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号召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响应,形成了“餐桌上的革命”。记者了解到,以唐人神、佳沃股份、文和友、火宫殿、徐记海鲜、联合餐厨等为代表的湖南企业,通过深挖消费需求,创新现有产品,优化比重结构,配合奖励行动,引入循环经济等方式,在反对餐桌浪费的过程中探索出各自不同路径,将“节约光荣”理念贯彻到市场实践中。有专家表示,节约有多种具体方法和路径,本质上都是增加消费者福利乃至社会总福利,应当在全社会范围内积极倡导。 餐饮行业“以小为美” “半份菜”“一人餐”是湖南餐饮行业的独特创新,已成为厉行节约的好榜样。在唐人神的小风唐门店里,这一经典案例得到更好传承和发扬。 唐人神小风唐市场部经理冯威向记者介绍:“我们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样本归类统计,研究出白领消费人群的特点。我们将自己的角色定位在提供精致、可口、美观、多样的小份菜肴,让消费者在相同的价格上有更多选择,可以在一份餐点中体验到不同口味。同时,我们对肉品的管控从饲料、种猪、养殖、屠宰到加工上桌贯穿了全产业链始终,在保障食材安全放心的前提下,更能为消费者降低综合成本。”唐人神小风唐推出中国风九宫格精致小碗菜肴(供图:唐人神) 记者在小风唐看到,采取“多重搭配、荤素相宜”的策略,小风唐推出的小碗菜和小碗汤的份量刚好能满足一人用餐的需求,在杜绝餐桌浪费的同时,又让消费者每次前来都能体验不同风味。唐人神小风唐推出的小碗例汤(供图:唐人神) 冯威补充道,“我们的理念是,只要搭配得当,节约光荣的理念是容易贯彻的。我们最近有计划推出2元光盘行动,对于吃光盘中餐的客户将获得每人每餐2元奖励。虽然奖励不多,但是消费者得知后均给予了高度赞赏。” 节约和创收并非一对矛盾,和唐人神牵手开发C端消费市场的文和友针对消费者偏好进行创新和优化,在节约和创收中摸索出经验。在日日畅销的招牌大香肠之外,文和友又推出了桶装烤香肠。文和友坡子街门店的员工向记者表示:“两款产品都卖得很好,招牌大香肠份量足适合男友,桶装烤香肠口味多适合女友。两个人手拉手边吃边逛街,这个场景我们看得最多了,这是非常火爆的CP组合。总之,‘好产品、不浪费’就是我们最想看到的好状态。步行街上干干净净,环卫工人也省心,市民逛街心情也会好。” 除了唐人神、文和友之外,素有“小吃王国”美称的火宫殿推出简易小包装,方便消费者自行打包带回家,徐记海鲜推出的外卖一人餐也获得市场高度认可。徐记海鲜门店工作人员表示:“外卖一人餐本是疫情期间我们为服务消费者而做的创新产品。没想到疫情消退后它还是很火爆,市场走量不错。消费者很认可它的便利性、速食性和零浪费。我们有考虑把这个产品延续下去,和后台总厨一起做成多款网红产品。” 电商入局延伸战线 在推动“餐桌上的革命”,反对浪费倡导节约的路径上,佳沃股份有着自己的理念和实践,将“节约光荣”的战线一再延长,形成了全产业链积极参与的持久事业。 近日,佳沃股份牵手京东、天猫推出了一系列加工后的海产品,覆盖了智利三文鱼、北极甜虾、新西兰鳕鱼等不同品种。上述产品经过精心挑选和加工后,可以直接下锅烹饪。佳沃股份董秘杨振刚直言:“帮助消费者更快获得美食,节约烹饪时间,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种节约;更好利用全鱼资源、全虾资源,减少对有效资源的丢弃,则是把铺张浪费的行为消灭在供应链前端。” 杨振刚向记者表示:“就我们的实践来看,‘餐桌上的革命’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在供应链前端就及早谋划和着手。以智利麦哲伦三文鱼为例,冰海深处养殖的三文鱼具有肉质细腻的特点。如果是厨房新手买鱼自行加工,不仅容易损伤鱼体,造成不必要的厨房浪费,而且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处理和烹饪。为此,我们在自有的无菌车间里进行去皮、去刺、去骨、去内脏、放血等工序,向消费者提供鱼排、鱼柳、鱼丁、鱼块等最终产品。” 记者了解到,在京东电商上,佳沃股份还推出了三文鱼头等创新产品,并配备了粉丝优惠政策,价格十分亲民。杨振刚向记者表示:“中国餐饮文化具有多元、包容、创新的特点,水煮鱼头、鱼头火锅、豆腐炖鱼头、酸菜鱼头等是百姓餐桌上常见的经典菜肴。为此,我们特别推出智利三文鱼头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使三文鱼全鱼资源得到更高效的利用。这也是杜绝铺张浪费的一种有益尝试和探索。”