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2021年中国银保监会工作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回顾2020年主要工作,分析当前经济金融形势,部署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银保监会党委书记、主席郭树清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2020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银保监会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务院金融委的决策部署,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对于2021年的工作,会议强调,要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改革优化银行保险机构体系。支持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金,继续推动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补充资本,推动大型银行向中小银行输出风控工具和技术。 银保监会表示,要毫不松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严格落实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和重点房地产企业融资管理规定。继续做好不良资产处置。加快推动高风险机构处置。加大对非法金融以及“无照驾驶”打击力度。积极防范外部风险冲击。 要大力规范整治重点业务。持续整治影子银行,对高风险影子银行业务的新形式新变种露头就打。对理财存量资产处置不力的机构加大监管力度。 要切实加强对互联网平台金融活动监管。依法将金融活动全面纳入监管,对同类业务、同类主体一视同仁。加强对银行保险机构与互联网平台合作开展金融活动的监管。坚决遏制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防止资本在金融领域的无序扩张和野蛮生长。 人民币贷款增19.6万亿 坚决做好疫情防控金融服务。指导银行保险机构做好金融服务,确保疫情期间金融秩序不乱、服务不断。紧急提供专项信贷5.3万亿元。全力支持武汉、湖北打赢疫情防控保卫战。累计为中小微企业和外贸企业实施延期还本付息6.6万亿元,发放应急贷款242.7亿元。 有力支持国民经济稳步复苏。全年人民币贷款新增19.6万亿元,增长12.8%。新增制造业贷款2.2万亿元。普惠型小微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8.1个百分点,5家大型银行增长54.8%。全年保险资金运用余额新增3.2万亿元,保险赔付超1.4万亿元。 在上周举办的国新办发布会上,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介绍,银行业保险业2020稳妥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继续保持稳健运行良好态势,改革发展取得新的成绩。 资产负债及业务稳步增长。2020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319.7万亿元,同比增长10.1%。总负债293.1万亿元,同比增长10.2%。保险公司总资产23.3万亿元,同比增长13.3%;原保险保费收入4.5万亿元,同比增长6.1%;保险资金运用余额21.7万亿元,同比增长17%。 高风险金融机构、重点领域风险有序处置 会议指出,2020年银保监会持续做好包商银行风险处置。依法接管“明天系”6家保险、信托机构。安邦集团结束接管。稳妥推进高风险中小银行、保险、信托机构风险处置。全年处置银行业不良资产3.02万亿元,2017年至2020年处置不良贷款超过之前12年总和。有序拆解高风险影子银行业务。房地产贷款增速8年来首次低于各项贷款增速。全国实际运营的P2P网贷机构全部归零。探索金融反垄断治理机制。配合地方党委政府化解大型企业集团债务风险。处置一批重大非法集资案件。2020年全系统处罚银行保险机构3178家次,责任人4554人次,合计罚没22.8亿元。 花大力气补充中小银行资本 积极推动发行2000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补充中小银行资本。持续推进各类银行保险机构的体制机制改革。出台健全公司治理三年行动方案。车险综合改革全面实施。人身保险费率形成机制改革持续深化。偿二代二期工程建设主要工作基本完成。持续推动34项对外开放措施落地见效。 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兼新闻发言人肖远企上周在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去年银保监会把中小银行的改革作为重要的工作任务抓,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进一步明确了中小银行的发展方向。中小银行、地区性的银行必须要做到:一是在本地发展,不能够全国各地到处跑,原则上它只能够在本地发展。二是应该聚焦小微企业和“三农”以及个人金融服务,满足当地企业和居民的金融需求。三是做普惠金融,特别是要把一些薄弱的环节和领域填补起来。这是中小银行的优势所在,也是它们应该承担的使命。中小银行必须要有抗拒盲目做大诱惑的能力,扎根在当地,做小、做细、做实。 正风肃纪反腐 跑在系统性风险前面 坚决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案件,大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制止餐饮浪费。加强干部管理监督,切实规范履职用权。深化金融领域反腐败工作,严肃查处薛纪宁、张安顺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积极探索推动清廉金融文化建设。 会议强调,在监管实践中,逐步深化了对新时代金融工作的认识: 一是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 二是以自我革命的方式防止发生金融危机。通过刮骨疗毒、精准拆弹,及时清除风险隐患,努力跑在系统性风险的前面。 三是通过改革开放促进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把完善公司治理作为重中之重,通过改革开放、推动创新和科技赋能,使我国金融业不断迸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四是坚持依宪行政和依法监管。