多希望的创新产品相互宝来说,人们往往希望它能探索出更多普惠和创新的产品,用以帮助社会上更广大的弱势群体。从这个角度来说,相互宝不仅仅是相互宝,更像是背负着企业社会责任的探路者,所以收到的关注和压力也会更大。
中共北京市大兴区委常委、区政府党组副书记、副区长高念东与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区块链服务网络(BSN)发展联盟理事长单志广共同为“BSN北京区块链主干网”揭牌2020年7月17日,由链得得、钛媒体集团、六脉数字科技、区块链服务网络BSN联盟共同发起的T-EDGE-X全球产业区块链峰会,在北京大兴举办。会上,中共北京市大兴区委常委、区政府党组副书记、副区长高念东与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区块链服务网络(BSN)发展联盟理事长单志广联合发布,“BSN北京区块链主干网”正式落户大兴。这既是区块链服务网络第一家商用主干网,也是北京市首个主干网项目。而承接此次“BSN北京区块链主干网”项目的公司由链得得与六脉数字科技担当。中共北京市大兴区委常委、区政府党组副书记、副区长高念东在本次大会的致辞中表示,期待以这次峰会的契机加速业态的融合和产业的探讨,迅速发展推动我们经济从概念到实体到实践释放新的动能,促进我们科技型企业快速成长。 大兴区将积极落实北京市推动央企应用场景创新的重要内容,对于我区全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都会起到深远的影响。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区块链服务网络(BSN)发展联盟理事长单志广说,BSN要为发展智慧城市和数字经济提供一种高质量、定制化的技术支撑平台和可信、可靠、可扩展的基础设施服务载体。我们目标就是打造跨公网、跨地域、跨机构的基础设施,为全球的开发者提供便捷、优质的区块链的开发和部署环境。同时,BSN是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化的服务设施,目前也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区块链的服务网络,也可以作为国家全球经济战略的非常重要的支撑。区块链服务网络(Blockchain-based Service Network,BSN)联盟是2019年10月,由国家信息中心牵头,会同中国移动、中国银联等单位联合发起并建立的,旨在服务于工业、企业、政府的联盟链,致力于改变联盟链应用的局域网架构高成本问题,极大降低区块链应用的开发、部署、运维、互通和监管成本,加速区块链技术规模商用,被称为区块链与数字基建领域的“一带一路”工程。在三大运营商和各大云服务商的参与下,BSN目前已经在全国80多个城市建立了城市节点,形成了全球最大的区块链基础网络。本次在北京部署省级区块链主干网作为北京BSN对外服务和接入的门户,将全市已有或新增的城市节点纳入门户进行统一管理和运营。在未来逐步形成以一个门户为入口,三个中心(孵化中心、培训中心、运营中心)为基础,多个节点为资源,打造北京区块链主干网的运营架构体系。随后,现场还进行了“BSN北京区块链主干网承建单位”的授牌仪式。链得得创始人钛媒体集团创始人兼 CEO赵何娟、六脉数字科技 CEO甘醇作为承建单位代表,从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单志广手里接过了授牌。赵何娟说,链得得共同发起并战略入股六脉数科是全面进军产业区块链以及链接区块链全产业链路资源的初步尝试。未来,链得得将与六脉数科推动产业区块链更好赋能、更快速的实现商业价值而努力。甘醇在发言中说,六脉数科是BSN联盟中第一家发布商用落地产品的门户,并在迅速地技术迭代和案例拓展的过程中。作为主干网的承建单位,六脉数字科技将为BSN网络开发升级提供主要技术能力支持、日常运营维护、应用服务拓展等工作。区块链服务网络BSN联盟秘书长谭敏表示,北京的BSN主干网是除了BSN官网门户之外第一家由第三方真正建设,真正启动开始运营的网络。希望落户大兴的主干网一直保持,能够给全国各省建设主干网发挥引领作用,作出标准、作出示范,真正能够让我们赋能千家万户、赋能千行百业,让区块链服务真正成为一种思维方式,成为产业发展的范式,真正让我们整个社会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实现现代化。链得得财经(北京)信息有限公司,是一家面向全球,专注区块链的媒体、金融数据与技术解决方案服务公司。