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浪奇5.72亿元库存货值离奇失踪,被称作继“扇贝跑了”之后的A股又一奇葩剧情——“洗衣粉跑了”。 9月28日,广州浪奇股价一字跌停,巨量封单牢牢将其摁在地板上。当晚,*ST辉丰公告,近日,经公司初步核实:9月11日,因子公司江苏辉丰石化有限公司(下称“辉丰公司”)从未与广州浪奇签订过仓储合同,广州浪奇也从未有货物储存于辉丰公司库区,且经过比对,盘点表上的“江苏辉丰石化有限公司的印章”与辉丰公司的印章明显不一致,系伪造。辉丰公司正着手向公安机关报案,请求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20多亿元的天价“拆迁款”已经到账13亿元,但仍然挽救不了广州浪奇泡沫破裂的悲剧。那么,广州浪奇的这个“黑洞”,究竟从哪里开始的呢? 库存造假? 针对广州浪奇9月27日晚公告5.72亿元库存“不翼而飞”一事,上海证券报记者第一时间拨通了江苏鸿燊物流有限公司(下称“鸿燊公司”)法定代表人黄勇军的手机。 根据公告,广州浪奇存放在鸿燊公司位于江苏省如东县黄海一路二号“瑞丽仓”的库存货值高达4.53亿元,存放在辉丰公司“辉丰仓”的库存货值为1.19亿元。但在广州浪奇前往盘点和清查时,两家公司均否认保管上述存储的货物。 黄勇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去年9月,广州浪奇方面主动找到他,说有块业务要合作。彼时,鸿燊公司经营困难,黄勇军一听就很“开心地”答应了。 不过,广州浪奇提供的合作业务不是运输业务,而是仓储需求。黄勇军说自己没有资格做仓储,但广州浪奇却说“你可以做”,并且帮忙租下了仓库,只要签约就行。 黄勇军告诉记者,“瑞丽仓”并非鸿燊公司的仓库,而是从别人那里租来的仓库。后来,他了解到,这个仓库是江苏琦衡农化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琦衡农化”)旗下的。2013年,广州浪奇溢价收购了琦衡农化25%股份。 尽管在相关条款里明确鸿燊公司需要缴付仓库租金,但后来鸿燊公司并没有收到支付仓储费的要求,所以并未真正付过租金。“签署的合同,实际上没有实质性的货物储存这一块,只是一些表面上或者纸面上的交割入库方式,我觉得就是个‘虚拟仓库’。”黄勇军说,当时签署合作的有三方,另两方为奇化化工交易中心和广州浪奇公司,奇化化工交易中心为广州浪奇的子公司。 黄勇军至今都不清楚为何要如此签约。更怪异的是,尽管合同是在去年9月份签署的,但广州浪奇方面却要求黄勇军向前补2个月的手续,即该合同看起来是在去年7月份签署的。如此一来,“就多出来7月、8月两个月的数据”。 与黄勇军对接的是广州浪奇贸易拓展部的一位陈姓人士。黄勇军曾向其询问:这样做是不是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合作?该人士当时称:“暂时没有,但先把这个业务做了,后面肯定有。此后相关的出库单等数据出来发给鸿燊公司,只需盖一下公司的章就可以了,非常简单。” 业务的确是“有”。黄勇军说,后来他发现,有时候,这个仓库上午一下子就进货600吨、1000吨,但下午就卖给别人被拉走了。 “哪有这么快?”面对黄勇军的疑问,广州浪奇方面告诉他:这个仓库的作用就是交割库。黄勇军坦言对这个行业不太懂,也就没有在意。 据介绍,该贸易拓展部有10多位人士与黄勇军拉起了一个微信工作群,专门与黄勇军进行“对接”。“他们肯定是有个团队在干这件事,四五个亿怎么能是我一个人能干得起来的呢?”黄勇军说,到现在为止,还没搞清楚他们究竟是怎么做的。今年9月22日、23日,广州浪奇方面新来了一批人,有律师、纪委以及库存清理特别小组,将他手头上的一些资料全给带走了。 记者从天眼查了解到,鸿燊公司是黄勇军全资持有的公司,2018年度报告已披露为“停业”状态,所有的社保信息也显示为“0”,并卷入了多达100起司法案件中。今年2月,鸿燊公司被强制清算与破产的案件也进入法庭审理阶段。黄勇军本人也作为失信人,被执行限制高消费。 早在2018年就已经“停业”的公司,公司实控人也是失信人,鸿燊公司为何被广州浪奇所“青睐”呢?广州浪奇还有多少这样的“虚拟”业务?背后谜底,亟需公之于众。 离奇收购 将自己关联公司的仓库免费租给鸿燊公司,广州浪奇的怪异举动指向了琦衡农化。 故事还要从7年前的一桩跨界收购说起。2013年7月,广州浪奇公告,拟斥资1.98亿元收购琦衡农化25%股权,从日化领域跨界到农药领域。琦衡农化成立于2012年10月,截至2013年4月净资产仅2亿元,由王健、江苏中冶化工有限公司(下称“中冶化工”,王健为大股东和实控人)、吴明俊、王菊青共同出资组建。 