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8月19日,据盒马官微公布的消息,盒马的所有进口冻品必须具备批次核酸检测报告,而且相关核酸检测报告会在盒马APP和门店陆续展示。 新京报记者在盒马APP中打开“帝皇鲜 泰国活冻黑虎虾 340g(7-11条)”的商品介绍,有一栏显示“该商品已加入盒马溯源计划,查看溯源”。将“北京”设为收货地址,可以看到商品名称、商品产地、供应商资质证书等内容,但还没有核酸检测报告的内容。而将“上海”设为收货地址,则可以查看核酸检测报告信息。 对此,盒马方面相关人员解释称,所有进口冻品都需要上传检测报告,目前人工上传报告需要时间,此外“商品在哪上架售卖,就需要出具属地的检测报告,检测报告并不能通用。” 8月14日,深圳卫健委通报,深圳盒马鲜生超市一名驻场奶制品促销员在汕尾陆丰市确诊新冠肺炎,之后紧急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潜在风险排查,又在罗湖水贝盒马鲜生超市发现2名核酸检测阳性员工,为无症状感染者。 8月15日晨,盒马采取应急措施,暂停深圳所有盒马鲜生门店21家门店的线上线下运营。随后,包括广东省以及深圳、武汉、昆明等省市,对所在城市盒马鲜生超市门店的商品、从业人员、环境、大仓等进行核酸检测。据不完全梳理,除8月14日通报的深圳盒马鲜生超市确诊病例外,目前其他已出的检测结果中均为阴性。
无暇顾及旗下快餐品牌弓长张,推迟开业月余后,西贝莜面村旗下另一板块以“贾国龙功夫菜”手推车的形式,开进了盒马,贾老板这是想东边不亮西边亮? 值得注意的是,盒马鲜生作为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新零售平台,已经从最初的社区化一站式新零售体验中心,演变成集购物、就餐为一体的小型商场。尤其是盒马鲜生十里堡店,餐饮区域面积及品类在不断扩大,此时西贝莜面村进驻,能否取得一席之地呢? 西贝半成品手推车进驻盒马鲜生 近日,西贝莜面村正式入驻盒马鲜生十里堡店,与西贝莜面村实体门店不同的是,本次写有“贾国龙功夫菜”的手推车售卖的是包装食品形式的酸汤莜面鱼鱼、西贝手扒肉、蒙古牛大骨等菜品。这些菜品加热后在盒马公共就餐区食用,也可以打包外带,价格在10元-200元之间。 早在4月23日,西贝就成立了西贝功夫菜电商平台项目主体公司——天津西贝功夫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及员工持股平台——天津一顿好饭有限合伙企业,主要负责品牌管理、食品经营等各项业务。该项目将在3年内投资10亿元。 具体来看,“贾国龙功夫菜”主打到家零售菜品或者半成品服务,即采用急冻锁鲜技术保存大师研发的菜肴,消费者拿到菜品只需要简单加热即可享用。 记者走访发现,盒马鲜生十里堡店位于写字楼底商,周围住宅小区居多,工作日以写字楼上班族消费为主,周末以周边居民消费为主。而选择在盒马餐饮区就餐的人员多数为写字楼上班一族,因此,对于午休时间较短的上班族来说,贾国龙功夫菜预包装食品与盒马餐饮区现成的餐饮品类相比,并未拥有较大优势。 西贝快餐之路屡败屡战 早前,疫情期间喊出“撑不过三个月”的西贝,在获得了浦发银行4.3亿元的授信后,除了支付员工工资、推出贾国龙功夫菜之外,还试图继续在快餐领域一搏。 日前,西贝在其微信公众号上官宣:旗下全新快餐项目新中式快餐品牌“弓长张”国民食堂已经启动,前期布局地区为北京。西贝董事长贾国龙在一段介绍弓长张的视频中指出,无门槛就是所有人都能消费得起,早餐5元、正餐15元就能吃,价格很亲民。 据悉,早在2019年12月西贝就注册了“弓长张”这个商标。弓长张定位国民食堂,当时计划今年7月开业。但如今已经8月,门店仍未营业,大众点评上门店信息也是尚未营业的状态。 西贝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近年来一直探索快餐领域,但未正面回应为何延迟开业、具体开业时间等问题。 记者梳理发现,在快餐领域,西贝一直跃跃欲试却屡试未果。 