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晚间,以岭药业披露了上半年业绩预告,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2亿元至7.28亿元,同比增长50%-60%,基本每股收益0.57元/股—0.60元/股,延续了一季度良好的增长势头。 根据2019年财报数据显示,以岭药业去年净利润为6.065亿元,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即超去年全年。 以岭药业董秘吴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道:“上半年业绩大增的主要因素有两点:一方面,今年上半年连花清瘟产品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实现快速增长,其中第二季度随着连花清瘟产品在海内外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提升,销量同比出现大幅增长;另一方面,随着第二季度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得到较好控制,加之公司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对于公司心脑血管产品市场影响力的提升作用得到初步显现,心脑血管产品销售收入在第二季度实现增长。” 二季度业绩超出市场预期 以岭药业上半年业绩预告引发广泛关注。有市场人士对记者反馈道,“由于疫情的因素,市场普遍认为一季报业绩增速应该是以岭药业今年全年的高点,随着二季度国内疫情得到控制,公司业绩增速将会逐季下行,但根据公司上半年业绩预告,以岭药业二季度业绩增速极有可能高于一季度,这样的业绩表现超出市场预期”。 公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以岭药业实现营业收入23.34亿元,同比增长50.5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7亿元,同比增长51.88%。 “按照以岭药业近年净利率来推算,其二季度营收增速也应该在50%以上,公司在中药行业的头部地位得到进一步夯实”,上述市场人士称。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上半年结束之际,Wind发布了“2020年半年度中国上市企业市值500强”榜单。此次统计数据是截至6月30日,今年榜单入围门槛抬升到了312亿元,较一季度261亿元提高了51亿元。以岭药业以375亿元的市值入选榜单,上升583位,市值增长150%。 心脑血管产品销量逆势上行 除了连花清瘟高增长以外,以岭药业二季度心脑血管产品销售逆势增长同样值得关注。二季度,尽管疫情得到控制,但由于疫情防控等因素的影响,多数医院的门诊量并未恢复到往年同期的水平。 根据《看医界》医管研究中心联合上海交大社会医疗机构研究所组织的“2020中国社会办医疫情期间运营状况调查”显示,截至5月,样本医院中门诊量完全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及以上的医院占比仅为6.6%;门诊量恢复到去年同期80%以上的医院占比36.9%;还有超三成的医院门诊量未能恢复到去年同期门诊量的一半。 “门诊量的下降直接导致绝大多数药品销售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而以岭药业二季度心脑血管产品销售收入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应该来自于公司获得的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上述市场人士说道。 今年1月份,由以岭药业子公司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作为第一主研单位完成的“中医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微血管病变防治”项目荣获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是该年度医药卫生界唯一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公开资料显示,该项目利用国际公认的循证医学研究方法开展了大量临床试验解决了国际医学界重大难题——通心络胶囊解决了急性心梗无再流世界医学难题;参松养心胶囊为心功能不全伴室性早搏治疗提供了新药物,填补了窦性心动过缓伴室性早搏快慢兼治、整合调律的药物治疗空白;芪苈强心胶囊明显提高了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治疗效果。 “获得该项大奖对于公司心脑血管产品市场影响力提升作用明显,从而带动相关产品二季度销售。”以岭药业董秘吴瑞说道,此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对公司心脑血管产品的积极影响仍在持续。 近日,由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组织编写的《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发布,该共识推荐将参松养心胶囊用于非器质性室性早搏、器质性室性早搏、心力衰竭伴室性早搏、窦性心动过缓伴室性早搏的治疗,同时将证据级别提升为A级,参松养心胶囊市场空间进一步打开。 后疫情时期连花清瘟销售仍有大幅增长 疫情期间,包括连花清瘟在内的“三药三方”大放异彩。日前,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抗疫白皮书明确指出,连花清瘟等中医药临床疗效确切。连花清瘟被列入诊疗方案推荐用药,并获批新增新冠肺炎适应症。而钟南山、李兰娟、张伯礼院士联合23家医院完成的连花清瘟治疗新冠肺炎临床研究,证实该药安全有效,论文在国际权威杂志刊发。今年一季度,连花清瘟产品实现营业收入15.42亿元,同比实现近翻番增长。 根据上半年业绩预告,第二季度在国内疫情已经得到控制的情况下,连花清瘟销量同比仍出现大幅增长。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分析师表示,“连花清瘟二季度的强势增长从一定程度上说明该药已经成为真正的国民用药,随着连花清瘟在国内知名度的进一步提升,其在传统适应症流感和感冒领域市场份额有望持续扩大,支撑连花清瘟的进一步增长;同时,连花清瘟已在巴西、罗马尼亚、厄瓜多尔、新加坡等9个国家获得了上市许可,突破性地打开了海外市场空间”。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取得良好业绩增长的同时,以岭药业投资价值也得到众多机构的认可。天风证券认为,公司中药、化药、大健康等板块持续发展,国际化进程稳步推进,看好公司未来发展。而东兴证券在最新的研报中则指出,新冠疫情中连花清瘟产品知名度的提升以及适应症的扩展,将助力放量空间进一步打开,循证医学支持和基层市场拓展亦将推动其他核心产品稳定增长,给予“推荐”评级。
