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真的要拿券商牌照!这对我们的投资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前天有一则传言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说是有消息人士表示,管理部门计划向商业银行发放券商牌照,有可能会率先从商业银行里面找两家出来试点。当时投资圈都炸锅了,一时之间还不敢相信这个消息的真实性,昨天晚上,证监会回应了传闻,说目前没有更多的信息需要向市场通报。发展高质量投资银行是贯彻落实资本市场发展决策部署的需要,也是推进和扩大直接融资的重要手段。关于如何推进,有多种路径选择,现尚在讨论中。不管通过何种方式,都不会对现有行业格局形成大的冲击。 那么这个事之所以引发了巨大的关注,就是因为四个字,混业经营,如果银行拿到券商牌照,就意味着他既是零售银行,也是投资银行,既能够揽储发放贷款,也能够做承销,搞对外股权投资,那这就有点意思了,一个在美国30年代就被严令禁止的东西,莫非要在咱们这起死回生了? 我们知道29年的大危机,说白了就是商业活动空前繁荣,那时候的大银行都是凭借雄厚的资本,一手揽储,一手投资,混业经营,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摩根银行,后来不断地信用扩张,加杠杆,酿成了巨大的金融危机,让经济陷入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萧条当中,在1933年,美国出台了格拉斯斯蒂尔法案,严格限制了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的边界,禁止了混业经营。庞大的摩根银行也被一分为二,商业银行部分变成了摩根大通,投资银行部分变成摩根斯坦利,我们后来称之为小摩和大摩。 不过后来,好了伤疤忘了疼,慢慢的混业经营的限制就没那么紧了,一些全能银行也就逐渐出现,最具代表的就是德意志银行,简称德银,他就是既是能够揽储放贷的商业银行,也是欧洲第一大投资银行,此外类似的还有英国汇丰银行,以及美国花旗银行,不过这几家银行在次贷危机中也全都遭遇重创。要不是迪拜投资注入资产,花旗还差点破产。 在咱们国家,混业经营这块,还真是没怎么太在意,很多银行也都拥有自己的证券公司,比如一个集团下,并行的银行与券商,招商银行(行情600036,诊股)和招商证券(行情600999,诊股),这都是招商集团旗下的金融机构,类似的还有,平安银行(行情000001,诊股),平安证券,中信银行(行情601998,诊股),中信证券(行情600030,诊股),还有银行下面直接或者间接控股的券商,中国银行(行情601988,诊股),中银证券(行情601696,诊股),工行和工银国际证券,建设银行(行情601939,诊股)和建银国际证券,交通银行(行情601328,诊股)和交银证券,甚至国开行都有自己的券商叫做国开证券,也有一些是中资机构跟一些国际大行合作的,比如德意志银行进入中国就组建了中德证券,还有瑞银证券,汇丰前海证券等等。 这其中,有的是集团下的两个业务,有的是直接控股,有的是间接持有,反正都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过这些银行系控股的券商,大部分都不敢做的太大,也不能进行资本和资源的输送,还是对于混业经营有一定的戒备。发展受到限制。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管理问题,从属关系的银行归银保监会管辖,而证券公司又归证监会管,所以很多事说不清楚。也就不方便操作。相对来说,一个金融集团下面的既有银行也有券商业务的,展业更方便一些。 那么这次要给银行发券商牌照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想打造一个超级投资银行,更多的应对金融开放的需要,因为国际上全是航空母舰,所以我们也必须有一艘大船。现在我们银行的体量足够大,但券商发展不足,所以给银行发券商牌照,让混业经营,带动投资银行发展。 这会对市场造成怎样的影响呢? 首先,对券商肯定是利空,银行的资本更雄厚,客户也更多,还有很多产品上的优势,所以如果商业银行拥有券商牌照,非银行系券商就会比较尴尬。 其次,对于市场肯定是好事,混业经营,会让储蓄搬家,银行的钱,更多会流入到投资领域,之前我们就说,未来的重大战略就是改变债权融资,大力发展股权融资,让资金不再流入房地产,而更多关注股权投资,那么现在混业经营,就又为银行打开了一条通路。