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鹏博士集团举办了“数字赋能办公生态”为主题的2020鹏博士云办公系列产品线上发布会,正式发布旗下企业云网事业部打造的办公物联网综合服务平台以及云办公系列产品。 据悉,办公物联网综合服务平台通过业务线上化、数据信息融合、软硬件与服务一体化实现了人机智慧互联的全新办公模式。首期发布的云办公产品服务以企业办公场景化为主线,覆盖了企业办公的智能出入场景、智能办公场景以及智能会议场景。 鹏博士集团总裁崔航在发布会上表示,此次鹏博士推出云办公系列产品可以称为鹏博士构建智能办公生态系统的奠基之作,是互联网接入业务向智慧云网服务业务转型升级战略的深度推进,这将与鹏博士大数据业务、互联网增值服务等业务转型形成合力,加快推进公司整体业务发展。 智慧办公直击需求痛点 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今年初,国家工信部印发《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方案》,明确了以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的行动目标。在国家大力倡导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呼声下,各行各业办公需求多样化,“云办公”市场前景广阔。后疫情时代下,企业复工复产过程中降本增效的运营需求强烈,亟需定制化智能办公解决方案。 针对市场需求痛点,鹏博士企业云网事业部打造了办公物联网综合服务平台,以互联网为依托,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将线上软件系统、线下办公设备进行深度融通,用户可通过该平台智能化服务体系,达到运营管理可视化,利用大数据架构多维集成、裂变聚变,为服务价值化提供有效支持。旨在为中小企业用户量身打造“轻资产,重服务”的云办公产品,让企业无需投入固定资产以及运维成本,即可享受软硬一体数字化服务。 据鹏博士云网事业部总经理宋春生介绍,鹏博士办公物联网综合服务平台涵盖了:智能场景化解决方案、企业运营综合管理平台、技术服务,从空间、服务、产品三个层面实现智慧化。其中,云办公为企业打造数字化智能办公空间,将办公完全建立在软件、硬件、技术的基础上实现科技赋能办公,降本增效、低碳减排;云连锁为连锁门店、品牌集团打造数字化智能管理场景,一站式连锁门店部署方案一键设置,多方触达,实时信息同步,多路智能安防,实时安全值守;云网融合为企业提供一站式云网融合解决方案。 据介绍,首期上线的产品覆盖了企业办公的智能出入场景、智能办公场景以及智能会议场景,产品包括:智能门禁、智能Wifi、智能监控、智能打印、智能会议、E企宣、钉钉办公+云办公等伴随日常工作的软硬件应用。 此外,鹏博士的办公物联网综合服务平台还拥有顶尖的技术团队、营销团队、客服团队,全方位为企业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量身定制的部署方案、7*24小时在线答疑解惑。 布局黄金赛道 打造业绩支撑 鹏博士董事长杨学平在发布会现场表示,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崛起给办公空间带来了变革的契机,云办公需求将持续释放。有数据统计,预计2023年全球智能办公市场规模将达到460亿美元。在集团战略上,鹏博士将持续推进互联网接入业务向智慧云网服务业务转型升级。 据介绍,鹏博士已深耕行业近二十年,经验丰富,从最早产品技术的沉淀到灵活的机制,再到上万名通信企业的人才储备,都将助力未来公司锁定企业云网这个赛道。未来公司还将会有更多层面的智能化探索,不断更新和升级智能化设备、应用和服务,推动智能化办公向满足企业更深层次需求迈进。 在业务规划上,目前云办公、云连锁的系列产品,都是围绕着ToB市场推动的一系列产品的前奏。未来公司将加快云网市场B端业务的黄金赛道的布局。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目前,鹏博士已覆盖超过20万家以上中小企业用户,已搭建起良好的市场基础和服务口碑。与此同时,鹏博士成立了北京企业云网事业部,专门为企业组织提供软硬件一体数字化办公解决方案服务,并确定了“让企业更智能让办公更轻松”的全新业务定位,梳理了云专线、云办公、云连锁、公有云服务、鹏云视讯、政务专网六大类服务产品覆盖。有分析人士认为,目前鹏博士已构建起完善的云网服务生态,随着“云办公”系列产品的发力,企业云网业务有望成为其未来业绩增长的重要支撑。
