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发首批普惠小微信用贷款支持资金,贷款平均利率仅4.3% 7月8日,记者从央行上海总部获悉,日前上海发放了首批8364万元普惠小微信用贷款支持计划资金,支持9家地方法人银行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2.1亿元。此批次发放的贷款惠及经营主体160户,贷款的加权平均利率仅4.3%。 为缓解新冠肺炎疫情对小微经营主体的冲击,助力稳企业保就业,央行于6月1日创设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提供零成本政策资金,以激励地方法人银行为小微企业发放信用贷款,帮助小微经营主体渡过难关。 政策引导之下,银行积极向中小微企业倾斜信贷资源,“精准滴灌”企业。如上海农商行注重加强对企业第一还款来源的审核,为企业量身订制个性化融资授信方案。 记者了解到,上海鼎嵩商用电器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受疫情影响,该公司回款困难,流动资金紧张,800万元贷款即将到期,且缺乏抵押品,融资困难。得知企业资金需求后,上海农商行为企业量身订制融资授信方案,共给予授信850万元,其中550万元为信用贷款,剩余300万元由上海市中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管理中心担保,及时满足企业流动资金的需要。 另外,作为支持小微的生力军,上海的村镇银行也在行动。上海松江富明村镇银行客户张先生经营餐饮10年,在此次疫情中受到严重冲击,饭店停业,资金紧张。上海松江富明村镇银行了解情况后, 3天内即向张先生发放信用贷款50万元,利率4.55%,帮助客户渡过难关。 据悉,今年以来央行上海总部积极运用各类再贷款工具,已支持商业银行发放优惠利率贷款160余亿元,累计惠及经营主体近4200户。 7月1日,央行上海总部还会同上海市有关部门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强调金融机构要用好普惠小微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和信用贷款支持计划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创新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加大小微信贷支持力度,努力提升信用贷款占比。 近日,央行上海总部等多个部门联合举办了“温暖浦江”上海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首场政银企大型现场对接会。会上,24家银行业金融机构与67家企业开展了银企现场对接。其中,40家企业与8家银行签订了对接合作协议,合计授信规模超过400亿元,涵盖文化影视、交通运输、餐饮、旅游等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企业,以及生物医药、新材料、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领域重点支持的中小企业。
7月8日,记者从央行上海总部获悉,日前上海发放了首批8364万元普惠小微信用贷款支持计划资金,支持9家地方法人银行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2.1亿元。此批次发放的贷款惠及经营主体160户,贷款的加权平均利率仅4.3%。 为缓解新冠肺炎疫情对小微经营主体的冲击,助力稳企业保就业,央行于6月1日创设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提供零成本政策资金,以激励地方法人银行为小微企业发放信用贷款,帮助小微经营主体渡过难关。 政策引导之下,银行积极向中小微企业倾斜信贷资源,“精准滴灌”企业。如上海农商行注重加强对企业第一还款来源的审核,为企业量身定制个性化融资授信方案。 记者了解到,上海鼎嵩商用电器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受疫情影响,该公司回款困难,流动资金紧张,800万元贷款即将到期,且缺乏抵押品,融资困难。得知企业资金需求后,上海农商行为企业量身定制融资授信方案,共给予授信850万元,其中550万元为信用贷款,剩余300万元由上海市中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管理中心担保,及时满足企业流动资金的需要。 另外,作为支持小微的生力军,上海的村镇银行也在行动。上海松江富明村镇银行客户张先生经营餐饮10年,在此次疫情中受到严重冲击,饭店停业,资金紧张。上海松江富明村镇银行了解情况后, 3天内即向张先生发放信用贷款50万元,利率4.55%,帮助客户渡过难关。 据悉,今年以来央行上海总部积极运用各类再贷款工具,已支持商业银行发放优惠利率贷款160余亿元,累计惠及经营主体近4200户。 7月1日,央行上海总部还会同上海市有关部门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强调金融机构要用好普惠小微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和信用贷款支持计划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创新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加大小微信贷支持力度,努力提升信用贷款占比。 近日,央行上海总部等多个部门联合举办了“温暖浦江”上海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首场政银企大型现场对接会。会上,24家银行业金融机构与67家企业开展了银企现场对接。其中,40家企业与8家银行签订了对接合作协议,合计授信规模超过400亿元,涵盖文化影视、交通运输、餐饮、旅游等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企业,以及生物医药、新材料、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领域重点支持的中小企业。