照此计算,广州浪奇的收购溢价率高达300%,而且并没有取得该公司的实际控制权。 收购方案中,琦衡农化大股东王健进行了业绩承诺,保证在广州浪奇投资完成的2013年以及其后四个会计年度,琦衡农化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6526.51万元、1.03亿元、1.15亿元、1.4亿元、1.59亿元。 王健此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还声称,琦衡农化计划3至5年内上深市中小板。 事后证实,广州浪奇收购25%股权后,琦衡农化从没有实现过王健所作的业绩承诺,上市更是无从谈起。 2019年,广州浪奇拟出手这一“烫手山芋”,但无人接手,后委托广州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出让,转让价格为20299.75万元。2019年10月,确定最终受让方为江苏绿叶农化有限公司(下称“江苏绿叶”),并共同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 但麻烦并未就此结束。今年8月28日,广州浪奇2020年半年报披露,截至报告披露日,江苏绿叶仍未能足额支付第二期股权转让款、利息和违约金,该交易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存在无法完成股权转让的风险。公司仅收到首期股权转让款6089.93万元。 广州浪奇还表示,由于江苏绿叶逾期未付款,公司将有权按协议约定要求江苏绿叶支付违约金,该款项足够覆盖江苏绿叶应支付的违约金额,可充分保障公司权益。 当广州浪奇还在等待江苏绿叶的股权支付款时,江苏绿叶的2019年年报已经披露为“停业”状态,而且有一堆官司和处罚缠身。自2019年10月起,季苏福、江苏绿叶屡次被司法机关公示为失信被执行人。 据天眼查显示,江苏绿叶的股东结构为中冶化工持股99%、沈建军持股1%。中冶化工成立于2009年10月,注册资本5333万元,公司法定代表人季苏福,其持股比例为20%。资料显示,在2013年广州浪奇收购琦衡农化时,中冶化工的大股东和实控人正是王健。2019年4月,中冶化工的董事长仍是王健。 记者在查询琦衡农化的工商信息时,发现其联系方式为一个手机电话号码,该号码也是中冶化工、江苏保华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下称“保华国贸”)等的联系号码。 记者拨通该手机时,对方在得知是记者采访后,迅速回复说“我不懂、不清楚、不方便、不在公司干了”,其后匆忙挂断了电话。 广州浪奇与王健的故事并不只此。9月22日,广州浪奇自曝3.95亿元债务逾期,就与中冶化工、保华国贸有关。 根据公告,2019年3月、4月,中冶化工、保华国贸向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贷款,其将广州浪奇出具的商业承兑汇票质押给张家港农商行作为担保。相关贷款到期时,保华国贸与中冶化工未能偿还债务,广州浪奇出具的商业汇票也未能按时予以兑付,因此形成逾期债务1.66亿元。 离奇的收购、失信的被执行人、错乱的交易关系,广州浪奇作为一家国企,为何会在这样的“黑洞”中越陷越深?背后又有着什么不可告人的利益关联?是否又涉及巨额国资流失的问题? 广州市国资委28日早间回复上海证券报记者,广州浪奇是广州轻工集团控股旗下的上市公司,已经对此进行关注。 存贷双高 针对广州浪奇5.72亿元库存“不翼而飞”一事,深交所在9月28日早间发出了关注函。 深交所注意到,近年来,广州浪奇大量开展化工品贸易业务,公司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及存货的金额较大,截至2020年6月底,公司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及存货的账面金额分别为36.94亿元、12.46亿元、15.71亿元,合计占总资产的75.35%。此外,公司近期票据逾期、部分仲裁诉讼事项亦与贸易业务相关。 对此,深交所要求,广州浪奇补充披露上述存货的主要构成及用途,说明公司与鸿燊公司、辉丰公司关于第三方仓储业务的开展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合同签署时间、双方主要权利义务、合同执行情况及历史合作情况等,说明本次存货异常情况的具体发现过程及最新核查进展,说明截至关注函发出日公司所有存货存放地点、金额、库龄、第三方仓储业务合作方、近期盘点情况等,全面核查是否存在其他存货异常情形。 