更多的资金也会流入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私募股权,并购,上市,资产整合都会更加活跃。 第三,要控制风险,太多资金流入市场,股市也容易形成泡沫。特别是一些金融衍生品,跟零售银行相连,很可能会造成金融风险。金融危机之后,全能银行的代表德银,也经常爆出巨亏的消息。主要就是防火墙没处理好。 不过这些改变应该也是潜移默化的,也需要银保监会和证监会在监管上做到协调一致,所以很多事也并非那么简单,不会一蹴而就,但混业经营,应该是未来金融的一个重要方向。这其实政策意图已经十分明显,就是刚才说的,要抑制传统银行的靠放贷的生意模式,不能让他们光吃利差,否则钱就都流向房地产了。要想办法让他们做点高层次的金融创新,更多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在兵法里叫做围城必阙,不能赶尽杀绝,在全面打压传统银行业务,让金融让利的同时也要给他们留个出口,让他自己寻求改变,逼着银行们从现在的固有模式中突围。
“证监会有可能向商业银行发放券商牌照”的消息传开后,有的股民热烈地期盼道:银行入场,中国股市终于可以去散户化了!也有些股民一脸不解:拿存款人的钱去炒股,真的好吗? 一般人想到银行就俩字:有钱!想到券商也是俩字:炒股! 所以,看到银行+券商的组合,才会有上面的误会:中国最有钱的机构要来炒股了。 其实,炒股的是基金公司,券商只是负责开户。所以,银行拿下券商牌照,不是下场炒股的,这背后,是一盘大棋,一张徐徐拉开的大幕。 为何不给银行发券商牌照? 现在为何要给银行发券商牌照?先要了解,之前为何不给银行发券商牌照。 在黄达教授编著的《金融学:货币银行学》一书中,对此作了详尽的介绍,一言以蔽之,上世纪90年代,银行经营证券业务出了风险。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银行业务非常单纯,不存在分业、混业问题。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四大国有银行纷纷设立证券营业部,开始了混业经营。 但与德国等发达国家的综合经营强调“防火墙”机制(股东层面混业,经营层面隔离)不同,当时我国四大行的混业是真正的“混在一起”,资金调度实质上是一个锅里吃饭,决策则是领导说了算,不同业务之间缺乏防火墙,很快就产生了大量的风险: “从1992年下半年开始,社会上出现了房地产热和证券热,银行大量信贷资金流入证券市场和房地产市场。这不仅造成股市的剧烈波动和一系列违规事件的发生,而且使商业银行损失惨重,呆账、坏账激增,加大了金融领域的系统性风险。” 在这种情况下,1995年颁布的《商业银行法》明确了严格的分业经营原则,要求商业银行不得从事证券经营业务,一直延续至今。 问题是,从国际趋势看,混业是主流。 德国、瑞士等国家一直是混业经营状态;美国吸取大萧条的教训,在上世纪30年代确立了分业经营原则,英国、日本效仿,但上世纪90年代,为提高商业银行竞争力和金融业活力,美国和日本等国家相继解除禁令,默许甚至鼓励大中型银行的混业经营,允许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相互渗透、充分竞争。 可见,并非混业经营从根子上容易出风险,更多地要看能不能正确地“混业”。 当前,随着我国金融机构治理机制的提升,防火墙问题不再是障碍,顺应行业发展趋势,混业经营自然被提上日程。 券商航母,离不开银行 任何变革都是有成本的。所以另一个问题是,既然已经如此了,券商的业务自有券商来做,保持现状不好吗?为何一定要让银行掺和进来呢? 在不少人看来,给银行发券商牌照,是出于对银行的偏爱。真相是,要打造能与国际巨头匹敌的“券商航母”,由银行来做胜率更大。 各类金融业务,无论是批发贷款还是投资银行,做的都是风险管理的生意,或分散风险,或转移风险,或对冲风险。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与风险打交道,难免被风险反噬。各类金融机构中,只有银行的抗风险能力最强,在央行的救助责任之下,银行几乎拥有“不死金身”,而其他金融机构,很容易在时间的长河中落水退场。 所以,打造券商航母,背靠银行,更容易“剩者为王”。 以美国为例,次贷危机之前,高盛、摩根士丹利、美林、雷曼兄弟、贝尔斯登等五大独立投行叱咤华尔街,风头和影响力与花旗银行、美国银行等银行巨头相比不遑多让。 2008年,在次贷危机冲击下,五大投行摇摇欲坠。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相继破产倒闭,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并购,高盛、摩根于2008年9月21日被批准改组为银行控股公司,方才逃过一劫。 