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以来,“超百亿公募基金一日售罄”的消息不时传出,但盛况的另一头,近30家备案成为私募基金管理人(WFOE PFM)的外资巨头仍在“卧薪尝胆”——由于初来乍到,几十场路演后私募产品“销量不过亿”是常有之事,而贝莱德、路博迈、富达这三家递交了“私转公”申请的外资机构目前仍在筹备进程中。 外资进击中国公募基金之路并不平坦,短期来看,这条路耗时、耗力、费钱,同时伴随着复杂、不确定的外部环境;但就中长期来看,中国市场充满了诱惑力,包括庞大且尚未被开拓的养老市场,这恰恰是这些外资巨头在海外的立身之本。 已有三家外资机构递交申请 2020年4月1日,证监会官网公示,同为美资机构的贝莱德与路博迈已经提交了公募基金管理公司设立资格审批申请,为第一批递交申请的两家外资机构。就在4月1日,中国金融市场开放迎来新里程碑,当日起,中国正式取消对证券公司、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5月19日,富达国际也正式向证监会提交外商独资公募基金牌照申请。 就流程而言,递交申请仅是外资机构描述未来公募业务开展计划,同时需将IT系统、符合证监会要求的公司总经理人选等落实到位;而在证监会允许筹建公募基金后,外资机构需要进一步招募投研等人员、完善内控体系等,且在最终监管完成现场检查并通过之后方可正式开业。目前,这三家外资机构的申请仍在初期阶段。 在这一过程中,申请公募的外资机构要做的准备工作繁多。 首先是筹备工作,这早在递交申请前就已展开,例如在基础设施、人力资源、公司治理、内控合规、信息安全、投资策略等各方面进行布局,富达、路博迈已扩建了办公室。 早前,近30家外资机构已经获得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资格(WFOE PFM),但有些PFM产品实际上是由原先的QFII基金经理管理,也有一些机构从卖方机构招聘了资历尚浅的策略师或分析师。相比之下,中资公募基金的激励机制完善,外资如何吸引到合适的人才是一大挑战。 此外,上述三家机构此前都已经获得私募基金管理人资格,且发行了多只股、债私募基金产品,如何让这些产品过渡到公募基金是一个待解的问题。 “未来的公募业务主要在公募基金、专户、投顾、研究这几块,过去发行的私募基金对应的是专户,虽然投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但公募、私募的监管框架不同,因此需要和私募客户商量进行产品过渡。”某外资机构负责人告诉记者。 除此,内外沟通也是一大问题。“其实更多问题在于协调,公募基金的框架相对繁复,外资在中国的内部IT系统需要重新设立且独立,数据不能同海外母公司共享等,这套体系在设立的过程中需要与母公司和中国监管机构进行诸多沟通。”路博迈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CEO刘颂此前对记者表示。 众多外资私募仍在观望 目前,除了第一批递交申请的三家外资私募,其他20多家机构仍在观望中。 “我们必然想做公募,产品可以公开宣传、认购门槛低(多数外资私募产品100万元起购)、可对接的机构范围扩大,”多位外资私募人士对记者表示。但挑战在于,打造公募基金的前期成本巨大,即使拿到了牌照,如何开拓中国的销售渠道,如何满足中国投资者的需求,如何招聘合适的业务负责人、投研人员,并与中国公募的激励体系接轨等都是挑战。 事实上,多家外资私募目前的负责人都不满足中国公募基金公司总经理的任职要求,未来若要转为公募,必然面临重新物色人选的问题,但合适的人才并不多。事实上,几家备战公募的外资私募从2019年初就已开始“挖人”。 当时最引发业内轰动的一则人事任命当属贝莱德的汤晓东。2019年4月,贝莱德宣布任命汤晓东为中国区主管,他曾担任过广发证券副总经理兼广发控股香港总经理,也担任过华夏基金总经理;同年11月6日,富达国际宣布,当公募基金牌照申请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准时,富达国际中国区董事长何慧芬将出任该公募基金总经理一职。 此外,如何迎合中国投资者的偏好、提升在中国的竞争力是外资需要应对的挑战。据记者了解,QFII管理的资金部分为海外的主权基金、捐赠基金等“长钱”,可能对收益的要求相对适度,但要求控制波动率,因此QFII投资经理在配置A股时换手率相对低、持有周期偏长。但当面对的是对收益要求较高的中国本土投资人群体时,往往需要调整配置策略和调仓节奏。 也正因为进击公募并非易事,当前外资私募选择先熟悉市场渠道、修炼业绩曲线、拓展投研和销售团队等,亦有外资并不排斥维持私募的现状,但希望发力拓展机构客户(压低零售),而这就要求外资私募自身的投资业绩过硬。 尽管前路漫漫,但外资已将开拓中国资管市场作为战略性的事业。除了中国投资者的资产配置需求,庞大的养老市场也充满了想象力。 几乎所有外资都会提到中国的养老金市场,因为这一业务源是它们在海外的立身之本。目前,发达国家普遍建立了多支柱、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以美国为例,整个养老保险体系分为4:4:2结构,40%是国家出,40%靠补充养老保险,20%靠个人商业储蓄养老,参保者可享受税务递延,一定程度上降低个人所得税。 参照发达国家的经验,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第三支柱的个人养老金市场潜在规模巨大。未来若中国公募基金得以全面开拓养老市场,意味着资管行业将迎来新全新的机遇,而这只是时间问题。
