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主要股指早盘低开高走,午后则集体回落。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接近平盘小幅收涨0.37%, 报13657.03点;深成指涨0.89%,报13657.03点;创业板指涨1.19%报2769.03点。两市全日成交逾11000亿元,北上资金净流入41.70亿元。 大盘整体有1941只个股录跌,6只个股跌停;1750只个股录涨,93只个股涨停。市场赚钱效应较好。 板块表现方面,油气采掘板块高位震荡,数字货币、免税店等概念活跃,券商股则冲高回落。造纸、养殖业、钢铁等板块跌幅居前。 具体板块表现方面,数字货币概念股集体走高,富通鑫茂、御银股份双双涨停。消息面上,央行下发区块链标准。 油气采掘概念早盘拉升,午后高位震荡,贝肯能源、潜能恒信先后涨停。海油工程、中海油服跟涨。 免税店概念整体回暖,西藏珠峰、鄂武商A封板,众信旅游、凯撒旅业跟涨。 NMN概念涨幅仍居前,众生药业、金达威、丰原药业涨停,兄弟科技等跟涨。 券商股冲高回落,财通证券、第一创业尾盘均打开涨停。 主力资金流动方面,板块主力资金多呈净流入。券商指数、电子元器件指数及软件指数分别流入46.77亿元、34.23亿元及29.4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金额较多的板块分别为保险指数、工程机械指数及建筑指数,主力资金分别净流出14.92亿元、4.07亿元及3.79亿元。 科创板表现分化,今日新上市的N芯朋微、N力合微、N震有、N奇安信-U及N大地分别大涨367.67%、341.49%、158.40%、138.06%、117.35%及117.35%。天宜上佳、艾迪药业、泽璟制药-U、虹软科技分别跌7.91%、7.65%、6.66%及5.59%领跌板块。 北向资金净流入41.70亿元,沪股通净买入18.58亿元,深股通净买入60.28亿元。 就A股市场表现,山西证券表示市场呈现快速轮动的格局,但目前市场情绪尚不足以支撑高估值个股维持前期强势,建议短期内对其保持谨慎态度。中期来看,市场将呈震荡走势,推荐适当关注有基本面支撑的低估值优质标的。
上交所发布了关于修订综合指数编制方案的公告,新方案自2020年7月22日起施行,整体来看,此次修订剔除了风险警示股票,延长新股计入时间,并在上证指数中正式纳入科创板上市证券。长期以来,炒新炒小炒差现象是中国股市的顽疾,指数失真情况明显,上证指数并不能完全反应中国经济蒸蒸日上的真实情况,也不能完全反应中国核心资产屡屡创历史新高的客观现实,近10年来指数投资者在上证指数上并没有突出表现,这修改意见顺应了广大投资者的强烈需求,初步解决了炒新炒小炒差所带来的偏差,自此,中国股市有望步入新阶段,反映中国经济增长,反映上市公司业绩,更加好树立投资者信心,中国股市有望摆脱失真,慢牛启程就真正成为了可能。这是大利好。
从指数的无缝切换和市场的波澜不兴,也可以看出,不管人们希望市场如何表现,都不会拒绝一面更加清晰的镜子。从今天开始,这面更清晰的镜子就放在我们面前,无关美丑。当然,我们希望镜中的市场焕发出青春和活力,那才是相比指数修订更为重要的事情。 今天是上证综指编制方法修订后首个交易日,上证综指小幅上涨,成交量相比前期无明显变化,指数全天运行平稳,预期中的无缝切换完美实现。从今天开始,优化后的上证综指可以更好地表征上海市场运行情况,我们将通过优化后的上证综指,一路观察和体味中国资本市场的下一步表现。 上证综指优化为使编制更加科学客观 对于上证综指编制方法修订“无感”的投资者,有必要重申一下此次指数优化的三方面目的。第一,我国证券市场的新股上市初期存在波动较大的现象。2010年至2019年,新股上市1年内平均股价波动率是同期上证综合指数的2.9倍,延迟新股计入时间,于新股上市满1年后计入指数,有利于增强上证综合指数的稳定性,引导长期理性投资。第二,我国资本市场建立了风险警示制度,被实施风险警示的股票往往风险高、业绩差。剔除该类股票有利于提升指数的稳定性及表征准确性,有助于发挥引导市场投资的功能作用,促进资本市场优胜劣汰。第三,随着科创板市场平稳发展,科技创新型上市公司数量和规模持续增长。今天是科创板开市一周年,科创板上市证券按修订后规则纳入,既是综指题中之意,也能够使上证综指更好地反映沪市结构变化,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上证综指代表性。 