目前在北京、东京、纽约、旧金山、香港等地拥有分支。国家信息中心发起的“区块链服务网络联盟(BSN)”媒体委员会核心成员。2020年1月,链得得美国公司ChainDD成为联合国国际区块链联盟(BAI)创始成员单位。链得得于2018年9月成立美国纽约本土公司ChainDD Inc. ,通过ChainDD PC英文版和ChainDD App向北美和其他地区的英语用户提供区块链和产业市场的相关资讯、数据和金融科技服务。北京六脉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企业区块链解决方案、技术研发与数字化咨询的综合服务商,目前在北京、成都、纽约等地拥有分支机构。2020年4月,北京六脉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成为由国家信息中心发起的“中国区块链服务网络联盟(BSN)”核心技术开发成员,负责搭建运营“中国区块链服务网络联盟(BSN)”对外产品门户体系,为政府项目、大中型国企以及商业公司提供一站式区块链部署与定制方案服务。——————7月17日,T-EDGE X 全球科技月将进入“产业区块链时间”。由钛媒体、链得得主办的“T-EDGE X 全球产业区块链峰会”迎来最强风向标!本次峰会特别邀请到:中国工程院院士、电子商务与电子支付国家工程实验室理事长柴洪峰,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区块链服务网络(BSN)发展联盟理事长单志广,中钞信用卡董事长范贵甫,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秦德继,中国银联电子支付研究院高级主管&银联区块链负责人周钰等重量级嘉宾。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移动、中国银联、中钞信用卡集团、蚂蚁集团、腾讯云、百度、恒生电子、京东数科、微众银行、中国信通院、网易等知名产业与科技巨头均将在峰会中共论产业区块链的落地范式和行业前景。锁定链得得App、钛媒体App“前沿”直播间。7月17日周五上午9:15至12:00,下午14:00至17:40准时同步直播。此外,本次峰会也将在北京日报客户端同步直播。点击进入直播间:https://www.tmtpost.com/watch/slc4B6本文原发布于链得得,授权钛媒体App发布,作者:大文
2020年,以5G时代为契机,新基建在行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系列高新科技迎来了爆发期。但如何在5G网络环境运营新技术中让广大消费者受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梦想,离不开消费市场的重要载体-商业、文化、旅游地产,这也是运营商投入实施网络建设取得投资回报的重要环节之一。 为了让5G及各类高新科技应用更多的被消费者认知和使用,为了让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服务社会,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商业文化旅游委员会联合华为科技集团、新浪乐居、中国酒店业优采联盟、中国购物中心网共同组织“中房杯”5G应用大赛,挖掘具有可以落地实施并具备商业价值的5G及高新科技应用场景成为“商业”、“旅游”、“文化”等产业聚集、消费活跃的商旅文开发项目的新动能。 7月10日,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商业文化旅游委员会联合乐居,特邀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商业文化旅游地产委员会秘书长蔡云,华为5G室内数字化产品线副总裁徐之兵,中国购物中心网创始人尹进钱,益田商业集团信息中心负责人黄联宗,深圳梦幻视界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奕兴,世优(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纪智辉,晤桥亚洲合伙人唐希言,商汤科技AR平台商务&战略规划负责人季浩宇,共同探讨“5G+”创新生态下,针对购物中心板块,该如何去实现产业、科技、金融无缝连接,并用智慧科技创新服务人民美好生活。 