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16万个人工晶体订单已经在路上。 近日,陕西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省际联盟公立医疗机构人工晶体跨区域联合带量采购文件》(下称《采购文件》),明确10个省(区、兵团)组成的省际联盟公立医疗机构人工晶体跨区域联合带量采购工作即日起开始实施。据统计,本次带量采购总量共168987个耗材。 在业内人士看来,医用耗材带量采购已是大势所趋。国外企业在人工晶体领域长期占据国内市场约八成份额,大量采购有利于提高国产人工晶体的市场占有率,相关上市公司有望受益。 详情请扫二维码↓
《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0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日前正式公布。 通知提出,完善药品耗材采购政策。有序扩大国家组织集中采购和使用药品品种范围,开展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试点。鼓励由医保经办机构直接与药品生产或流通企业结算药品货款。指导地方全面执行中选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的采购、配送和使用政策。 业内认为,下一阶段,中成药口服制剂、胰岛素、生物类似药被纳入集采的可能性较大。另外,在应采尽采这一原则的指导下,被纳入集采的品类大概率将持续扩充。 通知还提出,促进科学合理用药。实施合理用药监测,定期公布监测情况,推动医疗机构优化和规范用药结构,促进优先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落实“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等要求。加强国家药品使用监测平台建设。推进药品临床综合评价工作,组织开展重大疾病基本用药临床综合评价试点。制定第二批鼓励仿制药品目录。 分析人士认为,此前,国务院就曾发布过相关文件要求促进基本药物优先配备使用,提出“逐步实现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二级公立医院、三级公立医院基本药物配备品种数量占比原则上分别不低于90%、80%、60%”。随着基药目录地方增补的取消,国家基药目录调整的常态化,在政策保证使用的背景下,基药目录的准入将获得医药企业更多的重视。
>>国际金价突破1847美元/盎司 国际银价创6年多新高 北京时间7月22日早间,国际贵金属价格延续涨势。截至7时06分,伦敦现货黄金最高升至1847.38美元/盎司,继续刷新近9年的新高。伦敦白银现货最高升至22.405美元/盎司,为2014年3月以来的新高。 >>医保局释放信号 中成药、生物制品集采已经在路上 国家医保局日前发布消息称,7月15日至16日,国家医疗保障局有关司室召开座谈会,就生物制品(含胰岛素)和中成药集中采购工作听取专家意见和建议,研究完善相关领域采购政策,推进采购方式改革。有医药行业人士预计,中成药、生物制品的集采大概率已经在路上,胰岛素是最可能被纳入集采的生物药。长期来看,市场上同类产品较多较成熟的生物类似药也有可能被纳入集采。 >>多地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初步建立 记者21日从生态环境部获悉:继重庆、浙江、上海之后,江苏、四川、安徽和湖南于近日相继发布“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这些省(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初步建立。 >>北京市体育局:逐步恢复举办体育赛事 稳妥开放健身场所 北京市体育局21日下发通知称,根据新冠疫情的实际情况,将逐步恢复体育赛事活动的举办,并稳妥推进健身场所的开放。 >>雪佛龙拟收购来宝能源 或掀能源业并购浪潮 当地时间7月20日,美国石油巨头雪佛龙公司宣布,将以全股票交易方式收购油气生产商来宝能源公司。这是自今年油价暴跌以来,能源行业首笔重大并购交易。
