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企业债券融资对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国家发展改革委26日发布了《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项企业债券发行指引》(简称《指引》),明确了专项企业债券发行的适用范围、支持重点和发行条件等。 《指引》明确,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项企业债券由市场化运营的公司法人主体发行,适用范围为县城及县级市城区内的,兼顾镇区常住人口10万以上的非县级政府驻地特大镇、2015年以来“县改区”“市改区”形成的地级及以上城市市辖区的项目。 专家表示,县城产业平台公共配套设施、县城新型基础设施以及支持环境卫生、市政公用、商贸流通、新型文旅商业消费聚集区公共配套等设施,是本次专项企业债券主要支持的领域,这表明国家正加快推进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工作。 《指引》指出,允许使用不超过50%的债券募集资金用于补充营运资金,用于项目建设部分的募集资金可偿还前期已直接用于募投项目建设的银行贷款。支持信用评级优良企业以自身信用发行本专项企业债券。对已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资金的项目,优先支持项目实施主体发行企业债券,以支持募投项目所需资金的足额到位。
在这篇文章,我们会深入介绍第一个债券投资机构,也是最重要的债券投资机构——商业银行。 债券投研人员,对商业银行的研究其实很杂很广,他们要懂银行投资逻辑,也要懂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还要懂各种监管要求。 比如假设银保监会出台了某项新的监管政策,要求银行存款占总负债的比例不能低于70%,问这会对债券市场产生什么影响? 显然,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首要前提是了解银行是否有类似的监管要求?然后去查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看银行的存款负债比例是否显著低于70%,该政策是否会对商业银行的行为构成影响?最后再依据银行资产配置的逻辑去推测银行会怎么应对,应对方式会对债券市场产生怎样的影响。 所以写“如何研究商业银行的投资行为”这样一个主题,是一个很困难且要涵盖非常多杂乱信息的工作。 为了尽可能有条理的囊括更多信息,我们把对银行行为研究的方法论分析,划分成了银行的资产配置逻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解析、银行的监管约束解析三大部分。 本文先介绍前两个,监管约束解析由于篇幅过长,我们将在另起一篇专门来讲述。 1 银行的资产配置逻辑 对银行来说,它可以持有的资产主要是固收类的资产,包括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简称“非标”)、债券、信贷及固收产品。非固收类的资产,比如股票、一级股权投资,商业银行投资的比例非常小。背后的原因,有两个: 1、二级股票缺乏保护垫,没有固定的收益,风险太高,对银行表内合法刚兑的存款负债及较少的资本金是很大的威胁。想一下,一个地处某个县域的农商行,找不到优秀的股票投资经理,如果用储户的钱投资,碰到了十几个跌停板的个股呢?不说几个银行,一个银行碰到了,在铁索连舟的金融体系前,这都是致命的。 2、一级股权,除了没人才、风险太大外,还有一个原因是流动性差,退出困难,会不断蚕食银行的流动性,期限错配会非常严重。 所以,商业银行被限制只去拿有固定收益的资产。在非标、债券、信贷及固收产品(比如货币基金、券商集合等)中,银行投资选择多配哪一项,有它自己的考虑。 (一)非标 按照央行发布的《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非标是指不满足五类要求(图表1)的债权资产,包括信托贷款、委托贷款、信托收(受)益权等。 对银行来说,投资非标有三个好处: 一是收益很高,低的时候也有6%-7%,高的时候至少有9%以上的收益; 二是能带来存款等其他的一些辅助收益。现实中,一个企业从银行手中融到了钱,那企业要在这个银行开设存款账户,一般就把钱存在这个银行了,所以银行也就多了笔存款。 2013年后,随着科技的发展,比如余额宝的普及、天天基金等互联网代销平台的壮大,大家拿到钱之后去买资管产品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在存款收益率与资管产品收益率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的背景下,银行存款越来越稀缺。所以能带来存款的业务在现在是非常吃香的。 三是有些时候可以节省资本占用。 什么意思呢?大家都知道,银行是个高杠杆经营的金融机构,自己的资本金很少,靠的是储户的存款,他们所投资的资产是有风险的。 比如贷款,有信用风险,企业可能会破产,造成银行坏账。还有比如国债,虽然无信用风险,但有利率风险,利率上下起伏波动会对银行持有国债的价格造成冲击,可能会让银行产生损失。 面对这些投资资产所带来的风险,银行需要有足够的资本金,表明自己有足够的吸收风险爆发带来的损失,否则只靠储户的存款,出现了风险,拆东墙补西墙,银行就变成空手套白狼了的机构,储户的利益无法得到保证。 所以,为了给银行约束,银保监会设置了监管指标,叫资本充足率,来衡量银行资本金是否充足,计算公式大概可以写成: 资本充足率=银行资本金/(信用风险敞口+市场风险敞口+操作风险敞口) 这里分母所说的敞口,表示的是银行投资一项资产所面临的各类风险。一般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我们不怎么看,因为这是一个总量的值,量也很小,主要看信用风险敞口。 信用风险敞口等于资产的投资额乘以一个风险系数。比如我投的是信用债,那么这个系数就是100%,国债没信用风险,那就是0%。这个系数指代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资本占用(风险权重)概念。我们说资本占用高或风险权重高,指的就是风险系数高。 非标,它实际上是一种面向非金融企业的贷款,按理说应该和信用债一样,都是100%的风险系数。 但在银行的实际业务开展中,非标往往会和同业投资联系在一起,而同业投资项目按照银监会的要求,有些是只要按照25%或20%来计提资本金的。所以有些银行在以前会钻这种空子,把非标投资包装在同业投资里,少计提资本金。 当然这种模式在现在严监管的格局下,被查的很严,少了很多。 (二)信贷 信贷和非标很像,除第三点资本占用有时会少外,其他优势好处基本也适用。所以这给银行很大的配置非标和信贷的动力。 但任何事物有利就有弊。银行投资非标和信贷有这么多好处,自然也就有不少弊端,否则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就会全变成贷款和非标了。 具体说信贷和非标的弊端,大概有两个。 第一个是大部分的信贷和非标计提资本金的权重高,除了一部分监管鼓励投向的行业与业务领域比如小微贷款算75%,小于100%外,基本上大部分都是100%。这也就是说,放一笔钱给企业,你就要准备好相对应的资本金来对标,这对银保监会严格考核要求的资本充足率是很大的耗损,银行会有很大的考核压力。 第二个是流动性问题。贷款和非标期限比较长,大部分都在2年以上(也有部分是短期或流动性贷款),也基本可以说没有交易流转变现的空间。 一旦银行用储户的存款放了钱,那就基本算是做了期限错配,就要不断吸收存款来养着,银行会有负债压力,银监针对银行流动性设置的考核指标也会有所恶化。 (三)固收类产品 固收类产品其实就是广义基金的概念,包括银行理财、券商资管、公募债基、货币基金、信托计划等。 不同的银行,对这些产品的偏好也不同。以投资的数量规模也不能简单的说哪一项是主要的投资项,我们可以知道的是货基、债基和券商资管应该位居前三,同业理财和信托相对偏少。 为什么商业银行要投这些资管产品?这些资管产品归根到底最终投的资产还是债券、信贷类非标等,和银行自己投的资产类别基本相似,为什么还要借这些资管机构来投呢?银行还白白多花管理费。 逻辑没那么简单。银行之所以会产生投资这些产品的动力,有四点原因: 1、找通道,主要是冲存款或放款融资,维护客户。冲存款这一点,货基最为典型,货基是免税的,很多银行发存单去买货基,货基再将资金放在银行当线下同业存款,这样银行就借货基实现了存款增长的目的。 而放款融资这一点,以信托为主。银行自己虽然可以放贷款,但有些重要的客户的融资需求,在以下两种情况下,银行是没有办法满足的:一是单个客户的授信到极限了,再授信就超出监管要求限制了;二是监管禁止投向的行业企业,比如说现在所说的过剩产能行业,四证不齐的房地产企业等。 这些企业,银行可能和他们有较多业务往来,不想得罪,所以就找理财、找信托,做一个资管放款,让他们帮忙放款,自己真实出资,或做担保,来满足这些企业的需求。 2、流动性管理,主要是货基、债基等一些流动性好的产品,方便银行调剂表内的流动性,做好流动性安排。 3、低风险获利。这是任何一个需要盈利的企业都需要首要考虑的。而中国国内的资管产品很庆幸,除部分产品外,其他大部分都能达到报出的业绩基准,风险低,收益还不低。2017年时,券商资管报价不到6%,基本算不上高,现在因为债券收益率下了比较多,报价也随之下来了,但比起自己去配置或投资债券的收益率依然还是要高。 还有些创新性的固收产品,甚至可以说是基本无风险,比如2019年下半年开始盛行的摊余成本法债基。银行买入公募定制的摊余成本法债基,公募基金用银行的资金去银行间市场买3-5年期的政策性金融债,直接持有到期吃票息,不用管债券市场的波动,银行那边反映出来的净值趋势是一条直直向上且无回撤的净值曲线,同时享受免税和无风险收益。 4、借助外部力量做不能做之事。银行自己虽然能做投资,但有两个问题,一是人手不够,专业度不够。,这一点主要集中在很多城商行和农商行等中小行里,他们很多要一人兼多职,交易员有可能是投资经理,还有可能是信评,忙不过来;二是和非银比起来,银行还是太保守,很多债券想买但行里的合规风控可能过不了,负债成本又高,所以需要借“马甲”,通过买入非银机构的资管产品来间接持有,提高投资收益。 (四)债券 银行投资债券,往往不仅仅是为了明面上的收益,很多时候银行要综合考虑流动性管理、资本占用、税收和监管要求等多个因素。 如果银行只是根据明面上的收益来配置债券,那我们看到的银行债券持仓结构大概率会是流动性极佳的活跃券(用于交易)+长久期高票息的地方债/政策性金融债/信用债(持有至到期)。 但从我们的从业经验来看,商业银行实际的持仓比较均衡,各个期限和品种都会持有,尤其偏好5年期以内的利率债,对于超长久期(20年以上)的国债/政策性金融债的偏好反而一般。 可见,银行投资债券并没有那么简单。 首先,不同的银行,他们看待债券投资收益率的方式是不同的。 有些银行领导对金融市场部(银行负责债券投资的部门)考核的是税后到期收益率(即扣除税收的收益率)。 不同的债券它们面对的缴税要求是不同的。比如国债,银行投资国债,获得的利息收入和资本利得是不用缴纳所得税和增值税的;但信用债就不同,虽然票息收入更高,但要缴纳25%的所得税,扣掉这25%的税收后,其投资收益是否还高于国债的收益就不好说了。 还有些银行领导认为行里的资本金比较稀缺,要节省资本金,所以对所有投资资产收益率考核,除了考虑税收因素外,还要考虑资本占用带来的机会成本。 什么意思呢? 