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11日讯据证监会网站今日晚间公告,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峡新能源")的IPO申请将于12月17日上会。 三峡新能源的主营业务为风能、太阳能的开发、投资和运营。 三峡新能源拟在上交所主板公开发行新股不超过85.71亿股,即不超过公司发行后总股本的30%。 三峡新能源拟募集资金250亿元,其中50亿元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另200亿元用于“三峡新能源阳西沙扒300MW海上风电场项目”、“昌邑市海洋牧场与三峡300MW海上风电融合试验示范项目”、“三峡新能源阳西沙扒二期400MW海上风电场项目”、“漳浦六鳌海上风电场D区项目”、“长乐外海海上风电场A区项目”、“三峡新能源江苏如东H6(400MW)海上风电场项目”、“三峡新能源江苏如东H10(400MW)海上风电场项目”。 三峡新能源本次发行的保荐机构(主承销商)是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联席主承销商包括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根据最新销量统计,沃尔沃汽车11月在中国市场共售出各款车型17997辆,同比增长达24.5%,刷新2020年单月销量最高纪录。在新能源车型销量增加的同时,沃尔沃亚太区高层透露,未来沃尔沃旗下将会有更多车型搭载48V轻度混合动力系统加入新的产品体系。 根据统计,2020年1月到11月,沃尔沃累计销量已经达到14.7万辆,突破了2019年全年的154449辆总销量。从具体车型来看,11月,沃尔沃豪华中型SUV XC60是销量的主要贡献者,达到6300辆,同比增加17%。另外,沃尔沃SUV和轿车的旗舰产品XC90和S90销量综合突破6000辆。此外,S60和XC40的销量也在稳步增长。 从产品布局上,随着沃尔沃首款纯电SUV XC40 RECHARGE上市,沃尔沃宣告其新能源产品正式开始投放。对于销量的增加,业内专家表示,沃尔沃汽车注重环保的研发和生产理念,引起目标消费者共鸣,是疫情之后成为汽车市场中竞争力较强的豪华汽车品牌的主要原因之一。 “沃尔沃汽车希望在中国市场传递安全、健康、可持续的品牌理念,倡导人们追求积极健康向上的幸福生活方式。”沃尔沃汽车亚太区企业传播副总裁赵琴在日前出席沃尔沃中国公开赛时表示。 对于各方关注的沃尔沃新能源车型和沃尔沃电气化战略的落实情况,赵琴指出,沃尔沃在2017年提出了全面电气化战略,成为最早提出全面电气化的豪华品牌,这也是一个自我突破,目前沃尔沃汽车已经全系电气化。在前不久的广州车展上,沃尔沃推出了首款纯电动车型XC40 RECHARGE。赵琴透露,未来沃尔沃旗下将会有更多车型搭载48V轻度混合动力系统,或加入RECHARGE产品体系,在中国市场提供更丰富的新能源车型选择。 本月早些时候,沃尔沃首席执行官萨缪尔森曾表示,根据他的设想,沃尔沃将在未来10年中转变成一个纯电动品牌。2020年,该公司希望其全球销量的20%来自电动化车型,其中大部分将是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俞立严)
中国成全球最大汽车保有国。在12月13日于上海举行的新能源智能汽车生态高峰论坛暨华南理工大学上海校友会第二届换届大会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提出,截至目前,中国汽车的保有量已达2.75亿辆,总体水平与美国相当,“把最近三个月的销量乘以四,一年的销量就超过了3000万辆”。 在付炳锋看来,接下来汽车千人保有量上升到300甚至350辆,总销量达到3000万到3500万辆完全可能。 在如此庞大的体量和产业中,《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下称《规划》)将成为发展的新动力。付炳锋表示,新能源汽车在“2035规划”的推动下必将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规划》,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当年汽车总销量的20%,按照国内汽车总量3000万辆的假设,预计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500万辆。”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在上述论坛上表示,新能源汽车的时代已经到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全球的占比达44%。 作为我国造车新势力的四大品牌之一,沈晖把2020年视为新能源汽车起飞的元年。 疫情之下,汽车市场正在超预期恢复,新能源汽车则成为主要贡献者。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0年1~11月,汽车销量2247万辆,同比下降2.9%。同期,新能源汽车销量110.9万辆,同比增长3.9%。 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下称“乘联会”)数据称,11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208.1万辆,同比增长8%,实现了连续5个月8%左右的近两年最高增速。其中,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18万辆,同比增长128.6%,环比增长24.8%;零售销量16.9万辆,同比增速136.5%,新能源乘用车零售市场渗透率8%,成为乘用车零售增长核心动力。
