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新的一周又要开始了,上周沪指大跌3.43%,创下9月份以来最大单周下跌纪录。 为啥跌这么多?除了怪人家外盘之外,还是要从内因上找原因,最大的内因就是央妈收紧钱袋子,市场对于流动性的担忧。 其实这是误伤,因为央妈并不是主要针对股市的,矛头针对的是楼市,大家感受一下周末一线城市楼市再迎监管重拳的新闻。 1月30日,北京银保监局表示,要求辖内各行对2020年下半年以来新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和个人经营性贷款合规性开展全面自查,并要求银行对发现的问题立即整改,加强内部问责处理。 1月29日晚,上海银保监局发布进一步加强个人住房信贷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辖内商业银行对2020年6月份以来发放的消费类贷款、经营性贷款以及个人住房贷款进行全面自查,并于2021年2月28日前向上海银保监局报送自查和整改报告。 所以为何央妈收紧了钱袋子?和地产调控有很大的关系,不然放出去的水都流向楼市了,那岂不是让调控打折扣? 但是在北京上海为代表的一线城市严查资金违规流入楼市之后,反而不用把钱袋子收那么紧了,因为已经堵住了漏洞,放出去的水自然就会流向该流的地方去。 另外今天公布的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3%,较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连续7个月位于51%及以上,显示在局部疫情反弹的情况下,经济仍保持较快上升势头。 但毕竟还是有所下滑,在资金及政策层面上对经济的支持是不可能马上退出的,这也是上周易纲的明确表态。 而且1月份已经结束了,不仅要进入2月份,也将迎来春节,对资金的需求也将加大,上周五央妈已经释放了980亿资金,可以预见的是,节前的投放力度只会继续加大。 今天在中信证券发布研报预测,央行有望于2月初进行万亿级净投放,料将快速修复市场预期。1月公募新发创新高后,预计2月募集规模仍将超2000亿元,机构端待入市资金规模庞大,南下资金分流较小。 随着业绩预披露结束,A股已从盈利驱动转向流动性驱动,2月依然处于资金平稳流入驱动的轮动慢涨下半场。 从板块上看,上周回调的压力主要来自于高位股的补跌,比如新能源,是周四周五下跌的主要拖累力量。 但从大盘分时图看,周五领跌的反而是小盘股为代表的黄线,并没有实现二八及板块风格转换,反倒是白酒为代表的消费股逆势反弹。 白酒其实也不便宜了,但由于此前提前回调了一波,于是就率先反弹,说明资金在回补。 这也说明主力资金仍在这些主流热点板块里打转,即使板块轮动,也在这些热点板块间轮动,其他不热的板块仍不受资金待见,说明板块分化仍将是常态。 所以目前的策略仍然是“聚焦”,聚焦主流板块的主流龙头,聚焦业绩高增长品种,特别是年报预告已经落下帷幕,各行业的高增长个股已经浮出水面,包括基金重仓股也都已经披露了。 大家一定不要偷懒,好好做做功课,而且也不必面面俱到,既然是聚焦,把几十只优质股票研究透就完全够用了,2021年就有操作的标的了。 震荡行情怎么办?期权期指是应对利器!可以涨时做多,跌时做空,双向操作,再加上T+0交易机制,盘中可以多次波段操作,及时落袋为安,避免股票T+1的尴尬。 想学习期权期指知识以及实战技巧,可以点击收看新浪理财大学的《老艾聊期权期指》视频课程,有全套方法讲解。(点击试看,99元特惠仍在进行中!)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老艾股学堂(laoaigxt),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微博:老艾观察)
12月18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就2020年11月份外汇收支形势答记者问。王春英指出,11月份我国外汇市场运行稳健,跨境收支交易趋于自主平衡。 此外,王春英表示,11月股票项下双向投资基本稳定,其中“陆股通”渠道外资净买入A股579亿元人民币,“港股通”渠道居民净买入H股601亿元人民币。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就2020年11月份外汇收支形势答记者问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20年11月份银行结售汇和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就2020年11月份外汇收支形势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2020年11月份我国外汇收支形势有何变化? 答:11月份我国外汇市场运行稳健,跨境收支交易趋于自主平衡。从主要指标表现看,银行结售汇顺差30亿美元,非银行部门跨境收支顺差4亿美元,显示当前外汇市场交易理性有序,跨境资金流动总体均衡。11月末,外汇储备余额31785亿美元,规模保持基本稳定。 市场主体结售汇意愿总体平稳。11月,衡量企业结汇意愿的结汇率,也就是客户向银行卖出外汇与客户涉外外汇收入之比为63%,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衡量购汇意愿的售汇率,也就是客户从银行买汇与客户涉外外汇支出之比为65%,同比略降1个百分点。 主要渠道跨境资金流动有增有减、合理分化。11月,在海关进出口顺差增长带动下,货物贸易结售汇顺差同比增加55亿美元;服务贸易结售汇逆差同比收窄56亿美元,继续保持低位;跨境双向直接投资保持活跃,资金净流入规模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股票项下双向投资基本稳定,其中“陆股通”渠道外资净买入A股579亿元人民币,“港股通”渠道居民净买入H股601亿元人民币。 当前,外汇市场运行平稳有序,跨境资金流动双向均衡,但新冠肺炎疫情发展和外部环境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金融机构和企业要树立“风险中性”意识,管理好经营风险。
