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首创股份发布公告称,对外投资约2.55亿用于铜陵市南部城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工程PPP项目。 公告显示,该项目以BOT方式运作,新建一座生活污水处理厂,近期规模1万m3/d,远期规模2.5万m3/d;新建配套污水收集管网39.9km,其中主管网30km,支管网9.9km,项目合作期限为二十六年,其中建设期一年,运营期二十五年。由首创股份与南部城区建投公司、四川青石共同注册成立铜陵悦江首创水务有限责任公司(最终名称以工商注册登记为准),负责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和移交,其中首创股份持股89.99%。 首创股份表示,该项目位于安徽省铜陵市,投资该项目不仅有助于扩大公司在安徽地区的投资规模,为公司创造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公司地区影响力,为进一步拓展安徽市场创造良好的条件。(张问之)
上市公司投资上市公司,这种以往颇为少见的现象,正在再融资新规下变得愈加平常。 6月10日,溢多利披露定增预案,拟向控股股东金大地投资,以及明信投资、温氏投资等发行不超6054万股股份,募资不超6亿元。其中,温氏投资作为养殖龙头温氏股份的全资子公司,拟斥资2.2亿元参与认购。 再融资新规及战略投资者标准落地后,越来越多上市公司选择以战投身份,参与产业链上其他上市公司的定增,目前类似案例已有10数起。在投行人士看来,政策鼓励上市公司引入战投,不少公司之间本身就是产业链上下游,通过参与定增可以提升彼此的产业协同效应。可以预见,未来会有更多借道定增的“A投A”案例出现。 攻!紧握产业上下游 3月20日晚间,证监会通过“监管问答”形式明确了上市公司定增“战略投资者”认定。尽管没有给出量化指标,但多位业内人士认为战投认定标准较高,并担心市场中没有那么多符合条件的投资者。 如今,战投标准落地已有两个多月,以战投身份参与上市公司定增的机构,除了知名投资机构、与公司关系密切的资源提供者,还有一类群体不断扩容,那就是与定增募资公司有着产业协同联系的其他上市公司。 例如,胜宏科技6月2日披露修订后的定增预案,拟向11名特定对象发行不超过1.28亿股股份,募资不超过22.6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 11名发行对象组成的战投阵容颇为豪华,其中便有上市公司TCL科技隐身其后。具体来看,东鹏投资、TCL投资、融创岭岳拟分别斥资1亿元、2亿元及1.6亿元参与认购。其中,东鹏投资为TCL投资、伟星新材等投资设立,系TCL科技旗下重要投资平台;TCL投资为TCL科技的全资子公司;融创岭岳系中新融创管理的投资基金,中新融创系TCL科技控制的企业。 胜宏科技表示,公司与TCL科技开展业务合作多年,此次定增及战略合作不仅可强化原有业务联系,同时在技术开发、生产加工、市场销售、管理等方面也具有较高的协同效应。 类似的情况并不少见。北矿科技4月30日发布定增预案,引入紫金矿业、中国黄金集团、中国有色集团作为战略投资者。在产业链上,上述矿企正是北矿科技矿冶装备的需求方,业务合作既能提升销售业绩,也能增强公司的技术能力。 守!合纵连横布棋局 并非所有产业协同的“A投A”都是上下游关系,有些在各自细分市场表现突出的“类同行”也通过定增,成为对方的战略投资者。 5月25日,德邦股份披露定增预案,拟引入唯一一个战略投资者韵达股份,募集6.14亿元资金用于两个项目。 德邦与韵达同属物流行业,但分处于大件快递、小件快递两个细分领域。通过此次股权合作,双方计划在市场拓展、网络优化和集中采购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提升市场占有率,凸显规模效应。 与德邦与韵达联手相比,华谊兄弟4月29日披露的定增方案,则有联合与引援的双重意味。 根据方案,华谊兄弟拟向阿里影业、腾讯计算机、阳光人寿(被股东大会否决)、象山大成天下、豫园股份等发行不超过8.24亿股股份,募资不超过22.9亿元。其中,阿里影业是港股上市公司,与华谊兄弟属于同行;豫园股份是A股上市公司,主要资产是上海的“豫园商城”及相关商旅文化品牌。 华谊兄弟表示,豫园商城与公司在短视频内容、实景娱乐、艺人代言、影视作品商务和影视作品创作等领域建立全面、深入的战略合作关系。豫园股份将集聚产业优势资源,为上市公司引入更多的全球内容,助力其品牌价值提升。 此时的华谊兄弟的确需要这样的战略投资者。2019年,公司实现营收21.86亿元,同比下降43.81%;实现归母净利润-39.6亿元。今年一季度,影视行业陷入寒冬,华谊兄弟又出现1.43亿元的亏损。 道!A吃A如虎添翼 按照规则,面向战投的定增可以使用“锁价八折”的优惠。因此,除了参与其他公司的定增外,个别上市公司甚至“活”用资本工具,直接实现入主,即“A吃A”。 ST罗顿6月4日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罗衡机电拟将所持20%股权转让给永徽隆行和津津乐道,后两者分别受让12.16%和7.84%,转让价格同为6.086元/股,较公告前一日收盘价4.36元溢价约40%。 