广州浪奇的财务状况早已每况愈下: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存货节节攀升,现金流持续为负,短期债务急剧增加,债务杠杆不断高涨。如果不是巨额土地补偿款,早已被沉重的债务压垮。 据广州浪奇半年报显示,截至今年6月30日,公司账面货币资金仅为6.47亿元,较年初10.3亿元出现了大幅下滑。与此同时,广州浪奇的应收账款从年初的34.46亿元进一步攀升至36.94亿元,预付账款从9.65亿元上升至12.46亿元,存货由13.77亿元增加至15.71亿元。而2017年广州浪奇存货仅为3.5亿元。 从存货周转率看,广州浪奇2017年为26.92,此后一路下降,至今年上半年已骤降为2.50。变化之快,令人瞠目结舌。 今年上半年,广州浪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61亿元,资金压力较大,公司利用银行借款等方式进行融资,报告期内财务费用为7339.79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05%。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广州浪奇的短期借款高达26.95亿元,较年初增加了6.65亿元。公司的资产负债比率也从2017年的73.51%大幅升至今年年中的79.54%。 记者注意到,广州浪奇是在公司董事会换届、新一届高管团队就任之后陆续披露出重大问题。28日早间,记者拨打了今年4月份辞去广州浪奇副董事长、总经理职务的陈建斌,其以“正在开会”为由挂断电话,并短信告知:“我从4月底已不在浪奇工作,抱歉!”此后电话为关机状态。 困局之下,广州浪奇又将掀起怎样的“滔天巨浪”?上海证券报记者将持续予以关注。
“2020沪市公司质量行”活动日前走进广州发展,广州发展董事长伍竹林介绍,广州发展深耕能源市场,得益于近几年能源业务转型升级取得成效,燃气和新能源业务不断发展,以及能源金融业务的增加,公司业绩增速不断提升。 面向未来,广州发展将继续推动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清洁能源装机比重在“十四五”期间预计达到70%。同时,公司将加强研发创新力度,积极探索天然气水合物、氢能及物联网技术等方面的应用及技术转化,培育发展新动能和新的核心竞争力。 业绩稳健增长 广州发展成立于1992年11月,1997年7月在上交所挂牌上市。作为广州市属大型清洁能源供应商,广州发展深耕能源市场,致力于为社会提供经济、清洁、安全、稳定的能源供应和服务。随着广州市经济建设的发展壮大及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规划,公司抓住机遇,通过扎实做好生产经营和资本运作等,不断发展壮大。 数据显示,上市23年来,公司资产从72亿元增长到424亿元,营业收入从21亿元增长到296亿元,总股本从6.66亿股增长到27.26亿股,长期保持持续发展态势。尤其是近几年,得益于公司能源业务转型升级取得成效,燃气和新能源业务不断发展,以及能源金融业务的增加,公司业绩增速不断提升。 今年一季度,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公司业绩同比出现负增长,在建的重点项目也受到影响。伍竹林介绍,为减少疫情冲击,公司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推进复工复产,大力进行市场开拓,进一步挖掘内部潜力,降本增效。随着疫情得到缓解,国内经济快速回暖,能源需求也不断增加,二季度公司各项业务快速回升,上半年收入和利润实现双增长。 同时,公司在建重点项目于2月25日前全面复工,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目前各个项目建设步入正轨,已基本消除疫情带来的影响。下半年,公司各个项目正全力抓现场管理、抢进度。 加码清洁能源 “现在我们更加注重新发展理念,关注生态文明建设。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广州发展今后会继续加大清洁能源的发展力度和资源投入。”伍竹林表示,广州发展一直着力推动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在天然气、燃气发电、新能源等方面都进行了布局,新增投资侧重于清洁能源领域。 