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晚间,深交所发布公告,将于7月15日召开创业板上市委员会第二次审议会议,审议杨凌美畅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美畅新材)、爱美客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爱美客)、安徽蓝盾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蓝盾光电)、深圳市杰美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杰美特)4家公司首发申请。 4家公司中,美畅新材预计融资金额为23.36亿元,位居首位;其次为爱美客,预计融资19.35亿元;蓝盾光电和杰美特预计分别融资7.2亿元、4.46亿元。募集资金投向均与公司核心业务密切关联。 美畅新材主要从事电镀金刚石线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是目前国内生产规模、市场份额领先的金刚石线生产企业,公司自主研发的“单机六线”生产线工艺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募投资金将用于高效金刚石线建设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等。 爱美客是国内生物医用软组织修复材料领域的创新型领先企业,立足于生物医用材料的研发和转化,致力于重组蛋白和多肽等生物医药的开发,是首家取得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面部软组织修复的注射用透明质酸钠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书的国内企业。此次募投资金将用于注射用基因重组蛋白药物、去氧胆酸药物、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等新药物的研发及其他。 蓝盾光电主营业务为高端分析测量仪器制造、软件开发、系统集成及工程、运维服务、数据服务和军工雷达部件的生产,募投资金将用于研发中心及监测仪器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大气环境综合立体监测系统及数据服务建设项目等。 杰美特主要从事移动智能终端配件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产品类型以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保护类配件为主。此次募投资金将用于移动智能终端配件产能扩充项目、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品牌建设及营销网络升级项目等。 同日,深交所公布了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的新一批获受理企业,新增6家企业申请IPO获得受理,并有1家再融资企业及1家重大资产重组企业获受理。至此,创业板获受理的拟IPO企业合计达263家,总计募集资金约1735亿元。
7月7日晚间,深交所公布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的第十二批获受理企业,其中IPO申请企业17家、再融资企业12家。至此,创业板受理的拟IPO企业合计达249家,总计募集资金达1668亿元。 、南方电网提供智能用电系列产品,核心技术及产品重点应用于国内智能电网建设。此次,迦南智能拟募集2.7亿元,用于年产350万台智能电能表及信息采集终端建设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并补充流动资金。 又如三羊马(重庆)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三羊马”),是一家主要通过公铁联运方式为汽车行业和快速消费品行业提供综合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显示,根据国家统计局《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统计分类(2018)》的规定,三羊马所从事的“070208多方式联合运输服务”属于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的范畴。三羊马称,将紧密追踪行业先进技术及发展趋势,融合智能化、信息化技术方式,强化多式联运创新模式的核心竞争力。此次公司拟募资4.6亿元,用于多式联运(重庆)智能应用基地项目(一期)、现代物流中心B区项目(二期)、信息化建设项目并补充流动资金。 