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外资持续流入国内金融市场。外资缘何如此“青睐”中国市场? 上半年,通过QFII、RQFII、沪港通、深港通等多条通道不少外资进入资本市场。根据万得资讯的统计,今年以来截至7月10日,仅是通过沪港通、深港通进入国内A股市场的资金净买入已经超过1700亿元人民币。 不过,A股并非外资的“主战场”,债市才是他们的“最爱”。 来自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境外投资者净增持中国境内债券同比增长48%,规模为167亿美元。5月份,境外投资者净增持境内债券和上市股票合计236亿美元,较4月增长25%,其中净增持境内债券194亿美元,环比增长106%。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末,境外机构的债券托管量为21960.11亿元人民币,较5月末多增829.39亿元,同比大幅提高33.48%。 外资为何抢滩?三大因素值得关注: ——利差扩大,投资人民币资产回报可期。10年期美国国债实际收益率已经跌至零以下,而中国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在3%左右。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李奇霖说,在利差的影响下,对持有美元流动性的投资者而言,人民币资产具有较高的吸引力。 ——经济加快恢复,未来预期向好。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认为,国内生产经营活动正在加快恢复,中国经济有望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过程中率先回升。同时,中国在全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表现,有助于增强投资者对人民币资产的信心,吸引长线资本流入。 ——扩大金融开放各项措施效果显现。取消QFII/RQFII额度、取消金融机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近年来一系列扩大金融开放的举措,增强了中国市场吸引力。同时,我国股票和债券市场已被纳入多个主流国际指数,吸引更多长期资金配置人民币资产。 人民银行数据显示,国际机构配置人民币资产已达到6.4万亿元人民币,并以年均超过20%的速度增长,尤其是境外投资者持有境内人民币债券资产近年来以年均近40%的速度增长。 需要指出的是,外资涌入国内市场,但对于总规模超过160万亿元人民币、体量全球第二的国内债券和股票市场而言,外资入市规模只是“浪花一朵朵”。即便在外资涌入较为集中的债券市场,外资持债规模也只占国内债券总量的2.4%,持有国债占比仅有9%。 李奇霖认为,外资并不能主导金融市场走向。比如在债券市场上,利率的走势依然主要取决于我国商业银行、广义基金等机构的投资行为。 “但有理由相信,中长期看,人民币资产将会有良好表现。”管涛说。
总体来说,在低利率环境下固收机会相对有限,股胜债的局面已经持续了数年,而在今年美联储带头的超级宽松货币政策之下,全球固定收益的回报预期不太可能会大幅改善。尽管如此,平均素质较高的中资美元固收产品可以相对增强收益。 最近几天相信大家都关注到了A股的“健康牛”,美股的科技股也继续向好,但与此同时,疫情的反复也超过了很多人的预期,全球累计确诊接近1200万,美国累计超300万,而原本曲线已经平息的亚洲这边墨尔本、东京和香港也相继出现第二波或者第三波。黄金市场最先做出反应,金价突破1,800美元/盎司的重要关口,创下了近十年新高,黄金ETF的资金流入规模也超过了2009年的全年最高纪录。 在乐观情绪下,大家需要留意短期市场可能的不确定性因素,市场避险情绪可能反复,10年期美债收益率维持在3月大跌后的偏低水平0.6%左右。纵向来看,3月的流动性危机已经被债市逐步吸纳,截至7月1日,海外的债券型基金连续第12周录得资金净流入。今天我们继续为大家梳理海外公募中债券基金的上半年表现,以下所有回报基于晨星的数据,均统一以美元计价。 