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上市后首秀的*ST毅达,8月17日遭二级市场资金疯狂抢筹。 因复牌首日不设涨跌幅限制,8月17日早盘,该股集合竞价高开114.72%,触发临时停牌机制被停牌。8月17日10点整,*ST毅达跌至5.6元/股,涨幅收窄至71.78%,再度临时停牌,直至收盘前3分钟恢复交易,收盘报4.89元/股,收涨50%。 根据*ST毅达8月16日晚间的公告,公司A股股票暂停上市前最后交易日(2019年4月29日)的收盘价为3.26元/股,公司股票恢复上市首日开盘参考价A股股票为3.26元/股。 恢复上市首日,NST毅达开盘大涨114.7%,报7元/股,但很快就因下跌两度触发临时停牌。截至10点第二次临停,NST毅达仅成交5039万元,换手2.03%。午盘报5.6元/股,涨71.78%。14时57分,NST毅达恢复交易,一路跌至收盘价4.89元,涨幅收窄至50%,成交8070.2万元,换手3.66%。 加上集合竞价,NST毅达上市首秀的交易时间总共只有短短5分钟,全天仅成交18笔,成交金额仅5039万元,大部分股东仍没有成功套现。 “虽然恢复上市首日表现不错,但是不能用豪赌的心态来炒ST股,从今天的成交量来看,很多散户的单子都没能在最高点卖出去。”上海易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副总监王永远对记者评价道。 事实上,昔日暂停上市后恢复上市的个股中,恢复上市首日表现都可圈可点,而后陷入了不断下跌的尴尬境地,上市首日即巅峰不断在这类个股中上演。 *ST钒钛(现名攀钢钒钛)去年8月恢复上市首日,盘中一度涨超40%,尾盘大幅收窄至25.08%。次日低开,收盘接近跌停,从复牌首日的3.84元,而后一路下跌,现如今还没涨回到上市首日价格。 *ST建峰恢复上市首日盘中涨幅一度近20%,报12.60元,但收盘时下跌6.16%。次日就遭遇跌停,之后股价在4-6元区间震荡。 ST常林被苏美达借壳后,恢复上市首日收盘跌19.34%,报7.55元。不久最高涨至9元左右,之后再无起色,一直没有超过首日收盘价。 而为数不多的成功案例则是ST新梅。其恢复上市首日,盘中一度上涨超40%,收盘时却下跌0.26%。2019年初,ST新梅被爱旭科技借壳上市,股价从3.88元上涨到如今的14.65元,上涨了近300%。 从8月17日股价对应的PE来看,*ST毅达的市盈率已经高达135倍。而重组后,公司所在的行业与原来有所不同。 根据*ST毅达此前发布的公告来看,在新任董事会和管理层的带领下,公司主营业务已经实现“换血”,置入了盈利能力较强的赤峰瑞阳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赤峰瑞阳”),置出了全部失控子公司。 “*ST毅达是个很典型的案例,公司即便重新上市,能不能熬到下家接盘也有待考验,控股股东信达证券所持公司股份脱身还是需要有技术含量的,因为有限售期,即便注入了新资产,但后续能否持续经营还是有待观察的,金融手段能解决企业保住壳,但企业能不能继续生存发展其实还是要靠企业家的力量。”一位券商投行人士对记者分析道。 根据*ST毅达披露的2019年年报,公司2019年度经审计的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598.4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901.59万元。资产总额125049.39万元,负债总额120611.76万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资产为4437.63万元。
图片来自网络 据搜狐财经统计,8月8日至15日期间,银保监会共发布行政处罚公示表57张,罚款总金额高达4815万,其中包括银行业罚单36张,涉及17家银行,总金额逾4460万元;保险业罚单21张,涉及5家保险公司,总金额355.7万元。 银行方面,本周农商行领罚单最多,上市银行大额罚单频现。 数据来源:银保监会官网 制表:搜狐财经 搜狐财经统计发现,本周的36张银行类罚单分属于17国内大中小银行。在所有的银行性质中,农商行领取罚单数最多,7家农商行收到了共计16张罚单。其中,进贤农商行及其员工合计“收获”8张罚单,为本周受罚单数最多的银行。 行政处罚信息显示,因贷款资金挪用于认购本行股份及不良资产;贷款资金被挪用于房地产开发企业;个人综合消费类贷款用于购房;违规办理代理车险业务和代销贵金属等多项违法违规行为,进贤农商行被银保监会江西监管局罚款260万元,七位相关责任员工被警告并分处不同金额罚款。 在金额方面,本周大额罚单频现,继8月11日浦发银行领银保监会2020年最大额罚单,2100万元之后,8月14日,上海银行再被罚款1652万元。 