正因为此,有人讲2008年金融危机几乎消灭了独立投行,催生了全能银行主导金融体系时代的到来。此言不虚。 就中国而言,商业银行一直是金融体系的压舱石。2019年,国内133家券商,总资产7.26万亿元,仅为银行业总资产的2.5%;净利润1231亿元,也仅为商业银行净利润的6.2%。 只有背靠银行,才能算是航母。 银行不是来做鲶鱼的 还有人讲,银行进入证券行业,会带来鲶鱼效应,刺激证券行业经营效率的提升。问题是,银行这么大体量,可不是来做鲶鱼的,杀鸡不用宰牛刀。 银行入局,着眼点在于直接融资,在于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比如,老大难的问题——投贷联动。 投贷联动,将股权投资和银行贷款结合,能发挥“1+1>2”的效果。但投贷联动,需整合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分业经营下的商业银行根本做不到得心应手。 最大的难题是退出问题。投贷联动,讲究“以投补贷”,用投资收益弥补贷款风险损失,但要获得股权投资收益,项目退出是大前提。 对银行而言,只有补齐了券商牌照,前期投贷联动,后期上市辅导,一条龙服务,IPO退出有望,整个业务才能“活”起来。 当前,国内大中型企业杠杆率高企,投贷联动能助其降杠杆;中小企业贷款无门,投贷联动助其获得贷款机会,可谓恰逢其时。 更重要的是,对银行而言,获得券商牌照后,有能力涉足资本市场,还能反过来带动企业深度参与资本市场。 企业的价值创造,存在两个市场: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商品市场中,企业靠销售商品和服务获得营业收入,销售的是过去和现在;资本市场中,企业靠发展前景和预期进行股权融资,销售的是未来。 银行所在的信贷市场,强调还本付息,看重营业收入,聚焦企业在商品市场中的经营;而随着银行获取券商牌照,有能力帮助企业在资本市场卖个好价钱,自然也会引导企业更多地参与资本市场,通过股权融资补充发展资金。 更多地企业参与到股权市场,直接融资也就起来了。 大幕开启 最后一个问题,银行获得券商牌照,对股票市场有何影响? 就股票市场而言,券商的主要作用有三个,一是帮助投资者开户,向股市输送资金;二是帮助企业IPO,向股市输送上市标的;三是撰写研究报告,影响市场情绪。 就这三点看,券商既是股市的资金入口和上市公司入口,又能左右市场情绪,理应在资本市场中呼风唤雨。 但问题是,券商虽然掌握着资金入口,却不掌握资金;虽然为企业提供IPO服务,却从未深度参与过企业的经营发展。所以,中国的券商,在资本市场并没有太强的存在感。 银行就不同了,银行既是市场中最大的金主,又是绝大多数企业最依赖的金融伙伴,银行入局后,既有能力改善股市的资金面,又有能力改善股市的基本面,自然能给A股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当然,就A股市场而言,仅仅是注入一些活力是不够的。 好在,这几年,从科创板推出、注册制改革,到严打财务造假、严打操纵股价,再到各种措施鼓励长期资金入市…… 一点一点的利好累积,市场正发生着根本性的改变。我们也许觉察不到,只因我们身在其中。 当前,资本市场新一轮的发展大幕也已经拉开。大家不要以为这只和股民相关,很多人魂牵梦萦的风口,就在这大幕之下。 参考资料: 1、黄达,《金融学:精编版:货币银行学:第5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2、刘元庆,《信贷的逻辑与常识》,中信出版社,2016.
“证监会有可能向商业银行发放券商牌照”的消息传开后,有的股民热烈地期盼道:银行入场,中国股市终于可以去散户化了!也有些股民一脸不解:拿存款人的钱去炒股,真的好吗?一般人想到银行就俩字:有钱!想到券商也是俩字:炒股!所以,看到银行+券商的组合,才会有上面的误会:中国最有钱的机构要来炒股了。其实,炒股的是基金公司,券商只是负责开户。所以,银行拿下券商牌照,不是下场炒股的,这背后,是一盘大棋,一张徐徐拉开的大幕。为何不给银行发券商牌照?现在为何要给银行发券商牌照?先要了解,之前为何不给银行发券商牌照。在黄达教授编著的《金融学:货币银行学》一书中,对此作了详尽的介绍,一言以蔽之,上世纪90年代,银行经营证券业务出了风险。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银行业务非常单纯,不存在分业、混业问题。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四大国有银行纷纷设立证券营业部,开始了混业经营。