佳沃股份推出的炖汤用三文鱼头(供图:佳沃股份) 循环经济“变废为宝” 湖南企业还有绝招使餐厨垃圾“变废为宝”。2017年,湖南长沙成为全国首个实现餐厨垃圾收运处理全覆盖的城市。目前,据联合餐厨的不完全统计,长沙市约2.75万家餐饮企业已签署餐厨垃圾收运处置合同及承诺书,每日集中收集及处理餐厨垃圾约800吨。 成立于2011年的联合餐厨致力于长沙市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主要负责将长沙市餐饮企业所产生的餐厨垃圾进行集中收运、无害化处理,以减少危害及环境污染。 联合餐厨董事长易志刚向记者介绍:“我国的餐厨垃圾和欧美日韩的餐厨垃圾成分差别很大,而且具有自身特点。他们的餐厨垃圾可燃物质多,我们的餐厨垃圾含水量大、含油脂量大、日产生量大,节假日产量波动剧烈,需要进行更细致的分类处理工艺,需要探索适合国情的餐厨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路径。” 目前,联合餐厨成立了有机垃圾循环利用研究院,与湖南省内高校共同打造产学研合作基地,已拥有各类餐厨垃圾处理、资源利用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技术20余项。易志刚表示:“餐厨垃圾随意处置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更有可能被黑心商贩用来提炼‘潲水油’危害市民健康。通过集中回收和统一处理,我们将餐厨垃圾中的废油、废水和废渣进行分离,实现了‘变废为宝’。其中,废水通过处理后达标排放,厌氧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沼气可用于发电发热,废渣可通过蝇蛆、黑水虻养殖转化成高蛋白饲料原料,沼液沼渣可作为液态、固态有机肥用于农林施肥,废油脂则通过加工制成工业级混合油和生物柴油。循环经济能把餐厨垃圾变废为宝,这既是支持‘餐桌上的革命’,也是对粮食资源的节约再利用。” 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谢里教授从事福利经济学研究多年,他向记者表示:“餐饮行业提供安全、可靠、营养、多元的产品给消费者,这是为消费者谋福利,直接增加了社会总福利;餐饮行业为消费者节约隐形开支、高效利用资源、反对铺张浪费、降低综合成本,这也是为消费者谋福利,间接增加了社会总福利。这两者都属于餐饮行业的供给侧改革具体实践,都应当在全社会范围内大力提倡。”
准备好和塑料说“再见”吗? 一些塑料制品将被禁用,你准备好了吗?国家发改委等9部门日前印发《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公布了禁限相关塑料制品的细化标准。今年1月,《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印发实施。意见提出到今年底,在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等地的商超、书店等场所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 随着各地禁限塑料制品力度不断加大,公众、塑料制品企业等准备好跟塑料说“再见”吗?替代产品能否跟得上?如何实现塑料资源循环再生?本报记者进行了调查。 居民、社区、物业、回收企业说—— “资源化利用塑料,咱能出一份力” 8月21日中午,提着一个被各种塑料瓶、泡沫装得满满的白色袋子,北京市朝阳区慧谷阳光小区居民李阿姨走进楼下的再生资源回收站——一个10多平方米的半地下房间。 来到门口,李阿姨拿出手机扫门上的二维码,门上方显示屏出现口令,在手机上输入口令,门自动打开。屋内,几个装满可回收物的袋子已整齐摆放。另一边墙上,一排新袋子挂在发袋机上。李阿姨放好袋子,再用手机扫描新袋上的二维码,“啪”,发袋机锁扣弹开,李阿姨取走了新袋。李阿姨说:“以前家里的废塑料都混着扔进垃圾桶,现在这个小站24小时开门,回收的东西种类多,还有一些收益,很方便。” 回收站建设得到社区、物业大力支持。慧谷阳光社区主任刘春红表示,小站的建设有望破解此前社区遇到的一些垃圾分类难题,若试点效果好会进一步推广。负责该小区管理的北京阳光嘉业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承担了小站建设和维护费用。该公司项目负责人修宗泉说,公司引入奥北环保公司提供专业服务,为业主参与垃圾分类提供了便利。这种模式能够实现垃圾减量化,还能减少居民把塑料垃圾放在楼道里带来的安全隐患。 塑料,人们几乎每天都会接触到。