近日,宁波证监局公布对淳石资产管理(宁波)有限公司(下称“淳石资本”)采取责令改正措施的处罚决定。因公司存在备案信息不完整、不准备、部分基金产品推介材料中存在夸大宣传等5大问题,宁波证监局对其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 淳石资本因5大合规问题遭处罚 经查,宁波证监局发现淳石资本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公司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登记备案的信息不完整、不准确。 2、公司在部分基金产品推介材料中存在夸大宣传的情况。 3、公司未对部分投资者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进行评估;对部分投资者的风险识别能力评估时日晚于基金合同签署时日。 4、公司销售人员为投资者代持基金产品,且该投资者持有的基金份额不满100万元。 5、公司未就部分基金产品重大事项变更向投资者进行信息披露;公司部分基金产品未按基金合同约定进行信息披露。 宁波证监局表示,上述行为违反了《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第四条、第十二条、十四条、第十六条、第二十四条、二十五条的规定。 针对上述情况,根据《暂行办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宁波证监局决定对淳石资本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公司应在收到本决定之日起30日内向宁波证监局局提交书面整改方案,并按照整改方案及时完成整改。 公开资料显示,淳石资本是一家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机构,成立于2017年4月,同年9月完成 A 轮融资,由同创伟业领投,软银中国资本、架桥资本、高特佳,水木资本,英谊资本,东方港湾、复朴投资等机构参投。2018 年 1 月完成 A+ 轮融资,此轮融资由上海国储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南昌金融投资有限公司和宁波霍普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为主,上海英谊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继续跟投。2019年2月,淳石资本宣布完成数千万元B轮融资,引入高榕资本。 淳石资本创始人兼董事长姚伟示曾任新加坡仁恒置地集团副总经理,为纽交所上市公司投资集团联合创始人;CEO施文捷曾任职纽交所上市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事业合伙人。 根据查询中国基金业协会私募基金管理人备案信息显示,淳石资本成立于2017年4月1日,备案登记时间为2017年8月14日,注册地位浙江省宁波市。注册资本1230.5万元,实控人姚伟示,法定代表人、总经理为张巍炜。有趣的是,据备案信息显示,张巍炜在2018年8月以后就不再担任淳石资本的总经理了,而是在2018年9月转而担任上海酷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一职。而据天眼查数据显示,直到今年5月13日,淳石资本才做了高级管理人员备案变更,总经理由张巍炜变更为施文捷。但不知为何淳石资本并未及时在中国基金业协会备案信息中进行变更,或许这就是淳石资本登记备案信息不完整、不准确的原因之一。 合规和风控是私募机构生命线 自2004年第一只阳光私募基金诞生至今,中国私募基金行业已走过十六年的风风雨雨。在这十六年间,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私募也迅速壮大为这个市场中一股重要的力量。 近几年,随着私募合法、合规问题的不断暴露,私募监管逐渐升级,证监会对私募行业的违法违规行为紧盯严防,对踩监管红线的行为“零容忍”。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高莉去年曾表示,证监会将持续加强对私募基金行业的监管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类私募基金违法违规行为,严格督促私募机构及从业人员增强法律意识、坚持合规经营、重视防范风险,着力规范私募基金行业市场秩序,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在私募严监管去芜存菁的过程中,有一大批私募机构走向消亡,其中不乏一些曾经的知名私募机构。