机构数据显示,华为终于超越三星,首次摘下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季度第一的桂冠。值得关注的是,由于美国的制裁,目前华为手机在海外市场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国内市场成为其登顶的最大助力。 7月30日,全球知名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发布的报告引发了手机行业的震动。报告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华为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5580万部,同比略降5%,但是这份季度成绩单却超过了三星。三星当季智能手机的出货量为5370万部,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30%,以微小的差距落后于华为。 这是华为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首次夺得季度冠军。不过,对华为来说,这其实是一份“迟到”的桂冠。按照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的说法,如果不是美国打压,华为早在去年第四季度就大概率超越三星了。虽然这一高光时刻到的有些晚,但是对当前身处严峻环境中的华为来说难能可贵。 Canalys在报告中表示,华为仍然受到美国政府的限制,这几乎扼杀了华为在中国大陆以外的业务,其海外出货量在第二季度同比下降了27%。该机构表示,华为已经成为国内市场的主导者,第二季度其在中国的出货量增长了8%,目前华为智能手机的销售量70%以上来着中国大陆。 Canalys资深分析师本·斯坦顿(Ben Stanton)提到:“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成绩,一年前很少有人会预测到。”他认为,华为充分利用疫情之后中国经济复苏的机会,加速发展智能手机业务。相比之下,三星在中国的业务非常少,市场份额不到1%,而其核心市场,如巴西、印度、美国和欧洲,都受到疫情暴发和随后的封锁的严重破坏。 知名电信行业专家项立刚对记者表示,对于华为取得的这一战果并不意外,因为中国市场是其最大的支撑。 根据知名市场研究机构赛诺的数据,今年第二季度,华为(含荣耀)智能手机在国内的销量约为4070万部,市场份额达46%,创下新高。 赛诺资深分析师李刚对记者表示,华为凭借自身品牌和科技领先的产品,今年第二季度在国内5G市场取得了约六成的市场份额,在海外市场退守的大环境下,这份成绩实属不易。而今年下半年尤其第四季度的表现将是华为后续市场走势的关键。 另外一家第三方咨询服务机构CINNO Research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华为(含荣耀)在国内的智能手机销量继续增长,市场份额达到40.2%,同比增长4.9个百分点。 目前,其他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尚未出炉,华为登顶是否会获得普遍认同尚待进一步确认,华为官方对此也没有表态。不过,可以明确的是,华为在海外市场遭受的压力将越来越大。 7月13日,华为公布了今年上半年的成绩单。在全球疫情扩散、美国制裁加码的大背景下,该公司实现销售收入4540亿元,同比增长13.1%。其中消费者业务销售收入为2558亿元,同比增长15.85%。今年上半年,华为(含荣耀)在国内发布了一系列5G手机,覆盖了1500-10000元的价位段。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7月30日凌晨,美国高通公司宣布与华为达成专利和解,华为将支付给高通公司约18亿美元。