昨天,央行公布了12月份的金融数据,这其中有很多数据都出现了明显的变化,非常值得我们关注。 首先,就是M1,我们也叫做狭义货币供应量,他是反应大家投资和消费意愿的指标,此前几个月一直在上升,11月份已经涨到了10%,而12月只有8.6%,增速一下低了1.4个百分点。还有M2,我们叫做广义货币供应量,用来反应经济活动中一共有多少钱,代表货币的扩张程度,12月的M2是10.1%,也比11月的10.7%,低了0.6个百分点。M1和M2同时收缩,这个确实是一个新变化,只在2020年1月份的时候因为疫情出现过一次,之后就再也没见过。在投资中我们也一直用M1-M2的增速差变化,来跟整个市场的指数做对比,基本上他们是同步反应的,在11月的时候增速差是-0.7%,而这个月又变成了-1.5%,增速差回落了,这个对于股市来说不是一个好消息。 从原因上来看,M1降低主要是因为12月非金融企业活期存款余额增长减少所导致的,上个月是9.9%,这个月是8.5%,很可能有双节的原因,到年底发年终奖让企业活期储蓄增长幅度下降,不过,现在只是一个月的数据,可能有特殊性,所以暂时还不能说明问题,M1在2020年6月份的时候,也出现过一次短暂的回头,从6.8%跌到了6.5%,但是很快7月就又恢复增长到6.9%,我们也知道,6-7月份那波行情是最猛烈的。所以,如果只是短暂下跌,还不足多虑,但如果连续两个月下跌,那么就要小心了。说明消费和投资意愿,可能正在发生变化。所以1月份的数据十分关键。至于M2减少,这个我们认为很正常,本身央行就在压基础货币投放,这个到没什么大惊小怪,毕竟有楼市这个巨大的泡沫在这,央行是不敢放任M2扩张的。M2一涨房价就必涨无疑。所以未来M1涨,M2落是,从而让增速差转正并且扩大,是央行追求的最好的调控效果。 其次,2020年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84.83万亿元,同比增长13.3%。上个月是13.6%。也就是说社融存量已经连续两个月下滑,12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7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4821亿元,从新增社融数据来看,明显低于市场预期。原因是表外融资下滑、地方债和企业债发行收缩拖累。这块对于股市来说也不是个好消息,说明信用拐点已经出现,宽信用基本进入尾声。虽然不代表股市马上就跌吧,但是起码证明,在后面的行情中,金融周期,已经不再支持行情上涨了。 第三,12月底家庭部门负债增速14.2%,前值14.6%;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长14.9%,大幅低于前值19.9%,家庭中长贷款,说的基本就是房贷,这块在12月份出现了一个大幅收缩,其实房贷这块,9月已经开始见顶回落,12月是加速回落,那么也就意味着房地产周期很快就会转弱,这个跟我们之前一直给大家做的判断一样,下一步经济的重点,就是居民端去杠杆,会明显压缩各类居民贷款,特别是中长期的房贷,今年已经将房贷纳入到了统一管理当中,额度肯定会缩减,一些中小银行不得不进行收缩。目前还在经济扩张期,各种实体经济贷款还很多,所以还暂时显示不出额度变化,一旦到了下半年过了繁荣之后,各种贷款降低,那么房贷必然额度紧张。所以刚需最好上半年去买房,否则越往后拖,你可能越拿不到贷款了。而投资需求的,就尽量不要买了,未来房贷收缩将是常态,也就是说,接盘的资金会越来越少,而且会向新房倾斜,你的二手房看着挺值钱,挂出去也挺解气,但是真正能出钱接盘的人,少之又少。 综合来看,目前金融周期有变化的趋势,宽信用逐渐进入尾声,虽然不会马上就紧信用,但是十有八九也不会再去扩张了,就好比开车一样,现在虽然没踩急刹车,但是央行那只脚也已经从油门带到了刹车上。货币政策从去年的支持,助推,现在进入放任状态,啥时候开始收紧,我们还要看后两个月的数据,如果M1继续下行,那么也就说明央行真的开始踩刹车了。那么市场将形成,业绩和情绪驱动的做多力量,与信用周期收缩的做空力量的博弈。这时候,聪明的投资者就会开始防守,随时准备跑路。因为业绩和情绪是不断衰减的,而信用周期收缩的做空力量是不断加强的,你不知道哪天他就会超过临界点。所以市场今年大概率会发生从强手到弱手的转化。 所以老齐还是提醒各位,虽然最近涨的很好,但是也别被情绪冲昏头脑。进攻可以打出漂亮的比赛,但防守才能赢得冠军。今年很关键,老齐会在星球粉丝群里,手把手教大家,如何把这两年,60-70%的利润装到兜里,我们有很多种止赢方法也会在星球里教给大家。如果你看不到周期的变化,只知道一味地大开大合,猛打猛冲,最后凭运气赚到的钱,都还会凭实力输回去。每次牛市的结尾几乎都是如此。股民一开始赚点小钱,美的屁颠屁颠的,以为老子天生英明神武了,其实只是人家给你的甜头和诱饵而已。不让你赚点小钱,怎么能让你心甘情愿的掏出大钱。