指数美颜说可以休矣 修订上证综指编制方案是充分借鉴国际经验,认真听取市场各方意见后确定的。第一,指数的优化顺应市场发展变化,回应社会关切。在征询市场意见时,多数机构对新股纳入时间过短、高风险股票缺少退出机制等提出了修改建议。第二,指数的优化符合国际惯例。近20年,标普500、恒生指数、东证指数(TOPIX)等国际主流指数均进行了分步优化。第三,编制优化过程严格遵循科学性、客观性要求。对指数编制过程中涉及的样本空间、样本筛选、加权方式、管理维护等每一个重要的环节和要素,均从国内外经验和我国资本市场基础制度等角度做了认真梳理,尽量做到指数优化既要符合国际惯例,又要体现我国资本市场特征。 需要强调的是,上证综指优化的出发点是更好地表征所代表市场的运行特征,并不会改变市场固有的运行趋势。市场走势是经济基本面、公司盈利水平、投资者行为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指数只是结果的一种表征。指数编制方法的优化不是为了改变指数走势,也无法改变指数走势。 具体到今天沪市运行的情况看,调出指数的风险警示股票全天整体上涨,而纳入指数的科创板股票是下跌的,这说明指数编制机构无从通过预期市场表现来人为干预指数表现,也不具备这种能力,从而对指数“美颜”“推高”的片面解读,当然不攻自破了。 从指数的无缝切换和市场的波澜不兴,也可以看出,不管人们希望市场如何表现,都不会拒绝一面更加清晰的镜子。从今天开始,这面更清晰的镜子就放在我们面前,无关美丑。当然,我们希望镜中的市场焕发出青春和活力,那才是相比指数修订更为重要的事情。
天有不测风云。 7月22日注定是一个要载入中国证券史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上证指数启动了新的编制,主要就是剔除了ST,另外纳入了科创板的个股。 一般情况之下,科创板的个股要1年以后才能纳入上证指数编制的。但是如果是市值排名前十的科创板个股,在三个月以后就可以进入上证指数编制,这个编制调整在一定程度上会为其注入活跃因子,尽可能摒弃了一些下行的因素。所以以后上证指数向上的概率可能就比较大了。 今天大家都比较关注上证指数的走势,我们看到今天盘中出现了一波冲高回落。最后上证指数涨了0.37%。深圳涨的还是比较多一点的。三大指数都是翻红的,成交量应该讲也是不错,总体上来讲是比较平稳的。 今天主力启用券商加两桶油,以及金属护盘。券商护盘大家是可以理解的,券商的启动今天上午带动了一波银行股跟保险股的反弹,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人气。 两桶油主要是受今天凌晨美股交易的影响,因为美股中的能源股大涨,推动道琼斯指数上涨一个百分点,今天启用两桶油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大家都知道黄金价格创了新高,所以黄金股有所表现也是正常的。 很多人对没有动用大金融护盘还是有些失望的。但是话讲回来,手中的牌也不能一天打干净,大金融前段时间有所启动,应该讲今天做出一些调整也是必须的。今天盘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考验,就是科创板1年之后解禁股可以开始上市交易。盘中的影响相对有限,整个科创板一半是绿的,一小半是红的。因为从第一批挂牌的25家科创板个股一年的走势来看,其实现在的价格和开盘价比,真正能够出现翻倍涨幅的也就是四家公司:两家医药股,两家芯片股。大概40%多的公司实现了正增长。但是50%以上的公司实际上现在的价格跟开盘价比是下跌的,而且跌幅还不小,最大的跌了40%还要多一点。 证明注册制之后,取消涨跌停板制度还是非常有效的,因为充分交易的结果就是可以让价格尽快均衡、客观,估值尽快的稳定。尽管今天科创板是解禁的开始,但是总体上来讲还是比较平稳的,原因也就在这个地方。大家对722的顾虑应该讲可以消除很大一部分了。 但是旧的顾虑消除了,新的担心又来了。今天盘中受到扰动因素。盘中反应出来最早的时候应该是在午盘,恒生指数直线下跌,大概跌了100点。2:30以后,上证指数,深成指出现了一波跳水,现在回过头来去想,应该是有人先得到了消息。互联网上的消息流传时间应该是3:13分,是《环球时报》最早出来的消息。其实消息出来之后,继续交易的恒生指数还有小幅的往回行走的过程。但是在外交部发言人做了回应之后,在3:30以后,恒生指数出现了直线跳水。最后收盘的时候跌了2%。A50同样如此,原来A50上午涨了2%。下午跌幅也超过了1%。这个消息水皮觉得是个扰动因素,本来美国国防部长宣布希望年内访华,可以看作是一个对于中国释放善意的回应,下午出来的外围消息,一定程度上还造成了市场的担心。但水皮觉得这是短期的冲击,不会改变根本的趋势。明天也许会低开,但是低开未必会低走。今天没有动用的护盘力量可能在明天就能派上用场了。 总地来讲,趋势形成之后,过程可能会有所波动。但是不会改变大的方向。 一句话点评:天塌不下来