鹏博士30日发布“云办公”系列产品线,推出由旗下企业云网事业部打造的办公物联网综合服务平台,以及云办公系列产品。鹏博士总裁崔航表示,此次鹏博士推出云办公系列产品可以称为鹏博士构建智能办公生态系统的奠基之作,是互联网接入业务向智慧云网服务业务转型升级战略的深度推进。这将与鹏博士大数据业务、互联网增值服务等业务转型形成合力,加快推进公司整体业务发展。 据介绍,首期发布的云办公产品服务以企业办公场景化为主线,通过把各种办公设备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实现设备与设备、设备与人的泛在链接,实现对空间设备的智慧化识别、跟踪、监控和管理,覆盖了企业办公的智能出入场景、智能办公场景以及智能会议场景。产品主要包括:智能门禁、智能Wifi、智能监控、智能打印、智能会议、E企宣、钉钉办公+云办公等伴随日常工作的软硬件应用。 截至目前,鹏博士已覆盖超过20万家以上中小企业用户。今年4月,公司旗下企业云网事业部发布了“让企业更智能,让办公更轻松”的全新业务定位,梳理了云专线、云办公、云连锁、公有云服务、鹏云视讯、政务专网六大类网络产品,聚焦企业智能办公。目前公司已推出云办公、云连锁的系列产品,未来将继续加快云网市场B端业务布局。
天眼查显示,7月29日,安脉时代智能制造(宁德)有限公司成立。公司注册资本为4000万元,法定代表人谢岚,经营范围包括:智能基础制造装备制造、智能基础制造装备销售、智能物料搬运装备销售、智能控制系统集成等业务。 安脉时代智能制造(宁德)有限公司的股东中,杭州安脉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安脉盛”)、宁德时代分别持股51%和49%。而安脉盛的股东包含知名投资机构——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江苏有限合伙)持股7.5%、成都软银天投创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持股4.37%。 公司官网介绍,安脉盛是一家专注于智能制造和工业大数据应用的高科技企业,拥有全球领先的工业算法团队与领军级科学家,曾经服务过全球超过150家工业企业,研发了大量基于工业场景的数据分析模型算法。公司自主研发的工业设备无忧运行管理系统和生产质量智能控制优化系统,能为客户提供数据采集与分析、设备状态在线监测、设备故障预诊与健康管理、生产与维护决策优化,控制优化及质量优化等一系列服务。
7月28日,TCL电子控股有限公司(下称“TCL电子”或“公司”,01070.HK)举行股东特别大会,审议收购TCL通讯并出售茂佳国际等相关事项。公告显示,参加此次大会的股东以高比例赞成票来支持公司的业务革新举措。 6月29日,TCL电子发布业务革新公告,次日起股价快速上涨,截至7月28日收盘,公司股价累计涨幅36.6%。7月21日股价一度涨到4.88港元,创近5年新高,市值升至115.73亿港元;最高日涨幅达13.8%。 TCL电子首席执行官王成表示,股东特别大会顺利召开后,该业务革新预计在8月底完成,9月开始并表。此次交易完成后,TCL电子将增加TCL智能手机、智慧平板,智能穿戴和智能连接业务板块,进一步发展互联网服务业务,剥离出电视代工业务。TCL电子将以电视和手机通讯业务为核心,进军市场规模超过万亿元人民币的智能家居、互联网服务和智慧商显等细分市场。 安信证券近期发表TCL电子(01070.HK)买入评级报告认为,TCL通讯纳入上市公司体系后,TCL电子能够充分利用TCL通讯业务和传统电视业务在市场覆盖、分销渠道、客户、产品和技术、财务表现等方面的协同效益,集中在全球推广TCL品牌,从而进一步提升TCL品牌电视机及移动通信装备在全球市场份额的增长空间。TCL电子已经逐渐走出传统制造业的定位,未来将逐步成长为以“TCL品牌”为核心的消费电子企业,想象空间可以对标拥有完善互联网产品生态的小米公司。 TCL通讯并入TCL电子 5G时代加速智能家居战略落地 AI×IoT是毫无疑问的行业战略机遇,万亿级市场规模俨然是块诱人的大蛋糕,家电厂商、手机厂商、互联网巨头等各方势力都在争相布局。但归根结底,市场竞争拼的是产品和服务,即产品是否懂你、服务是否完善。TCL通讯业务的并入,将进一步完善TCL电子AI×IoT全场景智慧生活布局。 TCL通讯在全球拥有多个研发中心及庞大的销售网络,现有业务覆盖智能手机、智慧平板和智能连接三大业务板块。作为在全球市场具有领先优势的通讯企业之一,TCL通讯一直都走在智能手机、5G技术探索的最前沿。早在2015年,TCL通讯就已全面开展5G研发,并积极参与标准定制,是全球少数几家同时拥有2G至5G专利技术的企业之一。2019年,TCL通讯成为第一个在MWC上实施5G端到端解决方案演示的公司,成为首批推出5G智能终端的厂商之一。 TCL通讯对运营商定制化的服务要求有丰富的经验和技术能力,协同华星光电在显示屏技术上的优势,通过整合垂直供应链,满足为运营商提供显示屏订制开发服务。