我们之前说过,贷款和非标因为有信用风险,需要占用一定比例的资本金作为风险抵补,信用债是企业发行的,背后是企业的信用,和贷款非标本质上是一样具有信用风险,因此也要占用资本金。 被占用的资本金本来是可以另做它用赚取其他收益,但现在因为投资了信用债,这一部分资本金便被锁定了,因此在考虑信用债的投资收益时,必须要扣除资本占用可能带来的收益(机会成本的概念)。 那怎么算被占用资本金的收益率呢? 很简单,可以用净资产收益率(ROE)计算。净资产收益率的定义就是每一单位净资产(资本金)能够带来的回报率,因此如果投资信用债占用了1单位的资本金,那么其资本占用的机会成本便是ROE。 举个例子。假设某银行,资本充足率(资本金/加权风险资产)是10%,净资产收益率(ROE)是12%。该银行投资了1单位信用债,信用债的收益率为6%。 这1单位的信用债按100%的风险系数计算,要耗费资本金1*100%(风险系数)*10%(资本充足率)=10%,按照12%的ROE计算,这10%的资本金可以给银行带来10%*12%=1.2%的收益。 因此,银行投资1单位信用债,最后的实际收益率应该是6%-1.2%=4.8%。 按照以上综合考虑税收和资本金的原则,我们做了个粗略的测算。从图表2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如果真的考虑税收和资本占用的因素,国债的收益率其实一点都不逊色于政策性金融债和企业债。 其次,银行有时是身不由己,受监管的约束比较大,没办法随心所欲。 这一点影响最为明显的是银行会很偏好投资短债和利率债。 这些短债和利率债,在银保监会和央行给银行设置的监管体系中,有很高的地位,能够帮助银行在流动性监管考核要求中达标。 具体的,我们就不展开了,因为我们马上会专门出一篇银行监管约束的报告,作为银行投资行为的续章,读者朋友可以在那一篇文章获得更详细的信息。 这些短债和利率债,对银行自己做流动性管理也很有帮助。如果哪天,银行自己发现表内出现了流动性缺口,负债增速跟不上资产的增速,那么直接在市场上抛掉这些流动性好的利率债,或者短债到期后不再续投回收流动性即可。 有些地方的农商行管理机构(省联社)为了防范信用风险,也会给农商行施加额外的监管约束,比如要求农商行不能投资信用债,只能投资利率债;或是要求农商行只能投资AAA评级或白名单里的信用债。这也给银行自身的投资行为构成了约束。 还有一点,对银行尤其是区域性银行的投债行为影响很大——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虽然现在我们的金融管理是垂直化管理,地方性的金融机构由中央的金融管理部门管理,地方政府名义上没有管辖权,但现实中,区域性银行依然会非常顾虑地方政府,会积极的去拿地方政府发行的地方债与地方城投债,以此维护好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除了维护关系,这里面银行自己也能获得相应的收益,比如获得地方政府下面的机关单位存款,以此扩大规模;地方城投一般有地方政府的隐性背书,相对而言也是一类不错的高收益资产。 (五)银行如何决定资产配置 我们之所以会花这么大的篇幅,来说信贷、非标、固收类资产,这些似乎和债券没有太大关系的资产,是因为银行的投资行为是一个在经济周期、监管和负债三方约束下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形成的行为。 这些资产和债券有很多扯不清的关系,会影响银行投资债券的意愿和规模。 比如替代关系。在经济周期处于复苏或过热的时候,实体的投资回报率比较高,企业盈利状况好,信用风险小,一般也会有扩大再生产的需求,那么这时企业信贷和非标增量会比较高,银行会多配这些资产,减少债券的投资规模。我们说经济变好,债券市场会走熊,这就是其中一个原因。 再比如联动关系。在一个严监管的周期里,银保监会和央行对不规范事件频繁发生的非标及同业投资的固收类资产限制往往较大,银行在监管的压力下,往往会减少对这两类资产的配置,这会直接导致处于银行下游的公募基金、券商资管等其他广义基金产品的规模缩减,市场上可用于配债的资金减少,使债券市场收益率上行。 所以,一个优秀的债券投研人员,不单单要对债券市场有深刻的了解,还需要对资管业务模式、金融监管、经济周期和投资者行为等方方面面有深刻的理解。专攻机构投资者行为的债券研究员,往往也会是不差的银行研究员。 具体到某一个年份,要决定信贷、非标、债券和固收产品投资的规模和比例,不同的银行有不同的决策方式,但我们可以大体的将他们分成两个类型。 第一个类型是主观型。归属在这个阵营的银行,不会有明确的资产负债管理部门,银行基于上一年的收入和盈利水平,对各业务部部门制定下一年的收入和盈利考核目标,然后根据需要达成的盈利目标,分配给这个部门多少的风险资产额度、多高的资金价格等等具体的指标。 这种主观型的决策方式一般出现在农商行和部分经营能力偏差的城商行里。 第二个类型是相对客观型。这种类型的决策,一般会有一套复杂的资产负债管理系统,多出现在大行、股份行和部分经营能力较强的城商行农商行里。 首先,这些银行一般会由高层、各业务部门的领导以及风控合规等相关人员组成决策委员会,对资产负债表结构、未来发展方向等大面上的东西,作出战略性的展望要求。 比如说,今年消费信贷很火,监管机构想打击金融空转套利,那银行决策委员会可能就会制定今年要大力发展零售金融、降低同业业务比例的大方向。 这一个过程实际就是银行领导根据自身对经济、监管和政策的预期来决定银行资产配置重点方向的过程。 在决策下来之后,战略的具体执行通常会由一个称为“资产负债管理部”(简称资负部)或“计划财务部”(简称计财部)的部门来执行,由它来统筹全行每个资产负债品种的期限、利率、规模等具体的事项,以完成行业制定的盈利目标。 要做好这一点,资负部门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要监测行里的流动性风险和日常的流动性分配,决定银行要承担多大的利率波动风险,怎样才能消耗最少的资本金,做最优质的业务等等。 而在这些工作当中,对银行的资产配置行为有最重要影响的是:资负部门担当司库职责,进行FTP核算。(有些中小银行可能没有设立资负或计财部,司库的职责会交给金融市场部) 什么叫FTP核算呢? FTP全称是内部资金转移体系,它可以衡量每一项业务对行里利润的贡献程度,能够调节银行资产负债结构。 比如说,银行最基本的存贷业务。一般来说,银行支行的存款业务人员,每个季度都在积极拉存款,对银行的负债和规模扩张有很重要的贡献。 但这些存款如果不通过贷款是没办法给银行创造收入的,所以这些存款业务人员的绩效和给行里的贡献,一般情况下就很难和贷款业务割裂开来衡量。 但在FTP体系下,这个问题很容易能够解决。 当资负部门担起司库职责时,它就像是一个中介,存款业务人员从居民和企业部门手中揽储,假设是以3%的存款利率拉来的存款,那么存款业务人员把这个存款“卖给”司库,司库依据它自己制定的一套复杂的定价模型,给存款业务人员假设4%的价格,那么存款业务人员给行里的贡献便是4%-3%=100BP。 如果是贷款部门,他们相中了一个企业客户,企业客户愿意支付7%的贷款利率,那么他们可以向司库“购买”资金用来发放贷款,司库假设按5%的价格将资金“卖给”贷款部门,那么贷款部门完成这笔贷款便能获得7%-5%=200BP的利差。 如果银行觉得经济不景气,给企业贷款的不良风险比较高,想加大债券资产的投资比例,那么资负部可以调高给贷款部门的资金利率,比如从5%的价格上调到6%,这样银行贷款部门开展业务所能获得的利差收入(对行里的贡献和绩效)是减少的,其业务开展积极性降低,难度加大,从而使银行负债资金配置到信贷上的规模下降。 同样,银行如果希望加大债券(利率债)资产的投资,那么司库给债券投资部门的资金价格可能就会相应的调低。 利用这样一个调节手段,银行还可以调节负债的结构。比如希望提高存款负债比例,那么就提高司库“收购”存款的价格。 总之,如果银行的资负部门担当司库,设计的FTP核算体系足够科学和实用,那么它们确实可以通过FTP来指挥银行的资产配置行为。 当然,我们这里说的决策委员会进行战略决策—资负管理执行这样一整套流程,实际是一个非常完美和理性的流程,现实中可能没有几个银行能完全实现,但这不碍事,逻辑和道理是共通的,现实中银行确实会有这样一个过程。 很多主观决策资产配置的银行,可能也会设置所谓的决策委员会、司库等环节,但我们依然会把它归类为主观型,因为对这些银行来说,这些环节基本不会发挥作用,大部分时候这些银行的决策是依靠少数人的主观判断而得。 2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解析 如果说我们在上一部分“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的逻辑”中讲的是理论,那在这一部分,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解析,我们要讲的就是对理论的数据分析和验证。 我们先来看一个真实的上市银行报表。(图表4) 报表看着非常杂乱,项目非常多,但我们仔细看,会发现有几个项目占比非常小,比如资产端,像固定资产、贵金属这种,对我们研究银行的投资行为也没什么帮助,所以我们不妨对这个报表进行简化和整理。 依据我们的从业经验,我们将其简化成了图表5。 (一)资产端解析 在资产端,商业银行重要的有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发放贷款和垫款、同业资产和金融投资四大项。 1、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现金和M0是相反的概念,它是指银行的库存现金,是银行留在自身金库中用于应对储户取现而自由支配的资金。只有当储户取现时,这部分现金才进入经济系统中,变成流通中的现金(M0)。 一般来说,这部分现金银行留存的很少,因为这部分现金留存在金库中,不会给银行带来任何的收益,对银行而言是纯粹的成本耗损。 它的波动变化通常情况下也不大。只有在特殊的节假日——春节前后,年前居民为过年先大规模取现,年后又大规模存钱,这部分现金的规模才会发生比较大幅度的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经常说的银行拉存款,拉的是流通中的现金(M0),其实是把流动性中的现金(M0)转换为银行库存现金的过程。 存款中央银行款项,主要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超额存款准备金和财政存款三项。 法定存款准备金是商业银行按照央行要求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缴纳的准备金,其基数是商业银行的一般存款。 假设银行吸收了100亿的一般存款,央行规定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10%,那么银行便需要缴纳10亿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冻结在央行的准备金账户中,无法使用。 超额存款准备金是超出央行规定缴纳的法定存款准备金规模的部分,这部分我们通常称为超储。 超储是商业银行可以自由支配的资金,也是银行买债、放贷、投广义基金或拆借给其他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 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比如降准、公开市场操作、MLF操作等给商业银行提供的流动性,最后也是体现为超储的增加。 因此超储可以说是债券市场最重要的流动性供给,也是债券投研人员最关注的流动性指标之一。 财政存款,更准确的说法是“划缴财政存款”,和金融数据中公布的财政存款以及我们经常听到的国库定存有很大的差别。 