疫情导致全球累计死亡逾61.7万 美国累计确诊逾391万例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22日发布的新冠疫情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23日0时35分,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达到15008046例,累计死亡病例617902例。数据显示,美国是全球疫情最严重的国家,累计确诊病例3919550例,累计死亡病例142350例。 科创50指数发布历史行情 昨日收报1497点 7月22日,科创板开市一周年,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正式出炉。科创板50指数中权重最高的三个行业分别为计算机、电子和医药,意在吸引中长期资金进入科创板市场。指数昨日开盘1474点,收盘为1497点,今日正式发布实时行情。从2019年12月31日至今,科创50指数上涨了497点,涨幅达到49.7%。 《科创板白皮书》发布 开启1800亿元的解禁潮 昨日《科创板白皮书2020》正式发布,反映了证监会和上交所在一系列配套制度设计上作了突破和创新设置,积极鼓励科创企业创新发展。同时,首批上市总市值1800亿元的25家公司的锁定期为一年的首发限售股及战略配售股份解禁。新上市的7只新股芯朋微、力合微、震有科技、奇安信、大地熊、三生国健和德林海表现优异,芯朋微涨幅最高,高达367.67%。 特斯拉二季度财报超预期 有望纳入标普500指数 特斯拉周三盘后公布了2020财年第二财季业绩报告。当季收入和自由现金流均超预期,且连续四个季度实现盈利。财报显示,二季度营收60.4亿美元,GAAP下的净利润1.04亿美元。特斯拉的流动性、市值位于美国国内的总部和最近连续四季度的GAAP下盈利并且最近一个季度也保持盈利等已经满足了纳入标普500指数条件。 美股收高标普四连涨 贵金属板块涨幅居前 美股周三小幅收高。三大指数集体收涨,道指涨0.62%,标普500指数涨0.58%,纳指涨0.24%,贵金属板块涨幅居前,Endeavour Silver涨超13%,金田涨超4%。疫苗股辉瑞涨超5%。 贵金属、油气板块涨幅居前,科尔戴伦矿业涨超6%;全球最大陆上钻井公司纳伯斯实业涨超26%,哈里伯顿、斯伦贝谢涨超6%。科技股普遍回落,微软、亚马逊、苹果跌超1%,特斯拉跌超4%。 中概股多数下跌,金山云跌超10%,蔚来跌近4%,阿里巴巴跌超2%,京东跌1.23%,拼多多跌2.2%,百度跌近2%。 欧洲股市收盘主要指数普跌 欧股收盘主要指数普跌,德国DAX指数下跌0.59%,报13094.65点;英国富时100指数下跌1.01%,报6206.10点;法国CAC40指数下跌1.32%,报5037.12点;欧洲斯托克50指数下跌1.02%,报3370.65点。 富时中国A50指数收跌0.35% 富时中国A50指数收跌0.102%,报152545点。 A股收评:两市冲高回落 创业板指涨1.19% 沪指全天收涨0.37%报3333.16点;深成指涨0.89%报13657.03点;创业板指盘中曾大涨2.5%再度突破2800点,收涨1.19%报2769.03点。石油股中海油服涨逾5%;黄金概念股全天强势,银泰黄金涨7.8%;区块链概念股普涨,浙大网新等多股涨停。 港股收评:三大指数尾盘跳水 恒指大跌2.25% 恒指收跌2.25%报25057点,国指跌1.93%报10243点。盘面上,半导体板块领衔下跌,中芯国际大跌近8%;阿里概念股中国动向跌超10%,阿里影业跌5%;科技股、在线教育股、电池股、汽车股、石油股等大多板块下跌;石油股逆势走强,中石化、中石油均跌超4%;贵金属股普涨,中国白银集团飙涨近21%。 A股公告精选 1.瑞声科技子公司引入小米、OPPO等为战投 加强光学业务拓展及战略布局 2. 宝钢包装拟收购河北制罐等4家公司各47.51%的股权 3. 