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一家并不怎么出名的安徽汽车公司屡屡登上中国资本市场的头条,这就是江淮汽车。原因无他,著名的德国汽车巨头大众盯上了江淮,大众收购江淮50%的股权,到底看上了江淮汽车哪一点? 一、大众大手笔收购江淮汽车(行情600418,诊股) 近日,一则盛传的德国大众集团股份并购消息,使得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淮控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据外媒引述消息人士称,大众集团正就并购江淮控股50%股份展开最后谈判,并购额至少为35亿元,或将是中国电动汽车领域最大的并购交易。受上述消息影响,江淮汽车股价在二级市场持续发酵,多次被推上涨停板。截至5月28日收盘,江淮汽车报收8.38元,相比10天前4.95元的股价,涨幅接近70%。 5月29日,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以下简称“大众中国”)和江淮汽车均宣布,大众汽车将投资10亿欧元,获得江淮汽车母公司---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汽控股”)50%的股份,同时增持电动汽车合资企业江淮大众股份至75%,获得合资公司管理权。几乎同步宣布的还有,大众中国将投资约11亿欧元获得电池生产企业国轩高科(行情002074,诊股)26%的股份并成为其大股东。江淮汽车和国轩高科的总部均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大众中国称这两项投资均将在今年内完成。这也意味着,年内,大众将要在合肥投资21亿欧元(约166亿人民币)。大众中国方面表示,除提升在华电动产品数量和发展充电基础设施外,大众还将在电动汽车生产价值链领域加强投入,助力将安徽省打造成为中国电动出行的产业基地之一。 根据媒体报道,2018年6月,中国宣布将陆续放开汽车合资股比限制,不少外国车企随即展开行动。同年10月,宝马宣布,将对华晨宝马的持股比例提升至75%,华晨宝马也因而将成为第一家外资股比超过50%的合资车企。大众也被曝正寻求提高合资企业的股份。 目前,大众在中国共有三家合资公司,上汽大众、一汽大众和江淮大众。上汽大众成立于1985年,上汽集团(行情600104,诊股)和大众各持股50%,旗下包含斯柯达、桑塔纳、帕萨特等众多热销车型;一汽大众成立于1991年,一汽集团和大众、奥迪分别持股60%、30%、10%,旗下包含奥迪、迈腾、高尔夫等大量热门车型;江淮大众成立于2017年,江淮汽车和大众各持股50%,旗下仅有思皓一个品牌和2019年9月才上市的一款思皓E20X纯电动车型。 江淮汽车2019年年报显示,2019年其营收为472.86亿元,同比下滑5.6%;新能源汽车补贴为其重要收入来源,2019年扣非净利润为-9.78亿元,2018年、2017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8.77亿元和-9.31亿元,连续三年为负。 一家之前合作成果并不好的企业,而且还连续多年亏损,德国大众到底看上了江淮什么?这场收购大事件我们到底该怎么看? 二、德国大众到底看上了江淮什么? 江淮汽车的前身是创建于1964年的合肥江淮汽车制造厂,2001年08月24日,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上市,启信宝数据显示,江淮控股是由安徽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独资持有的国有公司,为江淮汽车的控股股东,持有其25.23%的股份。近些年,江淮汽车最让市场关注的事情,无疑是江淮汽车成为中国著名造车新势力品牌蔚来汽车的代工企业,代工蔚来汽车几乎成为了江淮最让人关注的新闻。那么,作为世界汽车巨头的德国大众到底看上了江淮什么呢? 首先,三大大众合资企业收购江淮无疑是最划算的买卖。正如我们前文说的,2018年国家陆续开放了汽车合资股比限制,在大众面前一下子放着了三个选择,一个成功推出桑塔纳、斯柯达的上汽大众,另一个是推出奥迪、高尔夫的一汽大众,以及最后的江淮大众,但是问题是上汽和一汽都是中国国产汽车的绝对巨头,上汽大众和一汽大众可是上汽、一汽这两大巨头手中的绝对现金奶牛,放着任何一家都不会把这么好的业务拱手相让,想象宝马一样彻底控制华晨宝马几乎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情。