公司利用现有电源点选址,优先发展天然气发电项目,对现有煤电机组开展供热、污泥耦合发电等综合能源改造,提高竞争力。依托公司金融平台提供的融资优势,快速推进项目并购和项目建设,加速实现新能源产业规模化发展。近几年,公司新能源装机规模大幅增长,目前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为92万千瓦,清洁能源装机比重达到35%,“十四五”期间预计达到70%。 在光伏发电方面,广州发展在光伏农业和光伏渔业方面自成特色,有效提高了光伏产业的附加值。公司下属企业广州发展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在广东省内光照资源较好的地区,如江门、河源、湛江等地,投资建设了10余个大型地面光伏电站项目,包括渔光互补、农光互补、林光互补等光伏发电项目。除此之外,新能源公司在珠三角区域推广“全额上网”“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合同能源管理等方式,投资建设了近30个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在清洁能源规模大幅增长的同时,公司着力投资补贴强度小或平价的项目,新能源业务对补贴的依赖程度不高,整体现金流状况良好。 目前,广州发展储备项目较充足,未来将结合国家新能源发展政策,推进平价光伏、风电项目建设和并购工作,积极参与新能源竞价项目工作,立足华南,着手在华北、华中、西南等地建立新能源基地,积极参与三北地区特高压配套基地项目,适时跟进海外大规模的新能源项目,推动新能源业务规模化发展。 加大研发投入 “作为能源企业,过去我们更多的是技术应用,现在我们认识到研发的重要性。这几年,我们加大研发创新力度,力争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伍竹林指出,近年来,广州发展顺应发展形势,围绕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需求,重点在新能源规模化发展、天然气推广利用上持续发力,积极探索天然气水合物、氢能及物联网技术等方面的应用及技术转化。同时,公司在体系建设、主体培育、平台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创新方面,不断加大投入。 公开资料显示,公司近几年研发费用持续增长(2017年为7555万元,2018年为2.93亿元,2019年为4.5亿元),2020年上半年研发费用为1.62亿元,同比增长45.92%。公司设立广州发展集团研究院,与多家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开展合作,持续推进研发创新体系建设,已建成3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市级研发机构,13家企业被评为高新技术企业。在节能环保、清洁化、低碳化、智能化等领域组织实施多项研发项目,积极响应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推动氢能开发利用、进口燃机技术消化吸收、天然气水合物储运等技术研发。 公司通过持续研发创新投入,努力打造新的增长点,助推企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建立健全科技创新及技术质量管理体系,形成了创新服务于发展,技术服务于质量的机制;优化清洁能源产业布局、提升企业信息化/智能化技术水平、促进节能降耗与安全环保,对于传统产业提质增效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广州发展现阶段利用技术创新成果,在园区工业综合能源与配用电技术、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物联网智能燃气表产业化、新能源电站集中远程智能管理等方面进行拓展,已逐步取得成效。未来,公司还将围绕主营业务和政府关于氢能、天然气水合物及数字经济的发展规划进一步探索,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