顺络电子半年度净利润升24.09%至2.42亿元 4. 南宁百货已递交关于免税品经营资质申报的请示 5.福田汽车收到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补贴10.93亿元 6.百隆东方拟回购7500万-15000万元的股份 1. 欧洲准备放松MiFID监管规定 以促进经济复苏投资 欧盟计划回撤有关证券交易和投资研究的里程碑式法规,认为需要对金融业实行更宽松的规则以帮助经济复苏,将在未来几天内公布的一项欧盟计划将放宽MiFID II的关键框架,不再强迫投资者在交易费之外单独向银行和券商支付研究费。 2. 上证综合指数编制方案修订正式实施 7月22日,上证综合指数编制方案修订平稳顺利实施,编制方案主要涉及三方面:剔除风险警示股票、延长新股计入指数时间、将科创板证券和红筹企业存托凭证计入样本空间。当天上证综指运行相对平稳,收盘涨0.37%报3333.16点,全天成交5406亿元。 3. 央行下发区块链标准?权威人士:近期会在金标委公布 据媒体7月22日公开报道,央行近日下发文件及评估规则以规范金融行业的区块链应用,是国内首次由最高权威机构颁发的区块链相关规范文件。一位权威人士表示,“央行确实发了个区块链标准,算是行业标准,目前还在走流程,应该很快就会在金标委挂网。” 4. 新三板精选层32家企业下周一开市 证监会发布挂牌公司持续监管指引 新三板精选层首批企业将在7月27日(下周一)集体挂牌上市。证监会发布《精选层挂牌公司持续监管指引(试行)》及五项挂牌公司定期报告格式准则。全国股转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首批32家公司共计募集资金94.52亿元,目前也已有7家基金公司的7只新三板公募基金产品获证监会核准。 5. 新冠疫苗概念股走强 中国新冠疫苗在巴西阿联酋启动试验 新冠疫苗概念股走强,康希诺生物大涨近11%领涨,四环医药涨近9%。7月21日,巴西开始对中国制药公司科兴研发的新冠疫苗进行III期临床试验,第一批约有900名志愿者参与。7月20日,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TheLancet)同时公布了中国和英国的两项疫苗II期临床试验研究结果。 6. 滴滴再推新业务“花小猪” 主打下沉市场 7月22日,滴滴官方宣布,推出网约车新业务花小猪。这可以看作是其为完成3年内实现全球每天服务1亿单、国内全出行渗透率8%、全球服务用户MAU超8亿目标的一新动作。滴滴称,花小猪只对现有滴滴注册车辆和司机开放,且采取了和滴滴同样的安全和合规标准。 7. 滴滴副总裁李敏:无法辨别拍卖平台股权出售方身份 IPO不是滴滴当前最优先事项 李敏昨日在朋友圈表示,近日出现在网络拍卖平台上的疑似滴滴股权出售方身份不明,股权本身也无法辨别真实性,请大家注意潜在风险。滴滴股东协议中严格禁止任何私下的股权交易,未经公司许可的私下交易均无法得到应有的法律保障。与此同时,IPO不是滴滴当前最优先的事项,公司目前暂无相关计划。 8. 国药集团董事长刘敬桢:新冠疫苗年底或可上市 刘敬桢表示:“新冠疫苗是国药集团旗下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和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齐头并进研发的,应该说已经成功了。3月30日,他就已经进行了预注射,相当于‘以身试药’。4月12日,疫苗进入国内一二期临床试验,效果非常理想,无一例有严重的副反应,有效性可以说是百分之百。6月底,我们获批开始进行国际三期临床试验。” 9. 上金所调整各黄金延期合约涨跌停板和保证金比例 上海黄金交易所宣布自2020年7月23日(星期四)收盘清算时起,Au(T+D)、mAu(T+D)、Au(T+N1)、Au(T+N2)、NYAuTN06、NYAuTN12合约的保证金比例从8%调整为9%,下一交易日起涨跌幅度限制从7%调整为8%。 10. 受累广发证券被暂停保荐资格 5家创业板注册制IPO企业被中止 中国证监会因广发证券在康美药业相关投行业务中的违规行为,拟对广发证券暂停保荐机构资格6个月和暂不受理债券承销业务有关文件12个月的监管措施。由广发证券保荐的6家企业:恒辉安防、金埔园林、晶台股份、东箭科技、亚香股份和霍普股份6家公司IPO进程转至“中止”状态。 1. 