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十余年的急速狂飙后,消费金融的发展来到了一个阶段性拐点。从增量市场逐渐过渡到存量市场,消费金融不再是蓝海已成为市场共识。本就受到经济下行的压力,再叠加疫情影响的黑天鹅,消费金融的发展看起来好像更难了。在应对经济和疫情的影响上,一部分开展消费金融业务的公司开始采取防守策略。然而,市场经济的特点之一是存在经济周期,也就是说经济不可能一直繁荣,经济的衰退和危机过去有,现在有,将来也一定会有。因此,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如何应对危机成为必修课。一般来说,金融机构在经济的下行或危机中,将会损失惨重。因此要采取降低额度、加大催收等方式。但是,从历史来看,或许未必如此。经济衰退期,消金的八大走势国内消费金融公司自2009年开始试点,至今已有十余年,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带动下,消费金融业务一直稳步快速增长。但也正因为此,消费金融业务尚未经历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因此,我们以美国为例,探索经济周期变化中,消费金融业务逻辑的变化。失业率是经济繁荣与否的重要体现。在1929年的“大萧条”时代,美国失业率超过了10%,在1982年的衰退中,则超过了9%。相反,在经济良好时期,失业率会低至4%(世纪之交的失业率)。出于对失业和失去收入的恐惧,消费者会收缩自己的支出和借贷,虽然这并不绝对,但整体来看,在危机或衰退期间,消费金融会出现以下一些趋势:第一,消费者信用卡刷卡量和余额增长放缓。例如,在“大萧条”期间,基本所有银行都减少了信用产品的发放,并对申请批准进行更加严格的限制,甚至关停部分用户,这些措施使得消费金融业务显著减少。第二,房贷、车贷以及各类基于个人零售商品销售的贷款数量会大幅度下降。以房贷为例,在较早的1990年至1992年经济衰退期间,美国的二抵房贷和房屋净值贷款比较稳定,但随着房价的急剧下跌,房屋净值贷款失去了用于抵押的房产净值(即资不抵债,抵押资产不足以覆盖负债),因此,在认识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严重性后,银行大幅缩减了此类贷款的发放。第三,催收难度加大。危机前后相比,同等条件的客户,需要更多次的催收才能收回贷款。第四,对于信用卡业务而言,申请的减少导致发放的信用卡总数的下降,不良率通常也会增加,特别是在受到衰退严重影响的地区。而由于时滞的影响,不良核销率将在随后的财务报表中体现,并进而影响利润。然而,由于地区性的差异,经济衰退的影响可能和人们理解的不一致,也不一定那么普遍。一个存在的问题是:次级借贷随着失业水平的上升可能会受到更严重的影响。第五,央行会下调基准利率,使资金成本下降,进而降低实体经济利率应对经济的衰退。基准利率的下调会直接影响浮动利率的贷款,并使相关金融机构受益。第六,消费金融机构的逾期费用和其他杂项费用收入可能增加。第七,良好的评分和精细化的风控识别系统能继续发掘优质客户。但总体来看,整体逾期水平会显著提高。第八,在收入方面,利息收入、刷卡收入、罚息等收入,在经济周期的各阶段都能保持稳定。例如,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价格限制的取消使信用卡收益显著提高,随后保持了很长时间的稳定,在过去10年,收益基本保持在应收账款的17%~20%之间。虽然一般情况下,人们可能认为,消费金融业务的收入会随着经济衰退期间利率的下降而减少(如果利率是浮动的),2010年和2011年这两年费用和刷卡增加的收入却抵消了利息减少的收入,使其总体收入保持不变。下图1显示了自1980年以来的信用卡平均收入与短期资金成本。除了信用卡业务之外的其他产品(如车贷和房贷),由于利息成本占比较大,收益会随着资金成本变动而变动。特别是房贷,随着利率下降,总会出现诸如“央行降低利率应对经济衰退,房贷利率创新低……”等这样的公告。当然,在利率上升期间,情况则相反。经济衰退会影响不良贷款率吗?由于监管机构会对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率有一定上限的约束,不良贷款率的提升与坏账核销率基本呈正向的相关性。因此,在以下的数据中,以核销率的变化趋势代替不良贷款率的变化趋势。以1980-2012年间美国信用卡业务的数据来看,信用卡的实际核销率并不总是与经济周期直接相关。在经济繁荣期间,消费金融核销率下降,而在经济衰退期间,核销率会显著上升。但是坏账的发生与核销需要时间,会有一定的时滞性。