金融数据公布的财政存款,是财政部在央行开设的国库账户的存款变化。 企业或者个人缴税,政府发行国债和地方债募集资金,都会造成国库账户中的财政资金增加,财政存款增加。 而财政部下发财政支出给各个机关单位,让这些机关单位去执行政府职责,比如建基建项目,这个过程反过来会造成国库账户中的财政资金减少,财政存款减少。 国库定存是另一个概念。经过多年的累积,国库账户中其实已经有了不少的财政存款,这些财政存款如果只是安静的呆在国库账户里,没什么收益,那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资源的浪费。 所以为了盘活财政存款,央行还会不定期的进行国库定存招标,也就是把这些财政存款拿出来,让银行去报价竞争,使这些本来躺在央行国库账户中的财政资金变成银行的存款负债。 而我们这里说的“划缴财政存款”在资产负债表中属于资产项,显然和国库定存是有明显差别的。 它其实是商业银行担当经济主体和国库账户收付中介形成的财政资金遗留。 我们前面说的企业缴税会增加央行国库账户的财政资金,这个过程不是由央行操作执行的,因为央行通常不和非金融机构发生业务往来。 更具体的流程是,商业银行先从企业存款账户中扣缴税款,然后商业银行将这些税款上缴给央行,央行将其纳入到国库账户。 下发财政支出,也是首先将财政资金划缴给商业银行,然后由商业银行将这些财政资金划缴给机关单位的存款账户。 在这样一个“代收代发”的过程中,未被及时或充分利用,依然遗留在商业银行账户中的财政资金,便沉淀形成了“划缴财政存款”。 这部分沉淀的资金,显然银行并不用为他支付任何的利息,所以并不能算作是商业银行的负债。 2、发放贷款和垫款 贷款和垫款是商业银行资产项中规模最大的一项,也可能是各位读者最为熟悉的一项。 贷款概念无需解释,各家银行的主营业务,每家银行发出去的贷款(包括票据贴现)加总一起构成了央行发布的金融数据中的信贷规模。 垫款是指商业银行为客户垫付的款项,比如某企业资金周转出现困难,无法向上游支付支付原料款,商业银行代替它支付。 两者的比例,我们不可知,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也基本不会公布,但从常识直观来看,垫款的比例应该极小,贷款是这一项目最重要的组成,因此我们把它看做银行信贷规模就行。 对债券投研人员来说,如果不是有意看银行的信用风险状况,那研究某个银行的贷款项目,基本没什么意义。 我们更希望也更喜欢看所有银行加总得到的总量数据,商业银行贷款资产这一项,可能只有在我们希望去了解信贷的结构也就是信贷的流向时,才会有些许的帮助。 3、同业资产 同业资产按照行业内的共识,包括拆出资金、买入返售和存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三个科目。 拆出资金是无需抵押品,银行直接“贷款”给其他金融机构的资金,分为同业拆借和同业借款两种。 同业拆借的期限短,一般不会超过1个月,最长的极限也就1年,一般是银行和银行之间在线上操作,是拆出资金项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而同业借款的时间长,4个月至3年不等,主要面向的群体是消费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非银金融机构,在线下操作。 由于拆出资金的行为本质上是一个“信贷”行为,存在信用风险,所以无论是同业拆借还是同业借款,都要占用银行的资本金。 但因为同业拆借面向的是风险相对更低的银行同业,所以风险系数更低,期限在三个月以内(含三个月)时,风险系数是20%,超过三个月是25%;而同业借款不管时间长短如何,都要100%。 买入返售和拆出同业类似,都是银行给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不同的点在于,买入返售是一个“抵押贷款”,它需要银行先买入某项金融资产(“收抵押品”融出资金),再在约定时间,按固定的价格,将资产卖回给资金融入方,以此收回资金和利息。 买入的资产,按照银保监会发布的127号文《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必须是银行承兑汇票、债券等在银行间市场、证券交易所市场交易的具有合理公允价值和较高流动性的金融资产。 如果买入的资产是债券,那么银行买入返售的行为其实就是我们在《初探债市》中所说的债券回购交易行为。 我们前面说,超储是债券市场最重要的流动性供给,表示商业银行可以自由支配的资金,这里说的两种同业资产科目——拆出同业和买入返售表示的是,商业银行将这些流动性供给传递给其他机构的方式和规模。 当然,由于银行报表是一个季末的存量时点数据,更准确的数据可能是交易规模这种流量数据。 存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简称存放同业)是银行在其他银行和财务公司的线下存款,我们简称同业存款。 它的性质和前两个完全不同。 前两个我们说本质上是“贷款”,资金的所有权发生了转移,银行是为了获得利息收入。 但存放同业,资金所有权不会发生转移,资金仍然归属银行。虽然也有部分存放同业是为了获得利息收入,但还有些时候银行是为了方便结算。 4、金融投资 金融投资里面包含了我们前面所说的债券、非标和固收产品三大类资产,是债券投研者最关注的项目。 但这一项最近几年因为会计准则的变化,科目分类也发生了变化,大家在做纵向对比是,会比较困难。 在2018年以前,所有银行都会将金融投资分成“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金融资产”和“应收款项类投资”四个科目。 2018年之后,根据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IFRS9), 开始陆续有银行将金融资产重新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FVPL)”、“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FVOCI)”以及“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AMC)”三个科目。到现在,基本上所有上市银行都采用了这一新分类方法。 我们主要讲述的也是新分类下的三个科目。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AMC),它对应的是旧分类下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应收账款中的大部分非标和债券资产。 在这一科目下的资产有两个最为重要的特点:一是持有资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本金和票息收入,持有时间会一直到债券/非标/固收产品到期;二是估值方式顾名思义,是以摊余成本法计量估值。 什么是摊余成本法?简单而言就是以买入成本为入账价值,然后将存续期内的利息收益平均摊派到每一天的一种计量方法。 比如说,某银行以100元的价格买入了一张期限为1年,票息收入为6%的债券,准备持有至到期,银行将这个债券放在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科目。 这意味着,银行将这个债券入账时,记得摊余成本法计量的金融资产项增加100元。 同时,在未来1年,银行要把100*6%=6块钱的收益平摊到每一天,每一天这个科目都会稳定的增长1.66%(6/360,假设一年按360天计算)。 通常来说,我们将这种不考虑市场价格波动,只以获取本金和利息收入为目的债券投资,称为配置盘。 显然,只要司库给银行债券投资部门提供的资金成本小于债券的收益率,那么配置盘买入就是有利可图的,而且还不用考虑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投资风险。 他们担心的其实更多是买入配置时的收益率水平是否足够高。 如果说银行在10年国债到期收益率3%的时候就大规模买入配置,但两个月后,10年国债到期收益率上行到了4%,这时银行的配债资金已经被占用,无法继续买入更高收益率的10年国债。 从这个角度看,债券的配置盘实际是天然的空头。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简称FVOCI),它对应的是旧分类方式下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以及“应收款项投资”这两项中的金融资产。 记在这个科目下的金融资产,它的特点是:1)银行持有的目的不“单纯”,可能是为了长期持有获取利息收入,也可能是想在市场价格大幅上涨时卖出获取资本利得;2)顾名思义,以公允价值为计量估值方式。 什么是公允价值?这个其实是一个比较难说清楚的问题,简单而言它是一个被大家(最重要的是监管机构)普遍认可且能真实准确反应金融资产内在价值的价格。 比如说债券,它可以流通交易,也有专门的受监管认可的中债登或中证登为其提供估值,那么大家交易出来的市场价格或是中债登/中证登估值就可以作为公允价值。 这个公允价值会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以其为入账计量方式的金融资产价值自然也会随着公允价值的变化而变化。 比如说我们上面举的例子,银行买入一张债券,价格是100元,两个月之后,这个债券价格假设上涨变成了102元,那么这个债券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账面价值就会马上变成102元。变动的2元钱,按规定被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不影响银行的当期利润。 按照这样的一个估值方式,我们其实可以比较确定的认为,这个科目下基本不会有银行直接投资的非标资产,大多数会是债券或是公募债基与货基。 因为目前来说,非标基本不能被公允价值计量,它一基本没有流动性,二没有一个受大家(监管)广泛认可的机构对其进行准确估值,或者说缺乏除摊余成本法计价之外的估值方式。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简称FVPL),它主要对应的是旧分类下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其他三类中,不符合“以摊余成本法计量的金融资产”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损益的金融资产”分类要求的金融资产,也会被纳入到这一新科目中,所以这个科目可以看做是一个大的收容站。 它的主要特点在于:1)持有的大部分资产,其目的都是为了交易获取资本利得收益;2)以公允价值为计量方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会影响银行的当期利润。 但是,和FVOCI不一样,虽然这个科目是要求按照公允价值计量,但是这个科目也是一个收容站,很多流动性不好的资产比如非标等由于不符合相关条件也会被放置在这个科目下。 在这一科目下的债券投资,由于其目的是为了交易,所以被称为交易盘。它和“以摊余成本法计量的金融资产”科目中的配置盘截然相反,它希望债券到期收益率持续下行,是天然的多头。 如果是这样一个推论,我们应该可以看到当债券市场迎来牛市(收益率快速下行)的时候,银行交易盘力量会明显上升,而在债券熊市(收益率上行)的时候,我们应该能够看到银行的配置力量增加。 我们以5大行的数据为例进行了验证,发现确实如此。