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微摄 央行今日发布2020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数据显示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13.49万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高2.6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0.43万亿元,同比增长6.5%,增速比上月末低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2.1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7.95万亿元,同比增长9.5%。上半年净投放现金2270亿元。 一、广义货币增长11.1%,狭义货币增长6.5% 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13.49万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高2.6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0.43万亿元,同比增长6.5%,增速比上月末低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2.1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7.95万亿元,同比增长9.5%。上半年净投放现金2270亿元。 二、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2.09万亿元,外币贷款增加774亿美元 6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171.32万亿元,同比增长13%。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65.2万亿元,同比增长13.2%,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高0.2个百分点。 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2.09万亿元,同比多增2.42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3.56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7552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8万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8.77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82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86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9697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2775亿元。6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81万亿元,同比多增1474亿元。 6月末,外币贷款余额8643亿美元,同比增长5.6%。上半年外币贷款增加774亿美元,同比多增536亿美元。6月份,外币贷款增加154亿美元,同比多增234亿美元。 三、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14.55万亿元,外币存款增加206亿美元 6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212.99万亿元,同比增长10.5%。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207.48万亿元,同比增长10.6%,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2个和2.2个百分点。 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14.55万亿元,同比多增4.5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8.33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5.28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4384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减少7446亿元。6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2.9万亿元,同比多增6371亿元。 6月末,外币存款余额7784亿美元,同比增长2.4%。上半年外币存款增加206亿美元,同比少增119亿美元。6月份,外币存款增加311亿美元,同比多增212亿美元。 四、6月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85%,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89% 上半年银行间人民币市场以拆借、现券和回购方式合计成交 669.11万亿元,日均成交5.53万亿元,日均成交同比增长16.7%。其中,同业拆借日均成交同比下降5.2%,现券日均成交同比增长26.7%,质押式回购日均成交同比增长19.3%。 