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恒大在上海、广州同时发布“恒驰”首期六款车。 本次发布的六款车分别为恒驰1、恒驰2、恒驰3、恒驰4、恒驰5、恒驰6,覆盖了从A到D所有级别,以及轿车、轿跑、SUV、MPV等乘用车车型。 (恒驰1 ) 其中,恒驰1的异形穹顶天窗,还是恒驰2独创猫眼绿配色……据恒大介绍,此次发布的6款车型,由享誉全球的造型设计大师Anders Warming、Michael Robinson 和丸山公顾分别操刀设计。 (恒驰2) 而在此前7月27日,恒大还将上市公司“恒大健康”名称更改为“恒大汽车”。对于更名原因,恒大表示:“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本集团最重要的业务。” 恒大称,将力争在3至5年内成为世界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 (恒驰3) “公司对新能源汽车业务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恒大汽车管理层在业绩会上曾表示。 (恒驰4) 新能源汽车是恒大集团在 2018 年 6 月正式宣布进军的新领域。 (恒驰5) 2018年6月至今,恒大已陆续在动力电池、轮毂电机等方向布局,包括10.6亿元收购卡耐新能源58%股份、5亿元收购泰特机电70%股份、145亿元收购广汇集团40.96%股份等。 (恒驰6) 今年6月10日,恒大宣布斥资3.795亿美元收购国能电动汽车瑞典有限公司(NEVS)剩余股权,NEVS将正式成为恒大100%控股的子公司。此次收购前,恒大健康已持有NEVS公司82.4%的股权。
安徽省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产业联盟日前在合肥成立。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当选联盟理事长单位,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当选副理事长单位,省内外约40余户从事新能源汽车生产、动力蓄电池生产、回收拆解、梯次利用、再生利用以及新能源汽车运维企业、科研机构、服务机构加入。 动力蓄电池是新能源汽车主要组成部件之一。近年来,全国及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和保有量快速增长,未来几年将面临电池退役高峰。2018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生态环境部等7部委批复安徽省成为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省,省经信厅会同省直有关部门对照试点工作方案,积极推动试点工作开展,目前回收体系初步构建、溯源体系初见成效、平台建设稳步推进、示范工程加快建设。截至6月30日,全省建设回收服务网点382个,上传国家溯源综合管理平台新能源汽车359892辆。 安徽省经信厅负责人分析认为,联盟成立后,将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通过补链强链实现安徽省动力蓄电池产业链不断延伸,形成从材料研发、电池设计生产、电池销售使用,到电池回收、梯次利用、再生利用,再到材料的全产业链闭环,打造中部地区动力蓄电池发展高地。
作为A股市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最受关注的标的,宁德时代近期接连设立多家新的子公司,涉及智能制造、无人矿山、新能源产业投资等,如同“八爪鱼”般多元而变幻莫测。 到底哪只腕足抓的才是宁德时代下一阶段的布局重点? 详情请扫二维码↓
宝新能源发布半年报,2020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17亿元,同比增长49.61%。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6.38亿元,同比增长101.35%。每股收益0.29元。
宁波卡倍亿电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卡倍亿”、代码“300863”)今起招股,本次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1381万股,发行完成后公开发行的股份占公司股份总数比例不低于25%。公司拟募资3.45亿元,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车线缆及智能网联汽车线缆产业化项目和本溪卡倍亿汽车铝线缆建设项目。 卡倍亿方面表示,募投项目实施后,公司生产能力和研发能力将进一步提升,可以更好地满足客户需要,进一步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加快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 汽车线缆是汽车电器的重要元器件之一,用于汽车的电能传输、信号传递和控制。由于汽车内部是一个存在震动、摩擦、臭氧、油污、高热、寒冷和电磁辐射等各种复杂条件的工作环境,要求汽车线缆具有耐热、耐寒、耐磨、耐油和抗干扰等各种功能,以保证汽车行车安全。 招股书显示,根据汽车产量和单量汽车线缆均价来看,2019年我国传统汽车线缆市场规模约为122.40亿元,新能源汽车线缆市场规模约为12.42亿元。随着我国汽车行业市场规模的稳步增长以及新能源汽车占比逐步提升,汽车线缆拥有较大的市场规模。 