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的缓解及跨省团队游放开,旅游市场逐步回暖,业内公司开启“抱团模式”。 三特索道(002159)8月3日晚间发布公告,已与凯撒旅业(000796)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整合双方景区资源、渠道资源、宣传资源,深入开展线路研发、流量导入、在线销售等业务合作,以期形成长期共同发展关系,获得社会效益和品牌回报。 三特索道主要从事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和运营,景区资源优势明显,目前掌握的旅游项目资源分布在陕西、贵州、海南、湖北、江西、浙江等9个省份,除传统的索道业务外,公司还打造了十多个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凯撒旅业作为旅游综合服务商,以渠道营销和旅游目的地服务和运营能力见长,目前在北京、香港、澳门、上海、广州、成都、沈阳等口岸及核心商业城市设有50多家分子公司。 根据合作协议,本次双方将开展产品及业态升级、游客流量导入及二次消费转化、个性化高品质定制服务研发、会员私域流量运营等方面的深入合作。 凯撒旅业下属全资子公司北京凯撒国际旅行社将围绕三特索道海南南湾猴岛、贵州梵净山、克什克腾自驾休闲旅游区、湖北东湖海洋乐园、湖北南漳春秋寨、湖北崇阳浪口温泉度假区、湖北保康九路寨等景区资源进行整合,研发推出网红打卡、新海岛度假、户外新玩法、芳华驿站等各精品旅游线路;双方充分利用线上线下资源,对精品线路进行营销推广,凯撒旅游将协助进行会员流量导入,带动三特索道旅游产品销售;与此同时,三特索道旗下景区门票、索道缆车、住宿产品将采取资源置换的形式,与凯撒旅游联合开展品牌宣传、活动推广及在线销售等业务合作。
疫情之下,携程卖力直播、途牛濒临退市……整个OTA行业面临巨大不确定性之际,从“种草”笔记起家、曾在去年8月份遭遇下架处罚的小红书似乎发现了新商机? 日前,小红书宣布,获得民宿平台小猪短租的入驻,已为其打通民宿预定入口。未来,还将为入驻小红书的品牌民宿提供管理系统、内容运营、直播带货等全方位的服务。 早在今年3月份,小红书宣布和民宿公寓管理系统“订单来了”达成合作,200多家民宿品牌入驻小红书,并开通直接预订功能。4月份,小红书推出的“RedCity城市计划”首站落户湖州,对当地文旅资源进行全方位推广。5月份,小红书发布《2020端午小红书旅游趋势报告》,6月份,小红书在上海、广州、西安、成都4座城市及周边发起“种草周边游”直播…… 种种迹象显示,多次转型未果的小红书,又把目标瞄向了旅游业。 从“垂类电商”来看,近两年,得物APP“黑马般”的出现,获得了更多年轻人的青睐。而且,随着免税牌照的陆续发放,包括小红书在内,主打美妆品类的跨境电商也很难再提高估值。因此,不论是一级市场融资还是二级市场融资,小红书都迫切需要一个新故事。 新进者是否还有机会? 不论是主动为之还是被动为之,小红书对旅游业的试水已然是进行时。 对此,景鉴智库创始人周鸣岐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旅游赛道显然是一个非常红的红海了。小红书做旅游,初期靠现有流量的转化肯定能跑出一些经营业绩,获得一定的变现,但长期来看,现有客群的老本吃光后就会出现瓶颈,增长就会快速放缓。” 记者查看小猪短租在小红书上的账号发现,截至目前,其账号“小猪民宿”的粉丝为1.5万,不到资历更浅的民宿平台“花筑旅行”3.2万粉丝的一半,也远不如小红书上一些素人账号的粉丝量。以2B的标准看,对于小猪短租这样的体量而言,这些粉丝聊胜于无,但应知足。毕竟今年3月26日,LV将自己入华以来的首场直播选在了小红书,1个多小时的直播,观看人数也不过1.5万人。 值得一提的是,小猪短租最新一轮融资时间与小红书相差无几,发生在2018年10月份,领投方是阿里系的云峰基金,融资额也是3亿美元。 近两年均未再融资的2家“阿里系”企业,此番联手是抱团取暖还是兄弟合力,尚待时间检验。 不过,不论是美妆还是民宿“种草”,对于小红书这类平台而言,始终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防止虚假信息、恶意刷单?