益田集团信息中心负责人黄联宗在线上论坛中指出: 在购物中心筹建阶段,最好是能由运营商和业主深度合作去构建一张网的应用,这张网包括购物中心里的信息网、物管网、安防网和物联网,甚至包括消费者用的信号网、WiFi等等,这一张网需要基于5G,才能具备融合、超量的能力。在这个场景下,结合新的互联网应用技术,采用更多的传感设备采集信息,最终汇聚购物中心信息库内,方便经营管理者了解商场,并进行智慧化管理。 传统每一个购物中心都要去搭建综合布线网络,还有信息中心机房、物业管理网络、安防监控设备网等等,建完这些基础网络之后,后续的运营成本、设备运维保障成本,是持续存在的,长期总体拥有成本高。而购物中心与运营商深度合作,通过5G网络切片技术,既可以保障购物中心网络的使用,又能够降低购物中心在整体建设上投入,并能在数字化转型中去获得更高收益。 5G技术在购物中心的运营管理中,至少有三个业务场景的应用:首先是物业管理,如智能远程抄表、黑名单管理、智能安保、智能门禁、人脸识别、保洁智能调配等。其次是经营服务场景,通过高光直播、AR营销、5G智能POS等新技术应用,从引导、导购到成交全程为品牌商家赋能;最后是消费者端,借助5G的低时延高带宽,延展视觉导航室内、室内定位等能力,助力消费体验升级。 聚焦当下,一方面如何在新兴购物中心项目借助5G构建智慧建筑,另一方面如何低成本地对在营购物中心进行5G运营体验升级改造,都是现阶段值得探讨的问题。 益田商业集团,很期待能跟运营商和技术供应商开展多方对接合作,利用5G先进技术,共建一张网应用,并结合众多互动升级方案,实践智慧运营管理的落地。 >>>点击报名
伦敦7月14日电 英国政府今日表示,2027年之前,将所有华为技术从英国的5G网络中删除,并从今年12月31日开始禁止向华为购买任何新的5G设备。 政府承认此举将使英国5G的推出推迟两到三年,并使成本增加多达20亿英镑。该政策是根据英国国家网络安全中心(NCSC)针对美国制裁华为的影响提出的新建议。 英国文化大臣奥利弗·道登(Oliver Dowden)在给下议院的一份声明中说,到下次大选之时,英国将在法律上不可逆转的将华为设备从英国的5G网络中完全删除。他承认此举将延迟英国的5G推出。 华为在3G、4G和光纤宽带基础设施中的现有技术将保持不变。该禁令适用于网络中的技术,不包括个人使用的电话或平板电脑。 华为发言人爱德华·布鲁斯特表示: “这个决定令人失望,对英国所有的手机用户来说都是一个坏消息。这为可能会让英国落入数字发展的慢车道,增加消费者的通讯开支,并加深数字鸿沟。此举非但不能‘提高’,反而在降低发展水平,因此我们恳请政府重新考虑这一决定。我们有信心,美国的新管制措施不会影响我们为英国提供的产品的韧性和安全。 很遗憾,华为在英国的未来发展被政治化。此举是源于美国贸易政策,而不是安全问题。过去20年来,华为在英国聚焦构建更好的网络联接。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企业,我们将继续一如既往地为客户提供支持。 我们将仔细审视今天的声明对我们未来英国业务的影响,并与英国政府沟通,阐明我们会如何继续助力英国构建更好的网络联接。” 另据中国驻英国大使馆网站7月8日的消息称,7月6日,中国驻英大使刘晓明回答记者提出的“如果英国把华为排除在其5G建设之外,会面临什么样的后果?”问题时表示,这会损害英国标榜的开放、宜商、自由、透明的形象,会损害英国独立自主的国家形象,也会向在英中国企业发出非常负面的信号,同时这也关系到基本的信任问题。(白天行) (责编:杨牧、刘洁妍)
网易科技讯 7月13日消息,据外媒报道,华为已要求与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Boris Johnson)会面以达成一项协议,希望推迟该国从5G网络中移除华为的时间。 据悉,华为正寻求将其从英国5G电信网络中移除的时间推迟到2025年6月选举之后,因为预计新政府可能会推翻上述决定。作为回报,华为承诺将在英国维护其老款设备,这些设备也用于2G、3G和4G网络。 今年1月,英国允许华为在其未来5G网络中发挥有限的作用。但自那以后,英国官员们表示,美国对华为实施制裁意味着它可能不再是可靠的供应商。 约翰逊面临着来自美国和某些英国立法者的巨大压力,他们要求以安全为由禁止使用华为的电信设备。中国驻伦敦大使此前警告称,英国移除华为将开创一个糟糕的先例,并向希望在英国开展业务的中国企业发出“非常糟糕的信息”。 英国政府官员表示,政府预计将在7月22日之前公布有关华为的最新决定。(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