据了解,TCL通讯5G产品在2020年已经中标进入北美和欧洲多个运营商,同时基于运营商定制型号拓展到其他Tier2运营商和开放渠道,中高端价位段的智能手机市场需求逐年增加。TCL通讯将抓住5G启动初期运营商主导市场的机遇,通过TCL品牌的5G手机切入中高端市场,集中火力,建立优势并取得突破。 TCL通讯在2008年就开启了智能连接业务,其智能连接业务主要包括移动的MIFI、室内CPE、Mesh、WIFI路由器以及智能穿戴、定位器等,通过旗下两大品牌Alcatel和TCL在海外销售移动连接产品。2018年9月,TCL通讯正式将智能连接事业部(SCD)推向更高的战略层面,以AI×IoT为顶层战略。 2019年初,TCL电子提出AI×IoT的新方向,并于9月底成立了专注于AI、IoT和云服务等技术研发和产品化创新应用的鸿鹄实验室。但是在TCL电子AI×IoT的战略布局中,一直将电视作为主要屏幕,缺少了手机的布局。TCL电子收购TCL通讯填补了TCL智能家居领域中手机产品的空白,TCL手机将成为TCL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核心分子,在手机和电视双屏的加持下,将不断增强用户黏性,为用户带来更好体验。TCL电子与TCL通讯二者合并,强化了“大屏-中屏-小屏-可穿戴子屏”的全场景智慧显示生态的协同效应,进一步深化TCL电子的生态布局。 优质资产并入 提升公司运营效率和收入规模预期 TCL电子此时收购TCL通讯恰逢其时。TCL通讯在2017-2019三年时间内完成了内部业务革新,经过业务缩减调整,实现毛利率逐年提升,净利润持续上升,2019年已实现扭亏为盈,此时收购的TCL通讯是资质良好的优质资产,有利于提升TCL电子的毛利率水平。TCL通讯与TCL电子在供应链和全球渠道建设方面有一定重合和互补,双方整合有利于促进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结构优化,进一步提升公司运营效率和收入规模增长空间。 TCL电子核心产品二季度销量逆势增长、全球市占率不断提升、产业链生态投资等利好不断,也是此次股东大会顺利通过此次业务革新的关键。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TCL电子二季度业绩保持不断增长态势,欧美和新兴市场排名提升。 7月20日,TCL电子宣布收购旦倍科技,进一步增强了公司作为AI×IoT智能家居软硬件一体解决方案服务商的核心能力,完善了智能软件平台的布局,并有助于拓展公寓、地产、旅宿等B端规模化客户关系。同时,将旦倍智能软件平台和TCL鸿鹄实验室云平台技术进行协同建设,整合TCL全品类智能家电和智能家居产品,增强TCL电子的AI×IoT“全场景智慧生活解决方案服务能力”。 此次业务革新是公司“AIxIoT”发展战略的重要一步,也是推进TCL电子业务全球化、多元化发展,打造全场景智慧产品+服务生态的重要布局。TCL电子不仅要在大屏、画质、音质做到全球领先,还要大力发展AIxIoT、智慧影像、5G和边缘智能、自主研发的智能电视操作系统和多模态交互能力,致力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科技公司。
别克昂科威S 来源:别克官网 上汽通用别克继续壮大SUV家族,以覆盖更多细分市场。 7月29日晚,别克旗下主打运动时尚的别克昂科威S和别克昂科威SAvenir艾维亚版云上市,填补昂科威与昂科旗之间的市场空白。其中,别克昂科威S共推出3款车型,售价21.99万-25.99万元;昂科威S艾维亚版本售价27.99万元,是别克艾维亚高端子品牌的一员。 别克昂科威诞生于2014年10月,在当时是为数不多在中国市场进行全球首发的车型。2015年12月,别克昂科威从山东烟台港起航,正式出口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大市场。这是上汽通用汽车首次实现对美国本土的整车出口。 别克昂科威S基于通用汽车中型豪华SUV架构打造,搭载2.0T发动机,最大功率174千瓦,匹配9速自动变速器,百公里加速7.5秒,百公里综合油耗7.2升。上汽通用官方表示,别克昂科威S的“S”包括四个层面的含义,即潮·动美学(Stylish-ing)、全能驾控(Sporty-ing)、生态互联(Smart-ing)、全域安全(Safe-ing)和全感舒适(Satisfying)。 在智能网联方面,别克昂科威S是首款搭载别克eCloud智能云电子架构的车型。新车搭载别克迭代升级的eConnect互联技术,配备新一代安吉星全时在线助理。 