在家居领域,此次有2家公司获受理,分别为常州匠心独具智能家居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匠心家居”)、成都趣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趣睡科技”),两者在产品和发展方向上各具特色。 匠心家居主要从事智能电动沙发、智能电动床及其核心配件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境外收入占95%以上,客户集中在美国。此次,公司拟募资10.08亿元,分别用于新建智能家具生产基地项目、新建研发中心项目、新建营销网络项目。 趣睡科技则是一家以“智能制造和互联网+”为发展思路,专注于自有品牌科技创新家居产品的互联网零售公司,主要从事高品质易安装家具、家纺等家居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与销售。此次,公司拟募资8.05亿元,用于全系列产品升级与营销拓展项目、家居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数字化管理体系建设项目并补充流动资金。 此外,环保领域此次也有2家企业获受理,分别为以园林景观设计为主业的广州山水比德设计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主要从事HVLS风扇的研发、生产、销售、安装与相关技术服务的开勒环境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均在两家的募投项目之列。
科创板“牛气冲天”,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硬科技公司“赶考”。7月7日晚间,上交所披露受理GalaxyCoreInc。(中文名称:格科微有限公司,证券简称:格科微)科创板IPO申请。 根据招股书(申报稿),格科微本次拟发行股票不超过3.97亿股,每股面值0.00001美元,拟募集资金69.6亿元。公司本次发行可采用超额配售选择权,超额配售股票数量不超过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的15%。战略配售方面,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员工、保荐机构(相关子公司或其实控人控制的其他子公司)拟参与。公司此次采用第二套上市标准,即:预计市值不低于50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5亿元。 又一优质红筹企业“赶考” 据披露,格科微是全球领先的芯片设计公司,主营业务是CMOS图像传感器和显示驱动芯片的研发、设计和销售,主要提供QVGA(8万像素)至1300万像素的CMOS图像传感器和分辨率介于QQVGA至FHD之间的LCD驱动芯片;产品主要应用于手机领域,同时广泛应用于包括平板、笔记本、可穿戴、移动支付、汽车电子等在内的消费电子和工业应用领域。 格科微是一家典型的红筹架构公司。资料显示,格科微成立于2003年9月,注册地开曼,授权股本总额59000美元,授权发行股份总数59亿股,已发行股份总数22.49亿股,控股股东为Uni-sky,实际控制人为赵立新、曹维夫妇。格科微控股的下属运营子公司除格科微香港外,主要位于中国内地,包括格科微上海、格科微浙江等。公司本次上市的主承销商为中金公司。 格科微在业界的地位如何?据Frost&Sullivan统计,按出货量口径计,2019年格科微实现13.1亿颗CMOS图像传感器出货,占据了全球20.7%的市场份额,位居行业第二;以销售额口径计,2019年公司CMOS图像传感器销售收入达到31.9亿元,全球排名第八。另外,公司LCD驱动芯片2019年出货量4.2亿颗,在中国市场的供应商中位列第二。 更值得称道的是,格科微兼具技术领先、盈利能力优异、持续高研发投入等特性。财务数据显示,2017年至2019年及2020年1月至3月,格科微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9.67亿元、21.93亿元、36.9亿元、12.4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71.7万元、5亿元、3.59亿元、1.97亿元,研发投入占比则分别为12.66%、9.83%、9.68%、5.39%。 从芯片设计到自建产线 格科微本次科创板IPO拟募集资金69.6亿元。在资金用途上,63.76亿元用于12英寸CIS集成电路特色工艺研发与产业化项目,5.84亿元用于CMOS图像传感器研发项目。 具体来看,在全球BSI(背照式结构)晶圆供给趋紧的背景下,12英寸CIS集成电路特色工艺研发与产业化项目通过“自建产线、分段加工”方式保障12英寸BSI晶圆的供应,实现对CIS特殊工艺关键生产步骤的自主可控。