如何把控产品质量? “民宿的品质参差不齐,缺乏像星级酒店这样的标准化体系,在卫生、配套、服务等很多方面存在硬伤。小红书的受众大都是年轻人,易冲动消费,但就像消费者无法从直播视频里看出奢侈品的真假一样,消费者也看不出床单干净与否。拍摄的角度加上各种滤镜的效果,可能让民宿看起来很美好,消费者实际到那儿一看就是脏乱差。因此,未来可能会产生较多的纠纷,影响到业绩增长。”景鉴智库创始人周鸣岐表示。 事实上,在这方面小红书的教训已经足够深刻。 去年8月1日,小红书曾发布声明称:“小红书App近期在各大应用市场下架。小红书已对站内内容启动全面排查、整改,深入自查自纠,积极配合有关部门,促进互联网环境的优化与提升。” 旅游产业链“水深”难测 “内容驱动是非常重要的,但小红书做的不是一件新事,马蜂窝、穷游已经探索了从内容到订单这样一个流程,并且进行了商业化的探索。”北京联合大学在线旅游研究中心主任杨彦锋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不管是OTA平台还是线下的旅行社,他们都积累了一个非常强大的渠道体系,也是竞争壁垒之一。这么多年来,线下旅行社为什么能够很好地与线上的这些OTA平台共存?其实就是因为他们在某些区域往往有自己特有的渠道,拿到的价格可能比OTA平台还低很多。但是小红书作为一个新入局者,对行业完全陌生无根基,很难去切渠道资源,只能成为一个流量转化的电商中介平台。如果没有自有渠道,成本、品控、利润都会存在问题。”周鸣岐表示。 在质量不保证,价格不优惠的情况下,即便是当下最火的“直播”带货,恐也力有不逮。 周鸣岐表示:“直播是企业暂时性或者短期性的一种促销手段。从不长的历史来看,网红经济的寿命都不长久。直播确实可以利用自身的流量,无论是知名BOSS还是网红,或许会产生很好的带货效果,但最终还是要回归商业模式和产品本身。” 来自小红书的数据显示,“出行”笔记已在小红书平台上跃居第二,仅次于美妆。“小红书从奢侈品起家,成功圈了一批轻奢生活用户,而旅游也是一种时尚消费。所以小红书‘种草记’里面肯定会有旅游一席之地。”杨彦锋表示。 因此,不论旅游业有多么“红海”和“难测”,从逻辑和现实而言,小红书也的确需要拼力一搏。 天眼查数据显示,小红书2018年报告中,参保人员为808人。截至2020年6月29日,参保人员数量又从715人,降为666人。2020年7月21日,公司两位创始人瞿芳与毛文超,同时进行了股权出质。
疫情之下,携程卖力直播、途牛濒临退市……整个OTA行业面临巨大不确定性之际,从“种草”笔记起家、曾在去年8月份遭遇下架处罚的小红书似乎发现了新商机? 日前,小红书宣布,获得民宿平台小猪短租的入驻,已为其打通民宿预定入口。未来,还将为入驻小红书的品牌民宿提供管理系统、内容运营、直播带货等全方位的服务。 早在今年3月份,小红书宣布和民宿公寓管理系统“订单来了”达成合作,200多家民宿品牌入驻小红书,并开通直接预订功能。4月份,小红书推出的“RedCity城市计划”首站落户湖州,对当地文旅资源进行全方位推广。5月份,小红书发布《2020端午小红书旅游趋势报告》,6月份,小红书在上海、广州、西安、成都4座城市及周边发起“种草周边游”直播…… 种种迹象显示,多次转型未果的小红书,又把目标瞄向了旅游业。 从“垂类电商”来看,近两年,得物APP“黑马般”的出现,获得了更多年轻人的青睐。而且,随着免税牌照的陆续发放,包括小红书在内,主打美妆品类的跨境电商也很难再提高估值。因此,不论是一级市场融资还是二级市场融资,小红书都迫切需要一个新故事。 新进者是否还有机会? 不论是主动为之还是被动为之,小红书对旅游业的试水已然是进行时。 对此,景鉴智库创始人周鸣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旅游赛道显然是一个非常红的红海了。小红书做旅游,初期靠现有流量的转化肯定能跑出一些经营业绩,获得一定的变现,但长期来看,现有客群的老本吃光后就会出现瓶颈,增长就会快速放缓。” 记者查看小猪短租在小红书上的账号发现,截至目前,其账号“小猪民宿”的粉丝为1.5万,不到资历更浅的民宿平台“花筑旅行”3.2万粉丝的一半,也远不如小红书上一些素人账号的粉丝量。以2B的标准看,对于小猪短租这样的体量而言,这些粉丝聊胜于无,但应知足。