首先我们看到,上半年以地区来区分的话,表现较好的是美国债券基金,平均涨幅3.3%,这一类别中涨多跌少,但表现分化差距到正负10%;环球债券基金中则涨跌五五开,平均回报1.7%,亚洲债券基金平均录得1%的升幅,欧洲债券基金表现接近持平,而新兴市场债券基金几乎全军覆没,平均下跌4.2%,其中本币债券明显跑输强势货币。 除了一些美债基金受到国库券的提振以外,债市的表现与疫情的严重程度基本一致,也体现了市场对于地区经济复苏的预期程度。 专注于投资级别的债券基金数量不多,不过是上半年表现最出色的债券板块,平均涨幅5.5%,其中投资政府债的明显好于企业债,平均存续期更长的债券基金表现更好。实际上,投资级别债券基金在2019年也平均接近10%的回报,已经是投资级别非常好的两个年度。这与美国国债的利率结构高度相关,过去两年也一直受惠于中美贸易战、地缘政治、联储局货币政策转向等多个原因。 相信大家都还记得在今年3月的流动性危机中,很多高收益债券价格大幅下挫,经过几个月的缓慢回升,上半年高收益债券基金平均仅下跌-4.2%,其中表现较差的跌去一成,不过仅有不到10%的基金录得正回报。具体来看亚洲高收益表现稍稍好过美国、欧洲及环球高收益,区别不算太大。 如果看到过去一年,因为不少高收益债券基金普遍在2019年获得双位数以上的回报,近期的调整对于长期的投资者来说影响相对有限。同时美联储购债计划的间接支持,以及大力度的企业贷款计划缓解了违约风险,对于高收益债市的流动性和市场情绪都有很大提振。 但是市场对企业信贷的忧虑仍然存在,违约率上升仍是债市的尾部风险。根据标普评级数据,自新冠疫情和油价下跌以来,北美地区的CCC级发行人数量几乎翻了一番,不过这一比例在5月份已经大幅下降。由于大多数违约来自评级为CCC或者B-但为前景负面的发行人,标普评级在4月也推出了相应的系列月刊,以监控信用趋势和影响B-及CCC级发行人的潜在风险,诺亚研究也将密切追踪这一指标。 在其他类别中,受惠于股票市场反弹的趋势,可转债基金平均上涨4.4%;而极大宽松货币及财政政策也引发了一些对通胀上升的预期,通胀挂钩债券基金上半年也有2.4%的平均回报。 除了另类策略以外,股票型公募基金大多以多头为主,这一点与债券基金稍有不同,债券基金的基金经理在操盘债券组合的时候,可能会相对更多的配合使用衍生品工具以及ETF等,这是因为考虑到流动性、交易成本和投资目的等因素,投资者在做出投资的时候应当充分理解相关金融知识及风险。 总体来说,在低利率环境下固收机会相对有限,股胜债的局面已经持续了数年,而在今年美联储带头的超级宽松货币政策之下,全球固定收益的回报预期不太可能会大幅改善。尽管如此,平均素质较高的中资美元固收产品可以相对增强收益。 这里还有一个知识点想提醒大家,海外的固收资产与权益资产虽然也存在着一定的你涨我跌的关系,但是因为整个资金的池子很大,市场资产类别和金融工具众多,像A股与在岸债市的胶着行情和潜在挤兑关系,一般情况下在海外市场不会过于直接和明显,在某种程度上这一点也更有利于构建分散化的投资组合。 今天的最后,我们希望和大家聊聊这一期的投资与配置的行动点,在全球超低利率的环境下,股票资产固然具有配置价值,不过短期的市场向好更多是建立全球央行一起放水,市场price in经济复苏预期。此时单独偏好一类资产,all in式地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并不是我们所秉持的投资策略。 市场的不确定性永远不会消失,在波动市中的投机交易和择时交易,往往并不能给普通投资者带来额外收益,而我们更建议中长期的投资者更应当将重点放在平衡配置和风险分散,视乎投资目标的做好股债平衡,多元化的资产配置,可能在疫情后的复苏周期发挥长期优势。
据上交所网站10日消息,近日,上交所有关负责人就公司债券及资产支持证券2019年年度报告的披露及相关监管工作回答了记者提问。 中新经纬资料图 据上交所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6月30日,公司债券发行人及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的披露率分别达到97.50%及98.75%,其中80%以上均在4月30日前完成披露,整体披露情况良好。 从披露情况来看,公司债券发行人及资产支持证券2019年度的财务数据总体较为稳健,整体经营及资信情况良好。 公司债券发行人2019年度经营情况总体向好,投融资活动有所活跃,财务杠杆保持稳定。一是经营业绩普遍提升,经营性现金流入有所增长。