早前在2015年,贾国龙表示,只有做快餐才能把西贝推成国际大品牌。为这个国际梦,他也做了很多尝试,但随后的每一次尝试都是以失败告终:2016年西贝燕麦面宣布暂停;2017年西贝麦香村关停;2018年推出的超级肉夹馍、2019年推出的西贝酸奶屋,甚至改变成受年轻人喜欢的餐吧形式,也反响平平。总体看来,西贝的快餐之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餐饮巨头纷纷发力零售化餐饮品牌 除了西贝,海底捞也开始发展U鼎冒菜之外的其他快餐品牌。 记者实地走访发现,海底捞也在北京开出一家名叫十八汆的面馆,这家店内品类有两种面底,八种浇头,一碗面的总价在9.9元到15元之间。一份小吃售价4元、甜品售价2元——4元不等,奶茶售价在5元到13元之间,水果茶10元/杯。且店内采用的是流水线取餐、自助结账的方式。 不过,这家店目前仅在北京酒仙桥开了一家门店。 前宅食送CEO、餐饮老板内参副总裁穆杨对记者表示,十八汆扩张速度有点慢,可能在经营上存在一定问题,因为这对海底捞而言属于不擅长的业态,在面馆这条路上还得摸索。 《2019中国快餐产业大数据研究报告》显示,随着快餐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快餐门店占比不断上升。快餐门店数在餐饮行业中的占比由2015年的33.6%增长到2019年的49.2%,几乎占到整个餐饮行业的半壁江山,快餐行业竞争也将随之增强。虽然中式快餐门店连锁率达到了55.1%,但是远不及西式快餐的78%。 行业人士表示,不管是西贝的弓长张亦或是海底捞的十八汆,都可以看出客单价在有意压低,从注册时间看,二者在快餐领域的试水也是“蓄谋已久”,但是现有业态的成功很难被复制。“因为二者此前没有做快餐的基因”,一位业内人士如此表示。 此外,外婆家创始人吴国平也开出第二家品牌——老鸭集。 “目前只有2家店,今年下半年将在浙江开出十几家门店。”吴国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老鸭集的运营模式还不太成熟,还需要时间来成长。“虽然是第二品牌,但是复制和孵化出来并不容易。”
8月12日消息,盒马旗下早餐创新业态盒小马宣布在上海六店同开。据悉,六家店分别是盒小马淞虹路店、真北路店、莲花路店、岚皋路店、上海体育馆店、世博会博物馆店,均为地铁沿线门店。 此外,盒小马还有8家地铁门店正在实施中。今年年底,盒小马计划沿着上海地铁开出 80 家。7月15日,盒马曾宣布将开始规模化复制,预计8月将有一批门店集中开业。 据了解,盒小马沿袭了盒马新零售核心的线上线下一体化设计,并针对早餐场景“没时间”、“选择少”等痛点提出全新的解决方案。通过盒小马,市民可以在上班途中,在盒马APP上提前点单,到店直接在智能保温柜中扫码取餐,即拿即走,不排队,零等待,破解“多睡五分钟就不能吃早餐”的纠结。 餐品方面,盒小马提供煎饼果子、波霸蒸包、手抓饼、点心、豆浆、粥等各种中式早餐,加上少量西式的面包、咖啡,总计达40多种。盒小马餐食全部新鲜现做,让城市居民在便利店和西式快餐店以外,多一个高效、丰富、健康的选择。 盒马总裁侯毅6月4日曾在演讲中透露盒小马的消息。侯毅当时称,在线新经济已经成为中国零售的主流,线上流量和渠道变得多元化,未来基于各个场景下的业态将诞生,线下多业态并行将成为发展的主流。因此,除了当前盒马鲜生、盒马mini两大已经验证的业态,盒马还将推出盒小马、x会员店等新的创新业态。
疫情给了生鲜电商一次机会。 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全国200多家盒马鲜生门店迎来线上线下双增长,特别是线上流量大增,达到去年农历正月的2.8倍,比节前消费最高峰也涨了1倍多。 盒马鲜生顺势迅速扩张,阿里巴巴副总裁、盒马鲜生创始人兼CEO侯毅喊出“双百战略”,称将在年内新开设200家盒马店。 扩张的背后,管理却似乎没有跟上。黑猫投诉平台显示,有341人投诉盒马鲜生,且近期投诉大部分与“X会员”有关。 