记者从国家电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获悉,12月2日,青海省单日新能源发电量达到1.02亿千瓦时,首次突破1亿千瓦时。其中,光伏发电量为0.53亿千瓦时,风电发电量为0.49亿千瓦时。 今年以来,青海省持续推进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今年7月,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启动低端系统带电运行,截至11月底,该工程已累计外送清洁电量29亿千瓦时。 此外,国家电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多措并举保障新能源充分消纳。通过发挥市场、政策、交易等机制作用,促进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和高效利用。截至11月底,青海已累计外送清洁电量超240亿千瓦时。 同时,青海加大储能电站利用。今年6月,全国首个共享储能调峰辅助服务市场在青海运行,截至10月底,青海省内共享储能电站累计充电电量达3530万千瓦时,充放电效率79.46%,新能源增发电量达3639万千瓦时。 目前,青海已成为全国新能源装机占比最高、集中式光伏发电量最大的省份。数据显示,截至11月底,青海新能源装机容量2138万千瓦,占青海电网总装机容量的57.4%,较去年同期增长37.6%。
头图|视觉中国 2020年初至今,特斯拉累计涨幅达629%。在其带动下,中外新能源车企涨势令人瞩目:蔚来今年涨了944%;理想、小鹏上市后涨幅分别为173%、189%;比亚迪A股、H股涨幅分别为251%、349%。 如此涨法一定会产生泡沫! 如果业绩能够跟上估值,泡沫会逐渐变得“坚硬”,否则早晚会破裂。 比亚迪、特斯拉都是新能源车的先进者,如今守得云开见月明,底蕴较“造车新势力”不可同日而语,应当是稳健投资者的首选。从估值角度看,比亚迪比特斯拉更安全。 2020年11月,比亚迪新能源车(包括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销量为26690辆,特斯拉中国销量为21604辆。 汉在抢谁的生意? 疫情之下,工厂停工、4S店停业、供应链中断,汽车工业之惨淡从比亚迪销量可见一斑。 准确地说,比亚迪的新能源车受影响远远大于燃油车:2020年H1(上半年)新能源车销量同比下降58.3%,燃油车销量同比上升18.9%,新能源车销量占比从2019年H1的63.8%降至2020年H1的38.3%。截止11月末,新能源车累计销售16万辆,占比回升至43.4%。 2020年Q1单月销量同比下跌超过60%,Q2单月销量跌幅收窄到50%以下,8月销量跌幅不到10%,9月、10月、11月销售同比增速越来越快,其中11月新能源车销售2.67万辆,同比增长138%。 2020年前7个月损失太大,累计销售新能源车6万辆,仅为2019年同期的41.7%。后几个月奋力追赶,到11月末累计销量突破16万辆,相当于2019年前11个月的74.3%。全年销量低于2019年已成定局。 2020年7月,比亚迪汉上市,当月销售1205辆;8月、9月、10月依次越过4000辆、5500辆、7500辆关口,11月突破1万辆大关,累计销量达到2.83万辆。按照惯例,车企《销量快报》披露的数据未经审核。经审计师确认、在财报中的销量,才是最终结果。 2020年前六个月,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装机容量与新能源车销量同样惨淡,3.8GWh、同比下降53.4%。随着疫情得到控制、经济复苏及汉的上市,7、8、9三个月装机容量同比增速超过120%,10月、11月同比增速更分别达到252%、385%。 2020年前11个月,累计装机容量10.53GWh,同比降幅收窄至9.7%,按照这个趋势,2020年总装机容量极有可能超过2019年。 根据第三方数据,2020年1~10月,比亚迪动力电池装机容量为5.88GWh,约为比亚迪同期装机容量的68.4%。 2020年7月~11月,新能源车累计销售10万辆,较2019年同期增加2.94万辆,与汉2.83万辆的累计销量高度吻合。这5个月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新机容量为6.7GWh,较2019年同期增加3.25GWh(325万度电)。假如动力电池仍占68%,就是221万度电, 纯电动、混动版汉的电池容量分别为76.9kWh和15.2kWh。假如2.83万辆汉都是纯电版,装机容量也只有218万度。