转让完成后,A股上市公司浙数文化通过永徽隆行持有ST罗顿12.16%的股份,且将对ST罗顿董事会进行改组,进而拥有对公司的实际控制权。同时,浙数文化将以3.40元/股的价格,认购不超过7125万股定增股份。上述事项完成后,浙数文化合计控制上市公司21.84%的股份。 浙数文化入主,对ST罗顿显然是好事情。尤其是通过定增项目,ST罗顿锚定了新的产业版图,即数字体育云服务平台、数字体育综合体改造项目、亚洲赛及国际数字体育嘉年华项目等。公司表示,将积极寻求建筑新材料、文旅、教育、高科技等类型企业的产业整合机会,努力推进战略转型。 除了浙数文化借助定增实现入主,另一家上市公司电魂网络也参与到ST罗顿的定增中。按照计划,电魂网络拟按照3.4元/股的价格,认购ST罗顿不超过237.35万股股份。 上述投行人士表示,既然监管部门鼓励上市公司通过定增方式引入战略投资者,加强产业关联度,一些有实力有意愿的上市公司自然不会放过借此整合产业的机会,未来会有更多的“A投A”甚至“A吃A”的案例出现。
2019年,浙江约20家上市公司出让控股权,其中近七成被异地国资平台收购。今年以来,浙江拟出售控股权的6家上市公司,均转向了浙江国资的怀抱。若万马股份成功易主,将是今年浙江上市公司“外嫁”省外国资的首个案例。 浙江上市公司易主潮持续翻涌。6月11日早间,万马股份宣布易主消息,实控人张德生家族拟向青岛国资转让逾25%股份,让渡控股权。巧的是,浙江另一家上市公司星光农机同日终止控股权出让事项,原意向接盘方也是山东国资背景。 文艺馥欣资本顾问创始人阮超表示,在注册制改革背景下,由于产业环境不佳、二代不愿接班等多种因素,不少上市公司大股东萌生卖壳离场的冲动,导致壳资源供远大于求,交易中的不确定性随之增加。 溢价20% !万马股份“外嫁”青岛 万马股份披露,6月10日,控股股东智能科技集团、张德生、陆珍玉与青岛西海岸新区海洋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海控集团”)签署股份转让框架协议,拟向后者转让25.01%的股份。交易实施后,张德生家族的持股比例将降至11.53%,西海岸新区国资局将成为实际控制人。 资料显示,海控集团系国有独资企业,注册资金50亿元,经营范围包括投资管理、资产运营、股权管理及资本运作等。双方约定,对价按上市公司整体估值不超过95亿元计,由此匡算转让单价上限约9.13元/股,较10日收盘价溢价约20%。股份交割后,上市公司将按程序开展改组董事会及主要岗位的人选委派工作。双方还对违约责任进行了具体约定。 这一转让事项稍显意外。万马股份近年立足线缆主业,力拓新材料业务,持续加码新能源产业,是全国少数几家具备全产业链能力的充电设备运营商之一。目前,张德生家族所质押的股份比例约11.59%,并不算高,其还拥有另一家上市公司万马科技。不过,今年一季度,万马股份亏损9000多万元,同比下降465%。 6月11日,万马股份股价高开近8个点后回落,收盘微涨0.66%。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浙江约20家上市公司出让控股权,其中近七成被异地国资平台收购。今年以来,浙江拟出售控股权的6家上市公司,均转向了浙江国资的怀抱。若万马股份成功易主,将是今年浙江上市公司“外嫁”省外国资的首个案例。 终止!星光农机“解约”山东国资 万马股份与青岛国资“攀亲”之时,浙江湖州上市公司星光农机与山东国资解除了“婚约”。 今年4月,星光农机披露,公司实控人章沈强家族拟向山东国资旗下的山东海洋集团出售29.99%股份,且章沈强将放弃其持有的9.117%股份的表决权,以保证受让方获得上市公司控制权。该交易总对价13亿元,对应上市公司估值43.35亿元,折合单价16.67元/股,较协议签署日前一日股价溢价约27.76%。 为何告吹?公告的说法是,山东海洋集团经过尽职调查后,对公司及尽调结果表示认可,但鉴于协议有效期已届满,本次交易进度未达到约定的预期,且双方对延期事项亦未能达成共识。 6月11日,星光农机股价收报12.73元。 事实上,星光农机2019年6月就曾筹划卖壳,实控人章沈强拟作价14.89亿元向自然人赵夏转让29.77%的股份,折合单价约19.23元/股。最终交易并未实施,章沈强家族只向赵夏指定的昆仑会诚转让了5.75%的股份,折合15.38元/股。 星光农机主营农业机械产品,主要产品是稻麦联合收割机,近年利润持续走低,今年一季度亏损1454万元。此前公告称,星光农机实控人章沈强因个人身体状况欠佳,无法投入大量精力经营上市公司。章沈强家族目前的持股比例达54.38%,并无股份质押。 不久前,浙江另一上市公司德宏股份也曾酝酿出让控股权,但在交易所问询后宣告终止。今年1月,金鹰股份宣告控股权让渡给浙江农发集团,但未见下文。 “注册制改革提速后,壳资源加速贬值,壳不好卖了。另一方面,由于产业环境不佳、二代不愿接班等多种因素,不少上市公司大股东萌生卖壳离场的冲动。”阮超表示。 来自文艺馥欣的一项统计显示,2019年,共有43家上市公司控制权被国资收购,这些上市公司控制权转让时的估值,大都高于股份交割时的市值。换句话说,从转让协议签订到股权交割,这些公司的股价大多是下跌的。“国资入主除非有很明确的产业协同和优质资产注入预期,如果仅仅是获得上市平台,想象空间有限。”阮超说。