7月12日晚间,以岭药业披露了上半年业绩预告,公司预计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2亿元至7.28亿元,同比增长50%至60%,基本每股收益0.57元至0.60元,延续了一季度良好的增长势头。以岭药业2019年净利润为6.065亿元,上半年净利润将超去年全年。 以岭药业表示,上半年业绩大增的主要因素有两点:一方面,上半年连花清瘟产品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实现快速增长,其中第二季度随着连花清瘟产品在海内外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提升,销量同比出现大幅增长;另一方面,公司心脑血管产品的市场影响力初步显现,心脑血管产品销售收入在第二季度实现增长。 公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以岭药业实现营业收入23.34亿元,同比增长50.5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7亿元,同比增长51.88%。“按照以岭药业近年净利率来推算,其二季度营收增速也应该在50%以上,公司在中药行业的头部地位得到进一步夯实。”一位市场人士称。 二季度,公司心脑血管产品因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而销售收入增长,同时,连花清瘟销售仍有大幅增长。今年一季度,连花清瘟产品实现营业收入15.42亿元。
以岭药业7月12日晚间披露上半年业绩预告,公司预计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2亿元至7.28亿元,同比增长50%至60%。据了解,上半年连花清瘟产品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实现快速增长,其中第二季度随着连花清瘟产品在海内外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提升,销量同比出现大幅增长,对业绩贡献初步显现。 最近两个月,南美国家厄瓜多尔从以岭药业采购了30万盒连花清瘟胶囊。7月12日,记者从以岭药业获悉,上半年以来,连花清瘟海外注册进程明显加快,公司海外销售模式全线升级,海外订单明显增加。 据了解,3月份以来,连花清瘟已在泰国、厄瓜多尔、新加坡、老挝快速完成审批和通过注册。截至目前,该产品已在10多个国家及地区完成注册。同时,以岭药业还在与中东、非洲、拉丁美洲的30多个国家启动了注册工作。 以岭药业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医药拓展海外市场是一个很好的机遇,很多国家在没有特效药和疫苗的情况下,会考虑尝试中医药治疗的方法。 与此同时,以岭药业启动了海外销售模式的升级。 以前,公司在海外市场的销售主要通过代理商模式,由代理商负责当地的终端销售和价格制定,出口额在整个营业收入中的比例较小。随着国外需求增大,以岭药业在3月初将外贸部门升级为“疫情海外工作组”,4月初又组建了国际贸易中心。现在,国际贸易中心的市场、销售、宣传、人力、财务、电商部门职能完备。 “我们正着手改变传统的海外销售模式,实现自营和代理结合,在全球设立8个大区,在十几个国家设立办事处,把销售做到终端。”以岭药业国际贸易中心副总经理王天强说,“从当前的情况看,在已经拿到批文的国家或地区,越来越多的医院、药店开始配备连花清瘟。连花清瘟有望成为今年我国中成药出口的最大单品之一,未来销售前景亦可期。”
开户不排队,交易安全稳定,就选东方财富证券,点此在线开户>> 以岭药业7月12日晚间披露上半年业绩预告,公司预计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2亿元至7.28亿元,同比增长50%至60%。据了解,上半年连花清瘟产品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实现快速增长,其中第二季度随着连花清瘟产品在海内外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提升,销量同比出现大幅增长,对业绩贡献初步显现。 最近两个月,南美国家厄瓜多尔从以岭药业采购了30万盒连花清瘟胶囊。7月12日,记者从以岭药业获悉,上半年以来,连花清瘟海外注册进程明显加快,公司海外销售模式全线升级,海外订单明显增加。 据了解,3月份以来,连花清瘟已在泰国、厄瓜多尔、新加坡、老挝快速完成审批和通过注册。截至目前,该产品已在10多个国家及地区完成注册。同时,以岭药业还在与中东、非洲、拉丁美洲的30多个国家启动了注册工作。 以岭药业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医药拓展海外市场是一个很好的机遇,很多国家在没有特效药和疫苗的情况下,会考虑尝试中医药治疗的方法。 与此同时,以岭药业启动了海外销售模式的升级。 以前,公司在海外市场的销售主要通过代理商模式,由代理商负责当地的终端销售和价格制定,出口额在整个营业收入中的比例较小。随着国外需求增大,以岭药业在3月初将外贸部门升级为“疫情海外工作组”,4月初又组建了国际贸易中心。现在,国际贸易中心的市场、销售、宣传、人力、财务、电商部门职能完备。 “我们正着手改变传统的海外销售模式,实现自营和代理结合,在全球设立8个大区,在十几个国家设立办事处,把销售做到终端。”以岭药业国际贸易中心副总经理王天强说,“从当前的情况看,在已经拿到批文的国家或地区,越来越多的医院、药店开始配备连花清瘟。连花清瘟有望成为今年我国中成药出口的最大单品之一,未来销售前景亦可期。”
