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年底,展鹏科技与各家车企的战略合作纷纷落地。根据公开新闻报道,展鹏科技陆续与东风有限、神龙汽车、威马汽车、大运汽车、北汽昌河、东风汽车股份和开沃集团等车企就纯电动换电型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应用达成战略合作,并成功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展鹏科技加入“硅谷天堂新能源汽车换电网生态”后,换电事业的规划与发展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小步快跑 7家车企战略合作落地 2020年12月底,展鹏科技在对外合作上频频发力,相继官宣了7家车企的战略合作。据了解,展鹏科技后续将与战略合作伙伴展开深入的技术合作,实现自身技术适配多种车型的目标,继而在硅谷天堂“新能源汽车换电网生态一体化”中持续发挥“技术大脑”的中枢作用,积极推进纯电动换电汽车的技术应用。 通过梳理公司现有合作伙伴不难发现,既有传统车企,又有新兴力量,既有物流车,也有乘用车,展鹏科技换电技术的适配能力可见一斑。其中,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是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与日产汽车公司战略合作携手组建的中国首家拥有全系列乘用车及轻型商用车产品的汽车合资企业,拥有东风、日产、启辰和英菲尼迪四大品牌,主要生产基地分布在湖北、广东、河南、辽宁、江苏等地。神龙公司拥有东风标致、东风雪铁龙两大合资品牌,东风标致品牌目前主要车型有5008、4008、3008、2008、新一代508L、408、308,产品覆盖了SUV和多个轿车细分市场;威马汽车是国内新兴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及出行方案提供商,致力于成为智能电动汽车的普及者,通过数据高效驱动智能硬件发展,成长为智慧出行新生态的服务商。 2020年7月份,硅谷天堂开始布局“新能源汽车换电网生态一体化”,通过整合旗下资源,打通换电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全力推动新能源汽车换电业务的发展。硅谷天堂换电网生态旗下拥有展鹏科技、库仑能网、澎湃电能等换电网一体化核心企业。按照"新能源汽车换电网生态"的未来规划,展鹏科技将被打造为技术大脑,除了为智能换电站和换电车型提供核心零部件外,还将深度参与换电版电动汽车分箱换电技术的研发。自硅谷天堂入主展鹏科技之后,展鹏科技在换电行业的项目推进明显加快。 推动产业变革 换电网生态的发展逻辑 2020年11月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提出,大力推动充换电网络建设。基于对产业的判断和对技术路线的分析,硅谷天堂启动了换电网生态一体化项目。 换电网生态是聚合多方资源,通过联合上游多家整车厂、下游动力电池企业以及中间遍布全国的各类合作伙伴所共同搭建的一个开放的、体系化网络。通过生态内部的自由竞争以及开放合作,把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和合作伙伴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各参与主体的深度融合与协同、生态成员的联合运营与共同创新,进一步满足客户需求,共担共享市场风险与收益,从而保持换电网生态的整体竞争力。 值得一提的是,除展鹏科技外,硅谷天堂的其他全资子公司对于换电网生态的投入和成绩也可圈可点。2020年12月20日,硅谷天堂全资子公司库仑能网荣获东风股份新能源事业杰出合作伙伴和2020年度优秀合作伙伴两项荣誉。 库仑能网相关负责人表示,库仑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并将在不断提升换电技术的同时,积极探索换电业务场景下的技术难点和业务模式,不断为客户创造更加便利、优质的汽车换电服务,以切实行动和实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据悉,硅谷天堂建设换电网生态一体化项目,不仅是局限于换电本身,还致力于打造循环、低碳环保的换电产业链。未来,硅谷天堂将利用自身优势,在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指引下,打造一个集新能源汽车换电硬件制造、换电网络建设、电池资产管理、数据中心运维为一体的新能源汽车换电网生态,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升级的同时实现能源互联,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近日,雅化集团披露公告称,下属全资子公司雅化锂业(雅安)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雅安锂业”)与美国特斯拉公司(以下简称“特斯拉”)签订电池级氢氧化锂供货合同,约定从2021年起至2025年,特斯拉向雅安锂业采购价值总计6.3亿美元~8.8亿美元的电池级氢氧化锂产品。 