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养老金涨过好几次。”正在北京一家物美超市购物的市民王女士表示,自己母亲已年过80,老年卡每月额外入账100元,在物美、庆丰包子铺等多家店铺都可以消费。近年来,我国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不断上调,是财政资金加大投入民生的具体体现。事实上,财政对社保、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民生支出逐年增长,为民生谋福祉发挥了重要作用。 ● 投入逐年增长 近年来,财政对民生方面的支出持续增长。以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的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为例,2010年,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为9081亿元。2015年,这个数字达到19001亿元,较2010年翻倍不止。2020年又较2015年大幅增长,达到32581亿元。同样增长的还有卫生健康、教育、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等。 2020年,面对新冠疫情,财政进一步强化民生兜底,优先稳就业保民生。财政部日前披露,在各项减税降费政策的支持下,企业负担有所减轻。截至2020年底,全国新办涉税市场主体1144万户,同比增长10.1%,高于前两年水平,市场主体数量增长较快,预计全年城镇新增就业超过1100万人。另外,2020年新增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除用于支持中小银行化解风险外,用于交通、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以及职业教育和托幼、医疗、养老等民生服务领域约占八成。 财政部部长刘昆表示,2020年,财政稳步提高基本民生保障水平。包括统一全国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加大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力度,进一步提高退休人员养老金;扩大低保、临时救助范围,健全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监管长效机制;完成93家中央企业和金融机构约1.68万亿元国有资本划转社保基金工作;支持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 提供兜底支持 粤开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罗志恒称,2020年财政支出重点从“抓基建”转向“重民生”,在结构上呈现民生支出比例提高、基建支出比例下降的特点。民生相关支出中,社保就业和卫生健康支出强度加大,对财政支出增速的拉动较为明显。 罗志恒认为,在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压力下,保就业是重中之重,保就业的抓手在于保市场主体,托底措施在于维持民生和社会保障水平。所以,可以看到财政收入端的减税降费主要目的在于保证市场主体经营的延续性;而支出端的社保就业、卫生健康支出强度明显提高,显示的是财政力求在社会保障、就业、医疗领域为社会提供兜底支持的政策意图。 从2020年12月单月来看,卫生健康支出、教育支出等民生支出的增速也在财政支出中处于“领跑”地位。 坚决保障民生支出 民生所盼,政策所向。展望今年,刘昆表示,财政收支压力再大,也要坚决保障好民生支出。包括落实就业优先政策,统筹用好就业补助资金等各类资金;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大教育财政投入;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推进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完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深化投资运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支持发展文化事业产业等,这些都是今年财政保民生的重要着力点。 对于2021年的财政支出预算,不少地区在地方“两会”上也透露出对民生的“偏爱”。广东省表示,省级将安排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住房保障等支出1725.11亿元;全省安排446.37亿元支持扎实办好十件民生实事,包括深入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等。 四川省则安排了2021年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021.8亿元,用于支持教育发展、促进文化旅游体育事业发展等13个方向。其中,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方面安排资金1042亿元,占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34.5%,包括安排就业创业、养老保险补助、困难群众救助和优抚安置等资金。
减税降费力度空前,专项债券拉动投资给力,直达资金“一竿子插到底”……2020年,积极的财政政策积极有为,兜住了民生底线,稳住了经济大盘。 1月28日,财政部公布去年财政收支情况。过去一年,财政收入稳步回升,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预算执行总体良好。 2020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积极的财政政策积极有为——减税降费力度空前,专项债券拉动投资给力,直达资金“一竿子插到底”,这些措施在抗击疫情和抓“六稳”促“六保”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兜住了民生底线,稳住了经济大盘。 这边,要给市场主体减负,财政收入短期内要受影响;那边,保民生、保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等支出力度只增不减。一减一增,财政工作面临的困难之多、挑战之大,多年未有。 爬坡过坎的2020年已成背影,国家的“钱袋子”状况到底如何,全年财政收支“账单”有哪些看点?1月28日,财政部召开2020年财政收支情况网上新闻发布会,介绍了2020年财政收支情况。 千方百计克服“增支减收”困难,重点支出得到有力保障 2020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2895亿元,同比下降3.9%;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5588亿元,同比增长2.8%。 “主要指标好于预期。”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推动减税降费和财政资金直达机制等规模性助企纾困政策落地见效,经济持续稳定恢复,财政收入逐季好转,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基层“三保”等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全年财政收支运行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经济持续稳定恢复,财政收入逐季回升。2020年一至四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分别为-14.3%、-7.4%、4.7%、5.5%,呈现一季度收入大幅下降后二季度触底回升、三季度由负转正、四季度持续向好的态势。 二是主要经济指标企稳好转,带动主体税种增幅回升。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下降8.1%,但降幅随着一般贸易进口增幅回升而逐步收窄;企业所得税下降2.4%,但下半年企业利润恢复性增长,带动收入累计降幅收窄;个人所得税增长11.4%,主要是居民收入随经济复苏恢复性增长以及股权转让等财产性收入增加。 三是多渠道盘活国有资源资产带动地方非税收入增加,涉企收费继续下降。各级政府多渠道盘活国有资源资产增加收入,带动地方非税收入增长5.6%。企业负担持续减轻,全国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下降1.4%,教育费附加等专项收入下降0.3%。 四是压减一般性支出,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全国一般公共服务、城乡社区支出分别下降1.1%、20%。同时,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基层“三保”等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比如,与疫情防控直接相关的公共卫生支出增长74.9%,扶贫支出在2019年增长14.3%的基础上又增长1.