2019年,在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宏观背景下,公司债券发行人经营表现较为抢眼。全年发行人共实现营业收入48.97万亿,同比增长9.73%;净利润2.57万亿,同比增长9.62%;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91万亿元,同比增长5.93%。各行业净利润不同程度提高,采矿业、交通运输业等行业发行人净利润同比增速均超过10%。二是投融资活动明显增加,杠杆水平及债务期限基本稳定。由于盈利增长及景气提升,2019年发行人投融资活动较为活跃,全年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6.90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4.22%;筹资活动现金净流入合计3.24万亿,较上年增长10.61%。与此同时,发行人杠杆水平和债务期限结构基本保持稳定,年末发行人的平均资产负债率60.54%,同比增加0.73个百分点;平均短期有息债务占有息债务比例为34.03%,同比下降0.11个百分点,融资策略总体较为稳健。 资产支持专项计划2019年运行平稳,基础资产质量进一步提升。一是专项计划运行情况较为稳健。绝大多数基础资产现金流回款符合预期,资产服务机构按约定履行了归集划转职责,特定原始权益人等业务参与人经营和财务状况总体稳定,增信措施在报告期内得到有效执行,交易结构各环节风险缓释安排实施良好。二是大类基础资产表现符合预期,资产信用进一步夯实。应收账款类资产现金流回款稳定,债务人资信履约记录良好。融资租赁类入池资产分散度进一步提升,前五大现金流提供方平均占比降至27.77%。消费金融类资产依托实力较强的互联网平台,债务人高度分散,逾期率和违约率等指标保持平稳。收益权类基础资产现金流波动与预测基本相符,93%的项目基础资产收缴率在80%以上。不动产资产区位优势显著,物业平均出租率在92%以上,93%的物业租金保持稳定或略有上涨。 在后续信息披露监管方面,上交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上交所将立足风险管理和投资者权益保护,继续优化完善信息披露自律规则体系,加大违法违规行为处罚力度。 上交所就公司债券及资产支持证券2019年年度报告披露情况答记者问全文 一、请问2019年公司债券及资产支持证券年度报告的整体披露情况如何? 目前,2019年公司债券及资产支持证券年度报告披露工作已基本完成。今年由于受到疫情影响,部分市场主体难以在4月30日前完成审计工作。根据证监会统一部署,上交所前期向市场发布通知,明确受疫情影响难以按期完成审计工作的债券发行人及相关市场主体,可以延期至6月30日前披露年度报告。从实际披露情况来看,大部分市场主体均克服困难在原定期限内完成了年报披露,未进行延期。截至6月30日,公司债券发行人及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的披露率分别达到97.50%及98.75%,其中80%以上均在4月30日前完成披露,整体披露情况良好。 从年度报告披露质量来看,今年公司债券及资产支持证券的年度报告披露质量较往年进一步改善。绝大多数披露主体能够熟练运用年度报告XBRL(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技术模板进行填报,年度报告的规范性、准确性有所提升。此外,年度报告的披露内容更加聚焦于对投资者作出价值判断和投资决策有用的信息。公司债券年度报告能够有针对性地重点披露与发债主体偿债能力相关的重点事项,包括资产受限情况、现金流波动情况、债务结构及短期偿债压力等;资产支持证券年度报告内容更加聚焦于基础资产运行状况,如基础资产运行的重大变化、现金流回款及归集情况等,充分凸显了资产支持证券的资产信用属性。 二、2019年公司债券及资产支持证券年度报告主要呈现出怎样的特征? 从披露情况来看,公司债券发行人及资产支持证券2019年度的财务数据总体较为稳健,整体经营及资信情况良好。 公司债券发行人2019年度经营情况总体向好,投融资活动有所活跃,财务杠杆保持稳定。一是经营业绩普遍提升,经营性现金流入有所增长。