银保监会信息显示,浦发银行因在2013-2018年涉及同业投资资金违规投向“四证”不全的房地产项目、为银行理财资金投向非标准化债权资产违规提供担保、未按规定进行贷款资金支付管理与控制年间存在12项违法违规行为,而被上海银保监会开出2100万巨额罚单。这是银保监会今年开出的最大额罚单,也是国内银行业今年收到的第二大额罚单。 搜狐财经调查发现,今年最大额罚单为央行在2月份对民生银行开出的2360万元罚单,因其存在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与身份不明的客户进行交易等违法行为。 内容来源:银保监会官网 制表:搜狐财经 无独有偶,8月14日,银保监会上海监管局再次开出千万级以上罚单,对象为上海银行。 上海银保监局披露,2014-2019年,上海银行因存在违规向资本金不足、“四证”不全的房地产项目发放贷款、违规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虚增存贷款、票据业务理财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等23项违规被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27.2万元,罚款1625万元,罚没合计1652.2万元。 同时,上海银保监局还发出了2张针对上海银行两员工的罚单,均与贷款类业务违规有关。 在保险方面,本周共有罚单21张,涉及5家保险公司,包括人保健康、燕赵财险、中国人寿、太平洋财险和平安财险,总金额为355.7万元。其中人保健康为本周各类金融机构罚单数“冠军”,一周内收到13张罚单,罚单罚款总金额达40.8万。 赣银保监罚决字〔2020〕42号显示,因承诺给予投保人保险合同约定以外的利益;利用保险代理人以虚构保险中介业务方式套取费用等,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银保监会江西监管局对人保健康南昌中心支公司施以警告并罚款31万元的行政处罚。 同时,8位上述违规行为相关负责人分别被处警告并罚款1万或5千元不等。 另外四张罚单与上周披露的人保健康江西分公司违规行为有关。 8月7日,江西银保监会披露,人保健康江西分公司因涉及欺骗投保人;承诺给予投保人保险合同约定以外的利益;利用保险代理人以虚构保险中介业务方式套取费用等五项问题,被银保监会江西监管局警告并罚款46万元。 此外,在本周的保险类受罚公司中,一半以上来自财险类公司,且多与车险业务有关。 内容来源:银保监会官网 制表:搜狐财经 8月12日,银保监会机关发布了三则保险类行政处罚决定书,涉及平安财险总公司及其四家分支机构,以及太平洋财险深圳、浙江分公司,总计处罚金额达340万元。 银保监罚决字〔2020〕58号内容显示,因未按车辆实际使用性质承保商业车险,手续费支出未分摊至各分支机构等原因,平安财险总公司及其四家分支机构累计被罚220万元。 太平洋财险旗下浙江分公司、深圳分公司也因营业车辆按照非营业车辆性质承保商业车险等车险业务问题分别被施以罚款50万,警告其相关责任人并处罚10万元的行政处罚。 在监管动态方面,8月10日,银保监会发布了二季度银行业、保险业二季度重要监管指标数据。 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309.4万亿元,同比增长9.7%;上半年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1.0万亿元,同比下降9.4%;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94%,较上季末增加0.03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182.4%,较上季末下降0.80个百分点;贷款拨备率为3.54%,较上季末上升0.04个百分点。 保险公司总资产22.0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4万亿,较年初增长6.9%;原保险保费收入2.7万亿元,同比增长6.5%;保单件数快速增长。2020年上半年新增保单件数239亿件,同比增长28.0%。 8月13日,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近日发布了《关于2020年第二季度保险消费投诉情况的通报》,《通报》内容显示,2020年第二季度,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共接收保险消费投诉33732件,同比增长26.86%。 其中涉及财产保险公司16200件,同比增长11.08%,占投诉总量的48.03%;人身保险公司17532件,同比增长46.03%,占投诉总量的51.97%。人保财险、平安财险、众安在线的投诉量位列财产保险公司前三名。平安人寿、中国人寿、太平洋人寿的投诉量位列人身保险公司前三名。