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0.9%。 “疫情暴发蔓延时,2、3月份全国财政收入分别下降21.4%、26.1%,财政收支矛盾曾十分突出。”这位负责人说,面对不利形势,财政部门综合采取包括多渠道筹集资金、设立并实施资金直达机制、坚持政府过紧日子、大力优化支出结构、加大对地方的财力支持等一系列措施,努力挖掘增收节支潜力,保持预算平衡和财政稳定运行,发挥财政稳定经济的关键作用。 “总的看,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和经济逐步恢复,2020年财政收入稳步回升,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预算执行总体良好。”这位负责人说。 减税降费措施支持疫情防控保供及企业复工复产 2020年,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出台实施了7批28项有针对性的减税降费措施,支持疫情防控保供,帮扶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支持企业复工复产。 ——重点支持小微企业纾困发展。全国5000多万户小规模纳税人中,近九成免征增值税,余下600多万户征收率从3%降为1%,2020年前11个月共计减免增值税911亿元。 ——有效保障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供应。2020年1—11月,累计为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生产企业减免税费652亿元,支持企业增加现金流、减少资金占用、扩大生产,大幅提升了疫情防控物资保障能力。 ——帮扶困难行业企业复工复产。2020年1—11月的纳税人享受免征增值税政策,为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交通运输、住宿、服务业等减税降费382亿元;各地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纳税人给予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减免政策,累计减税292亿元。 ——有力支持稳就业、保民生。截至2020年底,全国10万户重点税源企业销售收入税费负担率预计同比下降8%;全国新办涉税市场主体1144万户,同比增长10.1%,高于前两年水平,市场主体数量增长较快,有力支撑了保居民就业。 “2021年,将持续推进减税降费政策,持续实施深化增值税改革、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等制度性减税降费政策。继续执行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这位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继续提高政策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使减税降费政策效应持续释放。“一方面,要着力优化减税降费落实机制,做好效果监测和分析研判,及时研究解决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帮助企业用足用好政策;同时,要持续优化纳税服务,畅通减税降费最后一公里;加大各类违规涉企收费整治力度,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情况良好,政策效果符合预期 2020年,全国人大批准安排新增专项债券额度3.75万亿元,经国务院批准后中央财政已分批全部下达各省(区、市)。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除用于支持中小银行化解风险外,用于交通、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以及职业教育和托幼、医疗、养老等民生服务领域约占八成,用于生态环保、农林水利、能源、冷链物流等领域约占两成。 “总体看,2020年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情况良好、符合政策预期,有效发挥了地方政府债券对冲疫情影响、扩大有效投资、促进宏观经济平稳运行等积极作用。”这位负责人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抓实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工作。那么,目前我国政府债务风险如何? 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25.66万亿元,控制在全国人大批准的限额28.81万亿元之内,加上纳入预算管理的中央政府债务余额20.89万亿元,全国政府债务余额46.55万亿元。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0年GDP初步核算数101.6万亿元计算,政府债务余额与GDP之比(负债率)为45.8%,低于国际通行的60%警戒线,风险总体可控。 这位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按照“开好前门、严堵后门”的思路,进一步完善地方政府规范举债融资机制,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对各类新增隐性债务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问责一起,终身问责、倒查责任。“对存量隐性债务,要完善常态化监控、核查、督查机制,对风险隐患做到早发现、早处置,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2020年财政收支情况网上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编者按:2021年1月28日,财政部召开2020年财政收支情况网上新闻发布会,介绍了2020年财政收支情况,并回答了记者们的提问。 2020年财政收支情况 一、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 2020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2895亿元,同比下降3.9%。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2771亿元,同比下降7.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100124亿元,同比下降0.9%。全国税收收入154310亿元,同比下降2.3%;非税收入28585亿元,同比下降11.7%。 主要税收收入项目情况如下: 1.国内增值税56791亿元,同比下降8.9%。 2.国内消费税12028亿元,同比下降4.3%。 3.企业所得税36424亿元,同比下降2.4%。 4.个人所得税11568亿元,同比增长11.4%。 5.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14535亿元,同比下降8.1%。关税2564亿元,同比下降11.2%。 6.出口退税13629亿元,加上动用以前年度结转资金安排的920亿元,全年实际办理出口退税14549亿元。 7.城市维护建设税4608亿元,同比下降4.4%。 8.车辆购置税3531亿元,同比增长0.9%。 9.印花税3087亿元,同比增长25.4%。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1774亿元,同比增长44.3%。 10.资源税1755亿元,同比下降3.7%。 11.土地和房地产相关税收中,契税7061亿元,同比增长13.7%;土地增值税6468亿元,同比增长0.1%;房产税2842亿元,同比下降4.9%;耕地占用税1258亿元,同比下降9.5%;城镇土地使用税2058亿元,同比下降6.2%。 12.环境保护税207亿元,同比下降6.4%。 13.车船税、船舶吨税、烟叶税等其他各项税收收入合计1153亿元,同比增长2.8%。 (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 2020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5588亿元,同比增长2.8%。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35096亿元,同比下降0.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10492亿元,同比增长3.3%。 主要支出科目情况如下: 1.教育支出36337亿元,同比增长4.4%。 2.科学技术支出9009亿元,同比下降4.9%。 3.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4233亿元,同比增长3.6%。 