可以这么说,合规和风控就是私募机构能够基业长青的生命线。 “初心”变心,“灯塔”坍塌? 事实上,淳石资本创始人兼董事长姚伟示也曾多次强调风控的重要性。 淳石资本创始人兼董事长姚伟示 在公司成立之初,姚伟示就对媒体表示,要做一家有强大募资能力的资产管理企业,要向客户更完善的风控管理,更高的产品品质,例如目前我们团队约六分之一的成员是旨在提升风控管理和产品品质的法务团队和风控团队。 他对淳石资本命名为“淳石”二字缘于其想做一家实实在在、淳朴守信的公司。公司的愿景是做到“品牌领军、品质卓越、品行高洁”,成为“有道德、有情怀、有追求”的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行业的领跑者,要实现这一点,公司将遵循“慎行、勤思、创新、共赢”的发展理念,以“善待客户、善待员工、善待股东、善待合作方”为公司的处事原则。 在淳石资本成立一周年,姚伟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又表示,淳石资本相比行业内其他公司对渠道和销售的重视,其本人更看重公司发展的质量,比如高质量的、强大的资产管理能力和风控能力。他认为在资管新规落地后,行业内那些把管理看得比销售、渠道更重,有强大资管能力,注重风控、合规的公司会活得更好。 2019年,就在淳石资本即将成立三周年之际,姚伟示又提到“初心”,他称,2017年决定创业的初衷就是在于身处财富管理、资产管理行业之中看到了行业一些公司一味求快、求大,以销售规模导向为主要发力点的问题。而做淳石资本的初心就是不以销售规模为导向,而是以资产质量为导向,始终坚持八字箴言”勤思、慎行、创新、共赢“。在公司创立接近三年的时间里,团队也始终秉持初心前行,可以说没有任何改变初心的做法。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份初心真的是引领我们往前走的方向,未来也一定会坚持下去。 姚伟示还表示,自公司创立以来,淳石一直很用心地去做风控。其实风控可以分成两块,一块是资产端,也就是对产品投前、投后的风控,另一块是销售合规性的风控,即如何对我们的理财师和投资人规范地进行适当性管理,这都是我们一直在抓的工作。今年我们新引进的合伙人殷振华总是行业资深人士,也是学风控出身的,在前一家公司已积累了丰富的风控经验。自从他加盟之后,在公司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特别在销售合规上面有了很大的提升。现在淳石的风控线在资产端和销售端上双管齐下,做的还是比较扎实的。 而今年淳石资本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施文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他曾在淳石的LP大会上发愿,“我等淳石之人,当心怀建造大教堂之愿景,助力行业健康发展”。这句每一个淳石人都所熟知的话,代表的是每一个淳石人的匠心精神,代表的是淳石成立时的初心,亦是指引淳石这三年前行的灯塔。 淳石资本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施文捷 淳石资本三年完成三轮融资,施文捷认为淳石资本能赢得众多知名机构的信任,既有淳石创始团队皆为老兵,拥有资深且专业投资能力与经验的因素,也有淳石知行合一,贯彻“强风控,优资产”所取得的认可。 据了解,2019年,淳石在公司框架上做了大幅调整,在那次调整中,淳石将风控、法务和投后三个部门整合为大风控部,由外法合规到内部控制,从投前风控到投后管理,从部门主导到相互协作,形成完整的大风控体系。 淳石对于风控和投后的重视程度近乎执念,全公司170多人,大风控部就有40多人,占到了整个公司的23.5%。这样的人员比例在整个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行业都是十分少有的,问及为何在风控投后上重兵投入,施文捷说,市场上不缺少一时的明星,缺的是长久的寿星,对风险保持敬畏之心,这是对投资人的负责,也是对淳石本身的负责。 而就是在领导层如此重视风控的情况下,淳石资本却偏偏在风控上栽了一个大跟斗,不得不说是对之前管理层所说所做的一种讽刺。这到底是“初心”变心,“灯塔”坍塌还是说一套做一套,我们就不得所知了。不过我们能够知道的是,淳石资本需要在收到决定之日起30日内向宁波证监局提交书面整改方案,并按照整改方案及时完成整改。 (责任编辑:任刚 HF008)