在2018年到2020年的这一轮债券长牛市中,五大行的“FVOCI”和“FVPL”资产占总金融资产的比重明显上升,而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占比则逐渐下降。 有了对银行交易盘和配置盘的认识+资产负债表数据,我们其实还可以来验证我们前面说过的各类银行在债券市场上的投资风格。 图表11是我们对各个上市银行2019年年报披露的金融资产项目的整理,从中可以看出: 1)四大国有行持债风格明显偏配置,AMC资产的占比在60%左右,而明确用于交易的FVPL占比在11%左右。 2)股份制银行相比于国有行风格会激进一些,样本行里AMC资产的平均占比为53.5%,明显低于国有行,而FVPL资产的平均占比则达到了22%。 3)城商行在各类银行中表现最为激进,其FVPL资产的平均占比达到了27.73%,还有部分银行甚至接近40%,是各类银行中占比最高的。 4)农商行的风格分化比较明显,不过整体依旧是偏保守,样本行中FVPL资产的占比仅8.95%。有部分银行AMC的比例超过70%,但也有部分银行不足40%。 总体的结论和我们在《债券托管数据分析手册》中通过托管数据所得到结论基本一致。 (二)负债端解析 在负债端,对债券投研人员,比较有意义的项目有向中央银行借款、吸收存款、同业负债、应付债券四大项。 1、向中央银行借款 顾名思义,这一项负债是银行向央行申请“贷款”形成的科目,和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目前已知的有:再贷款、再贴现、中期便利操作(MLF)、公开市场操作(OMO)、常用借贷便利(SLF)等。 这些货币政策工具操作,基本的流程和套路都是银行用自身符合央行要求的资产作为“合格抵押品”,或私下一对一的向央行提出申请,或以公开招投标的方式向央行申请资金。央行再根据宏观调控的需要,确认合适的规模,将其划拨给银行在央行开设的准备金账户中,形成超额存款准备金。 所以一般来说,这个科目的增加或减少,直接对应的是资产端“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规模的增加或减少。 未来,我们很有可能会看到其他更具创新性的货币政策工具,这些工具未来可能会对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构成不同的影响,但只要商业银行增加了对中央银行的债务,那么这些工具最终都必然会归入“向中央银行借款”这一项。 2、吸收存款 这是商业银行最为核心的负债项,在2014年前,这一项占银行负债的比例在70-80%以上。但2014年之后,随着金融资管产品(余额宝、各种理财)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居民储蓄开始脱离银行表内,银行开始更加依赖同业负债资金,存款占比逐渐下滑。 通常来说,银行增加表内存款,有三个途径,这三种途径对债券市场的影响不同。 一是通过信用派生创造,企业一般会在商业银行开设企业存款账户,当商业银行发放贷款、投资企业债券和非标时,相应会在企业的存款账户中进行记录,从而在账面上增加了银行的存款规模。 但当企业存款规模增加了,银行需要按照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缴纳一定比例的准备金,将超储转为法定存款准备金,从而使银行可以自由支配的配债资金减少。 因此,存款的增加不一定对债券构成利好,或者说信用派生形成的存款,对债券必然是利空的。这也是为什么,做债券研究的人如此重视金融数据中的信贷和社融两项数据的主要原因。 二是通过参加国库定存招标,吸纳财政资金增加存款。国库定存招标带来的存款,虽然同样需要缴纳法定存款准备金,但这部分资金是央行直接将国库中的财政资金转移给银行,对银行来说是确切的可使用资金的增加,而不是账面规模。 因此,即使需要冻结一部分资金缴准,银行也依然还有更大规模的可自由支配用于配债的资金,所以对债券而言,总体是利好。 三是揽储,也就是我们经常会看到的拉存款,将流通中的现金M0拉回银行系统,转为银行的库存现金或超储。 显然,这种方式带来的存款增长,和国库定存性质类似,虽然都要缴纳法定准备金,但银行总体流动性增加了,对债市构成利好。 需要注意,并不是所有的存款都要缴纳法定存款准备金,除保险机构所做的协议存款外,其他金融机构在银行的同业存款是无需缴纳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吸收存款”这一科目,也不包括金融机构在银行的同业存款。 3、同业负债 同业负债共包括拆入资金、卖出回购和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三个科目,这三个科目和我们在资产端所讲的同业资产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拆入资金对应同业拆出。一个银行将资金同业拆借给另一个银行,那么该银行同业拆出规模增加,而另一个银行则形成了我们这里所说的拆入资金。 卖出回购也是一样。一方银行是买入返售,作为交易对手的另一方银行必然会形成卖出回购。 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略有不同,它的口径要更宽泛一些。通常来说,银行在债券市场上是资金的融出方,一般不会找非银机构融入资金,所以无论是拆入资金,还是卖出回购,对应的基本都是银行同业。 但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其范围要广的多,非银机构形成的同业存款反而有可能会比银行同业存款多。 比如我们买公募基金,买银行理财,或是我们去炒股交给证券公司保证金,这些资金最终都会先以同业存款的形式进入这些机构在银行开设的存款账户里。然后这些机构再将这些账户中的资金,用于投资或其他用途。 同业负债非常容易受监管的影响,它对债券市场的影响在很多时候都是因为监管政策出现了变化。 比如2017年,监管机构主导金融去杠杆,严查资金空转套利,禁止银行用同业负债工具去购买同业理财、券商资管等固收产品。 这不但使固收产品的需求大幅下降,还促使银行赎回未到期的固收产品以应对监管。这些固收产品为了应对赎回带来的流动性需求,被迫抛售流动性好的利率债,从而引发了2017年债券市场的大幅调整。 还有同样在2017年,银保监会提出了一堆新的流动性监管指标,强化了存款负债的地位,如果同业负债规模过高,银行可能无法在这些新的流动性监管指标考核中达标。 这直接导致部分银行主动削减同业负债规模。由于负债端的萎缩,资产端也被迫收缩,流动性最好的金融投资自然会成为银行匹配资产负债表的主要抓手,债券或固收产品又再次被抛售,引发债券市场的剧烈调整。 所以,同业负债这一项,在定义和概念上不难,真正困难和具有较高研究价值的是在金融监管层面。 对这一点,我们将在下一篇详细展开,届时大家能看到,商业银行的同业负债到底会有怎样的监管约束,这些监管约束对债券市场会有怎样的影响。 4、应付债券 应付债券科目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同业存单,二是银行发行的用于补充资本金的资本工具,比如次级债、二级资本债等。 这部分之所以被大家所重视,在于同业存单的特殊性。 同业存单兴起于2014年,在性质上其实更像是同业存款的替代品,同样是用来吸收同业负债资金的债务工具。 但与同业存款相比,同业存单在兴起时更具有优势:1)同业存单不被纳入同业负债项(尽管他是用来吸收同业负债资金),不受同业负债的监管限制;2)线上标准化发行,更方便和更低的操作风险;3)资金更具稳定性,不存在提前支取的风险。 因此,对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而言,同业存单的出现让他们突破地域限制、突破监管限制,扩张规模成为了可能,大量中小银行和股份行在2014-2016年放量发行同业存单,造成同业存单规模快速上涨。 但2017年金融严监管,央行和银保监会补上了对同业存单的监管“真空”,将同业存单纳入至同业负债口径,从此银行利用同业存单扩张规模受到制约,中小银行和股份行的存续规模逐渐见顶并稳定下来。 但在银行资产负债表科目中,同业存单依然被认为是银行发行债券融资的行为,所以在会计记录时,同业存单依然被认定在应付债券项下。 (三)研究资产需先研究负债 作为债券的投研人员,我们其实很少直接硬碰硬的去研究银行的资产配置行为,在大部分时候,我们更多的将焦点放在负债项上,通过研究负债的变化,来推测银行的投资行为和资产端的变化。 扩展到整个固收行业,负债可能都会是最重要的部分。有优秀的投研能力、确定了投资机会,但没有了负债,无能为力。 各金融机构的负债是会互相影响的。某机构的资产可能就是某机构的负债来源,比如公募基金持有的同业存单,是银行同业负债的主要来源;而公募基金的负债尤其是债基和货基,在很多时候,又来自于银行的投资(对应银行金融投资项下的三个科目)。 一旦银行的同业负债出现了问题,那么银行可能就会减少金融投资项,从而影响公募基金的负债端。公募基金的负债端出现问题,同业存单的买盘力量减弱,又会进一步加重银行负债的萎缩,形成一个套娃式的恶性循环。 债券投资中的机构投资者行为研究,在很多时候其实就是对这种机构之间互动行为的研究。要理解这种更深层次的互动行为,资产负债表、金融监管条例、投资逻辑等这些内容是基础。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花这么多时间来解析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和投资逻辑的原因。 当然,只是了解基础远不够。金融市场的创新与时俱进,金融机构之间的互动行为也会随时发生改变,对债券市场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些东西是需要“干中学”,深入到市场一线中去才能及时了解。 声明:《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粤开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粤开证券研究院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您并非粤开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粤开证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本订阅号中所载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粤开证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风险提示及法律申明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在上一篇文章,我们通过托管数据带大家简单的了解了债券市场上的主要机构投资者。在这篇文章,我们会深入介绍第一个债券投资机构,也是最重要的债券投资机构——商业银行。 债券投研人员,对商业银行的研究其实很杂很广,他们要懂银行投资逻辑,也要懂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还要懂各种监管要求。 比如假设银保监会出台了某项新的监管政策,要求银行存款占总负债的比例不能低于70%,问这会对债券市场产生什么影响? 显然,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首要前提是了解银行是否有类似的监管要求?