(图片源于网络) 7月10日,因广发证券在康美药业相关投行业务中的违规行为,证监会依法下发行政监管措施事先告知书。 证监会称,拟对广发证券采取暂停保荐机构资格6个月、暂不受理债券承销业务有关文件12个月的监管措施。 据广发证券2019年年报显示,广发证券去年实现证券保荐业务收入1.03亿元。 (图片来源:广发证券2019年年报) 此外,证监会决定,对广发证券14名直接责任人及负有管理责任的人员分别采取认定为不适当人选10年至20年、公开谴责、限制时任相关高管人员领取报酬等监管措施,并责令广发证券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内部追责,按公司规定追回相关报酬收入。 据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5月17日,证监会在通报中称,康美药业2016至2018年财报存在重大虚假,具体违规行为包括使用虚假银行单据虚增存款,通过伪造业务凭证进行收入造假,部分资金转入关联方账户买卖本公司股票等。 事件发生后,康美药业的审计机构正中珠江被立案调查,而广发证券作为其IPO、历次定增、发债的保荐人和主承销商是否遭到监管及处罚也倍受关注。 公开资料显示,康美药业IPO的主承销商、保荐人均为广发证券。据第一财经报道统计,康美药业共进行了三次增发、一次配股、一次发行优先股,加上IPO融资,共计金额约166亿元。 此外,媒体统计显示,康美药业大股东康美实业2014年以来在广发证券及其资管子公司处实现了多达33次股票质押,涉及质押股票规模近40亿股。 今年5月14日,证监会公布了对康美药业的财务造假的处罚结果。 证监会表示,近日依法对康美药业违法违规案作出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决定,决定对康美药业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60万元罚款,对21名责任人员处以90万元至10万元不等罚款,对6名主要责任人采取10年至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据证监会此前下发的《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显示,康美药业涉嫌累计虚增营业收入291.28亿元,累计虚增货币资金886亿元。其《2018年年度报告》中存在虚假记载,虚增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投资性房地产,共计36亿元。 此外,证监会称,相关中介机构涉嫌违法违规行为正在行政调查审理程序中。同时,证监会已将康美药业及相关人员涉嫌犯罪行为移送司法机关。 据广发证券一季报显示,2020年一季度广发证券的营业总收入为53.88亿元,同比下降21.23%;净利润为21.67亿元,同比下降31.74%。
7月10日,海南葫芦娃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葫芦娃药业”)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公司股票简称为“葫芦娃”,股票代码为“605199”。此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为4010万股,发行价格为5.19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为2.08亿元人民币;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将按轻重缓急顺序投资于儿科药品研发项目、营销体系建设及品牌推广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等。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葫芦娃药业成功上市,打破了海口市近4年无新增上市公司的被动局面,为海口市其他后备企业上市提振了信心。 专注做好儿童药 资料显示,葫芦娃药业主要从事中成药及化学药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具备完整的制药产业链。公司成立之初就确立了以儿药、中药为主的发展方向。多年来,公司以“健康中国娃”为己任,以儿科用药为发展特色,以工匠精神为儿童量身定制药物,努力打造中国儿童药品的民族品牌,在儿科制药领域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产品应用范围涵盖呼吸系统类、消化系统类、全身抗感染类等多个用药领域。 葫芦娃药业董事长刘景萍称:“在2005年成立之初,海南葫芦娃药业便立足儿童健康领域,集力打造品牌儿童药,致力于成为国内儿科呼吸系统治疗领域的领军企业。目前,公司已经拥有多种知名核心产品,赢得了行业专家的广泛认可。” 作为大众的长期关注热点,儿童用药的药品质量安全等问题备受重视。作为医药企业,葫芦娃药业肩负重大社会责任,不断自我驱动,致力于改善儿童用药问题。刘景萍在第四届双品汇上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目前市场上儿童用药品种短缺、用药安全方面问题突出,儿药企业首先要明确自身的社会责任。保证儿童用药质量与安全,加大研发投入,才能促使行业良性发展,打造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儿童品牌药。” 招股书显示,2017年、2018年及2019年,葫芦娃药业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6.55亿元、9.84亿元和13.0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212.79万元、1.01亿元、1.2亿元。 注重科研创新 研发创新是药企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一家药企是否有发展后劲的重要指标。 招股书显示,葫芦娃药业自成立以来,坚持以中药现代化为目标,运用现代科技、设备和创新路径,推动中成药制剂的标准化。