但与德国等发达国家的综合经营强调“防火墙”机制(股东层面混业,经营层面隔离)不同,当时我国四大行的混业是真正的“混在一起”,资金调度实质上是一个锅里吃饭,决策则是领导说了算,不同业务之间缺乏防火墙,很快就产生了大量的风险:“从1992年下半年开始,社会上出现了房地产热和证券热,银行大量信贷资金流入证券市场和房地产市场。这不仅造成股市的剧烈波动和一系列违规事件的发生,而且使商业银行损失惨重,呆账、坏账激增,加大了金融领域的系统性风险。”在这种情况下,1995年颁布的《商业银行法》明确了严格的分业经营原则,要求商业银行不得从事证券经营业务,一直延续至今。问题是,从国际趋势看,混业是主流。德国、瑞士等国家一直是混业经营状态;美国吸取大萧条的教训,在上世纪30年代确立了分业经营原则,英国、日本效仿,但上世纪90年代,为提高商业银行竞争力和金融业活力,美国和日本等国家相继解除禁令,默许甚至鼓励大中型银行的混业经营,允许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相互渗透、充分竞争。可见,并非混业经营从根子上容易出风险,更多地要看能不能正确地“混业”。当前,随着我国金融机构治理机制的提升,防火墙问题不再是障碍,顺应行业发展趋势,混业经营自然被提上日程。券商航母,离不开银行任何变革都是有成本的。所以另一个问题是,既然已经如此了,券商的业务自有券商来做,保持现状不好吗?为何一定要让银行掺和进来呢?在不少人看来,给银行发券商牌照,是出于对银行的偏爱。真相是,要打造能与国际巨头匹敌的“券商航母”,由银行来做胜率更大。各类金融业务,无论是批发贷款还是投资银行,做的都是风险管理的生意,或分散风险,或转移风险,或对冲风险。“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与风险打交道,难免被风险反噬。各类金融机构中,只有银行的抗风险能力最强,在央行的救助责任之下,银行几乎拥有“不死金身”,而其他金融机构,很容易在时间的长河中落水退场。所以,打造券商航母,背靠银行,更容易“剩者为王”。以美国为例,次贷危机之前,高盛、摩根士丹利、美林、雷曼兄弟、贝尔斯登等五大独立投行叱咤华尔街,风头和影响力与花旗银行、美国银行等银行巨头相比不遑多让。2008年,在次贷危机冲击下,五大投行摇摇欲坠。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相继破产倒闭,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并购,高盛、摩根于2008年9月21日被批准改组为银行控股公司,方才逃过一劫。正因为此,有人讲2008年金融危机几乎消灭了独立投行,催生了全能银行主导金融体系时代的到来。此言不虚。就中国而言,商业银行一直是金融体系的压舱石。2019年,国内133家券商,总资产7.26万亿元,仅为银行业总资产的2.5%;净利润1231亿元,也仅为商业银行净利润的6.2%。只有背靠银行,才能算是航母。银行不是来做鲶鱼的还有人讲,银行进入证券行业,会带来鲶鱼效应,刺激证券行业经营效率的提升。问题是,银行这么大体量,可不是来做鲶鱼的,杀鸡不用宰牛刀。银行入局,着眼点在于直接融资,在于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比如,老大难的问题——投贷联动。投贷联动,将股权投资和银行贷款结合,能发挥“1+1>2”的效果。但投贷联动,需整合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分业经营下的商业银行根本做不到得心应手。最大的难题是退出问题。投贷联动,讲究“以投补贷”,用投资收益弥补贷款风险损失,但要获得股权投资收益,项目退出是大前提。对银行而言,只有补齐了券商牌照,前期投贷联动,后期上市辅导,一条龙服务,IPO退出有望,整个业务才能“活”起来。当前,国内大中型企业杠杆率高企,投贷联动能助其降杠杆;中小企业贷款无门,投贷联动助其获得贷款机会,可谓恰逢其时。更重要的是,对银行而言,获得券商牌照后,有能力涉足资本市场,还能反过来带动企业深度参与资本市场。企业的价值创造,存在两个市场: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商品市场中,企业靠销售商品和服务获得营业收入,销售的是过去和现在;资本市场中,企业靠发展前景和预期进行股权融资,销售的是未来。银行所在的信贷市场,强调还本付息,看重营业收入,聚焦企业在商品市场中的经营;而随着银行获取券商牌照,有能力帮助企业在资本市场卖个好价钱,自然也会引导企业更多地参与资本市场,通过股权融资补充发展资金。更多地企业参与到股权市场,直接融资也就起来了。大幕开启最后一个问题,银行获得券商牌照,对股票市场有何影响?就股票市场而言,券商的主要作用有三个,一是帮助投资者开户,向股市输送资金;二是帮助企业IPO,向股市输送上市标的;三是撰写研究报告,影响市场情绪。