记者从生意社获悉,7月2日双氧水的参考价为1050元/吨,与6月1日的776元/吨相比,一个月时间上涨了35.3%。 据生意社监测,6月开始,双氧水终端造纸印刷行业回暖,己内酰胺企业采购热情较高,刚性需求增加,价格进入了上涨通道。截至7月2日,双氧水价格继续涨,27.5%双氧水市场均价突破1000元大关,较6月初已涨逾35%。 从双氧水2019年1月到2020年6月的月度涨跌情况可见,2019年2月到5月正是双氧水大涨期,6月反而下跌超20%,8月双氧水收获全年的最高涨幅接近40%。 2020年2月到5月,双氧水持续下跌,2月份跌幅超过18%,4月份下跌超10%。连跌4个月后,6月起双氧水价格大涨,涨幅接近2019年的最高涨幅。 对双氧水上月大涨的原因,生意社分析师表示,6月初,终端开启备货行情,全部发力,己内酰胺厂家集中采购,晨鸣纸业、沧州旭阳纷纷加大采购力度,导致刚性需求增加。而供给方面,6月9日双氧水厂家德州实化停车检修,供应趋紧。在上述因素影响下,双氧水厂家纷纷提价,主流价格上涨60-80元/吨。 6月中下旬,部分企业双氧水装置继续停车检修。其中,杭州名鑫双氧水有限公司6月16日已停车,滨化也于月底停车检修。双氧水终端己内酰胺厂家等采购订单增加,供应吃紧,导致价格不断上涨,连涨四周,周涨幅在50-100元/吨。 整个6月,在终端纸业和己内酰胺采购需求量大增的刺激下,双氧水价格持续上涨,市场均价超1000元/吨,涨幅超30%。 直到7月初,宏业、晨鸣、旭阳等纸企仍在强势采买,河北己内酰胺企业采购需求持续增加,双氧水厂家也继续上调出厂价。 分析师认为,终端纸业和己内酰胺企业采购需求支撑,加上双氧水厂家供应量紧张,7月双氧水仍有上涨空间,但涨幅可能没有6月那么大。
近期,美云智数正式对外发布全价值链SaaS战略,首批推出SaaS产品阵容包括互联网大数据、采购云、工业仿真三大领域。其中采购云为中小企业供应链安全护航,对此企业网D1Net记者进行深入了解。 以下是系列报道: 全球贸易因疫情按下“暂停键”,联合国日前报告称,2020年全球经济预计萎缩3.2%;世贸组织预测今年全球商品贸易将下降13%~3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警示,2020年会出现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糟糕的经济后果。 倾巢之下,岂能独善?尽管中国已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制造业体系,拥有全球最丰富的制造产业链条,但一旦贸易停摆,不可避免导致进口原材料、零配件存在困难,全球供应链中断风险不断上升。据IDC的3月中旬报告显示: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末,中国现有库存消耗殆尽。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疫情这面“镜子”照出我国制造业供应链管理的短板:原材料及零部件短缺、劳动力及物流中断或效率降低、订单取消导致成品缺货或积压、因无法如期履行合同造成的违约……与世界制造业强国相比,我国很多中小企业供应链体系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 供应链“反脆弱”之战 供应链好比企业“任督二脉”,拉通企业订单、采购、计划排程、销售等业务流程,企业要保障正常生产离不开上下游协同配合,一旦产业链条上关键节点的供应出现问题,就会导致终端交付无法完成,影响所有关联企业的效益。 然而,面对疫情“黑天鹅”,也有一批制造业“集大成者”顶住了压力“反脆弱”。今年上半年,工信部组织开展“产业链固链行动”:以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配套中小企业,增强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其中有着52年制造基因的美的集团(000333)给人影响深刻:有媒体报道数据显示,3月份美的集团整体员工复工率实现87%,复产率达到84%,供应商整体复工率98%。 紧接着4月,美的发布了“智慧供应链”云平台――美云智数供应链云平台,帮助中小企业通过数字化方式打通上下游供应链,通过自动化订单、大数据风险预测和控制、智能化寻源以及协同溯源等各环节的精细化、数字化的管理,帮助企业降低供应链风险,促进中小企业快速复工复产。 