一位熟悉盒马鲜生的食品分析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最近盒马关于会员的投诉突然增多,是因为会员大规模推广满一年后,大部分会员最近经历了第一次扣费,矛盾就此产生”。 他认为,盒马的会员费在生鲜电商中属于高价位,但是盒马提供的会员服务也较完善,“盒马的会员不仅是在购物时可以享受会员价,还有一些买赠,第二次购物免运费等优惠。” “创新”会员收费模式 根据盒马官网数据,截至7月16日,盒马鲜生至少在全国21个省市开设了218家门店,其中上海就有43家。 对于生鲜电商而言,复购率和会员体系都极为重要。盒马快速扩张的背后,不得不提其独特的会员体系。 2018年4月份,盒马鲜生开始在上海推出“盒马X会员”188元年费会员计划。2018年11月30日,盒马鲜生推出“盒区生活卡”。 2019年4月4日“盒马X会员”正式铺开,年费为218元/年。付费会员可以享受指定免费蔬菜、充值返现、全年每周二全场8.8折,以及每月餐票、每周奶票和指定商品会员专享价等服务。 但盒马X会员的收费模式与其他生鲜电商不同。盒马公关部门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盒马X会员采取“当年享受福利,次年再进行扣除会员费”的模式。在消费者开通X会员的第二年,根据前一年的消费或享受会员的额度进行扣除。如果顾客的消费金额不高于会员费,那么次年扣除的仅是享受福利部分,而非全部会员费。 举例来说,一位消费者购买X会员,将会被冻结218元预授权,而后一年时间里,若只享受了60元会员服务,那么次年会员费只扣除60元,若其享受的会员服务额度大于218元,那么次年会员费扣除上限为218元。 “它让消费者与盒马的黏性更强了。因为传统的会员卡大都是死粉,流动不起来。但所有商业模式的设定一定是双向的,盒马的会员卡模式不但可以促进自身的销售回转,也能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可以说,盒马这一举措开创了会员卡类的创新和升级。”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 用户指控被诱导办卡? 但在实际运用中,并非像设想的那样美好。消费者董先生告诉记者,其于2019年6月25日在盒马门店购物时,被店员要求开通会员,“当时店员说,盒马在搞活动,开通会员免费,花呗会先冻结资金,但不会扣款,所以是一个为期一年的免费会员。”但是没想到一年之后,会员到期,盒马却从花呗里扣除了会员费218元。 家住广州市的消费者吴女士也向记者表示,她于2020年7月7日在盒马鲜生广州天河区广武店消费时,店员推荐她开通会员,并介绍称新注册用户免费开通。开通后她发现,这张盒马会员卡并非免费,而是冻结了部分花呗额度,只是还没扣费。 据记者梳理,仅在黑猫投诉平台,自5月13日至今,两个多月的时间里,盒马鲜生共收到69条投诉,其中29条与无故扣会员费有关,占比高达42%。 黑猫投诉平台显示,部分消费者在门店消费时,被要求开通X会员,并被告知会员是“免费”的。有的消费者会反复确认,“免费”才同意开通,有的还拿到赠送的帆布袋。此外,至少2位消费者留言表示,在与盒马鲜生明确沟通不续会员费后,仍被扣除218元。 也就是说,消费者们的理解是,这只是一张传统意义上的免费的会员卡,但实际上,当消费者累计使用会员权益达到或者超过218元时,当初被冻结的218元将会被盒马划走。 对于上述投诉,盒马鲜生方面回复记者称:“顾客有疑问可以选择联系盒马客服,协助解决。” 但投诉的消费者告诉记者,联系客服毫无作用,“我发现被扣费的第一时间就联系客服要求退款,但是客服只会机械回复‘非常抱歉给您带来不便,盒马X会员开通后无法退费’。”董先生告诉记者,“如果不是店员当时诱导,我根本没想开通”。