毕竟今年3月26日,LV将自己入华以来的首场直播选在了小红书,1个多小时的直播,观看人数也不过1.5万人。 值得一提的是,小猪短租最新一轮融资时间与小红书相差无几,发生在2018年10月份,领投方是阿里系的云峰基金,融资额也是3亿美元。 近两年均未再融资的2家“阿里系”企业,此番联手是抱团取暖还是兄弟合力,尚待时间检验。 不过,不论是美妆还是民宿“种草”,对于小红书这类平台而言,始终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防止虚假信息、恶意刷单?如何把控产品质量? “民宿的品质参差不齐,缺乏像星级酒店这样的标准化体系,在卫生、配套、服务等很多方面存在硬伤。小红书的受众大都是年轻人,易冲动消费,但就像消费者无法从直播视频里看出奢侈品的真假一样,消费者也看不出床单干净与否。拍摄的角度加上各种滤镜的效果,可能让民宿看起来很美好,消费者实际到那儿一看就是脏乱差。因此,未来可能会产生较多的纠纷,影响到业绩增长。”景鉴智库创始人周鸣岐表示。 事实上,在这方面小红书的教训已经足够深刻。 去年8月1日,小红书曾发布声明称:“小红书App近期在各大应用市场下架。小红书已对站内内容启动全面排查、整改,深入自查自纠,积极配合有关部门,促进互联网环境的优化与提升。” 旅游产业链“水深”难测 “内容驱动是非常重要的,但小红书做的不是一件新事,马蜂窝、穷游已经探索了从内容到订单这样一个流程,并且进行了商业化的探索。”北京联合大学在线旅游研究中心主任杨彦锋对记者表示。 “不管是OTA平台还是线下的旅行社,他们都积累了一个非常强大的渠道体系,也是竞争壁垒之一。这么多年来,线下旅行社为什么能够很好地与线上的这些OTA平台共存?其实就是因为他们在某些区域往往有自己特有的渠道,拿到的价格可能比OTA平台还低很多。但是小红书作为一个新入局者,对行业完全陌生无根基,很难去切渠道资源,只能成为一个流量转化的电商中介平台。如果没有自有渠道,成本、品控、利润都会存在问题。”周鸣岐表示。 在质量不保证,价格不优惠的情况下,即便是当下最火的“直播”带货,恐也力有不逮。 周鸣岐表示:“直播是企业暂时性或者短期性的一种促销手段。从不长的历史来看,网红经济的寿命都不长久。直播确实可以利用自身的流量,无论是知名BOSS还是网红,或许会产生很好的带货效果,但最终还是要回归商业模式和产品本身。” 来自小红书的数据显示,“出行”笔记已在小红书平台上跃居第二,仅次于美妆。“小红书从奢侈品起家,成功圈了一批轻奢生活用户,而旅游也是一种时尚消费。所以小红书‘种草记’里面肯定会有旅游一席之地。”杨彦锋表示。 因此,不论旅游业有多么“红海”和“难测”,从逻辑和现实而言,小红书也的确需要拼力一搏。 天眼查数据显示,小红书2018年报告中,参保人员为808人。截至2020年6月29日,参保人员数量又从715人,降为666人。2020年7月21日,公司两位创始人瞿芳与毛文超,同时进行了股权出质。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全球旅游业按下“暂停键”,各大旅游公司也不同程度遭受“创伤”。 如7月13日,西安旅游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告称,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亏损1600万元-2200万元,同比减少88.60%- 182.62%;7月14日,桂林旅游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告,预计亏损1.12亿元,去年同期盈利991.62万元。 港股方面,世纪城市国际于7月20日发布盈利警告称,截至今年6月30日之未,经审核综合管理账目所作初步审阅,预期其今年中期将亏损超3亿港币,而公司去年同期录得盈利6860万港币。 复星旅文于7月24日发布的盈利警告则显示,今年上半年,其度假村容纳能力同比下降约51%,营业额同比下降约43%,旅游目的地运营营业额同比下降约46%。公告还显示,截至今年6月30日,其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62亿元,未使用的银行贷款约22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银行贷款约18亿元。 