随着电商、快递、外卖等新兴业态发展,中国塑料制品特别是一次性塑料用品消耗量持续上升。根据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再生塑料分会向本报提供的数据,2019年中国产生废塑料6300万吨左右,废塑料总体回收率为30%,在全世界排名前列。 做好垃圾分类,关键在于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塑料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如果能回收利用,将极大减少资源能源浪费。然而,由于不同塑料的回收价值、分拣成本差异较大,如何对塑料进行分类回收再利用,一直是待解难题。 “我们的初心是用技术创新解决垃圾分类问题,而不是靠收废品挣钱。”该小站的运营方——奥北环保公司北京地区负责人卢斌表示,回收站采用智能化的自助式管理模式,将智能技术运用到包括塑料制品在内的可再生资源回收、清运、分拣、收益统计等流程,居民从买袋子到回收再到最终确认收益,一个二维码就能轻松搞定。 该小站目前提供的14种可回收资源中,其中PET瓶、PE瓶、泡沫、硬质塑料、塑料袋膜等5种为塑料,以干净、干燥、无异味为回收原则。 写字楼也可以参与回收。在北京东城区东环广场,发袋机安装在大楼前台,业主只需把袋子送到银达物业公司指定的区域即可参与回收。 在北京市朝阳区香河园街道光熙门北里北社区,奥北回收站已运行了一年多。小区现有2000多户居民,有500多户参与其中。谈起变化,社区党委书记张红霞颇有感触:“现在塑料、泡沫等资源基本都进了回收站,而且社区老人、年轻人都参与进来了,对其他垃圾进行分类的意识也提高了。” 研发企业说—— “传统塑料‘下岗’了,生物降解塑料能接好班” 随着全国禁限塑时间表确定,各地陆续推出多项禁限塑政策。当传统塑料“下岗”,谁来替代它们?《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提出,推广使用可降解购物袋、可降解包装膜(袋),在餐饮外卖领域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袋等替代产品;加强可降解替代材料和产品研发等。 目前市场上的可降解塑料能接好班吗?在一些研发企业或许能找到答案。 这些天,在位于广东珠海的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珠海万通化工有限公司车间,工人们正忙着生产可完全生物降解的购物袋、快递包裹袋、农膜等塑料产品。经过16年研发,这家企业已拥有6万吨生物降解聚酯合成及配套的改性专用料年生产能力,掌握生物降解塑料多项核心技术。 这些白色、黑色的塑料产品看上去和普通塑料没什么区别,但它们在自然环境中的表现差异很大。 “相对于几百年才能消失的‘白色垃圾’,在堆肥条件下,全生物降解制品能在30天内被微生物分解90%以上,以二氧化碳和水的形态进入自然界;在非堆肥条件下,垃圾处理厂未处理干净的部分全生物降解制品将在2年内逐步降解干净。”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战略项目总监郭德凡表示,公司生产的生物降解塑料符合国际、国家权威标准。他表示,在使用全生物降解制品过程中,我们依然要做好垃圾分类、定点弃置、集中处理,不应随意丢弃。 那么,塑料制品要达到什么标准才算生物降解呢?国际相关标准规定了4项测试:一是生物降解测试,材料能被微生物分解并转化为二氧化碳;二是崩解测试,材料能在堆肥过程中崩解,不存在“白色污染”;三是生物相容性测试,堆肥残留物不能对生物生长过程产生负面影响;四是重金属含量测试,不能含有重金属,对堆肥残留物产生影响。只有同时通过这4项测试,才能被认可为生物降解塑料。 价格是影响可降解塑料推广应用的一大因素。据了解,一个生物降解塑料袋的价格一般是普通塑料袋两到三倍。 郭德凡表示,全生物降解制品价格主要取决于研发成本和合成单体价格、加工生产效率等,随着政府出台禁限塑令,更多研发力量参与,行业规模化效应扩大,价格会逐步降低。 业内专家说—— “解决塑料污染,需打通上下游产业链” “在北京中关村南大街乙四十八号院,我们观察到,一位居民自备一次性手套,把厨余垃圾倒入厨余垃圾桶里,再把垃圾袋放入‘其他垃圾’桶里。” 近来,一些环保组织成员组成垃圾分类观察团,借助蔚蓝地图App的垃圾地图功能,动员志愿者随手拍小区垃圾分类工作。 在垃圾分类中,居民会把厨余垃圾和装厨余的袋子分开投放吗?牛奶盒投进“其他垃圾”箱还是“可回收物”箱?泡沫上的胶带要撕掉吗?这些废塑料的处理是观察团的观察点之一。 北京自然之友公益基金会零废弃项目政策主任谢新源是志愿者之一。