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比亚迪 首款搭载比亚迪“刀片电池”、“DM-p”技术的车型正式上市。 7月12日,比亚迪旗舰轿车汉宣布上市,上市车型包含三款汉EV(纯电动)和一款汉DM(插电式混合动力)。全国综合补贴后售价21.98万-27.95万元。 来源:比亚迪 其中,汉EV搭载刀片电池,超长续航版NEDC综合工况纯电续驶里程达605公里。据此前弗迪电池副总经理孙华军介绍,刀片电池33分钟可将电量从10%充到80%、支持电动汽车百公里加速达到3.9秒、循环充放电超3000次、可保证电动汽车行驶120万公里。 汉DM则是首款搭载全新的插混技术DM-p的插电混动量产车。采用超级智能电四驱系统,2.0T全铝发动机与BSG电机、驱动电机。最大扭矩650N·m,可实现百公里加速4.7秒。汉DM提供81公里的NEDC综合工况纯电续驶里程和超过800公里的综合续驶里程,以及纯电、并联、串联、高速、能量回收五种动力模式选择。 汉整体采用Dragon Face设计语言 来源:比亚迪 比亚迪汉也是首款搭载华为HiCar解决方案及5G技术的量产车型。 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在其发布会现场表示,华为HiCar解决方案能将百万级的手机应用带入车中,相比苹果CarPlay更为丰富,而且,比亚迪汉不仅将应用全球首发NSA/NA车规级5G通信模组,华为手机还能充当NFC钥匙。即使手机没电,也能够解锁车门。此外,华为还推出了比亚迪汉定制款P40手机。 从智能网联系统来看,Di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还包含DiTrainer教练模式,可根据驾驶行为、路况、天气甚至驾龄等因素评测,选择性开启辅助驾驶功能。汉配备的Dilink 3.0智能网联系统则升级了智能语音和DiUI个性感。 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赵长江曾透露,自开启预售以来,比亚迪汉目前已有超过2万份订单。今年上半年,比亚迪汽车累计销量为15.86万辆,同比下降30.45%,其中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为6.07万辆,同比下降58.34%。比亚迪汉的上市或将扭转局面,为下半年销量带来增长。 欢迎关注未来汽车日报
证监会发审委近日发布的公告显示,厦门银行IPO申请将于7月16日上会。如果顺利过会,厦门银行有望成为今年登陆A股的首只银行新股。 截至目前,厦门银行第一大股东为厦门市财政局,持股占比20.21%;第二大股东为台湾富邦金控,持股占比19.95%。截至去年末,厦门银行集团资产总额2468.68亿元;资产质量稳健,不良率为1.18%,较上年降低0.15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达274.58%。各项主要财务指标均符合监管要求。 厦门银行即将上会,不仅是今年第一家银行股首发上会,也是自去年4月份以来,首次有中小银行首发上会。 2019年是继2016年之后的银行上市“大年”,先后有紫金银行、青岛银行、西安银行、青农商行、苏州银行、重庆农商行等6家地方银行成功上市,此外还有1家股份行浙商银行、1家国有大行邮储银行也登陆了A股。 除了厦门银行,目前在A股IPO排队候场的银行还有18家,其中有11家农商行和7家城商行。 为何在近一年多中小银行IPO上会节奏明显放缓?中信建投证券投资银行业务委员会华东二部负责人、董事总经理常亮认为,对于中小银行资产质量的担忧以及银行股整体低迷的股价,或是监管层审慎推进中小银行IPO审核的原因。 除了厦门银行,其他中小银行的上市排队进展传来更新信息。6月,广州银行、重庆三峡银行的上市申请正式被证监会受理,两家银行成功进入排队序列。其中,重庆三峡银行的第一大股东为重庆国际信托,因此该行也被视为A股首家“信托系”上市银行。 中小银行港股上市情况也有好消息传来。渤海银行拟于7月16日在港交所上市。6月28日,港交所披露了东莞农商行递交的上市申请资料,如该行成功赴港上市,将成为继重庆农商行、九台农商行、广州农商行之后第4家在港上市的内地农商行。 从机构类型来看,农商行是中小银行上市的主力军。截至目前,在A股上市排队的银行中,有11家为农商行,这或与区域农信系统改革提速有关。
