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获悉,跨境支付平台「Airwallex空中云汇」今日宣布,完成由现有投资方追加的4000万美元D+轮融资。此前,Airwallex空中云汇在今年4月成功完成了1.6亿美元D轮融资。此次追加后,公司D轮总融资额达2亿美元,累计融资规模超4亿美元。 Airwallex空中云汇表示,本轮融资将用于进一步整合跨境支付全链条,加速在亚太、英国和欧洲等市场的业务发展,将全球支付网络的覆盖范围拓展至中东、东欧、非洲等更多新兴地区,并为2021年一季度进入美国市场奠定基础。 36氪曾多次报道Airwallex。成立于 2015 年的 Airwallex 创立于澳大利亚墨尔本,主要为平台型企业提供跨境支付一体化解决方案。目前,Airwallex 主营业务包括全球收款、国际付款、货币兑换等,服务包括跨境电商、在线旅游、物流、教育与留学、金融机构、数字营销、线上娱乐等 7 个领域。 成立之初,Airwallex 先从外汇业务切入,2017 年逐步发展到支付、收款等服务,自去年开始,则走到对外输出金融系统建设能力及平台整合阶段。 而在今年,为满足不同阶段客户的差异化需求,Airwallex空中云汇在现有产品体系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并丰富了产品线。上半年,Airwallex与Visa建立起深度合作伙伴关系,并合作推出Airwallex空中云汇“无界”虚拟卡(Airwallex Borderless Card)。此外,Airwallex全球收单业务也已率先在部分国家和地区上线,通过接入卡组织和本地支付方式,为商户提供全新的收单体验。Airwallex也联合商业银行、非银行支付机构等本地金融机构,为不同类型的企业提供一站式跨境金融服务。 世界经济的线上化和全球化加速了跨境支付行业发展,技术的应用和创新也进一步深入全球支付系统。在2020年,Airwallex商业化进展也十分迅速——今年第三季度,公司全球客户量增长超过50%,与第二季度相比,净收入增长超过100%,在跨境电商、跨境物流、在线教育等数字经济领域表现突出。 Airwallex空中云汇联合创始人兼CEO Jack Zhang表示:“从成立之初,Airwallex空中云汇就坚信经济数字化、线上化是大势所趋,而今年全球范围的疫情更是加速了这一进程。越来越多的企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经历数字化变革,Airwallex空中云汇将持续构建新一代的全球数字金融基础设施。” 相关阅读 36氪首发 | 全球跨境支付平台「Airwallex」获 1 亿美元 C 轮融资,DST Global 领投 腾讯、红杉领投「Airwallex」8000万美元B轮融资,建立全球跨境支付平台的机会初现 Update|跨境支付公司Airwallex完成600万美元A+轮融资,澳大利亚Square Peg Capital领投 澳大利亚跨境支付公司Airwallex获1300万美元A轮融资,腾讯、红杉中国和Mastercard领投 澳大利亚金融科技初创公司Airwallex获300万美元Pre-A轮融资,欲进行全球化业务扩张
雷锋网获悉,跨境支付平台「Airwallex空中云汇」今日宣布,完成由现有投资方追加的4000万美元D+轮融资。此前,「Airwallex空中云汇」在今年4月成功完成了1.6亿美元D轮融资。此次追加后,公司D轮总融资额达2亿美元,累计融资规模超4亿美元。本轮融资将帮助「Airwallex空中云汇」进一步整合跨境支付全链条,加速在亚太、英国和欧洲等市场的业务发展,将全球支付网络的覆盖范围拓展至中东、东欧、非洲等更多新兴地区,并为2021年一季度进入美国市场奠定基础。今年由于疫情的爆发,许多公司步履维艰。「Airwallex空中云汇」表示一直重视人才在全球化增长过程中的重要性。今年上半年,有140多名新员工加入公司,在此基础上「Airwallex空中云汇」计划再开放100余个岗位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今年第三季度,「Airwallex空中云汇」称全球客户量增长超过50%。与第二季度相比,净收入增长超过100%,尤其在跨境电商、跨境物流、在线教育等数字经济领域表现突出。为满足不同阶段客户的差异化需求,Airwallex空中云汇在现有产品体系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并丰富了产品线。上半年,Airwallex与Visa建立起深度合作伙伴关系,成为Visa在亚太地区首个Fintech全球合作伙伴及主会员机构,并合作推出Airwallex空中云汇“无界”虚拟卡(Airwallex Borderless Card)。全球收单业务也已率先在部分国家和地区上线,通过接入卡组织和本地支付方式,为商户提供全新的收单体验。Airwallex也联合商业银行、非银行支付机构等本地金融机构,为不同类型的企业提供一站式跨境金融服务。Airwallex空中云汇联合创始人兼CEO Jack Zhang表示:“从成立之初,Airwallex空中云汇就坚信经济数字化、线上化是大势所趋,而今年全球范围的疫情更是加速了这一进程。