他说,如果垃圾袋采取生物降解塑料材质,需要考虑好衔接问题。一方面,生物降解塑料完全降解需要满足工业堆肥的温度、湿度、菌种等特定条件,因此建设工业堆肥设施是改用可降解垃圾袋的前提。另一方面,目前很多居民使用普通塑料袋作为垃圾袋,如果这些塑料袋进入厨余桶,会影响厨余垃圾处理,因此相关部门应协调好可降解塑料袋和垃圾分类的关系,教会居民正确投放可降解塑料袋和普通塑料袋。 专家建议,明确可降解塑料的使用范围和适用级别。例如,与食物接触的包装物、装厨余垃圾的塑料袋等,应优先考虑使用可降解塑料。对于大规模使用可降解材料难度较大的行业,应推广可重复使用的制品。 塑料污染涉及面广,治污需齐抓共管、打通上下游产业链。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到2025年,应基本建立塑料制品生产、流通、消费和回收处置等环节的管理制度,基本形成多元共治体系。 产业链咋打通?行业协会可以发挥作用。今年6月底成立的绿色再生塑料供应链联合工作组被认为开了个好头。工作组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物资再生协会两个行业协会牵头,16家产业链龙头企业共同发起。 “解决塑料污染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该把源头减量、产品设计和中端回收、加工以及后端再生产品应用等各环节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利于塑料回收和再生的闭环。”该联合工作组副组长王永刚说。 据了解,工作组首要工作是搭建一套完整的再生塑料标准体系、认证体系和检测体系,覆盖再生塑料的全生命周期,科学评价和指导绿色塑料产品的设计、生产。比如在标准体系建设方面,将建立塑料制品易回收、易再生设计和评价指南和再生塑料清洁生产评价、绿色再生塑料评价指标、绿色再生塑料—产销监管链要求等。 “要从根本上解决塑料垃圾污染问题,还得靠减量和循环利用。对于那些采用循环利用包装、共享布袋等耐用品重复使用的做法,更值得下大力气创新和推广。”谢新源说。
8月26日,第一届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开发者大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召开。 作为长三角开发者联盟的创始成员之一,上海城投集团作为功能保障类国有企业,始终把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全市发展大局作为首要任务,立足自身优势和特长,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添砖加瓦、助威助力,在示范区执委会的指导下,积极联合市属和苏浙皖等兄弟企业,共同投身示范区发展建设。 构建一体化交通网 加大出行便利度 上海城投集团立足于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2413平方公里的地域面积,根据“两核、四带、五片”的结构规划要求,在建设、运营两个领域齐发力,助力构建长三角综合立体交通走廊。 据了解,上海城投集团现管辖上海市内11条高速公路、东海大桥及三个隧道,所辖收费高速公路占全市七成以上,其中S32申嘉湖、S26沪常、G40崇启三条跨省界高速公路与浙江、江苏连接,优化了接壤区域的公路网络,提升了长三角区域的通行效率。随着上海临港(600848)新片区建设的启动,2019年10月28日S3公路的正式开工建设,标志着上海市对外公路交通将得到进一步完善,对加快长三角一体化联动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根据《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为保障长三角内河运输,充实综合立体交通体系,上海城投集团重点整治长湖申线(上海段)、杭申线(上海段)、平申线等航道,提升航道等级、改建跨航道桥梁。 按照《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2014―2020年)》中提出的“建成安全便捷、绿色低碳的综合立体交通走廊”的要求,上海城投集团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创新提出“全预制拼装”“BIM全寿命周期协同管理”、旧废料再生利用等核心技术为代表的一系列符合“绿色”“和谐”新发展理念的新技术,不断探寻实现长三角综合立体交通体系绿色化的新路径。 