8月13日晚间,中盐化工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昆仑碱业根据产能扩大后实际运行情况,为进一步提升生产系统运行效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拟投资建设“重碱、轻灰系统新增离心机节能增效技术改造”项目。 公告显示,该项目将在现有150万吨生产线碳化工序的基础上新增10台离心机及附属设备,以降低煅烧工序入轻灰煅烧炉重碱水分。项目实施后,可提高轻灰煅烧炉单炉生产能力,同时具备停一台煅烧炉的条件,为煅烧炉的轮换大修创造了条件,可以有效规避煅烧炉非正常停车造成的减产损失。该项目报批总投资2776.5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693.96万元,建设期利息73.55万元,铺底流动资金9万元。 中盐化工表示,该项目建成后节能、减排、降耗、增效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生产作业环境,提高重质纯碱产品质量,实现节能增效。同时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为企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保证,具有建设的必要性。
上游新闻记者 孙琼英 据重庆产权交易网披露,重庆渝富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渝富控股)拟以底价222094万元转让重庆渝富置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渝富置业)100%股权及117871.33万元债权。而在今年6月4日,渝富置业有限公司100%股权及117871.33万元债权曾以底价约23.37亿元挂牌转让。本次挂牌价较上次挂牌价下降约1.16亿元。 披露信息显示,渝富置业成立于2014年4月,公司注册资本2亿元,为渝富控股全资子公司,经营范围为文化旅游项目开发,旅游景区管理服务,工业博物馆管理服务,房地产开发等。作为渝富集团房地产资产证券化运营平台,渝富置业主要建设了“重庆工业文化博览园”项目、“渝富·滨江首岸”项目、“国富·沙磁文化广场”项目。 渝富置业主要财务指标显示,2019年度,渝富置业营业收入约6.37万元,营业利润-388.28万元,净利润-423.38万元。2020年1~4月,渝富置业营业收入0元,营业利润-49.32万元,净利润-49.32万元。总资产约14.54亿元,总负债约12.1亿元,所有者权益约2.44亿元。 以2019年6月30日为评估基准日,标的企业总资产约14.24亿元,总负债约11.79亿元,净资产约2.46亿元,转让标的对应评估值约11.58亿元。根据披露,本项目转让底价为222094万元,其中标的企业100%股权转让底价为104222.67万元,转让方对标的企业享有的债权转让底价为117871.33万元。 记者了解到,渝富置业此次处置的核心资产为大渡口区大渡口组团重钢片区分区L26地块、L28地块,占地约172.3亩。不过,截至评估基准日,该地块已闲置超过2年、且未提供土地延期施工证明。 根据大渡口区规资局出具的《竣工提醒通知单》,该项目用地应在2019年5月30日前竣工,逾期将按《出让合同》规定每延期一日按土地出让价款的0.3‰,承担违约金;同时,重庆市建委颁发的《暂定资质证书》已过期。 挂牌信息显示,截至评估基准日,渝富置业向重庆联交所提供了一份《情况说明》,标的企业承诺将完善相关手续,能继续合法使用该土地。若出现违约的情形,最终违约金的数额以政府相关部门核定为准。
今天,又一只“中一签赚10万元”的新股亮相。 早盘,A+H新冠疫苗第一股康希诺登陆科创板,开盘涨幅124%,若以开盘价卖出,中一签的盈利约有13万元。 尽管中一签的绝对收益额不小,但股民们还是能感觉到有点“低于预期”,而近期多只新股的上市后表现也表明,新股中签的收益率比前期有所下降。这一方面缘于近期科技股估值收敛,同时也说明市场博弈更加充分了。 详情请扫二维码↓