根据路透社援引两名知情人士消息称,阿里巴巴旗下蚂蚁金服计划最快今年在香港上市,目标估值超过2000亿美元。其中一位消息人士称,蚂蚁金服正在考虑在IPO中出售5%~10%的股份,这也将是今年全球规模最大的IPO之一。这些消息人士还补充称,蚂蚁金服一直在与其顾问就计划中的上市计划进行合作,但他们警告称,具体的细节并未敲定,最终可能发生变化。 不过,蚂蚁金服很快醋回来澄清:对此消息,蚂蚁金服官方回应称,消息不实。 作为国内金融科技里领导者,它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市场关注,屡次传出上市消息都被辟谣不实,但是都会给资本市场掀起浪花来,作为控股股东的阿里巴巴,在昨日,其美股股价大涨8.95%。 行情来源:富途 今日港股阿里巴巴股价直接高开8.24%,总市值55242.6亿元港元,稳坐港股市场市值一哥地位! 在世界银行在发布的《2019年世界发展报告》评价到,蚂蚁金服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金融科技公司,截至2018年底,蚂蚁金服共发生9次融资事件,其Pre-IPO轮的140亿美元,这笔融资金融仍是迄今为止全世界最大的单笔私募融资,投后估值1556亿美元。 那么蚂蚁金服成立不到十年的企业,就能够超越国内外众多同领域巨头公司,靠的是什么? 背靠阿里巴巴支付宝,流量优势对准消费金融赛道 说起蚂蚁金服,支付宝是其避不过的话题,在2003年支付宝完成第一单担保交易服务,随着淘宝网日积月累的用户量,2005年下半年,淘宝网已有70%的商品将支付宝设置为可选的支付方式。而在2011年支付宝就获得了第三方支付牌照,在2013年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余额宝出现直接让支付宝的用户不断的增加,当时很多人在存钱的时候直接把钱放入了余额宝拿到了货币基金的第一名。 在2014年马云整合了阿里旗下的相关金融产品,成立了蚂蚁金服,那个时候的蚂蚁金服包括余额宝、定期理财、存金宝和基金等各类理财产品,在2015年有成立的芝麻应用,是一个独立的第三方信用机构。 发展至今,蚂蚁金服布局了消费金融所有的领域,信贷领域的花呗、借呗,理财领域的蚂蚁财富,以及自营的网商银行、天弘基金、国泰产险。 展示自身强大的赚钱能力,在今年2月13日,阿里巴巴公布的2019年度自然年财报称,对于2019年9月取得蚂蚁金服33%股份后的一次性收益,阿里巴巴在四季度确认该收益上调人民币23亿元。 根据阿里巴巴所拥有的33%的股权进行测算,蚂蚁金服2019Q4税前利润约为6.52亿元,根据阿里巴巴2019年全年业绩测算,蚂蚁金服2019年税前利润约为122.6亿元。 在2018年全国手机网络支付(移动支付)用户规模达5.83亿,年增长率为10.7%,在手机网民中的使用比例由70.0%提升至71.4%。网民在线下消费时使用手机网络支付(移动支付)的比例由2017年底的65.5%提升至67.2%。对应2018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达到190.5万亿元,同比增速为58.4%。蚂蚁金服截至到2019年第三季度支付宝市场份额维持在50%上下。 估值超过市场99%公司,一旦上市概念股要嗨了? 如果按照蚂蚁金服2000亿元美元估值来看的话,足以超过中国99%企业。而近几年蚂蚁金服跟众多上市公司有过合作或者入局,在蚂蚁金服上市频频吹风的情况之下,作为近几年来最大IPO规模,足以让相关概念股产生异动。 根据同花顺查询,蚂蚁金服概念股总共有44只,以金融、科技领域为主从盘面来看,这次上市传闻并没有A股概念股带来太大的影响,涨停个股仅有2只,其他个股跟涨。 恒生电子(600570.SH):蚂蚁金服间接持有恒生电子20.62%的股份,中国领先的金融软件和网络服务供应商,致力于为证券、期货、基金、等机构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和服务,为个人投资者提供财富管理工具。 健康元(600380.SH):业务范围涵盖保健品、原料药(含中间体)和制剂、处方药与非处方药、中成药与化学制剂、检测试剂等领域。保健品旗下拥有太太、静心、鹰牌等知名品牌。 在2016年8月23日晚间公司发布澄清公告,公司通过持有上海经颐7.3267%权益,间接持有相当于蚂蚁金服0.0308%的股权。 新希望(000876.SZ):立足农牧产业、注重稳健发展,业务涉及饲料、养殖、肉制品及金融投资、商贸等。通过拉萨草根合创资管有限公司持有上海众付、上海云峰、上海经颐,分别都参股了蚂蚁金服。 附A股蚂蚁金服概念股
