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接连发生的高评级国企债券违约事件,在引发对企业信用风险再评估的同时,也再一次牵出信用评级泡沫化、“马后炮”等问题。监管部门近日纷纷表态、屡屡出手,对部分评级机构进行调查、约谈,有评级机构已遭到惩处。业内人士表示,评级行业发展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要加强和完善相关监管,建立科学的质量检验体系。 暴露评级虚高问题 近期发生的高评级国企债券违约事件震动市场。11月10日,永煤控股发行的“20永煤SCP003”违约,违约时评级仍为AAA。违约当日,评级机构才将永煤控股主体信用等级由AAA调降至BB.11月16日,“17紫光PPN005”违约,发行人为校企紫光集团,在一个工作日之前,评级机构才将紫光集团主体信用等级由AAA调降至AA;在“17紫光PPN005”违约当日,紫光集团主体信用等级才由AA调降至BBB。 AAA评级债券几乎无征兆爆雷,将饱受诟病的评级虚高等问题,再一次暴露于公众面前。 业内人士认为,评级虚高是评级行业的顽疾。从外部原因来看,多年来的“刚兑信仰”“国企信仰”,让市场自动为国企或者可能得到政府支持的主体“增信”。从内部原因来看,发行人付费模式下,评级机构面临利益冲突,一方面需要公允地给出评级结果,另一方面却要考虑获客问题。特别是当评级机构存在管理混乱和评级理念偏差等问题时,给出名不副实的高评级就成为双方“合谋”的结果。 此外,发行付费模式还会导致“逆向选择”,越是资质欠佳的企业越愿意付出额外成本提高评级,从而滋生评级领域的腐败问题。评级行业的激烈竞争则加剧了“逆向选择”问题。有业内人士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评级行业实属“狼多肉少”,有的评级机构在竞标时就会许诺给予高评级。 债券市场信用评级机构业务运行及合规情况通报显示,第三季度,更换评级机构后的级别高于原级别的发行人家数同比增加。其中,大公国际上调家数最多,有13家,占其承做更换评级机构发行人家数的40.63%;中证鹏元和远东资信分别有3家和1家。 监管机构出手整顿 高评级国企债爆雷,不仅搅乱了债券二级市场,还导致不少企业取消发债计划,影响债市融资功能发挥。鉴于部分评级机构在其中所起的负面作用,监管部门加强了行业整治。 11月中旬,永煤控股违约后,交易商协会对中诚信国际启动了自律调查。12月3日,交易商协会发布通报称,针对监测到的评级动作滞后等情况,交易商协会分别对中诚信国际和大公国际进行了约谈。12月11日,人民银行组织召开信用评级行业发展座谈会,表示将会同相关部门共同加强债券市场评级行业监督管理。 近日,东方金诚原高管被查引出的信用评级领域系列腐败案也有了进展。12月14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文章显示,东方金诚原总经理金永授、东方金诚江苏分公司原总经理崔润海被“双开”,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当日,北京证监局对东方金诚采取责令改正行政监管措施。 规范发展需多方合力 业内人士直言,这次AAA国企债爆雷,再次为评级行业敲响警钟,需要从公司治理、评级技术、利益冲突等多方面加以改进。 “AAA国企违约给传统思维带来很大冲击。国有企业的级别到底怎么定、怎么看,是一个值得重新反思的问题。评级的指标体系里有个体评级和支持评级,支持评级可以涵盖个体评级。过去,一般会给国有企业政府的支持评级。这方面的问题全社会都在思考,评级机构也在观测。”中诚信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毛振华日前表示。 中证鹏元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勇称,评级机构自身要完善公司治理。内部独立依赖于评级机构的公司治理,公司治理又与股权结构相关。相对分散的股权结构有利于完善公司治理,保证评级机构决策的内部独立。 谈及评级技术,李勇表示,技术上要回归本源和常理,要分析发行人的现金流创造能力和现金流与债务匹配度;不仅要分析过去,更要着眼于未来;重新认识评级中的支持因素,对支持因素要有审慎的态度和科学依据。 “经过这些违约事件,评级机构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评级理念和评级模型,信用分析要更多回到报表和发行人本身素质上来。”李勇表示,评级工作需要持续的投入和积累,才能逐步提高,急功近利或者投机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针对发行人付费模式存在“逆向选择”的问题,评级行业也出现了以投资人付费模式为主的机构。不过,联合资信有关负责人表示,投资者付费与发行人付费这两种制度安排各有优劣势。发行人付费模式能够全面获得发行人信息,但容易造成恶性竞争;投资人付费能够避免利益冲突,但容易出现“搭便车”现象,信息获取也主要基于即时公开市场信息,评级结果稳定性相对较差。 “评级行业的发展壮大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加强和完善相关监管,建立科学的质量检验体系,引入双评级尤为必要。优胜劣汰的机制才能让评级行业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该负责人表示。