据悉,卡倍亿自设立以来就一直深耕于汽车线缆行业,作为汽车供应链中的二级供应商,在取得汽车整车厂商的产品认证后,为一级供应商——汽车线束厂商提供汽车线缆配套服务。公司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实现营收9.92亿元、10.68亿元和9.13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948.71万元、6213.58万元和6034.96万元。 经过十多年技术积累和发展,卡倍亿的汽车线缆产品不断丰富、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公司生产的产品能覆盖汽车用线的各种需求,线缆产品规格包括截面积从0.13平方毫米到160平方毫米,耐温等级从-65℃到250℃,能满足国际标准、德国标准、日本标准、美国标准、中国标准等多种标准的要求。 公司目前主要有宁海、本溪、成都三大汽车线缆生产基地。主要产品为常规线缆、铝线缆、对绞线缆、屏蔽线缆、新能源线缆、多芯护套线缆等多种汽车线缆产品。其中常规线缆是公司营收的主要来源,2017年-2019年常规线缆的销售收入分别为8.74亿元、9.33亿元和7.70亿元,占总营收比分别为90.60%,89.56%和86.83%。 卡倍亿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汽车线缆研发工作,紧跟下游汽车行业发展趋势,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高压线缆、智能网联车用线缆以及铝线缆市场。公司通过多年的研发,掌握了铝线缆产业化的关键工艺和性能。公司研制的铝线缆,攻克了铝线缆不易焊接等问题,并投入产业化应用。目前,公司铝线缆已进入特斯拉、通用、沃尔沃、丰田、本田、马自达的供应链体系。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公司已取得通用、本田、日产、上汽大通、吉利等多家整车厂商的高压线缆认证,并已向大众、日产、通用、本田、上汽大通、吉利、特斯拉等厂商供应与新能源车相关的充电线及高压线缆,进入了特斯拉、大众MEB平台等主流新能源汽车厂商供应链体系,为将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打下坚实基础。
东风集团正在加速整合旗下资源,紧跟新能源车浪潮。7月29日晚间,东风集团旗下全新高端电动车品牌“岚图”公布品牌战略规划,与品牌同时亮相的还有首款纯电动概念车。7月27日,港股公司东风集团股份(HK.0489)宣布拟赴创业板上市,首发不超9.57亿股为“岚图”募资。业内专家表示,品牌叠加资本,东风集团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雄心勃勃,不过能否实现,尚需经历多重考验。 资本加品牌打造“岚图” 在7月29日晚的发布会上,伴随东风岚图纯电动概念车VOYAH i-Land的发布,东风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从2021年开始,岚图品牌每年将至少投放一款新车,未来的产品线包括轿车、SUV、MPV、跨界车等多款新能源产品。 东风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岚图品牌定位高端市场,同期成立的岚图汽车科技公司将完全独立运营,不隶属于东风集团任何子公司。新公司将采用全新战略、全新组织体系、全新商业模式以及全新团队。 新产品方面,岚图的产品将从此前的东风雷诺武汉工厂中诞生,该工厂将针对新的品牌和产品进行改造,该工厂的整车年产能此前为15万辆。岚图目前的合作伙伴包括华为、宁德时代、国家电网等。 东风集团股份7月27日发布公告称,为进一步健全本公司治理结构,打造境内外融资平台,拟申请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股票,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 公告称,东风集团股份拟发行数量不超过9.57亿股A股,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元,发行完成后不超过本公司总股本的10%,且不包括根据超额配售权可能发行的任何股份。在符合法律法规及监管要求的前提下,公司可授权主承销商按同一发行价格超额发售不超过包销数额15%的股份。 在募集资金用途方面,公司方面透露,所募集资金拟用于全新品牌高端新能源乘用车项目、新一代汽车和前瞻技术开发项目、数字化平台及服务建设项目,以及补充营运资金。 有业内分析人士指出,岚图瞄准新能源汽车市场,定位高端市场,东风集团有自己的考量。一方面,伴随以新能源为代表的汽车行业新四化的变革,新能源汽车销量不论从增速还是占比,都是传统车企必须重视和投入其中的领域。 另一方面,以特斯拉为代表的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是一块“大蛋糕”。“随着中国汽车市场消费升级,20万元至35万元的中高端市场增势显著,也是2019年乘用车市场中唯一有增量的细分市场。”东风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尤峥此前表示,这一市场的车型可以承担新技术,也是东风谋划“岚图”品牌的原因之一。 另外,东风集团自身业务也亟需谋求突破。中汽协数据显示,2020年1至6月,东风集团旗下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为16.4万辆,同比下降33.4%,整体表现不及市场大盘。