今日8只新股同时发售配售结果,新股暗盘将于今日下午4点15开始进行交易。其中,备受关注的“细胞治疗第一股”的永泰生物-B(6978.HK)发布公告,将发行1亿股,按照价格上限每股11港元进行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0.24亿港元,每手1000股,预计7月10日上市,市值55亿港元。 超额认购259.58倍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永泰生物-B(6978.HK)具有“细胞治疗第一股”的标的稀缺性属性,在认购期间获得大幅超额认购约259.58倍,一手中签率20%。 从过往数据来看,超额认购情况与上市后的走势,呈现高度相关性。根据阿斯达克数据统计显示,以超额认购作为筛选条件,超过超额认购超过100倍的公司共计96只,其中13家医药板块公司。 单独来看超额认购超过100倍的医药公司,最为火爆的沛嘉医疗-B(9996.HK)上市首日涨幅达到67.97%,累计表现也已经翻倍,达到127.54%。从13家的平均表现来看,上市首日均没有出现破发的情况,上市首日平均涨幅达到29.51%。 而被众多投资者追捧的热门医药股,并不是只是局限在上市就卖的一把梭哈。从13家超额认购超过100倍的医药股来看,除了一家公司出现累计表现破发的情况,其他都出现大幅上涨,其中不乏累计涨幅翻倍甚至累计涨幅达到240.14%。若按照算数平均值来计算,上市后的累计涨幅也达到105.44%,远超同期其他板块的投资收益率。 图表一:超额认购倍数超100倍医药股上市表现 数据来源:阿斯达克,整理 数据截止2020年7月9日 未来看点在哪里? 那么问题来了,对于同样是超额认购超百倍的永泰生物,能否复刻之前的医药新股走势,上市首日以及后续有更好的表现?他未来是否有看点? 1. 医药领域高景气赛道 今年医药股牛市的基础在于板块具有相对吸引力。受到疫情影响的宏观环境不确定性的背景下,相对于其他板块,医药板块未来前景具备相对确定性,因此医药板块相对于其他板块具有极强的相对吸引力。 而这份相对吸引力,不仅带来二级市场上的医药板块股价与估值双双上升,也带来IPO阶段的火热。今年上半年港股市场已经上市6家医药公司,平均上市首日涨跌幅已经达到45.64%。 伴随着疫情进入新常态化下,中长期景气度确定的细分领域仍在值得关注。 肿瘤免疫治疗是继手术、化疗、放疗和靶向疗法之后出现的一种新型治疗方式,2013年被《Science》杂志评为十大科学突破之首。根据公开资料显示,中国肿瘤细胞治疗市场规模在2018年约为289亿人民币,2013年至2017年复合平均增速为16.2%。预计2018年至2022年将达到34.6%,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具有增速快,潜力大的特征。 2. 政策红利与稀缺性并存 从政策态度上来看,目前国内细胞免疫治疗已获得国家大力支持。2017年,国家食品药物监督管理局通过《临床急需药品有条件批准上市》规定,允许市场紧缺药物在确证性临床试验前有条件批准上市。 永泰生物成为中国首家拿到CFDA临床试验IND的细胞免疫治疗企业,也是中国首家完成了完整临床前研究并完成申报的细胞免疫治疗企业。此次上市更是成为港交所18A之后的“细胞治疗第一股”。 从公司的研发产品管线来看,永泰生物共计拥有10项在研产品,包括EAL®产品,CAR-T细胞系列药物和TCR-T细胞系列药物。其中,进展最快的是用于治疗肝癌(预防肝癌术后复发)的EAL®进入临床II期试验。在研产品所覆盖的适应症,不仅有传统细胞治疗作用的血液瘤领域,还有其他同业难以攻克的以肝癌、胃癌等为代表的实体瘤领域。 