然后去查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看银行的存款负债比例是否显著低于70%,该政策是否会对商业银行的行为构成影响?最后再依据银行资产配置的逻辑去推测银行会怎么应对,应对方式会对债券市场产生怎样的影响。 所以写“如何研究商业银行的投资行为”这样一个主题,是一个很困难且要涵盖非常多杂乱信息的工作。 为了尽可能有条理的囊括更多信息,我们把对银行行为研究的方法论分析,划分成了银行的资产配置逻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解析、银行的监管约束解析三大部分。 本文先介绍前两个,监管约束解析由于篇幅过长,我们将在另起一篇专门来讲述。 1 银行的资产配置逻辑 对银行来说,它可以持有的资产主要是固收类的资产,包括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简称“非标”)、债券、信贷及固收产品。非固收类的资产,比如股票、一级股权投资,商业银行投资的比例非常小。背后的原因,有两个: 1、二级股票缺乏保护垫,没有固定的收益,风险太高,对银行表内合法刚兑的存款负债及较少的资本金是很大的威胁。想一下,一个地处某个县域的农商行,找不到优秀的股票投资经理,如果用储户的钱投资,碰到了十几个跌停板的个股呢?不说几个银行,一个银行碰到了,在铁索连舟的金融体系前,这都是致命的。 2、一级股权,除了没人才、风险太大外,还有一个原因是流动性差,退出困难,会不断蚕食银行的流动性,期限错配会非常严重。 所以,商业银行被限制只去拿有固定收益的资产。在非标、债券、信贷及固收产品(比如货币基金、券商集合等)中,银行投资选择多配哪一项,有它自己的考虑。 (一)非标 按照央行发布的《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非标是指不满足五类要求(图表1)的债权资产,包括信托贷款、委托贷款、信托收(受)益权等。 对银行来说,投资非标有三个好处: 一是收益很高,低的时候也有6%-7%,高的时候至少有9%以上的收益; 二是能带来存款等其他的一些辅助收益。现实中,一个企业从银行手中融到了钱,那企业要在这个银行开设存款账户,一般就把钱存在这个银行了,所以银行也就多了笔存款。 2013年后,随着科技的发展,比如余额宝的普及、天天基金等互联网代销平台的壮大,大家拿到钱之后去买资管产品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在存款收益率与资管产品收益率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的背景下,银行存款越来越稀缺。所以能带来存款的业务在现在是非常吃香的。 三是有些时候可以节省资本占用。 什么意思呢?大家都知道,银行是个高杠杆经营的金融机构,自己的资本金很少,靠的是储户的存款,他们所投资的资产是有风险的。 比如贷款,有信用风险,企业可能会破产,造成银行坏账。还有比如国债,虽然无信用风险,但有利率风险,利率上下起伏波动会对银行持有国债的价格造成冲击,可能会让银行产生损失。 面对这些投资资产所带来的风险,银行需要有足够的资本金,表明自己有足够的吸收风险爆发带来的损失,否则只靠储户的存款,出现了风险,拆东墙补西墙,银行就变成空手套白狼了的机构,储户的利益无法得到保证。 所以,为了给银行约束,银保监会设置了监管指标,叫资本充足率,来衡量银行资本金是否充足,计算公式大概可以写成: 资本充足率=银行资本金/(信用风险敞口+市场风险敞口+操作风险敞口) 这里分母所说的敞口,表示的是银行投资一项资产所面临的各类风险。一般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我们不怎么看,因为这是一个总量的值,量也很小,主要看信用风险敞口。 信用风险敞口等于资产的投资额乘以一个风险系数。比如我投的是信用债,那么这个系数就是100%,国债没信用风险,那就是0%。这个系数指代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资本占用(风险权重)概念。我们说资本占用高或风险权重高,指的就是风险系数高。 非标,它实际上是一种面向非金融企业的贷款,按理说应该和信用债一样,都是100%的风险系数。 但在银行的实际业务开展中,非标往往会和同业投资联系在一起,而同业投资项目按照银监会的要求,有些是只要按照25%或20%来计提资本金的。所以有些银行在以前会钻这种空子,把非标投资包装在同业投资里,少计提资本金。 当然这种模式在现在严监管的格局下,被查的很严,少了很多。 (二)信贷 信贷和非标很像,除第三点资本占用有时会少外,其他优势好处基本也适用。所以这给银行很大的配置非标和信贷的动力。 但任何事物有利就有弊。银行投资非标和信贷有这么多好处,自然也就有不少弊端,否则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就会全变成贷款和非标了。 具体说信贷和非标的弊端,大概有两个。 第一个是大部分的信贷和非标计提资本金的权重高,除了一部分监管鼓励投向的行业与业务领域比如小微贷款算75%,小于100%外,基本上大部分都是100%。这也就是说,放一笔钱给企业,你就要准备好相对应的资本金来对标,这对银保监会严格考核要求的资本充足率是很大的耗损,银行会有很大的考核压力。 第二个是流动性问题。贷款和非标期限比较长,大部分都在2年以上(也有部分是短期或流动性贷款),也基本可以说没有交易流转变现的空间。 一旦银行用储户的存款放了钱,那就基本算是做了期限错配,就要不断吸收存款来养着,银行会有负债压力,银监针对银行流动性设置的考核指标也会有所恶化。 (三)固收类产品 固收类产品其实就是广义基金的概念,包括银行理财、券商资管、公募债基、货币基金、信托计划等。 不同的银行,对这些产品的偏好也不同。以投资的数量规模也不能简单的说哪一项是主要的投资项,我们可以知道的是货基、债基和券商资管应该位居前三,同业理财和信托相对偏少。 为什么商业银行要投这些资管产品?这些资管产品归根到底最终投的资产还是债券、信贷类非标等,和银行自己投的资产类别基本相似,为什么还要借这些资管机构来投呢?银行还白白多花管理费。 逻辑没那么简单。银行之所以会产生投资这些产品的动力,有四点原因: 1、找通道,主要是冲存款或放款融资,维护客户。冲存款这一点,货基最为典型,货基是免税的,很多银行发存单去买货基,货基再将资金放在银行当线下同业存款,这样银行就借货基实现了存款增长的目的。 而放款融资这一点,以信托为主。银行自己虽然可以放贷款,但有些重要的客户的融资需求,在以下两种情况下,银行是没有办法满足的:一是单个客户的授信到极限了,再授信就超出监管要求限制了;二是监管禁止投向的行业企业,比如说现在所说的过剩产能行业,四证不齐的房地产企业等。 这些企业,银行可能和他们有较多业务往来,不想得罪,所以就找理财、找信托,做一个资管放款,让他们帮忙放款,自己真实出资,或做担保,来满足这些企业的需求。 2、流动性管理,主要是货基、债基等一些流动性好的产品,方便银行调剂表内的流动性,做好流动性安排。 3、低风险获利。这是任何一个需要盈利的企业都需要首要考虑的。而中国国内的资管产品很庆幸,除公募债基外,其他大部分都能达到报出的业绩基准,风险低,收益还不低。2017年时,券商资管报价不到6%,基本算不上高,现在因为债券收益率下了比较多,报价也随之下来了,但比起自己去配置或投资债券的收益率依然还是要高。 还有些创新性的固收产品,甚至可以说是基本无风险,比如2019年下半年开始盛行的摊余成本法债基。银行买入公募定制的摊余成本法债基,公募基金用银行的资金去银行间市场买3-5年期的政策性金融债,直接持有到期吃票息,不用管债券市场的波动,银行那边反映出来的净值趋势是一条直直向上且无回撤的净值曲线,同时享受免税和无风险收益。 4、借助外部力量做不能做之事。银行自己虽然能做投资,但有两个问题,一是人手不够,专业度不够。,这一点主要集中在很多城商行和农商行等中小行里,他们很多要一人兼多职,交易员有可能是投资经理,还有可能是信评,忙不过来;二是和非银比起来,银行还是太保守,很多债券想买但行里的合规风控可能过不了,负债成本又高,所以需要借“马甲”,通过买入非银机构的资管产品来间接持有,提高投资收益。 (四)债券 银行投资债券,往往不仅仅是为了明面上的收益,很多时候银行要综合考虑流动性管理、资本占用、税收和监管要求等多个因素。 如果银行只是根据明面上的收益来配置债券,那我们看到的银行债券持仓结构大概率会是流动性极佳的活跃券(用于交易)+长久期高票息的地方债/政策性金融债/信用债(持有至到期)。 但从我们的从业经验来看,商业银行实际的持仓比较均衡,各个期限和品种都会持有,尤其偏好5年期以内的利率债,对于超长久期(20年以上)的国债/政策性金融债的偏好反而一般。 可见,银行投资债券并没有那么简单。 首先,不同的银行,他们看待债券投资收益率的方式是不同的。 有些银行领导对金融市场部(银行负责债券投资的部门)考核的是税后到期收益率(即扣除税收的收益率)。 不同的债券它们面对的缴税要求是不同的。比如国债,银行投资国债,获得的利息收入和资本利得是不用缴纳所得税和增值税的;但信用债就不同,虽然票息收入更高,但要缴纳25%的所得税,扣掉这25%的税收后,其投资收益是否还高于国债的收益就不好说了。 还有些银行领导认为行里的资本金比较稀缺,要节省资本金,所以对所有投资资产收益率考核,除了考虑税收因素外,还要考虑资本占用带来的机会成本。 什么意思呢? 我们之前说过,贷款和非标因为有信用风险,需要占用一定比例的资本金作为风险抵补,信用债是企业发行的,背后是企业的信用,和贷款非标本质上是一样具有信用风险,因此也要占用资本金。 被占用的资本金本来是可以另做它用赚取其他收益,但现在因为投资了信用债,这一部分资本金便被锁定了,因此在考虑信用债的投资收益时,必须要扣除资本占用可能带来的收益(机会成本的概念)。 那怎么算被占用资本金的收益率呢? 很简单,可以用净资产收益率(ROE)计算。净资产收益率的定义就是每一单位净资产(资本金)能够带来的回报率,因此如果投资信用债占用了1单位的资本金,那么其资本占用的机会成本便是ROE。 举个例子。假设某银行,资本充足率(资本金/加权风险资产)是10%,净资产收益率(ROE)是12%。该银行投资了1单位信用债,信用债的收益率为6%。 这1单位的信用债按100%的风险系数计算,要耗费资本金1*100%(风险系数)*10%(资本充足率)=10%,按照12%的ROE计算,这10%的资本金可以给银行带来10%*12%=1.2%的收益。 因此,银行投资1单位信用债,最后的实际收益率应该是6%-1.2%=4.8%。 按照以上综合考虑税收和资本金的原则,我们做了个粗略的测算。从图表2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如果真的考虑税收和资本占用的因素,国债的收益率其实一点都不逊色于政策性金融债和企业债。 其次,银行有时是身不由己,受监管的约束比较大,没办法随心所欲。 这一点影响最为明显的是银行会很偏好投资短债和利率债。 这些短债和利率债,在银保监会和央行给银行设置的监管体系中,有很高的地位,能够帮助银行在流动性监管考核要求中达标。 具体的,我们就不展开了,因为我们马上会专门出一篇银行监管约束的报告,作为银行投资行为的续章,读者朋友可以在那一篇文章获得更详细的信息。 这些短债和利率债,对银行自己做流动性管理也很有帮助。如果哪天,银行自己发现表内出现了流动性缺口,负债增速跟不上资产的增速,那么直接在市场上抛掉这些流动性好的利率债,或者短债到期后不再续投回收流动性即可。 有些地方的农商行管理机构(省联社)为了防范信用风险,也会给农商行施加额外的监管约束,比如要求农商行不能投资信用债,只能投资利率债;或是要求农商行只能投资AAA评级或白名单里的信用债。这也给银行自身的投资行为构成了约束。 