2019年,在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宏观背景下,公司债券发行人经营表现较为抢眼。全年发行人共实现营业收入48.97万亿,同比增长9.73%;净利润2.57万亿,同比增长9.62%;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91万亿元,同比增长5.93%。各行业净利润不同程度提高,采矿业、交通运输业等行业发行人净利润同比增速均超过10%。二是投融资活动明显增加,杠杆水平及债务期限基本稳定。由于盈利增长及景气提升,2019年发行人投融资活动较为活跃,全年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6.90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4.22%;筹资活动现金净流入合计3.24万亿,较上年增长10.61%。与此同时,发行人杠杆水平和债务期限结构基本保持稳定,年末发行人的平均资产负债率60.54%,同比增加0.73个百分点;平均短期有息债务占有息债务比例为34.03%,同比下降0.11个百分点,融资策略总体较为稳健。 资产支持专项计划2019年运行平稳,基础资产质量进一步提升。一是专项计划运行情况较为稳健。绝大多数基础资产现金流回款符合预期,资产服务机构按约定履行了归集划转职责,特定原始权益人等业务参与人经营和财务状况总体稳定,增信措施在报告期内得到有效执行,交易结构各环节风险缓释安排实施良好。二是大类基础资产表现符合预期,资产信用进一步夯实。应收账款类资产现金流回款稳定,债务人资信履约记录良好。融资租赁类入池资产分散度进一步提升,前五大现金流提供方平均占比降至27.77%。消费金融类资产依托实力较强的互联网平台,债务人高度分散,逾期率和违约率等指标保持平稳。收益权类基础资产现金流波动与预测基本相符,93%的项目基础资产收缴率在80%以上。不动产资产区位优势显著,物业平均出租率在92%以上,93%的物业租金保持稳定或略有上涨。 三、今年上交所公司债券及资产支持证券年报监管的主要思路和突出特点有哪些? 今年遇到疫情的特殊情况,上交所在年报监管中充分考虑疫情影响,适时调整监管要求及模式。同时,立足信息披露监管提升投资者保护实效,以风险和问题为导向,进一步增强信息披露的针对性和风险揭示作用。 一是增强监管弹性,根据具体情况优化监管模式。考虑到疫情影响,今年上交所提前向市场发布通知,要求公司债券发行人等市场主体尽可能克服困难按期披露年报,同时明确在客观上不能按期披露时的延期披露安排和具体要求。在年报监管过程中,上交所根据具体延期理由与情形合理调整相应监管模式。一方面,对于确实符合条件延期披露的主体,认可延期披露年报,同时督促其力争尽早披露年度报告,充分保障投资者权益;另一方面,对于审计机构未能出具意见或延期理由不充分的情形,严格要求相关主体按期披露年报,同时做好事中、事后监管,严肃杜绝随意延期。 二是结合行业特点,关注对债券偿付和投资者权益有重大影响事项的信息披露。在今年的公司债券年报审阅中,除了非经营性往来占款、受限资产、对外担保等常规关注事项外,上交所对债券发行人业务经营的可持续性、现金流的稳定性以及长短期偿债能力均予以了特别关注,要求发行人对相关事项或数据的重大变化、大幅波动等情形进行详细分析和披露。此外,对于此次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的商贸、物流、出口等行业的相关发行人,重点关注期后经营业务和现金流受疫情的影响程度,督促发行人对重大期后事项及应对措施进行补充披露。 三是合理延伸,加强对资产支持证券相关机构的信息披露及合规监管。今年上交所在资产支持证券年报的审阅中,除了关注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本身的运行情况外,也加强了对特定原始权益人等相关机构的信息披露监管,特别是对于基础资产为收益权类、不动产类等资产回收周期较长、现金流较依赖相关主体持续经营的专项计划,重点关注相关特定原始权益人的资信状况,强化对债务逾期、偿债压力等重点事项的披露监管。此外,加强对专项计划相关机构的规范运作和合规履职监管,对于存在未及时归集基础资产现金流等情形的资产服务机构等,要求限期改正,督促业务参与人严格落实资产隔离,防范混同风险。 四是突出重点,进一步强化信息披露监管与风险管理的有机结合。