别克昂科威S多屏互联技术 来源:别克官网 在智能驾驶方面,别克昂科威S首次搭载了APA全自动智能泊车系统,同时配备12项智能驾驶辅助功能。此外,昂科威S Avenir艾维亚首次引入手机无线充电功能。 为提高驾乘的舒适度,别克昂科威S采用了别克专利的QuietTuning™静音科技,全系标配ANC主动降噪功能。在座舱健康设计上,别克昂科威S全系标配带PM2.5空调滤芯的双区独立全自动空调,高配车型支持AQS空气质量控制系统以及车内负离子空气净化系统。 别克昂科威一直上汽通用别克SUV的销量担当。2015年,在别克昂科威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后的首个完整销售年份,累计销量跻身前十。行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6月别克昂科威以1.27万辆的成绩位列SUV销量榜单第十五名。 未来汽车日报(ID:auto-time)
近日,来自Innovate Finance的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英国金融科技行业共完成167笔交易,累计融资18.4亿美元,同比下降39%。其中,只有20%的企业获得了500万至2000万美元的投资。分析人士指出,新冠疫情给投资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因此投资者可能正在减少投资数额以降低风险。2020年是疫情之年,很多从业者认为,寒冬将持续四季。但实际上在国内金融科技的部分细分行业,并没有因为这寒意而有丝毫降火的痕迹。在智能风控、RPA等领域,部分金融科技公司甚至“逆势而上”获得了超亿元的融资。智能风控数美科技2020年1月,金融科技创业公司数美科技正式宣布完成7300万美元C轮融资,由腾讯、襄禾资本联合领投,顺为资本、清流资本、BV百度风投跟投。数美科技成立于2015年,以AI技术解决在线业务中广泛存在的各类风险问题,数美科技创始人兼CEO唐会军为南开大学硕士,曾任百度系统技术委员会主席、360高级技术总监,拥有数十项大数据相关专利技术。联合创始人/总裁刘拴林曾任阿里技术VP(P11),百度首席架构师(T10),有二十年互联网技术与管理经验,曾全面负责百度、阿里两家公司云计算、大数据、安全、芯片等前沿技术产品的研发与管理工作,规划并落地百亿预算规模的互联网在线产品服务。数美科技基于深度社群发现等技术推出了“天网”与“天净”两大智能风险识别引擎,为客户解决营销欺诈、支付欺诈、数据盗爬、欺诈广告等广泛存在的业务风险问题。此外,数美科技也逐步建立一系列产品矩阵以及全球SaaS AI风险防御网络,覆盖中国、东南亚、北美、欧洲、中东等地区。根据数美科技提供的数据显示,其全球SaaS AI风险防御网络日识别并拦截业务风险行为超过1亿次,累计承载风险识别服务6万亿次,保护全球用户超过20亿。过去几年中,数美科技服务全球超过1000家客户,覆盖银行、保险、电商等领域,每年保持业绩300%以上的增长,老客户续约金额率超过130%。亲家数科2020年4月,数字科技与人工智能服务商「亲家数科」近日宣布完成1.2亿元人民币Pre-A轮融资,由熊猫资本领投。本轮资金将用于技术深化、专家团队扩充、业务拓展等。从2018年起,亲家数科便开始专注于云计算、人工智能、数据洞察、反欺诈等技术的研发。本轮融资前,亲家已推出服务平台(亲家APP)、资金资产智能交易平台(中央处理器)和以“龙穴”、“易镜”、“推背图”、“天诛”、“天策”、“天象”六大模块为基础的大数据风控体系“天罡风鉴”。从2019年初开始,亲家数科集合全球风控专家,将“天罡风鉴”打造成功,并在2020年推出了一款名为“中央处理器智能云平台”的集成产品。该平台绕开现行主流的B2C模式,采用的是B2B2C模式,通过标准化平台和风控系统,赋能全国中小银行,解决银行在普惠金融领域获客难、获客贵、获客不精准等痛点。明略科技2020年3月,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领域服务商明略科技集团宣布完成3亿美元E轮战略融资,本轮投资由淡马锡、腾讯领投,快手跟投。明略科技致力于帮助企业构建人机协同的行业大脑,可以为金融机构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近年来,明略科技在打造智能风控解决方案、认知智能技术和营销智能平台等方面的核心能力也逐一显现。