遵循宪法宗旨和立法精神,弥补制度短板,主动担当作为,规范金融活动,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五是集中强光照射金融领域“灰色地带”。我国金融体系很多问题和隐患来自性质模糊、名实不符的产品和交易,必须加强穿透监管。 六是对“有证”和“无照”活动实现监管全覆盖。从维护人民利益和金融安全出发,恪尽职守、未雨绸缪,始终坚持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 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会议指出,2021年将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切实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全力维护经济金融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努力实现银行保险监管工作取得新的成绩。 要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持。全力支持国内国际双循环。积极探索促进科技创新的各种金融服务。持续促进扩大内需。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积极发展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信托。加强外贸领域综合金融服务。稳步推进银行业保险业高水平对外开放。 要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整体效能。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强化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持续加大首贷、续贷、信用贷款、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加强民生领域金融支持。推动发展养老、健康、责任、巨灾等保险。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会议强调,要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改革优化银行保险机构体系。支持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金,继续推动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补充资本,推动大型银行向中小银行输出风控工具和技术。有序推进省联社改革试点。推进村镇银行改革化险和兼并重组。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巩固车险改革,持续深化意外险和健康险改革,推进保险资金运用市场化改革和保险营销体制转型变革。 严格落实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 加大对“无照驾驶”打击力度 要毫不松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严格落实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和重点房地产企业融资管理规定。继续做好不良资产处置。加快推动高风险机构处置。完善重大案件风险和重大风险事件处置机制。加大对非法金融以及“无照驾驶”打击力度。积极防范外部风险冲击。 要大力规范整治重点业务。持续整治影子银行,对高风险影子银行业务的新形式新变种露头就打。对理财存量资产处置不力的机构加大监管力度。深入整治保险市场乱象。大力整治名实不符金融产品。会同有关部门深化债券市场改革。 坚决遏制垄断,防止资本无序扩张 要切实加强对互联网平台金融活动监管。依法将金融活动全面纳入监管,对同类业务、同类主体一视同仁。加强对银行保险机构与互联网平台合作开展金融活动的监管。坚决遏制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防止资本在金融领域的无序扩张和野蛮生长。 梁涛表示,近期,金融管理部门约谈了蚂蚁集团等一些互联网平台企业,指出其在发展金融科技、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和普惠性方面发挥了创新作用,提高了金融服务的效率和包容性。但是也指出了它们存在的违规监管套利、垄断经营、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等问题。金融管理部门按照“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的基本要求,采取了规范性措施,开展了清理整顿。这些措施符合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和法治要求,符合人民群众和各类市场主体的根本利益,与支持民营企业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目标完全是一致的。 “我们注意到部分互联网平台企业被约谈后整改的态度较为积极,有了初步的效果,我们相信,经过自身的整改规范,互联网平台企业将坚守服务实体经济和人民群众的本源,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意识,在服务实体经济和遵从审慎监管的前提下守正创新,成为支持国民经济发展、助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力量。谢谢大家。”梁涛称。 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会议指出,要持续提升公司治理和内控管理水平。落实股东承诺制。加强股东穿透审查,依法规范大股东行为,持续清理违法违规股东,建立重大违法违规股东常态化公开披露机制。加强关联交易监管制度建设和系统建设。提升董事监事履职能力,完善董事会监事会运行规则。大力倡导合规文化建设。