扎根社区零售的小店,显然成了零售从业者的心头好,各路局中人拉开了新一轮的比拼大幕。 7月6日,盒马mini出走上海正式进驻北京,并宣布实现整体盈利。开临街档口,增加北京当地食品,仅从黄寺店就能看出盒马mini为融入“京味儿”煞费苦心。相较于盒马鲜生,盒马mini缩小了就餐区,高单价大海鲜改为价格更日常的海鲜。 实际上,盒马mini忙着为盒马鲜生做填空时,零售从业者掀起了新一轮的开店热浪,忙着填补社区零售的空白,本轮跑到上增加了国美、大润发、盒马,上一轮的苏宁、京东在布局社区零售上进来并无公开的大动作。两轮竞争叫板下来,谁能“C位出道”,将社区零售模式跑通,当前还未有人能立下判断。 连开两店 在上海跑了一年的盒马mini终于进京了。一进京,盒马mini便开出黄寺店和和平里店。记者在走访黄寺店发现,无论是门店选址还是商品结构,盒马mini呈现出明显的社区亲和力。 盒马mini黄寺店坐落在一条居民常经过的巷道,消费者经过时还能通过临街档口购买煎饼、卤味等。进入店内,打头阵的熟食区域包括面点、烘焙品、炸物、烤鸡和凉拌卤味,以外带为主,符合北京本地消费者的饮食喜好。 实际上,在北京市场还处于“试用期”的盒马mini,针对布局社区的特点,在盒马鲜生的基础上做了不少“加减法”。据北京盒马mini业务负责人李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盒马mini在选址上,硬性的核心条件就是一层、临街,具有一定的可视度和可达度,方便触碰到社区消费者;盒马鲜生中消费者接受度高的商品才会入选盒马mini,例如鱼肉蛋奶、即时商品。 将盒马鲜生与盒马mini仔细对比可见,盒马mini在临街一侧开设了对外的档口。经营模式细化到商品选品角度来看,社区消费者所需的以熟食为代表的即时商品的占比远高于盒马鲜生;盒马生鲜必备的大海鲜在盒马mini中面积有所缩减,保留了部分平价海鲜,每斤售价普遍不超过40元;门店就餐区面积也做了缩小,面积上的“权重”不及盒马鲜生。 同时,与动辄3000平方米、6000slu的盒马鲜生不同,盒马mini可用“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来描述。李凌介绍,依托北京盒马鲜生的供应链,近800平方米盒马mini开店更灵活,用户也更聚焦,更适合“买菜回家”的场景,因此2000个SKU主要为社区消费商品。 “未来,盒马mini在北京市场还要跑一段时间,在北京做好差异化布局后才会加速开店。”在问及盒马mini在北京的布局计划时,盒马mini负责人煜夏透露出还不着急跑起来的想法。煜夏认为,因为盒马mini和盒马鲜生共用供应链,所以有能力独立运营,但各地区的市场存在差异,新模式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做好差异化布局。 数据显示,目前,盒马mini已经在上海、北京落地9家门店。开业三个月的门店每日销售额能达20万元,线上占比超过五成,每平方米的业绩产出是普通社区零售店的6倍以上。 小业态竞备赛 在超市业大店选址难、覆盖范围受限的情况之下,社区店成为巨头争先布局的目标。尤其是疫情发生之后,离消费者更近,复购率更高的社区消费场景,一直是老手和新人眼中的香饽饽。 为盘活社区存量市场,以及抢夺空白市场,零售商们开启了新一轮的竞备赛。就在前一天,大润发的社区型超市“小润发RT-mini”已经亮相开始测试。国美则在北京开出了首家社区超市“美+生鲜生活超市”。入京仅数月的叮咚买菜在6月公布计划,预计今年将在北京开设超过200家前置仓,仅两个月期间,叮咚买菜订单量增长超过两倍。 盒马mini进行前,就明确了“填空”的目标。在行业眼里,填空一方面指为盒马鲜生未能覆盖的市场做补充,另一方面则是与同行一起填补社区超市存在的空档。盒马mini项目负责人倪晓俊表示,目前北京的盒马鲜生门店已经达到了32家,因此盒马mini以1.5公里、30分钟配送半径,与大店进行配合填空。 在一至两年内,盒马鲜生与盒马mini会共同推进,来实现北京核心商圈和社区的全覆盖。对于五环外的人口密集的区域,盒马mini也会有落点的可能。煜夏强调:“如果物业和商圈的条件更为成熟,会优先落地盒马鲜生。因为盒马鲜生的场景和丰富性会更具有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零售企业早已掀起过一轮开店潮,还是电商巨头“搅局”。 