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17日讯证监会官网昨日披露了关于对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公国际”)出具警示函监管措施的决定。 经查,大公国际存在以下违规事实:部分项目评级模型定性指标上调理由依据不充分或不匹配;未对影响受评主体偿债能力的部分重要因素进行必要分析;对个别项目进行复评时,在无相关依据的情况下,对定性指标进行了打分上调,并直接影响模型结果上升一个子集。 上述问题违反了《证券市场资信评级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第三条和第五条的规定。 2020年12月15日,中国证监会北京监管局根据《暂行办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对大公国际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证券市场资信评级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第三条规定: 取得中国证监会证券评级业务许可的资信评级机构(以下简称证券评级机构),从事证券评级业务,应当遵循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 《证券市场资信评级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第五条规定: 证券评级机构从事证券评级业务,应当制定科学的评级方法和完善的质量控制制度,遵守行业规范、职业道德和业务规则,勤勉尽责,审慎分析。 《证券市场资信评级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第三十二条规定: 证券评级机构及从业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的,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应当向证券评级机构发出警示函,对责任人或者高级管理人员进行监管谈话,责令限期整改。 证券评级机构逾期未改正的,中国证监会可以不受理由其出具的评级报告。
近日,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穆迪首次对金辉控股(9993.HK)给出了评级。金辉控股于2020年10月底在港上市,上市以来,在评级方面,金辉控股表现向好,并成为最新一家集齐三大国际评级机构评级“大满贯”房地产开发企业。 据悉,穆迪首次将“B1”评级(CFR)授予金辉,并给予稳定展望。1月标准普尔也将金辉集团的长期发行人信用评级上调至“B+”,并将其对公司无担保票据的长期发行评级上调至“B”。更早的2020年10月,惠誉国际确认了金辉控股“B”公司评级,评级展望从“稳定”调升至“正面”,并在当时的报告中称,金辉上市后可能会进一步调升其评级。 就本次评级,穆迪预计,金辉调整后的息税前利润/利息覆盖率将从2019年的2倍提高到未来1-2年的2.2倍-2.5倍。 在融资监管收紧的大背景下,评级机构对金辉控股业绩预测保持乐观:穆迪认为,金辉集团在未来1-2年内的合同销售额将保持10%-15%的增长,从2020年的970亿元稳健增长至2021年的1050亿元,以及2022年的1200亿元,这将为公司未来12-18个月的流动性提供支撑;标普预测金辉2020年营收增长将达30%-35%,而2021年营收增长将达25%-30%;惠誉则认为,金辉的非控制性权益(NCI)约占总权益的20%,在同行中较低,这提供了更多的财务灵活性。
大股东违约、巨额资金被占用、同业借款大规模逾期、流动性管理压力上升……西藏唯一一家金融租赁公司评级再度下调。 证券时报记者获悉,联合资信日前决定下调西藏金融租赁(下称“西藏金租”)主体及相关债项信用等级,其中公司主体长期信用等级由A+下调至BBB。此前,联合资信已分别于2020年1月、7月连续下调西藏金租评级,并持续将西藏金租及其发行的两笔债券列入可能下调信用等级的评级观察名单。 这在金融租赁行业颇为罕见。作为持牌金融机构,背靠商业银行或厂商等股东背景,金融租赁公司信用评级往往极其稳定,甚至只升不降。 评级连续遭下调 据联合资信公告,经过近期对西藏金租的现场访谈,发现后者仍面临大股东违约、资金被占用、同业负债业务大规模逾期、流动性管理压力上升等问题。具体而言: 一是西藏金租单一最大股东东旭集团债务重组仍在推进过程中,已无法对公司提供流动性支持,且对公司的业务发展、融资环境等方面产生较大负面影响。 二是西藏金租在东旭集团财务公司的63.17亿元定期存款仍无明确归还计划,公司可供经营活动支付的货币资金短缺。 