每当大家去医院就医,或者开学季交学费时,往往都会收到一张票据,这就是财政票据。它是行政事业单位的收款凭证,主要用于征收政府非税收入或者从事非营利活动,广泛应用于医疗、教育、交通等领域。 为加快推进数字型政府建设,更好方便群众办事,我国在2018年底开始启动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经济日报记者从财政部综合司了解到,截至2020年12月,全国已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了这项改革,覆盖医疗票据、非税票据、捐赠票据等所有票据种类。 根据财政部规定,财政电子票据和纸质票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自今年1月1日起,公众可以直接使用财政电子票据作为报销凭证,相关单位也可以直接使用财政电子票据开展财务入账和档案管理。业内人士认为,此举将助推财政电子票据改革红利持续释放。 目前,这项改革落地情况究竟如何?记者近日来到首个开展医疗电子票据改革的在京三甲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一探究竟。 进入医院门诊楼大厅,记者看到一处海报架上写着“北大医院电子票据上线啦”“扫码取电子票不排队”的宣传语,并详细介绍了电子票据领取流程。 在该医院财务办公室会议厅,3位来自医院财务及信息处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讲述了他们的改革过程:2019年3月起,医院多位工作人员周末无休加班加点,奋战两个多月,顺利完成了信息系统改造、测试及联调,对接到财政部财政电子票据管理系统。当年5月底,他们成功开出了第一张医疗门诊收费电子票据,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出600多万张。 “目前,电子票据主要应用于门诊急诊的自费患者。患者无论在线上还是线下支付,均可以方便地获取电子票据,并可以将其保存在手机中随时查看。”一位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进一步升级了信息系统,下一步准备在住院及医保患者中推进电子票据。 “这项改革深受医院欢迎,大家在这方面动力十足。”3位工作人员均表示,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们医院与外部其他单位的资金往来以及捐赠等均使用电子票据,真正体验了“非接触、零聚集、高效率”的好处,“此前为了长期保存纸质票据,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还面临安全隐患。电子票据给医院减了负,也给群众带来方便。这项改革是大势所趋,也是民心所向,我们一定会全力以赴继续推动”。 纵观全国其他地方,财政电子票据改革也已快马加鞭推进。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是财政部财政电子票据改革试点单位,率先开出了全国第一张医疗电子票据;中国红十字会等慈善组织在疫情期间全面使用捐赠电子票据;武汉雷神山医院在疫情防控期间全程使用财政电子票据;北京在所有城区实施了道路停车收费电子票据改革;海南将财政电子票据全面纳入智慧海南政务一体化平台;深圳应用财政电子票据助力打造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等等。 记者还从重庆市财政局了解到,自2018年推广电子票据以来,目前重庆已有2600多家单位使用了电子票据。在医疗电子票据方面,重庆更有90%的医疗机构已开始应用。与2019年相比,重庆市2020年的票据印刷费节约了60%。 “数字经济加速发展下,财政电子票据改革是大势所趋。”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院长白彦锋认为,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由于一些地方和部门的规定还不尽统一,或者一些经办人员对电子票据仍心存顾虑,限制了这项改革进一步深化。“相关部门要进一步推进底层数据集成共享,为财政电子票据推广应用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白彦锋表示。 据了解,目前已有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实行了财政电子票据全国联网,可实现全国异地查验票据真伪,为医保、商业保险等异地报销打下了基础。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财政部将推进财政电子票据入账报销与应用试点工作,尽快实现财政电子票据开具、流转、传输、报销、入账与归档全流程电子化管理。同时,将医疗电子票据运用到医保报销、商业保险报销中去,打通便民利民“最后一公里”。 下一步,财政部还将继续推动各地使用全国统一的财政电子票据式样、数据规范和接口规范,推进全国联网工作,实现与全国统一的财政电子票据公共服务平台对接,做到一个入口查验票据真伪和查询票据状态,实现全国异地报销异地查验。(董碧娟)
● 全国税务工作会议8日在北京召开。会议要求,2021年要进一步巩固拓展减税降费成效促进完善现代税收制度,助力高质量发展。建成并上线全国统一的电子发票服务平台,逐步稳妥扩大改革试点范围。 会议指出,2021年应持续优化推动政策红利直达市场主体的机制和做法。加强税收促进宏观经济稳定运行、深化市场化改革、创新驱动发展、区域协调发展,以及支持乡村振兴、调节收入分配、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方面的政策研究,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稳妥实施发票电子化改革,推进信息化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建成并上线全国统一的电子发票服务平台,逐步稳妥扩大改革试点范围。充分发挥增值税发票等税收大数据优势,深化税收经济分析,打造权威性、可信度高的税收经济指数,进一步提高数据服务大局的能力。 深入推进精诚共治,在更高层次、更广范围推动形成多方协同治税格局。深化国际税收交流合作,积极配合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和中欧投资协定相关规则的衔接与实施,做好税收协定修订和谈签等工作。
小贴士 小贴士 党的十九大以来,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上海市地方国有控股境内外上市公司87家,总市值2.77万亿元,国有股市值超过1万亿元。整体上市或核心业务资产上市企业占市场竞争类、金融服务类企业总量的2/3。完成17家企业职业经理人薪酬制度改革,系统企业累计实施股权激励、分红激励等81例。此外,上海市国资委系统已基本形成以混合所有制经济为主的发展格局,混合所有制企业约占企业总户数75%、资产总额87%、营业收入90%、净利润100%。85%的新增投资集中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和民生保障等领域。 ● 1月7日的上海,在寒潮的影响下,迎来不太常有的冷冬天气。但是在当天召开的上海推进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新闻通气会上,国资国企改革的新年新局如火如荼。