摘要 【杭州巴九灵接受上市辅导 实控人为吴晓波、邵冰冰夫妇】6月11日,浙江证监局公示杭州巴九灵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辅导备案文件。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吴晓波、邵冰冰夫妇,两人合计直接持有公司26.68%股份。A股上市公司皖新传媒持股15.53%。(e公司) 6月11日,浙江证监局公示杭州巴九灵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辅导备案文件。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吴晓波、邵冰冰夫妇,两人合计直接持有公司26.68%股份。A股上市公司皖新传媒持股15.53%。 相关报道: “中国最有钱记者”又谋上市 这次是独立IPO!曾15亿元卖身A股 交易所尖锐问询后黄了! 自媒体的翘楚,吴晓波频道的资本化运作一直备受关注。 6月11日,浙江证监局公示杭州巴九灵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巴九灵”)辅导备案文件。公司实控人为吴晓波、邵冰冰夫妇,两人合计持股26.68%;吴晓波担任公司董事长,邵冰冰担任公司总经理。已签订上市辅导协议 备案文件显示,今年6月,巴九灵与申万宏源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辅导协议》,聘请申万宏源承销保荐公司作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辅导机构。辅导期大致为2020年6月至2020年11月。 巴九灵是一家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知识产品服务提供商,专注于泛财经领域知识产品及服务的生产与提供,其服务内容包括泛财经知识内容输出、新商学培训、社群运营服务等。 股权结构显示,吴晓波、邵冰冰合计直接持有公司1921.18万股股份,占公司股份总数的26.68%。安徽上市公司新华传媒(600825)持股1117.8万股,持股比例15.53%。 在过去几年里,巴九灵提出“新中产”、“新匠人”和“企投家”等社群概念,面向文化消费供需两侧的企业、企业管理人和新中产,通过持续的内容研发及产品打磨,为用户提供财经、商业领域的优质内容,帮助用户形成并持续更新财经、商业认知体系,使用户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实现个人发展。同时巴九灵亦基于庞大的用户群体构建“新匠人”、“企投家”等互联网财经、商业社群,为社群参与者提供包括内容分享、社群电商在内的增值服务。 吴晓波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曾先后担任新华社浙江分社记者,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访问学者等,是知名的财经作家,著有有《大败局》《激荡三十年》《跌荡一百年》《浩荡两千年》等。吴晓波还曾担任绿地控股(600606)的独立董事。 15亿卖身全通教育失败 吴晓波与资本市场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发生在5年多前。 2014年11月,皖新传媒(601801)宣布,与杭州蓝狮子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及其股东签订《股权收购意向书》,拟使用现金约1.57亿元购买蓝狮子向公司定向增发的新股和蓝狮子老股东转让的股份。交易完成后,皖新传媒将获得蓝狮子45%股权,成为后者的第一大股东。 蓝狮子委身皖新传媒后,孵化出的业务“吴晓波频道”经过分拆,成为了吴晓波讲的新故事。 2014年7月,杭州巴九灵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成立,2015年12月,吴晓波成为杭州巴九灵法定代表人,吴晓波、邵冰冰、曹国熊、皖新传媒进入巴九灵股东名单。 2019年3月,全通教育公告披露,拟作价15亿元收购巴九灵96%股权。根据当时方案,收购将通过发行新股的方式进行。交易完成,全通教育的实际控制人陈炽昌、林小雅夫妇的持股比例将从36.81%稀释为26.69%;吴晓波等人将持有全通教育10.35%的股份。 被称为“中国最有钱记者”、“最会赚钱财经作家”的吴晓波,到底有多赚钱,全通教育收购公告中,可以一窥巴九灵的盈利状况。 数据显示,巴九灵2018年营收2.3亿元,净利润7537万元,高达32.8%;与此同时,营收同比增长23.7%,利润同比增长超过50%。 然而,巴九灵与全通教育的这场姻缘,在半年后最终以失败告终。 曾被深交所尖锐问询 为何巴九灵与全通教育的这场姻缘会失败? 在终止重组公告中,全通教育称,受宏观经济环境、上市公司及标的资产经营情况、重组政策变化以及股票二级市场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交易双方未能就本次重组方案所涉交易定价、业绩承诺与补偿安排等要素达成最终共识经慎重研究并与交易对方友好协商,公司决定终止筹划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并签订有关终止协议。 