6月份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1.85%,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高0.6个和0.15个百分点;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1.89%,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高0.6个和0.15个百分点。 五、国家外汇储备余额3.11万亿美元 6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11万亿美元。6月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7.0795元人民币。 六、上半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发生3.08万亿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发生1.72万亿元 上半年,以人民币进行结算的跨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对外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分别发生2.19万亿元、0.89万亿元、0.51万亿元、1.21万亿元。 注1:当期数据为初步数。 注2:自2015年起,人民币、外币和本外币存款含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放款项,人民币、外币和本外币贷款含拆放给非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款项。 注3:报告中的企(事)业单位贷款是指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
图片来源:微摄 央行今日发布2020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报告。初步统计,2020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0.8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6.22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2.33万亿元,同比多增2.31万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增加3482亿元,同比多增3385亿元;委托贷款减少2306亿元,同比少减2627亿元;信托贷款减少1295亿元,同比多减2223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3862亿元,同比多增4250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3.33万亿元,同比多1.76万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3.79万亿元,同比多1.33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2461亿元,同比多1256亿元。6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4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8099亿元。 从结构看,上半年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59.2%,同比低9.4个百分点;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占比1.7%,同比高1.6个百分点;委托贷款占比-1.1%,同比高2.3个百分点;信托贷款占比-0.6%,同比低1.2个百分点;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占比1.9%,同比高2.2个百分点;企业债券占比16%,同比高5.3个百分点;政府债券占比18.2%,同比高1.4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占比1.2%,同比高0.4个百分点。 注1: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额。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等部门。 注2:2019年12月起,人民银行进一步完善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将“国债”和“地方政府一般债券”纳入社会融资规模统计,与原有“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合并为“政府债券”指标,指标数值为托管机构的托管面值;2019年9月起,人民银行完善“社会融资规模”中的“企业债券”统计,将“交易所企业资产支持证券”纳入“企业债券”指标;2018年9月起,人民银行将“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纳入社会融资规模统计;2018年7月起,人民银行完善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方法,将“存款类金融机构资产支持证券”和“贷款核销”纳入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在“其他融资”项下单独列示。 注3:文内同比数据为可比口径。