会上,上海市国资委介绍,近期上海研究制定了《上海市贯彻〈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的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上海将聚焦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实现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 《实施方案》的改革举措条分缕析,内容包括新增10家左右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实施“二次混改”,重点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数字城市等十大创新型领域等。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了解到,随着《实施方案》出台,东方创业、老凤祥、临港集团、上海电气集团等上海国企均已经有具体的改革方向和改革措施。 落地改革实施方案 据上海市国资委介绍,《实施方案》就“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实现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设定了一系列具体目标。《实施方案》中提出,到2022年,上海国资系统将新增10家左右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国有股东持股比例较高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作为重要积极股东参与公司治理,实施“二次混改”;暂不符合上市条件的充分竞争领域企业,也将适时引入具有高匹配度、高认同感、高协同性的战略投资者,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重点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数字城市等十大创新型领域,开展创新综合改革试点,构建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十大机制。 作为地方国资重镇,上海国企改革将注重以优化布局为关键,持续服务国家和上海重大发展战略。具体来看,一是推进“三大任务、一大平台”落实落地。国资国企要积极推进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和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实现更深层次改革和更高水平开放。二是实施“三大产业”“四大品牌”战略。围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战略性先导产业,加快三大产业高地建设,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夯实产业基础,推出更多成果。三是助力强化“四大功能”服务保障社会民生。国资国企要全面服务上海强化全球资源配置、科技创新策源、高端产业引领、开放枢纽门户“四大功能”。 关键之年发力 事实上,在辞旧迎新之际,上海已经明确要在2021年这一关键之年,在国资国企改革领域发力。 此前,上海市国资委召开2021年学习讨论会。会议总结2020年上海市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和党建工作情况,分析研判2021年上海市国资国企面临的形势任务,研究谋划做好2021年工作和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的各项举措。 上海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白廷辉指出,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推进区域性综改和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的关键之年。要重点做好以下9个方面工作:一是全力稳增长防风险;二是推动创新驱动发展,选好一批创新项目,做好集成与协作,提升辐射与带动;三是促进数字化转型升级,在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国资监管数字化转型两方面实现大发展;四是优化国资布局结构,要把准增量方向,调整存量结构;五是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六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七是实现国企党建新发展;八是落实巡视准备工作;九是做好庆祝建党100周年部署筹备。 因企施策改革忙 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了解到,与《实施方案》一道落地的还有多家上海国资国企更为细化的改革“施工图”。东方创业、老凤祥、临港集团、上海电气集团等上海国企均已经定下了改革发力的方向。 东方创业明确进一步建立健全约束激励机制,实施中长期激励计划,调整和优化市场化的考核激励办法,继续扩大员工持股的范围;进一步提升混合所有制和股权多元化水平,继续配合集团实施资产证券化,进一步引进战略投资者;继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人才精壮化;坚持走出去战略。 老凤祥提出,探索建立长效的股权激励机制,在二级及以下公司层面加快推广职业经理人制度,按照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要求,聚焦主业、整合资源、优化配置。 上海临港集团表示,公司将继续探索开放式开发,目前正与相关方合作设立开发基金,搭建私募股权合作平台,为园区建设、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和金融服务;将继续拓宽融资渠道,利用临港新片区特殊政策,抓住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建设重大契机,提升内外部融资能力;将继续创新用人机制,形成核心员工有效激励与约束机制。 上海电气集团明确,将推进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将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将开展市场化激励与约束机制;将积极稳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持续有序推进上海电气上重碾磨特装设备有限公司、上海电器陶瓷厂有限公司、上海电气自动化设计研究所有限公司等企业的混改及员工持股;将推进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和工资决定机制改革;将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承担好国企责任、承担好国家战略,加快数字化转型、加快智能化转型。