CMOS图像传感器研发项目结合公司的产品规划及整体战略目标,在优化产品成本、提升产品性能的同时,扩大中低价阶CIS产品的市场份额,积极开发高像素产品。 需要强调的是,格科微上市后经营模式将发生重大变化。本次募投项目建设后,公司将由芯片设计公司,转变为IDM(垂直整合制造模式)模式经营,业务涵盖集成电路设计、制造等环节。 公司披露,通过建设部分12英寸BSI晶圆后道产线、12英寸晶圆制造中试线、部分OCF制造及背磨切割产线等多种举措,公司将实现对关键制造环节的自主可控,在产业链协同、产品交付等多方面提升公司的市场地位,实现对市场的快速响应等。 知名投资机构云集股东榜 伴随着智能手机市场的爆发,格科微快速壮大,也吸引了众多知名投资机构入股。 根据披露,早在2006年,公司就获得了华登美元基金(WaldenV等合称)、红杉资本(SequoiaCapitalChinaIL.P等知名风投的投资。2020年,公司又获得上海橙原、小米长江、聚源聚芯、拉萨闻天下、深圳TCL、湖杉芯聚、中电华登等的投资。 记者查阅,本次发行前,控股股东Uni-sky直接持股10.5亿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46.69%,并通过NewCosmos间接持股0.18%,合计46.87%;此外,Uni-sky全资子公司CosmosGPLtd。为Cosmos(持有公司13.81%股份)、NewCosmos(持有公司0.65%股份)的普通合伙人。因此,Uni-sky合计控制公司61.15%的股份。 查看本次发行前其他股东持股情况,自然人夏风100%控股的Keenway持股7.78%,夏风系晶丰明源的第二大股东;华登美元基金合计持股5.64%;上海橙原持股2.26%;中电华登持股1.13%;常春藤藤科持股1.66%。上海橙原、华登美元基金、中电华登之间存在关联关系。此外,小米长江、聚源聚芯、拉萨闻天下、深圳TCL、HUAHONG、俱成秋实等分别持有格科微0.95%、0.64%、0.79%、0.48%、0.56%和0.4%股权。 记者查阅,常春藤藤科的有限合伙人赵子轩系赵立新的儿子。拉萨闻天下的股东包括闻泰科技董事长张学政。聚源聚芯的控股股东为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持股45.09%)。HUAHONG是上海华虹的全资子公司,上海市国资委为其实控人。深圳TCL的有限合伙人之一是TCL华星(持股39.8%)。俱成秋实是由中兴通讯原董事长殷一民创立的基金,其有限合伙人包括新易盛、聚飞光电等。
7月6日晚间,华森制药公告,2020年7月3日,公司参股设立的成都奥睿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奥睿药业”)已完成工商注册登记手续,并取得了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核发的《营业执照》。 据了解,华森制药于2020年6月12日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杨胜勇先生签订了《关于共同对外投资设立创新药研发公司之投资协议书》,双方共同出资4520万元(其中华森制药将以现金1000万元及知识产权【靶向细胞Necroptosis的小分子抑制剂的创新药物研发】项目科技成果20%权益,合计作价1704万元,占比37.70%)设立奥睿药业,进行肿瘤、免疫1类创新药物开发等业务。 华森制药表示,公司高度重视研发创新工作,全力推进研发创新战略。一方面着力强化公司内部研发能力的建设,引进研发人才、配置研发设施、打造研发体系;另一方面积极对接社会各界优质资源(特别是创新药资源),加大合作研发力度。内外结合、内外兼顾,全面提升公司研发创新水平。 公司认为,本次奥睿药业的成立标志着公司创新药研发工作进入具体项目阶段,奥睿药业将以靶向细胞Necroptosis的小分子抑制剂的创新药物研发项目为起点,通过3到5年时间围绕国际前沿靶点逐步形成至少2个IND阶段项目3个PCC阶段项目的研发管线。
近日,宝丰能源发布公告宣布,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苏里格经济开发区图克项目区设立子公司,注册资本金10亿元。 “宝丰能源始终坚持强化研发助推转型升级的发展理念,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促进技术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品高端化、差异化,谋求高质量发展。”宝丰能源总裁刘元管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设立内蒙古子公司,也将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做强、做大煤制烯烃及下游高端材料和精细化工产业。” 