那么,对于大众来说不得不把眼光放得低一点,看看江淮汽车,相比于上汽和一汽,江淮汽车无疑是个小字辈,无论是体量还是经营能力都远不能和前两者相提并论。对于大众来说,既然前两者都那么难以拿下,大众又不会仅仅只能够满足于合资生产汽车,之前之所以弄合资工厂毕竟是有政策约束,既然政策放开了,这个时候拿下江淮让江淮汽车成为大众最好控制的企业无疑是一个真正的好生意,所以擅长做买卖的大众会选择江淮也并不让人意外。 其次,新能源汽车才是大众心中永远的目标。近几年来,大众被“排放门”事件弄的焦头烂额,遭受了高达300亿欧元的罚款。并且,随着欧盟日益严格的二氧化碳排放要求,对于大众来说,无论想不想都必须要走上新能源汽车生产的路上来,因此大众宣布到2025年,每年销售300万辆以上的纯电动汽车,其中,向中国消费者交付约150万辆新能源汽车。但是,问题来了,大众在上汽和一汽的合资企业生产的可都是燃油车,电动车方面大众并没有太大的优势。那么,这个优势怎么来呢?最简单粗暴的办法就是收购,自己没有收购一个不就有了,而再来反观江淮汽车,江淮汽车虽然无论是收入还是业务都非常不景气,但是无可否认的是江淮汽车是中国新能源(行情600617,诊股)汽车领域最早的玩家,虽然发展的不怎么太好,但是江淮的新能源汽车本身就在市场上有一席之地,而且还有大量的产能剩余,江淮汽车目前的工厂产能近一半闲置。这点在蔚来汽车挑选江淮作为自己的汽车主要代工厂商的时候就能够证明,对于大众来说,收购江淮无疑可以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拿到新能源汽车的生产体系,稍加改造就可以为我所用,大众可以充分把这部分产能利用起来,去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这么好的事情,大众当然不会放过。 第三,对于江淮来说大众入主无疑是最好的选择。除了大众看上江淮之外,其实还有江淮本身需要大众,江淮汽车虽然布局新能源汽车较早,但是长期以来一直都处于不好不坏的状态,今年一季度,江淮汽车4月28日晚间披露一季报,公司2020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91.20亿元,同比下滑37.68%;净利润为亏损3.56亿元,上年同期为盈利6463.59万元。一季报如此不好,其实也体现出来当前江淮汽车面临着巨大的经营压力,而大众如此粗的“大腿”对于当前的江淮汽车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一方面,江淮汽车拿到大众投资的10亿欧元将会有效帮助自己渡过当前的难关,从而缓解当前的经营压力。另一方面,大众的技术能够帮助江淮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技术能力,再加上大众品牌力的加持,对于江淮来说的确不是坏事。 大众投资江淮的确是江淮最近一段时间难得的好事,只是两方联姻到底能否结出硕果,这就要看下一步的真正发展了。
财联社6月3日讯,近日,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以视频会议方式组织召开加强新能源汽车安全监管工作会议。会议强调,各企业要不断提升整车设计制造和测试验证水平,加强对动力电池系统的安全防护和可靠性验证;加强对动力电池等关键零部件供应体系管理,严格把控质量;加强售后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新能源汽车专项维修保养水平,对出现问题的车辆,要采取必要措施消除隐患,坚决遏制新能源汽车安全事故发生。 全文如下: 装备工业一司组织召开加强新能源汽车安全监管工作会议 2020年6月2日,为分析研判形势,切实加强新能源汽车安全监管,保障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以视频会议方式组织召开加强新能源汽车安全监管工作会议,能源局电力司、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发展局有关负责同志参会。 会议强调,安全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命门,生产企业作为安全第一责任人,必须高度重视、常抓不懈,切实履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各企业要不断提升整车设计制造和测试验证水平,加强对动力电池系统的安全防护和可靠性验证;加强对动力电池等关键零部件供应体系管理,严格把控质量;加强售后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新能源汽车专项维修保养水平,对出现问题的车辆,要采取必要措施消除隐患,坚决遏制新能源汽车安全事故发生。 