在行业人士看来,疫情造成旅游行业分化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结构性机会。一些基础薄弱、模式存在瑕疵,亦或资金压力严峻的企业可能因此淘汰。但随着疫情逐步缓和,旅游行业逐渐复苏,头部企业将在疫情中获得更多市场机遇。 如复星旅文公告显示,预计截至今年7月31日,全球将有25家度假村重启,度假村容纳能力将恢复至不低于去年同期的35%;截至7月23日止的23天期间,旅游目的地运营之营业额同比实现增长。 据复星旅文相关负责人表示,“现在已进入传统旅游业暑期旺季,目前行业复苏迹象明显。如7月11日以来,三亚亚特兰蒂斯推出了夜场嘉年华,7月17日当日人次过万,充分显示出了旅游市场的良好恢复情况。而公司旗下的两个大型旅游目的地也将陆续如期开盘,其中太仓复游城已于7月18日开盘,丽江复游城预计于8月底首期开盘。接下来,复星旅文还将持续采取措施控制成本和开支,继续努力推动营业恢复。”(刘礼文)
签约民宿平台、发力直播+旅游,“种草社区”小红书把流量变现的探索放在了旅游业。然而,前有OTA老玩家携程、飞猪、去哪儿网,后有马蜂窝内容生态的竞争。改革与阵痛之间,小红书究竟何去何从? “直播”打通旅游? 6月中旬,小红书与平台内旅游博主发起“端午种草周边游”直播活动,一同参与的还有旅游博主、文旅局局长和民宿主,范围涉及上海、广州、成都、西安等城市。 众所周知,今年的特殊时刻让旅游业不可避免的受到波及,营收锐减、亏损暴增,似乎成为众多旅游企业的常态。而作为旅游业对困境的探索,云旅游、云直播的丰富内容也在温暖着行业寒冬。 足不出户的云旅游能成为主流吗?在一位资深旅游业内人士看来,疫情期间,云旅游重塑了行业业态,但从长远来看,旅游业作为一个涵盖出行、购物、住宿等产业协同的行业,直播游从线上流量到线下的变现其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切发明都是基于人感官触觉的延伸。注重内心真实感受的旅游出行不得已搬到线上,单纯的感官刺激或许难以满足旅行的内心体验。 软银投资的在线旅游平台GetYourGuide的COO Tao Tao曾表示,旅游运营商在特殊时期推出这项在线体验,有助于在旅游封锁期间保持和部分客户的联系,但如果真的要论在线服务,虚拟旅游的项目恐怕很难和在线影视媒体服务Netflix或网游服务抢夺消费者的心智。 硬伤“犹在” 在体验经济的时代,有价值、口碑式的分享是企业流量提升的第一步,也正因如此,作为“种草”社区小红书以UGC内容俘获不少用户。 7月22日,小红书称,目前月活跃用户已超1亿。 依托于自身的流量平台,小红书“破圈”旅游迈出了流量变现的第一步。但过于单一的用户群体依旧是其入局旅游的硬伤,相关数据统计显示,在性别分布上,小红书男性用户仅占总用户的12.7%。 “种草”的社区性质怎样打造旅游业的原生内容?援引小红书《2019 年小红书社区趋势报告》,美妆、出行、时尚、文化娱乐和美食类内容位列小红书社区内容生态前五位。相比垂直旅游平台马蜂窝而言,旅游业UGC内容的薄弱依旧是其发展短板。 另一方面,原生内容质量的把控依旧限制着社区生态的发展。创立6年之后的现在,上亿级别的月活跃用户让其独霸一方。然而,从小红书本身内容来看,自2019年被下架之后,尽管其一再严格审定内容质量,严厉打击代发刷量,但离其恢复原本健康内容生态还有一定距离,据多家媒体报道,小红书大量“种草”笔记涉及虚假内容,而直到现在,在百度、qq搜索小红书代写代发依旧会出现不少相关信息及入口。 (图片摄制于2020年7月23日) 此外,企查查信息显示,小红书主体公司“行吟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的企业风险中,绝大部分则是因“发布虚假信息”而受到的处罚。 流量与质量 入局民宿成为小红书“破圈”旅游的另一落点。自牵手“小猪”平台后,首批入驻民宿超300家,据悉,未来将有超2000家精品品牌民宿入驻小红书。 实际上,以内容起家的小红书正陷入用户信任感缺失的尴尬处境中,而其在民宿“种草”生活方式的实践效果依旧待考。 