为切实增强引才聚才力度,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环境和有力保障,近日,青海省研究出台《青海省“人才+项目”支持服务办法(试行)》,提出了26条优惠政策。 根据上述办法,在强化创新激励方面,青海省提出了完善全省公共技术平台共享服务机制,鼓励支持各类技术成果交易转化,鼓励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等务实举措,大力集聚高端人才项目落地青海发展;省级重点支持的“人才+项目”,可共享全省公共技术平台在技术开发、试验、信息资源、公共设施、产品设计及加工、检测、推广等方面的服务;科技成果来源于省外并落地成功转化的,给予成果受让方20%的财政资金补助,每项最高补助100万元。 在加强科研平台建设方面,提出了鼓励大型企业在青建立研发机构或创新平台,探索“科研飞地”模式,支持“人才+项目”创建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鼓励国内外科技成果转化平台落地青海等政策,着力培植好“人才+项目”健康成长的优质土壤;对在省外建立并经评估命名为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的,一次性给予100万元奖补,其全职聘用的高层次人才视同在青海工作,可申报省级人才计划或科研项目;对新认定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建设期内给予每年200万元的建设与运行经费支持,支持期限不超过5年。 在加大创业扶持力度方面,提出了配置创业启动支持,帮助各类人才自主创业,鼓励银行保险机构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支持企业上市挂牌融资等政策,鼓励支持人才创新创业,“扶上马”“送一程”;各类自主创业的人才,可申请期限不超过3年的创业担保贷款,按规定给予贷款贴息。对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中国民营500强企业在青海建立的独立法人研发机构或创新平台,分别给予500万元、400万元、300万元一次性科研经费奖励。 在做强人才引育方面,提出了遴选高端人才(团队)进行重点支持,优先推荐申报国家和青海省各类人才科技计划,柔性引进人才劳务报酬可以在聘用单位成本中列支,企业中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的人才可招聘为编制内人员等政策,不断拓宽人才发展通道;每年遴选30个左右高端人才(团队)重点支持,按A、B、C三类,分别给予150万元、100万元、40万元奖励。
近期,一则破产清算申请公告将昔日重庆地产50强――重庆聚丰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聚丰地产),引向公众视野。7月30日,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受理重庆聚丰地产的破产清算申请。 据了解,重庆聚丰地产早已陷入资金问题,其子公司重庆鼎典物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鼎典物业)名下一处房产项目被司法拍卖,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已受理该公司的破产清算申请。此前,重庆聚丰地产所持重庆农商行100万股股权也因其无力偿债被司法拍卖。天眼查显示,目前重庆聚丰地产深陷多重法律纠纷,共面临82起法律诉讼。商报记者连日尝试电话联系重庆聚丰地产,但截至发稿时,电话依然无人接听。 曾入围重庆房产50强 有项目单价超10万元 天眼查显示,重庆聚丰地产成立于1998年,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法人代表为罗莲,经营范围包括房地产开发、旅游项目投资、代理房屋销售,自然人叶兴全100%控股。 商报记者发现,该公司的房地产项目均位于重庆,且多数都在南岸区。重庆聚丰地产官网显示,其开发的房产项目有聚丰江山1号、聚丰纵横国际、聚丰大厦、聚丰小区、聚丰花园等,多位于重庆核心商圈。其中聚丰纵横国际位于江北区观音桥商圈,由重庆聚丰地产与中船重工集团联合打造。聚丰江山1号坐落于南滨路核心地段,聚丰锦绣盛世位于渝中区解放碑CBD附近。 重庆市房地产开发信息平台显示,重庆聚丰地产还曾是重庆市第五届“房地产开发企业五十强”获奖企业之一,曾经开发项目单价甚至卖到了10万元/平方米。 认购重庆聚丰纵横国际项目的蒋先生告诉商报记者,2018年9月13日,他与重庆聚丰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签订认购协议书,约定以一次性付款的方式认购由该开发商开发的物业一间。“物业位于江北观音桥步行街16号聚丰纵横国际裙楼1附154号,建筑面积单价约为74000元/平方米。” 而另一位购房者认购该项目的一处房产,预测套内面积为4.75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1.21平方米,折合建面单价约9.7万元/平方米,套内单价约为23万元/平方米。 