其中,永泰生物核心产品EAL®是首个针对肝癌实体瘤的细胞免疫治疗产品,也是首个进入临床II/III期试验的细胞免疫治疗产品,领先细胞免疫治疗领域至少2-3年(根据CDE公开披露信息,第2第3名分别于18年8月及19年3月开展II期临床),研发进程快。预计2020年下半年完成全部患者入组,2021年上半年公司将会申请产品有条件批准上市。 3. 对标海外,静待开花结果 如果与海外已上市的公司相比,公司未来商业化后的估值或许更加直观明了。 目前,与永泰生物的EAL®的技术相类似的有日本与韩国,我们以对标韩国的上市公司Green Cross Cell为例进行探讨。2007年,韩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使用Green Cross Cell的Immuncell- LCTM产品,进行预防肝癌复发的临床III期试验随后获批上市。 从估值角度来看,韩国Immuncell- LCTM上市后每次注射5000美元,每个试剂包括16次注射,换言之,每位患者的试剂价格为8000美元。自Immuncell- LCTM获批上市后,公司股价也在随着公司业绩提升不断走高。仅2018年,公司净利润139.36亿韩元,同比增长1841.36%,PE(2019A)为47.4倍。截止2020年7月9日收盘,Green Cross Cell市值4977.7亿韩元(约29.06亿人民币)。 图表二:Green Cross Cell股价走势 数据来源:WIND,整理 值得关注的是,韩国与中国的肝癌患者人数并非同等级别,我国患肝癌人数几乎是韩国的20倍左右。倘若永泰生物的EAL®获批上市,将在肝癌领域最起码5年以上难以出现同类的竞争对手,外加公司在研产品正在扩大适应症到肺癌、结直肠癌等领域,上市后的市场空间将远高于韩国。 小结 投资生物医药板块,背后的投资逻辑在于市场正在处于高速发展期。排除掉新冠疫情带来的公共卫生高度关注,内在的中国老龄化情形,使得传统防御的医药板块成为“进可攻、退可守”的行业。 面对众多医药新股如何抉择,应当选择好赛道外加更加具有商业化前景的公司。好的赛道就如出生好,成长性高也容易出牛股。而商业化的情况更像是将不确定性因素降至最低。对于“-B”类公司,每一次的研发进程更像是一次股价加速器。面对这种情况,投资者能做的就是选好公司,不轻易下车,静待花开。
有一种明星,叫出道之日即巅峰;有一种股票,叫上市当天即十倍! 它的名字就是:国盾量子! 今天,A股市场见证了奇迹。在科创板上市的国盾量子(688027.SH)上市当天股价就飙涨10倍!这不仅是A股史上绝无仅有,即便是纵观世界股票史,也是不多见的! 国盾量子最终收盘涨幅为923.91%,收盘报价为334.27元/股,总市值296亿元。 图片来源:Wind 值得注意的是,今天这只股票的换手率达到了81.56%,也就是说,五分之四的流动筹码都倒腾了一遍! 这意味着什么? 一边是打新中签的股民疯狂地卖卖卖;另一边是没能中签的股民,疯狂地买买买。在电子交易系统中,在两边的键盘与屏幕上,演出了一场“互骂一句SB”的经典场景! 如此火爆的场景,也反映出市场对这只股票的极度关注,因为这毕竟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量子通讯第一股”。的确,只要中签,收益就是非常丰厚的。 1、中签等于中彩票 国盾量子发行价格为36.18元/股,盘中股价达到发行价的10倍,超越此前上市的天智航(首日涨幅614.29%),成为了整个科创板首日涨幅最高的个股。 以今日的最高价计算,该股单签(500股)的收益达到了18.14万元,而如果以收盘价计算,单签的收益也达到了14.9万元。 而今年以来,A股市场的打新收益爆棚,多只新股的单签盈利超过10万元,其中康华生物目前的单签盈利达到了17.65万元,三人行的单签收益也达到了14.52万元,万泰生物连收26个涨停板后的单签盈利达到了13.13万元。 因此,即使是以国盾量子的收盘价计算,该股单签录得14.9万元的收益依然可以排在今年新股单签收益的第二位,仅次于康华生物。 网友表示:谁能抽中这只股票,比中彩票还厉害! 2、上市即十倍 俗话说,“时势造英雄”。 造成国盾量子“上市即10倍”的原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一点还是目前牛市的市场大环境。 年初至今,A股市场的整体表现就算是放到全球各大市场中绝对也是数一数二的强势市场。