“李嘉诚又要出走了?!” 9月伊始,在各企业披露中期财报的节点,业界传出这样一则消息。 李嘉诚麾下的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长实集团”)拟出售位于北京、上海的两处物业,总价约500亿人民币。而据香港经济日报消息,长实集团对此回应:“市场上很多人对我们的项目感兴趣,不代表我们需要出售相关资产。” 近10年来,李嘉诚在内地相继抛售了广州西城都荟广场、东方汇金中心、北京盈科中心、重庆大都会等数十亿级别项目。 而长实集团最近一次出售内地资产,是在今年7月,以约78亿元,向禹洲集团及成都瑞卓置业各持股50%的合资公司出售了成都南城都汇项目。 市场对长实集团的动态,似乎总显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实际上,李嘉诚在近10年来,频频抛售内地资产,购入海外项目。另一方面,又投身公益,捐资助学。两级口碑之中,释放出的信号,引商界揣测。 ●内地土储占总土储90% 从长江实业近期披露的年中期报告来看,内地地产依然是长实集团的重要资产组成部分。 上半年,长实集团已确认物业销售收入为194.84亿元港币(2019年同期,为192.32亿元港币)。其中,香港地区占6116百万港元,同比2019年同期下跌约61%。内地为10929百万港元,环比同期增约219%、海外为2439百万港元,同比增1776%。 年中报显示,长实集团香港物业销售收益较2019年同期减少,但已被内地较高的物业收益所抵消。而在内地,市场总体则较为平稳,并于2020年7月23日,完成了南城都汇的住宅和商业单位及停车场的销售。 值得注意的是,本期间内,内地的销售额突破至百亿港元,销售收入同比大增超20倍。 年中报显示,内地出售的高逸尚城,带来了重大收益。除此之外,香港Sea to Sky、爱海颂,及内地的东莞逸豪庭、广州翠逸庄园和上海御沁园等,预计各项目竣工及销售确认时带来溢利收益。 此外,内地土储依然是长实集团的重要发展矩阵。 在土储方面,内地土储占集团总土储的90.2%。截止至中期结算日,长实集团拥有可开发土储约9200万平方尺,其中500万平方尺在香港,8300万平方尺(约922万㎡)在内地及400万平方尺在海外。 ●长实的“慢周转” 李嘉诚土地开发的“慢周转”模式,一直被业界所诟病。 与合生创展前期的”慢周转“模式相似,长实集团的土地开发周期高于一般企业的水平。然而,合生创展一般将自留开发。而长实集团,则是将大量土地转让出售。因此,也被业界诟病为 “低买高卖”。 据乐居不完全统计,李嘉诚旗下企业及公司在2013年至今,相继在内地转手数十个项目,揽金超560亿元人民币。此外,还有部分香港的资产,及其他行业公司股份,涉及金额超千亿元。 转手即翻倍,是李嘉诚旗下企业销售资产备受争议的核心。 以2019年售卖给融创的大连西岗项目为例,李氏企业在2011年拿下这块大连市中心商住地时,总价为19亿元。8年之后,李嘉诚以40亿元总价将这个还未完工的项目卖给了孙宏斌,转手便赚取了超20亿的差价。 而最近一次出售的项目是位于四川成都的南城都汇商住项目,该项目涵盖第1至8期住宅及商业单位以及停车场。最终,约78亿元人民币作价出售给禹州集团和成都瑞卓置业的联合体公司。该项目是李嘉诚麾下的和记黄埔于2004年,以总价约21亿元拿下。历经16年,差价达57亿元。 ●广州,被李嘉诚抛下了吗? 在长实集团近年披露的报告中显示,其近年来发展的物业项目囊括中国内地、中国香港、新加坡、英国等地,其中内地所占项目最多,约有7个。而内地项目中,则是广州项目最多,约有2个。这不得不回溯起,广州曾是长实集团地产发展的重要阵地之一。90年代时期,内地房地产建设突飞猛进,但却缺资金、缺经验、缺技术。由于港商具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项目经验,于是,便涌现出一大批内地港商合作项目,例如全国第一个商品房项目便是此类操作的结果【回顾:40岁的东湖新村,从700元/㎡到5.5万元/㎡】。李嘉诚进入广州的首个项目,便由此而来。当时,广州正在修建地铁一号线,其中地铁上盖的黄沙地块被和记黄埔拿下,并与长实联合开发。那宗黄沙地块便是如今的逸翠湾小区及西城都荟项目。2005年,黄沙地块正式动工。2008年,逸翠湾以12000元/㎡价格高价入市。与此同时,作为商业配套的西城都荟项目却迟迟没有开业。并且还陷入了招商难、主力店撤场的困境。在2012年底,西城都荟终于迎来开业,但不少商铺却空置。此后,西城都荟遭遇转手,被和记黄埔以5.78亿元转让给基汇资本及摩根士丹利房地产基金,2017年,该公司又以总价40.65亿元将其转让给香港领展。据不完全统计,长实集团在广州的地产投资及其关联项目有广州黄沙地铁站上盖西城都荟项目(已出让)、黄埔广州国际玩具礼品城(佳兆业接手)、荔湾黄沙大道的逸翠湾、增城的逸翠庄园、番禺的珊瑚湾畔等项目。目前,长实在广州的在售住宅项目有御湖名邸及逸翠庄园。