三是西藏金租同业负债业务逾期规模较大且部分业务已进入司法诉讼程序,面临较大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压力。 四是西藏金租将于2021年8月对一笔30亿元金融债还本付息,并支付另一笔20亿元金融债利息,目前公司日常租金回流及中间业务收入无法对债券本息实现有效覆盖,且全额偿付债券本息的资金来源尚不明确。 另一方面,联合资信认为,基于《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及公司章程中关于流动性支持,以及资本金补充条款的规定,除东旭集团外,西藏自治区投资公司、西藏银行等其他主要股东仍有向公司提供流动性支持和补足资本金的义务;与此同时,西藏金租目前仍有一定租金回流收入且高管层保持相对稳定。 综上,联合资信决定将西藏金租主体长期信用等级由A+下调至BBB,将“18西藏租赁债01”、“19西藏租赁债01”信用等级下调至BBB,同时将西藏金租及发行的两笔债券列入可能下调信用等级的评级观察名单。 此前,联合资信已于2019年底将西藏金租列入可能下调信用等级的评级观察名单,并在2020年1月、7月连续下调西藏金租主体及相关债项信用等级,后者主体长期信用等级由AA+连续降至A+,评级展望为负面。 这种情况在金融租赁行业颇为罕见,因为作为持牌金融机构,背靠商业银行或厂商等股东背景,金融租赁公司信用评级往往极其稳定。 一个直接数据是,2010年以来,合计有40家金融租赁公司在银行间市场发行超过160只金融债,除西藏金租外,合计7家公司评级获上调,32家保持稳定,且维持较高评级。 激进扩张“后遗症” 成立于2015年的西藏金租,是西藏唯一一家金融租赁公司,最初注册资本只有10亿元,东旭集团为公司控股股东,持股47%。 自开业以来,西藏金租就以“高举高打”的激进风格为市场所知,无论是注册资本、资产和融资规模增速都显著高于整个金融租赁行业。成立仅10个月,西藏金租资产规模即突破百亿,随即完成大规模增资,将注册资本增至30亿元。到2017年末,公司总资产已经突破200亿元,全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67%,居业内领先水平。 2018年,西藏金租开始为市场所熟悉。其中,公司获评主体及债项长期信用等级AA+,并获准进入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完成30亿元金融债发行;另外,公司还完成二轮增资,以50亿元的注册资本排名行业前列。 这一年,得到资本补充,资金渠道更加通畅的西藏金租资产规模大增135%至近500亿元,实现从小型金租公司到中型金租公司的跨越。但与此同时,公司短期同业借款、长期负债大规模增长,高企的负债成本也对利润造成侵蚀,全年公司营收同比大增86%,净利润增速却不到10%。 2019年,西藏金租经营状况急转直下:一方面,过度依赖短期批发融资支持长期租赁业务,由此带来的资产期限错配及再融资风险爆发,流动性管理压力加大:另一方面,作为公司单一最大股东的东旭集团已实质性违约,西藏金租在东旭集团财务公司的63.17亿元定期存款按期回收也存在不确定性。 据工商信息,2019年底以来,东旭集团持有的西藏金租48.5%股权已被多家法院轮番冻结。此外,东旭集团披露数据显示,2019年集团巨亏310亿元。 数据显示,西藏金租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43.3亿元,同比增长三成以上,净利润却不到0.3亿元,同比跌去96.2%。与此同时,审计机构因无法判断公司五级分类的恰当性、计提损失准备金额的准确性,对这份年报出具“保留意见”。 截至目前,西藏金租尚未披露2020年度经营业绩。不过该公司年度工作总结会称,各部门在业绩承压背景下,仍较好地完成了自身工作,但各中心业务发展参差不齐,部分部门业绩完成情况不及预期。
继永煤控股、紫光集团和鸿达兴业集团后,贵州水城经济开发区高科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下称贵州水城高科)主体及相关债项信用等级也被调低。然而,贵州水城高科却站出来“叫屈”,认为评级调整并不会对偿付能力产生重大影响,并对中诚信国际将其评级突然下调存在异议。 评级突然遭下调 12月16日,中诚信国际下调了贵州水城高科主体及相关债项信用等级。原因在于,该公司自身财务结构失衡,造血能力弱,同时外部融资尚未得到实质改观。 贵州水城高科旗下两只城投债18水城高科债和18水高科,均被调低评级。中诚信国际表示,今年1-11月,水城县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47亿元,增长2.66%,但规模依然有限,区域财政情况未实现实质性改善,公司可获取的外部支持仍然受到制约。 中诚信国际表示,根据贵州水城高科披露的《贵州水城经济开发区高科开发投资有限公司2020年半年度财务报表及附注》,截至今年6月末,公司货币资金为0.77亿元,较2019年末继续减少,依然无法覆盖短期债务;同期末,公司应收类款项占总资产的比重为37.15%,占比较2019年末进一步增大,对资金的占用情况有所加剧;今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1亿元,收现比为0.10倍,较2019年末大幅下降,收现能力进一步恶化。