在智能风控方面,明略科技的行业实时反欺诈解决方案可以做到系统7*24运行,日均处理非金交易日志2500w,日均检出异常交易量1.2w。平均单条日志处理时间3秒,系统吞吐量250TPS。明略科技还在智能风控领域,和交通银行达成合作。在认知智能技术方面,明略科技具备行业内领先的知识图谱、自然语言处理等AI技术,在公安、工业、金融等多个行业成功落地。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应用方面,明略科技与中国建设银行合作,打造全行级自然语言处理基础平台,通过使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分析企业公开信息,在业务流程自动化、智能风控、营销推荐等场景得到应用。在营销智能平台方面,明略科技深耕该领域多年,服务众多世界500强企业,业务覆盖全域营销测量,全方位商业洞察分析、营销业务中台、全渠道互动管理平台等。2019年,科技部宣布依托明略科技建设“营销智能”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第四范式2020年4月,人工智能企业第四范式宣布完成C+轮融资,融资金额达2.3亿美元,投后估值约20亿美元。第四范式成立于2014年,此前曾获得来自创新工场等机构的投资,是第一家由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五大国有银行投资的创业公司。目前第四范式服务了8000多家客户、落地12000多个案例,业务范围覆盖金融、零售、医疗、媒体等行业。据2019年IDCMarketScape分析报告,在中国机器学习平台市场份额中,第四范式领先于BAT、微软等巨头,位列第一。在金融领域,第四范式目前与超过80%的大型国有及股份制商业银行进行深度合作,为众多金融机构提供了以客户为中心的专属服务系统、以稳健风控为核心的产品决策系统和以敏捷高效为基础的运营管理系统。RPA(机器流程自动化)来也科技2020年2月,来也科技宣布完成C轮4200万美元融资。本轮融资由光速全球基金和光速中国成长基金联合领投,凯辉创新基金、双湖资本继续跟投。目前,来也科技也是国内RPA+AI赛道融资额最高的公司。经过多年积累,来也科技将RPA+AI成功应用于各行各业以财税、人事、客服和营销为代表的办公场景中。来也科技表示,公司研发实施的RPA流程中,已包含文字识别(OCR)、自然语言处理(NLP)、对话机器人(Chatbot)、计算机视觉(CV)等多种AI能力,可实现更高复杂度、更高价值的流程自动化,在交付给客户的RPA机器人中,使用AI能力的占比达到35%。近期,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组委会公布了世界人工智能创新大赛成绩榜单,来也科技凭借“金融保险票据智能处理解决方案”,荣获此次金融赛道TOP3。云扩科技2020年3月,RPA技术平台提供商“云扩科技”正式宣布完成3000万美元B轮融资。本轮投资由红杉资本中国基金领投,老股东金沙江创投、明势资本超份额跟投,同时引入新投资方深创投参与管理的中美平行基金。云扩科技创始人兼CEO刘春刚介绍,云扩将计划在未来1年内投入数千万人民币打造RPA生态社区,逐步让RPA产品更加平台化,成为行业通用的RPA基础设施。云扩科技成立于2017年,核心团队出身微软,拥有十余年桌面自动化、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经验。截至目前,云扩自主研发的智能RPA平台已帮助来自金融、能源、电信、财税、物流的数百家企业实现流程自动化。达观数据2020年5月,“达观数据”宣布已完成2.7亿元B+轮融资,由深创投领投,软银赛富、宽带旗下基金晨山资本、众麟资本等跟投。本轮融资将进一步投入到产品技术研发和市场扩张上,逐步完善AI+RPA的主要业务。达观数据成立于2015年,以自然语言处理、光学字符识别、知识图谱等AI技术起家,曾于2018年11月获得1.6亿元的B轮融资。达观在文本语义分析技术方面拥有100多项技术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利用该优势,结合自研的RPA机器人系统,达观为金融、制造、能源、电信、法律、地产、物流、政务、传媒等众多行业提供智能化处理软件,辅助或部分代替人类来自主完成表单填写、知识搜索、智能推荐等操作,大幅降本增效。围绕银行、证券、保险、财税等行业,达观数据构建相关解决方案,如银行信贷文书、财税报表、券商研报等,针对性地提供智能化处理方案,并成功中标了中国银联、深交所、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渣打银行、汇丰银行、招商证券等金融机构。