私募圈大消息!刚刚,掌管超千亿企业年金的中石油子公司、原券商董事长、PE总裁都来了! 中国基金报记者 吴君 备受业内关注的第四类私募管理人,又有新动向。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网站信息显示,今年7月13日有3家新晋的私募资产配置类管理人一起完成登记。 基金君看了一下,中国石油集团养老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是由中石油控股的公司,掌管着超千亿的中石油职工企业年金,其有着不错的投资收益,以后也要做资产配置;原国泰君安董事长杨德红“奔私”后成立的上海道禾长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原中信产业基金总裁田宇创立的北京常瑞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也都拿下了私募资产配置类管理人资质。 从2019年2月首批3家私募资产配置类管理人诞生到现在,已有9家机构完成登记,目前这些私募已发9只资产配置基金,规模达8.38亿元,这意味着私募基金行业正式迈入资产配置时代,这些基金主要以FOF母基金的方式投资,构建跨大类资产类别的投资组合。 掌管超千亿企业年金 中石油养老资管拿下私募资产配置资质 基金业协会信息显示,中国石油集团养老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8年6月11日,注册资本高达8.5亿元,该公司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100%控股,是中石油旗下的资管公司,主要管理百万中石油职工的企业年金。 2019年是中国石油企业年金公司化运营的第一年。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中国石油企业年金规模突破1200亿元,全年实现投资收益95亿元,百万石油员工人均账户较上年末增加投资收益5500元,投资收益率达到9.14%,远超业绩基准和全国年金行业平均水平,在100亿元以上规模年金基金中名列前茅。 彼时2018年中石油养老资管公司成立时,曾经介绍过相关背景。当时中石油集团的年金规模将达到千亿元,公司积极推进企业年金管理运营模式改革,成立养老资产管理公司,以法人受托模式运营管理企业年金,在管理架构、体制机制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向专业化、市场化管理迈出更坚实一步。 其作为中石油集团公司的企业年金理事会的管理平台,服务于中石油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管理和运营以企业年金基金为主的养老资产,确保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养老金在未来复杂的市场环境中持续安全稳健增值。公司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石油企业年金管理迈向新阶段,对持续提高石油职工养老保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公开信息也显示,中石油养老资管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是刘强,他从2008年3月担任中石油集团预算管理部副总经理,2014年1月任职中石油集团资金部副总经理,2018年6月开始在新成立的中石油养老资管公司担任总经理。 中石油养老资管公司在今年7月13日完成私募资产配置类管理人登记,表明其将在未来做资产配置业务,主要以FOF母基金的方式投资,构建跨大类资产类别的投资组合,这将打开了未来中石油企业年金投资管理的想象空间。 原国君董事长备案私募资产配置公司 基金业协会信息显示,上海道禾长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4月2日,注册资本1600万,实缴比例为25%。公司成立后不久,也就在今年7月13日完成了私募资产配置类管理人备案登记。 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杨德红,曾经是知名大券商国泰君安证券的董事长,去年下半年刚刚离任,如今“奔私募”。 公开信息显示,现年54岁的杨德红,早年在上海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工作,担任投资银行二部经理、投资银行部总经理,后面还兼任上海上投国际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2002年9月他在上海国际集团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担任总经理;2003年4月他在上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任职办公室、董事会办公室、信息中心主任,随后担任总经理助理,升至副总经理等职务,期间还兼任上海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09年8月兼任上海爱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德红从2014年9月起任职于国泰君安证券,2014年11月至2015年5月担任公司总裁,2015年5月至2015年8月担任公司董事长兼总裁,2015年8月至2019年10月担任公司董事长。 