在美的集团从业近10年的资深供应链专家――美云智数协作云产品经理马艳波与企业网D1Net记者交流时表示,我国很多中小企业处于供应链的中、后端,面对疫情这类突发事件时,供应链显得尤为脆弱。如何“反脆弱”?从美的经验中,我们再探一二。 数字化“云采购”价值 美的供应链究竟是怎样的?说起来,更像打造一种供应生态。美的集团供应链体系至今已经有51年历史,下个十年直奔“一甲子”,累积了丰富经验,由分散的采购科室,现已形成全球性的供应链体系,数字化在高效运营、拉通供方品质、产能实时在线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实现了从客户端到供应端整个大供应链的在线协作。 美的向供应商提供计划管理、物流管理、品质管理、采购管理等云端生产制造平台,当前已有4000家规模的供应商参与到这样的数字商业合作中。供应商通过平台数据即可获得美的订单、技术图纸、质量要求、计划排产信息、备货需求、送货指令、绩效评定、自动对账、金融贷款等服务信息,从接单到生产配送交货,全部数据驱动。 美的通过多年的供应链业务变革和信息化投入,逐步强化供应商协同,已形成采购生态链。基于最佳实践,立足工业场景,美的旗下新型软件企业――美云智数重磅推出采购供应链云平台,以“软件+知识+硬件”三位一体的云化策略,搭建SaaS+PaaS+IaaS云产品架构,引领企业数字采购新体验。 这一平台所形成的供应链精益管理方法论,全面数字化革新企业采购流程,对重点环节进行自动化、精细化管控,帮助中小企业提高采购效率,优化成本空间。 管理“四板斧”降本增效 自动化订单、智能寻源、采购风控、实时的数字协同四大环节,是采购数字化管理的核心内容。 自动下单:效率倍增 当前消费市场需求呈现个性化、多元化态势,企业面临多样化、小批量、多批次等诸多挑战,一旦订单零散,流程复杂,中小企业传统的手工方式难堪此任。故而在供应链管理中,根据供需进行自动化订单下达,显得极为紧迫。 供应链云平台通过订单系统自动分配符合条件的供应商,将采购配额、可供物料的状态与历史订单进行关联,通过数学模型与算法给出合理的建议,采购员一键下单,原来需要30-40人,现在仅10多人就能快速完成。 智能寻源:恰似“月老”撮合找最优供应商 在产品研发早期或量产后的辅配二供阶段进行供应商招标时,通过传统的评审专家打分评选,短则一个月,长则三、四个月,时间和人力耗损过大。这对中小企业而言,难免伤不起,信息技术解放劳动力,美云智数供应链云平台通过项目式招标管理分离招标的各阶段,然后根据业务要求配置节点进行招标,并严控流程、符合审计合规性。 此外平台还能像“月老”一样自动牵线搭桥,根据历史成交及相关的合同参数撮合企业找到最合适的供应商。同时内置的核价模型,还可以针对不同品类、物料工艺、材质给出相应的核价模型,实现物料价格的精细化管理。 采购风控:数据管理之“透视眼” 企业资质数据 、价格数据、历史订单数据、绩效数据,生产环节数据以及日常交付数据……这些数据孤立来看价值有限,但经过建立的数据模型进行分析,就能指导企业改善核心业务,并能实时监控订单的生产状况,避免供应商告知交不了货时,企业才“临时抱佛脚”想解决之法。 美云智数在供应链云上连接企业内外部数据,这对中小企业而言,等于助其建立一个数据中台,可视化展示生产、入库、发货、接收、检验等相关数据,让企业决策者和各环节责任人实时了解供应链安全状况,提高抗风险能力。 品质管控及溯源管理:”品检官”+企业授信“担保人” 就一般制造企业而言,70%的成本源于物料采购成本,也就是说,70%的品质受供应商产品品质的影响。如此关口,岂容有失?美云供应链云平台为此设立“品检官”。 马艳波表示:“供应链云平台里有一个专门的品质模块,主要解决企业产品品质管理不规范,品质数据失真,检验报告提供不出,或提供不及时,以及供方产品品质数据与客户对接产生断点等问题。”平台实时在线覆盖全部零部件,汇总从工艺过程、老化试验到OEM代工生产模式的品质管理等各环节的检验标准以及判断规则的数据,并最终形成检验报告,以便追溯产品品质。 此外,这个模块兼具“自学”能力,通过系统预制的模版借鉴客户或行业的经验,帮助中小企业了解物料应该检验哪些指标,同时为今后零部件的供需提供相互信任的证据。 据悉,除了应用于制造领域,未来美的供应链平台还采用区块链技术,为金融业提供企业品质信息等服务,作为信誉“担保人”为企业授信提供依据,实现供应链价值创新。 毫无疑问,随着信息技术的迭代发展,产业升级必将影响供应链的结构性调整,更快地洞察市场需求变化,更直接、高效地推进上下游供应链协同,才能主导成本优势,获得更多的弹性发展空间。新局势之下,企业供应链如何“危”中见“机”?值得深思。