今年上交所着重对年内面临本金集中兑付的债券和资产支持证券相关年度报告进行了重点审阅。对于近期需兑付本金的公司债券发行人,着重关注公司自身造血能力、有息债务规模结构和外部融资能力,督促发行人及早准备,妥善做好还本付息安排。对于近期面临收益分配的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结合相关基础资产特点,重点关注基础资产运行状况及核心运营指标,对于实际现金流较预测值发生显著下滑等情况进行了针对性问询,并督促相关增信机构在触发增信机制情形时按约定履行增信义务。 四、上交所在后续信息披露监管方面还有哪些安排? 上交所将持续做好公司债券及资产支持证券信息披露的日常监管工作,近期将对未能于6月30日前披露年度报告的相关主体进行督促,视情况采取自律监管措施,并着手部署公司债券2020年半年度报告的披露准备和督导工作。 下一步,上交所将立足风险管理和投资者权益保护,继续优化完善信息披露自律规则体系,加大违法违规行为处罚力度。目前上交所正根据新修订的《证券法》着手修订《公司债券上市规则》《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挂牌转让规则》等自律监管规则,并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进一步优化完善定期报告及临时报告的自律监管规则,不断增强信息披露的风险揭示作用,健全完善与债券风险特性相适应的信息披露规则体系及监管机制。
进入7月,A股连日上涨,昨日收盘上证指数站稳3400点,两市成交额连续3日超1.5万亿,今日开盘也未现回调。受“股债跷跷板”效应的影响,债市表现却持续低迷。昨日1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破3.1%,创下半年来新高。 施罗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债券基金经理单坤对记者表示:“在医药类的股票和混合基金霸占了半年排行榜的时候,我们悄然发现,市场上纯债类基金的表现用了两个月的时间(5月和6月),收益率从4%降到了2%,只比货币基金1%的平均收益率好一点。债券市场在连跌两个月后,本来还预期10年国债停在3%的阻力位,但这一预期被股票市场的爆发迅速打破。” 对下半年债券市场的走势,业内普遍认为,由于基本面改善、风险偏好回升等因素,债市短期内进入反复震荡行情。目前市场对债市的看法多空两个方向较为均衡,债市既难现上半年的大牛行情,也不会出现明显的“牛熊转换”。 上半年债市“过山车” 今年上半年利率债市场呈现“过山车”行情,前四个月整体表现良好,后两个月大幅回吐前期涨幅。期间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2.5%-3.1%区间内波动,高点为年初的3.15%(1月2日),最低点在4月9日触及2.48%。 上半年新冠疫情的发展主导了国内利率债市场走势,具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1月,春节前这段时间因资金面宽松,市场配置力量较强,宽松预期升温,债市维持强势;2-4月,海内外疫情扩散,央行货币政策宽松加码,利率大幅下行,带动短期利率快速走低,债市大牛;5-6月各国重启经济,国内流动性边际收紧,利率债供给压力加大,债市大幅下挫,短期利率快速回升。 相较于行情惨烈的利率债,信用债方面,高评级信用债的回调幅度也较深,在宽信用政策的支持下,寻找高收益的机构更多布局高收益债,即“信用下沉”,因而高收益债反而表现较好。 此外,今年整体违约率可控。中诚信复盘了上半年债券的违约情况,统计显示共24家主体发生违约,涉及债券59只,涉及金额达555.57亿元,其中有11家发行人为首次在债券市场发生违约。中诚信量化分析团队总结违约发行人的特征,主要表现为:行业散、民企多、关联上市公司。归结下来,新增违约发行人的违约原因可以归结为四点:实控人诚信度存疑,公司战略较为激进,公司治理存在较大缺陷,以及行业景气度差、竞争激烈、政策调控等外生性因素。 瑞银资管预计下半年债券违约率也将维持较低水平,瑞银资管债券基金经理楼超分析认为:首先有一些比较大型的违约事件去年已经集中爆发了,市场上留下的公司相对来说都是较好的主体;另外两大主体就是城投、地产,今年在政策支持下基本上不太可能违约;此外,民企违约也将保持低位,因为今年民企发债较难,此外去年多数民企违约案例已集中出现。 