就这三点看,券商既是股市的资金入口和上市公司入口,又能左右市场情绪,理应在资本市场中呼风唤雨。但问题是,券商虽然掌握着资金入口,却不掌握资金;虽然为企业提供IPO服务,却从未深度参与过企业的经营发展。所以,中国的券商,在资本市场并没有太强的存在感。银行就不同了,银行既是市场中最大的金主,又是绝大多数企业最依赖的金融伙伴,银行入局后,既有能力改善股市的资金面,又有能力改善股市的基本面,自然能给A股市场注入新的活力。当然,就A股市场而言,仅仅是注入一些活力是不够的。好在,这几年,从科创板推出、注册制改革,到严打财务造假、严打操纵股价,再到各种措施鼓励长期资金入市……一点一点的利好累积,市场正发生着根本性的改变。我们也许觉察不到,只因我们身在其中。当前,资本市场新一轮的发展大幕也已经拉开。大家不要以为这只和股民相关,很多人魂牵梦萦的风口,就在这大幕之下。参考资料:1、 黄达,《金融学:精编版:货币银行学:第5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2、 刘元庆,《信贷的逻辑与常识》,中信出版社,2016.
银行让利1.5万亿元,不是要银行直接将每年经营的利润分配给企业,让银行自身单独掏腰包,硬是将银行每年财报之后的利润切一块给企业,而只是通过不同的渠道或方式来共同减少银行对实体企业的贷款利息及各种服务收费,事实上承担1.5万亿的对象就比较多了,可大大减轻银行让利的压力。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进一步通过引导贷款利率和债券利率下行、发放优惠利率贷款、实施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支持发放小微企业无担保信用贷款、减少银行收费等一系列政策,推动金融系统全年向各类企业合理让利1.5万亿元。 这个新闻可能成为这几天讨论最为热烈的话题,一经面世就刷爆了网络朋友圈,引起了全社会广泛反映,当然对于国常会的这个提议,很多人抱以赞赏和认可的态度,认为这样更加有利降低实体企业融资成本,让实体企业渡过疫期经营危机,也让实体企业深深感受到了中央政府在关键时期依然心系实体企业的安危,始终没有忘记减轻实体企业的经营负担。当然,也有不少人持怀疑态度,甚至认为国常会的这个提议不靠谱,认为这是无视我国银行经营实际、将会把银行逼向经营绝境的举动,弄不好将会使大量银行机构濒临亏损的危机。 这也不怪银行业界朋友有这样的反应,现在银行的日子与前十几年相比,确实难过多了,银行躺着赚钱的日子似乎一去不复返了,利润增长速度由过去的2位数向现在的个位数转化,一些中小银行经营盈利能力更是每况愈下,不良贷款反弹,资本充足率下降,拨备覆盖率下降,银行业整体抗风险能力有下滑迹象。加上目前内外客观经济形势越来越疲软,还有全球肆虐横行的疫情,全球经济贸易可能会滑向更加严重的衰退周期,全球经济危机有可能超过1929年至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萧条时期,银行往后的日子可能更加难过。可以悲观一点地说,如果我国不是社会主义体制,没有前几年银行业改革奠定的基础,可能有不少银行难以渡过这波疫期的冲击,破产倒闭在所难免。所以,银行的担忧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当前的形势对银行来说确实不利。 那么,现实中如果叫银行让利1.5万亿元,是否真的会让银行陷入经营绝境,国常会的这个提案是否真的不近人情,或者说根本不符合客观金融规律?在笔者看来,银行向实体企业让利1.5万亿元,是应该的,也是能够做到的,并没有一些人说得的那样我矫情,想象的那样危险。 但是,我们也要学会换位思考,作为中央政府,面对当前实体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困难,必须要站在较高的政治经济角度来统率国家经济发展大计,如果银行不让利,仍然像过去一样为了争夺存款无限上浮存款利率,为了自身经营效益无限增加各种中间业务收费或变相提高各种收费,这些收费最终都归要转嫁到实体企业身上,所谓“羊毛出在猪身上”,那么中央政府出台再好的财税金融优惠政策都会无法执行到位,或被悬空打了折扣无法发挥作用,或将优惠财税金融政策的效能全部消耗掉,最终实体企业将无法脱出融资贵、融资难困境,将会有更多的企业无法渡过疫期这个生产经营的“寒冬”。 显然,国常会要求银行让利1.5万亿元,并非不为银行考虑,或者说站着说话腰不痛,因为目前的形势已容不得银行是否愿意让利,银行与企业之间是“船与水”的关系,如果大量实体企业无法渡过疫期经营艰难期,银行不良贷款或者贷款坏账就会大幅上升,到时不仅使银行利润大幅下降,更有可能使银行累积新的、大面积的金融风险,根本就不是让利1.5万元这么“损失”之大了。