保险科技南燕保险科技2020年1月,第三方全域保险科技平台「南燕保险科技」完成过亿元B2轮融资,中银国际领投,多位老股东跟投,青桐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南燕保险科技成立于2015年,致力于为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和保险中介机构提供从产品、销售、管理到理赔、TPA、健康服务等业务全流程的综合解决方案,并通过大数据+AI赋能全流程,优化成本结构、提高运营效率。南燕CEO龚勋表示,近年来南燕保持每年100%的业务增速,目前已服务一千多家保险公司及保险经纪公司,客户主要位于一二线城市。从服务能力来看,2018年南燕保险科技接入了70多家产险、寿险公司,2019年已超过110家,服务的客户中有10家保险公司已实现核保系统云端化,目前客户的续费率在95%。目前南燕保险科技团队约有200人。本轮融资后,龚勋表示,健康险将会成为南燕集团2020年的工作重点。暖哇科技2020年2月,健康险科技公司「暖哇科技」宣布完成亿元A轮融资,由龙湖资本领投,光源成长基金跟投,红杉中国增持,光源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暖哇科技的上一轮融资于2019年8月完成,由红杉中国领投,宽平资本跟投。暖哇科技成立于2018年10月,由众安孵化成立。公司定位在健康险科技领域,主要服务保险公司及互联网平台,为其健康险业务提供产品定制服务、两核运营服务、核心系统服务等解决方案,希望融合医疗生态与健康保险,打通医疗数据信息壁垒。CEO卢旻表示,目前暖哇科技已完成了健康科技服务闭环的搭建,包括从产品、两核运营、风控、系统、健康管理等各个环节,为客户提供完整的科技支撑链条。暖哇科技除了与千余家医院达成合作外,还与超过10省市的医保和卫健委平台、数千家体检机构、特病数据平台达成合作。同时,暖哇科技构建的医疗知识库规模超过2600万,医疗知识图谱覆盖所有健康保险场景的疾病、 药品、诊疗、材料等基础库,累积超过550万医疗知识三元组。目前,暖哇科技与超过20家保险企业达成合作,其中与诚泰财险、渤海财险等多家保险公司达成深度合作,为其提供从产品到运营及系统的技术支持,实现真正的服务闭环。保险极客2020年3月,保险极客宣布完成2500万美元C轮融资,此轮融资由SIG(海纳亚洲创投基金)、华兴新经济基金领投。迄今为止,该公司已累计获得近4亿人民币投资。保险极客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专业的企业员工保险平台,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为企业提供智能化的员工福利保险和健康管理解决方案。截至目前,保险极客已为6000多家企业、数十万员工提供保团险和健康管理服务,包括知乎、keep、金龙鱼。保险极客围绕职场人的健康管理、疾病风险,将健康医疗服务与保险价值链有效融合,推进保障体系与健康管理的场景落地,从而打造“保险+医疗”的健康服务闭环。此外,保险极客还创立了行业内首家提供微信端拍照理赔的平台——“极客+”,早在2015年,“极客+”就实现了医疗理赔2000元以下免收原始纸质单据,初审通过后5个工作日完成赔付的服务。目前,“极客+”已实现超过90%的无纸化理赔。CCCIS中国2020年3月30日,保险科技企业「CCCIS中国」宣布完成高瓴资本的亿元级A轮融资,华兴资本担任本轮融资独家财务顾问。本轮融资后,CCCIS中国将加速研发,进一步拓展机器学习,智能化车险及人伤管理,以及车联网等前沿性的行业应用场景。CCCIS成立于1980年,总部位于美国芝加哥,定位保险业及汽车后市场领域的软件、技术和咨询服务商。CCCIS为财险公司、汽车经销商集团等提供汽车保险科技、海量数据挖掘分析等服务,全美前25的财产险公司有23家为CCCIS的客户。作为CCCIS的子公司,CCCIS中国于2010年进入国内市场,背靠母公司数十年的全球行业经验积累,在中国发展的十年,CCCIS不仅帮助保险公司优化提升了车险理赔管理水平,完善了风控体系及商业智能分析平台,同时也将DRP事故车业务协作生态引入中国,助力保险、汽修、零配件等行业上下游企业提高协作效率。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