下半年区间交易主导“清淡市” 近期股债轮动加速将导致资金流入股市,市场预计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未来半年将维持在3%左右的水平。尽管此前机构认为今年收益率有机会下行至2.9%,但股市的高涨打破了这一预期。对于下半年的债市行情,单坤表示,7月将注重市场波动带来的交易机会,股市的靓丽表现抑制了债券市场调整的幅度,现在多空两个方向比较均衡。 总体而言,从疫情的发展状态、复工复产的进度、宏观政策的调控力度和外部环境等方面来观察,市场逐渐确立了二季度经济基本面的V型反转。 “对于下半年经济基本面的预期总体温和向好,虽然力度上可能不如二季度,但方向上不会出现非常大的偏差。”单坤称。 在货币政策上,市场普遍相信货币政策最宽松的状态已经过去,未来可能是逐渐边际收紧的过程。尽管央行仍可能降息、降准以支持政府债券发行,但政策空间已经有限。此外,央行面向实体经济使用的创新政策工具直接打破了传统上对于资金传导链条的固定思维。 尽管当前中美利差正在不断拉大,海外资金持续涌入中国资本市场,但占主导地位的仍是中国本地机构,外资在国债的占比达8%,信用债更是微乎其微。最近,市场上商业银行理财、货币基金、债券基金和信托产品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赎回,风险资产站在了风口上。
7月8日,财政部公布了2020年6月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和债务余额情况。数据显示,6月,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2867亿元;1-6月,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34864亿元。 全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情况 从当月发行情况来看,2020年6月,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2867亿元。其中,发行一般债券1691亿元,发行专项债券1176亿元;按用途划分,发行新增债券845亿元,发行再融资债券2022亿元。2020年6月,地方政府债券平均发行期限14.1年,其中一般债券11.8年、专项债券17.3年。2020年6月,地方政府债券平均发行利率3.23%,其中一般债券3.10%、专项债券3.42%。 从前6月发行情况来看,2020年1-6月,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34864亿元。其中,发行一般债券11139亿元,发行专项债券23725亿元;按用途划分,发行新增债券27869亿元,发行再融资债券6995亿元。2020年1-6月,地方政府债券平均发行期限15.1年。其中,一般债券14.7年,专项债券15.3年。2020年1-6月,地方政府债券平均发行利率3.27%。其中,一般债券3.12%,专项债券3.33%。 从前6月还本付息情况来看,2020年1-6月,地方政府债券到期偿还本金6353亿元。其中,6月当月到期偿还本金3359亿元,包括发行再融资债券偿还本金5617亿元、安排财政资金等偿还本金736亿元。2020年1-6月,地方政府债券支付利息3463亿元。其中,6月当月地方政府债券支付利息1061亿元。 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情况 经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批准,2020年全国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为288074.3亿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142889.22亿元,专项债务限额145185.08亿元。 截至2020年6月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241583亿元,控制在全国人大批准的限额之内。其中,一般债务124822亿元,专项债务116761亿元;政府债券239696亿元,非政府债券形式存量政府债务1889亿元。 截至2020年6月末,地方政府债券剩余平均年限6.1年,其中一般债券5.5年,专项债券6.7年;平均利率3.50%,其中一般债券3.51%,专项债券3.49%。