即从在贷余额增长,到坏账被实际核销之前,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因此,经济周期的繁荣和衰退与坏账核销率之间的关系并不十分清晰和显著。如图2,图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核销率的提升往往滞后于经济的衰退期,但又非完全的相关。与中国相比,美国信用卡业务核销率的变化还有另外一个主要因素,即个人破产制度。如图3所示,2005年《个人破产法》的修订,预期会使得个人破产门槛提升,通过破产来免除债务会变得更加困难,因而在2005年的前一两年内,个人破产金额急剧提升。2006年,在《个人破产法》修订通过后,个人破产金额仅为前一年的30%左右。其中2009年至2012年的高破产率,则反映了2008年以后经济衰退和不良贷款的影响。究其原因,信用卡的消费会因为机构的过度营销而快速累积扩大,又很容易通过个人破产法来免除债务,所以破产对信用卡账户核销有严重影响。而对于其他消费金融产品,如抵押贷款产品(汽车和住房抵押)在经济衰退期间,一般不会出现同样的核销率激增,因为消费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回收抵押物来减少破产对贷款的影响。综合来看,消费金融的不良贷款和核销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并不是实时同步,且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消金的发展不取决于经济周期既然消费金融的核销率并不仅仅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那就说明,至少还有更多的因素影响到消费金融机构的发展,这些因素至少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获客审批的准确和完善性。即如何根据自身的资金成本、风控能力等,匹配相应的目标客户。第二,如何保证用户的黏性。这其中又至少包含了产品设计、用户留存、运营和服务管理等。第三,金融机构的平均账户年龄。新老账户在同一时期往往呈现出不同的风险特征,这种风险特特征不仅会影响风控策略,更会影响相应的盈利水平。第四,用户的地区分布特征。不管是美国还是中国,地大物博的特性使得其区域发展十分不均衡,因此风险特性也会不同。第五,用户额度的审批标准。宽标准代表着宽信用,与之相适应的则是更高的不良,如何平衡风险和收益,是消费金融风控的艺术。当然,这些仅仅是众多影响因素中的一部分。除此之外,在用户端,消费者一般也会一定程度的自我约束。经济衰退时,出于对未来的担心,消费者会减少开支来偿还欠款。这是整个信贷系统的基础,如果借款人都不负责任,催收将没有效果,整个系统也将瘫痪。在众多影响因素中,经济周期是影响消费金融发展的因素之一,但显然不是最重要的。消费金融如何跨越周期?如果经济周期仅仅是影响消费金融发展的众多因素之一,那么很显然,消费金融是可以跨越周期的,即并不会完全受到经济衰退或危机的影响。而如何采取适当的对策是跨越周期的关键。不同消费金融机构在客群定位、比较优势等方面都有异同。策略当然也不尽相同,但在管理方面有共通之处,以征信的评分为例:经济衰退期间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征信系统的评分是否如经济繁荣时一样有效。对此,FICO的一项研究表明,征信评分仍然能够对用户进行分级,但每个评分级别的用户质量都在下降(见图4)。从用户端看,经济衰退时,用户预期变差会进行消费的自我约束,减少消费贷款的申请,从而导致获批人数的减少,最终不良贷款率也会低于预期。从机构端看,宏观环境的变化,会让消费金融机构更加谨慎,并在审批额度和审批通过率方面更加严格。但必须要注意的是,机构如果大幅度提高审批阈值,有可能会拒绝太多潜在的好账户,而仅仅减少了很少的坏账户,即风险收益不匹配。当然,历史并不必然代表未来,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全球过去百年间的经济发展中,经济衰退并不代表着消费金融的衰退,甚至也许还代表着某种机会。而当政府决定刺激经济复苏时,对消费金融机构也许就是一个可以快速获客、增加市场份额的机会,而他们也有更大的可能获取长期的回报。毕竟对于用户而言,相比于经济繁荣时的“锦上添花”,衰退时的“雪中送炭”更加可贵。参考资料:1、戴维·劳伦斯等著,张宇译,《消费金融真经》,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2、林轶超、林毓凯、郭梅,《一本书搞懂消费金融》,化学工业出版社,20183、池仁勇、朱毅达等,《消费金融:下一个金融风口》,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