还有一点,对银行尤其是区域性银行的投债行为影响很大——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虽然现在我们的金融管理是垂直化管理,地方性的金融机构由中央的金融管理部门管理,地方政府名义上没有管辖权,但现实中,区域性银行依然会非常顾虑地方政府,会积极的去拿地方政府发行的地方债与地方城投债,以此维护好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除了维护关系,这里面银行自己也能获得相应的收益,比如获得地方政府下面的机关单位存款,以此扩大规模;地方城投一般有地方政府的隐性背书,相对而言也是一类不错的高收益资产。 (五)银行如何决定资产配置 我们之所以会花这么大的篇幅,来说信贷、非标、固收类资产,这些似乎和债券没有太大关系的资产,是因为银行的投资行为是一个在经济周期、监管和负债三方约束下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形成的行为。 这些资产和债券有很多扯不清的关系,会影响银行投资债券的意愿和规模。 比如替代关系。在经济周期处于复苏或过热的时候,实体的投资回报率比较高,企业盈利状况好,信用风险小,一般也会有扩大再生产的需求,那么这时企业信贷和非标增量会比较高,银行会多配这些资产,减少债券的投资规模。我们说经济变好,债券市场会走熊,这就是其中一个原因。 再比如联动关系。在一个严监管的周期里,银保监会和央行对不规范事件频繁发生的非标及同业投资的固收类资产限制往往较大,银行在监管的压力下,往往会减少对这两类资产的配置,这会直接导致处于银行下游的公募基金、券商资管等其他广义基金产品的规模缩减,市场上可用于配债的资金减少,使债券市场收益率上行。 所以,一个优秀的债券投研人员,不单单要对债券市场有深刻的了解,还需要对资管业务模式、金融监管、经济周期和投资者行为等方方面面有深刻的理解。专攻机构投资者行为的债券研究员,往往也会是不差的银行研究员。 具体到某一个年份,要决定信贷、非标、债券和固收产品投资的规模和比例,不同的银行有不同的决策方式,但我们可以大体的将他们分成两个类型。 第一个类型是主观型。归属在这个阵营的银行,不会有明确的资产负债管理部门,银行基于上一年的收入和盈利水平,对各业务部部门制定下一年的收入和盈利考核目标,然后根据需要达成的盈利目标,分配给这个部门多少的风险资产额度、多高的资金价格等等具体的指标。 这种主观型的决策方式一般出现在农商行和部分经营能力偏差的城商行里。 第二个类型是相对客观型。这种类型的决策,一般会有一套复杂的资产负债管理系统,多出现在大行、股份行和部分经营能力较强的城商行农商行里。 首先,这些银行一般会由高层、各业务部门的领导以及风控合规等相关人员组成决策委员会,对资产负债表结构、未来发展方向等大面上的东西,作出战略性的展望要求。 比如说,今年消费信贷很火,监管机构想打击金融空转套利,那银行决策委员会可能就会制定今年要大力发展零售金融、降低同业业务比例的大方向。 这一个过程实际就是银行领导根据自身对经济、监管和政策的预期来决定银行资产配置重点方向的过程。 在决策下来之后,战略的具体执行通常会由一个称为“资产负债管理部”(简称资负部)或“计划财务部”(简称计财部)的部门来执行,由它来统筹全行每个资产负债品种的期限、利率、规模等具体的事项,以完成行业制定的盈利目标。 要做好这一点,资负部门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要监测行里的流动性风险和日常的流动性分配,决定银行要承担多大的利率波动风险,怎样才能消耗最少的资本金,做最优质的业务等等。 而在这些工作当中,对银行的资产配置行为有最重要影响的是:资负部门担当司库职责,进行FTP核算。(有些中小银行可能没有设立资负或计财部,司库的职责会交给金融市场部) 什么叫FTP核算呢? FTP全称是内部资金转移体系,它可以衡量每一项业务对行里利润的贡献程度,能够调节银行资产负债结构。 比如说,银行最基本的存贷业务。一般来说,银行支行的存款业务人员,每个季度都在积极拉存款,对银行的负债和规模扩张有很重要的贡献。 但这些存款如果不通过贷款是没办法给银行创造收入的,所以这些存款业务人员的绩效和给行里的贡献,一般情况下就很难和贷款业务割裂开来衡量。 但在FTP体系下,这个问题很容易能够解决。 当资负部门担起司库职责时,它就像是一个中介,存款业务人员从居民和企业部门手中揽储,假设是以3%的存款利率拉来的存款,那么存款业务人员把这个存款“卖给”司库,司库依据它自己制定的一套复杂的定价模型,给存款业务人员假设4%的价格,那么存款业务人员给行里的贡献便是4%-3%=100BP。 如果是贷款部门,他们相中了一个企业客户,企业客户愿意支付7%的贷款利率,那么他们可以向司库“购买”资金用来发放贷款,司库假设按5%的价格将资金“卖给”贷款部门,那么贷款部门完成这笔贷款便能获得7%-5%=200BP的利差。 如果银行觉得经济不景气,给企业贷款的不良风险比较高,想加大债券资产的投资比例,那么资负部可以调高给贷款部门的资金利率,比如从5%的价格上调到6%,这样银行贷款部门开展业务所能获得的利差收入(对行里的贡献和绩效)是减少的,其业务开展积极性降低,难度加大,从而使银行负债资金配置到信贷上的规模下降。 同样,银行如果希望加大债券(利率债)资产的投资,那么司库给债券投资部门的资金价格可能就会相应的调低。 利用这样一个调节手段,银行还可以调节负债的结构。比如希望提高存款负债比例,那么就提高司库“收购”存款的价格。 总之,如果银行的资负部门担当司库,设计的FTP核算体系足够科学和实用,那么它们确实可以通过FTP来指挥银行的资产配置行为。 当然,我们这里说的决策委员会进行战略决策—资负管理执行这样一整套流程,实际是一个非常完美和理性的流程,现实中可能没有几个银行能完全实现,但这不碍事,逻辑和道理是共通的,现实中银行确实会有这样一个过程。 很多主观决策资产配置的银行,可能也会设置所谓的决策委员会、司库等环节,但我们依然会把它归类为主观型,因为对这些银行来说,这些环节基本不会发挥作用,大部分时候这些银行的决策是依靠少数人的主观判断而得。 2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解析 如果说我们在上一部分“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的逻辑”中讲的是理论,那在这一部分,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解析,我们要讲的就是对理论的数据分析和验证。 我们先来看一个真实的上市银行报表。(图表4) 报表看着非常杂乱,项目非常多,但我们仔细看,会发现有几个项目占比非常小,比如资产端,像固定资产、贵金属这种,对我们研究银行的投资行为也没什么帮助,所以我们不妨对这个报表进行简化和整理。 依据我们的从业经验,我们将其简化成了图表5。 (一)资产端解析 在资产端,商业银行重要的有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发放贷款和垫款、同业资产和金融投资四大项。 1、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现金和M0是相反的概念,它是指银行的库存现金,是银行留在自身金库中用于应对储户取现而自由支配的资金。只有当储户取现时,这部分现金才进入经济系统中,变成流通中的现金(M0)。 一般来说,这部分现金银行留存的很少,因为这部分现金留存在金库中,不会给银行带来任何的收益,对银行而言是纯粹的成本耗损。 它的波动变化通常情况下也不大。只有在特殊的节假日——春节前后,年前居民为过年先大规模取现,年后又大规模存钱,这部分现金的规模才会发生比较大幅度的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经常说的银行拉存款,拉的是流通中的现金(M0),其实是把流动性中的现金(M0)转换为银行库存现金的过程。 存款中央银行款项,主要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超额存款准备金和财政存款三项。 法定存款准备金是商业银行按照央行要求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缴纳的准备金,其基数是商业银行的一般存款。 假设银行吸收了100亿的一般存款,央行规定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10%,那么银行便需要缴纳10亿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冻结在央行的准备金账户中,无法使用。 超额存款准备金是超出央行规定缴纳的法定存款准备金规模的部分,这部分我们通常称为超储。 超储是商业银行可以自由支配的资金,也是银行买债、放贷、投广义基金或拆借给其他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 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比如降准、公开市场操作、MLF操作等给商业银行提供的流动性,最后也是体现为超储的增加。 因此超储可以说是债券市场最重要的流动性供给,也是债券投研人员最关注的流动性指标之一。 财政存款,更准确的说法是“划缴财政存款”,和金融数据中公布的财政存款以及我们经常听到的国库定存有很大的差别。 金融数据公布的财政存款,是财政部在央行开设的国库账户的存款变化。 企业或者个人缴税,政府发行国债和地方债募集资金,都会造成国库账户中的财政资金增加,财政存款增加。 而财政部下发财政支出给各个机关单位,让这些机关单位去执行政府职责,比如建基建项目,这个过程反过来会造成国库账户中的财政资金减少,财政存款减少。 国库定存是另一个概念。经过多年的累积,国库账户中其实已经有了不少的财政存款,这些财政存款如果只是安静的呆在国库账户里,没什么收益,那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资源的浪费。 所以为了盘活财政存款,央行还会不定期的进行国库定存招标,也就是把这些财政存款拿出来,让银行去报价竞争,使这些本来躺在央行国库账户中的财政资金变成银行的存款负债。 而我们这里说的“划缴财政存款”在资产负债表中属于资产项,显然和国库定存是有明显差别的。 它其实是商业银行担当经济主体和国库账户收付中介形成的财政资金遗留。 我们前面说的企业缴税会增加央行国库账户的财政资金,这个过程不是由央行操作执行的,因为央行通常不和非金融机构发生业务往来。 更具体的流程是,商业银行先从企业存款账户中扣缴税款,然后商业银行将这些税款上缴给央行,央行将其纳入到国库账户。 下发财政支出,也是首先将财政资金划缴给商业银行,然后由商业银行将这些财政资金划缴给机关单位的存款账户。 在这样一个“代收代发”的过程中,未被及时或充分利用,依然遗留在商业银行账户中的财政资金,便沉淀形成了“划缴财政存款”。 这部分沉淀的资金,显然银行并不用为他支付任何的利息,所以并不能算作是商业银行的负债。 2、发放贷款和垫款 贷款和垫款是商业银行资产项中规模最大的一项,也可能是各位读者最为熟悉的一项。 贷款概念无需解释,各家银行的主营业务,每家银行发出去的贷款(包括票据贴现)加总一起构成了央行发布的金融数据中的信贷规模。 垫款是指商业银行为客户垫付的款项,比如某企业资金周转出现困难,无法向上游支付支付原料款,商业银行代替它支付。 两者的比例,我们不可知,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也基本不会公布,但从常识直观来看,垫款的比例应该极小,贷款是这一项目最重要的组成,因此我们把它看做银行信贷规模就行。 