杨德红的国君岁月长达5年多时间,在此期间助力国泰君安A+H上市,充实公司资本实力,使得国君综合实力快速发展,在券商里面保持排头兵的位置。2019年9月国泰君安换帅,杨德红离任,由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裁贺青接任国泰君安证券董事长一职。 天眼查信息显示,上海道禾长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由两家有限合伙公司控股,背后的实控人正是杨德红,他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他的合伙人还包括葛亚磊、徐晓、朱昊,葛亚磊曾任上海国际集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发展总部总经理、上海国际集团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资本市场部经理。 此次备案为私募资产配置类管理人,这位券商行业的“老将”会在私募的道路上展开不一样的新旅程。 PE老将备案私募资产配置管理人 基金业协会信息显示,北京常瑞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7月19日,注册资本是5000万元,实缴比例30%,该机构也是在7月13日完成私募资产配置类管理人备案。北京常瑞资产的法定代表人、总经理是田宇,他也是金融行业鼎鼎有名的人物,曾经是中信产业基金总裁。 资料显示,田宇2008年8月在中国人寿股份有限公司任总裁助理、销售总监,2011年5月进入中信产业投资基金,担任首席市场官,直到2018年12月离开,中信产业投资基金是国内知名的PE机构。随后田宇做起了自己的私募公司——北京磐茂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也是做了很多私募股权、创业投资项目,2020年5月任北京常瑞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天眼查信息也显示,北京常瑞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由4名自然人股东持股,聂磊、田宇的持股比例分别高达30%。 私募已发9只资产配置基金规模达8.38亿元 2018年8月末,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在其官微发布问答(十五),详细说明了私募资产配置基金管理人的申请要求、产品备案登记要求等。 实际上,基金业协会对私募资产配置类管理人设置了较高的准入门槛要求,严格把关,比如受同一实控人控制的机构中至少有一家已成为协会普通会员;或者在协会登记3年以上的私募管理人,最近3年规模年均不低于5亿元,且已成为观察会员。同时,还要求同一实控人仅可控制一家私募资产配置管理人;并且在完成登记后,实控人继续持股不少于3年;另外,应具备不少于2名3年以上资产配置工作经历、或者5年以上境内外资产管理经验的全职高级管理人员。 因此,私募资产配置类管理人自2018年9月10日起开放申请到现在,仅有9家机构完成私募资产配置类管理人登记。 首批3家私募资产配置类管理人在去年2月诞生,分别是中国银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浙江玉皇山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珠海横琴金晟硕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其已经完成7只资产配置基金的备案。首只私募资产配置基金是山南云栖私募资产配置基金,随后金晟启航私募资产配置型基金、银河投资资产配置1号私募基金也纷纷落地。 2019年9月深圳乐瑞全球管理有限公司拿下私募资产配置类管理人资质,其在今年3月备案了乐瑞FOF1号私募资产配置基金;随后不久,信银(深圳)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也通过管理人类型变更的方式,成为私募资产配置类管理人,在今年4月推出了信银投管资产配置壹号私募基金;今年6月15日,潮商东盟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为第6家私募资产配置类管理人。 据基金君统计,目前在基金业协会登记的9家私募资产配置类管理人,已有5家机构备案发行了9只私募基金,基金规模为8.38亿元。 私募行业进入资产配置时代 私募基金行业已经正式迈入资产配置的新时代,据了解,这些私募资产配置基金主要以FOF母基金的方式投资,构建跨大类资产类别的投资组合,底层资产涵盖股权、股票、债券、期货、商品、期权等多个类别资产。 金晟资产表示,母基金投资若干支优质子基金,而这些子基金又投资了多个底层标的,其双层分散化投资的特性使得母基金投资组合的整体风险得以有效降低。同时,相对而言,股权类资产的流动性较弱、投资周期较长,但长周期预期回报高,证券类资产的流动性较强、投资周期较短,但短期波动性较大。