会议要求,有关各方要各负其责、综合施策、抓实抓好新能源汽车安全工作。一是组织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事故调查,加大对闲置车辆、营运车辆的核查力度,对不按要求开展核查、弄虚作假、存在严重质量安全问题的企业和产品,要按有关规定从严从重处理处罚;二是进一步强化整车运行监测体系,组织开展新能源汽车三级监测体系运行情况检查与效能评估,切实发挥好监测平台作用,及早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三是做好新能源汽车三项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实施,允许企业根据自身情况提前执行强制性国家标准,各检测机构要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开展检测工作;四是加强行业自律,做好宣传引导,发挥行业组织作用,营造产业发展良好环境。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新能源汽车国家监管平台、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以及北汽新能源、宁德时代、特来电等有关行业组织及企业代表参会。
金融界网站讯 2020年6月1日,“汇聚鑫能 合力同辉”北汽集团&广汇汽车(行情600297,诊股)业务交流暨广汇汽车&北汽财务合作签约仪式在上海举行。北汽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张夕勇,北汽集团副总经理、财务公司董事长张建勇,财务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朱正华,广汇汽车董事长李建平,广汇汽车总裁王新明等相关领导共同出席业务交流和签约仪式。此次合作基于双方的资源优势,通过开展汽车金融业务不断扩大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最终形成资源整合、业务互通的聚动协同局面,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以谋发展共赢。 车辆销售为汽车市场必不可少的环节,汽车金融是助推汽车后市场发展的攻坚力量。按照“高、新、特”的发展方向,北汽集团未来将积极抢滩汽车后市场领域,并在融资租赁、二手车等业务上强化特色的产品和服务,打造差异化的发展优势。汽车后市场是北汽集团特色差异化发展大有可为的领域,北汽集团与广汇汽车将结合各自优势,为共同开展新业务、拓展新市场构建良好平台,实现互利互惠,共赢发展。 汇聚合力 广汇汽车董事长李建平先生对张夕勇总经理及北汽集团各相关领导的到来表示欢迎。李建平董事长在此次业务交流过程中表示,中国作为年产销2800万台的全球最大汽车市场,虽然近年来经历了首次负增长、今年还受到了新冠疫情的冲击,但从市场本身容量和千人保有量来看,中国汽车市场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秉承“行有道·达天下”品牌理念的北汽集团和广汇汽车“共创美好出行生活”的企业愿景不谋而合,相信此次与北汽集团的合作将为中国汽车市场开创一个更加波澜壮阔的新局面,为中国经济持续改革开放贡献伟大力量。 广汇汽车总裁王新明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广汇汽车的业务开展情况,并在企业文化、公司管理平台以及广汇汽车的售后业务、融资租赁业务、二手车业务等方面做出分享。做为目前中国最大的汽车经销商集团的总裁,王新明也分享了疫情期间广汇集团如何通过线上引流有效刺激销售。最后王新明坚定地表示,对中国汽车市场持乐观态度,未来中国汽车行业还会高速发展,他对未来充满期待,并充满信心。 鑫能闪耀 北汽集团副总经理张建勇从发展近况、历史沿革、发展理念、业务板块、产业布局等方面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北汽集团的业务经营情况。