对债券投研人员来说,如果不是有意看银行的信用风险状况,那研究某个银行的贷款项目,基本没什么意义。 我们更希望也更喜欢看所有银行加总得到的总量数据,商业银行贷款资产这一项,可能只有在我们希望去了解信贷的结构也就是信贷的流向时,才会有些许的帮助。 3、同业资产 同业资产按照行业内的共识,包括拆出资金、买入返售和存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三个科目。 拆出资金是无需抵押品,银行直接“贷款”给其他金融机构的资金,分为同业拆借和同业借款两种。 同业拆借的期限短,一般不会超过1个月,最长的极限也就1年,一般是银行和银行之间在线上操作,是拆出资金项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而同业借款的时间长,4个月至3年不等,主要面向的群体是消费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非银金融机构,在线下操作。 由于拆出资金的行为本质上是一个“信贷”行为,存在信用风险,所以无论是同业拆借还是同业借款,都要占用银行的资本金。 但因为同业拆借面向的是风险相对更低的银行同业,所以风险系数更低,期限在三个月以内(含三个月)时,风险系数是20%,超过三个月是25%;而同业借款不管时间长短如何,都要100%。 买入返售和拆出同业类似,都是银行给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不同的点在于,买入返售是一个“抵押贷款”,它需要银行先买入某项金融资产(“收抵押品”融出资金),再在约定时间,按固定的价格,将资产卖回给资金融入方,以此收回资金和利息。 买入的资产,按照银保监会发布的127号文《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必须是银行承兑汇票、债券等在银行间市场、证券交易所市场交易的具有合理公允价值和较高流动性的金融资产。 如果买入的资产是债券,那么银行买入返售的行为其实就是我们在《初探债市》中所说的债券回购交易行为。 我们前面说,超储是债券市场最重要的流动性供给,表示商业银行可以自由支配的资金,这里说的两种同业资产科目——拆出同业和买入返售表示的是,商业银行将这些流动性供给传递给其他机构的方式和规模。 当然,由于银行报表是一个季末的存量时点数据,更准确的数据可能是交易规模这种流量数据。 存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简称存放同业)是银行在其他银行和财务公司的线下存款,我们简称同业存款。 它的性质和前两个完全不同。 前两个我们说本质上是“贷款”,资金的所有权发生了转移,银行是为了获得利息收入。 但存放同业,资金所有权不会发生转移,资金仍然归属银行。虽然也有部分存放同业是为了获得利息收入,但还有些时候银行是为了方便结算。 4、金融投资 金融投资里面包含了我们前面所说的债券、非标和固收产品三大类资产,是债券投研者最关注的项目。 但这一项最近几年因为会计准则的变化,科目分类也发生了变化,大家在做纵向对比是,会比较困难。 在2018年以前,所有银行都会将金融投资分成“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金融资产”和“应收款项类投资”四个科目。 2018年之后,根据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IFRS9), 开始陆续有银行将金融资产重新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FVPL)”、“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FVOCI)”以及“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AMC)”三个科目。到现在,基本上所有上市银行都采用了这一新分类方法。 我们主要讲述的也是新分类下的三个科目。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AMC),它对应的是旧分类下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应收账款中的大部分非标和债券资产。 在这一科目下的资产有两个最为重要的特点:一是持有资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本金和票息收入,持有时间会一直到债券/非标/固收产品到期;二是估值方式顾名思义,是以摊余成本法计量估值。 什么是摊余成本法?简单而言就是以买入成本为入账价值,然后将存续期内的利息收益平均摊派到每一天的一种计量方法。 比如说,某银行以100元的价格买入了一张期限为1年,票息收入为6%的债券,准备持有至到期,银行将这个债券放在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科目。 这意味着,银行将这个债券入账时,记得摊余成本法计量的金融资产项增加100元。 同时,在未来1年,银行要把100*6%=6块钱的收益平摊到每一天,每一天这个科目都会稳定的增长1.66%(6/360,假设一年按360天计算)。 通常来说,我们将这种不考虑市场价格波动,只以获取本金和利息收入为目的债券投资,称为配置盘。 显然,只要司库给银行债券投资部门提供的资金成本小于债券的收益率,那么配置盘买入就是有利可图的,而且还不用考虑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投资风险。 他们担心的其实更多是买入配置时的收益率水平是否足够高。 如果说银行在10年国债到期收益率3%的时候就大规模买入配置,但两个月后,10年国债到期收益率上行到了4%,这时银行的配债资金已经被占用,无法继续买入更高收益率的10年国债。 从这个角度看,债券的配置盘实际是天然的空头。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简称FVOCI),它对应的是旧分类方式下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以及“应收款项投资”这两项中的金融资产。 记在这个科目下的金融资产,它的特点是:1)银行持有的目的不“单纯”,可能是为了长期持有获取利息收入,也可能是想在市场价格大幅上涨时卖出获取资本利得;2)顾名思义,以公允价值为计量估值方式。 什么是公允价值?这个其实是一个比较难说清楚的问题,简单而言它是一个被大家(最重要的是监管机构)普遍认可且能真实准确反应金融资产内在价值的价格。 比如说债券,它可以流通交易,也有专门的受监管认可的中债登或中证登为其提供估值,那么大家交易出来的市场价格或是中债登/中证登估值就可以作为公允价值。 这个公允价值会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以其为入账计量方式的金融资产价值自然也会随着公允价值的变化而变化。 比如说我们上面举的例子,银行买入一张债券,价格是100元,两个月之后,这个债券价格假设上涨变成了102元,那么这个债券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账面价值就会马上变成102元。变动的2元钱,按规定被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不影响银行的当期利润。 按照这样的一个估值方式,我们其实可以比较确定的认为,这个科目下基本不会有银行直接投资的非标资产,大多数会是债券或是公募债基与货基。 因为目前来说,非标基本不能被公允价值计量,它一基本没有流动性,二没有一个受大家(监管)广泛认可的机构对其进行准确估值,或者说缺乏除摊余成本法计价之外的估值方式。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简称FVPL),它主要对应的是旧分类下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其他三类中,不符合“以摊余成本法计量的金融资产”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损益的金融资产”分类要求的金融资产,也会被纳入到这一新科目中,所以这个科目可以看做是一个大的收容站。 它的主要特点在于:1)持有的大部分资产,其目的都是为了交易获取资本利得收益;2)以公允价值为计量方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会影响银行的当期利润。 但是,和FVOCI不一样,虽然这个科目是要求按照公允价值计量,但是这个科目也是一个收容站,很多流动性不好的资产比如非标等由于不符合相关条件也会被放置在这个科目下。 在这一科目下的债券投资,由于其目的是为了交易,所以被称为交易盘。它和“以摊余成本法计量的金融资产”科目中的配置盘截然相反,它希望债券到期收益率持续下行,是天然的多头。 如果是这样一个推论,我们应该可以看到当债券市场迎来牛市(收益率快速下行)的时候,银行交易盘力量会明显上升,而在债券熊市(收益率上行)的时候,我们应该能够看到银行的配置力量增加。 我们以5大行的数据为例进行了验证,发现确实如此。在2018年到2020年的这一轮债券长牛市中,五大行的“FVOCI”和“FVPL”资产占总金融资产的比重明显上升,而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占比则逐渐下降。 有了对银行交易盘和配置盘的认识+资产负债表数据,我们其实还可以来验证我们前面说过的各类银行在债券市场上的投资风格。 图表11是我们对各个上市银行2019年年报披露的金融资产项目的整理,从中可以看出: 1)四大国有行持债风格明显偏配置,AMC资产的占比在60%左右,而明确用于交易的FVPL占比在11%左右。 2)股份制银行相比于国有行风格会激进一些,样本行里AMC资产的平均占比为53.5%,明显低于国有行,而FVPL资产的平均占比则达到了22%。 3)城商行在各类银行中表现最为激进,其FVPL资产的平均占比达到了27.73%,还有部分银行甚至接近40%,是各类银行中占比最高的。 4)农商行的风格分化比较明显,不过整体依旧是偏保守,样本行中FVPL资产的占比仅8.95%。有部分银行AMC的比例超过70%,但也有部分银行不足40%。 总体的结论和我们在《债券托管数据分析手册》中通过托管数据所得到结论基本一致。 (二)负债端解析 在负债端,对债券投研人员,比较有意义的项目有向中央银行借款、吸收存款、同业负债、应付债券四大项。 1、向中央银行借款 顾名思义,这一项负债是银行向央行申请“贷款”形成的科目,和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目前已知的有:再贷款、再贴现、中期便利操作(MLF)、公开市场操作(OMO)、常用借贷便利(SLF)等。 这些货币政策工具操作,基本的流程和套路都是银行用自身符合央行要求的资产作为“合格抵押品”,或私下一对一的向央行提出申请,或以公开招投标的方式向央行申请资金。央行再根据宏观调控的需要,确认合适的规模,将其划拨给银行在央行开设的准备金账户中,形成超额存款准备金。 所以一般来说,这个科目的增加或减少,直接对应的是资产端“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规模的增加或减少。 未来,我们很有可能会看到其他更具创新性的货币政策工具,这些工具未来可能会对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构成不同的影响,但只要商业银行增加了对中央银行的债务,那么这些工具最终都必然会归入“向中央银行借款”这一项。 