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2581亿元,同比增长10.9%。 5.卫生健康支出19201亿元,同比增长15.2%。 6.节能环保支出6317亿元,同比下降14.1%。 7.城乡社区支出19917亿元,同比下降20%。 8.农林水支出23904亿元,同比增长4.4%。 9.交通运输支出12195亿元,同比增长3.2%。 10.债务付息支出9829亿元,同比增长16.4%。 二、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一)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情况。 2020年,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93489亿元,同比增长10.6%。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3562亿元,同比下降11.8%;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89927亿元,同比增长11.7%,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84142亿元,同比增长15.9%。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 2020年,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17999亿元,同比增长28.8%。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支出2715亿元,同比下降12.8%;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15284亿元,同比增长30.2%,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相关支出76503亿元,同比增长1%。 三、全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情况 (一)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情况。 2020年,全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4778亿元,同比增长20.3%。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786亿元,同比增长9.1%;地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992亿元,同比增长28.1%。 (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情况。 2020年,全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2544亿元,同比增长10.8%。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本级支出874亿元,同比下降11.4%;地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670亿元,同比增长27.6%。 答记者问实录 问:刚才,您通报了2020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请介绍一下2020年财政收支运行特点。 答:2020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各级财政部门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决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的要求,推动减税降费和财政资金直达机制等规模性助企纾困政策落地见效,经济持续稳定恢复,财政收入逐季好转。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下降3.9%,好于预期。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2.8%,在坚决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的同时,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基层“三保”等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较好。全年财政收支运行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经济持续稳定恢复,财政收入逐季回升。2020年1-4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分别为-14.3%、-7.4%、4.7%、5.5%,呈现一季度收入大幅下降后二季度触底回升、三季度由负转正、四季度持续向好的态势。其中,疫情暴发蔓延时,2、3月份全国财政收入分别下降21.4%、26.1%,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随着减税降费和新增财政资金直达机制等规模性助企纾困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复工复产复市复业有序推进,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逐月持续稳定恢复,带动6月份以后全国财政收入当月增幅连续正增长。 二是主要经济指标企稳好转,带动主体税种增幅回升。2020年,全国税收收入154310亿元,下降2.3%,降幅逐步收窄,主要是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工业增加值、企业利润、进出口等主要经济指标逐步回升。其中,国内增值税下降8.9%,累计降幅连续8个月收窄,10、11、12月当月分别增长9.1%、8.1%、7.7%,基本恢复正常。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下降8.1%,降幅随着一般贸易进口增幅回升而逐步收窄。企业所得税下降2.4%,主要是下半年企业利润恢复性增长带动收入累计降幅收窄。个人所得税增长11.4%,主要是居民收入随经济复苏恢复性增长以及股权转让等财产性收入增加。土地增值税、契税分别增长0.1%、13.7%,主要是土地出让和房地产销售增长。全年实际办理出口退税14549亿元,有力促进外贸出口稳定增长。 三是多渠道盘活国有资源资产带动地方非税收入增加,涉企收费继续下降。2020年,全国非税收入28585亿元,下降11.7%。其中,中央非税收入下降62.3%,主要是2019年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央企上缴利润增加,基数较高。地方非税收入增长5.6%,主要是各级政府积极挖掘潜力,多渠道盘活国有资源资产增加收入,其中,地方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增长17.8%,拉高地方非税收入增幅5.4个百分点。同时,严禁以组织税费为由减弱减税降费效果,坚决防止违规揽税收费、以清缴补缴名义等增加企业负担。2020年,企业负担持续减轻,涉企收费继续下降,全国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下降1.4%,教育费附加等专项收入下降0.3%。 四是压减一般性支出,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各级政府严格落实过紧日子的要求,全国一般公共服务、城乡社区支出分别下降1.1%、20%。同时,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基层“三保”等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全国卫生健康支出增长15.2%,其中与疫情防控直接相关的公共卫生支出增长74.9%;农林水支出增长4.4%,其中扶贫支出在2019年增长14.3%的基础上又增长1.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0.9%;住房保障支出增长10.5%;教育支出增长4.4%;交通运输支出增长3.2%。 问:2020年为应对疫情出台了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预计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2.5万亿元。请问这些政策发挥了哪些积极效应?2021年减税降费政策方面有什么考虑? 答:2020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出台实施了7批28项有针对性的减税降费措施,其中既有支持疫情防控保供的应急措施,也有帮扶受疫情影响较大困难行业的措施,还有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措施,特别是聚焦帮扶小微企业渡过难关,进一步加大税费支持力度。