张建勇表示,北汽集团已与广汇汽车在汽车金融业务上开展了积极的尝试,两企业运用金融手段将合作范围下探至汽车后市场,优化发展环境、提升竞争力,通过合作开展汽车金融业务,实现共学、共享、共赢。 北汽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张夕勇对广汇汽车扎实的业务基础、创新的工作模式、开放包容的企业文化和不懈奋斗的进取精神表示高度的肯定和认同。张夕勇指出,此次以北汽财务和广汇汽车的合作,是北汽集团和广汇集团由过去的产销结合转向产融结合的一大突破,是北汽集团和广汇集团强化对产业链关键资源的跟踪、以优质外生动力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良好结果。面对未来,相信两家企业能携手并肩、精诚团结,共同推进市场探索与行业深耕,进一步加深彼此的业务联系。 在现场领导嘉宾的共同见证下,北汽财务总经理朱正华与广汇汽车副总裁兼财务总监卢翱正式签订了合作协议。协议约定,双方将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共促发展”的原则,建立长期、稳定、快速的合作交流机制,实现互利互惠,共赢发展。 未来,随着汽车产业的逐步复苏回暖,汽车后市场必将成为各企业开展业务的热门领域和新增长点,汽车产业链下游将迎来广阔的发展前景。北汽集团与广汇汽车将按照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要求,开展深度合作,为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新特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天眼查数据显示,6月2日,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李丰军,注册资本达160亿,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机动车改装服务;集成电路制造;电子元器件制造;新能源汽车生产测试设备销售;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销售等。 天眼查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共有五位股东,分别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和南京江宁经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财来财旺
作者:潘妍 出品:洞察IPO 汽车改装企业驰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驰田汽车)正排队IPO! 近日,驰田汽车正申请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本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数量不超过6000万股,且公开发行股份比例不低于发行后总股本的25.00%。公司拟募集资金9.20亿元,将全部用于建设智慧新工厂项目,用于现代化生产厂房的建设、智能化生产线的投入、高端先进研发硬件的引进等。 据《洞察IPO》研究发现,驰田汽车存主要产品价格波动异常、招股书数据前后不一致、客户集中度较高、事故缠身隐患多等问题。 招股书多处前后矛盾 驰田汽车成立于2002年,目前由黄玉鸿、黄玉舜、黄玉钵三兄弟通过湖北驰田控股有限公司控制。其中,公司实际控制人黄玉鸿直接和间接控股比例80.76%,股权较为集中。 驰田汽车主要从事于改装重型专用汽车,专注重型自卸汽车细分市场。报告期末,公司在重型自卸汽车委改业务市场占有率持续保持在10%以上。目前公司旗下主要有三款汽车产品——智能环保基建专用渣运车、高强度轻量化物料运输车、重载复合型工程自卸车。其中,智能环保基建专用渣运车销售是主要的收入来源,营收占比持续超5成。 据招股书,驰田汽车的业绩呈持续增长态势。 自2016年至2018年,驰田汽车实现营业收入2.77亿元、7.98亿元、11.29亿元,同比增长188.09%、41.48%。2019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69亿元。 净利润分别为2568.79万元、2611.13万元、1.46亿元,同比增长1.64%、459.14%。