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晚间,欧菲光发布半年报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欧菲光实现营业收入234.65亿元,同比下降0.53%;实现净利润5.02亿元,同比大幅度增长2290.28%。其中,光学光电产品营收181.97亿元,微电子业务整体营收44.64亿元,智能汽车业务营收1.32亿元。 在保持摄像头模组龙头地位的同时,欧菲光还扩充产业发展,持续为公司引入新的利润增长点。其中,3DSensing业务实现快速增长,实现营收17.63亿元,同比增长79.83%;光学镜头产品稳步发展,实现营收3.64亿元(含对内自供摄像头模组部分),同比增长1.30%。 3DSensing市场规模巨大 扩充产能满足市场需求 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全球贸易摩擦频现,消费电子行业出现周期性下滑。受智能手机行业景气度的影响,产业链上的供应商创新升级提速。随着人们对摄像功能要求的提升,智能手机、AR/VR等硬件技术水平的日益成熟,3DSensing在智能手机领域的应用将日趋深入。据Trendforce预测,2020年3DSensing市场规模将达到108.49亿美元,2023年市场规模增至180亿美元,2020-2023年复合年均增长率达18.38%。 资料显示,欧菲光早在2017年就开发了3DSensing技术,同步研发结构光方案和TOF方案,率先实现了结构光3DSensing模组和3DTOF模组的量产,是目前国内3DSensing模组的主力供应商。2020年上半年,欧菲光3DSensing业务实现快速增长,营业收入为17.63亿元,同比增长79.83%;出货量0.44亿颗,同比增长80.80%;综合毛利率为12.23%,同比增长12.53个百分点。半年报指出,3DSensing业务快速增长主要是因为国际大客户订单增多及3Dsensing产品在安卓市场渗透率提高。 随着5G时代的到来,虚拟现实有望成为移动终端领域的另一创新趋势,而虚拟现实的功能实现亦需要3D光学深度传感器的支持,从而将进一步带动3D光学深度传感器的发展。 为满足终端应用市场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欧菲光拟加码3DSensing布局。今年6月份,欧菲光发布定增预案,募投项目包括高像素光学镜头建设、3D光学深度传感器建设以及高像素微型摄像头模组建设等。其中,3D光学深度传感器建设项目投资额为14.5亿元,预计达产后将形成年产5,800万颗3D光学深度传感器的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展3Dsensing应用领域。 拓宽光学镜头应用领域 完善产业链布局 同样也在2017年,欧菲光正式进军光学镜头领域,于2018年收购了富士天津100%股权及其相关镜头专利,进一步完善了公司在光学镜头领域的布局。 光学镜头系光学成像系统上必不可少的核心组件,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智能可穿戴设备、安防监控、车载摄像、机器视觉及智能家居等众多光学成像领域。随着光学镜头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宽,以及国家政府出台更多关于光学镜头等光学成像系统元器件的政策支持,高像素光学镜头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欧菲光2020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光学镜头产品稳步发展,实现营业收入3.64亿元(含对内自供摄像头模组部分),同比增长1.30%;出货量0.91亿颗,同比增长13.33%;其中,手机镜头产品营业收入为2.63亿元,同比增长34.85%,出货量为0.89亿颗,同比增长16.71%;对内自供摄像头模组实现营业收入2.29亿元,同比增长77.39%。 近年来,智能手机,车载摄像,安防监控等市场迅速兴起,加速带动了光学镜头行业的发展。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2014-2019年,全球镜头市场规模从27.55亿美元增长到67.43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6.09%,预计2021年可达约75.64亿美元。 为了满足产业链向上的需求以及适应下游市场需求增加的趋势,欧菲光拟大力发展镜头业务。相关定增预案显示,高像素光学镜头建设项目投资额为23.64元,预计达产后将形成年产9.8亿颗手机镜头的产业规模,进一步完善公司产业链的向上布局,充分发挥产业链整合的协同效应,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 华西证券分析师表示,欧菲光身处光学大赛道,摄像头模组出货量全球第一,智能手机摄像技术不断创新是推动公司业绩成长的外在动力。下半年智能手机出货量表现有望超过上半年,有助于欧菲光业绩的进一步提升。2021年,在5G基站建设顺利推进下,5G手机的普及渗透将更为顺畅,从而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复苏。