2、吸收存款 这是商业银行最为核心的负债项,在2014年前,这一项占银行负债的比例在70-80%以上。但2014年之后,随着金融资管产品(余额宝、各种理财)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居民储蓄开始脱离银行表内,银行开始更加依赖同业负债资金,存款占比逐渐下滑。 通常来说,银行增加表内存款,有三个途径,这三种途径对债券市场的影响不同。 一是通过信用派生创造,企业一般会在商业银行开设企业存款账户,当商业银行发放贷款、投资企业债券和非标时,相应会在企业的存款账户中进行记录,从而在账面上增加了银行的存款规模。 但当企业存款规模增加了,银行需要按照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缴纳一定比例的准备金,将超储转为法定存款准备金,从而使银行可以自由支配的配债资金减少。 因此,存款的增加不一定对债券构成利好,或者说信用派生形成的存款,对债券必然是利空的。这也是为什么,做债券研究的人如此重视金融数据中的信贷和社融两项数据的主要原因。 二是通过参加国库定存招标,吸纳财政资金增加存款。国库定存招标带来的存款,虽然同样需要缴纳法定存款准备金,但这部分资金是央行直接将国库中的财政资金转移给银行,对银行来说是确切的可使用资金的增加,而不是账面规模。 因此,即使需要冻结一部分资金缴准,银行也依然还有更大规模的可自由支配用于配债的资金,所以对债券而言,总体是利好。 三是揽储,也就是我们经常会看到的拉存款,将流通中的现金M0拉回银行系统,转为银行的库存现金或超储。 显然,这种方式带来的存款增长,和国库定存性质类似,虽然都要缴纳法定准备金,但银行总体流动性增加了,对债市构成利好。 需要注意,并不是所有的存款都要缴纳法定存款准备金,除保险机构所做的协议存款外,其他金融机构在银行的同业存款是无需缴纳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吸收存款”这一科目,也不包括金融机构在银行的同业存款。 3、同业负债 同业负债共包括拆入资金、卖出回购和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三个科目,这三个科目和我们在资产端所讲的同业资产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拆入资金对应同业拆出。一个银行将资金同业拆借给另一个银行,那么该银行同业拆出规模增加,而另一个银行则形成了我们这里所说的拆入资金。 卖出回购也是一样。一方银行是买入返售,作为交易对手的另一方银行必然会形成卖出回购。 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略有不同,它的口径要更宽泛一些。通常来说,银行在债券市场上是资金的融出方,一般不会找非银机构融入资金,所以无论是拆入资金,还是卖出回购,对应的基本都是银行同业。 但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其范围要广的多,非银机构形成的同业存款反而有可能会比银行同业存款多。 比如我们买公募基金,买银行理财,或是我们去炒股交给证券公司保证金,这些资金最终都会先以同业存款的形式进入这些机构在银行开设的存款账户里。然后这些机构再将这些账户中的资金,用于投资或其他用途。 同业负债非常容易受监管的影响,它对债券市场的影响在很多时候都是因为监管政策出现了变化。 比如2017年,监管机构主导金融去杠杆,严查资金空转套利,禁止银行用同业负债工具去购买同业理财、券商资管等固收产品。 这不但使固收产品的需求大幅下降,还促使银行赎回未到期的固收产品以应对监管。这些固收产品为了应对赎回带来的流动性需求,被迫抛售流动性好的利率债,从而引发了2017年债券市场的大幅调整。 还有同样在2017年,银保监会提出了一堆新的流动性监管指标,强化了存款负债的地位,如果同业负债规模过高,银行可能无法在这些新的流动性监管指标考核中达标。 这直接导致部分银行主动削减同业负债规模。由于负债端的萎缩,资产端也被迫收缩,流动性最好的金融投资自然会成为银行匹配资产负债表的主要抓手,债券或固收产品又再次被抛售,引发债券市场的剧烈调整。 所以,同业负债这一项,在定义和概念上不难,真正困难和具有较高研究价值的是在金融监管层面。 对这一点,我们将在下一篇详细展开,届时大家能看到,商业银行的同业负债到底会有怎样的监管约束,这些监管约束对债券市场会有怎样的影响。 4、应付债券 应付债券科目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同业存单,二是银行发行的用于补充资本金的资本工具,比如次级债、二级资本债等。 这部分之所以被大家所重视,在于同业存单的特殊性。 同业存单兴起于2014年,在性质上其实更像是同业存款的替代品,同样是用来吸收同业负债资金的债务工具。 但与同业存款相比,同业存单在兴起时更具有优势:1)同业存单不被纳入同业负债项(尽管他是用来吸收同业负债资金),不受同业负债的监管限制;2)线上标准化发行,更方便和更低的操作风险;3)资金更具稳定性,不存在提前支取的风险。 因此,对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而言,同业存单的出现让他们突破地域限制、突破监管限制,扩张规模成为了可能,大量中小银行和股份行在2014-2016年放量发行同业存单,造成同业存单规模快速上涨。 但2017年金融严监管,央行和银保监会补上了对同业存单的监管“真空”,将同业存单纳入至同业负债口径,从此银行利用同业存单扩张规模受到制约,中小银行和股份行的存续规模逐渐见顶并稳定下来。 但在银行资产负债表科目中,同业存单依然被认为是银行发行债券融资的行为,所以在会计记录时,同业存单依然被认定在应付债券项下。 (三)研究资产需先研究负债 作为债券的投研人员,我们其实很少直接硬碰硬的去研究银行的资产配置行为,在大部分时候,我们更多的将焦点放在负债项上,通过研究负债的变化,来推测银行的投资行为和资产端的变化。 扩展到整个固收行业,负债可能都会是最重要的部分。有优秀的投研能力、确定了投资机会,但没有了负债,无能为力。 各金融机构的负债是会互相影响的。某机构的资产可能就是某机构的负债来源,比如公募基金持有的同业存单,是银行同业负债的主要来源;而公募基金的负债尤其是债基和货基,在很多时候,又来自于银行的投资(对应银行金融投资项下的三个科目)。 一旦银行的同业负债出现了问题,那么银行可能就会减少金融投资项,从而影响公募基金的负债端。公募基金的负债端出现问题,同业存单的买盘力量减弱,又会进一步加重银行负债的萎缩,形成一个套娃式的恶性循环。 债券投资中的机构投资者行为研究,在很多时候其实就是对这种机构之间互动行为的研究。要理解这种更深层次的互动行为,资产负债表、金融监管条例、投资逻辑等这些内容是基础。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花这么多时间来解析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和投资逻辑的原因。 当然,只是了解基础远不够。金融市场的创新与时俱进,金融机构之间的互动行为也会随时发生改变,对债券市场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些东西是需要“干中学”,深入到市场一线中去才能及时了解。
8月20日,央行发布7月份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报告,报告显示,7月份,沪市日均交易量为5768.8亿元,环比上升100.7%,深市日均交易量为7360.1亿元,环比上升67.8%。 债券市场发行情况方面,央行数据显示,7月份,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4.7万亿元。其中,国债发行9005.9亿元,地方政府债券发行2722.4亿元,金融债券发行8592.4亿元,公司信用类债券发行8465.7亿元,资产支持证券发行725.3亿元,同业存单发行1.7万亿元。
王鸿8月19日,花样年(01777HK)2020年中期业绩发布会线上举行。花样年董事会主席潘军,执行董事柯卡生,执行董事兼首席财务官陈新禹,执行董事兼地产集团首席运营官张惠明出席。 谈及融资问题,陈新禹表示,集团财务持续稳健,融资成本下降,保持适当现金流和存款,控制风险。 集团通过有效的债券管理,成功将二级市场收益率曲线水平拉至低位,收益率收窄幅度大幅领先市场。境外债券融资成本从2018年底的15%下降至2020年8月的7.95%。2020年下半年将继续进行积极的债券管理,优化债务年期结构。
8月19日,云南省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公告表示,2020年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三期),本期债券品种一和品种二发行规模合计不超过30亿元。 据观点地产新媒体了解,本期债券票面利率簿记建档区间品种一为3.5%-4.5%、品种二为4%-5%,品种一的期限为3年期,品种二期限为5年期;起息日为2020年8月21日,品种一兑付日为2023年8月21日,品种二兑付日为2025年8月21日。 此外,本期债券的牵头主承销商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联席主承销商为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国开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经中诚信国际综合评定,发行人的主体信用等级为AAA,本期债券的信用等级为AAA。 云投集团表示,本期债券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拟用于偿还公司有息负债及补充流动资金。
境外投资者认购我省地方政府债券 近日,交行海南省分行联动交行澳门分行,协助海南省政府共同引入境外投资者,成功认购海南省地方政府债券,成为海南自贸港建设以来首笔引入境外资金投资于海南省地方政府债券的业务。 该笔业务的“破零”给诸多境外投资者释放了政府债券及金融市场进一步开放的积极信号,大大提升了海南地方政府债券对境外投资人的吸引力。 当前,海南自贸港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交行海南省分行聚焦国家重点战略区域,发挥集团协同优势,积极响应党中央“鼓励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向全球符合条件的境外投资者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号召,主动对接地方政府债业务。 该行国际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交行海南省分行在获悉政府债发行计划后,第一时间与相关方面沟通,主动参与认购,最终成功落地此项业务。 下一步,交行将继续发挥“国际化、综合化”的优势,以“建设具有财富管理特色和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银行”战略为引领,发挥集团协同优势,为海南自贸港建设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