雅化集团表示,此次合同的签署,是公司锂产品打通国际知名车企供应链的重要成果,是对公司锂产品品质的充分认可,有利于增强公司锂业务发展的积极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为公司打造全球影响力的锂盐供应商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随着合同的履行,将对公司2021年~2025年期间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汽车产业研究分析师张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正极材料制备过程中,氢氧化锂作为一种制备三元材料的锂源,颗粒更趋于均匀,进而可大幅提升三元材料循环寿命,因此成为更多高性能动力电池逐步采用氢氧化锂做锂源的重要原因之一。” 目前,国际国内电池级氢氧化锂产能的分布情况如何呢?根据GGII(高工产业研究院)数据,2019年全球氢氧化锂需求约8万吨,其中动力电池需求约4.2万吨,到2025年预计需求将达49万吨,其中动力电池需求约45万吨,届时全球供给端约42万吨,将形成7万吨缺口。 万联证券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研究分析师江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道,“目前国内氢氧化锂总产能约10.48万吨,主要分布在雅化集团、赣锋锂业、天齐锂业、盛新锂能、西藏矿业、ST融捷等上市公司。而海外氢氧化锂总产能约7.85万吨,主要分布在SQM(智利矿业化工)、Albermarle、Livent等锂资源巨头。” 与特斯拉合作之后,对雅化集团的影响如何呢?江维表示,与特斯拉签订的大额氢氧化锂长单,将大幅增加雅化集团在手订单规模,帮助企业消化现有产能。同时打入特斯拉供应链,也将大幅提升海外市场对公司产品质量的认可程度,有利于公司未来市场份额的提升。 目前,雅化集团的锂盐综合产能合计4.3万吨,另准备新建2万吨电池级氢氧化锂及1.1万吨氯化锂及其制品项目,公司主要以电池级氢氧化锂产能为主,同时配套电池级碳酸锂、氯化锂及其他锂盐产品。此外,在原料锂精矿供应方面,雅化集团与银河锂业续签12万吨/年的承购协议,拥有公司参股的能投锂业锂精矿优先采购权,目前其年产17万吨锂精矿项目正在建设中,未来也将为雅化集团生产锂盐产品提供长期、稳定、优质的原料保障。 首创证券在其最新的研报中指出,目前全球正在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扶持以锂电池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发展。锂产品作为锂电池产业链中不可缺少的材料,在产业链环节地位举足轻重,需求十分确定。就新能源汽车产业而言,张翔告诉记者,目前约99%的新能源汽车为锂动力新能源汽车,其产销量均保持着一定增速。根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20年11月份,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9.8万辆和20.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5.1%和104.9%,环比分别增长17.5%和24.1%。 政策面,国务院办公厅于2020年11月2日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指出,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到203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记者注意到,截至2021年1月4日收盘,雅化集团股价已连续三个交易日出现涨停,公司股价报收于24.15元/股。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下一步,发改委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巩固我国新能源(行情600617,诊股)汽车产业基础,增强发展优势,严格执行《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加强汽车产业管理促进新能源汽车健康有序发展的政策措施,为“十四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2021年新年伊始,整个中国互联网圈估计最大的新闻都不是各个跨年晚会哪个更好看,而是大名鼎鼎的新能源汽车巨头特斯拉大规模降价了,新版特斯拉model Y正式亮相,亮相当天就传来大规模降低售价的消息,消息一出引发了整个社交圈的沸腾,甚至一度传来特斯拉官网被挤爆的传言,面对着特斯拉举起的价格屠刀,国产新能源汽车们要慌了吗? 一、再次大规模降价的特斯拉 2021年1月1日,特斯拉新款车型特斯拉model Y正式向国内各个消费者亮相了,根据网易财经的报道,特斯拉中国官网显示,国产Model Y正式开卖。 同时,国产Model 3标准续航版迎来改款,此外,国产Model 3原来的长续航后驱版也下架,高性能版取而代之。据了解,特斯拉共推出了中国制造Model Y Performance高性能版与双电机全轮驱动版两个版本,续航里程分别可达480公里和548公里。 特斯拉中国官网显示,国产Model Y共推出长续航版和高性能版两款车型,其中长续航版起售价为33.99万元,较此前预售价48.8万元下调了14.81万元;高性能版起售价为36.99万元,较此前预售价53.5万元下调了16.51万元。据悉Model Y的交付时间也有不同,长续航版预计会在本月内开始交付,而高性能版将会在第三季度开始。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的消息,1月1日中午,由于访问量激增,特斯拉中国官网的订单页面一度无法刷新。