1月5日上午,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基础司司长罗国三、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协调组组长王善成、生态环境部水生态环境司副司长赵世新、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副司长苏杰出席发布会,介绍5年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取得的成效,并就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如何推动工作落实,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提升长江黄金水道功能、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治、绿色发展试点示范等方面的举措和成效,以及如何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和发展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委新闻发言人孟玮主持发布会。70余家境内外新闻媒体80余名记者参加了本场发布会。 附件:发布会实录
2020年最后一天,被称为史上最严的退市新规正式落地。这也意味着,2021年,在退市新规的“过滤”下,不断优化的市场生态将更加“宜居”。 12月31日晚,沪深交易所正式发布新修订的《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以及《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等配套规则(合并简称“退市新规”)。 笔者认为,这次退市新规特点鲜明,在借鉴吸收科创板、创业板退市改革试点经验的同时,加强与注册制改革的协同,通过对退市指标的完善、优化,强化了退市制度的“组合拳”效应,标志着市场化、法治化、常态化的退市制度改革再上新台阶,开启新发展格局。 首先,退市制度改革与注册制改革“并驾齐驱”成为“十四五”时期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加强基础制度建设的两大关键抓手。 近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证监会举办的中国资本市场建立30周年座谈会上表示,以注册制和退市制度改革为重要抓手,加强基础制度建设。 一个稳定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必然要求畅通入口和出口两道关,因此,在稳步推行注册制、拓宽前端入口的同时,健全退市机制、畅通出口也是资本市场改革的必然要求。 退市新规吸取前期科创板、创业板先行先试的制度设计经验,契合注册制改革理念,建立了与“入口多元”相匹配的“出口畅通”设计,实现了退市制度改革与注册制改革“并驾齐驱”的新发展格局。 其次,退市制度改革不仅是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制度安排,也是落实资本市场“零容忍”的重要内容之一,“十四五”时期,退市对资本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惩戒作用将更加突出。 此次发布的退市新规亮点之一,就是对此前市场质疑较多的重大违法“造假金额+造假比例”退市指标等做出完善:将造假年限由3年减少为2年;将造假比例由100%降至50%;造假金额合计数由10亿元降为5亿元;同时新增营业收入指标。这是在原有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标准基础上的补充完善,将与此前认定标准共同组成更为完善、严密,更具威慑力的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指标体系,强化警示和出清作用。 虽然退市并不是资本市场惩戒违法行为的唯一手段,但是,通过对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指标体系的完善,充分利用诚信档案、监管措施、行政处罚、刑事追责、集体诉讼等多种工具,在尽量减小投资者损失的前提下,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立体化追责,将成为“十四五”时期资本市场落实“零容忍”的多元化“工具箱”。 此外,退市制度改革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上市质量,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率。 2020年10月9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将健全上市公司退出机制作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求完善退市标准,简化退市程序,加大退市监管力度。 与成熟市场相比,我国的年均退市率仍然偏低,一些已经丧失持续经营能力的公司长期滞留资本市场,严重制约资源配置效率;一些严重违法违规的公司没有及时出清,扰乱了市场秩序。因此,加快出清这类公司有助于实现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推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进而提高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 笔者认为,“退”是为了更好的“进”,退市制度改革与注册制改革互相配合,将共同打造资本市场高质量的“出口”和“入口”。
2020年12月16日至18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更加注重以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将“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列为明年八项重点任务之一,并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表示,会议要求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由此形成加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调动全社会积极性的持续性动力和活力,进而提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水平,构建好新发展格局。 推动更深层次改革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上强调,推动更深层次改革,实行更高水平开放,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大动力。 