2019年东风的汽车销量为293.2万辆,其中以东风本田和东风日产为主的合资品牌乘用车销量占据总销量的比重超过七成。这意味着,目前东风整体还是依靠合资品牌“输血”。 后续巨额投入可期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新能源汽车领域高投入的“放水养鱼”已成常态。 作为中国造车新势力头部车企的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曾表示,蔚来汽车在车辆方面的研发就投入超过100亿元。目前全球新能源车企龙头特斯拉也是投入巨大,虽然特斯拉在包括中国市场在内的全球市场热销,股价也在近期一再创出新高,但是其年度净利润至今仍没有转正。 不仅新能源汽车需要巨额投入,东风集团也在进行汽车“新四化”的其他布局。 东风集团此前已经与华为、腾讯先后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和共享化合作。同时,东风也在加速自动驾驶的研发,目前东风L2+级产品已经量产。此外,东风集团还布局DFGO、T3出行等平台。东风集团方面曾表示,预计2020年投资161.72亿元,2021年投资208.57亿元。 “外有特斯拉,内有蔚来汽车等在构筑高端新能源车市场,加上东风多年的新能源车技术储备,应该说东风选择了一个正确的时间推出高端新能源车品牌。”资深汽车行业分析师梅松林分析。 不过,他也认为打造高端品牌并不容易,更何况是在一个还处于早期培育阶段的新能源车行业,东风集团需要准备足够的资金投入,需要5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亏损准备。 不过,竞争对手一汽集团、长安集团、吉利集团等国内车企也都在纷纷布局高端化,罗兰贝格总监谷雅韬表示,目前品牌向上是所有中国自主汽车品牌的必答题,而选择在新能源的新赛道上发力,无疑是更好的选择。但同时赛道竞争也很激烈,关键在于要落实技术、品牌和渠道等方面的差异化,在自主品牌中脱颖而出,和特斯拉等国际车企巨头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一较高下。
头图来源:unsplash 历经大浪淘沙,2020年以来,新造车势力“死伤”一片。 6月29日,拜腾汽车宣布自7月1日起暂停公司在中国内地的业务运营。6月23日,赛麟汽车被江苏省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查封资产,董事长兼CEO王晓麟等人因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巨额资金被通报。6月5日,博郡汽车宣布造车失败,将出售车型平台等各种核心技术。 巧合的是,上述3家造车新势力均落户在江苏省。 据未来汽车日报(ID:auto-time)不完全统计,江苏有超过15家新造车企业,但除了工厂设在常州的理想汽车,奇点、前途、敏安等多家车企面临销量惨淡甚至濒临破产的命运,几近“团灭”。 相比之下,在明朝曾与江苏被合称为江南省的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表现亮眼,省会合肥甚至被戏称为“最牛风投机构”。仅半年时间,合肥除引入造车新势力龙头蔚来汽车,还与大众汽车牵手成功。 2019年,江苏省GDP高居全国第二,安徽位列全国第十一名。但“不差钱”的江苏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折戟沉沙,“没钱”的安徽省却屡出奇招,背后藏着什么秘密? 十年一觉“造车梦” 江苏省的“造车梦”,早在2010年便已初露端倪。 2010年,江苏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纲要提出,“要以新能源汽车整车和关键零部件为重点,培育一批自主品牌,同时培育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4年后,50余家造车新势力如雨后春笋般冒出,“造车新势力元年”到来。各地方纷纷广撒网,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在江苏遍地开花,南京、常州、徐州等12个城市均布局了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工厂。 江苏省在十三五计划中提出,“到2020年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累计17万辆以上,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占全国的10%以上”。南京地税数据显示,2014年至2016年,当地新能源汽车企业被减免超过1.6亿元所得税。 落户江苏的诸多造车新势力,在当时普遍被视为“香饽饽”。 2016年12月,博郡汽车落户江苏南京,注册伊始便获得地方产业基金的100亿元注资,被誉为“南京市近年来的重大工业项目之一”。官方资料显示,博郡项目一期建成后,年纯电动整车产能规模将达10万辆。南京市政府也对其定下了“预计年利润总额42亿元,税收37亿元”的预期。 “博郡之夜”活动 来源:博郡官方 2018年6月12日,拜腾汽车宣布完成B轮融资,融资总额5亿美元。在资本招商的推动下,拜腾汽车将全球总部定在南京。 距离南京市200余公里的江苏如皋,也在着力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2017年,总投资178亿元的赛麟汽车,不仅是南通单体总投资最大的制造业项目,也是当地“千亿级产业园”中的重要角色。该项目一期投产后计划带动上下游产业链1500亿元的销售规模。