记者9日从TCL电子获悉,2020年第二季度,公司的电视机销售量同比上升15%,较一季度大幅改善。其中,中国市场和海外市场的品牌电视机销量分别同比提升13%和40%。 数据显示,TCL电子二季度品牌电视机销售量同比显著提升32%至581万台。全球范围内,上半年品牌电视机销售量达1008万台,其中量子点电视销售量同比增长超9倍。上半年,TCL品牌电视在国内线上销量同比提升13.4%。 根据疫情和国际形势变化,TCL电子正稳步推进工厂扩产计划。墨西哥时间6月30日,TCL电子旗下的墨西哥MASA工厂一期项目首台电视下线,并成功实现量产。目前,TCL电子已经在中国惠州、成都、内蒙古,海外的波兰、越南、巴西与墨西哥等国家建立了10多个工厂,全球产能布局超2600万台/年(不含代工业务),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建立了研发中心,产品销售至119个国家和地区。 同时,TCL电子互联网业务用户规模持续扩大。2020年1月至4月,公司旗下雷鸟网络科技实现收入2.7亿港元,同比增长67.6%,其中会员业务及增值业务收入分别同比大幅提升75%及215%,且增值业务收入占比提升15个百分点至32%,净利润达1亿港元,同比增长103%。根据胡润研究院6月发布《2020胡润中国瞪羚企业》,雷鸟科技被评为100家三年内最有可能达到独角兽级十亿美元估值的中国高成长性企业(瞪羚企业)之一。
6月CPI同比2.5%,结束了今年前几个月快速回落的趋势,小幅回升0.1个百分点。翘尾为3.3%,新涨价和上个月的一样,还是-0.8%,也就是说6月CPI同比回升全部由翘尾贡献。 6月CPI环比-0.1%,和前三年6月CPI环比的均值持平,符合季节性规律。食品烟酒项环比上涨0.1%,比较受关注的有两个子项: 一是猪肉,6月环比上涨3.6%。从高频指标看,全国猪肉价格6月初就开始企稳回升了。原因一是猪肉此前经历了3个月的下跌,恐慌性抛售后,在生猪低存栏的约束下,出栏节奏有所放缓。原因二是北京新发地出现聚集性疫情后,进口肉类的检疫要求变严,猪肉进口量减少。原因三是南方洪灾,也对生猪出栏和运输产生负面冲击。 二是鲜菜,环比从前值-12.5%,大幅回升到2.8%。鲜菜的种植和运输,受异常天气的影响较大。正常情况下,6月天气炎热,蔬菜供应充裕,过去三年的6月CPI鲜菜项环比都是负的。今年因为洪灾提前到来,导致部分地区蔬菜短期供应紧张,6月菜价反季节性上涨。 6月CPI食品烟酒项同比上涨8.8%,影响CPI同比上涨2.64个百分点。其中,猪肉项同比81.6%,和5月的同比81.7%几乎持平。猪肉项拉动6月CPI同比2.05个百分点,贡献率为82%,仍然是支撑CPI的最核心因素。 除食品烟酒外的七大项,6月同比下降0.2%,继续通缩。6月国际油价继续反弹,回到40美元/桶之上,在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下,6月29日国内成品油零售价上调一次。因此,5月CPI交通工具用燃料项环比上涨0.2%,同比从-22.0%收窄至-19.1%。 相比于6月CPI同比小幅回升,核心CPI同比的回落,更值得关注。不包括食品和能源的CPI,即核心CPI,6月同比只有0.9%,这是2013年1月公布这个数据以来的最低值。和疫情爆发前的2019年12月相比,下滑了0.5个百分点。 核心CPI同比低迷,反映了复工复产有序推进后,生产已经恢复到疫情前,但终端需求恢复偏慢、供过于求的矛盾进一步凸显的事实。从这个角度看,未来物价整体通缩的概率更大。 5月PPI环比,从-0.4%回升到0.4%,今年2月以来首次转正。同比也从-3.7%,回升到-3.0%,结束了连续4个月下滑的趋势。拆分来看,翘尾从-0.5%收窄到-0.2%,新涨价从-3.2%收窄到-2.8%。 根据国家统计局有关领导的解读,6月PPI环比转正,主要由上游和中游贡献。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上涨38.2%,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上涨1.7%,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上涨0.4%,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1.9%,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1.9%,这五个行业合计影响PPI环比上涨约0.42个百分点。 可见,6月PPI环比明显回升,一方面是因国际油价大幅上涨,另一方面则和国内建筑业的需求有关,6月建筑业PMI商务活动指数、新订单指数都小幅回落,但仍然处于高位。 6月生活资料PPI环比0.1%,其中耐用品的PPI环比-0.1%,连续9个月为负。反映了耐用品需求羸弱,这也和分行业的限额以上批零数据一致。 在前期报告中,我们提示了要防范通缩风险。6月CPI和PPI的同比都出现回升,并没有改变通缩趋势。 首先,经济供过于求的矛盾依然很突出。一是创有记录以来新低的6月核心CPI同比;二是企业订单不足,尤其是中小企业,6月官方PMI发布时,统计局有关领导解读称小型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较大,反映订单不足的小型企业占比高于大中型企业;三是工业产成品库存,如果剔除价格因素后,今年5月末实际同比10.5%,甚至比2015年12月提出“三去一降一补”时的实际同比8.5%还要高,企业面临着很大的去库存压力。 其次,经济回暖的持续性,可能并没有主流预期的那么乐观,总需求并不强。不可否认,二季度经济较快修复,生产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了,6月官方制造业PMI的采购、生产、需求、库存和价格等分项指数的组合,显示终端需求和经济都继续复苏。 市场关注的焦点是,这种复苏的持续性。固定资产投资是核心动能,其中,基建投资的确定性很高,不确定的是地产投资在经历一个季度的停滞后,赶工能维持多久。 6月初至今,全国水泥价格指数下跌了6.8%,和洪灾冲击建筑业的短期需求有关。但与此同时,全国石油沥青装置的开工率是上升的,从46.9%回升到52.1%,且高于前两年的同期水平。沥青主要用于道路工程,对施工条件有很高要求,6月沥青高产,意味着洪灾对建筑业施工的影响,可能并没有主流观点认为的那么大。 因此,我们认为建筑业活动,尤其是房地产投资活动的走弱,除了天气影响外,也和赶工消退有关。 最后,就业压力之下,拉低服务价格的同时,灵活就业人数的增加,也会降低一些食品和工业消费品的价格。 小微企业贡献了80%的就业,它的生产经营情况,对就业市场有较大影响。新冠疫情后,为保市场主体,加大了政策扶持。对比疫情前后的小微企业融资指数和扩张指数,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小微企业从有订单没钱,变成了有钱没订单。前面分析过,终端需求并不强,这个趋势还会延续,会逐步向就业市场传导。 三季度末、四季度初,CPI同比可能转负。7月开始CPI翘尾将快速回落,从7月的2.9%降低到9月的1.3%,10到12月则分别只有0.4%、0.0%和0.0%。今年5月和和6月的新涨价降到了-0.8%,如果后续供过于求的局面未能改善,CPI环比继续弱于季节性,三季度末、四季度初CPI同比有较大概率转负。