此外,上海城投集团积极响应国家、市政府要求,全力推进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应急工程,工程于2019年12月31日顺利收官,并于2020年1月1日0点完成全网切换,有效缓解了长三角高速公路省界的交通拥堵问题,提升了省际高速公路的通达水平。 喝上看得见放心水 提升老百姓获得感 优质高效供水是重大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上海城投集团以“全产业一体化样板”为目标,积极推广临港新片区模式,高标准谋划、高质量推进,为长三角着力打造“从源头到龙头”高品质饮用水供应系统,完善污水、排水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体系,提供技术方案。 水环境治理方面,以金泽水库为核心,上海城投集团建立“一河三湖”水环境生态保障,从“末端治理”转向“全流域治理”,正在开展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水文化和水管理“六水共治”的专业研究,为长三角一体化提供系统集成。在此基础上,上海城投集团进一步融合海绵城市、生态补水、景观营造等综合措施,锚固长三角水生态基底。 垃圾处置集约高效 城市更加生态宜居 上海城投集团充分发挥上海市“垃圾分类”和“两网融合”主力军的作用,积极践行“无废”新理念,整合固废转运和处置资源,一网“速”造无废新区,致力于把示范区打造成低碳循环新标杆。 今年4月27日,上海城投集团成立上善公司,以青浦区“一厂三站”(再生建材厂,香花桥、徐泾、青西中转站)为基础,积极参与示范区环境治理和环境运营,主动服务长三角一体化环境建设,充分发挥上海城投在固废收运处置领域积累的技术优势和信息化管理作用。 早在世博会期间,上海城投就已在垃圾分类上进行了多元化的探索,累积了宝贵经验,当时,在积极引导下,市民游客的分类投放意识已逐步建立,垃圾清运处置体系也初具雏形。后世博时代,上海城投积极投身于进博会的服务保障中,依托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信息化的“四化”管理赋能,完善标准体系,保障了进博会区域内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实现了黄浦江、苏州河干流水域垃圾“零漂浮、零积存”的目标。 伴随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挂牌成立,上海城投又将焦点转向垃圾分类的可追溯与智能化,先后协助政府上线了“上海市临港新片区生活垃圾信息化展示平台”一阶段,并搭建了“环保管家”综合服务基地,在提供危废处理一站式服务的同时,上海首个有害垃圾无人值守中转站和临港新片区首台垃圾分类智能交投机也在新片区投入使用。 立足上海,放眼全国,上海城投积极将多年累积的经验成果向外省市辐射。未来,上海城投集团将继续坚持“环境与发展相协调”的最高目标,实现能源梯度利用、物质高效循环,建设环境友好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打造一批具有显示度、代表性的环境设施,构建绿色、和谐的融入式环境一体化收运处置体系,探索搭建长三角再生资源交易信息平台,打通长三角可回收物绿色循环回路,实现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工业固废、危废、农村固废“多废共治”“一网通收”。 面向未来,上海城投将与上海市属、苏浙皖兄弟企业紧密联动、深度合作,共同加快补齐区域基础设施短板,建立全流程业务合作框架,做好长三角示范区的环境“管家”,助力示范区打造绿色城市发展的新高地、新标杆。
8月19日,市民在北京下西市村街心公园散步。北京顺义区北石槽镇下西市村日前与时尚环保联盟联手,启动打造北京花园式零垃圾生态文明示范乡村工程。通过培养乡村自有队伍、顾问专家团队提供指导服务、引入垃圾分类全产业链服务企业等措施,开展乡村垃圾分类及环境营造,让村民在分类行动中直接受益。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 北京下西市村,保洁人员在村内垃圾分类点工作。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 市民在北京下西市村街心公园休息。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 北京下西市村,身着红色马甲的志愿者十分醒目。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