凤凰网旅游在观察入驻小红书平台的民宿机构发现,让人眼花缭乱的民宿、景点、网红打卡地照片极易勾起我们对诗和远方的向往,但滤镜之下的民宿行业实则有另一副不为人知的面貌。 中国线上民宿发展报数据显示,民宿负面投诉中占比最大的是民宿服务,其次是民宿设施和环境,从房东经营时间来看,80%的房东经营时间不超过2年,其中1年以下的占比46.6%。 从以上数据看出,零散化、网络化的小规模经营模式或许用旅游达人口中的“小而美”来形容最合适不过。但剖开表象之后,房东经营民宿的经验尚浅、以及对专业能力及服务精神的疑问也成为民宿行业服务难以保障的原因。 “民宿平台没有一个明确的行业准则是造成行业乱象的直接原因,”景鉴智库创始人周鸣岐对凤凰网旅游表示,“线上与线下完全不是一回事儿,小红书在批量化入驻民宿平台时,其线上内容与线下体验并不能单一依靠“种草”短文或视频为主,至于民宿平台的真实性,还是有待考察,而这或将影响首批“被种草”游客的体验。 无疑,以民宿品牌入驻为代表的“种草”行为依旧将是小红书kol、koc的重头戏,而除去原生内容的建设,比起以民宿为代表的规模化进军,民宿平台质量的监督或许才是重中之重。 援引某短租平台客服介绍称,现在,若平台和商家之间,商家出现欺骗行为,平台也仅仅能相应降低商家的评分,情节严重的和商家协商解除合作。 对此,北京联合大学在线旅游研究中心主任杨彦锋向凤凰网旅游表示,“社交分享和算法分发的优势在于,若接入的(品牌)分发服务有瑕疵,算法将会对其排后而无法得到流量扶持。” 至于由此引发的法律方面,国家旅游局发布的《旅游经营者处理投诉规范》中明确规定,对于投诉,旅游经营者必须在12小时内做出受理决定,特殊情况下不应该超过24小时。 《旅游经营者处理投诉规范》称,目前中国还没有专门针对民宿旅游投诉的通道,消费者遇到民宿订购纠纷,依然应该选择向中国消费者投诉平台进行旅游维权投诉。对于现场与房主发生纠纷应该直接报警处理。 实际上,无论是OTA的携程、飞猪、去哪儿网,还是小红书对标内容建设的马蜂窝,线上旅游业在经过多年的发展之后,整个市场领域已经趋于稳定。对于新入局玩家而言,如何能在既有市场中分一杯羹,小红书道阻且长。
随着暑期出游旺季的来临,中国游客对旅游的关注度不断提升。7月以来,全国跨省旅游有序开放,北京市突发应急反应等级降至三级等众多政策利好逐步出台,也让人们对出游更有信心。 马蜂窝旅游大数据显示,今年暑期游客更希望寻找人少景美的小众目的地,乡村旅游成为人们的热门选择,7月以来马蜂窝平台上“乡村游”及其相关关键词的旅游搜索热度环比上涨184%。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发布通知,要求统筹做好乡村旅游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加快市场复苏有关工作。各级文旅部门将集中推出一批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涵盖亲子陪伴、健康养生、休闲度假等服务项目。马蜂窝旅游研究中心负责人冯饶介绍,小众乡村游目的地大多以户外活动为主,人员聚集较少,非常符合目前中国游客对“安心游”的需求。同时,近年来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不少乡村游目的地的旅游资源和服务能力都在不断提升,能够满足中国游客对于旅游品质的要求。 与此同时,游客对乡村旅游的认知也越来越深刻,不止于以往“农家乐”、采摘园、垂钓等旧式体验。“马蜂窝发现,以往游客关注的目的地可能主要集中在城市级别,但今年很多游客搜索或关注的目的地可以精确到区县甚至乡村。”冯饶说,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国游客积累了更多的旅行经验,也有了更明确的旅行诉求,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旅游业各层级开始重视线上营销,大家通过网络可以发现更多身边的美景。 马蜂窝日前发布的《2020年第二季度在线旅游资产指数报告》中,就首次关注了国内的区县级目的地。该报告显示,国内在线旅游资产指数(TPI)最高的5个区县分别为四川甘孜的稻城县、广西桂林的阳朔县、云南丽江的宁蒗彝族自治县、甘肃酒泉的敦煌市(县级市)和新疆阿勒泰的布尔津县。