御湖名邸位于黄埔金坑森林公园内,定位高端,目前在售建面约437㎡三层大宅,总价873万元/套起。据销售资料显示,项目户户配有六人私家电梯连贯各层。而逸翠庄园则是位于增城荔城,在售建面约188㎡类独栋别墅,毛坯均价约20000元/㎡。值得注意的是,御湖名邸项目于1995年4月进行土地出让,但有部分物业至2020年方取得预售证,时隔25年。逸翠庄园项目于2005年12月拿地,部分物业于2019年9月方竣工,至2020年才领取预售证。<img pub_width="697" pub_height="523" src=https://www.jinhaojiao.cn/skin/default/image/nopic.gif alt="御湖名邸项目图片时至今日,当年的地产大咖,如今在广州仅剩2个项目,这样的李嘉诚,失去影响力了吗?这要谈起长实集团旗下全资附属公司和记黄埔(以下简称“和黄”)。1979年,长实集团以6.93亿港元从汇丰银行手中,接下了香港英资四大洋行之一的和记黄埔,从而奠定了李嘉诚成为商业大亨的席位。长江和记事业与和记黄埔已于2015年6月完成业务重组及合并。和记黄埔囊括的的产业有港口及相关服务、通讯、地产、零售、能源等。其中,知名连锁品牌屈臣氏、知名医药品牌白云山和黄中药,便是和黄旗下的品牌,从属于李嘉诚麾下。在地产发展之初,港商翘楚在内地开辟项目众多。时至今日,霍英东、李嘉诚等人仍有项目在广州,有趣的是,霍英东早年在南沙湾拿下的地块项目时,南沙仍是一片荒芜。而数十年之后,南沙湾转眼迎来高光时刻,土地拍卖更是达到封顶价。而李嘉诚目前在广州的项目,一个在增城,一个在黄埔,都是打销售“持久战”的项目。购房者直言:“房子看的是区位、环境、户型,不会因为李嘉诚,或者某一个港商的背书去购买。”如今,巨头,依然是巨头。但对于广州地产而言,李嘉诚的地产光芒,似乎已然不再耀眼。
9月10日,2020开发区金控·粤开证券业务发布推介会活动在广州科学城会议中心举行,这也是粤开证券迁址广州后举办首场业务发布推介会。展望粤开证券未来的发展方向,广州开发区金控兼粤开证券董事长严亦斌表示,粤开证券将定位细分赛道,聚焦区域优势,争取未来拿下细分市场头部席位,打造“粤开模式”,为资本市场的发展贡献一种新的模式和新的可能。 “作为广州开发区首家国资控股的全国性金融机构,新的粤开将以崭新的面貌登上中国资本市场这个大舞台,实现粤港澳大湾区一流精品特色券商的目标。” 严亦斌说。 粤开证券证券事务代表谭韫珲介绍了粤开证券发展规划战略。下一步,粤开证券将通过增资补充资本金,同时计划开启上市申报。公司计划3年内跻身行业“腰部”,5年内迈进行业“准头部”。 据介绍,广州开发区金控拥有金融、科技、园区三大业务板块,总资产超过900亿元,致力于为科技企业成长的各个阶段给予全方位的支持,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湾顶明珠”科技金融旗舰公司。下一步,粤开证券大投行业务将为园区超过130多家的上市及挂牌企业提供综合性的配套金融服务,成为粤开证券发展的新引擎。 活动中,粤开证券与信诚环保、华夏基金等签署了合作协议,还与华南理工大学、广州智慧城市发展研究院、恒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智慧金融实验室。实验室将深耕金融科技,研发差异化、个性化、场景化、生活化驱动的金融产品服务。
在区块链发展的赛道上,广州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早在2018年,黄埔区获批首个以区块链为特色的中国软件名城示范区。今年5月,广州正式获工信部批复创建区块链发展先行示范区,成为全国首个获批创建区块链发展先行示范区的城市,这意味着广州在区块链发展道路上又迈出重要的一步。 近日,2020广州区块链发展先行示范成果发布会在区块链未来空间·黄埔区块链报告厅举行。本次活动由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广州市工商业联合会指导,由广州市区块链产业协会联合多个单位举办,来自广州、深圳、福建厦门、赣州等地的区块链企业或机构代表及专家学者超200余人参加活动,共同见证广州区块链发展先行示范成果亮相发布,就城市间区块链行业组织合作共识展开研讨。 在发布会上,广州市区块链产业协会秘书长任豪作了广州区块链发展先行示范全景报告,介绍了广州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发展现状。他提出,未来广州将充分激发广州近400家区块链企业的聚合力量,进行技术创新,建设区块链研究院,打造完整创新链,加快创建首个国家级区块链发展先行示范区。 