此外,贵州水城高科三季度报表显示,上述情况仍未有改善。 同时,中诚信国际关注到,今年下半年以来,贵州水城高科存在的较大规模的债务面临偿付压力,根据贵州水城高科对中诚信国际反馈的信息,贵州水城高科原计划通过银行贷款、债券置换及申请专项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但截至目前,上述融资事项进展不达预期,中诚信国际尚未获得贵州水城高科对于相关债务明确的偿付安排,贵州水城高科流动性压力未得到根本性缓解。此外,贵州水城高科对外担保涉及信托等非传统类债务,今年下半年,依然存在对外担保信用风险事件,代偿风险较大。 基于上述情况,经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委员会决定,将贵州水城高科的主体信用等级由AA调降至AA-,并继续列入可能降级的观察名单;将“18水城高科债/18水高科”的债项信用等级由AA调降至AA-,并继续列入可能降级的观察名单。中诚信国际表示,将与贵州水城高科保持密切沟通,并持续关注其经营情况和整体信用水平,对其信用状况进行跟踪评估并及时披露相关信息。 努力兑付和回售 尽管财务状况不佳,但贵州水城高科一直在债券的兑付和回售方面作出努力。 12月17日,贵州水城高科耗资3.32亿元完成了旗下另外一只债券18高新债的回售。根据该债券募集资金说明书,该券有权利在12月10日内将持有的债券全部或者部分登记回售,回售价格面值100元,最终回售金额为3.32亿元。 贵州水城高科表示,今年受多重因素影响,公司经营面临一定困难。但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公司克服困难,努力推进各项工作,在今年10月兑付了18水高科/18水城高科债利息,并于12月完成了贵州水城高科2018年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保障性住房)的回售及付息工作。因此,公司对于中诚信国际突然下调评级存在异议。 贵州水城高科进一步表示,随着复工复产及园区建设的进一步推进,公司将不断加强自身管理,全力推进包括债券还本付息在内的各项工作,并提高自身抗风险能力。目前,公司经营正常,并将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自律规则要求,在存续期内做好信息披露工作。 多名业内人士表示,评级行业与国际接轨是大方向,未来评级执业将更加勤勉尽责,评级虚高的现象将会明显减少,适度调降评级也是正常现象。 有业内人士还表示,目前评级公司对于“地方政府支持”的评价更动态化,也更加客观。其中包含了地方经济发展环境、债务治理能力和可动用的金融资源等多方面的考量。对于企业端,也需要关注几个核心点,如企业消耗资金后所拥有的资产及质量,是否有与业务匹配的现金流。而对城投公司再融资能力的考量也是关键。
12月18日晚间,中国银行间交易商协会公告称,东方金诚存在多项违反银行间市场相关自律管理规则的行为,对其予以警告、暂停其债务融资工具相关业务3个月。 公告称,东方金诚作为信用评级机构,在为债务融资工具发行人提供信用评级服务过程中,存在以下四项违反银行间市场相关自律管理规则的行为: 一是未保证评级报告及相关访谈记录的准确性,工作开展背离勤勉、尽责基本原则; 二是多个项目未对可能产生的利益冲突进行有效管理,个别评级项目工作开展程序不合规,相关项目组长未参加实地访谈,评级质量控制机制执行不到位; 三是相同评级模型下,同一主体部分指标得分不同,未保证信用评级业务开展的一致性,不符合客观、公正的评级业务基本原则; 四是未在2019年度信用评级业务开展及合规运行情况报告中披露公司内部违规事项,未合规披露涉及多家主体、多期债项的跟踪评级报告,信息披露合规性明显不足。
记者获悉,远东资信博士后工作站12月16日举行授牌仪式。据悉,远东资信博士后工作站结合国家发展战略、行业发展趋势和自身科研规划,设置了信用科技和主权评级两大基本科研方向。 其中,信用科技方向旨在充分吸收信息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深化信用评估的数据、指标、模型和算法,为债券市场提供高质量的、有前瞻性的风险评估和预警技术,培养一批掌握新技术、新原理和新方法的复合型人才;主权评级方向紧密围绕人民币“走出去”、债券市场国际化、“一带一路”建设等,持续研发适用全球发行人的评级技术体系,携手同业,共同为全球投资者服务,打造评级机构民族品牌。 谈及博士后工作建设规划,远东资信总裁施建军表示,远东资信将深化与国内一流院校和研究机构合作,深化与同业机构、金融机构、行业组织合作,为评级行业和资本市场培养更多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并以此为契机,推动科研型信用评级机构建设,提升中国评级领域研究实力,充分发挥评级对资本市场信用风险的预警功能,当好债券市场的“守门人”,助力中国信用评级建设工作和中国评级行业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