2020(第八届)上海固废热点论坛于8月10日举行。此次论坛由E20环境平台、上海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环境工程设计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共同主办,以“后疫情时代固废综合管理的全面升级”为主题,携手技术界和产业界,围绕医废、湿垃圾处理、垃圾焚烧、环卫等细分领域,共同探讨当前固废热点问题,探寻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在业内看来,疫情防控常态化与垃圾分类大潮产生交互影响,将带来固废细分领域的调整,甚至重构固废产业链。 协同化处置医废补缺口 疫情发生后,医废及危废处置成为业内热点话题。论坛现场,与会学者及企业聚焦医废处置,分享医废处置成果,探讨应急医废处置的可行性方案。 “武汉积累的192吨医废清零,来之不易!”谈及疫情防控期间全国医废处置情况,上海市固体废物处置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传华说,“清零离不开全国各地医废设施、当地生活垃圾设施的应急支援。” 生态环境部数据显示,1月20日以来,全国累计处置医疗废物12.3万吨。截至3月3日,武汉市医废处置能力从疫情发生前的50吨/天,提升至261.7吨/天。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朱琦坦言:“疫情防控期间,武汉市当地医废处置量占总量的97.38%,异地处置量虽然占比不大,但也发挥了较大作用。” 在李传华看来,后疫情时代,医废处置应聚焦全过程风险防控,补齐处置设施短板,建设智慧收运体系,提升行业标准,进而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有无必要建立独立的医废处理体系?湖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左健持否定态度。在他看来,这会放大医废处置能力在地域上的不均衡,可行的方案是跨行政区划、跨设施利用危废处置设施,甚至跨行业利用市政垃圾焚烧设施处理。 陈朱琦补充道,应急状态下,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符合条件的危险废物焚烧炉、生活垃圾焚烧炉和其他工业窑炉,改造或协同处置医疗废物。 垃圾分类带来处置湿垃圾风口 “宅文化催生厨余新增量,垃圾分类新时尚成效开始显现,湿垃圾收集量显著增加。”E20环境平台固废产业研究中心负责人潘功介绍。数据显示,2020年6月上半月,上海市湿垃圾日均分出量达9632吨,相较没有强制分类的2019年6月,湿垃圾日均产生量增加近2800吨。 此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处置湿垃圾成为论坛的一大讨论焦点,盈峰环境、维尔利、万德斯等上市公司参与了讨论。 对于如何实现湿垃圾资源化,维尔利带来了渐进的解决方案:无害化技术,预处理为主;资源化技术,预处理+厌氧消化;资源化技术,预处理+厌氧消化+有机渣利用。维尔利在西安落地的西安餐厨垃圾处理BOO项目就采用了“预处理+厌氧消化处理”工艺,能够实现沼气发电等。 资料显示,维尔利经营业务涵盖城市环境治理,农业、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及工业节能环保三大板块,成为餐厨、厨余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垃圾渗滤液、农业沼气新能源等细分领域龙头。 盈峰环境则发挥设备优势,带来餐厨+厨余+焚烧协同处置模式。盈峰中联环境城市服务事业部总工程师张斌介绍,该协同处置方案的核心设备包括收运核心设备智能收运车、餐厨垃圾处理核心设备双滚筒洗油筛分机、除砂器、破袋机、有机榨取机等。 科创板公司万德斯带来了3种厨余垃圾资源化模式,包括厨余垃圾独立处置模式,厨余、餐厨协同处置模式及厨余垃圾焚烧处置模式。 “技术方面,必须考虑适用性,考虑适应中国厨余垃圾特点的技术和设备。对企业而言,高水平的设施和运营是产业继续发展的生命线。同时,建议行业管理部门与有经验的企业一起,研究确定并支持资源化方向和途径。”维尔利固废事业部副总经理王亚东说。 固废资源化成行业大趋势 资源化不仅是厨余垃圾处置的方向,更成为固废行业的大趋势。 “固废处置无害化是目标,资源化是手段,资源化是解决固废污染和缓解资源短缺的突破口。”