年初至今,创业板指已经飙涨超过53%,深成指涨近32%,沪指也上涨超过13%。 图片来源:Wind 今年以来,股价录得翻倍涨幅的个股数量达到了242只。2019年上半年也有一波“小牛市”行情,但是去年同期翻倍个股的数量仅有76只,差距是非常大的。 图片来源:Wind 正是因为市场行情十分火爆,资金才敢于下重手去买,这才有了频频出现的翻倍股和单签赚10万元的“大肉签”。 除了市场大环境之外,这只股票自身作为“量子通信第一股”的身份也是其暴涨的原因。 资料显示,国盾量子主要从事量子通信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为各类光纤量子保密通信网络以及星地一体广域量子保密通信地面站的建设系统地提供软硬件产品,为政务、金融、电力、国防等行业和领域提供组网及量子安全应用解决方案。 目前,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从顶层设计到细化部署,以创新驱动为主线,发挥区域示范效应,消费升级、制造升级以及新兴技术研发应用是引导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三大方向。 国盾量子所处的量子保密通信行业正好符合经济结构转型的方向。大势所至,资金青睐实属正常。 另外,近些年来,全球主要大国之间的博弈主要集中于高科技行业,5G、芯片、新能源汽车、区块链等高科技细分领域内的竞争非常激烈,各个国家均在疯狂争夺这些行业的话语权。 而国盾量子所处的行业正好是高科技领域一个十分重要的分支,国家层面肯定是十分重视的。 国家重视,各路“聪明”的资金自然不会错过机会。近期在科创板上市的中芯国际(688981.SH)、寒武纪(688256.SH)也是因为这个原因遭到众多资金的哄抢,最终网上的中签率不足万分之四。 3、出道即颠峰? 经过此番大涨之后,即使是在市盈率普遍爆表的科创板个股中,国盾量子的位置也是相当靠前。截至目前,其滚动市盈率达到了499倍,仅次于微芯生物、中微公司,排名第三。 图片来源:Wind 而从业绩来看,2017年至2019年,该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84亿元、2.65亿元、2.58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7431.5万元、7249.1万元、4930.6万元。 图片来源:Wind 最近三年的业绩在持续下滑,而且该公司上述各期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3.59%、80.75%和72.87%。不难发现,国盾量子对于前五大客户的依赖性较强。 一看到这儿,想必许多投资者会大骂一声“垃圾”。有网友直接表示,明年有可能只剩下一个零头。 图片来源:股吧 4、牛股都是出来才知道 在上一个IPO大爆发的2018年,小米、美团、拼多多等新经济公司的代表相继在港股、美股市场实现上市。 但是2018年全球行情不稳,许多公司都难逃破发的命运;于是,市场上也有许多投资者对于这些公司抱有质疑,“骗子公司”、“上市之日就是巅峰”等论断层出不穷。 然而,他们之中的确有牛股,例如美团,上市后股价涨1.9倍,市值也来到了1.23万亿港元。 图片来源:Wind 甚至就连一直在发行价以下“潜水”的小米,一俟牛市来临,也基本在今天回到了上市的价格。 2020年同样也是一个IPO大年。按上市日统计,截至6月30日,今年 A股首发企业数量达119家,同比增长80%,IPO募资总规模已达1392.7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30%。 在这些IPO公司中,科技公司、医药公司的占比相当高,而且这些偏创新的公司中很大一部分的业绩表现非常一般,甚至还有沪硅产业这样的亏损企业成功上市。 上一波IPO爆发期,美团、小米、拼多多等新经济公司经过两年后,跑出了许多大牛股。 同样是IPO大牛市,这一波的上市公司中同样会出现超级大牛股。 国盾量子今日盘中飙涨10倍说明了资金的看好。不过,牛股都是走出来才知道的,该股是不是下一只超级长牛股,谁都不能保证。但是,最起码我们应该保持关注,让国盾量子走两步。