央行、银保监会要求金融机构把支持稳企业保就业作为重中之重 新华社北京7月8日电(记者吴雨)记者8日从中国人民银行获悉,央行、银保监会要求金融机构把支持稳企业保就业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握好信贷投放节奏,与市场主体实际需求保持一致,确保信贷资金平稳投向实体经济。 人民银行日前联合银保监会召开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工作座谈会。会议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金融系统采取多项政策措施,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今年前5个月,我国人民币各项贷款新增10.3万亿元,同比多增2.3万亿元;5月份,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较去年末下降42个基点;5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速25.4%,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2.2个百分点。 在座谈会上,央行和银保监会有关负责人要求,金融机构要着力提升小微金融服务能力,完善内部转移定价、分支行综合绩效考核权重等激励机制,加强金融科技运用,提高风险评估能力。要落实尽职免责要求,让基层行和业务人员真正敢贷、愿贷、能贷、会贷。要重点支持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提高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占比。 会议提出,要落实好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对普惠小微贷款要应延尽延。要加大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力度,注重审核第一还款来源,丰富信用贷款产品体系,提高信用贷款发放效率。 央行和银保监会强调,各金融机构要合理让利,减少收费,确保直达实体经济的政策工具落地见效。要积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创新服务方式,加大对“两新一重”,特别是制造业、国际产业链企业,以及科技、绿色、养老家政等民生服务业的金融支持。
“留得青山,赢得未来”已是各界共识。中国人民银行官网昨日发布消息称,人民银行联合银保监会7日召开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工作座谈会,进一步强化对稳企业金融支持的决策部署。 记者注意到,6月下旬以来,各地已经先行“上发条”,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针对稳企业出台诸多金融支持措施,且多为“一揽子”方案。 如上海的“18条”、陕西的“12条”、重庆的“40条”等,内容虽各有侧重,涉及货币信贷政策激励、监管考核机制优化、提高直接融资占比等诸多方面,但万变不离其宗,均是引导金融机构的“活水”灌溉向实体经济尤其是小微企业。 还有一些地方政策更为具体。广西推出的“稳企贷”,既注重解决短期的资金周转难题,又着力构建长期的民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机制,实现“到期延、存量续、总量增、利率降、产品好、覆盖广”的目的。 政策好不好,关键看落实。不少地方搭建了形式多样的平台或机制,撮合资金对接落地。如湖南于6月24日举办政银企对接活动,发布项目和企业融资需求6008亿元,16家企业与银行现场签约,3175家企业与银行线下签约,总金额达1382亿元。 在江西,千名商业银行行长被组织起来,深入万户企业,充分挖掘培育企业的有效融资需求。 在广东,截至6月29日,“粤信融稳企业保就业平台”已向开户行推送重点支持企业2223家,银行已对接698家,提供授信364家、授信总额591亿元。 回顾今年上半年,金融系统加大总量货币信贷支持,完善金融监管政策,引导贷款利率下行,优化信贷投向结构,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上半年的各项经济数据尚未出台,但是前5个月的数据足以证明趋势。前5个月,人民币各项贷款新增10.3万亿元,同比多增2.3万亿元;5月份,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较去年末下降42个基点;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速25.4%,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2.2个百分点。 下半年,金融稳企业保就业将如何做?人民银行联合银保监会召开的工作座谈会已经指明了方向。 会议要求,要着力提升小微金融服务能力,完善内部转移定价、分支行综合绩效考核权重等激励机制,加强金融科技运用,提高风险评估能力。要落实尽职免责要求,让基层行和业务人员真正敢贷、愿贷、能贷、会贷。要落实有扶有控的差异化信贷政策,重点支持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提高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占比。要落实好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对普惠小微贷款要应延尽延。要加大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力度,注重审核第一还款来源,丰富信用贷款产品体系,提高信用贷款发放效率。
图片来源:微摄 为进一步推进金融保市场主体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从今天起,人民银行网站、微信公众号将开设“金融支持保市场主体”专栏,发布工作部署,解读政策内容,介绍金融系统在落实政策措施中的工作成效和典型经验做法。
图片来源:微摄 2020年7月7日,人民银行联合银保监会在北京召开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工作座谈会。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潘功胜,银保监会党委委员、副主席周亮出席会议并讲话,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刘国强主持会议。 会议传达学习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强化对稳企业金融支持的决策部署,要求金融系统充分认识做好稳企业保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坚决落实好各项金融支持政策,加大对稳企业保就业的金融支持,为企业恢复生产和经济社会稳定发展贡献力量。 