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城市污染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戴晓虎表示。 据悉,在欧洲、美国、日本等地,固废被称为“再生矿产”,成为重大特色新资源,产品广泛用于能源环保、高端制造、绿色建筑等新兴领域。欧洲、美国、日本等地已初步建成再生矿产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固废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 对我国而言,深度推进固废减量化、资源化发展,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对于解决我国固废污染问题,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和推动产业绿色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现实价值。 戴晓虎介绍,固废蕴藏丰富的金属资源和生物质资源。我国生物质固废的衍生燃料开发潜力约2.78亿吨千物质,城镇矿产综合利用率每提高1%,相当于新增资源量8000万吨。预计到2030年,通过固废资源化可新增再生铜607万吨、钢铁4.7亿吨,替代约25%的原生资源量。 戴晓虎认为,在实现固废资源化的过程中,科技创新的需求十分迫切,科创板为此提供了一个绝佳平台。
7月30日,盈峰环境旗下全资子公司长沙中联重科环境产业有限公司与永顺县经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湖南自然创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签订永顺县厨余垃圾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项目(以下简称“永顺项目”)合同,该合同的成功签订标志着永顺项目建设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据悉,永顺项目建设地址为永顺县灵溪镇那必村,项目占地25亩,日处理量50t厨余垃圾,项目周期为27年(2年建设期+25年运营期),总投资额超过4000万元。建设内容包括厨余垃圾收运系统、预处理系统、黑水虻养殖生产处理线、生物有机肥加工系统、供热系统、高效除臭系统以及废水储存系统。 永顺项目采用“智能收运+预处理+昆虫处理技术+有机肥加工+臭气处理”为核心的处理工艺,该工艺实现了黑水虻生物技术的产业化应用与厨余垃圾处理的结合,为生态环保产业注入了“新力量”。同时该技术的落地和项目的建设有望为中国县城厨余垃圾处理打造高值利用和深度资源化的解决方案。 随着永顺项目的落地,标志着盈峰环境首例50t厨余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诞生,也是国内厨余垃圾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项目中以县域级为主体最大的黑水虻生物技术转化厨余垃圾处理项目之一,将进一步夯实推动盈峰环境厨余板块的技术优势,有效巩固和深化公司在厨余业务板块的产业布局。(张问之)
“上半年,公司在手垃圾焚烧与餐厨垃圾处理项目规模均创新高。”伟明环保相关负责人昨日在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时直言,固废处理市场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随着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各项政策出台落地正在加速,首期总规模高达885亿元的国家绿色发展基金成立,为环保行业再次注入强心剂。上海证券报从伟明环保、瀚蓝环境等固废处理龙头企业,湿垃圾处理企业维尔利及餐厨垃圾处理公司洁鹿环保等企业获悉,在垃圾分类的背景下,餐厨垃圾处理需求增长迅速。面临新机遇,积极扩产拓能成为企业常态,全产业链发展与特定领域提升专业化运营能力并存成为行业发展新路径。 餐厨垃圾处理需求增长迅速 “垃圾分类政策不断推进和落地,生活垃圾焚烧设施建设需求依然旺盛,而餐厨垃圾处理新订单释放更快。”伟明环保上述负责人说。 