“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葫芦娃药业守中医药理论之正、传承经典名方之精髓,运用现代药理学和现代科学技术,借鉴国际通行的医药标准和规范,研究、开发、生产中药。 “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创新能力,是药业提高竞争力的唯一路径。”刘景萍表示,“葫芦娃药业是以中药为研发生产方向,但这并不意味‘死捧老祖宗的金饭碗’。中医药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史,中药的未来在于创新,葫芦娃的未来也在于创新。”据介绍,葫芦娃药业旗下的产品依托当代著名儿科专家赵心波教授几十年的临床经验,吸收多款中药名方研发而成。 近年来,葫芦娃药业研发投入逐年上升,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度,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1962.28万元、4333.49万元和5166.09万元,占公司净利润比分别为39.94%、43.10%和42.93%。“一般来说,高新技术产业规定研发投入在3%-5%之间,而葫芦娃药业在儿童药研发投入上每年能达到6%-8%。”刘景萍自豪地说道。 值得一提的是,葫芦娃药业设立了专业的研发机构——海南葫芦娃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从北京、上海、沈阳、浙江、武汉等地聘请多位中高级人才,组建了专业研发团队。同时,与国内多家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开展合作,成立了跨地域的技术合作与资源共享式科研机构。为药物研发工作和科技创新保驾护航。葫芦娃药业集团也从2010年至今都通过了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认证。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葫芦娃药业向海南省红十字会捐赠的小儿肺热咳喘颗粒、克咳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临床一线用药,收到了很好的反响。在四川、河南、辽宁等省份的地方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中,将小儿肺热咳喘颗粒作为治疗热毒闭肺证的重点中成药进行推荐。 同时,疫情期间,葫芦娃药业还积极联系捐助渠道,捐赠抗疫急需用药。2月2日,葫芦娃药业通过海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向海南省红十字会捐赠了价值1000万元的小儿肺热咳喘颗粒等临床急需用药,紧急发往海南各地疾控中心及一线医疗机构。 “服务社会,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葫芦娃药业董事长刘景萍表示,“葫芦娃药业创办的初衷和使命就是服务人民群众特别是儿童的健康;面对疫情,我们更不能忘记初心,更要担负起社会责任。”
7月9日晚间,ST康美发布公告称,收到公司实际控制人马兴田先生家属的通知,马兴田先生因涉嫌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 ST康美在公告中表示,马兴田先生自2020年5月份已不在公司担任任何职务。 目前公司生产经营正常, 公司董事、 监事、 高级管理人员将加强公司管理,确保各项业务持续稳定开展。 此前,康美药业因为虚增收入遭证监会顶格罚款60万。 今年5月14日,证监会公布了对康美药业的处罚结果。证监会表示,近日依法对康美药业违法违规案作出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决定,决定对康美药业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60万元罚款,对21名责任人员处以90万元至10万元不等罚款,对6名主要责任人采取10年至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相关中介机构涉嫌违法违规行为正在行政调查审理程序中。同时,证监会已将康美药业及相关人员涉嫌犯罪行为移送司法机关。 证监会最终认定,2016年至2018年期间,康美药业虚增巨额营业收入,通过伪造、变造大额定期存单等方式虚增货币资金,将不满足会计确认和计量条件工程项目纳入报表,虚增固定资产等。同时,康美药业存在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上述行为致使康美药业披露的相关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和重大遗漏。 据证监会此前下发的《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显示,康美药业涉嫌累计虚增营业收入291.28亿元,累计虚增货币资金886亿元。其《2018年年度报告》中存在虚假记载,虚增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投资性房地产,共计36亿元。 此外,康美药业《2016年年度报告》《2017年年度报告》《2018年年报告》中存在重大遗漏,未按规定披露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的关联交易情况。 公开资料显示,马兴田出生于1969年,广东普宁人。澳门科技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毕业,曾任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也是康美药业创始人。 2019年10月10日,马兴田家族以59亿元位列《2019年胡润百富榜》第723位。 资料显示,马兴田曾于2000年4月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担任的社会职务包括广东省医药商会常务理事、揭阳市民营科技协会理事长、普宁市药业商会会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