会议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金融委的直接领导下,金融系统把应对疫情冲击作为头等大事,积极采取多项政策措施,加大总量货币信贷支持,完善金融监管政策,引导贷款利率下行,优化信贷投向结构,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前5个月,人民币各项贷款新增10.3万亿元,同比多增2.3万亿;5月份,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较去年末下降42个基点;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速25.4%,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2.2个百分点。 会议要求,各金融机构要把支持稳企业保就业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把握好信贷投放节奏,与市场主体实际需求保持一致,确保信贷资金平稳投向实体经济。要着力提升小微金融服务能力,完善内部转移定价、分支行综合绩效考核权重等激励机制,加强金融科技运用,提高风险评估能力。要落实尽职免责要求,让基层行和业务人员真正敢贷、愿贷、能贷、会贷。要落实有扶有控的差异化信贷政策,重点支持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提高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占比。要落实好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对普惠小微贷款要应延尽延。要加大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力度,注重审核第一还款来源,丰富信用贷款产品体系,提高信用贷款发放效率。 会议强调,各金融机构要从讲政治的高度认识金融与经济的共生共荣关系,切实做好稳企业保就业工作。要提高服务质效,合理让利,减少收费,确保直达实体经济的政策工具落地见效。要积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创新服务方式,加大对“两新一重”,特别是制造业、国际产业链企业,以及科技、绿色、养老家政等民生服务业的金融支持。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注重在稳增长的基础上防风险,守住风险底线。要加强组织领导,转变作风,制定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压实工作责任,完成工作任务。 座谈会上,工商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行长分别介绍了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的主要做法。在京全国性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主要负责同志,人民银行、银保监会有关司局负责同志在主会场参加了会议。部分总部在外地的全国性银行业金融机构主要负责同志,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相关分支机构负责同志,通过视频方式在分会场参加会议。(完)
据央行网站8日消息,7月7日,央行联合银保监会在北京召开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工作座谈会。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潘功胜,银保监会党委委员、副主席周亮出席会议并讲话,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刘国强主持会议。 会议传达学习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强化对稳企业金融支持的决策部署,要求金融系统充分认识做好稳企业保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坚决落实好各项金融支持政策,加大对稳企业保就业的金融支持,为企业恢复生产和经济社会稳定发展贡献力量。 会议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金融委的直接领导下,金融系统把应对疫情冲击作为头等大事,积极采取多项政策措施,加大总量货币信贷支持,完善金融监管政策,引导贷款利率下行,优化信贷投向结构,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前5个月,人民币各项贷款新增10.3万亿元,同比多增2.3万亿;5月份,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较去年末下降42个基点;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速25.4%,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2.2个百分点。 会议要求,各金融机构要把支持稳企业保就业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把握好信贷投放节奏,与市场主体实际需求保持一致,确保信贷资金平稳投向实体经济。要着力提升小微金融服务能力,完善内部转移定价、分支行综合绩效考核权重等激励机制,加强金融科技运用,提高风险评估能力。要落实尽职免责要求,让基层行和业务人员真正敢贷、愿贷、能贷、会贷。要落实有扶有控的差异化信贷政策,重点支持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提高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占比。要落实好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对普惠小微贷款要应延尽延。要加大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力度,注重审核第一还款来源,丰富信用贷款产品体系,提高信用贷款发放效率。 会议强调,各金融机构要从讲政治的高度认识金融与经济的共生共荣关系,切实做好稳企业保就业工作。要提高服务质效,合理让利,减少收费,确保直达实体经济的政策工具落地见效。要积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创新服务方式,加大对“两新一重”,特别是制造业、国际产业链企业,以及科技、绿色、养老家政等民生服务业的金融支持。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注重在稳增长的基础上防风险,守住风险底线。要加强组织领导,转变作风,制定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压实工作责任,完成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