唐人神公告,公司2020年7月生猪销量8.21万头,环比上升41.3%,同比上升2.9%;销售收入合计23,021万元,同比上升113.7%,环比上升41.7%。2020年1-7月累计商品猪销量36.24万头,同比下降38.4%;销售收入115,330万元,同比上升82.6%。
好想你披露半年报。公司2020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487,081,297.57元,同比下降12.9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56,199,748.17元,同比增长1,680.0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3,688,030.59元;基本每股收益4.49元/股。报告期内,公司完成重大资产出售事项,将所持有的杭州郝姆斯食品有限公司100%股权出售给百事飲料(香港)有限公司。
>>7月消费增速有望年内首次转正 经济复苏“加速器”启动 继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超预期上升之后,7月主要宏观数据有望继续改善,将进一步印证经济复苏提速。市场普遍预测,下周即将出炉的7月消费增速将实现年内首次转正,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增加值同比也将延续回升态势,生产和需求全面复苏。 >>汛情扰动食品价格 机构预测7月CPI短暂微升 国家统计局将于近日公布7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多家机构预测,由于汛情对食品价格产生一定扰动,消费品价格有所回升,7月CPI或出现短暂微升,同比涨幅料在2.6%至2.7%。不过,洪涝对物价的短期影响将逐步弱化,8月见顶后整体回落趋势不变,年内CPI仍将逐季走低。 >>7月加仓近1500亿元 外资连续20个月增持中国债券 中央结算公司昨日发布7月债券托管量(按投资者)数据显示,境外机构投资者的债券托管量大幅增长,7月境外机构债券托管面额为23441.24亿元,较6月增长1481.13亿元,同比上涨38%,相较上年末上涨24.89%,是境外机构投资者连续第20个月增持中国债券。 >>长三角绿色智能制造协同创新示范区项目落地 长三角绿色智能制造协同创新示范区项目4日在上海签约落地。该项目采用地方政府、央企和地方国企合作模式,旨在实现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落地与城市更新相融合,树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标杆。 >>澳大利亚维持利率不变 多国央行或放缓货币政策宽松步伐 本周,相关国家央行将公布最新利率决议。澳大利亚央行4日维持利率不变的决议反映了全球基调,暂时按兵不动,显示前期大规模宽松货币政策后,各央行刺激政策有放缓苗头。
继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超预期上升之后,7月主要宏观数据有望继续改善,将进一步印证经济复苏提速。市场普遍预测,下周即将出炉的7月消费增速将实现年内首次转正,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增加值同比也将延续回升态势,生产和需求全面复苏。 “一听到影院复工的消息,我马上买票去看了场电影,大半年没进影院了,那种久违的感觉真好!”来自上海的上班族小田考虑这周末再去影院刷一遍经典大片。 自7月20日起,全国低风险地区影院陆续复工,短短一周内全国电影总票房已经突破亿元。与此同时,旅游企业扩大复工复业,跨省团队旅游恢复,各大互联网平台上度假、酒店、民航等相关板块搜索量迅速攀升。文化旅游的复苏是消费市场元气恢复的鲜明注脚。 今年3月以来,随着疫情防控向好态势持续巩固和各项促消费政策的落地生效,消费市场持续回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降幅持续收窄。各大机构预测,7月消费增速有望实现年内首次转正。 交行首席研究员唐建伟对记者表示:“下半年消费回暖的态势明确,预计7月份消费同比增速将回升到2%左右。” 作为消费大头,汽车消费的回暖将为消费数据转正提供支撑。根据乘联会数据,7月前四周乘用车零售销量日均3.7万辆,同比增长5%,汽车消费呈现逐步回升态势。 “影响消费的因素7月均现好转,考虑到汽车消费对整体消费的贡献将转变为正贡献,餐饮和石油制品的负贡献减轻,必选消费景气持续、可选消费的反弹继续,预计7月消费同比将实现正增长。”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说。 随着稳投资政策落地,下半年固定资产投资数据也会继续改善,尤其是基建投资增速有望逼近转正,甚至有机构乐观预期7月基建投资同比累计增速或转正。 此前公布的经济先行指标PMI早有预示。7月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60.5%,高于上月0.7个百分点,其中土木工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62.5%,高于上月3.2个百分点。这表明基建投资需求持续释放。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分析,尽管大面积降雨和汛情对项目施工有影响,但天气好转后施工强度回升叠加项目赶工,基建投资有望持续回升。专项债和特别国债资金逐步落地,项目资金充裕也可以保障基建项目顺利实施。 他预计,1至7月,基建投资同比下降0.5%,降幅较上半年大幅收窄,7月单月基建投资增速或达两位数。此外,下半年工业生产将延续回升向好态势。分析人士普遍预期,7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将进一步上升。 自4月以来,工业增加值同比已经连续3个月保持正增长,且呈现逐月上升态势。诸建芳预计,7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或将升至5.1%左右。 高频数据显示,7月钢铁、汽车、化工等相关行业生产将保持较强增速。截至7月27日,高炉开工率高于去年同期;焦炉开工率近八成,略高于去年同期;汽车半钢胎开工率持续回升,超过去年同期。 李超认为,内需企稳向好,基建投资需求持续释放,7月经济有望延续复苏势头。