任豪指出,去年10月区块链明确上升为国家战略技术,以及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正式将区块链纳入“新基建”范畴,都为区块链带来了发展的新机遇。目前,落户广州市的区块链企业近400家,经济效益成果渐显,预期2020年区块链产值翻一番。 相关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广州的区块链教育培训市场迎来了迅猛发展。任豪表示,此现象有迹可循。前几年区块链行业人才短缺,教育体系不完整,导致区块链教育市场较为混乱,而如今区块链教育市场以及开始有序发展。近年来广东省内重点高校都不同程度地开设了区块链相关专业,而且相关课程也从辅修课变为必修课。在中新广州知识城正在建设的科教创新城,有1/3的科研院所都开设了区块链相关专业。 值得一提的是,活动中,首批发展示范成果集中亮相,以黄埔公共链、智度股份智链2.0为代表的区块链底层平台、以贝富BFbaas为代表的Bass平台、创新打造的信创区块链节点服务器基础设施、落地包含粤港澳大湾区南沙智慧港口区块链平台、税链区块链电子发票、城市级企业链码平台等一批城市级区块链行业应用,形成了基础底链+Bass平台+应用开发+行业应用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此外,腾讯云政务区块链、黑曜石实验室、智度区块链等顶级开发团队带来满满干货,在活动中分享当下区块链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展示其区块链技术研究成果及落地应用案例。
9月7日,远洋集团以10.6亿元竞得广州市增城区荔城街庆丰村居住用地,地上规划建筑面积为99018平方米。凭借在粤港澳大湾区的15年深耕,远洋集团正在稳步推进“南移西拓”战略,聚焦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群打造优质主力产品,助推华南区域的高质量发展。 据悉,远洋集团此次摘得的地块占地面积38083平方米,容积率2.6,位于广州市增城区荔城街荔城大道,地处增城行政、教育、文化中心,临近城市主干道及地铁21号线(已开通)、地铁16号线(规划中),周边商业、教育、市政资源配套齐全。增城区作为广州东进发展战略门户,占据穗莞深港黄金走廊和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节点;随着轨道交通的完善、富士康等产业的建成、“人口向新区、郊区适度集聚”的人口发展规划,增城区的未来发展或将迎来下一个跃升期。 值得一提的是,广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之一,是远洋集团在华南区域开发业务布局的重要支撑点。据了解,从2005年始,远洋集团以中山为起点,依托深圳、广州、中山三大支点,全面布局大湾区,至今已开发项目达40余个。其中,于2015年首入广州推出的远洋天骄,成为中国首个引入国际WELL建筑标准的健康住区,并获得全球首例WELLMFR(多用户住宅)金级认证。 已深耕华南区域15年的远洋集团表示,随着集团整体“南移西拓”、“城市深耕”的战略推进,远洋将紧密关注粤港澳大湾区主力城市群及都市圈的土地市场机会,不断发挥与提升华南区域的关键引擎作用。
继今年5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等四部门下发《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下称《意见》)之后,近几个月以来,广东省、深圳市、广州市相继出台了针对《意见》具体落地实施的行动方案。 其中,广东省从全省角度出发,谋篇布局,为整个粤港澳大湾区落实《意见》绘制了详细的路线图。而广州、深圳两地则依托各自优势,围绕自身定位,所出政策细则各有侧重,同时,也存在着竞合的领域。 侧重点不同 7月28日,广东省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意见的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的通知。 《实施方案》具体来看有五个方面: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提升本外币兑换和跨境流通使用便利度;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深化内地与港澳金融合作;推进粤港澳资金融通渠道多元化,促进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服务创新水平,切实防范跨境金融风险。