应急管理部:主汛期以来洪涝灾害已致直接经济损失1160.5亿元 据应急管理部,6月1日进入主汛期以来,洪涝灾害已造成江西、安徽、湖北等27省(区、市)4552.3万人次受灾,142人死亡失踪。主汛期以来洪涝灾害已造成3.5万间房屋倒塌,直接经济损失1160.5亿元。与近5年同期均值相比,因灾死亡失踪人数下降56.5%,倒塌房屋数量下降72.4%,直接经济损失下降5%。 2. 国常会:鼓励个体经营 落实好已出台的各项纾困政策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7月2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补短板扩内需提升群众生活品质;确定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措施,促进增加居民就业和收入。鼓励个体经营。落实好已出台的各项纾困政策。 3. 最高法:引导房产交易回归居住属性 防范炒地炒房投机行为 最高法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最高人民法院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为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引导房产交易回归居住属性,防范炒地炒房投机行为,发挥居住权制度扶弱、施惠的社会保障功能,依法保障优先承租权人和居住权人的合法权益。 4. 北京高级人民法院:对中行原油宝事件民事诉讼进行集中管辖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发布关于涉中国银行“原油宝”事件民事诉讼案件集中管辖的公告,中国银行“原油宝”客户就“原油宝”事件以中国银行总行及其分支机构为被告提起的民事诉讼,指定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和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集中管辖。 5. 中国全网5G用户破亿 据人民网,近日,三大运营商运营陆续披露上半年运营数据。从三家运营商公布的数据来看,截至6月30日,我国在网5G用户已经突破1亿大关。专家分析认为,我国5G用户发展进入“快车道”,同时,5G用户的快速增长,也将加快运营商关闭2G、3G等传统业务。 1. 《智慧屏行业白皮书》即将公布 华为联合多家上市公司共同参与 据科创板日报,工信部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电子四院)正在加快智慧屏重点标准的制定工作,即将公布《智慧屏行业白皮书》。华为和包括美的集团、四川长虹、TCL旗下华星光电、京东方、苏宁易购和海尔智家等在内的多家上市公司也参与了此次白皮书编写工作。 2. 美团料未来5年外卖订单增3至4倍 着手测试无人配送 美团点评首席科学家夏华夏接受外媒访问称,美团现时外卖日订单量达3000万单,预计未来5年将增长3至4倍,公司正着手利用无人配送,帮助骑手处理更多订单。美团也正研究利用AR技术,帮助消费者获取更多商户资讯,例如消费者只需拍下商店照片,就可在美团看到商家所提供的商品服务及用户评价。 3. 中国移动发布边缘计算、超级上行、网络服务等多项5G专网能力 从2020年上半年海南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上半年,海南全省离岛免税品零售额85.72亿元,同比增长30.7%;其中,6月份零售额22.99亿元,同比增长235%。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同比下降0.4%,降幅较一季度收窄21.2个百分点;其中,二季度增长17.2%。 4. MLCC概念股表现活跃 需求爆发叠加国产替代 MLCC概念股表现活跃,弘信电子涨停,三环集团和扬杰科技均涨超2%。随着5G应用的加速推进以及新能源汽车的需求爆发,MLCC(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需求迎来爆发。在机构看来,潜在发展空间巨大、需求迎来大爆发、存在很强国产替代预期的MLCC行业正迎来战略布局期。 5. 中汽协发布7月上中旬11家主要汽车企业销量情况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整理分析,7月上中旬,11家主要企业汽车销量累计完成94.2万辆,环比增长2.7%,同比增长36.5%。其中,乘用车销量累计完成82.5万辆,环比增长5%,同比增长33.6%;商用车销量累计完成11.7万辆,环比下降10.7%,同比增长61.7%。 投资日历 睿智有趣的投资日历 每日一签 为您的投资保驾护航~