异地拓展 瞄准高端化“新版图” 据宝丰能源介绍,拟成立的内蒙古子公司将以宝丰能源自有资金出资9.5亿元,持有95%股权;公司全资子公司宁夏宝丰能源集团烯烃二厂有限公司出资0.5亿元,持有5%股权。该子公司经营范围将主要包括:高端煤基新材料(不含危险品)生产及销售;煤炭开采、洗选及销售;煤气化制烯烃及下游产品项目建设(不含相关危险品项目);内部研发等。 “宝丰能源将结合自身在高端煤基新材料领域的核心优势,全力服务于鄂尔多斯地区的产业发展,推动煤炭资源由燃料型向原料型转变,产品由一般加工向高端制造转变,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做强、做大煤制烯烃及下游高端材料和精细化工产业。”刘元管对记者表示,作为高端煤基新材料行业领军企业,宝丰能源已拥有年产120万吨聚烯烃产品的生产能力,现有装置从工艺技术上已基本可以覆盖聚烯烃产品所有牌号。2020年,面对跌宕起伏的聚烯烃市场,宝丰能源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开发聚烯烃新产品,优化产品结构。 据记者了解,宝丰能源此次计划投资的子公司地处内蒙古乌审旗,位于以宁夏宁东、内蒙古鄂尔多斯、陕西榆林为核心的能源化工“金三角”地区。该地区是全国罕见的能源富集区,化石能源储量达到20102亿吨标准煤,占全国的47.2%,同时蕴含丰富的光能、风能资源。该区域位于我国中心腹地,交通便利,煤矿地质条件好,开采成本低,为未来项目发展提供了质优价低的原料保障。 光大证券对此分析称,宝丰能源的规模化扩张有效解决了对下一阶段发展瓶颈的焦虑,从营收体量和现金流入来看具备了再造一个宝丰能源的基础,将为公司在下游高端材料和精细化工产业的拓展提供更多的投入保障。 募投项目投产 开启发展新征程 记者注意到,6月1日,宝丰能源宣布上市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焦炭气化制60万吨/年烯烃项目前段焦炭气化制220万吨/年甲醇项目一次开车成功。这也标志着公司募投项目全线投产,生产规模位列国内煤制聚烯烃企业前三甲,聚烯烃产能占全国煤制聚烯烃总产能的10%以上。 刘元管对记者表示,募投项目是宝丰能源的二期项目,项目投产兑现了公司上市的承诺,更是新征程的开始。今年,宝丰能源将启动三期项目建设,持续做强、做大煤制烯烃产业。三期烯烃项目投产后,公司烯烃产业链优势互补、有效联动,在不断强化宝丰能源的规模、成本、效率等优势的基础上,全力提升高端差异化。 2019年年报显示,在聚烯烃、焦炭等产品价格同比下跌的情况下,宝丰能源募投项目后段甲醇制60万吨/年聚烯烃项目已于2019年10月份正式投产,提升烯烃产品的产销量,带动公司业绩逆势增长。“公司在去年紧抓资本市场难得的窗口期,成功实现了首发上市,为公司的二期项目投资和偿还银行贷款筹得了宝贵的资金。与此同时,上市带来了宝丰能源投融资环境的全方位改善。”北京一行业分析师对记者分析道。 加大研发 积累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促进技术创新是关键因素。”谈及公司高质量发展,刘元管对表示,首先是研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其次是研发团队不断成熟,研发创新机制不断健全,研发创新成果不断丰富。 据介绍,宝丰能源建设了占地8700平方米的科创实验室,形成集“产品化学检验分析、安全环保分析、重要关键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为一体的综合性科研中心。宁夏碳基高端化学品开发工程技术中心、宁夏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宁夏煤炭清洁利用与高端化学品开发技术创新中心的建立,不断完善了公司研发创新的环境。在研发团队方面,宝丰能源2019年年底着手筹建的宝丰(上海)研究院,作为公司科技创新、技术交流、人才培养、高端引智平台。研究、开发和引进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加快宝丰产业链产品的升级换代,延伸产业链。 “目前宝丰能源四套聚烯烃装置均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在结合自身的装置和技术优势的基础上,宝丰能源快速反应加快研发高端产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业引领为目标,优化创新制度,持续激发创新活力。”在谈及创新机制和研发成果时,刘元管对表示,今年以来,公司在创新技术应用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下半年将陆续推出茂金属薄膜料、管材料等新产品,替代进口高端化工产品。