越来越多的企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经历数字化变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确信数字经济将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引擎。”Jack强调,Airwallex空中云汇致力于构建新一代的全球数字金融基础设施。为助力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实现全球增长,Airwallex空中云汇通过打造更加完善的金融技术服务和产品,为企业提供更高效、安全的跨境支付体验。“这是公司自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轮融资,我们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和适应变化的能力,将为Airwallex空中云汇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雷锋网雷锋网)
图片来源:微摄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六稳”“六保”决策部署,推动创建“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近日,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刘国强赴上海调研,就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人民币跨境使用、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金融开放与创新发展等工作,与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企业进行座谈。 刘国强深入了解上海当地6家实体企业在疫情期间的经营发展状况和金融机构融资支持情况,听取金融机构和企业关于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工作的意见建议。刘国强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近年来,人民银行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出台了一系列稳企业保就业的支持政策,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提供了有力支持。刘国强表示,与会单位就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下一步,人民银行将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针对不同类型市场主体合理搭配政策组合,更大限度地发挥政策的支持效力,更加精准地支持实体经济。 刘国强与浦发银行、花旗银行等金融机构和宝武钢铁等企业进行座谈,了解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和贸易融资情况,并就人民币跨境使用中的痛点难点问题进行交流。刘国强指出,上海在人民币跨境使用进程中始终担当“排头兵”的角色,今后要继续发挥更大作用。当前,人民银行正在抓紧建设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资产转让平台,力争早日上线运行,进一步便利人民币跨境贸易融资,促进人民币跨境使用。 刘国强实地考察了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项目建设情况,并听取了管委会负责人关于推进临港新片区金融创新发展情况的介绍和深化金融开放方面的建议。 人民银行条法司、机关党委主要负责同志,人民银行上海分行主要负责同志,以及上述单位有关同志参加。(完)
记者从近日举行的“行走自贸区”云南自贸区云座谈会上了解到,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自成立后,紧紧围绕战略定位,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立足“沿边”区位优势,推出一系列先行先试的政策和制度,促进了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投资便利化。在跨境金融、跨境电商、跨境产能、跨境园区、跨境物流等多方面的跨境合作取得新成效,提高了各国间经贸合作的水平,开放的云南与周边国家不断深化沟通、增进互信,为中国与东盟区域发展注入源源动力。 在推进跨境金融创新发展方面,云南自贸区成功搭建跨境支付平台,在缅甸设立全国首个非现金跨境支付服务点,2020年上半年,云南省跨境人民币实际收付266.86亿元,其中云南自贸区内银行跨境人民币结算共108.4亿元,占同期全省结算总量的40.62%。 