图片源自网络 7月22日,经过修订的上证综指正式问世。今日开盘,三大股指低开,沪指跌0.17%报3315.18点,深成指跌0.21%报13507.35点,创业板跌0.4%报2725.45点。 据上交所公告称,自7月22日起,修订上证综合指数编制方案,包括纳入科创板、CDR相关股票;剔除ST、*ST股;延长新股计入指数的上市时间要求,并在上证指数中正式纳入科创板上市证券。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认为,原来的指数编制和实体经济的背离较大,上证指数没有办法充分反映实体经济的发展。其次,从原来上证指数的编制的角度来说,其本身的编制方法和欧美各国的编制方法来说,依然有一定的差距。 三管齐下解决指数失真问题 近期,A股市场的风格变化明显。据同花顺显示,本月内,上证指数已突破3000点,尽管上周指数有所回调,本周内,上证指数未跌下3300点。 事实上,上证综指10年以来多次冲击3000点上,但均未能站稳,牛市昙花一现,也成为A股市场的一大“槽点”。 据公开资料显示,上证综指自1991年7月15日起正式发布,其样本股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全部上市股票,包括A股和B股,反映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价格的变动情况。 发布已满29年的上证综指,直到目前仍然存在“指数失真”的问题,备受投资者诟病。与沪深300指数、中证500指数以及上证50、创业板指数相比,上证综指的涨幅始终落后于上述指数。 上交所相关负责人此前表示,本次上证综合指数编制修订的实施,借鉴国际代表性指数编制调整的做法,拟采用无缝衔接的方式进行,即指数编制方案变更生效日点位与前一交易日点位无缝衔接,生效日实时点位基于前一交易日收盘点位及样本股当日涨跌幅计算。 因此,上证综合指数编制修订的实施不会影响上证综合指数的连续性,不影响投资者观测市场行情。 修订后的上证综指将从三个方面改善目前指数失真现象。 首先,剔除风险警示股票。指数样本被实施风险警示的,从被实施风险警示措施次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起将其从指数样本中剔除。 被撤销风险警示措施的证券,从被撤销风险警示措施次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起将其计入指数。 其次,延长新股计入指数时间。日均总市值排名在沪市前10位的新上市证券,于上市满三个月后计入指数,其他新上市证券于上市满一年后计入指数。 因为日均总市值排名在沪市前10位的特大市值股票价格稳定所需的时间总体上短于其他股票,新规综合考虑了上证指数的价格稳定性和指数代表性,将这些特大市值新股的纳入时间定为3个月。延长新股纳入时长有利于上证指数的稳定性。 此外,纳入科创板上市证券,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红筹企业发行的存托凭证、科创板上市证券将依据修订后的编制方案计入上证综合指数。 光大证券金工团队曾就此模拟新的上证综指,认为沪指好整体的收益会有所提升:修订后的上证综指自2000年以来年化收益为5.47%,相比原始指数的3.67%有较为明显的提升(截止6月19日),作为具备A股市场晴雨表功能的指数,将一定程度上提升投资者的信心。根据该团队模拟,新上证综指6月中旬点位约在4000点左右。 针对指数修订后的变化,华宝证券认为,此次指数调整对市场影响有限,更多是情绪面的短期提振效果。首先,此次上证综指编制方案调整之后仍然保持总市值加权方式,一方面削弱了指数的额抗操纵性,另一方面也降低了指数的行业代表性。 华宝证券表示,在抗操纵层面,总市值加权使得部分总市值较大但流通股本占比较小的成分股权重被放大,而部分总市值偏小但流通市值较高的个股权重则偏低。 “在行业层面,上证综指的银行板块权重有明显放大,而食品饮料、医药 生物、计算机等长期高景气度板块的占比则偏低,影响了上证指数的收益性和行业代表性。”