2019年5月,京东7FRESH新任操盘手王敬首次对外亮相时,就公布了要进驻社区的计划。当年12月,京东首家生鲜社区超市七鲜生活最终落地回龙观社区。 时间再往前推,2018年1月,苏宁在北京同时落地两家服务社区的苏宁小店,分别位于刘家窑桥东和西马厂。此后的数月里,苏宁频繁与地产商达成合作,就包含借力后者布局社区进行开店的意图。2018年底,永辉也高调推出社区新业态“永辉mini店”。 零售业专家胡春才表示,两波开店潮是企业布局的常规举动,不过也不排除在疫情影响下对开店进程的影响。“消费者一方面适应了线上买菜的模式,同时也对生鲜的卫生、安全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不排除盒马感受到了这样的变化,于是选择加快脚步。” 供应链本地化门槛 行业巨头入局社区生鲜零售,在业内似乎已经波澜不惊。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回应道,要想在众多强者中C位出道,事实上只有简单两点,即本地的供应链能力能否跟上,以及是否接地气。 “能做到供应链本地化合格的入局者屈指可数,可以看到的是,目前还没有出现通吃华南华北的玩家”。上述人士认为。 胡春才则认为,要想做好社区生鲜,需要达到三个目标,即商品新鲜、品质好、价格亲民。“现阶段来看,人们主要的生鲜消费渠道仍然是菜市场,包括生鲜领域发展靠前的上海,菜市场的购买占比也达到了60%左右,而北京的消费者前往菜市场购买的频次依然很高。因此,生鲜企业如果达不到这三个目标,就很难与菜市场竞争。” 在他看来,目前生鲜行业中,众多零售企业在供应链上进行探索,并整合资源。然而,从上游解决“三农”即农业、农村、农民的供给模式,到下游消费端保证生鲜品质,目前还只是一个开局,行业内还未出现能提供一整套解决方案的玩家。“可以看到的是,像大润发、国美等企业开始试水社区门店,也是看重了这块市场。尽管线下零售与电商平台相比各有优缺点,但生鲜本身易损耗、非标品的特性为这个行业的入局者提供了很多可探索的机会。” 事实上,对于背靠盒马鲜生的盒马mini而言,到底将在北京生长为怎样的形态,依然还未成定数。 “虽然黄寺店和和平里店的商品结构、门店面积等相仿,但并不意味着未来北京新开的门店也会一模一样,最终还是会根据周围消费者的需求进行调整,”倪晓俊说道,“不过,在面积上盒马mini仍会保持500平米以上,才能保证一个较好的商品丰富度。” 记者 赵述评 何倩/文 赵述评/摄
6月伊始,盒马6个城市新开6家门店。 6家盒马鲜生新店分布在长三角的上海、南京、宁波,以及武汉、青岛和深圳。6城消费者喜提“盒区房”。 盒马总裁侯毅曾表示:“盒马进入了很多新城市,我们发现不同区域的需求和特点非常不一样,比如同样爱吃辣,成都喜欢麻辣,但武汉喜欢咸辣。经过了一年的探索,我们基本找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位于不同城市不同区域的盒马鲜生门店,为消费者量身定制符合当地当区特性商品和特质服务。 在疫情最艰难的时期,凭借覆盖全国的生鲜冷链物流配送网络和近500家农产品直采基地,盒马全力支撑起疫情期间的商品补给。 侯毅认为,把供应链做到极致以后,才能赢得极大降低运营成本。新零售2.0将是一个一体化的供应链体系为核心,支撑线上线下的全渠道运营和销售。 2019年的阿里财报显示,截至2020年3月底盒马已开出207家门店。随着疫情稳定,盒马更是全速驶入快车道。据接近盒马内部人士透露,盒马在快速“开店”的同时还将进入“开城”模式。