一些刚刚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游重点村的乡村所在区县TPI指数也出现大幅上涨,例如合肥长丰县TPI指数上涨743%,邯郸涉县TPI指数上涨628%。 冯饶分析,目前国内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面向全国游客,知名度较高的乡村,如稻城、宏村等,另一类是更倾向于周边游和休闲度假的乡村游目的地,如北京、上海等主要城市周边的乡村,和临近热门目的地的小众乡村。这些乡村如果能够在做好品质和服务的同时,注重线上内容的生产与营销,不断积累在线旅游资产,将有潜力吸引更广泛的旅游客群。例如,今年丽江玉龙县拉市海周边的乡村旅游热度迅速增长,7月中以来,搜索热度周环比上涨217%。 除了传统的农家乐之外,年轻游客也期望在乡村寻找更具特色的旅行方式。户外徒步、民俗文化和非遗体验都是年轻人喜爱的乡村旅游项目,房车露营、漂流和探洞则是今年新兴的旅游玩法。未来,随着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乡村玩法的不断创新迭代,乡村游也将迎来更多年轻的客群,为乡村旅游市场带来新的活力。
时隔近半年,跨省团队游终于重启,为文旅市场振兴注入“强心剂”。 继北京再度将应急响应级别调至三级后,7月20日,北京文旅局宣布恢复跨省跟团游。截至目前,已有北京、上海、山东等14个省份宣布开放跨省游。受到利好政策的影响,旅游企业的跨省游产品也迅速恢复,一些线下门店陆续恢复营业,各平台搜索量也再度攀升。 旅行社、旅游平台率先提振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7月14日晚发布的《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推进旅游企业扩大复工复业有关事项的通知》和《旅行社有序恢复经营疫情防控措施指南》,各地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可恢复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跨省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 携程集团数据显示,自15日起,部分跨省团队游和“机票+酒店”产品一上线就几乎被“秒光”,凸显消费者“求放飞”的心情迫切需要得到释放。携程预计,今年上半年约“积压”了10亿人次的出游需求有待释放;该平台上88%的用户在今年有跨省旅游意愿,有70%的用户称期待在跨境团队游恢复后尽快出游。 7月20日,北京宣布恢复跨省跟团游之后,携程方面提供的数据显示,北京游客搜索旅游产品的1小时瞬时搜索量环比增长了200%以上;飞猪平台上,跨省旅游商品数同比去年增长114%;进出港机票方面,去哪儿网数据显示,北京宣布应急响应级别“降级”后搜索量较前一日同时段相比也增长7倍。 携程、春秋、驴妈妈、同程、去哪儿、飞猪等旅游企业或平台也在积极筹备,根据各地疫情防控要求有序上线相关产品。去哪儿网总裁勾志鹏介绍,暑期游热度目前已回升至去年八成。随着北京跨省跟团游的恢复,国内大部分景区、酒店、交通等旅游产品将再度升温。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说,最新调查显示,今年第三季度我国居民出游意愿为80.22%,同比恢复九成左右。随着国内跨省游逐步放开,旅游消费和出游意愿将会进一步明显增长。 携程集团董事局主席梁建章坦言,一般来说,旅行社的收入构成中,出境游占比为50%,跨省游占比为40%,短途游仅占10%。此前,各地旅行社逐步恢复以本地游为特征的短途业务,但仍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跨省团队游及“机+酒”业务恢复为文旅市场振兴注入“强心剂”。据了解,自7月15日起,携程旗下7000多家门店大部分全线复工复产,开业率大增。 酒店、航空、景区等“应声而动” 正值暑期,也是传统的旅游旺季。