在跨境电商发展方面也取得突破,德宏跨境电商监管场站改造工作加速推进,实现跨境电商、国际邮件、商业快件“三场合一”监管新模式。加快昆明、德宏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和红河、德宏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建设,扩大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推广“9610”(跨境贸易电子商务)、“1210”(保税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业务,扩大跨境电商覆盖面。云南省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截至目前已完成535.22万单通关货物,进出口贸易额3.8亿元。中国东盟-河口跨境电商物流产业园开园至7月底,入驻企业145户,完成交易额5.37亿元。 在加强跨境产能合作方面,德宏片区积极推进跨境园区合作建设,德宏企业已在缅甸建厂投产产品通过缅甸港口出口至海外。以跨境电力市场为载体,在全国首创将跨境购售电主体引入平台交易,充分运用“互联网+”、电子结算等技术手段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跨境电力市场化交易机制和合作平台,境外市场主体已可在昆明电力交易中心进行交易。2020年1-7月,南方电网云南国际公司累计对境外购售电量26.59亿千瓦时。 在边境社会治理方面,德宏片区创新外籍人员服务管理长效机制,构建外籍人员服务管理“德宏模式”,为缅籍人员办理集身份证件信息、生物识别信息、体检信息、居留务工信息为一体的“胞波卡”,既方便了外籍务工人员在瑞丽的衣食住行,也方便了对其信息、申报、办证的“一网化”管理,同时也进一步稳定了跨境产能企业用工需求。 云南自贸区还通过加快“一口岸多通道”监管等模式创新,有效解决口岸拥堵问题,加快大型货车通关速度,瑞丽口岸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2019年较2018年分别压缩7.33小时、0.05小时(3分钟)。在推进跨境物流合作方面,实现中缅两国甩挂跨境直达运输。 据介绍,2020年1-6月,云南省与东盟国家贸易总额完成67.6亿美元,占全省外贸的50.39%。其中,出口完成34.3亿美元,占全省外贸的25.6%;进口完成33.3亿美元,占全省外贸的24.8%。2019年云南省与东盟十国贸易总额165.76亿美元,同比增长20.2%,占全省对外贸易的49.2%;出口85.14亿美元,同比增长20.5%,进口80.62亿美元,同比增长20%。
记者近期从壹钱包获悉,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壹钱包个人用户(C端)数已突破2.8亿,企业(B端)客户达到210万。目前,壹钱包正在以支付为基础,致力于打通C端和B端用户壁垒,使得二者形成交互。 壹钱包是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支付公司,在竞争激烈的移动支付市场上,站位前三。据第三方咨询公司艾瑞公开的移动支付市场份额数据显示,壹钱包市场排名第三,占比约为1.5%。排名前两位的是两大支付巨头支付宝和微信支付。 在服务C端用户方面,壹钱包已搭建起比较成熟的账户服务、商城平台、金融服务平台等。如,壹钱包商城平台目前拥有合作品牌超过8500家,入驻商家数近千家,并正在向外部企业输出服务。 不过,移动支付市场发展目前已遇天花板——市场整体接近饱和,增速连年放缓。在近年来支付行业严监管环境下,几乎所有支付机构都在向B端转向,围绕企业端需求,提供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壹钱包也不例外。 据壹钱包相关人士介绍,与大多数支付机构从商户侧单边切入市场不同,壹钱包倾向于定位为一家以支付为基础的科技服务公司。因此,壹钱包的策略是向C端和B端同时发力,目的在于希望打通C端与B端的双重竞争壁垒,用支付连接企业和消费者,输出科技服务,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 在跨境支付领域,壹钱包抓住机会积极布局。据悉,今年4月,壹钱包旗下平安付获批开展跨境外汇支付业务,主要业务包括货物贸易进口、出口支付服务。 受全球疫情影响,跨境电商先受冲击,后逆势成为风口。易观近期发布的报告认为,全球疫情使部分行业受到影响,但同时推动线下需求向线上转移,中国作为全球电商货源的主要生产地,跨境电商及跨境支付交易规模保持强劲增长态势,同时新兴行业跨境支付需求凸显。