公司资金链断裂 7折拍卖自有房产 因公司资金链断裂,今年4月21日,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在淘宝网司法拍卖网络平台上首次公开整体拍卖鼎典物业所有的位于南岸区南滨路88号、89号房地产。 商报记者发现,鼎典物业为重庆聚丰地产子公司,所拍卖的自有房产位于南滨路黄金地段,毗邻东原1891和国瑞广场,建筑面积总计约87034.98平方米,其中有产权证的房地产建筑面积合计76872平方米,无产权证的建筑面积合计约10162.45平方米,涵盖商业、办公和住宅。评估价170513万元,起拍价119360万元,相当于评估价的7折,折合1.3714万元/平方米。据悉,4月21日这次拍卖最终流拍。 今年初,重庆聚丰地产所持的重庆农商行100万股股权也被司法拍卖,所涉案由为重庆大顺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与重庆聚丰、重庆聚丰酒店、重庆圣立旅游有限公司、叶兴全等借款合同纠纷一案,所涉被执行人均为重庆聚丰关联公司或法人,涉及借款本金为2800万元。 深陷多重法律纠纷 聚丰地产面临82起诉讼 不仅如此,重庆聚丰地产还深陷多重法律纠纷。天眼查显示,该公司自身风险高达249条,共涉及139个案件,目前面临82起法律诉讼,公司已被法院列为限制高消费企业。 认购重庆聚丰纵横国际项目的蒋先生表示,他认购该项目物业时,支付立约定金10万元,签订认购协议书后,重庆聚丰地产通知他在签约时间7日内,凭定金交款收据到销售现场签订合同,同时支付房款。但当时他认购的物业已办理在建工程抵押,重庆聚丰地产称在双方签订《重庆市商品房买卖合同》前会负责解押,但时至今日,重庆聚丰地产都未完成解押。“我们合同也签不了,退房也退不了。”蒋先生对记者说。 另一位购房者称,2018年10月,他准备购买江北区观音桥的聚丰纵横国际商铺,并交了预付款10万元。因为该产权已办理在建工程抵押,不符合销售条件,不能签订购房合同,他也没有收到签订正式购房合同的任何通知。2019年1月3日,该购房者到销售部申请退款,但重庆聚丰地产拒绝退款。 记者了解到,重庆聚丰纵横国际项目向多位购房者出售已抵押房产,并以包租返租形式承诺6%的收益诱导购房者购买,目前因无法解押已售房产,构成实质违约,且迟迟不返还购房者定金,被多位购房者起诉。 8月12日,记者到该项目现场发现,该项目大部分商铺还未装修,只简单用木板暂时隔断了一下。商铺内部十分昏暗,空空如也,空置率惊人。 纵深 房地产加速洗牌 头部房企优势明显 根据人民法院公告网公布信息显示,截至8月11日,2020年以“地产”为关键词的破产文书信息有300余条;而去年,至少有300家房企发布了破产相关文书,且多数为中小房企。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称,目前破产的房企多为三四线城市的小微房企,这些房企的销售额和销售面积相对整个房地产行业的影响较小。而百强房企的销售额和销售面积仍在持续增长,销售额排名前十的房企,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攀升,销售额也保持着稳定增速。 数据也证明了这一趋势。以头部房企龙湖为例,8月7日,龙湖集团公布2020年7月未经审核营运数据公告显示,截至2020年7月末,龙湖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金额1320.8亿元,同比增加5.14%,合同销售面积778万平方米,同比增加1.49%。早前在年度业绩会上,龙湖集团首席执行官邵明晓表示,龙湖2020全年销售目标是2600亿元。按此计算,龙湖现已完成全年目标的50.8%。 “从去年开始,一些房企资金上有些压力,小型企业拿地机会越来越小。但从整体来看,中小房企还是有机会的,比如港交所就对其放开了一定门槛。”严跃进补充道。 提醒 投资房产需谨慎 切莫认购抵押房 商报记者了解到,认购重庆聚丰纵横国际项目已抵押房产的消费者有近30位,涉及金额约2000万元,目前因房产仍未解押,他们无法签订购房合同,又因重庆聚丰地产资金困难,无法拿回购房定金。 购房者蒋先生称,目前来看,重庆聚丰地产已无资产可供处理,此次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受理聚丰地产的破产清算申请,他们或将面临损失。 多位购房者表示,他们希望以自己的深刻教训为大家提个醒:“投资房地产风险较高,特别是单价高的项目,更应该谨慎。不具备专业知识的人,一定要注意规避投资风险,千万不要认购已抵押房产。同时,我们也希望国家从法律层面着手,完善相关法律,杜绝开发商销售已抵押房产等情况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