公告显示,伟明环保上半年除多次中标垃圾焚烧项目外,还中标了平阳和东阳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公司近期新设全资子公司东阳伟明餐厨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用于建设运营东阳市餐厨垃圾生态处理中心项目,该项目设计规模为:近期餐饮垃圾收运处理规模100吨/日,厨余垃圾处理规模200吨/日,废弃食用油脂收运处理规模15吨/日;远期餐饮垃圾收运处理规模将拓展至200吨/日,厨余垃圾处理规模将拓展至300吨/日。 围绕“大固废”思路发展的瀚蓝环境也在上半年收获垃圾焚烧、餐厨垃圾处理、环卫保洁等多个固废处理项目,如新增晋江市餐厨垃圾处理项目,设计规模300吨/日。 专注于生活垃圾和垃圾渗滤液处理的维尔利,其2020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公司业绩在二季度显著复苏,上半年新增订单超18亿元,预计实现净利润约1.57亿元至1.7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0%至10%。其中,二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30%至50%。 “在手订单和去年同期相比,翻了一倍。”洁鹿环保负责人彭丽军说,最近在加速布局。洁鹿环保致力于餐厨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 民生证券在近期发布的行业研报中称,新固废法将于9月颁布实施,垃圾分类体系建设持续推进,目前各地正因地制宜推动后端餐厨及厨余垃圾处置产能建设,将带来每年500亿市场空间。 专业化运营能力成“金刚钻” “新固废法的出台为行业带来机会的同时,对各种固废处置的三化要求、固废处置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信息化水平等要求不断提升。同时,新固废法6次提到固废处置企业的相关污染防治和排放信息要向公众公开,也考验着固废企业的公众服务能力。”业内人士分析认为。 在该人士看来,社会责任感强、实力较强、资金运筹能力强、项目建设经验丰富、技术及运营软实力真正过硬的品牌企业,将获得更有利的竞争身位,专业化运营能力成为企业招揽固废生意的“金刚钻”。 以瀚蓝环境为例,为实现固废收集、转移、处置等全过程监控和信息化溯源,公司在垃圾分类上率先开展垃圾“大分流”工作,分流转运系统均实现信息化和数据化改造;实现餐厨垃圾收转+处置一体化运营模式,并率先引入“网约车式”的互联网+收运体系。在垃圾焚烧发电领域,引入了阿里云的人工智能和云计算产品,把ET工业大脑引入环保行业,共同开发垃圾焚烧工艺优化算法,优化垃圾焚烧的稳定性,提高排放稳定性等。 “瀚蓝在运用数字化、信息化技术进行技术和运营创新上,做了许多前瞻性的布局和工作。”瀚蓝环境相关负责人说。据悉,瀚蓝环境成立了瀚蓝环境研究院,专注各环保项目的技术创新;成立环保孵化器,聚焦泛环境保护领域,利用自身产业平台,在固废处理和水治理两大产业方向重点孵化。 东兴证券行业报告认为,靠融资支撑工程收入扩张的模式走到尽头,环保行业即将进入洗牌期,未来拥有融资成本优势、优质运营资产和核心技术的公司将获得绝佳的整合机会,具备并购整合能力的企业市占率提升可期。 全产业链延伸成行业新趋势 “全产业链发展与特定领域提升专业化运营能力并存。”谈及行业发展趋势,伟明环保上述负责人如是说。 伟明环保作为国内领先的生活垃圾焚烧处理企业,餐厨垃圾的处理正成为其营收的新增长点。公司2019年年报显示,餐厨垃圾处置全年实现营收5024.83万元,同比增长96.78%;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增加20个百分点。据公司负责人介绍,今年上半年,公司下属专业从事餐厨垃圾技术研发的温州嘉伟公司申请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资质,加大研发投入,加快餐厨垃圾处理设备升级,满足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建设的需求。 瀚蓝环境则以垃圾焚烧为中心,纵向向上游的环卫保洁延伸,横向搭建了与餐厨垃圾、污泥等污染源治理协同一体化的模式。 全产业链的延伸不仅体现在整个固废处理领域,就细分的业务来看,延伸产业链也为环保企业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就湿垃圾处理而言,进行环保综合治理布局、全产业链布局,延伸环卫系统,从源头化处理、就地化处理、资源化处理将成为行业的新趋势。”彭丽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