预计2020年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2.5万亿元。 一是重点支持小微企业纾困发展。全国5000多万户小规模纳税人中,近九成免征增值税的基础上,对余下600多万户征收率从3%降为1%。2020年1-11个月,共计减免增值税911亿元。阶段性减免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养老、工伤、失业保险费占三项社保费全部减免额的近90%。通过“免减缓”等一系列措施,帮助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2020年民营经济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高于全国企业总体水平2个百分点。 二是有效保障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供应。2020年1-11月,累计为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生产企业减免税费652亿元。其中,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生产企业享受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共退税183亿元;重点防疫物资生产企业享受新购置设备企业所得税税前一次性扣除政策,减免税额84亿元。减税降费措施有效增加了企业现金流,减少资金占用,支持企业扩大生产,大幅提升了疫情防控物资保障能力。 三是帮扶困难行业企业复工复产。受疫情影响行业中交通运输、住宿、服务业等减税降费受益面最大,2020年1—11月纳税人享受免征增值税政策,共减轻负担382亿元;各地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纳税人给予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减免政策,累计减税292亿元。通过多种税费减免,有力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复工复产复业复市,受疫情影响行业正在逐步恢复增长。 四是有力支持稳就业、保民生。2020年实施的有针对性减税降费政策,叠加近年来出台的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措施,实实在在降低了企业用工成本,有力支持企业稳定岗位和生存发展。截至2020年底,全国10万户重点税源企业销售收入税费负担率(企业缴纳的税收和社保费等支出占销售收入比重)预计同比下降8%;全国新办涉税市场主体1144万户,同比增长10.1%,高于前两年水平,市场主体数量增长较快,有力支撑了保居民就业。 当前我国经济呈现稳定恢复增长态势,但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仍面临很多不确定因素,一些行业仍在消化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经济稳定恢复的基础还不牢固。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进一步完善减税降费政策,提高政策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持续发挥减税降费政策效应。 一是坚决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不折不扣把党中央、国务院减税降费决策部署落实到位,确保企业和人民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着力优化减税降费落实机制,加强部门协同配合,推进减税降费信息共享,密切关注各行业税负变化,跟踪做好效果监测和分析研判,及时研究解决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加大宣传和政策解读力度,提高纳税人和缴费人政策知晓度,帮助企业用足用好政策。持续优化纳税服务,简便办税程序,完善具体服务措施,畅通减税降费“最后一公里”。 二是持续推进减税降费政策。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持续实施深化增值税改革、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等制度性减税降费政策。继续执行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促进企业复工复产和经济平稳运行。 三是坚决防止弱化减税降费政策红利。加强对地方工作指导和督促,严肃组织收入工作纪律,严格按法规和政策规定征收税费,加大各类违规涉企收费整治力度,严肃查处政策不落实、增加企业负担、损害群众利益等问题,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问:2020年收支矛盾较为突出,财政部门采取了哪些措施克服困难、化解矛盾? 答: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财政收支造成较大冲击。财政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综合采取一系列措施,努力挖掘增收节支潜力,保持预算平衡和财政稳定运行,支持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发挥财政稳定经济的关键作用。主要措施包括: 一是多渠道筹集资金。在特殊时期采取特殊举措,赤字率从2.8%提高至3.6%以上,新增财政赤字1万亿元。安排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券3.75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6万亿元。发行抗疫特别国债1万亿元。同时加大各类结转结存资金盘活使用力度,多渠道努力增加可用财力,弥补财政减收增支缺口。 二是设立并实施资金直达机制。按照“中央切块、省级细化、备案同意、快速直达”的原则,新增财政赤字和抗疫特别国债2万亿元全部转给地方,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推动资金高效精准投放到终端,支持基层落实“六保”任务。 三是坚持政府过紧日子。中央部门带头精打细算、勤俭节约,本级支出安排负增长,其中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压减50%以上。督促地方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强化“三公”经费管理,严格执行各项经费开支标准,严禁铺张浪费和大手大脚花钱,厉行节约办一切事业。 四是大力优化支出结构。坚持有保有压,把严把紧预算支出关口,集中财力保障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的有效落实,重点支持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基层“三保”等领域。同时,加强绩效结果应用,坚决削减低效无效资金,切实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五是加大对地方的财力支持。安排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8.39万亿元,增长12.8%,增量和增幅为近年来最高,重点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以及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地区倾斜,提高地方尤其是困难地区的财力水平,支持地方兜牢“三保”底线。 总的看,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和经济逐步恢复,2020年财政运行逐季好转,财政收入稳步回升,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预算执行总体良好。 问:2020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向了哪些领域,使用情况如何?下一步有何安排? 答:2020年,全国人大批准安排新增专项债券额度3.75万亿元,经国务院批准后中央财政已分批全部下达各省(区、市)。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除用于支持中小银行化解风险外,用于交通、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以及职业教育和托幼、医疗、养老等民生服务领域约占8成,用于生态环保、农林水利、能源、冷链物流等领域约占2成。总体看,2020年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情况良好、符合政策预期,有效发挥了地方政府债券对冲疫情影响、扩大有效投资、促进宏观经济平稳运行等积极作用。 