新年新气象,《证券日报》研究中心实时梳理券商2021年1月份金股组合,供参考。记者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后发现,截至12月30日收盘,中国银河证券、新时代证券两家券商共推出2021年1月份金股20只,涉及18个申万一级行业。 中国银河证券的2021年1月份十大金股组合涵盖了十个行业:紫金矿业(有色金属)、银轮股份(汽车)、亿纬锂能(电新)、恒立液压(机械)、航天发展(军工)、隆平高科(农业)、中国太保(保险)、晨光文具(轻工)、智飞生物(医药)、华贸物流(交通运输)。 中国银河证券表示,目前市场处于高波动、高分化的阶段,全球疫情反复、全球货币及财政政策等因素共振。由此看来,股市增量资金持续流入可期,市场情绪在流动性充裕的环境下不会太弱。随着新冠疫苗在多国顺利接种,疫情后经济修复的趋势是确定的,叠加宽松和财政刺激延续,顺周期行情仍有继续向上的基础。把握政策带来的行业景气趋势向上的确定性机会。2021年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一年,建议积极布局中长期景气趋势上行的行业,例如新能源、高端制造、种业、消费服务等。 新时代证券的2021年1月份十大金股组合涵盖了九个行业:星源材质(电新)、当升科技(电新)、长江电力(公用事业)、欧派家居(轻工)、龙蟒佰利(化工)、海利得(化工)、新华保险(非银)、中公教育(社服)、分众传媒(传媒)、长春高新(医药)、贵州茅台(食品饮料)。 新时代证券表示,最近半个月,除了消费和新能源,大部分板块都出现了波折,市场的波动主要源自资金层面低于预期。市场的风格取决于各行业相对的盈利预期,经济的改善目前依然还会持续,当前股市对这一逻辑的定价还不充分。目前公募基金持仓中,消费和成长仓位较重,随着公募基金排名战逐步落地,基金一般会有布局新赛道为来年做准备的需求,再加上2021年1月份一般都是政策和信贷的密集投放期,顺应经济回升趋势的行业将有确定性机会,叠加估值方面的比较优势,春季躁动行情中顺周期依然会是主要风格。重点关注有色、化工、汽车、机械、券商、银行。 值得一提的,近期北上资金持续涌入加仓上述相关品种。统计显示,上述20只金股中,贵州茅台、分众传媒、长春高新、智飞生物等4只白马股12月份以来备受北上资金的青睐,合计吸金65.02亿元,后市表现值得关注。 展望A股节后走势,根据私募排排网调查结果显示,76%的私募元旦期间倾向于选择保持原有仓位和组合过节,认为市场结构性强势仍在延续;56%的私募认为节后新能源车、消费、部分科技细分赛道等人气行业板块,将强势依旧;80%的私募认为明年1月份股指将延续偏强震荡格局,甚至可能再进一步显著拉涨。 私募排排网未来星基金经理夏风光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季度经济继续复苏的几率较高,中期来看复苏和货币政策宽松与否将会影响市场的运行节奏,但其博弈的时间点可能在明年三、四月份,因此对明年1月份市场行情保持乐观。” “上述2家券商推荐的2021年1月份金股涵盖了新能源、顺周期、消费等诸多明年景气持续被看好的领域,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不过,对于短期累计涨幅较大,估值明显高出行业平均的个股,应尽量规避。”沃隆创鑫投资基金经理黄界峰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随着疫苗进程加速推进,全球疫情逐渐缓解,明年1月份A股有望在全球趋暖环境下开启新一轮上涨行情,投资者可逢低积极布局估值有明显优势且持续受益全球经济恢复的顺周期板块;以及处于景气上升周期且持续受益政策支持的新能源、半导体等硬核细分科技龙头。 接受采访的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对2021年A股市场表达乐观看法。杨德龙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2021年仍是基金发展大年,未来十年每年新基金发行可能都在两万亿元左右,这将会给A股市场带来源源不断的增量资金。可以预见,2021年A股将延续慢牛长牛行情,预计上证指数涨幅在10%-20%左右。” 表:2家券商推荐2021年1月份20只金股 制表:任世碧
工业生产稳中有升 工业出口明显加快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副司长江源解读11月份工业生产数据 11月份,随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深入推进,工业生产呈现稳中有升、总体向好态势,产品增长面持续扩大,高技术制造业增速升至年内新高,装备制造业和消费品制造业增速加快,原材料行业稳定增长,工业品出口大幅上升。 一是工业生产平稳较快增长,累计增速继续回升。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较上月加快0.1个百分点,高于上年同期0.8个百分点。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长2.0%,较上月回落1.5个百分点;制造业增长7.7%,较上月加快0.2个百分点,增速为2019年4月份以来最高;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4%,较上月加快1.4个百分点。