私募资产配置型基金通过对股权类和证券类资产的合理配置,可以平衡风险、收益、流动性和投资周期等因素,兼顾不同资产类别的特点,为投资者创造稳健的长期回报。 山南投资也表示,将根据创业投资基金的项目投资节奏,将未投资金配置于不同风险收益特征的私募证券基金。投资者可以同时享受到两大类资产回报的叠加,并且相较于传统的股权投资有更高的流动性和更合理的分红安排,从而获得更好的投资体验。这类私募资产配置基金的特征,将会带来更好的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管理人之间的联动,增加泛股权类基金的吸引力,从一定程度上缓解近年来长期股权投资基金募资难的问题。 乐瑞资产表示,乐瑞资产配置基金依托对中国经济基本面、政策的深度洞察和研究,结合资产的估值水平,识别和把握资产价格的驱动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宏观策略捕获风险收益比较优的资产,通过下层基金构建跨资产动态调整投资组合,以规避系统性风险、为投资者打造高夏普比FOF基金。“私募资产配置基金收益贡献来源并不是依托下层基金来创造超额alpha收益,更多的是依托如何做对上层的资产配置策略来创造配置alpha收益。因此管理人的核心能力将体现在如何确定基础资产投资比例,其次才是选择下层基金。”
数据显示,7月融智·中国对冲基金经理A股信心指数为119.12,环比大涨5.2%。就仓位而言,6月私募平均仓位大幅提升,目前私募基金平均仓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据7月6日消息,据私募排排网数据,6月融智·中国对冲基金经理A股信心指数降至113.23,环比下降1.5%,甚至低于2月的指数值。但7月信心指数迅速反弹,环比大涨5.2%,可见不少私募基金经理对7月股市的信心大为增强。其中,3.2%的基金经理持极度乐观态度,58.8%的基金经理持乐观态度,持乐观和极度乐观态度的基金经理占比,相比6月大幅提高了24.13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仓位在五成及五成以上的私募基金占比高达94.8%,其中更有15.2%的私募处于满仓状态,相比5月的13.62%,提升了1.58个百分点;八成以上仓位(不含满仓)的私募占比达51.2%,环比提高了12.05个百分点。
果然,昨晚美股大跌,A股再次走出独立行情。 再全球疫情反弹的情况下,今日A股口罩防护、医疗器械、医药等板块表现强劲,随着创业板试点注册制日益临近,今日创业板在开盘跌2%的情况下强势翻红。 创业板强势翻红 A股开盘前,日经225指数一度大跌2.96%,截至发稿跌幅收窄至1.52%;韩国综合指数低开逾4%,截至发稿跌幅也收窄至2.69%;香港恒生指数开盘跌2.28%,一度失守24000点整数关口,至发稿仅跌1.39%。 A股无疑再次成为世界资本市场的中流砥柱,上证指数开盘仅低开约1.5%,至午间收盘,仅微跌0.38%;创业板指则表现更加强劲,低开约2%后快速反弹,至午间收盘翻红上涨0.11%。 疫情加剧,这几大板块大涨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发布的实时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6月12日10时30分左右,全球累计确诊7500777例,累计死亡420993例。 在疫情加剧的影响下,今日早盘口罩防护、医疗器械、医药等板块表现强劲涨幅居前。延江股份(300658)、万泰生物(603392)、英科医疗(300677)、赛升药业(300485)等涨停,利德曼(300289)、未名医药(002581)、蓝帆医疗(002382)等纷纷强势拉升。 另外,随着中报披露时间的临近,中报预增股也大幅活跃。洁美科技(002859)昨日晚间披露2020年半年度业绩预告称,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亿元―1.52亿元,同比增长140%―180%。洁美科技早盘高开逾9%,截至午间收盘仍大涨7.73%。 洁美科技表示,远程办公、在线教育、医疗电子产品的需求增加及5G技术应用的加速落地带动了电子信息行业景气度持续走强;另外,由于前期产业链下游去库存过度,下游客户补充库存的意愿较强,公司订单量充足,产销两旺。而10日晚公告中报业绩预计增长100%―150%的通达动力(002576)近2日连续涨停。 哪些资金在抢筹A股? 北上资金也没受美下跌影响,早盘净流入近20亿元,其中沪股通净流入5.19亿元,深股通净流入14.32亿元。之前北上资金已连续12周净买入,并且自6月3日累计净买入突破历史新高后,每个交易日都在刷新纪录。截至昨日收盘,自沪深港通开通以来,北上资金累计净买入达10888亿元。 实际上抢筹A股的资金并不仅限于北上资金,根据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逾七成百亿私募接近满仓。百亿私募仓位指数达到83.82%,其中72.09%的百亿私募仓位超过八成,今年以来百亿私募仓位上升了15.02个百分点。 