所以,无论从哪方面讲,银行在当前最大的政治任务是需要攻坚克难,树立大局意识,与实体企业共同渡过目前的“危局”,是银行应该努力而为之的,也是必须是要做到的;否则,等待银行的命运或结局就不会是那么乐观了。这一点,中央政府领导是相当清楚的,相信银行业界的管理者们也应该是心知肚明的。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目前银行让利1.5万亿,确实可能会对银行尤其是中小法人银行的经营带来不小的影响或冲击,比如利润大幅减少会使银行机构弥补资本的能力下降、提取呆账损失准备金减少,导致拨备覆盖率下降等,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银行资产负债规模的收缩,使银行暂时扩张经营的态势得以放缓。而且,一些农村中小银行本身就在夹缝中求生存,竞争压力大,为争夺存款或稳定负债端业务,往往靠存款利率上浮手段来维持经营现状,使得经营成本大幅上升,如果贷款利率不提高,不仅无法正常经营下去,还可能面临陷入新的经营危机的可能。尽管如此,在当前这种形势下,让利又都成了银行不得不做出的必然选择,这些选择事实上是必要的,也是应该的,因为银行的思维也应因势而定,不能墨守陈规,随着客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对各种经营目标或经营指标进行必要的、暂时的调整,一切为了经济稳定的大局,都是值得的。所以,银行在目前经济形势之下,适当收缩一下资产负债规模是应对经济下行和帮助实体企业渡过疫情危机的必要之举和正确之举。 退一步看,目前银行让利1.5万亿元,不是要银行直接将每年经营的利润分配给企业,让银行自身单独掏腰包,硬是将银行每年财报之后的利润切一块给企业,而只是通过不同的渠道或方式来共同减少银行对实体企业的贷款利息及各种服务收费,事实上承担1.5万亿的对象就比较多了,可大大减轻银行让利的压力。最为明显的是,降低银行负债端的成本就是一个最好的说明,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居民存款利率可适当下降,或者上浮的幅度降低,也在客观上承担了相当部分的让利“义务”,是在给银行让利间接的帮忙。最近监管部门清理结构性存款乱象以及商业发行大额存单降低利率,尤其是央行创造的货币政策直达工具等,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引发负债端的融资成本降低,进而促使银行贷款利率的下降,最终惠及实体企业,让实体企业大大降低各类经营成本,实现轻装上阵。还有政府部门也会承担相应的税费优惠、利息补贴等,在很大程度上为银行减少经营支出奠定了基础。如此,使得社会各经济层面共同来为银行让利1.5万亿元“添砖加瓦”,这让银行让利1.5万亿元的负担相对变得较轻,银行不是单打独斗地承担让利1.5万亿元,又有何可担心的呢? 还有让我们充满信心的是,尽管近年来我国银行业的盈利增幅由于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有所放缓,利润增长率由2位数降为个位数,但始终保持盈利局面并呈逐年增长态势,并没有出现过亏损。据银保监会数据,从2015年到2019年5年来,我国银行业累计净利润分别为1.59万亿元、1.65万亿元、1.75万亿元、1.83万亿元、1.99万亿元。这说明银行即便要让利还是有相当底气的,也是可以做得到的;加之银行历年盈余积累,相信在1至2年短期内让利1.5万亿元,也不会让银行伤筋动骨,更不会把银行拖进经营“死胡同”。 总之,银行业对让利1.5万亿元,不应感到惊讶和为难,而是积极应对,想办法将让利的各种措施或预案做到位,在大银行与小银行之间确定合理的让利比例,不打乱仗,以便使让利工作得心应手,使让利的好处真正惠及中小微实体企业,推动银行与中小微企业共同渡过疫期经营难关。可从四方面努力应对:一是上下统一思想认识,树立大局意识,把让利帮助企业渡过经营难关当成当前银行业最大的经营政治任务,为让利扫除思想上的障碍。同时,做好让利各项科学预案,使让利各类措施科学合理,并及时向政府部门汇报,供政府部门选择,以便让利工作能够如期推进,消除各种弄虚作假行为,使让利政策真正惠及实体企业。二是各类银行机构在央行、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督之下,进行适当的分类,比如分为大型经营规模银行、一般经营规模银行、小型经营规模银行,按银行经营规模确定科学合理的让利比例,消除各类银行在让利上的苦乐不均现象。三是尽快对各类银行的资产利润率、收入成本比等经营指标进行科学测算,根据不同的经营指标来确定各银行让利的比例,防止“泥鳅鳝鱼扯成一样齐”现象的发生。四是可与银行利润上缴、税费优惠等进行挂钩,既银行让利的额度可纳入上缴利润的总盘子,如一些大型国有银行因为让利可减少上缴财政部的收入,或者因为让利而直接由国家税务部门给予优惠营业税率、增值税率等,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银行让利带来的利润减少的压力。