下一步,财政部将进一步夯实管理制度,加强专项债券管理,提高政府债券资金使用绩效,发挥专项债券对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积极作用。一是及时出台工作指引。明确专项债券用途调整的程序、范围、时限、信息公开等要求,指导地方开展好相关工作,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二是持续强化监管。提高信息化监管手段,对专项债券管理实行“一竿子插到底”穿透式监控,及时掌握项目资金使用和建设进度等信息,督促地方规范使用债券资金。三是强化信息公开。充分发挥全国统一的地方政府债务信息公开平台作用,督促地方公开债券信息以及项目建设进度、资金使用进度等,以信息公开强化外部约束。四是做好专项债券项目准备。指导地方做好2021年专项债券高质量项目准备,坚持负面清单管理,确保项目合格合规;坚持形成有效投资,确保形成实物工作量;坚持债务风险防范,确保法定债券不出现风险。 问:请问,目前地方政府债务总体情况如何?下一步将如何抓实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答:截至2020年末,地方政府债务余额25.66万亿元,控制在全国人大批准的限额28.81万亿元之内,加上纳入预算管理的中央政府债务余额20.89万亿元,全国政府债务余额46.55万亿元,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0年GDP初步核算数101.6万亿元计算,政府债务余额与GDP之比(负债率)为45.8%,低于国际通行的60%警戒线,风险总体可控。 下一步,财政部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开好前门、严堵后门”的思路,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分工合作和协同监管,进一步完善地方政府规范举债融资机制,抓实化解隐性债务风险工作。一是持续完善法定债务管理,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兼顾稳增长和防风险需要,合理确定政府债券规模,保持适度支出强度。继续坚持“资金跟项目走”原则,提前做好项目准备,完善专项债券项目确定机制,适当放宽发行时间限制,合理扩大使用范围,提高债券资金使用绩效。二是持之以恒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对各类新增隐性债务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问责一起,终身问责、倒查责任;稳妥化解隐性债务存量,完善常态化监控、核查、督查机制,对各类隐性债务风险隐患做到早发现、早处置,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一、居民收入情况 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比上年名义增长4.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834元,增长(以下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同比名义增速)3.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31元,增长6.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8%。 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7540元,增长3.8%,中位数是平均数的85.6%。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40378元,增长2.9%,是平均数的92.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5204元,增长5.7%,是平均数的88.7%。 图1 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数与中位数 按收入来源分,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7917元,增长4.3%,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55.7%;人均经营净收入5307元,增长1.1%,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6.5%;人均财产净收入2791元,增长6.6%,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8.7%;人均转移净收入6173元,增长8.7%,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9.2%。 二、居民消费支出情况 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210元,比上年名义下降1.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4.0%。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7007元,下降3.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6.0%;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713元,增长2.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0.1%。 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6397元,增长5.1%,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0.2%;人均衣着消费支出1238元,下降7.5%,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5.8%;人均居住消费支出5215元,增长3.2%,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4.6%;人均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1260元,下降1.7%,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5.9%;人均交通通信消费支出2762元,下降3.5%,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3.0%;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2032元,下降19.1%,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9.6%;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1843元,下降3.1%,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8.7%;人均其他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462元,下降11.8%,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2%。 图2 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构成 表1 2020年全国居民收支主要数据 指标 绝对量(元) 比上年增长(%) (一)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2189 4.7(2.1) 按常住地分: 城镇居民 43834 3.5(1.2) 农村居民 17131 6.9(3.8) 按收入来源分: 工资性收入 17917 4.3 经营净收入 5307 1.1 财产净收入 2791 6.6 转移净收入 6173 8.7 (二)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 27540 3.8 按常住地分: 城镇居民 40378 2.9 农村居民 15204 5.7 (三)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21210 -1.6(-4.0) 按常住地分: 城镇居民 27007 -3.8(-6.0) 农村居民 13713 2.9(-0.1) 按消费类别分: 食品烟酒 6397 5.1 衣着 1238 -7.5 居住 5215 3.2 生活用品及服务 1260 -1.7 交通通信 2762 -3.5 教育文化娱乐 2032 -19.1 医疗保健 1843 -3.1 其他用品及服务 462 -11.8 注: ①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人口比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人口比重。 