其实,全通教育公布收购巴九灵的重组方案后,深交所的问询函也火速下发,条条问题离不开收购自媒体的风险事项。 问询内容涉及八个方面共28个问题,在全通教育发布公告不到一个小时后,监管层的快马加鞭充分提醒了这场交易的不确定性和存在的风险。问询的焦点集中在交易是否是吴晓波个人IP的证券化,巴九灵业务经营的独立性,吴晓波频道IP是否存在法律风险,甚至直截了当问是否为“忽悠式”重组。 花钱买粉的行为,也一度引来媒体的热议。据披露,吴晓波频道2018年通过外部渠道累计新增公众号关注用户41.74万人,占 2018 年全年累计新增公众号关注用户的36.45%,占345.88万总关注用户数的12.07%,2018年采购增粉服务所产生费用账面合计约 40.02 万元。 另外,当时的重组方案显示,交易后将成为全通教育第二股东的吴晓波本人,需要被绑定至少5年:任职不少于5年,任职期间和离开巴九灵后两年内,不得从事相同或竞争的业务。可以说,很大程度上吴晓波就等于吴晓波频道,等于巴九灵。这种以个人IP为主的财经服务,严重依赖于吴晓波个人及其原始团队,后续的持续变现能力惹人堪忧。 吴晓波在后来也坦诚这笔交易“承受了巨大压力”,但是他也说,“作为一个文创公司的董事长,在做一个跟投资相关的冒险的事,内心深处挺平静的。” 实际上,自媒体的资本梦,远不至巴九灵一家。 2018年,瀚叶股份(600226)拟斥资38亿收购拥有981个微信公号的公司量子云;利欧股份(002131)公告称将以23.4亿元收购主营微信公众号的苏州梦嘉75%的股份。这是两起典型的,被外界认为属于交易价格明显高估的“天价”收购。 但是,两家上市公司也都收到交易所的监管函。随后不久,瀚叶股份和利欧股份相继宣布取消收购目标自媒体,微信公众号的资本运作由升温到降温。(来源:e公司)
6月10日晚间,中原证券发布公告称,公司5%以上股东渤海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渤海公司”)计划自本减持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6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公司股份数量不超过7738.14万股,不超公司总股本的2%。 本次减持拟采取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在任意连续90日内,减持股份的总数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减持价格根据市场价格确定。 渤海公司持有中原证券无限售流通股5.34亿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约13.81%,股份来源为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前已发行的股份,已于2018年1月3日解除限售。 公告显示,渤海公司在过去12个月内曾减持中原证券两次。其中,2019年3月8日至2019年9月3日期间减持6539万股,减持价格为每股5元至6.7元;2019年9月30日至2020年3月27日期间减持约830万股,减持价格为每股4.74元至5.23元。
祥鑫科技11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的常熟子公司通过供应给延锋安道拓、银轮股份的汽车零部件和汽车模具,可应用在特斯拉Model Y车型中。
万马股份11日早间公告,2020年6月10日,公司收到控股股东智能科技集团、实际控制人张德生及其一致行动人陆珍玉通知,因业务发展需要,智能科技集团、张德生、陆珍玉于2020年6月10日与海控集团签署了《关于万马股份股份转让框架协议》,拟向海控集团转让其持有的公司股份258,975,823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5.01%)。若本次股份转让实施完成,海控集团将持有公司25.01%的股份,成为公司的控股股东,西海岸新区国资局将成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将发生变更。 截至本公告日,智能科技集团、张德生、陆珍玉合计持有公司股份总数为378,366,554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6.54%,均为无限售条件流通股。若本次股份转让实施完成后,智能科技集团、张德生、陆珍玉合计持有公司股份为119,390,731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1.53%;海控集团将持有公司股份为258,975,823股。《股份转让框架协议》约定标的公司按整体估值不超过95亿元,最终交易价格和方式以正式协议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