华宝证券表示。 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上证综指修订编制方案后的长期涨跌,还是要看今后有多少成长型的公司在上交所上市。 “这次将科创板纳入上证指数中,将有利于推动指数长期向上走势。未来上交所要吸收更多新经济的龙头上市,才能够真正激发指数上涨,换句话说,指数涨跌的决定性因素取决于上市公司的质量和成长性。”杨德龙表示。 指数失真问题是编制变革主因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对搜狐财经表示,原来的核心指数包括,沪深300指数、上证综指、中证500指数以及上证50指数。 但事实上,上市公司的变化很大,在这个过程中上市公司的准入和出清需要指数动态的调整,若长时间不调整,会存在“指数失真”的问题。 近几年,上市公司业绩波动较大,不稳定性明显,因此指数修订应该是动态的、常态化的机制。徐洪才认为,指数编制的调整可以保持一年一次的频率,长时间使用相同的指数编制机制,不利于新涌入的上市公司和即将退市的企业的生存。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解释称,原有的上证指数与实体经济的比例现象已经越来越明显。自2006年起,实际上已经开始出现关于是否需要更改上证指数编制的讨论。目前的情况下,引入更多的机制去修正调整优化上证指数的编制方法,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针对原有指数组合的不足,江瀚表示,首先原有的指数编制和实体经济的背离较大,上证指数没有办法充分反映实体经济的发展。其次,从过去上证指数的编制的角度来说,其本身的编制方法和欧美各国的编制方法来说,依然有一定的差距。 江瀚表示,指数编制改革后,实际上能放任指数更加精准,对于投资者来说,可以更好地依托上证指数进行投资。此外,当引入更加多元化的机制之后,上证指数可以更加精确更加完善。 “指数编制方法的优化是完善基础制度建设的一部分,考虑到当前上证综指等指数的市场关注度较高,其指数的代表性也广受关切,根据市场发展和上市公司结构的新变化,于与时俱进地调整相关指数的编制,有利于提升指数的科学性。”江瀚称。
看了30年的上证综指,要变了!今天(7月22日),经过修订的“上证综指2.0”将闪亮登场。 据悉,新修订的上证综指编制方案主要涉及三方面:剔除风险警示股票、延长新股计入指数时间、纳入科创板上市证券。 业内人士指出,指数编制修订方案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上证综合指数的市场代表性与稳定性,使上证综合指数更加准确表征上海市场整体表现,更加充分反映上海市场结构变化,为投资者观测市场运行、进行财富管理提供更理想的标尺。 三方面修订改善指数失真 据上交所此前公告,经研究,上海证券交易所与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决定自2020年7月22日起修订上证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案。 修订后的上证综指将从三个方面改善指数失真现象。 一、剔除风险警示股票 指数样本被实施风险警示的,从被实施风险警示措施次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起将其从指数样本中剔除。被撤销风险警示措施的证券,从被撤销风险警示措施次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起将其计入指数。 上交所此前表示,我国资本市场建立了风险警示制度,被实施风险警示的股票存在较高风险,基本面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投资价值受到影响,难以代表上市公司主流情况。剔除被实施风险警示的股票有利于上证综合指数更好发挥投资功能,更好反映沪市上市公司总体表现。 而且,诸多国际主要综合指数样本范围只包括市场绝大多数股票,如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剔除纳斯达克市场作为第二上市地的股票,STOXX欧洲全市场指数、恒生综合指数只涵盖市场市值95%的股票。