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速=(当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0%;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当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100%。 ③全国居民人均收支数据是根据全国十几万户抽样调查基础数据,依据每个样本户所代表的户数加权汇总而成。由于受城镇化和人口迁移等因素影响,各时期的分城乡、分地区人口构成发生变化,有时会导致全国居民的部分收支项目增速超出分城乡居民相应收支项目增速区间的现象发生。主要是在城镇化过程中,一部分在农村收入较高的人口进入城镇地区,但在城镇属于较低收入人群,他们的迁移对城乡居民部分收支均有拉低作用;但无论在城镇还是农村,其增长效应都会体现在全体居民的收支增长中。 ④比上年增长栏中,括号中数据为实际增速,其他为名义增速。 ⑤收入平均数和中位数都是反映居民收入集中趋势的统计量。平均数既能直观反映总体情况,又能反映总体结构,便于不同群体收入水平的比较,但容易受极端数据影响;中位数反映中间位置对象情况,较为稳健,能够避免极端数据影响,但不能反映结构情况。 表2 2020年城乡居民收支主要数据 指标 绝对量 (元) 比上年名义增长 (%) (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3834 3.5 按收入来源分: 工资性收入 26381 3.2 经营净收入 4711 -2.7 财产净收入 4627 5.4 转移净收入 8116 7.3 (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27007 -3.8 按消费类别分: 食品烟酒 7881 1.9 衣着 1645 -10.2 居住 6958 2.6 生活用品及服务 1640 -2.9 交通通信 3474 -5.4 教育文化娱乐 2592 -22.1 医疗保健 2172 -4.8 其他用品及服务 646 -13.5 (三)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7131 6.9 按收入来源分: 工资性收入 6974 5.9 经营净收入 6077 5.5 财产净收入 419 11.0 转移净收入 3661 11.0 (四)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13713 2.9 按消费类别分: 食品烟酒 4479 12.0 衣着 713 -0.1 居住 2962 3.2 生活用品及服务 768 0.5 交通通信 1841 0.2 教育文化娱乐 1309 -11.7 医疗保健 1418 -0.2 其他用品及服务 224 -7.1 附注 1、指标解释 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既包括现金收入,也包括实物收入。按照收入的来源,可支配收入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 居民消费支出是指居民用于满足家庭日常生活消费需要的全部支出,既包括现金消费支出,也包括实物消费支出。消费支出包括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以及其他用品及服务八大类。 人均收入中位数是指将所有调查户按人均收入水平从低到高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的调查户的人均收入。 季度收支数据中未包括居民自产自用部分的收入和消费,年度收支数据包括。 2、调查方法 全国及分城乡居民收支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组织实施的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按季度发布。 国家统计局采用分层、多阶段、与人口规模大小成比例的概率抽样方法,在全国31个省(区、市)的1800个县(市、区)随机抽选16万个居民家庭作为调查户。 国家统计局派驻各地的直属调查队按照统一的制度方法,组织调查户记账采集居民收入、支出、家庭经营和生产投资状况等数据;同时按照统一的调查问卷,收集住户成员及劳动力从业情况、住房与耐用消费品拥有情况、居民基本社会公共服务享有情况等其他调查内容。数据采集完成后,市县级调查队使用统一的方法和数据处理程序,对原始调查资料进行编码、审核、录入,然后将分户基础数据直接传输至国家统计局进行统一汇总计算。
2021年,我国将建立实施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提高财政支出效率。同时,将强化财税政策支持和引导,保持一定的减税降费力度。下一步,要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 在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积极的财政政策发挥了突出作用。2021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如何提质增效、更可持续?财政直达资金、减税降费如何推进?基本民生如何保障?2020年12月31日,全国财政工作视频会议对2021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进行全面部署。 财政政策更加精准有效 2020年,我国出台了扩大财政赤字、发行抗疫特别国债、扩大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等一揽子政策举措,既为抗击疫情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恢复经济赢得了主动。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21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保持适度支出强度,增强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 对于2021年财政工作,财政部部长刘昆强调,要精准有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推动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根据部署,2021年要合理确定赤字率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保持适度支出强度。与此同时,加大预算统筹力度,大力盘活存量资金,保持适度支出强度,增强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支持地方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 “积极的财政政策‘提质增效’主要从优化结构和加强管理着眼,进一步完善政策实施机制,着力在及时、精准、有效上下功夫,切实提升政策效能和资金效益。”刘昆表示,要进一步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在预算编制、执行中始终坚持厉行勤俭节约,推进党政机关过紧日子。下更大力气优化支出结构,把严把紧预算支出关口,深入挖掘节支潜力,加大重点领域和刚性支出保障力度。大幅度压减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和公用经费,并对一些重点项目和政策性补贴按照从严从紧、能压则压的原则进行压减。” 建立常态化资金直达机制 2020年,我国创造性设立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大幅提高政策效率。通过改革建立“一竿子插到底”的直达机制,为基层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提供有力支撑。在各地各部门共同努力下,仅用20天时间,就将90%的中央直达资金下达市县基层,省级财政细化下达时间平均只有1周,速度前所未有。 记者获悉,2021年我国将建立实施常态化的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提高财政支出效率。按照“扩大范围、完善机制、严格监管、强化支撑”的原则,2021年在保持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基本不变的前提下,扩大中央财政直达资金范围,将直接用于基层财力保障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年初可直接分配的中央和地方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具备条件的专项转移支付纳入直达范围,基本实现中央财政民生补助资金全覆盖。 减税降费保持政策连续性 2020年,我国及时出台规模性助企纾困政策,以合理适度的政策力度对冲疫情影响。其中,强化减税降费阶段性政策,重点减轻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困难行业企业税费负担,预计全年新增减负超过2.5万亿元。