【业绩预告】 万成环球控股(08309.HK)料首季录得纯利不多于950万港元 HON CORP(08259.HK)料中期可能录得净亏损约660万坡元 康华医疗(03689.HK)预计中期业绩盈转亏 瑞鑫国际集团(00724.HK)料中期亏损收窄至约2800万港元 恒都集团(00725.HK)料中期亏损不少于1000万港元 申酉控股(08377.HK)料中期净亏损约530万港元 中国集成控股(01027.HK)料中期亏损净额不少于400万元 傲迪玛汽车(08418.HK)料中期税前亏损约110万新加坡元 德斯控股(08437.HK)料中期亏损约50万新加坡元 瀛海集团(08668.HK)预计中期由盈转亏1100万至1300万港元 纵横游控股(08069.HK)预计一季度亏损增加约91% 中国核能科技(00611.HK)预期中期净溢利将减少不超20% 中国万桐园(06966.HK)预计中期纯利增长70.4% 鑫苑服务(01895.HK)预期中期纯利大幅增加逾140% 朗诗地产(00106.HK)预期中期利润下降约59% 【财务数据】 昂纳科技集团(00877.HK)中期纯利4276.4万港元 同比减少48.5% 丰城控股(08216.HK)中期纯利升194.6%至1470.6万港元 福莱特玻璃(06865.HK):上半年净利升76.27%至4.61亿元 中期息拟10派0.65元 盈大地产(00432.HK)中期亏损扩大62.18%至2.53亿港元 长江生命科技(00775.HK)中期纯利跌48.94%至8744.1万港元 钜京控股(08450.HK)首三季扭亏为盈至1080万港元 易通讯集团(08031.HK)中期纯利137.6万港元 同比减少75.9% 【运营数据】 中国恒大(03333.HK)7月份合约销售503.0亿元 同比增长24.4% 融信中国(03301.HK)7月份实现合约销售121.44亿元 累计销售725.02亿元 花样年控股(01777.HK)7月销售额48.03亿元 同比增长31% 合景泰富集团(01813.HK)7月份预售额同比增加37.5% 正荣地产(06158.HK)7月份合约销售同比增长34.64% 累计销售695.92亿元 禹洲集团(01628.HK)7月份合约销售额同比增长81.97% 累计销售达538.81亿元 中梁控股(02772.HK)前7月合约销售同比增长6.28%至796亿元 信利国际(00732.HK)7月份综合营业净额增加约0.8%至19.01亿港元 恒鼎实业(01393.HK)7月原煤生产28.1万吨 同比增长24% 万科企业(02202.HK)7月销售额达590.2亿元 同比增长22.5% 明发集团(00846.HK)前6月合同销售43.2亿元 同比降约18.8% 【并购出售】 大悦城地产(00207.HK)拟8369.98万元收购北京华尔道夫酒店剩余股权 汇财金融投资(08018.HK)出售45万股华能股份 套现148.05万港元 【重大事项】 复星医药(02196.HK)参设基金完成私募投资基金备案 中国生物制药(01177.HK)治疗乙型肝炎药物"阿德福韦酯胶囊"获通过一致性评价 伟能集团(01608.HK)获得斯里兰卡96兆瓦新项目 壹照明(08222.HK)开展与COVID-19相关产品国际贸易业务 【回购注销】 拉夏贝尔(06116.HK)累计回购357.32万股A股 亚洲联合基建控股(00711.HK)8月4日耗资34.04万港元回购55.8万股 【增发供股】 中国国家文化产业(00745.HK)拟折让约9.72%配售最多9814.41万股 净筹630万港元 【复牌停牌】 丽丰控股(01125.HK)最低公众持股量已恢复 8月5日复牌
8月4日,大悦城控股发布公告称,成功发行2020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司债券。 公告显示,本期债券实际发行金额20亿元,票面利率为3.78%,发行期限5年,附第3年末发行人赎回选择权、发行人调整票面利率选择权和投资者回售选择权。 大悦城表示,本期债券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拟用于偿还到期的公司债券本金。 而根据近期大悦城控股披露的半年度业绩预告,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大悦城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亿元—6.5亿元,同比下降约65%—76%。 在利润大幅下滑的情况下,大悦城仍然大举借债、大举拿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大悦城累计新增项目计容建筑面积273.48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增长165%。 