2019年公司净利润为1.48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期内驰田汽车的主要产品价格波动异常。 据招股书显示,公司智能环保基建专用渣运车售价由2018年的6.30万元/台降价到2019年的6.09万元/台,同比下降了3.37%;高强度轻量化物料运输车售价由3.79万元/台降价到3.63万元/台,同比下降4.23%。 驰田汽车在招股书中解释,这是主要原材料钢材市场价格略有下降,从而公司根据成本因素及时对产品定价作出了下调。 但驰田汽车另一产品重载复合型工程自卸汽车的销售价格却升高了。 据招股书显示,公司重载复合型工程自卸汽车的销售价格由2018年的5.65万元/台涨价至6.22万元/台,同比增长10.17%。而对该产品价格上涨的原因,驰田汽车的解释是“主要原材料钢材市场价格的上涨,拉升了产品的售价”。 两个对钢材市场价格变动的解释前后相悖,无法立足。 同时《洞察IPO》还发现,招股书中对供应商十堰市逸晨工贸有限公司的采购金额数据也前后不一致。 十堰市逸晨工贸有限公司是在2018年11月成立的新公司,该公司是驰田汽车的关联企业,在成立第一年便成为驰田汽车的五大供应商之一。据招股书披露,该公司的名义股东为周山、胡飞,实际由驰田汽车董事黄玉鸿妻弟王刚持有100%股权。 据招股书显示,在前五名供应商的采购情况中,十堰市逸晨工贸的采购额为2915.27万元,而在关联方采购商品的数据中,却显示为2527.22万元。 图片来源:驰田汽车招股书 图片来源:驰田汽车招股书 此外,驰田汽车还存在过度依赖大客户的风险。 招股书显示,驰田汽车主要客户包括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一汽解放(行情000800,诊股)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等国内主要主机厂。 自2016年至2019年前三季度,驰田汽车前五大客户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34亿元、3.91亿元、6.03亿元、4.74亿元,营收占比持续超5成。期间,东风汽车(行情600006,诊股)一直都在五大客户之中。2019年前三季度更是贡献了1.32亿元的销售金额,占总营业收入比例15.50%。 对此,驰田汽车在招股书中表示,若未来国内专用汽车行业格局发生较大变化,公司的主要客户日后减少合作,或者公司未来不能持续保持在重要客户的供应商体系中,则公司的经营业绩可能面临下滑的风险。 两起事故? 在报告期内,驰田汽车存在开具无真实交易背景的银行承兑汇票、票据找零、贴现不规范等情形。 在招股书中,驰田汽车承认公司的票据融资行为不符合《票据法》第十条的规定。但公司已向贴现银行按期全额履行了付款义务,不存在逾期票据及欠息的情况,并且不构成票据欺诈或金融票据欺诈行为。因此,驰田汽车认为规范的票据行为不会导致公司不符合《首次公开发行并上市管理办法》所规定的发行条件,亦不构成本次发行上市的实质性法律障碍。 但驰田汽车并未在招股书中披露相应票据的涉及金额,如若金额过高,不免会对此次IPO造成影响。 此外,《洞察IPO》还发现,驰田汽车曾有一起造成人员伤亡的生产安全事故。 据招股书显示,2019年8月19日,十堰市茅箭区应急管理局出具《关于驰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生产情况的说明》。据悉,在2017年4月1日,驰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发生一起一般生产安全事故,造成1人死亡。驰田汽车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规定,被处以罚款21万元。 图片来源:驰田汽车招股书 不过《洞察IPO》在十堰市人民政府网发现一则驰田汽车的事故结案通知,该通知称:“2018年2月6日16时30分许,位于茅箭区东城开发区的十堰市驰田汽车有限公司副梁车间发生一起事故,造成1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99.05万元(不含事故处罚)。” 驰田汽车招股书披露的事件时间和十堰市官方披露的事件时间不一致,是哪方写错时间了,还是驰田汽车发生过两起人员死亡事件呢? 图片来源:十堰市人民政府网 此外,招股书中还提到公司目前尚有4处房产未办理房屋权属证书,属于未办理报建手续的建筑物,房屋用于职工宿舍和部分办公用房等辅助性用途,虽然占自有房屋面积较小,但对未来仍存受到行政处罚的风险。 