“都在忙着卖车呢。”1月2日上午,谈及一线的情况,有熟悉特斯拉销售的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订单)又爆了,很明显的,也在预期之中。”特斯拉官网甚至一度“瘫痪”。 根据界面新闻的报道,网传Model Y的订单量在10多个小时内已经突破10万张。而多家媒体都直接表示,model Y的价格直接杀到了蔚来等一众国产新能源汽车的价格区间,网友戏称说特斯拉的降价堪比iPhone12只卖三千块,那么国产手机还有活路吗?更有网上的戏言表示:网上一张来源不明的微信截图显示,一个群名为“程序员聊特斯拉12群”中的网友“低调的疙瘩”说:“今天蔚来大规模退订改y”,“es6退订把蔚来官网都搞爆了”。 虽然这个消息后面被蔚来辟谣,不过就在当天蔚来发出了一条意味深长的微博,就在Model Y宣布降价的当日下午,蔚来在其官方微博发布了一条意味深长的微博:“忠于让自己‘来电’的选择,不要问‘Why’”。这里被人看成是一语双关,“Why”意指Model Y。 其实,这已经不是特斯拉第一次降价了,之前特斯拉的主力车型model 3也有过多次降价的记录,很多人都在问特斯拉频频举起价格屠刀,中国国产新能源汽车们该慌了吗? 二、国产新能源要慌了吗? 面对着咄咄逼人的特斯拉,国产新能源到底该如何应对其实还是个未知数,不过我们可以从更多的角度进行分析和判断,来看看这件事到底有什么影响? 首先,特斯拉咄咄逼人的不仅仅是新能源。说实在,如果仅仅说是国产新能源汽车受到冲击的话,那么只能说我们还是太过于小瞧马斯克了,毕竟在世界新能源汽车市场上特斯拉已经当之无愧坐上了新能源汽车的头把交椅,本身其六千多亿美元的超级市值,本身就意味着其已经超过了几乎所有的汽车上市公司,这样的高估值可见特斯拉的强势。 1月2日,根据新浪财经的报道,特斯拉报告称,该公司在2020年生产了50万辆汽车,这一里程碑在三年前似乎还遥不可及。在特斯拉网站上发布的一份新闻稿中,该公司表示,第四季度交付了180570辆汽车,使2020年的总交付量达到499550辆,这对这家电动汽车制造商来说是一个新的里程碑。2020年的销售总额比2019年增长了36%。特斯拉2020年的产量为509737辆,比2019年增长了40%。 这么高的汽车产销量代表的是特斯拉已经跻身全世界最大的汽车巨头的行列,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说特斯拉其实用降价针对的绝不只是国产的这些新能源汽车企业,而是整个汽车市场,特斯拉正在用价格颠覆传统汽车市场的市场格局,希望用价格战去重塑整个汽车市场的格局,这才是马斯克最需要做的事情。 其次,特斯拉价格战为的是生态体系收钱。相信如果我们把眼光放得长远一点就能够发现,特斯拉的逻辑其实是很简单的,这就是不在硬件上赚钱,在生态体系上赚钱,这个逻辑和小米几乎是如出一辙,特斯拉目的是通过硬件的普及让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形成以特斯拉为核心的主导体系,在这个技术标准主导之下,特斯拉实际上已经占据了整个价值链的制高点,很多汽车企业和特斯拉争夺的所谓充电还是换电,电能还是氢能,充电模式还是混动模式,这都不需要争论了,特斯拉已经用价格决定了一切,这就是特斯拉所构筑的生态体系话语权,在这个特斯拉的生态体系之中,即使特斯拉不依靠自身的产品来赚钱,也可以借助自己在生态体系中的优势大规模地实现多元化的收入来源。更何况,自从进入中国之后,特斯拉可以说是最擅长使用中国优势的外国公司,其利用中国强大的劳动力价格优势、产业链集约化生产优势大幅度地降低自身的成本,借助中国优势来降低价格从而构筑自己的生态优势位,马斯克的如意算盘可谓是打的劈啪作响。 第三,国产新能源真的危险了吗?不得不说,虽然我们可以认为特斯拉的目标绝对不仅仅是国内的这些国产新能源汽车企业,但是他们也的确是受到冲击最明显的,这是因为国内的这些新能源汽车企业和特斯拉的竞争其实已经不再一个等级上了,我们可以分个类来说一下: 一是对于传统汽车企业,依靠传统车型只是换成新能源的那些来说,他们大多数都是在赚补贴的钱,本身的新能源优势并不明显,在这样的情况下,原先其优势可能还都是价格优势,然而随着特斯拉的降价,这类企业将会失去原先的空间,同样的价格,你还是特斯拉,消费者可能真的难以拒绝特斯拉的“真香定律”。 二是对于造车新势力企业来说,虽然造车新势力已经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但是其在市场优势之上和特斯拉的差距还非常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原先靠着价格差,造车新势力还能有着一些优势,但是如今特斯拉已经杀到了新势力们的价格区间,原先的优势开始被代差所击破,这样的话如何防守反击的确是最大的问题。 不得不承认,特斯拉已经成为了汽车产业中的鲶鱼,在这样的情况下,汽车企业必须要有居安思危的危机感了,特斯拉已经杀到面前,该怎么办?正在考验着每个新能源汽车企业。