今年以来,大悦城不惜大幅增加借贷、加大拿地力度,以期朝着千亿目标大踏步前进。今年三月份业绩说明会上,大悦城管理层表示,有信心完成此前制定的2021年销售突破千亿的目标。 大悦城能否如愿以偿? 8369万买华尔道夫8.36%股权,上半年出租率仅22% 7月29日,大悦城地产发布今年上半年未经审核营运数据。 今年1-6月,大悦城地产连同其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公司获得合同销售总面积约为20.24万平方米,合同销售总金额约人民币68.41亿元。 大悦城地产是大悦城控股旗下香港上市的子公司,持有北京西单大悦城等知名商场及北京华尔道夫等奢华酒店。 最新消息是,8月4日晚间,大悦城地产间接附属公司拟8369.98万元收购北京华尔道夫酒店剩余8.36%股权。收购完成后,北京华尔道夫酒店将为大悦城地产全资拥有。 然而,今年疫情以来,大悦城持有的商业和酒店收入均下滑明显。 商业方面,除香港中粮大厦和中粮置地广场平均租金单价实现同比上涨外,其他10个投资物业的租金单价均较上年同期有所下滑。 其中,北京西单大悦城平均租金同比下滑25%,朝阳大悦城平均租金同比下滑33%,上海静安大悦城平均租金同比下滑32%。 此外,酒店经营方面,大悦城地产所持有的三亚美高梅度假酒店、三亚亚龙湾瑞吉度假酒店、北京华尔道夫酒店上半年平均出租率分别为37%、31%、22%。 而2019年上半年,上述三间酒店的平均出租率分别为90%、73%、69%。 对于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下降的原因,大悦城表示,由于购物中心运营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显著,客流量、出租率下降。 “为共同应对疫情,公司积极履行央企社会责任,对租户推出租金减免政策以减轻其经营压力,致购物中心租金收入同比减少。”大悦城表示。 大悦城称,疫情还导致酒店客房入住率大幅下降,公司酒店业务收入同比减少。此外,大悦城表示本期达到收入结算条件的商品房资源同比减少,以及结算产品结构变动,商品房销售收入同比下降。 逆势拿地,上半年新增土储同比增165% 然而,虽然业绩大幅下滑,大悦城上半年仍逆势拿地。 根据克而瑞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大悦城新增土地货值428.3亿元,排房企第38位。而同期,大悦城操盘销售额仅280.7亿元,位列房企第51位。 而大悦城披露的公告亦显示,今年上半年,大悦城累计新增项目计容建筑面积273.48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增长165%。 事实上,自去年3月,大悦城完成重组后,其拿地扩张速度就在增加。 公告显示,2019年第二季度,大悦城新增8个地产项目,分别位于重庆市、浙江宁波市、江苏苏州市、天津市、四川眉山市、广东惠州市等。 2019年第三季度,新增9个地产项目,分别位于云南昆明市、浙江台州市、广东江门市、辽宁沈阳市、山东济南市、湖北武汉市、天津市等二线城市 2019年第四季度,新增4个地产项目,位于湖北武汉市、海南三亚市、广东江门市、浙江温岭市。 2020年第一季度,即便在疫情之下,大悦城依然在河北廊坊市、四川眉山市、四川成都市拿下新的项目。 7月13日晚间,大悦城控股集团发布今年二季度新增房地产项目公告,新增7个项目,几乎全部在武汉、沈阳、西安、重庆等重点省会城市或直辖市,以及嘉兴、张家口等热点三线城市。 上述7个项目共需支付对价45.35亿元。 频繁融资,一个月内发债40亿元 一方面业绩大幅下滑,一方面加大力度拿地,大悦城资金从何而来? 频繁发债或是其中答案。除上述20亿公司债券外,大悦城还在发行了20亿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 深交所7月10日消息,工银瑞投-大悦城控股购房尾款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状态更新为“已受理”。该债券的拟发行金额20亿元,债券类别为ABS,发行人为大悦城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此外去年12月,大悦城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资金24.26亿元。此次定增引入持股比例超过5%以上的险资战略投资者太平人寿,2019年,大悦城资产负债率同比减少0.98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大悦城的净负债率为97.65%。而2020年一季度末,大悦城净负债率增至105.97%。 2018年底,证监会通过了中粮地产与大悦城地产重组事宜。2019年1月,大悦城地产完成对中粮地产的资产转让,成为后者的控股子公司。 2019年3月1日,中粮地产更名为“大悦城控股”。重组完成后,大悦城的净负债率较2018年年末的171.18%相比有所下降。 2019年,大悦城融资成本增长47.1%至11.78亿元。 截至2019年末,大悦城控股的有息负债总额为720亿元,其中人民币债务为584亿元,占总有息负债的81%;外币债务为136亿元,占总有息负债的19%。 另外,大悦城控股一年内到期的债务为197亿元,占全部有息负债的27%;一年以上到期的债务为523亿元,占全部有息负债的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