与上面的221万度电比较接近。 基于以上分析得到两点推测:1)动力电池装机容量占比显著提高;2)纯电版汉EV占比显著高于混动版,约占比亚迪新能源车月销量的75%,意味着汉主要是与特斯拉抢生意。 其实混动车潜力更大。在采取限购的城市,燃油车主出于多种原因(包括但不仅于“里程焦虑”)在更换新车时“一步到位”选择纯电动车的目前还是少数,但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和新能源车的优势使混动车这种过渡产品获得几十年的机遇。 城里用电、出城烧油,经济实惠、性能、环保……插电混动模式在燃油车退出历史舞台前有可能大行其道。这块蛋糕特斯拉及“新势力”吃不到。 比亚迪新能源车毛利润率高于特斯拉 2015年,比亚迪“汽车及相关产品”营收406.6亿,在营收中的比重首次超过50%。2019年汽车业务收入632.7亿,年均复合增长率11.7%,但在总营收中的比重只提高了2个百分点。说明手机部件、电池两大业务没有掉队,发展态势保持均衡。 2020年H1,比亚迪营收605亿,同比下降2.7%。其中“汽车及相关产品”收入320.7亿、占比53%;“手机部件及组装”收入233.8亿、占比38.6%;“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收入47.9亿、占比7.9%。 特斯拉毛利润率远高于传统汽车企业,2019年毛利润率为20.1%,略微逊色于丰田。 高毛利润率是技术壁垒、品牌溢价等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2019年福特、通用毛利润率分别为13.6%、10.3%,它们的市值分别为359亿美元和600亿美元,加起来不到特斯拉的五分之一。 2019年比亚迪汽车业务毛利润138亿,毛利润率21.9%。售出的52万辆机动车中,燃油车27.2万辆、占比52.4%。 2019年北京奔驰毛利润率为27.5%,比亚迪品牌溢价不比奔驰,燃油车毛利润率一定会“拖后腿”。被销量占比过半的燃油车拖累,汽车业务毛利润率仍能达到21.9%,说明电动车毛利润率之高。 2014年~2017年,比亚迪毛利润连续高于特斯拉;2018年特斯拉突破产能瓶颈,交付量达到24.5万辆,毛利润大幅反超比亚迪;2019年特斯拉交付达36.8万辆(比亚迪为22.9万辆),毛利润折合277亿人民币,刚好是比亚迪的一倍,但毛利润率却输给比亚迪1.8个百分点。如果单独与比亚迪新能源车比,输得更多,因为比亚迪的电池都是自己的。 2020年H1,特斯拉电动车毛利润率24.4%,反超比亚迪汽车业务0.5个百分点。 特斯拉不可复制 2020年初,特斯拉涨幅已十分抢眼。以2019年12月31日收盘价(418.33美元)为基准,特斯拉9个交易日就涨了29%,19个交易日涨了39%,到第23个交易日(2月4日)累计上涨112%,市值达到1597亿美元。 疫情对特斯拉业务及股价的影响非常短暂,3月中旬跌到350元低点后,股价在不到半年时间里冲高到2318美元。8月底进行的“一拆五”约等于中国股民喜闻乐见的“每10股送40股”。12月11日收盘价610美元,复权价3050美元,较2019年12月31日上涨629%。 特斯拉暴涨有三方面原因—— 先看基本面:汽车是典型的规模经济,特斯拉毛利润率不低,但年销量在20万辆以下时,研发、市场及行政费用异常沉重。2017年净亏损达22.4亿美元,看空者认为特斯拉随时会破产。2018年交付24.5万辆,2019年交付数进一步提高到36.8万辆,特斯拉的好日子终于到来。2020年Q3,毛利润、净利润分别达到20.6亿美元、3.7亿美元。 再看技术面:华尔街一部分人“打死也看不上马斯克”,特斯拉股价才180美元时就有人开始拼命做空。进入2020年,特斯拉股价一路飙升,伴随着空头仓位“雷声滚滚”。截至2020年2月3日收盘,未平仓空头仓位仍高达2410万股(当时特斯拉总股本1.8亿股),买回并归还借来的股票(也就是平仓)需要188亿美元。这仅仅是开始,在后续波澜壮阔的行情当中,不知量产了多少百万富翁(做空特斯拉之前是亿万富翁)。 最后看美国资本市场的“大势”:搞清楚是市值在涨还是美元在跌?将上市公司股票视为“硬通货”,将美元视为投资标的,可以看到“美元在跌”。苹果市值突破2万亿美元、微软超过1.6万亿美元、亚马逊接近1.6万亿美元……巨无霸动辄涨幅超过50%的美国资本市场,“盘子”相对小、业绩亮眼、空头“雷爆”的特斯拉成为“夜空中最亮的星”。 特斯拉暴涨引发资本市场对新能源车狂热,但特斯拉的成功不可复制—— 第一是时间窗口一去不返。在传统汽车企业对新能源车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的那些年,特斯拉筚路蓝缕,几番濒死,一路突破技术、产能、销售、充电等障碍,销量终于在2018年达到20万辆。特斯拉的兴衰说明技术先进、品牌形象深入人心,年销量不到20万辆也只能在生死边缘挣扎。特斯拉、比亚迪已初具规模,传统车企空前重视新能源车,年销量合计不到10万辆的三家“新势力”无缘企及20万辆/年这条“及格线”。 第二是美国汽车工业基础。就说特斯拉位于加州的弗里蒙特工厂,占地150公顷。1962年隶属于通用汽车,1982年被卖给丰田。1984年到2009年间累计生产300多万辆,后因市场不景气而停产,2010年被特斯拉以4200万美元“白菜价”收入囊中。