疫情期间,生鲜电商获得了一波实打实的流量红利。来自易观的数据显示,生鲜电商行业2020年一季度活跃用户相较同期增加65.7%,日均活跃人数、人均单日启动次数、人均单日使用时长等维度数据都实现不同程度增长。其中2020年一季度生鲜电商行业日均活跃人数为658.1万,较去年同期增长104.8%。 疫情促使很多消费者改变了购物场景,生鲜电商得以扩张。但随着复工复产生活回到正轨,数据回落必不可免。 如何将增量用户转化为存量,成了当下生鲜电商们焦虑的痛点。 5月29日,盒马鲜生联手奈雪的茶推出端午节新品:可可、白巧两款“宝藏粽”。这并非盒马首次跨界炮制网红IP,今年3月份盒马曾联合喜茶推出网红青团,受到不少“后浪”青睐,网红IP成为盒马独特的文化品牌。 生鲜电商面临挑战 疫情期间,生鲜电商的订单量迎来暴增。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3月份中国生鲜电商平台月活排名中多点月活达1026.4万人,排名第一。盒马鲜生和每日优鲜排名二、三位,月活分别为892.7万人和735.7万人。 “疫情期间,生鲜电商遇到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这与我国产业环境、城镇化发展方向相吻合,生鲜电商产业模式的基础、需求明确,存在巨大的市场空间。”艾媒咨询集团创始人兼CEO张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疫情期间生鲜电商爆发式发展并不是偶然的,只是疫情加速了爆发的过程。 张毅认为,疫情过后,生鲜电商必然会出现用户活跃度下滑的情况,“不是因为所谓‘伪需求’,而是因为疫情期间市场增长过快,市场会逐渐回归合理。即使产生一定的回流,长期来看生鲜电商整体需求和方向不会改变,未来竞争淘汰将加速。” 根据艾媒咨询数据,中国生鲜电商行业整体保持稳定增长的发展态势,2019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规模达1620.0亿元。预计2020年生鲜电商行业市场规模达到2638.4亿元。随着电商渗透率加强、用户习惯养成,及新冠疫情时期出现的需求激增,中国生鲜电商平台将成为新兴成长市场。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疫情对人们出行造成很大限制,因此对于生鲜电商的需求短时间提升,但这种需求提升是受到特殊原因的刺激,而且生鲜电商的价格和及时性等方面与商超或传统市场相比优势并不明显,因此疫情趋缓、特别是受疫情影响的消费需求变化影响,生鲜电商的增长可能下滑、并回归此前的常值。 盒马跨界花式造IP 在如何留客的命题上,盒马像迪士尼一样,在造IP方面下足了功夫。 端午节将近,粽子陆续在各大生鲜平台上线了。盒马相关负责人告诉《证券日报》记者,除了传统的白水粽、猪肉、蛋黄、豆沙粽外,今年盒马根据不同年龄层喜好,研发出高汤五花肉、猪脚、熔岩巧克力、非洲野辣等不同口味的粽子。与奈雪合作的“宝藏粽”是一次跨界创新,将奶茶口味融入到粽子中。 据了解,“宝藏粽”研发打破传统的粽子包裹形式,采用先“卷”后“包”的形式,让人一眼就能看见粽子里的层层叠叠的馅料,不仅还原了奈雪热卖款Miss可可宝藏茶的风味,还增加了蛋皮、紫米、麻薯、巧克力、珍珠多种食材的混合配比,口感更有层次。 盒马工坊项目负责人表示,与奈雪此次跨界合作,可以将双方优势展示在商品上,创意融入美食,一方面延绵中国传统文化,一方面打造更符合当下消费趋势的时令单品,吸引不同圈层。 盒马造IP的能力获得不少品牌的青睐。喜茶通过与盒马“食”验室的合作,推出的联名款青团,未上线就吸引不少年轻消费者的抢购,每天预售1小时内就售罄。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所有的跨界都是为了实现品牌资源最大化、粉丝的资源最大化、营销效益最大化、利润最大化,电商跨界有的做得不错,有的效果一般,从盒马几次战略、构思、创意来看,都不是仓促而行的,是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的。 从产业端结合消费端来看,盒马牵手奈雪是一次有针对性的精准跨界行为,因为盒马在中老年人人群中,已经有非常高的认可度,接下来该考虑如何抓住年轻群体的心。此前盒马与喜茶合作,完美收割了喜茶的粉丝,此次联手的奈雪属于喜茶的竞品方,盒马能够策略性的拓宽年轻用户群体,通过与新生代黏性不断加强,拓展其粉丝队伍,对于盒马未来在多城市布局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