1—11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较1—10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 二是多数产品实现增长,增长面持续扩大。11月份,612种工业主要产品中,439种产品同比实现增长,增长面为71.7%,较上月继续提高1.9个百分点。1—11月份,331种产品同比实现增长,累计增长面为54.1%,较1—10月份继续提高2.6个百分点。 三是高技术制造业增速大幅加快,部分新兴产品高速增长。11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8%,较上月大幅加快4.5个百分点,增速升至年内新高。其中,医药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分产品看,平衡车、智能手表、碳纤维、集成电路圆片、3D打印设备、半导体分立器件等新兴产品继续高速增长,增速分别为78.1%、76.3%、63.3%、62.0%、53.9%、34.4%。 四是装备制造业支撑作用持续增强,电子行业明显回升。11月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4%,较上月加快0.6个百分点,连续5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对工业生产稳定向好的支撑作用持续增强。其中,电气机械、金属制品、汽车、专用设备、通用设备行业分别增长18.0%、13.8%、11.1%、10.5%、10.2%,增速均位居全部工业大类行业前列。工业第一大行业电子行业增长9.3%,较上月回升4.3个百分点,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加快0.4个百分点。分产品看,挖掘机、工业机器人、微型计算机设备、集成电路增速分别为49.9%、31.7%、25.4%、19.6%,保持较快增长;智能手机由降转增,当月产量增速回升较为明显;家用冷柜、吸尘器、微波炉等家电类产品增长均超过30%。新能源汽车受政策利好和新车型入市需求释放等因素推动,今年下半年以来持续较快增长,近两月产量均接近翻倍增长。 五是消费品制造业增速有所回升,医药行业增长明显加快。11月份,消费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较上月加快0.6个百分点。受国内外防疫产品需求旺盛、企业加大排产等因素拉动,医药行业增长13.6%,较上月大幅加快5.4个百分点,其中,基因工程药物、生物药品等细分行业生产增长尤为明显;化纤、纺织、家具、造纸行业分别增长6.6%、6.5%、4.4%、4.2%,保持稳定增长;烟草行业降幅较上月明显收窄。 六是原材料制造业增速小幅回落,重点产品生产总体稳定。11月份,原材料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较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增速仍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0.2个百分点。其中,钢铁、化工、建材行业分别增长9.6%、9.2%、7.7%,继续保持7%以上较快增长。重点产品生产形势均较为稳定,乙烯、钢材分别增长11.6%、10.8%,初级形态塑料、水泥、平板玻璃、粗钢等增速均超过7%。 七是工业产品出口增速明显加快,电子、电气机械行业出口继续大幅上升。11月份,工业产品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9.1%,较上月加快4.8个百分点,增速为2019年以来最高。主要行业出口情况进一步改善,其中,电子、电气机械行业出口分别增长14.8%、18.3%,较上月大幅加快8.2、6.6个百分点;汽车、金属制品、专用设备行业出口增速分别为20.4%、13.8%、13.3%,均保持较快增长。 当前,海外疫情持续蔓延,对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造成冲击,加之国内散发性疫情影响,工业生产全面恢复不确定性增多。下阶段,应进一步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消费潜力,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持续巩固工业经济稳定向好态势。