针对这些内容,广东省提出26项工作任务,细化为80条具体措施,并落实到具体的责任单位。 9月2日,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贯彻落实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意见的行动方案》,提出66条具体措施。 而早在今年上半年,深圳已率先行动,一方面,比照《意见》逐一对应,确保全覆盖、无遗漏;与此同时,也立足深圳实际,结合先行示范区建设金融重点工作,制定了50条政策措施,共85项细分任务,行动方案已于7月份正式印发实施。 总体来说,广州行动方案和深圳行动方案各有侧重。 比如,在重大项目和平台建设上,广州提出要推动广州期货交易所落地,加快推动在广东自贸试验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 另外,广州行动方案还特别提出,支持广州开展不动产跨境抵押登记,试点允许港澳居民将其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购买的自住住宅抵押给港澳银行,便利港澳居民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购房。 而深圳则在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之际,提出打造全球金融“双中心”的定位,一是全球金融科技中心,一是全球可持续金融中心。 共建大湾区 不过,广州和深圳两地的细则也有很多竞合的领域。比如,广州提出,推动在南沙区设立港澳保险服务中心,为在内地工作或居住并持有港澳保单的港澳居民提供人身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售后服务。 深圳也提出,要加快推动包括本外币一体化跨境资金池业务、港澳保险服务中心、跨境理财通试点等在内市场呼声较高的创新政策落地。 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是广、深两地的行动方案的落实焦点。 深圳提出跨境贸易投融资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高,非投资性企业开展股权投资试点、跨境人民币结算高水平便利化试点的地域范围,由前海自贸区扩展至深圳全辖,从而惠及更多企业。 广州提出,将支持驻穗地区银行根据广东省银行展业自律机制推选的优质企业名单,针对名单内企业,凭其提交的支付指令,直接为其办理跨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以及外商直接投资资本金、跨境融资及境外上市募集资金调回等资本项目收入资金境内支付使用。在总结南沙自由贸易(FT)账户试点经验基础上,在风险可控前提下,继续向人民银行总行争取扩大试点银行范围;稳步推进本外币合一银行账户体系建设试点研究,推动“跨境理财通”试点落地。 与此同时,广、深两地也同时在绿色金融领域发力。 其中,广州将以绿色金融为抓手,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合作,深圳则直接提出构建全球可持续金融中心的目标。 早在2017年6月,广州获批成为首批全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点地区,经过3年多的探路,已积累诸多经验。广东省的《实施方案》提出,要依托广州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合作平台,推动广州绿色金融创新经验向粤港澳大湾区复制推广。 同时,《实施方案》也提出,支持深圳申报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这也是深圳建设全球可持续金融中心的抓手。另外,深圳也在率先探索绿色金融地方立法,《深圳经济特区绿色金融条例(征求意见稿)》也已公开征求意见。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推动组建绿色金融联盟,搭建粤港澳三地金融业与粤港澳大湾区企业信息平台,集聚粤港澳三地金融资源支持粤港澳大湾区绿色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