12月28日,巨一科技科创板上市申请获得受理。公司此次拟募资20.03亿元投向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驱动系统产业化等项目。巨一科技专注汽车等先进制造领域,公司是具备智能装备和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整体解决方案能力的主流供应商。客户星光熠熠巨一科技成立于2005年1月,注册资本1.03亿元。公司致力于围绕汽车行业的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产品主要包括智能装备整体解决方案和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产品。智能装备整体解决方案方面,公司主要包括汽车白车身智能连接生产线、汽车动力总成智能装测生产线、动力电池智能装测生产线,融合了公司自主研发的数字化运营管理系统,为汽车整车和零部件、动力电池等领域的客户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柔性化和智能化提供解决方案。电驱动系统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公司拥有包含电机、电机控制器、集成式电驱动系统在内的完整新能源电驱动系统产品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体系。目前,公司已成为国内排名前列的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产品供应商。凭借深厚的研发实力和持续的创新能力,巨一科技与知名国际整车企业、合资整车企业、造车新势力、国内整车企业、外资零部件企业、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动力电池生产企业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获得了行业内主流客户的广泛认可。公司的国际整车企业客户包括德国大众汽车、美国特斯拉等;合资整车企业客户包括北京奔驰、一汽大众等;造车新势力整车企业客户包括特斯拉(上海)、蔚来汽车、理想汽车等。毛利率存下滑风险2017年至2019年及2020年1-6月,巨一科技营业收入分别为12.25亿元、14.14亿元、17.26亿元和7.5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7亿元、1242.78万元、1.50亿元和3129.76万元。公告显示,巨一科技建立了强大的研发技术团队,始终围绕客户需求和行业技术发展趋势进行持续不断的研发投入,积累了较强的技术优势和研发优势。公司在汽车白车身智能连接生产线、动力总成智能装测生产线、动力电池智能装测生产线、数字化运营管理系统以及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产品的研发、设计和制造等应用领域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和技术储备。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12125.16万元、13861.20万元、15246.41万元和7845.74万元,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90%、9.80%、8.84%和10.34%。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2.33%、26.54%、24.34%和22.24%。公司表示,随着同行业公司数量增多及业务规模扩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行业整体利润水平存在下降的风险。同时,由于公司产品的生产周期相对较长,项目执行期间原材料及人工成本等会出现波动,公司毛利率存在下滑的风险。此外,公司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业务存在下游应用车型批量生产上市周期长、产品应用车型终端销售存在不确定性等特点,而在产品规模化销售前,相关研发、市场开拓及生产准备投入较大。报告期内,公司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业务收入分别为39165.77万元、48202.78万元、56023.83万元和3686.93万元。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以及下游市场需求波动等因素影响,公司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业务收入下降幅度较大。夯实主营业务公司本次拟募资20.03亿元投向主营业务,具体项目包括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驱动系统产业化项目、汽车智能装备产业化升级建设项目、通用工业智能装备产业化建设项目、技术中心建设项目、信息化系统建设与升级项目及补充营运资金。公司表示,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符合公司主营业务的发展方向,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解决产能瓶颈,提升产品质量,提高服务水平和市场份额,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未来战略规划方面,公司表示,将围绕VR/AR等提升设计开发的智能化水平;围绕机器视觉、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决策等提升设备的智能化水平;通过5G、大数据管理、工业互联、边缘计算等提升运营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公司表示,将以智能制造为核心,并形成以智能装备和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提升智能装备的技术内涵和竞争力,在立足于汽车行业基础上,积极向半导体、医疗器械、3C等领域拓展。同时,与国内外知名车企合作,提升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产品开发和制造能力,持续建设国内一流的电驱动系统开发和制造基地,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成为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行业领军企业,并适时拓展其他核心部件业务,持续做大做强。此外,持续推动全球化战略,积极建设全球化布局的研发和业务体系。