7月3日,申昊科技发布了招股意向书。该股将于2020年7月13日实施网上申购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根据发行日程安排,本次询价推介时间为2020年7月7日,发行公告刊登日为7月10日,网上资金申购日为7月13日,网下申购缴款日为7月15日。 根据发行方案显示,申昊科技本次计划发行2040.7万股,本次公开发行股票全部为公开发行的新股,不实施公司股东公开发售股份,此次新股发行的数量占公司发行后总股本不低于25%。本次发行采用网下向询价对象询价配售及网上资金申购定价发行相结合的方式,其中网下发行1224.45万股,占本次发行数量的60.00%。 申昊科技专业从事智能电网相关技术产品的研究与开发,主要为电力系统提供电力设备的智能化监测产品,主要产品包括智能巡检机器人、智能电力监测及控制设备等,是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立足电力行业10余年,公司已经在技术、产品及市场三方面构筑了自身的核心优势,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技术研发方面,公司先后获得“院士工作站”、“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浙江省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和“浙江省智能电网企业研究院”;在产品创新方面,公司产品于2016年和2018年两获浙江“浙江省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省内首台(套)产品”荣誉称号;在客户服务方面,针对电力系统高安全性、高可靠性的行业特点,公司已形成具有精准服务能力和高效市场反应及运作能力的系统性服务团队。 招股书显示,申昊科技拟将募集资金用于“研发中心建设及智能机器人生产建设项目”和补充营运资金。研发中心的建设,有助于在增强公司技术研发能力,增加技术储备,提高公司新产品的开发能力的同时,结合研发投入的增加和基础设施改善,吸引高端研发人才,有助于公司应对不断加剧的行业竞争态势。智能机器人生产建设项目的投资有助于公司提高生产能力,把握行业发展契机,提高市场占有率。此次登陆资本市场将助力申昊科技发展成为具有自主技术创新能力、规模化生产能力和较高市场占有率的行业领军企业。
7月2日,由完美世界游戏研发、发行的首款旗舰级云游戏《新神魔大陆》在中国电信天翼云游戏平台独家首发。完美世界方面表示,公司将加大力度研发原生云游戏,多方面筹备以把握云游戏机会,保持研发优势。 强强联手 布局精品云游戏内容 据悉,《新神魔大陆》是中国电信在云游戏领域首次大规模推广的产品。在今年5月份举行的中国电信"云游无界共享未来"云游戏能力平台生态合作发布会上,该游戏作为唯一云游戏合作内容登场。 完美世界总裁、完美世界游戏CEO鲁晓寅在会上表示,公司将打造原生云游戏产品矩阵,与中国电信在内容、平台、营销等方面持续合作,围绕精品化、标准化在中国云游戏生态领域更多道路上启程探索,携手同行。 在云游戏布局方面,目前完美世界游戏旗下十余个游戏工作室中,已有三个游戏工作室正在基于公司原创IP与创新IP筹备和研发原生云游戏,已储备有《完美世界》《诛仙》《武林外传》《笑傲江湖》等众多重量级知名IP。 分析人士指出,完美世界与中国电信的通力合作,将为公司游戏精品内容打通新的优质增量用户池,助力公司游戏业务增长利好。 加强研发 探索5G游戏新生态 近年来,完美世界游戏在PC端游、移动游戏、主机游戏三个细分领域精品频出。完美世界方面表示,这与公司出色的研发能力和人力资源优势密不可分。 在研发投入上,完美世界早在2015年研发支出便已超过10亿元,近年来始终维持着高研发强度。2019年,公司研发投入达到17.99亿元,同比增长27.28%,占当年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2.37%。 在高研发费用投入的同时,完美世界研发人员也呈现高配比态势。截至2019年底,公司拥有研发人员3200余人,接近公司员工总数的七成。 在研发及人力优势加持下,完美世界全面布局MMORP、回合制、开放世界等多类型云游戏产品。近年来,MMORPG品类游戏在所属细分品类市场中流水占比高达15.2%。据悉,完美世界游戏在2019年共上线了4款MMO类游戏产品,并且无一例外地冲入过iOS畅销榜TOP10。 完美世界方面表示,未来,用户流量、优质内容、顶级技术将是5G云游戏产业生态建设的三大核心。完美世界游戏将与中国电信天翼云游戏、视博云等产业顶尖力量加深战略合作,提供高质量游戏内容推进生态合作,共同探索业务场景、商业模式创新,助力云游戏产业生态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