5月28日晚间,零售行业传来重磅且出人意料的消息,国美与京东通过可转换债券的方式结成资本联盟,并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双方还将在联合采购、联合营销、物流、服务等多维度进行深入、全面的合作。 该事件甫一传出,立即引发各方思考,成为零售和互联网行业关注的焦点,受此影响,国美零售5月29日开盘以近11%的涨幅跳空高开,京东股价当日涨幅也达6.49%。 就像一个巨大的“特洛伊”战车,国美与京东悄然合作,兵临家电零售城下,在这股暗流下其他企业竟无一丝防备。报道称,双方的合作重点在于供应链互补,而分析来看,双方结成资本联盟,争夺的不仅是销售份额,更有市场话语权。 采购规模决定市场地位 报道显示,国美与京东联合将形成中国最大的家电采购规模。家电零售行业中,京东、天猫、苏宁、国美、五星电器,目前是家电零售市场份额排名前五的企业,各家的采购规模虽然没有明确的具体数据,但可以根据市场份额倒推一二。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家电市场报告》显示,京东排在第一位占比达29.1%,天猫与苏宁紧随其后,分别占17.3%、16.8%,国美为5.4%。以上述占比计算,京东联手国美,整体市场份额占比为34.5%。 △数据来源: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理论上来说,高市场份额的背后一定是有高采购规模的支撑。家电零售最大的采购规模意味着什么?或者说能带来什么好处?一是议价能力,二是降低成本。短短八个字却能决定生死。 先说议价能力。京东和国美的采购联盟议价能力必然高于任何独立的采购方。规模化的采购优势就代表了议价能力强,可以有效降低采购成本。 简单来说,采购方的规模决定了品牌方所给予的“最低价”。零售企业主要是赚利差的,对于任何品类和品牌方来说,采购1000件商品与采购100件的价格及品牌方所能投入的营销支持自然不能相提并论。而京东+国美的采购联盟将有望拿到家电品牌商的最低成本价,并凭借价格优势要么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要么获得更大的利润。总之盈利能力将进一步提升。 容易被忽略的是,规模化采购不仅可以降低采购成本,还可以降低运营成本。一方面,规模的背后是企业地位、产品订单、用户数量,更是在市场上的话语权;另一方面,规模支撑着企业的经营成本,一旦规模收缩就会陷入“成本越高、出货越难”的死循环中。规模收缩后,首当其冲的就是经营成本激增,特别是资金成本和管理成本等,继而将导致市场营销费用减少,出货压力倍增。如果是生产企业还会导致生产投入全面收缩,继而导致减产,货源少、裁员……影响更大。 所以疫情期间,无论是零售企业还是品牌商,保规模才是第一要务。这事关企业生存和在存量竞争胜出的机会。 品类丰富高中低通吃 在此前国美入驻京东开设“国美官方旗舰店”时,国美方面就曾表示,与京东供应链打通后,京东吸纳国美的中高端家电商品和“家·生活”整体解决方案等优势产品,而国美将通过京东可以获取非家电品类,以及符合价格敏感型用户需求的客单价较低的家电商品。 这一点其实不难理解。国美是实体店起家,当年声名赫赫的家电连锁模式开创者。而在家电领域,线下门店一直是家电销售的优势渠道,而互联网作为后来者,为更多的品牌开辟了新的增量空间,为了在早期的线上、线下竞争中获利,电商多会以低价来完成用户的原始积累,京东当然也不例外。 再者,对于功能更多、操作更复杂且客单价较高的商品,或者有成套化整体解决方案的购物需求,大多数消费者还是会首选线下渠道,因为那里不仅有专业的导购,更有场景的体验。 如今供应链打通,这样一来,双方的商品品类、品牌、型号将更加丰富和完整。基于此,国美也可为拼多多提供更适合其用户需求的商品,从而使得国美从拼多多合作中获得的流量和用户,更好地在“用户-渠道-商品”的正向循环中壮大;而京东从国美处获取的商品将更好地帮助京东进一步提升客单价,巩固一二线市场的品质消费地位,满足用户消费升级需求。 此外,国美获得非家电产品后,更低的客单价商品有利于加速国美互联网转型。借助这些商品,将帮助国美扩大线上社群和直播的获客规模,降低获客成本,激活用户购买的活跃度,从而带来用户规模和销售规模的不断提升。 品牌打通上下一致 供应链打通,产品融合,背后的品牌商也将融合在京东+国美的采购联盟中。其中,将会为两类品牌方带来利好: 最大的受益方将是以线上为主要渠道的品牌。