7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6月通胀数据。其中,CPI同比上涨2.5%,较5月回升0.1个百分点;PPI同比下降3.0%,较5月收窄0.7个百分点。 食品价格回升带动CPI止跌企稳。由于疫情反复、洪涝灾害、餐饮消费改善等因素,6月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2%,显著高于过去十年均值(-0.6%),同比也升至11.1%。其中,猪肉和鲜菜价格环比分别上涨3.6%和2.8%,较上月明显回升。而非食品价格环比下降0.1%、同比降至0.3%,其中服装、教育文娱(旅游)等分项出现回落,反映需求端依然疲软。 大宗商品价格回暖,PPI跌幅收窄。得益于全球经济重启、市场需求改善,6月国际油价、CRB现货指数均有回升;国内基建、地产投资快速反弹,带动工业品价格整体维持涨势。因此,PPI环比上涨0.4%,与PMI价格指数表现一致,其中石油相关(油气开采、石油煤炭加工等)、黑色采选和冶炼加工、有色冶炼加工等行业环比改善。 展望下半年,物价延续下行趋势。CPI方面,猪价同比已经见顶,随着未来几个月翘尾因素快速回落,叠加消费复苏迟缓,CPI将延续下行趋势,四季度可能降至0附近。而南方洪灾和疫情反复则主要是短期扰动,难以扭转下行趋势;PPI方面,虽然同比有望逐步回升,但考虑到油价拖累延续、有效需求不足,预期全年工业品价格中枢将维持在通缩区间。 资金“脱实向虚”,通胀压力可控。为应对疫情冲击,前期中国央行释放了大量流动性,1-5月新增社融同比超过45%。但由于实体回报率低迷,资金“脱实向虚”,流入股市、房市;近期国内股价、房价均出现由流动性推动的显著上涨。因此,由于大量流动性并未进入实体领域,本轮货币宽松短期未必导致高通胀。 当前通胀暂不是货币政策的核心关注点。二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中,删去了“保持物价水平总体稳定”、“控通胀”等表述,表明物价下行趋势基本形成,政策层对于通胀的担忧有所减弱。近期央行货政司的研究也认为,“今年物价涨幅有望保持在合理区间运行,恶性通胀和通货紧缩都不会发生”。 为把握保增长与防风险的平衡,近期货币政策从4、5月份的“极度宽松状态”回归“适度宽松状态”,重心也从“宽货币”转为“宽信用”和“调结构”。例如,6月央行创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和信用贷款支持计划,7月起下调再贷款、再贴现利率,目的均是有效发挥结构性工具的精准滴灌作用、提高政策的“直达性”,进一步保障中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稳定经济基本盘。
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纵观国内外汽车市场均受到不小的冲击,“黑天鹅”事件也加快了汽车产业的淘汰速率。随着各大车企上半年销量数据的陆续公布,几家欢喜几家愁的场面再次上演。 根据一汽集团近日公布的销量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集团上半年共计生产整车1,622,279辆,同比增长1.5%;销售整车1,630,923辆,同比增长2.3%。毫无疑问,产销双双逆势“飙红”的一汽集团脸上乐开了花。 根据乘联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狭义乘用车累计销量为770.4万辆,同比下滑22.5%,虽然整体汽车销量还未公布,但可以预见仍会大幅度下跌。由此可见,一汽集团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2.3%,还是远远优于大盘整体的表现。 2020上半年中国各大汽车集团销量一览表 车企销量(万辆)同比变化上汽集团(600104)204.49-30.24%一汽集团163.092.3%东风集团140.00-17.55%长安汽车 83.991.33%北汽集团--制表:Internet Info Agency 一汽集团在五大主机厂中表现如何呢?根据查询数据获悉,除了北汽集团暂未公布数据外,一汽集团力压上汽集团、东风集团、长安汽车,成为实现同比增长最高的车企,这样的表现在大环境不利的当下实属难得。 我们纵观一汽集团上半年的销量版图,可以用“喜人”来形容,其中主力销量的仍是合资板块,不过支撑一汽集团实现逆势上涨的却是自主板块。 一汽集团旗下各品牌2020上半年销量一览表类型品牌销量(万辆)同比变化自主板块红旗7.00110.7%奔腾4.87-2.8%解放27.8235.6% 一汽-大众84.40-5.4%一汽丰田35.080.7一汽马自达3.41-14.1%制表:Internet Info Agency 在自主板块方面:红旗品牌上半年累计销量达70,045辆,同比增长110.7%;6月份销量为15,422辆,同比增长92.5%。事实上红旗品牌在今年持续保持上涨的趋势,哪怕是在疫情最严重的2、3月份,同比涨幅也达两位数以上。由此可见,红旗品牌已经具备强大的抗风险能力,以及旗下产品在市场上的“热销”程度。 解放品牌上半年累计销量为278,235辆,同比增长35.6%;6月份销量为48,672辆,同比增长94.5%。在当下车市呈现乘用车市场弱,卡车市场强的“乘弱卡强”的特征下,解放作为中国重卡的领军品牌,一直是一汽集团的“利润奶牛”。值得一提的是,解放品牌已于今年5月份正式登陆A股,由此可见一汽集团对这份“优质资产”的重视程度。 