事实上,在驰田汽车披露招股书之际,受疫情影响该公司尚未复工。 招股书称,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之日,公司尚未开始投入生产经营。尽管公司层面已经针对本次疫情对生产经营的影响做好了充分的应对工作,但是由于疫情的原因,公司无法按照法定时间组织生产,将会对公司当年的业绩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作者丨徐佳雯 6月4日开盘,地摊经济概念股持续火爆,五菱汽车、迪马股份等多只个股强势霸榜。截至今日收盘,地摊经济板块涨停;个股方面,小商品城、广百股份、茂业商业领涨。 政策放宽后,“摆地摊”也成为了时下最流行的话题,不少网友纷纷表示想要辞职回家摆地摊。昔日与地摊商贩“水火不容”的城管们,现在纷纷出动主动邀请摊主回来上岗。 此外,A股市场也受到地摊概念暴涨的刺激,近日以来,多家上市公司以及投资者们“跃跃欲试”,希望可以把握“上车”时机。 业内人士表示,地摊经济概念股的火热存在市场炒作,目前投资者一定要谨慎,建议关注业绩股,在疫情期间还是不要跟风投资。 搜狐财经同时联系了多家公募基金经理,目前基金经理们均未对爆火的地摊经济概念发表意见。 地摊经济爆火上市公司“踊跃参与” 近日,受地摊经济概念大火的影响,多只地摊概念股涨停。其中,曾推出“地摊经济的正规主力军”的五菱汽车备受追捧,股价暴涨市值连续飙升。 6月2日,五菱汽车在其微信公众号宣布,推出“翼开启”售货车,并将其命名为“地摊经济的正规主力军”。五菱汽车凭借“摆摊神车”,股价两日内涨幅惊人。 (图片来源:五菱汽车公众号) 截至今日收盘,港股五菱汽车报收5.000港元/股,暴涨63.93%,总市值达15.38亿港元,市值较较昨日收盘再涨6亿港元。 (图片来源:Wind数据端) 短短几日,摆地摊从被城管追着打的小众职业,摇身一变成为了“全民热捧”的概念,不仅带火了五菱汽车,相关衍生产业链同样受到了市场的关注。 对于如此“接地气”的概念股,当被投资者问到可以如何参与到“地摊经济”之中时,遮阳伞、零售、市集、汽车等多家A股上市公司纷纷踊跃发言,力挺地摊经济,想要趁机“蹭一波热度”。 6月3日,原本是以百货零售为主要业务的友阿股份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尽管百货商场、购物中心等场地不适合用于摆地摊,但门店的外广场或临街通道在政府部门的规范管理下,可以用于发展夜市经济。言外之意,你们出摊我给你们安排位置。 而遮阳用具大户浙江永强也“不甘示弱”,表示在大家摆摊的时候,可以考虑选择他们公司的直杆伞、掉伞、折叠棚、遮阳棚等系列产品,包括金属材质的桌椅,均适合用于户外场所。 从上述几家公司今日收盘的股价来看,友阿股份、浙江永强、锦和商业等地摊概念股均涨停。 除了上述”蹭热度”成功的上市公司外,还有一些上市公司正使出浑身解数思考如何参与其中。 当被投资者问到摩托车是否也可以出摊时,钱江摩托表示,如果您使用我们的大排量摩托车前去摆摊,那您一定是摆摊界最靓的仔! (图片源于网络) 速冻企业海欣食品也自信的表示,公司的部分产品可以用于制作地摊王牌麻辣烫、关东煮等,适宜“地摊经济”的消费场景。 此外,得利斯与投资者互动表示,公司生产的大部分食品适宜目前推行的“地摊经济”,并且,公司也具备生产“地摊经济”食品加工相关设备的能力。 不过也有不那么幸运的“倒霉蛋”,本可以借助地摊经济快速“回血”的ST斯太股价刚涨停,便收到了监管部门的停牌通知。 6月3日,受地摊经济的带动,汽车板块大涨,ST斯太涨停,收盘价格为1.47元/股,总市值达11.35亿元。 然而,还来不及庆祝的ST斯太,当晚就收到了证监会的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公司股票将于6月4日起停牌。 某证券分析师表示,地摊经济成为热门概念,主要是由于疫情期间失业率和企业困境明显加剧,地摊经济也是目前疫情期间的特许措施,为了更好的缓解失业人群的生活困境,也是拉动内需的举措。 该分析师表示,地摊经济概念股的火热存在市场炒作,目前投资者一定要谨慎,每个概念的热炒都会产生风险,建议关注业绩股,在疫情期间还是不要跟风投资。 地摊经济将催生多元化的产品和服务需求 对于近日引发强烈热议的“地摊经济”,东北证券研报表示,地摊经济的相关政策放开之后,消费行业的市场表现会有一定提升,在市场走势较弱的环境下提升更为明显。具体到行业层面而言,食品饮料、休闲服务、商业贸易表象更好,低端消费品如啤酒、调味品的市场表现也会有所提升。 