此外,还有30余家新能源相关企业落户如皋,包括康迪电动车、青年汽车等。 “广撒网”的方式加上投资力度高、产业基础好,诸多新能源汽车企业被吸引至江苏扎根。 据经济观察报2017年统计,在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相关领域,江苏省以1048.78亿元的投资额在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中排名第二,产能规划超过200万辆。据天眼查数据新闻实验室统计,截至2020年3月24日,有11796家新能源汽车企业在江苏省注册,是安徽省(5862家)的两倍以上。 广撒网不敌精准押宝 车企的命运与自身运营息息相关,但不得不承认,“家底”相对雄厚的江苏在招商的过程中略显心急。 2018年,拜腾汽车前CEO毕福康曾感叹,该公司的试制样车在短短18个月内下线,一切蓝图正有条不紊地变成现实,“这样的速度,只有南京才能实现”。 从左至右依次为毕福康、冯长革和戴雷 来源:拜腾汽车官方微信 赛麟汽车董事长王晓麟曾于2011年和2014年分别赴鄂尔多斯和长沙建厂生产汽车,均无疾而终。王晓麟曾解释称,鄂尔多斯项目失败是因为“对方的投资承诺根本没有履行”,长沙则是因为落户提议方没有生产资质。几经波折,赛麟汽车最终落户江苏如皋。 与江苏广撒网的策略不同,财力不及江苏的安徽,选择了对龙头企业精准押宝的方式。 今年2月25日,合肥通过微博宣布将打造以合肥为中心的蔚来汽车中国总部运营体系,蔚来汽车中国总部项目计划融资超百亿元。两个月后,蔚来汽车与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就蔚来中国总部入驻达成正式协议。6月29日,蔚来汽车拿到第一期33亿元和第二期15亿元现金投资的“聘礼”。 合肥市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一个龙头企业来,自己发展壮大,也带动当地龙头企业发展,同时希望它把我们的产业链上下游带动起来。” 目前,造车新势力已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蔚来汽车6月销量同比增长190.8%至3740辆,二季度交付新车10331辆,是造车新势力中首个单季度交付破万的车企。 相比之下,位于如皋的康迪电动车于2017年被卷入“骗补”丑闻,号称“加水就能跑”的青年汽车同样因骗补被立案,随后于2019年11月正式宣告破产。坐落在南京知豆汽车已于去年破产,博郡、拜腾和赛麟在今年相继“暴雷”。落户在江苏淮安的敏安新能源和工厂在苏州的前途汽车均销量惨淡,上半年分别卖出4辆和3辆。奇点汽车母公司智车优行于今年5月被列入“老赖”名单。 除了工厂位于常州的理想汽车表现尚可外,江苏大多新造车企业岌岌可危,百亿投资或打水漂。 南京还有机会吗? 自2020年以来,车市寒冬加上疫情肆虐,博郡、赛麟、拜腾接连暴雷,多家江苏造车新势力陷入困境。不过,与传统车企联手的新能源汽车项目,或将为江苏相关产业规划加码助力。 2018年7月初,长城宝马“光束”项目落户江苏张家港市,投资51亿元,预计产能16万辆;2019年3月,总投资42亿元的北汽勇士新能源汽车项目落户盐城,当时预计于今年6月量产,年产能15万辆。江苏方面表示,“将继续通过兼并重组和产能的合作,来打造一批具有国内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集聚区,提升产业的发展质量。” 位于张家港的光束汽车生产基地 来源:光束汽车 2019年新年伊始,南京市政府办公厅下发的《南京市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地标行动计划》显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目标是“要将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快打造成全省第一、全国前三、全球有影响力的产业地标”。 去年 8 月,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通知,其中明确了江苏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目标,计划到 2021 年,江苏省新能源汽车产量超过 30 万辆;形成 1-2 家年产量超过 10 万辆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计划到 2025 年,江苏省新能源汽车产量超过 100 万辆,形成 2-3 家年产销量超过 30 万辆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 另一方面,江苏也早早地寻找新领域,在智能网联产业发力。2019年6月发布的《江苏省推进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1年)》提出,到2025年,将江苏省建设成为全国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重点产业集聚区。 苏州高铁新城自动驾驶测试道路建设了8公里5G测试区,无锡建成了全国首个车联网先导区,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的城市级车联网LTE-V2X网络。南京楚航科技、浦和数据等相关智能网联企业也顺势涌现。 但在新能源汽车转型浪潮下,若想要实现“汽车强省梦”,理性的招商引资政策,仍然是江苏无法绕过的一门“必修课”。 未来汽车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