太阳能8月25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目前在重庆地区没有项目,在长江流域周边项目较少,此次重庆及长江流域洪水对公司造成的影响很小。
博威合金8月25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由于公司对所有存货都进行了套期保值,所以铜价的波动对我公司的利润没有太大的影响。
昨日,金融科技圈、民间金融圈有一个消息不胫而走,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将于近日公布,最终上限可能定在年化15%—16%之间的唯一标准值上,引发强烈关注。 非法经营罪的门槛是否降低了? 答案:是的,若真如传闻所说,最终民间借贷的司法保护上限为年化15.X%,则非法放贷的利率标准就是前述15.X%,若放贷主体为“职业放贷人”(2年内10次)则涉嫌刑法第225条非法经营罪。 换句话说,以前超过年化36%的职业高利放贷行为(2019年10月21日之后)被定为非法经营罪;而新司法保护上限一变,对刑事入罪的标准也就同时变低,直接影响本罪的构成要件里的核心要点。 是否会影响网络购物消费贷? 有场景的电商平台,实际上都有自己的关联小额贷款公司。客户在网站上下单购买手机、包包、服装等产品时,可提供“某呗”等消费类贷款。那么,此次民间借贷利率上限变更是否影响消费贷? 答案:Maybe,若电商的消费贷放款主体是网络小贷公司、传统小贷公司,则受到本次利率上限调整的影响,利润空间大幅压缩,甚至有些商业模式基本跑不通,面临巨大挑战。 若提供资金的是消费金融公司,则基本没有类似问题,因为消费金融公司是银监会批准的持牌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放贷早在几年前就放开了利率限制,形成了金融机构利率市场化。 是否影响借款人的还款意愿? 说实话,自从有利率调整的风声出来,反还款联盟一直非常活跃,甚至在其教授联盟内成员如何调避合法债务时,专门会提到利用利率问题夹击出借人(债主)。 借款人是分层的,优质的借款人是重视诚信的,还款意愿和能力良好;老赖信奉“借道就是赚到”,他们借款时就没有想着还款;影响最大的是“骑墙派”,他们的心态变化比较明显,耳濡目染,逐渐开始耍赖。 本次民间借贷利率司法保护上限调整,也许会被借款人认定为民间借贷衰微的重大信号。飒姐担心其内部将开始新一轮“培训”传授一些逃废债的方法,因此,我必须告知大家:传授犯罪方法是一种犯罪行为,不要以为可万事大吉。
当黄金牛市来临时,如何才能抓住这样的投资机会?什么样的品种值得关注?本文将为您一一道来。 总的来说,黄金具有三大属性,首先与一般的金属一样具有商品属性,除此之外还具有货币属性和金融属性。本文将从长、中、短期三个视角对黄金价格的影响因素逐一进行分析,而分析黄金的投资机会则需综合考虑不同因素的影响。 影响黄金价格的长期因素 从长期来看,影响黄金价格的因素主要包括美元指数和美元利率。黄金基于其货币职能,与美元的价值和购买力相关联。 虽然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使得黄金与各国货币脱钩,但黄金作为货币的职能深入人心,各国政府仍将黄金作为重要储备。因此,在“牙买加协议”签订后,美元与黄金具有了相互替代的关系,二者此消彼长。黄金的价格波动主要受到美元利率和美元指数的影响。美元利率反映的是美国国内的经济运行情况,而美元指数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内外经济的相对强弱指标,这两大指标构成了黄金价格的估值中枢。 拉长周期来看,黄金价格和美元指数具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见图2),自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48。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时刻牵动着全球的神经,美联储的降息动作一般会向市场传递出两大信号:第一,美国经济出现衰退;第二,美国通胀不及预期。 我们知道,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胀率,降息会使得名义利率在短期内迅速下降,而通胀率属于长期指标,短期波动不大,那么实际利率也会迅速下降,从而推升风险资产和黄金的价格(见图3)。 这是因为无风险利率迅速降低后,失去了原有的吸引力,使得不生息的黄金相对价值凸显。纵观牙买加体系确立以来,在美国的货币宽松周期里,美元指数下跌叠加全球通胀回升会带动黄金价格上涨,而在美国的货币紧缩周期,则相反。 影响黄金价格的中期因素 从中期的视角来看,影响黄金价格的重要因素是供求关系。 