世行弃发第二轮流行病债券 第一批曾引起争议 参考消息网7月8日报道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7月5日报道,世界银行已经搁置了发行第二轮流行病债券的计划,因为第一轮债券发行被批速度太慢,无法及时向一些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贫困国家提供援助。 报道指出,世行于三年前发行了第一轮流行病债券,总额达3.2亿美元(1美元约合7.02人民币),旨在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传染性疾病的严重暴发。今年4月中旬,在新冠肺炎开始席卷全球的几周后,发放近两亿美元的条件终于得到了满足——尽管批评人士说这笔资金来得太迟且数额太少。 此前,人们预计第二轮“流行病应急融资基金”(PEF)将于今年启动。世行曾在2019年初表示,正对该机制进行微调,将在2020年5月前后推出新产品。 但一位发言人对《金融时报》表示,目前世行“没有启动PEF 2.0的计划”。 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全球卫生政策助理教授克莱尔·韦纳姆说,发行这种债券是“一个糟糕的计划”,世行应该与之“划清界限”。 她还说:“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如何为大流行病融资。我们需要通过某种方式与私人资本接触,因为公共资金不够用或者调动速度不够快。” 报道介绍,2014年西非暴发埃博拉疫情后,世行启动了“流行病债券”计划,旨在想办法迅速将私营部门的资金输送到面临大规模跨境疫情暴发的贫困国家。 在日本、澳大利亚和德国这些捐助国的资助下,投资者获得两位数的利率付款,直到一些预设条件——包括至少有2500人死亡——被触发。随后,一些投资者将收回部分投资,剩下的则用于应对卫生危机。 韦纳姆说,必须等疫情大规模扩散这个条件会对“全球卫生安全产生事与愿违效果,越快介入和干预,疫情暴发规模就越小”。 在去年发表于《英国医学杂志》周刊的一篇论文中,她说,该计划“似乎更有利于私营部门投资者,而非全球卫生安全”。 报道称,2018年刚果民主共和国暴发埃博拉疫情后,该计划首次招致批评,因为债券发行的标准未达到。 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触发发放条件之后,世行宣布已向64个有资格的国家拨付1.958亿美元——包括债券和相关掉期项目。
记者7月8日从中国银行获悉,今年上半年,中国银行在跨境债务资本市场领域继续领跑,中资离岸债券和熊猫债排名均保持市场第一。 中国银行称,受疫情冲击,今年中资离岸市场债券发行量较去年同期下降23%。在市场逆境中,中国银行仍保持明显领先优势,排名“中国离岸债券”承销榜第一位。作为主承销商,中国银行参与了40%的市场交易,市场份额升至6.1%,领先第二位1.21个百分点。 同期,熊猫债市场完成26支债券发行,总额387亿元,同比增长83.93%。中国银行参与了超半数的项目,承销金额131.50亿元,同比增长92.35%,市场份额33.98%,排名第一位,超过第二位近20个百分点。 今年上半年,中国银行支持客户成功完成多个标杆项目发行:牵头发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首单抗疫熊猫债;支持小米集团发行国内首笔互联网企业熊猫债;抓住境外市场短暂利率低位窗口,协助华能国际、中国华融成功发债;参加中石油2014年以来首次公募境外债发行,引导中资境外市场估值合理回归。 中国银行称,将继续发挥全球化、综合化及跨境业务优势,凭借优质债务资本市场业务平台,更好地服务境内客户“走出去”和境外客户“走进来”,助力国内资本市场双向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