如今,银行既肩负着让利于实体经济的责任,又要留存一定利润保证未来发展和风险抵御能力,同时需兼顾对股东的合理回报。对上述问题的权衡,考验着商业银行的经营智慧。 日前,一则新三板上市银行的公告引发市场对于宏观环境下银行利润分配的探讨。投资者更关注,未来银行的“高分红”还能否延续? 喀什银行公告显示,该行近日收到监管部门通知,按照“少分红、多留存”的原则,要求该行以未分配利润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现0.8元(进行)权益分派,低于该行此前披露的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含税)的预案。 光大证券首席银行业分析师王一峰认为,对于一些中小银行,尤其是所在地域经济压力相对较大的银行,有必要抑制分红,这在逻辑上符合审慎的标准。 “当前疫情形势较复杂,一些中小银行面临的潜在风险偏大,同时要应对潜在的不良贷款,要留存资本应对未来的发展。根据巴塞尔III精神,在此种情况下,监管可以相应提出要求,对银行分红进行一定程度的控制,也符合我国对银行机构的相关制度安排。”王一峰告诉记者。 天风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廖志明认为,中小银行受疫情影响,如果资产质量和经营情况出现恶化,减少分红属于正常现象。中小银行核心一级资本的补充较困难,减少分红也是为未来的稳健经营打好基础。 但对于上市银行的分红,情况又有所不同。王一峰分析,首先,上市银行以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为主体,当前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对于国有控股企业的分红也有相应诉求;其次,很多投资者看重上市银行的“高分红”特性,比如保险资金、养老基金、主权基金等,希望获得相对稳定的分红收益。因此不到特殊时期,银行本身不愿调整分红,否则可能对资本市场产生不必要的扰动。 “对于上市银行,当前阶段是否要通过降低分红来保证可持续经营能力的提升?到目前为止,必要性还不强。”王一峰表示,相应情况需要明年再看。 目前,A股上市银行已经披露2019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根据浦发银行2019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时隔数年,该行分红率重回30%以上的水平。面对现有的分红比例能否持续的问题,浦发银行副行长、财务总监王新浩日前对股东表示,从经营层面来看,在符合监管要求,同时内源性资本补充和外源性资本补充能够满足发展需要的前提下,将尽可能让股东享受到浦发银行的经营成果。 某上市中小银行董事会办公室人士对记者表示,未来的分红计划,要看整体形势和宏观政策的变化,统筹考虑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同时兼顾对银行股东的回报,希望尽可能地维持上一年的分红状态。疫情对当地经济影响客观存在,但相关部门也在积极出台应对政策。而该行的调研显示,中小企业现状对该行业务影响有限,总体经营保持平稳。 他进一步表示,作为上市银行确实要考虑给予股东回报的问题,但如果分红比例受疫情影响略有下降,相信股东也会体谅。 廖志明表示,A股上市银行都比较优质,抵御风险的能力更高,降低分红的概率不高。中国经济正逐渐走出疫情影响。而从国际上看,海外银行70%-80%净利润通过股票分红或者股票回购方式分配,从未来的大趋势看,上市银行分红比例或许还有提升空间。 “近两年,部分中小银行分红比例下调也是很正常的,这只是暂时现象。海外很多银行考虑到疫情冲击,在今年取消了现金分红。”廖志明说。