从供给端来看,当前地表存量黄金在20万吨左右,但受限于开采成本,每年供给增量比较平缓。2008年-2017年黄金产量的复合增长率是2.6%,而2018年的增长率是0.9%,2019年则同比下滑1%,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下行趋势。受疫情冲击的影响,2020年黄金主产国产量出现了明显的下滑。预计以后的黄金供给或者生产量会逐渐减小。 从需求端来看,全球的需求变动主要来自于官方储备和私人投资。自2008年以来,全球央行持续增持黄金,从总量3万吨增持至接近3.5万吨(截至2020年5月)。私人投资部分,随着黄金ETF市场的日益活跃,投资者关注度也与日俱增,扩大了对实物黄金的需求(见图4)。截至2020年5月,全球黄金ETF持仓规模高达3510吨,且仍在呈现加速增长趋势。 影响黄金价格的短期因素 黄金的价格,短期来看,会受到风险事件和流动性因素的影响。 短期事件刺激黄金最主要的原因是风险事件突发,相应的风险资产、国家汇率会出现巨幅波动,导致由国家信用背书的纸币发生贬值,保值的黄金受到青睐,黄金价格会出现脉冲式的上涨,这主要对应的就是黄金的避险属性。回顾历史,七十年代的石油危机直接拉高了美国的通胀率,也冲击了日本的经济增长势头,再比如80年代里根政府的伊朗门事件、90年代末的亚洲金融风暴、21世纪初的911事件、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进入10年代后的欧债危机、英国脱欧、贸易摩擦、美伊冲突、伊核危机、新冠疫情等等,都产生了短期显著的黄金投资机会(见图5)。 流动性是影响资产价格的一个共同因素。当全球大规模撒钱而造成流动性泛滥时(见图6),快速增加的过剩资金追逐有限的资产,将会使得大部分资产出现上涨。相较于货币供应的快速增长,黄金的供给则极为平稳,这极大地推升了黄金的定价。 普通人该如何投资黄金? 黄金的投资标的主要有三类:实物黄金及相关投资品、黄金期货和黄金股。针对普通投资者,我们只简要介绍实物黄金及相关投资品和黄金股。 实物黄金中,一类重要的投资品就是黄金ETF,黄金ETF等价于现货黄金,提供了投资者按照最小单位(1g黄金)购买黄金的机会,且交易佣金低,免印花税,T+0交易,流动性好。虽然黄金不能生息,但是实物黄金ETF通过黄金租赁业务可以获得额外收益。 黄金股相对于黄金ETF而言,弹性更大,以A股中的山东黄金为例,2003年8月至2011年8月间,伦敦金上涨386%,同期山东黄金的股价上涨4775%;2015年11月至2019年5月,伦敦金上涨32%,山东黄金上涨126%。 当然,黄金股相对于实物黄金弹性更大,这不仅表现在金价上涨时期,也表现在金价下跌的时候,2011年8月至2015年11月,伦敦金下跌42%,山东黄金股价下跌扩大到了61%。 综上,实物黄金更适合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投资者,而黄金股则更适合风险承受能力较高的投资者。
当黄金牛市来临时,如何才能抓住这样的投资机会?什么样的品种值得关注?本文将为您一一道来。总的来说,黄金具有三大属性,首先与一般的金属一样具有商品属性,除此之外还具有货币属性和金融属性。本文将从长、中、短期三个视角对黄金价格的影响因素逐一进行分析,而分析黄金的投资机会则需综合考虑不同因素的影响。影响黄金价格的长期因素从长期来看,影响黄金价格的因素主要包括美元指数和美元利率。黄金基于其货币职能,与美元的价值和购买力相关联。虽然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使得黄金与各国货币脱钩,但黄金作为货币的职能深入人心,各国政府仍将黄金作为重要储备。因此,在“牙买加协议”签订后,美元与黄金具有了相互替代的关系,二者此消彼长。黄金的价格波动主要受到美元利率和美元指数的影响。美元利率反映的是美国国内的经济运行情况,而美元指数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内外经济的相对强弱指标,这两大指标构成了黄金价格的估值中枢。拉长周期来看,黄金价格和美元指数具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见图2),自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48。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时刻牵动着全球的神经,美联储的降息动作一般会向市场传递出两大信号:第一,美国经济出现衰退;第二,美国通胀不及预期。我们知道,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胀率,降息会使得名义利率在短期内迅速下降,而通胀率属于长期指标,短期波动不大,那么实际利率也会迅速下降,从而推升风险资产和黄金的价格(见图3)。