想在中国建个汽车生产基地,3亿人民币拿地都不够。再说汽车人才,这些看着美国汽车工业衰退的技术人才,不说蓝领,“下岗”的工程技术人才就数以万计,能够胜任“上汽”“一汽”总工程师的大有人在。“新势力”没处“白捡”生产基础,也挖不到最顶尖的人才。 第三是马斯克本人。尽管李斌、李想、何小鹏都是人中俊杰,但认定他们就是“中国的马斯克”,赔了钱只能怨自己。 经过半年多暴涨,中外新能源车企的估值都存在泡沫。摩根大通最新研报认为“特斯拉被严重高估”,目前华尔街约有三分之一分析师持类似观点。 高估存在一定的合理性,新能源车替代燃油车只是时间问题,不能用市盈率这样的静态指标衡量新能源车企。过往四个季度特斯拉净利润5.6亿美元,市盈率超过1000倍,通用汽车市盈率才20倍。 高估意味着风险。特斯拉市值早晚会涨到1万亿美元,不过在此之前恐怕会经历多次“腰斩式回调”。比亚迪销量、毛利润约为特斯拉的二分之一,市值约为特斯拉的九分之一。如果说新能源车企估值存在泡沫,比亚迪的泡沫是“最坚硬”的。
12月22日晚间,*ST劝业(600821)公告称,为顺应新能源电力行业快速发展趋势,借助专业管理机构寻找并储备优质项目资源,*ST劝业全资子公司国开新能源(以下简称“国开新能源”)拟与天润启航共同以有限合伙人形式入伙三峡清洁能源基金,国开新能源认缴出资10亿元。三峡清洁能源基金认缴出资总额为45.035亿元。 根据公告内容显示,三峡清洁能源基金投资领域覆盖清洁能源行业多种技术和商业模式,具体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光伏、风能、储能、综合能源服务等。 “我国能源供给侧优化不断深入,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消费比重逐年下滑,清洁能源需求稳步增加。”中宇资讯分析师胡雪向记者表示,这几年清洁能源领域从政策、技术、环保等方面来看,受到财政金融大力支持,作为我国绿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洁能源行业大有可为。 从政策层面来看,清洁能源或将成为21世纪经济的关键支柱。12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白皮书指出,中国坚定不移推进能源革命,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发生重大变革,能源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不断优化,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产生活用能条件明显改善,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持续增强,为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重要支撑。2012年至2019年,我国以能源消费年均2.8%的增长支撑了国民经济年均7%的增长。清洁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23.4%,比2012年提高8.9个百分点。 从全球范围来看,发展清洁能源势在必行。9月8日,摩根士丹利发布报告指出,中国或将上调“十四五”可再生能源规划,预计非化石能源将设定为2020年达到15%,2030年将达到20%。此外,面对新冠疫情对于各国经济的冲击,5月27日,欧盟率先推出5000亿欧元刺激经济的“绿色复苏”概念,新能源发电将作为刺激经济的重要手段。光伏发电等绿色清洁能源投资收益固定且明确,度电成本不断降低,未来全球各国或将效仿欧盟实行类绿色新政战略。 分析人士认为,未来一段时期,清洁能源将成为各国投资热点领域,尤其是在中国更是新基建的重要支柱,方向清晰,前景广阔。 公开资料显示,*ST劝业的主营业务定位为新能源发电项目开发、投资、建设及运营等。 *ST劝业对记者表示,公司入伙三峡清洁能源基金,与三峡资本、金风科技进行资本合作,主要目的在于借助专业管理机构的投资经验,围绕主业上下游寻找并储备优质项目资源,并对相关项目进行投资,打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12月23日,*ST劝业股价大涨,以4.8元/股的涨停价收盘,涨幅为5.03%。
12月23日,隆基机械公告,公司近期收到比亚迪汽车全资子公司弗迪科技有限公司和长城汽车的通知,公司被确定为比亚迪汽车新能源车型“汉”的高配版前制动盘供应商和长城汽车新能源品牌“沙龙智行”C30-C01车型前制动盘独家供应商。5年生命周期内,预计销售额分别累计约7000万元和4000万元,相关车型预计分别于2021年和2022年量产。 隆基机械表示,这是公司继比亚迪新能源“唐”改款车型制动盘和长城H6、VV5、VV6传统燃油车型制动盘之后,公司产品再次得到比亚迪汽车、长城汽车高端新能源车型的认可,有利于增加未来年度的收入和效益,也将对公司进一步拓展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产生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