报告:2019年东盟国家人民币跨境收付保持快速增长 (记者 黄艳梅)中国—东盟金融开放合作研讨会11日在广西南宁举行,会上发布的《2020年人民币东盟国家使用报告》显示,2019年,东盟国家人民币跨境收付保持较快增长,人民币跨境收付占本外币跨境收付比例创历史新高,延续净流入态势。 前述报告由广西金融学会首次编制。报告显示,2019年东盟国家人民币跨境资金流动合计24087.1亿元,同比增长34.7%。其中流入13146.2亿元,同比增长37.2%;流出10940.9亿元,同比增长31.9%;东盟国家人民币跨境收付占同期本外币跨境收付总金额的比重为37.4%,创历史新高,较上年提高约8个百分点。 报告指出,2019年,东盟国家人民币跨境使用呈现的主要特点:一是经常项目收付金额继续保持上升态势,货物贸易汇入净额增幅较大,服务贸易收付金额小幅增长。二是金融市场开放不断加深,资本项目收付金额同比增长较快,首次超过经常项目收付金额的两倍,其中证券投资增长显著,对资本项目增速贡献最大。 报告还指出,2019年,中国与东盟在货币互换、金融科技等方面合作进一步深化,金融机构互设取得新进展。截至2019年末,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印度尼西亚、柬埔寨六个东盟国家已经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 中国与东盟陆海相邻,经济相依,中国连续10年成为东盟最大贸易伙伴。今年1至8月,中国与东盟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2.9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实现双方互为最大贸易伙伴的历史性突破。中国与东盟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开展了一系列金融合作,领域不断拓宽。 广西金融学会会长、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行长宋军称,东盟是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的先行区域,对人民币国际化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人民币面向东盟国际化使用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据悉,从今年开始,《人民币东盟国家使用报告》将每年定期发布。(完)
云南自贸试验区2019年8月挂牌以来,云南自贸试验区着力打造“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互联互通的重要通道,建设连接南亚东南亚大通道的重要节点,推动形成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开放前沿。记者在“行走自贸区”网络主题活动云南自贸区云座谈会上获悉,通过区域内开放功能完善、政策赋权叠加,云南自贸区为打造“沿边”“跨境”开放高地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关负责人在会上表示,在探索与东南亚、南亚的边境贸易中,云南自贸试验区成效显著。边民互市全流程电子化跨境结算模式创新,创新边民互市全流程电子化跨境结算模式,通过多系统数据交互、全流程电子化结算的模式将与边民互市相关的各类产业联系起来,推行边贸数字化,打造服务边民互市业务的完整金融生态圈,进一步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打造边民互市为核心、多产业融合的跨境产业生态圈。“跨境电商+边民互市”转型升级创新模式,推进边民互市一、二级市场线上平台建设,实现边民互市货运量的快速增长,优化边民互市通关、结算流程,提升边民互市结算效率。 边境社会治理和国际产能合作彰显特色。红河片区建立外籍人员服务管理长效机制,通过搭建“一站式”服务平台和利用“一网化”管理,打造多方位、一体化的边境外籍人员综合管理服务体系。创新打造边境会议室并制定应急协商会晤常态化机制。建立“一室两国”双边政府部门边境应急协商会晤常态化机制,实现双方互不入境实时面谈,成为沿边地区双边政府更加便利、快捷、高效的沟通交流探索新机制。中越双方地区政府就近期新冠疫情相关问题进行会晤,并取得多项会谈成果,缓解新冠疫情防控中应急防控物资紧缺问题,并经双方沟通总结“定人、定车、定货、定点、定值、定量”六定方式的口岸长效管理机制,河口口岸成为疫情发生后中越边境口岸中最早复通的口岸。 国际产能合作方面,德宏片区积极推进跨境园区合作建设。德宏片区以中缅交通网络为“线”,在缅甸投资建设缅甸工业园,形成“一线两园”模式。以跨境电力市场为载体,在全国首创将跨境购售电主体引入平台交易,充分运用“互联网+”、电子结算等技术手段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跨境电力市场化交易机制和合作平台,境外市场主体已可在昆明电力交易中心进行交易。边境社会治理方面,德宏片区创新外籍人员服务管理长效机制,构建外籍人员服务管理“德宏模式”,为缅籍人员办理集身份证件信息、生物识别信息、体检信息、居留务工信息为一体的“胞波卡”,既方便了外籍务工人员在瑞丽的衣食住行,也方便了对其信息、申报、办证的“一网化”管理,同时也进一步稳定了跨境产能企业用工需求。(宋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