今年是国联水产上市十周年。十年弹指间,国联水产已发展成为国内水产龙头企业,对虾产品市占率全国第一。 回首国联水产成立以来,特别是上市十年来的发展,公司深耕水产主业,每五年制定一个战略规划,并积极贯彻执行,脚踏实地不断打造成今天的水产王国。 2010年7月公司首发上市,登录A股创业板。2012年,公司以1500万美元收购美国水产贸易公司SSC,利用其拥有的客户基础公司不断开拓美国市场,公司海外营收不断提速,国外市场也成为公司最大的资金来源,为此后成为全球海产资源整合者打下坚实基础。2014年公司成立电子商务子公司,助力下游产业链发展。2015年,上海研发中心成立,为水产加工向精深方向转型提速。 上市之后,公司积极进行了业务布局调整。一方面积极开辟非美海外市场,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市场增长迅速,另一方面重点开拓国内市场,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2019年报显示国内收入21.39亿元,同比增长30%,国内收入占比首次超过美国收入占比,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双轮驱动的市场格局逐步形成,全球市场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 单从营收规模来看,从2015年的20亿元左右增长到2019年近47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超过30%,公司营收远远领先其他竞争对手。 2019年,公司电商及新零售业务坚持“电商全平台的综合水产品提供商”的定位,着力提升对重点客户的服务水平,与盒马鲜生、京东生鲜、每日优鲜等主要电商及新零售平台深化业务合作,公司在三大平台的销售收入分别达到1.26亿元、0.93亿元、0.59亿万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06.05%、148.23%、123.46%。在京东电商平台的“618”活动中,公司在虾类销售金额品牌排行榜连续3年获得第一名,在小龙虾销售金额品牌排行榜名列第五;公司是唯一一家获得盒马平台“亿元级供应商”奖项的企业,公司电商及新零售领域的龙头地位进一步夯实。 2020年,公司相继完成中原区、西南区、西北区、华南区、华东区、华北区、东北区、华中区的成立,大力打造“区域订货会+大区成立仪式”的促销模式。 与此同时,公司将小龙虾确立为继南美白对虾、罗非鱼之后的又一个“千亿级大单品”,公司布局于小龙虾主产区湖北监利和湖南益阳,利于抢占主产区优质原材料;结合公司的品牌优势、销售渠道及资金优势,小龙虾板块收入有望长期发展。 此外,公司紧跟市场调整战略,卡位多渠道塑造水产食品龙头。在餐饮渠道方面,国联水产成为海底捞、星巴克、外婆家、思念、三全等众多知名食品、餐饮客户的重要供应商。在大力拓展国内线下市场的同时,国联水产还积极创新线上营销模式,与头部“网红”合作进行直播宣传活动,扩大了公司的产品受众群体,提高了公司的品牌知名度,促进了新产品的推广效果。 行业分析人士认为,国联水产自上市以来,依托管理层极具前瞻性的战略眼光,脚踏实地的实干企业家风格,卓越的产品品质,实现了营收规模近三倍的增长,是我国毋容置疑的水产龙头。公司阶段性发展策略符合逻辑,未来公司也看点十足,在我国万亿元级消费市场和消费升级的趋势下,公司投资价值长期看好。
7月8日,有外媒报道称蚂蚁金服计划最早于今年在香港上市,目标估值为2000亿美元。对此,蚂蚁集团回复称,消息不实。 此前,有关蚂蚁金服上市的传闻屡不绝耳。 今年1月,据路透社报道,两名知情人士透露,阿里巴巴子公司蚂蚁金服的顾问正在向潜在买家发售该公司股票进行接洽,他们对蚂蚁金服的估值达2000亿美元,这将使这家金融巨头跻身到最有价值非上市公司之列。 另一位知情人士说,2019年底,蚂蚁金服的少量股票在二级市场上以2000亿美元(约1.37万亿人民币)的估值进行了交易。由于保密限制,所有人都拒绝置评。蚂蚁金服的发言人则表示,该公司还没有首次公开发行(IPO)的计划或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