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携程集团等统计,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7月至8月的暑期旅游季以全年约六分之一的时间,实现出游人次占全年出游人次的五分之一左右。上海财经大学教授何建民分析,跨省团队游重启将加快推进旅游休闲的生活性消费与旅游会展的生产性消费齐头并进,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酒店、交通、景区等多个旅游细分市场应声而动。华住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跨省游逐步放开意味着我国旅游市场的全面重启,休闲旅游及商务旅行市场将更快复苏,酒店业务也将持续回暖。7月中旬该集团旗下酒店入住率明显增长,已恢复至80%以上。 同程艺龙数据显示,7月15日同程艺龙平台上国内酒店创建间夜量同比增长超过了30%,创疫情暴发以来新高,最近一周国内酒店创建间夜同比增长稳定在20%以上,保持着强劲复苏势头。 春秋航空今年5月初起开通了47条国内航线,进入7月又新开通28条国内航线。相关负责人介绍,跨省团队游和“机+酒”产品的恢复对航空市场产生利好。 伴随跨省团队游恢复,国内景区接待游客量由不得超过最大承载量的30%调至50%。美团2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当周开始进入出游预订高峰期,一些热门限流博展馆和水乐园的门票将上演“一票难求”,至8月初将达到预订峰值。 旅企应在转型升级中构建核心竞争力 但市场能否出现大的变化,业内人士表示仍需观察。中青旅遨游认为,跨省游的开放一定会对暑期市场带来促进的作用,将有力地带动旅游业的进一步复苏,但是否会存在报复性反弹还需要进一步观察。戴斌也认为,当前市场恢复需要有一个过程。如果疫情防控不出现大的反复,相信到“十一”整个市场就可能会恢复到去年同期的水平。 业界分析,自1月下旬团队游暂停至今已有近半年时间,人们的旅游消费习惯已发生改变。旅游业正面临疫情防控常态化、消费需求品质提升、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多期叠加。各省市、各市场主体应顺应需求变化,推进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从业界反馈看,首先,人们对出游安全性、私密性有了更高的要求。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显示,在不久前的端午假期,全国有81.7%的受访游客预约旅游,比重较今年“五一”假期又有提升。同程国旅境内游首席执行官周中伟预计,跨省团队旅游的恢复将推高定制产品需求,人们对高品质小团需求更大。 “旅行社为游客提供定制服务,帮助游客完成行程中机票、酒店、景区的等相关环节预订预约,以团队游的价格为游客带来实惠;但游客实际出行过程中,又主要以自由行的形式更自主悠闲地完成旅游行程。这样的‘旅游远程管家’或将成为旅行社转型发展的方向之一。”一位资深旅行社区域负责人分析。 其次,今年亲子团队游、研学游客群体表现将相对谨慎一些。携程面向其用户的最新调查显示,影响游客跨省游意愿的关键因素中,有74.6%的用户选择了“一些省市倡导广大师生和家长原则上不出省”。 再次,与往年暑期长线游占比更高不同,今年“本地人游本地”为特色的近程旅游仍然是暑期旅游市场重要组成部分。戴斌说,今年春节、清明节、劳动节和端午节四个假日旅游市场的数据显示,游客更愿意以自驾的方式和家人一起,去欣赏近程的风景,去体验日常生活的美好,这其中就有很多商机。 戴斌指出,旅游企业应加强科技应用和文化创意,在转型升级中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若旅行社还是走传统线路、甚至不合理低价销售模式,靠游客的自费项目和购物返佣,甚至和商家串通搞强迫消费和欺诈消费的话,会被市场无情淘汰。” 与此同时,疫情防控仍不容忽视。何建民提醒,各地恢复跨省团队游,要做好防控设施与能力的充分储备;企业、游客、社区等要遵循科学和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