这是因为无风险利率迅速降低后,失去了原有的吸引力,使得不生息的黄金相对价值凸显。纵观牙买加体系确立以来,在美国的货币宽松周期里,美元指数下跌叠加全球通胀回升会带动黄金价格上涨,而在美国的货币紧缩周期,则相反。影响黄金价格的中期因素从中期的视角来看,影响黄金价格的重要因素是供求关系。从供给端来看,当前地表存量黄金在20万吨左右,但受限于开采成本,每年供给增量比较平缓。2008年-2017年黄金产量的复合增长率是2.6%,而2018年的增长率是0.9%,2019年则同比下滑1%,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下行趋势。受疫情冲击的影响,2020年黄金主产国产量出现了明显的下滑。预计以后的黄金供给或者生产量会逐渐减小。从需求端来看,全球的需求变动主要来自于官方储备和私人投资。自2008年以来,全球央行持续增持黄金,从总量3万吨增持至接近3.5万吨(截至2020年5月)。私人投资部分,随着黄金ETF市场的日益活跃,投资者关注度也与日俱增,扩大了对实物黄金的需求(见图4)。截至2020年5月,全球黄金ETF持仓规模高达3510吨,且仍在呈现加速增长趋势。影响黄金价格的短期因素黄金的价格,短期来看,会受到风险事件和流动性因素的影响。短期事件刺激黄金最主要的原因是风险事件突发,相应的风险资产、国家汇率会出现巨幅波动,导致由国家信用背书的纸币发生贬值,保值的黄金受到青睐,黄金价格会出现脉冲式的上涨,这主要对应的就是黄金的避险属性。回顾历史,七十年代的石油危机直接拉高了美国的通胀率,也冲击了日本的经济增长势头,再比如80年代里根政府的伊朗门事件、90年代末的亚洲金融风暴、21世纪初的911事件、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进入10年代后的欧债危机、英国脱欧、贸易摩擦、美伊冲突、伊核危机、新冠疫情等等,都产生了短期显著的黄金投资机会(见图5)。流动性是影响资产价格的一个共同因素。当全球大规模撒钱而造成流动性泛滥时(见图6),快速增加的过剩资金追逐有限的资产,将会使得大部分资产出现上涨。相较于货币供应的快速增长,黄金的供给则极为平稳,这极大地推升了黄金的定价。普通人该如何投资黄金?黄金的投资标的主要有三类:实物黄金及相关投资品、黄金期货和黄金股。针对普通投资者,我们只简要介绍实物黄金及相关投资品和黄金股。实物黄金中,一类重要的投资品就是黄金ETF,黄金ETF等价于现货黄金,提供了投资者按照最小单位(1g黄金)购买黄金的机会,且交易佣金低,免印花税,T+0交易,流动性好。虽然黄金不能生息,但是实物黄金ETF通过黄金租赁业务可以获得额外收益。黄金股相对于黄金ETF而言,弹性更大,以A股中的山东黄金为例,2003年8月至2011年8月间,伦敦金上涨386%,同期山东黄金的股价上涨4775%;2015年11月至2019年5月,伦敦金上涨32%,山东黄金上涨126%。当然,黄金股相对于实物黄金弹性更大,这不仅表现在金价上涨时期,也表现在金价下跌的时候,2011年8月至2015年11月,伦敦金下跌42%,山东黄金股价下跌扩大到了61%。综上,实物黄金更适合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投资者,而黄金股则更适合风险承受能力较高的投资者。
8月13日,中国移动发布2020年上半年财报。报告显示,中国移动上半年营运收入达到人民币3,899亿元,同比增长0.1%,其中通信服务收入达到人民币3,582亿元,同比增长1.9%。股东应占利润人民币558亿元,每股盈利为人民币2.72元,同比下降0.5%,盈利能力继续保持全球一流运营商的领先水平。 此外,截至2020 年6月底,中国移动移动客户达到9.47 亿户,其中4G客户达到7.60亿户,5G套餐客户达到7,020 万户。有线宽带客户数1.97亿户,同比增长12.7%;上半年,家庭宽带客户净增895 万户,达到1.81亿户。 对备受关注的中美关系方面,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在当天举行的业绩会上指出,美国对中国科技企业实施限制措施,对集团在美国的漫游、互联网、云服务和海底电缆传输等服务有所影响,但上半年集团的国际业务仍保持增长,符合预期。因为中国移动的海外业务一贯合规经营,并且集团公司2019年在美国市场的收入只有4亿元人民币,相关禁令对公司业务本身影响轻微。 而对于华为芯片被断供对5G通信设备采购的影响,杨杰表示,集团公司正在进行实时跟踪和分析评估,“网络建设相对智能手机影响较少,相信会找到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