这些品牌包括奥克斯、小熊、小米系(小米品牌及小米供应链品牌)、志高等,他们此前主要在线上销售,通过京东+国美的采购联盟,这些品牌相当于不费吹灰之力就获得了国美2600多门店、国美商城、美店、16万社群、全国直播的渠道资源,成为国美全渠道的供应商。 尤其是厨房小家电品类,榨汁机、破壁机、养生壶、迷你电饭锅、三明治机、料理锅等商品同质化日趋严重,网红产品不断面市,缺乏技术竞争壁垒,在越来越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只能拼低价、拼流量,增加国美全渠道的销售机会将帮助他们快速增加销售规模。 第二类是拥有线上线下双生产线的品牌。由于电商的激烈竞争,规模性家电生产品牌如海尔、美的、老板、TCL等知名的家电品牌巨头分别针对线上和线下进行差别生产和销售,现在国美+京东形成采购联盟后,他们所生产的全部商品将可以实现销售渠道融合,原来只能在京东平台上架的商品也将有机会进入国美全渠道,而曾经只能在国美渠道销售的商品也将有机会在京东上架,为品牌方带来更加可观的销售业绩。 由此,京东+国美或将联手推动新一轮零供关系变革。如今国美左手连着拼多多,右手牵着京东,已经将排名前三的两大互联网电商平台收入囊中。国美与拼多多的合作约定是“全量商品上架”,理论上来说,国美从京东处获得商品也可以在拼多多平台销售,提升拼多多的家电商品SKU(库存量单位),更好的满足6亿拼多多用户。可以说,国美与京东的合作,不仅获得自己想要的供应链补充和物流服务扩容,还将顺道助拼多多一臂之力。未来的想象空间,只怕是“没有想不到的,只有不敢想的”。
全国人大代表、华北制药(行情600812,诊股)董事长杨国占日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建议,加快落实小品种药品生产、供应和采购相关政策,保障人民群众用药需求。 □本报记者 昝秀丽 倪铭娅 保障短缺药品供应 中国证券报:请介绍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方面的建议。 杨国占:我们期待在统筹生产方面,一方面实行小品种药品清单制管理,药品生产企业有针对性对清单内品种采取相应保障措施;另一方面发挥小品种药品生产基地优势,培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短缺药面临的问题是用量小或交易价格低,企业生产动力不足,希望在政策上给予一定支持。比如,在采购政策和采购方式方面,综合考虑生产企业数量、行业规模、临床应用和产品特性等因素,尝试“定点生产”的稳定药物供应形式和采购方式。由国家相关部门审定“定点生产”的可行性,并协助解决政策、资金、采购量、采购价格和货款支付等问题。同时,选择小品种药品生产基地内成员,对“定点生产”方式进行探索和论证。 中国证券报: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方面,华北制药采取了哪些具体举措? 杨国占:党的十九大以来,华北制药践行“健康中国”战略,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聚焦生物产业,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企业大变化、快变化。依托生物药技术和产业化优势,华北制药加快在研产品的上市步伐。华北制药已形成“谋划一批、在研一批、申报一批、上市一批”的梯次化新品研发结构。 推进资产重组相关工作 中国证券报:公司曾承诺“将以华北制药作为医药业务运营的最终唯一平台,实现华药集团医药业务整体上市的目标”,请谈谈进展情况。 杨国占:近年来,公司充分利用资本市场,保障公司健康发展。一方面,加大直接融资力度,调整优化融资结构,通过发行公司债,短期及超短期融资券等手段优化融资结构、降低资金成本。另一方面,通过战略合作,实施股权融资,降低资产负债率。 今年,我们开始将华药集团的医药业务和相关资产注入上市公司,积极履行整体上市承诺,实现与上市公司的业务整合。2020年4月16日,公司已召开董事会审议通过了相关的重组预案及相关议案,目前正在加快推进资产重组相关工作,公司将另行召开董事会审议本次资产重组的正式方案,并提请股东大会审议。 相关专题:聚焦2020年全国两会财经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