近期A股公司半年报业绩预告陆续增多。从已披露上半年业绩预告的563家公司情况看,整体经营情况好于预期。同时,部分公司二季度经营情况全面好转。 逐步恢复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21日记者发稿时,563家A股公司公布了2020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其中,业绩预增公司57家,续盈15家,扭亏16家,略增41家,合计129家,占比22.9%。在公布了上半年业绩预告的30家科创板公司中,预增、续盈、扭亏和略增的公司数量分别为1家、5家、0家和4家,合计10家,占比33.3%。扣除不少上半年业绩预告为“不确定”的公司,从已披露半年度业绩预告的上市公司情况看,A股公司上半年整体经营业绩情况并未出现超预期下行。 从上海地区的上市公司情况看,不少龙头工业企业一季度面临疫情严峻考验,但二季度经营情况全面好转。例如,上汽集团5月产销快报数据显示,公司继上月零售销量同比转正后,国内批发销量继续保持稳健恢复态势。宝钢股份在日前举行的业绩说明会上表示,目前国内疫情影响逐渐消除,与建筑相关的长材需求较为有保障。公司将进一步加大市场开拓、强化产销联动,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努力降低疫情对公司生产经营带来的影响。中国证券报记者从上海电气方面了解到,公司上半年努力完成全年45%经营目标,当前业务平稳推进,疫情对公司上半年主业的影响有限。 随着宏观逆周期调节相关政策的落地,尤其是在新、老基建两方面加大投入,不少制造行业在新订单方面迎来增量。中国核建6月17日晚间发布了公司2020年5月经营情况简报,当月公司新签合同额336.61亿元,同比小幅下降5.2%。不过,核电工程新签合同额76.5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34.7%。 冷暖不一 对于A股上市公司已经公布的上半年经营情况,万联证券分析认为,申万一级子行业中的建筑材料、农林牧渔业绩预喜情况较好,电子、公用事业、食品饮料、家用电器、房地产等行业的企业预喜比例相对较高。从半年报投资角度看,基建和地产产业链的修复,新能源汽车、5G、消费电子等科技行业,以及可选消费的恢复性增长均重点被看好。 中睿合银投资董事长刘睿表示,从已经公布上半年业绩预告的上市公司情况看,业绩增幅较大的公司主要集中在农林牧渔、生物医药、食品饮料和电子等行业。具体而言,上半年业绩较好的行业主要集中三个方向:刚需消费,如猪肉和食品饮料等;生物医药和部分化工企业(涉及防护用品的化工原材料);部分增长确定性强的科技企业,如网络安全、5G、半导体材料等。整体看,今年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业绩会出现一定程度下滑。预计从三季度开始,随着消费的逐步复苏和海外疫情的逐步缓解,影响A股公司业绩的主要不确定因素将慢慢消散,上市公司业绩表现将持续边际向好。对于A股大多数行业而言,疫情对于需求的扰动主要是一次性影响,前期市场已经做出了较充分的反应。 私募排排网未来星基金经理夏风光指出,从上市公司半年报业绩预告看,受影响相对较大的公司更多集中在零售、旅游、高速公路等服务业。随着疫情的影响逐步消散,投资者的布局应该具备一定的前瞻性。
6月19日午间,维他奶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维他奶”)发布财报:二零一九╱二零二零财政年度,集团收入约72.3亿港币,同比下滑4%,经营溢利7.07亿港币,同比下滑28%。维他奶表示,报告期内营运市场经历不少特殊事件,包括旱灾、森林大火、社会事件加上 2019 冠状病毒疫情等,影响所有营运市场的业务。公开资料显示,维他奶主要专注豆奶领域,并于1994年从香港进军中国内地市场。其中,中国内地收入分别为46.2亿港币,同比下滑3%,占到总收入的62%,经营溢利5.2亿港币,同比下滑27%。维他奶提到,中国内地销售收入为40.24亿元人民币,以人民币计算销售仍能增长1%。由于收入增长幅度下降加上于农历新年期间已支出庞大经营费用,经营溢利与去年相比以人民币计算则下跌24%。因人民币贬值,以港币计算的业绩跌幅更大。“预期中国内地业务将于下年逐步重拾增长轨道。”维他奶强调,目前集团正调整投资步伐,并提高效率与生产力。在竞争市场中,将继续专注进一步巩固豆奶品类产品的市场领导地位,同时争取茶类产品组合的额外增长。同时,维他奶按进度兴建广东省东莞市的常平新厂房,并于2020年投产。香港是维他奶的第二大市场,2019财年其香港地区收入为21.8亿港币,同比下滑7%,占到总收入的29%。维他奶表示,香港业务收入下滑因社会运动及新冠疫情影响了零售店铺及便利店的表现,学校停课亦影响了维他天地的学校小卖部业务。“香港业务将继续专注于优化执行经典产品组合的销售,以及推出精选及切合市场所需的时尚创新产品。”维他奶披露,为未来发展而更新的基础设施的资本投资项目已告完成,可以支持业务所需,并增加核心产品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