首创证券研究所所长王剑辉向搜狐财经表示,地摊经济概念的快速兴起,主要由于它具有简单的商业模式,并有相对成熟的配套设施;地摊销售价格亲民,物美价廉的商品,可以快速吸引消费者,拉动需求。 针对地摊经济对地方经济的影响,王剑辉表示,地摊经济可以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不仅成本低、入行门槛低,并且可操作性强;另一方面,一些本职工作收入不足以支撑生活的人群,可以通过摆地摊争取到更多的收入。 王剑辉预计,通过地摊经济的带动,中短期内就业率会提升3-5个百分点;从中长期来看,若考虑到地摊经济对整体的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影响,就业率会提升6-9个百分点。 王剑辉认为,其实也不应该小看地摊经济可以创造出来的价值,不要小看一个小小的摊位,他甚至可以创造出相当客观的利润空间。 对于地摊经济或将为资本市场带来哪些新的投资机会,王剑辉补充表示,地摊经济将为消费领域和制造业催生多元化的产品和服务需求,就像推出“摆摊神车”的五菱汽车,为当下的摆摊热潮提供了优质的交通和设备支持,从而得到热捧。 此外,王剑辉认为,对于一部分经济条件较差的低收入群体来说,地摊经济的出现是一个草根型贴近民生的大众化消费理念,不仅符合各个阶层的消费需求,也会对国家的经济恢复起到关键的促进作用。 对于投资者是否应该趁机跟投地摊经济概念股,搜狐财经询问多家公募基金投资经理。不过基金经理们纷纷表示,关于目前的地摊经济概念股不便发表观点。
国家统计局5月2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汽车行业利润同比增长29.5%,3月份为下降80.4%。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助理陈士华认为,4月汽车企业生产节奏恢复加快,市场有所恢复。但利润增长很大原因是前期被抑制需求反弹,不具备可持续性,全年汽车市场或明显下降。 利润显著改善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高级统计师朱虹表示,经济社会秩序进一步恢复,工业企业产销加快,利润状况显著改善。4月份工业企业利润降幅大幅收窄。 朱虹称,4月份复工复产继续推进,相关扶持政策效果持续显现,汽车、专用设备、电气机械、电子等行业市场需求明显好转,订单量逐步增加,利润明显回暖。4月份汽车行业利润同比增长29.5%,3月份为下降80.4%;专用设备行业利润增长87.5%,3月份为下降20.5%;电气机械行业利润增长33.9%,3月份为下降28.6%;电子行业利润增长85.1%,增速比3月份加快65.6个百分点。 1-4月,汽车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19520.8亿元,同比下降20.7%;利润总额680.8亿元,同比下降52.1%。 下半年市场不容乐观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4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10.2万辆和207万辆,环比分别增长46.6%和43.5%,同比分别增长2.3%和4.4%。销量结束了连续21个月的下降。1-4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59.6万辆和576.1万辆,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33.4%和31.1%。 中汽协表示,4月的销量为22个月以来的首次增长,主要在于2、3月份被抑制的购买力反弹,持续力度要看5、6月的销售情况,目前汽车市场消费动能仍不足。中汽协预计,2020年国内汽车市场销量下滑15%-25%。 陈士华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4月国内疫情逐渐减弱,市场有所恢复,工业企业的生产节奏加快,企业利润有所增长。但1-4月的企业利润同比仍然下降。4月车企利润增长并不具备可持续性。“汽车企业经营压力大,预计全年市场会出现较明显下降。很多车企对旗下产品降价,预计今年利润下降幅度会大于产量下降幅度。”陈士华预计,5月销量会略有增长,6月的情况不明朗。“海外疫情很难判断,要看海外零部件厂商的开工情况,一些车企在6月份后可能面临零部件供应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