投资增速稳步回升 民间投资增速由负转正 ——国家统计局投资司首席统计师丁勇解读2020年1—11月份投资数据 随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持续显现,投资延续稳定恢复态势,增速进一步回升,结构继续优化。1—11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2.6%,增速比1—10月份加快0.8个百分点。1—11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呈现以下特点: 一、三大领域投资继续改善,基础设施投资增长加快 基础设施投资增长加快。1—11月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0%,增速比1—10月份加快0.3个百分点。其中,信息传输业投资增长19.0%,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投资增长8.5%,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3.1%,铁路运输业投资和道路运输业投资分别增长2.0%和2.2%,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降幅收窄0.7个百分点。 制造业投资降幅进一步收窄。1—11月份,制造业投资同比下降3.5%,降幅比1—10月份收窄1.8个百分点。原材料制造业投资增长0.1%,而1—10月份为下降1.8%,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投资增长25.4%,石油加工、炼焦及其他燃料加工业投资增长6.1%。装备制造业投资降幅收窄1.6个百分点,消费品制造业投资降幅收窄2.0个百分点。 房地产开发投资平稳增长。1—11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6.8%,增速比1—10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增长7.4%,增速加快0.4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增长6.6%,增速加快1.1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新开工面积下降2.0%,降幅收窄0.6个百分点。 二、民间投资实现增长,高技术产业投资保持快速增长 民间投资增速由负转正。1—11月份,民间投资同比增长0.2%,1—10月份为下降0.7%。其中,农林牧渔业民间投资增长12.4%,增速加快0.6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民间投资增长6.8%,增速加快0.4个百分点;教育民间投资增长8.0%,增速加快0.9个百分点;制造业民间投资降幅收窄1.9个百分点。 高技术产业投资持续加快。1—11月份,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1.8%,增速比1—10月份加快2.1个百分点,增速自1—5月份转正后持续回升。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2.8%,增速比1—10月份加快2.8个百分点,其中,医药制造业投资增长27.3%,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20.4%,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9.9%,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投资增长7.6%。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0.0%,增速比1—10月份加快0.6个百分点,其中,电子商务服务业投资增长32.2%,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投资增长17.5%,信息服务业投资增长16.1%。 三、民生领域投资快速增长,畜牧业投资高速增长 1—11月份,社会领域投资同比增长11.2%,增速比1—10月份加快0.6个百分点。其中,教育投资增长13.9%,增速加快0.8个百分点;卫生投资增长26.1%,增速加快2.0个百分点。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同比增长17.5%,增速比1—10月份回落0.7个百分点,但比去年同期加快13.9个百分点。其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16.8%,燃气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10.8%,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21.7%。 畜牧业投资同比增长89.8%,增速比1—10月份加快3.5个百分点。其中,猪的饲养业投资增长156.7%,家禽饲养业投资增长41.2%。 四、投资到位资金增长加快,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保持快速增长 1—11月份,投资到位资金同比增长6.9%,增速比1—10月份加快0.9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加快2.8个百分点,其中国家预算资金增速高达31.4%。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长12.5%,持续处于快速增长区间。投资到位资金与新开工项目保持较快增长将对全年投资增速的进一步回升起到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