“持续推进减税降费。综合考虑财政承受能力和实施助企纾困政策需要,要保持一定的减税降费力度,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各地要加大各类违规涉企收费整治力度,坚决防止弱化减税降费政策红利。”刘昆说。 对于2021年如何完善税收制度,会议部署,要健全地方税体系,推进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改革并下划地方;通过税收立法授权,适当扩大省级税收管理权限;研究适时完善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在加快财政体制改革方面,将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养老保险等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 支出重点领域基本明确 2021年,财政要保持适度支出强度,加大优化支出结构力度。资金主要投向哪些领域?对此,会议明确了推动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加强基本民生保障、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 “要坚持把科技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支持国家实验室建设、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加大对高水平创新人才及团队、科研机构稳定支持力度。”刘昆说。 在加强基本民生保障方面,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落实就业优先政策,统筹用好就业补助资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资金、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失业保险基金等,加大对重点群体就业的帮扶,推动稳住就业基本盘。 值得关注的是,2021年将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比例,推进全国统筹;提高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此外,2021年将完善财政支农政策,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资金投入同污染防治攻坚任务相匹配,大力推动绿色发展。 “要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刘昆说。(曾金华 董碧娟)
摘要: 财政收支影响银行间流动性的渠道主要是财政存款,最准确的口径是央行资产负债表中的政府存款科目。 理论上财政存款的变动均会影响银行体系流动性,但变动较大、数据可跟踪的主要有三个渠道:缴税、月末财政支出、政府债券发行。而且这三种渠道都有各自的特征和规律。 月末财政支出大幅增加,而银行间流动性持续紧张。我们认为,财政支出时滞并非主要原因,财政支出规模可能也不少,可能的原因是央行回笼较多,同时流动性需求强劲。流动性需求来源可能有三个:一是信贷需求旺盛,二是春节现金投放增加,三是资本流动带来的干扰。 综合而言,资金面极度紧张之时央行并未进行呵护,表明货币政策可能顺势收紧流动性,从金融杠杆、信用事件冲击等角度来看当前央行前期流动性支持的必要性在下降,可能处于逐步退出的过程。当然,从稳就业、稳杠杆角度来看,利率预计也不会太高。 如果我们的判断准确,2月第一周资金面会有一定程度改善,一方面是财政支出影响转弱,另一方面一月开门红结束,信贷需求有所回落。当然因为临近春节,资金利率即使回落预计波动还是难免。 展望春节后,我们认为季节扰动以外,整体资金利率中枢建议按照去年8月15日之后的水平进行估计,除非基本面有进一步过热的表现,否则即使资金利率波动难免,但是中枢不会超越去年8月15日之后的水平。还是那句话,不以松喜,不以紧悲。 我们维持市场利率上有顶下有底的区间判断,十年国债预计3%-3.35%,十年国开预计3.5%-3.85%,建议市场继续关注票息的安全边际作为把握宏观节奏的前提。 策略展望:财政收支如何影响流动性? 本周央行在公开市场操作公告中多次提到“财政支出大幅增加”,与此同时资金面却相当紧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财政收支与流动性到底是什么关系? 1.1. 财政收支与流动性的媒介——财政存款 由于中央银行经理国库(国库账户在中央银行),因而财政收入上缴意味银行体系流动性回笼到央行,而财政支出则是投放流动性,具体则是通过财政存款的变化发挥作用。 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可以直观反映:银行间流动性主要是指“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中的超额存款准备金;央行不扩表的情况下,政府存款的增加往往意味着超储的减少(基础货币由商业银行回到中央银行),反之则反。 这里涉及到一个财政存款的概念问题。 除了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的政府存款之外,金融机构信贷收支表中也有一个政府存款科目。区别在于:前者仅包括存放在中央和地方国库中的最狭义的财政存款;后者除了国库款之外,还包括财政部门存放在商业银行的存款(国库定存、财政专户等),以及机关团体存款(机关单位、学校、医院、部队等)。 政府存款口径的变化,可追溯至1983年9月《国务院关于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决定》,最初机关团体存款和国库款都存放中央银行,“人民银行必须掌握百分之四十至五十的信贷资金,用于调节平衡国家信贷收支。财政金库存款和机关、团体等财政性存款,划为人民银行的信贷资金” 。1998年存款准备金改革过程中,将机关团体存款、财政预算外存款划为金融机构的一般存款。 目前机关团体存款约30万亿,其性质和非金融企业存款没有本质差异;财政性存款4.48万亿,其中3.87万亿是国库款,4582亿元为国库定期存款(中央+地方国库定存,通常央行披露的只是中央国库定存),其余的1000亿左右则是财政专户等款项。这里的财政性存款和人民银行每月公布的金融数据统计报告中的新增财政性存款是一个口径,金融数据统计报告中未单独披露机关团体存款变化情况。 除了央行口径的财政存款之外,其余各类政府存款账户均开设在商业银行或政策性银行,因而如果要观察银行体系流动性,最准确的口径是央行报表上的财政存款。或者说,只要财政存款离开了国库(央行),银行体系的流动性便会增加,不论其是否投入最终使用。 1.2. 财政收支如何影响流动性? 理论上财政存款的变动均会影响银行体系流动性,但变动较大、数据可跟踪的主要有三个渠道:缴税、月末财政支出、政府债券发行。 (1)缴税 财政预算四本账中以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为主,政府性基金收入约为公共预算收入的一半且年内季节性不强,年末往往会显著增加。公共预算收入季节性很强,而且超过80%是税收收入,因而税期可以较好地反映财政存款的变化。 以月度分布来看,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种主要按季缴纳,因而季初往往是缴税大月;5月则由于年度汇算清缴因而税收收入也较多。从日期分布来看,国税总局每年会发布月度纳税申报截止日期,通常是15日,个别月份会因为假期等事项延迟(例如2020年因为疫情也有延迟)。 公开市场操作公告也反映了这一规律:2017年以来公开市场操作公告中共97次提到“税期”相关表述,其中1月、5月、7月、10月频数最高;具体到日期来看,14日-18日出现的次数最多。 从资金利率(R001/R007)的月内走势来看,税期和跨月可能是最主要的扰动因素(此外还有旬度缴准),资金利率往往在18日前后达到高位,20日之后趋于回落,之后则是跨月/跨季冲击。 (2)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亦有明显的季节性,通常季末较多,年底甚至有“突击花钱”的倾向,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均有此特征。 具体到日期来看,基本均集中在下旬,特别是月末3日最为集中。当然亦有少数特例,2017年5月2日、2017年12月1日公开市场操作公告均表示上月月末财政支出较多,流动性总量处于适中/较高水平,当日不开展公开市场操作。2018年2月11日则是春节、CRA有关。 (3)政府债券发行 国债和地方债发行募集资金均会直接进入国库,从而回收流动性,因而政府债券集中发行时对资金面的扰动往往比较大。 从2017年以来公开市场操作公告来看,三季度提及“政府债券”、“地方债”次数最多,这与政府债券特别是地方债集中在三季度发行有关。月内分布来看,规律并不明显,18日前后稍多一些。 可以看到,政府债券集中发行时,虽然多数时间央行会加大公开市场投放进行对冲,但资金利率难免会受到一些扰动。 1.3.月末财政支出的钱去哪了? 1月27日开始连续三个工作日公开市场交易公告提到“财政支出大幅增加”,注意到这也是首次提到“大幅”,但令市场困惑的是,资金利率反而更加紧张(即使是大行也不充裕),对此当如何理解? 