奔腾品牌今年以来整体表现中规中矩,上半年销量为48,650辆,同比减少2.8%;6月份销量为12,357辆,同比减少8.02%。不过奔腾在下半年将有多款重磅新车将要推出,届时有望提升品牌整体销量。 在合资板块:一汽-大众上半年累计销量为84.40万辆,同比减少5.4%;6月份销量达178,572辆,实现了同比高达18.4%的增长,表现可谓十分优秀。一汽丰田上半年累计销量为35.08万辆,同比增长0.7%;6月份销量为81,449辆,同比增长28.9%,同样非常亮眼。一汽马自达上半年累计为3.41万辆,同比减少14.1%;6月份销量为10,015辆,同比增长17.5%。 一汽集团旗下部分品牌2020年销量目标完成率一览表 品牌2020年销量目标(万辆)上半年完成率红旗2035.0%奔腾2024.3%一汽-大众232.536.3%一汽丰田7745.5%制表:Internet Info Agency 一汽集团虽然没有制定2020年总销量目标,但旗下各品牌均在年初立下了“flag”。从上表可以看出,虽然遭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但一汽丰田上半年的目标完成率仍达到45%以上,红旗和一汽-大众也均在35%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当下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汽车市场回暖将拉动销量的提升,另外新产品的持续推出,也会带动销量的持续增长。 一汽集团下半年重磅新车规划 品牌车型级别时间红旗H9中大型轿车7月上市E-HS9全尺寸纯电SUV年内推出奔腾E01中型纯电SUV 7月上市D357中型轿车年内上市D365小型SUV一汽-大众 新款CC/跨界猎装版CC中型轿车年内亮相ID.4紧凑型纯电SUV年内亮相一汽-大众奥迪奥迪Q5 Sportback中型SUV年底首发制表:Internet Info Agency 从表中可以看出,红旗H9将于7月份正式迎来上市,该车自今年初在人民大会堂亮相以来,凭借着庄重、大气的设计备受消费者关注,同时该车也代表着中国汽车工业的水平。此外,在去年法兰克福车展亮相的E115的量产版――E-HS9也将在年内推出,该车定位全尺寸纯电SUV,续航里程或超600公里。 前面提到,奔腾品牌也将在今年下半年推出多款全新产品,其中包括定位中型纯电SUV的E01、定位中型轿车的D357以及定位小型SUV的D365,届时有望扭转目前颓势,从而实现整体销量的增长。 一汽-大众今年下半年同样动作频频,新款CC/跨界猎装版CC以及定位紧凑型纯电SUV的ID.4有望在下半年一同亮相;一汽-大众奥迪Q5Sportback也将在年底迎来全球首发。此外,一汽丰田和一汽马自达目前暂未公布具体的新车计划。 写到最后:可以看出,自主品牌优秀的市场表现支撑了一汽集团在上半年销量的逆势“飙红”,同时下半年红旗、奔腾还将推出多款重磅产品,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提升集团整体销量,另一方面也展示了一汽集团的自主研发能力。相信在不远的未来,一汽集团旗下自主板块也能撑起“一片天”。
7月9日,TCL电子(01070.HK)表示,2020年第二季度公司的电视机销售量强劲拉升,同比上升15%,表现较一季度大幅改善。公司中国市场和海外市场的品牌电视机销量分别同比提升13%和40%,表现优于预期。 得益于全球供应链持续布局、二十年海外深耕经验及全球Top3头部品牌效应,公司在疫情期间对市场变化和需求做出了迅速敏捷的反应与部署,TCL电子2020年第二季度品牌电视机销售量同比显著提升32%至581万台。全球范围内,2020年上半年品牌电视机销售量达1,008万台,其中量子点电视销售量同比增长超九倍。 全球经济复苏在即 生产、消费进入“快进”模式 二季度,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复工复产进入“快进”模式,消费也逐渐回暖。TCL电子在不断巩固线下渠道优势的同时,加大对线上渠道的投入与部署,4月不但上线了新型数字化营销工具,还开展了“战县乡、拓万店”活动。 2020年上半年,TCL品牌电视在国内线上销量同比提升13.4%。在全国关注的“618”活动中,来自中怡康的数据显示,TCL电子线上销售额和销售量排名均上升至第二位(6月1日-6月21日),线下销售量排名保持第一;来自京东的数据显示,TCL品牌电视618当天在京东渠道排名第一。此外,在产品创新方面,TCL电子推出的电视新物种XESS旋转智屏可自动旋转成竖屏,首创实现手机和大屏无缝切换,且搭载升降式AI摄像头,并支持多屏互动,有利于拓展健身、购物和在线教育等增值服务内容。 TCL电子深耕海外20多年,目前,TCL电子已经在中国惠州、成都、内蒙,海外的波兰、越南、巴西与墨西哥等国家建立了10多个工厂,全球产能布局超2,600万台/年(不含代工业务),在美国、欧洲、日本、中国香港以及内地多个城市建立了研发中心,产品销售到119个国家和地区。 互联网服务收入持续大幅提升 雷鸟科技入选2020胡润中国准独角兽企业 受益于公司品牌价值提升和电视机产品销量增长,TCL电子互联网业务用户规模持续扩大。2020年1至4月,雷鸟网络科技实现收入2.7亿港元,同比显着增长67.6%,其中会员业务及增值业务收入分别同比大幅提升75%及215%,且增值业务收入占比提升15个百分点至32%,净利润达1亿港元,同比大幅增长103%,盈利能力持续增强。另外,胡润研究院6月17日发布《2020胡润中国瞪羚企业》,评选出100家三年内最有可能达到独角兽级十亿美金估值的中国高成长性企业(瞪羚企业),雷鸟科技是深圳唯一上榜的人工智能企业。 TCL电子在6月提出收购TCL通讯进军手机业务,希望透过电视跟手机业务强化“大屏-中屏-小屏”的全场景智慧显示生态的协同效应,致力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科技公司。安信国际在7月7日发布研报中表示,TCL电子已经逐渐走出传统制造业的定位,未来将逐步成长为以“TCL品牌”为核心的消费电子企业,想象空间可以对标拥有完善互联网产品生态的小米公司。安信国际以10倍目标P/E估值和2020E的盈利预测计算,确定公司目标价6.07元港币,较现价有40%的空间,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