截至5月底,上证综合指数样本中包含85只被实施风险警示的股票,合计权重0.6%。因此,剔除被实施风险警示的股票不会影响其综合指数定位。 二、延长新股计入指数时间 日均总市值排名在沪市前10位的新上市证券,于上市满三个月后计入指数,其他新上市证券于上市满一年后计入指数。 国际代表性指数通常根据所在国家和地区市场特点,设定新股计入指数时间。一般而言,新股需经历充分的市场定价博弈之后才被赋予计入指数的资格。同时,为保持指数的市场代表性,部分代表性指数会设定大市值新股的快速计入机制。 当前A股市场新股上市初期存在“连续涨停”及高波动现象。2010年至2019年,沪市新股1年内平均收益波动率约为同期上证综合指数的2.9倍,计入高波动新股不利于上证综合指数的稳定。 因此,将新股计入上证综合指数的时间延迟至上市1年后。考虑到大市值新股价格稳定所需时间总体短于小市值新股,为保持上证综合指数的良好代表性,对上市以来日均总市值排名沪市前10位的大市值新股实行上市满3个月后计入。 三、纳入科创板上市证券 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红筹企业发行的存托凭证、科创板上市证券将依据修订后的编制方案计入上证综合指数。 一般而言,证券市场新板块上市的证券通常需经一段时期跟踪评估后才会考虑计入市场代表性指数。自2019年7月22日首批科创板证券上市至今,上交所已持续跟踪评估近一年时间,科创板整体运行平稳。科创板已成为沪市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创板证券计入上证综合指数的必要性日益凸显。 此外,科创板上市公司涵盖诸多科技创新型企业,科创板证券的计入不仅可提高上证综合指数的市场代表性,也将进一步提升上证综合指数中科创型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占比,使上证综合指数更好反映沪市结构变化。 考虑到上证综合指数编制修订涉及新股计入时间的调整,科创板证券按照修订后的规则纳入上证综合指数,有利于保障上证综合指数规则的稳定性与连续性。 立足境内市场发展实际 谈及此次修订的背景和原因,上交所相关负责人指出,近年来,社会各界对上证综合指数编制方案修订多有呼声,类似“上证综合指数失真”“未能充分反映市场结构变化”等意见频频出现。 为充分响应市场呼声,进一步提高指数编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更加准确表征上海市场整体表现,上交所、中证指数公司在充分听取市场意见、研究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变化、借鉴指数编制国际经验基础上,一直研究并慎重启动了上证综合指数编制方案修订工作。 上交所相关负责人此前也表示,本次上证综合指数编制修订的实施,借鉴国际代表性指数编制调整的做法,拟采用无缝衔接的方式进行,即指数编制方案变更生效日点位与前一交易日点位无缝衔接,生效日实时点位基于前一交易日收盘点位及样本股当日涨跌幅计算。因此,上证综合指数编制修订的实施不会影响上证综合指数的连续性,不影响投资者观测市场行情。 更加客观反映上市公司总体表现 中信建投(601066)首席经济学家张岸元表示,本次上证指数编制方案的调整,充分借鉴了国际代表性指数的做法,延长了高市值权重股和其他新股上市后计入指数的时间,有利于平滑新上市股票价格剧烈波动对指数的干扰,提高了上证综指的代表性和稳定性。另一方面,修订后的方案剔除被实施风险警示的股票也将有利于上证综合指数更好发挥投资功能,更客观地反映沪市上市公司总体表现。 张岸元还表示,将科创板上市股票与红筹企业发行的存托凭证纳入上证核心成分指数样本,也将进一步提高上证综指的市场代表性和成分多样性,更好地反映沪市结构变化。若考虑到部分中概股在港股二次上市利好,也将有助于海内外投资者分享我国本土及海外上市的科技创新型企业高速成长的红利,更加贴合我国经济中高速成长的表现。 光大证券金融工程团队认为,此次修订在“剔除劣币”的同时,引入更完善的成分股临时调整机制,并纳入科创板股票,更能反映上交所上市公司的股价特征。同时,目前跟踪上证综指的产品并不多,规模有限,通过数据测算,光大证券金融工程团队认为被动资金部分对成分股的冲击较小,因此此次指数编制方案的调整并不会给市场带来冲击或者不利的影响,更多是促进市场稳定发展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