厦门钨业(600549)分拆厦钨新能至科创板上市成功过会。12月29日,拟募资15亿元的厦钨新能顺利通过上市委审议,即将登陆资本市场。 分拆新能源业务子公司登陆资本市场的热潮持续。除厦门钨业外,已进入实质性IPO的公司还有:即将启动科创板新股发行的天能股份(688819)、获创业板IPO受理的铜冠铜箔和瑞泰新材。另外,还有多家新能源产业公司披露分拆上市计划。 比亚迪(002594)12月30日晚间公告,董事会同意公司控股子公司比亚迪半导体筹划分拆上市事项,并授权公司及比亚迪半导体管理层启动分拆比亚迪半导体上市的前期筹备工作。此次分拆事项不会导致公司丧失对比亚迪半导体的控制权。 厦钨新能登陆A股 市场一直预期新能源产业是一个万亿的蓝海市场。以汽车为例,中汽协预测,2020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均将超过130万辆,同比增幅将超过8%,有望超预期完成目标。 新能源行业的热度由此可见,不少上市公司也选择分拆新能源产业链子公司谋求上市,趁着资本市场的热度实现直接融资,扩展产业版图。 12月29日,科创板上市委2020年第126次审议会议中,拟募资15亿元的厦钨新能顺利过会,厦钨新能由上市公司厦门钨业分拆上市。 厦钨新能主营业务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即为钴酸锂、镍钴锰三元材料等。3C锂电池领域,厦钨新能与ATL、三星SDI、村田、LGC、欣旺达、珠海冠宇及比亚迪等国内外知名电池企业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产品广泛应用于下游中高端3C电子产品;在动力锂电池领域,公司与松下、比亚迪、宁德时代、中航锂电、亿纬锂能及国轩高科等知名电池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厦钨新能此次IPO拟募资15亿元,用于年产40000吨锂离子电池材料产业化项目(一、二期)及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本次发行前,厦门钨业持有厦钨新能61.29%股权,为公司控股股东,福建省国资委为公司实际控制人。此外,天齐锂业、盛屯矿业2家上市公司分别持有厦钨新能3%股份。 分拆上市热潮持续 自去年12月13日分拆上市规则落地以来,新能源上市公司凭借资本市场的热度和行业高景气环境,纷纷启动分拆上市计划。 其中,江苏国泰(002091)分拆子公司瑞泰新材、铜陵有色(000630)分拆铜冠铜箔已陆续获创业板受理。 瑞泰新材系江苏国泰化工新材料和新能源业务的发展平台,今年4月江苏国泰披露分拆上市计划。瑞泰新材目前是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第一梯队的厂商,核心客户主要为LG化学、ATL、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国内外龙头企业。 招股书显示,瑞泰新材IPO拟募资12亿元,将投入波兰华荣新建Prusice年产4万吨锂离子动力电解液项目、宁德华荣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8万吨新材料项目、新建实验楼和现有环保设施提升项目、华荣化工智能化改造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铜冠铜箔是上市公司铜陵有色的控股子公司,今年12月获创业板IPO受理。铜冠铜箔拟募资约11.97亿元,用于年产2万吨高精度储能用超薄电子铜箔项目(二期)、高性能电子铜箔技术中心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铜冠铜箔主要从事各类高精度电子铜箔的研发、制造和销售等,其锂电铜箔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目前客户包括比亚迪、宁德时代、国轩高科、力神电池、星恒电池等锂电池头部企业。国轩高科也是铜冠铜箔的股东之一。发行前,国轩高科的持股比例为3.5%。 相比仍在IPO受理阶段的两公司,天能股份即将启动新股发行,登陆科创板。天能股份分拆自港股公司天能动力(00819.HK)。去年12月分拆上市获科创板受理,今年12月证监会同意IPO注册。 天能股份是国内电动轻型车动力电池行业的龙头企业,2018年在国内电动轻型车铅蓄动力电池的市场占有率已超过40%,行业市占率位于国际前三、国内第一。公司拟募资35.95亿元,用于绿色智能制造技改项目、高能动力锂电池电芯及PACK项目、大容量高可靠性起动启停电池建设项目、全面数字化支撑平台建设项目、国家级技术中心创新能力提升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还有多家新能源产业公司披露分拆上市计划,包括紫江企业(600210)拟分拆从事新能源电池功能性材料的研发、制造和销售的子公司紫江新材,到科创板上市;美锦能源(000723)拟分拆新能源车企飞驰汽车到创业板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