对此我们可以有以下几种猜想: 猜想一:财政支出有时滞,资金未及时流入银行间 这种情况确实有理论上的可能性,但要考虑到以下两点:一是财政存款只要离开央行账户(国库)即可进入银行间,无论其是否形成最终支出,因而即使有时滞一般不会太长;二是公开市场操作公告中“财政支出”相关表述鲜有月初提到,说明财政支出的影响确实主要影响月底资金面,1月27日即监测到财政支出大幅增加,但资金利率一直到29日依然紧张,显然不是时滞所能解释。 猜想二:财政支出规模未必很高 这里我们可以做一个粗略的估算,2017、2018年1月公共预算支出在1.3-1.4万亿,近两年政府性基金预算前两月累计支出规模在1.2-1.4万亿,因而合理估计1月全月财政支出(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约2万亿。假设财政支出均在下旬放款,则单日规模可达2000亿,如果集中在25日之后可能会更多,规模确实也不算少。 考虑到央行经理国库,对财政存款变动能够及时获取全面的信息,连续三日提到“财政支出大幅增加”,说明财政支出确实达到了相当的规模。 注意到,从财政支出数据和公开市场公告来看,1月其实并非通常的财政支出大月,那么为何财政支出规模大幅增加? 我们推断可能是前期特别国债、专项债资金加快下拨使用有关。 2020年新增专项债3.75万亿、特别国债1万亿,专项债和特别国债基本在三季度发行完毕,但不少地区由于项目准备不充分,实际使用进度偏慢。为此,财政部于7月、11月两次发文督促加快地方债资金使用,同时允许及时调整用途。2020年12月29日,财政网报道“年底前确实难以用完的资金和抗疫特别国债预留机动资金,按规定结转至下年使用” 。 财政收支数据亦有体现:2020年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收支状况均好于年度预算,特别是政府性基金最为明显,土地出让走强带动基金收入增长10.6%(预算-3.6%)、基金支出增长28.8%(预算38%)。2020年政府性基金收支缺口2.45万亿,而融资规模4.75万亿(3.75万亿专项债+1万亿特别国债),虽然有收入超预期增长带来约1.2万亿的增量贡献,支出偏慢的问题确实存在,而且确实有一定的空间。2020年年底我们也看到多地督促加快地方债支出进度。 猜想三:央行回笼太多 1月27日、28日连续回笼1000亿元、1500亿元,此前两个工作日也都是大幅净回笼。那么,是否可能是央行回笼较多,从而流动性比较紧张? 我们整理了2015年以来各月月末央行净投放(不含降准)情况,可以发现月末几个工作日净回笼的情况略多,但幅度通常不会太大,至少本次净回笼幅度并不算小。而如果单看1月,除了2018年1月由于CRA操作出现大规模回笼之外,其余年份资金回笼规模均小于2020年1月。 猜想四:流动性需求相当旺盛 前面一直讨论的是基础货币供给,可能还有需求方面的原因。 随着国内经济恢复,实体融资需求继续保持强劲,部分银行信贷额度已出现紧张,贷款派生存款从而显著增加准备金需求。BCI指数显示,中小企业经营状况还在继续改善。近期票据利率快速攀升,与同业存单利率明显背离,显示企业融资需求旺盛,银行可能在卖出票据腾挪信贷额度。此外,1月15日孙国峰司长答记者问中也提到,“目前经济已经回到潜在产出水平,企业信贷需求强劲,货币信贷合理增长,说明当前利率水平是合适的” 。 春节前现金投放增多。通常而言春节前现金大量投放、春节后回笼,疫情确实会改变居民支付习惯,但现金投放回笼规律短期难以扭转,例如2020年9月国庆节前现金投放增幅依然可观,“就地过年”、疫情防控升级只是会减少其幅度。 从以往规律来看,目前基本已处于春节现金投放高峰期:(1)公开市场操作公开来看,2018、2019、2020年春节前均提到“现金投放”,分别提前17天、7天、10天;(2)此前春节前央行往往会进行14天逆回购;(3)2016年1月19日央行表示“当前已进入春节现金投放高峰期” (除夕2月7日,提前19天),此前有报道“历经16天的全辖共同努力,2017年1月26日,工行山东分行营业部净投放现金13.86亿元,圆满完成春节现金投放工作”。 综合来看,现金投放高峰可能在春节前半个月左右开始,上周的资金面紧张可能也与此有关。 此外还有一个可能的渠道来自外汇。近期外汇市场有以下变化值得关注:一是人民币升破6.5,同时美元指数反弹;二是银行结售汇差额明显增加;三是中央银行外汇占款明显下降。 对此有以下两种可能的情况:一是企业和居民结汇意愿增加(1月22日外汇收支发布会有提到),银行结售汇差额上升,与此同时央行可能并未购入外汇投放人民币,这种情况下银行存款增加从而增加准备金消耗;二是近期出台一系列宏观审慎政策鼓励外汇流出,从而导致外汇占款下降和货币回笼。无论是哪种情况,外汇市场可能也是银行体系流动性的重要扰动因素。 1.4.总结 财政收支影响银行间流动性的渠道主要是财政存款,最准确的口径是央行资产负债表中的政府存款科目。 理论上财政存款的变动均会影响银行体系流动性,但变动较大、数据可跟踪的主要有三个渠道:缴税、月末财政支出、政府债券发行。而且这三种渠道都有各自的特征和规律。 月末财政支出大幅增加,而银行间流动性持续紧张。我们认为,财政支出时滞并非主要原因,财政支出规模可能也不少,可能的原因是央行回笼较多,同时流动性需求强劲。流动性需求来源可能有两=三个:一是信贷需求旺盛,二是春节前现金投放,三是资本流动带来的干扰。 综合而言,资金面极度紧张之时央行并未进行呵护,表明货币政策可能顺势收紧流动性,从金融杠杆、信用事件冲击等角度来看当前央行前期流动性支持的必要性在下降,可能处于逐步退出的过程。当然,从稳就业、稳杠杆角度来看,利率预计也不会太高。 如果我们的判断准确,2月第一周资金面会有一定程度改善,一方面是财政支出影响转弱,另一方面一月开门红结束,信贷需求有所回落。当然因为临近春节,资金利率即使回落预计波动还是难免。 展望春节后,我们认为季节扰动以外,整体资金利率中枢建议按照去年8月15日之后的水平进行估计,除非基本面有进一步过热的表现,否则即使资金利率波动难免,但是中枢不会超越去年8月15日之后的水平。还是那句话,不以松喜,不以紧悲。 我们维持市场利率上有顶下有底的区间判断,十年国债预计3%-3.35%,十年国开预计3.5%-3.85%,建议市场继续关注票息的安全边际作为把握宏观节奏的前提。 1.5.市场点评:资金面持续收紧,长债收益率先上后下 本周央行公开市场全口径净回笼2300亿元,资金面持续收紧。周一,央行开展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当日逆回购到期20亿元,公开市场零回笼零投放;周二,央行开展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当日逆回购到期800亿元,公开市场净回笼780亿元,资金面收紧;周三,央行开展18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同时 2800亿元逆回购到期,当日实现净回笼1000亿元,资金面持续收紧;周四,央行开展了10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有2500亿元逆回购到期,当日实现净回笼1500亿元,资金面保持收紧;周五,央行开展了10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有20亿元逆回购到期,当日实现净投放980亿元。 受资金面紧张、央行马俊讲话、SLF加息传言扰动等影响,本周长债收益率先上后下。周一,公开市场零投放零回笼,资金面全天紧张,长债收益率明显上行;周二,资金面全天收紧,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马俊发布关于货币政策应适度转向的观点,长债收益率明显上行;周三,资金面持续收紧,长债收益率小幅上行;周四,央行继续缩量逆回购投放,资金面非常紧张,长债收益率大幅上行;周五,公开市场净投放980亿,央行报警SLF加息传言,长债收益率大幅波动,收盘整体下行。 一级市场 根据已公布的利率债招投标计划,从2月1日至2月7日将发行10支利率债,共计2259.24亿元,其中地方政府债2支。 二级市场 本周长债收益率先上后下。全周来看,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6BP至3.18%,10年国开债收益率上行8BP至3.59%。1年与10年国债期限利差收窄17BP至50BP,1年与10年国开债期限利差收窄24BP至74BP。 资金利率 本周央行公开市场全口径净回笼2300亿元,资金面持续收紧。银行间隔夜回购利率上行88BP至3.33%,7天回购利率上行81BP至3.16%;上交所质押式回购GC001上行244BP至5.43%;香港CNHHibor隔夜利率上行130BP至3.77%;香港CNH Hibor7天利率上行82BP至3.24%。 本周央行公开市场全口径净回笼2300亿元,下周有3840亿元逆回购到期。 实体观察 1、中观行业数据 房地产:30大中城市商品房合计成交333.88万平方米,四周移动平均成交面积同比增长55.1%。 工业:南华工业品指数2578.96点,同比上升11.30%。 2、通胀观察 上周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环比上升0.64%;生猪出场价环比下降5.23%。 国债期货:国债期货价格小幅下跌 利率互换:短期上行,中长期下行 外汇走势:美元指数小幅回升 大宗商品:商品价格震荡调整 海外债市:美债收益率回落 风险提示 风险提示:疫情超预期扩散,经济走势超预期,政策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