专家表示,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关键,是推动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用好改革开放这个重要法宝,向改革要动力、以开放促发展,不断加快改革开放,开创发展新局面。 构建新发展格局,要通过深化改革激发活力、释放潜能。例如,要加快推进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改革,有利于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改革,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改革,增强改革的系统性、协同性,激发整体效应;要把构建新发展格局同实施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等衔接起来,在有条件的区域率先探索形成新发展格局,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 构建新发展格局,还要实行更高水平的开放,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例如,要落实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化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业态和模式创新,加快提升贸易质量,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增强国内国际经济联动效应;要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增强自身竞争能力、开放监管能力、风险防控能力,全面防范风险;要不断推进贸易便利化,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和外贸发展环境,推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开放合作格局。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我国未来一段时期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十四五”时期金融改革开放的着眼点。 2020年12月18日,人民银行党委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工作。这次会议强调,2021年要着重抓好四项工作任务,在第四项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会议表示将做好“十四五”金融业改革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支持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金,稳步推进农信社改革。深化债券市场改革,完善债券市场法制,夯实信用基础,严肃市场纪律,打击各种逃废债行为。持续加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稳步扩大金融双向开放,推动已宣布金融开放措施切实落地,稳步谨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提升开放条件下金融监管能力。 为适应新发展格局,金融业如何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此前撰文表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对金融高质量发展提出更高要求。金融发展的核心在于以人民为中心、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坚定不移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业内专家建议,可以从几方面加以完善,如建设独立自主的高质量金融基础设施;构建新能源发展和能源供给体系战略调整的金融支持体系;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着力缓解小微和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发展适应新发展格局的产业链金融;继续推进金融业高水平对外开放;全面提升系统性风险管理能力等。 通过改革优化营商环境 如何理解推动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中国银行研究院资深经济学家周景彤对此表示,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我国将着重通过深化改革为开放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同时,利用开放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深化改革,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周景彤具体分析称,一方面,全面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打破制度障碍,降低制度成本,建设公平竞争环境;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更加注重规范金融市场秩序。另一方面,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作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平台,推动中国更深程度参与经济全球化;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窗口作用,落实相关法律和负面清单制度;重视开放背景下的安全问题。 “过去两年,中国的对外开放步伐已明显提速,尤其是在金融服务领域和资本市场。会议要求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促进公平竞争,加强国际宏观政策协调,并积极考虑加入CPTPP。”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预计,中国可能进一步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降低进口关税税率和非关税壁垒,同时鼓励外资进入更多行业和国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