除此之外,资金还在疯狂的涌入。日前,南方基金旗下一只权益类基金南方成长先锋火爆发行,募集期原定为6月8日到6月19日共计有12天,但在6月8日卖了一天就火速结束募集,6月9日就不再接受认购。 数据统计显示,今年前5个月,公募基金的发行规模超过8000亿元,是2019年同期的2倍,其中权益类基金达到5507亿元。不论是总规模还是权益基金规模,甚至超过了2015年牛市时前5个月的水平。今年5月份以来权益基金总募集金额已超过1400亿元,预计近期也将逐步进入A股市场开始建仓。 机构:围绕年线震荡整固 光大证券表示,今日市场下跌有两方面因素,一方面海外股市的下跌拖累了A股的表现,另一方面,从3月底市场低点至今,上证综指累积涨幅为10.36%,创业板指累计涨幅为20.17%,市场在反弹后存在短期调整压力。从策略角度来看,目前A股市值/M2位于2011年以来的51.3%分位水平,市场并无明显高估,同时5月份M2同比增速为11.1%,货币增长仍维持在较高水平,而未来国内政策也不具备大幅收紧的可能性,在此背景下,市场短期可能存在风险,但创新低的概率较低。 粤开证券认为,我国经济处于后疫情阶段的复苏期,通胀压力小,低谷数据悉数落地后,下半年基本面边际改善确定性大。目前我国的货币政策由“宽货币”转向“稳货币,宽信用”,政策保持较为宽松的主基调并没改变,信用周期仍在持续扩张的阶段。此外,经历了此前的2018年至2019年金融去杠杆之后,A股杠杆率较为稳健。综上所述,当前A股韧性较强,盈利周期处于底部复苏趋势,短期面临阻力或有所反复,但下方均线系统将予以较大支撑,反复震荡也有望为后市突破蓄力。 网信证券称,操作上保持谨慎观望,回避市场系统性风险,合理调控仓位,把握优质龙头个股低吸机会。适当关注券商、稀土永磁、国产软件、工业大麻、国企改革、磷酸铁锂、挖掘机、医药、农业、军工、消费电子等板块个股机会,注意回避高位股、问题股、业绩下滑、退市预期、解禁减持、财务造假、免税概念等板块个股调整与补跌风险。 中原证券(601375)预计,沪指近期继续围绕年线震荡整固的可能性较大,打破盘局依然需要强有力的外部因素推动。建议投资者继续关注政策面,资金面以及外盘的变化情况。预计沪指短线小幅整理的可能较大,创业板市场小幅震荡的可能较大。建议投资者短线谨慎关注新能源汽车,软件科技等板块的投资机会,中线建议继续关注部分低估值绩优蓝筹股的投资机会。
创业板注册制、A股市场可能引入T+0交易机制、上证综指重新编制、红筹股回A股上市、中芯国际即将登陆科创板…… 近期资产市场制度改革动作频频,在此背景下,不少股票私募机构已提前瞄准相关政策红利背后的多方面投资机会。 多项新政有望陆续落地 据悉,随着创业板公司招股书准则、发行与承销特别规定等与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相关的一批规则公开征求意见结束,创业板注册制规则将有望于近日正式发布。 私募机构世诚投资总经理陈家琳认为,创业板注册制将是本年度资本市场改革的一大重头戏。 此外,消息人士表示,在其他制度改革层面,包括A股可能引入T+0交易机制、上证综指重新编制等,近期也在交易所等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如果交易规则和指数编制改变,将会对A股市场带来重要影响。 看好改革红利 世诚投资总经理陈家琳表示,创业板注册制的推出、A股市场吸引更多优质公司上市,将进一步增强资本市场优胜劣汰的良好生态环境。 戊戌资产总经理陈战伟分析,最近多项资本市场政策改革渐行渐近,这体现了管理层对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的重视和活跃资本市场的期盼,也将会有利于场外各类资金的持续流入。 中信建投(601066)证券认为,从整体来看,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在充分借鉴科创板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又基于创业板的情况做出了部分针对性的安排。这将加大市场的交易的活跃度和流动性,从而正面促进整个板块估值的提升。注册制改革对创业板的定位非常明确,采用“传统产业+”的方式,意味着将会有更多体量更大的科创类企业,或往新兴科技领域转型融合、有长期发展前景的传统企业登陆A股市场。 私募瞄准四类投资机会 A股市场多项改革政策红利的预期下,私募正在寻找其中的投资机会。从具体标的板块和策略来看,受益于注册制的券商股、打新创业板股票、寻找增量新股中的细分行业优质龙头股以及高股息蓝筹,正成为多家私募机构重点关注的四大投资机会。 上海雷球资本投资总监顾斌认为,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将会为基本面优质的个股持续带来上涨动力。近几年A股的结构性机会一直较为充沛,优质个股的回归或增量,势必会强化这种结构性机会,未来市场主流资金将会进一步持续集中在优质个股中。而A股细分行业存量龙头如果和回归的对应行业龙头相比缺乏竞争力,估值预计会遇到压力。另一方面,T+0等交易规则可能出现的改变,势必会对券商股带来短期利好影响。 上海某中型私募投资负责人认为,创业板注册制、上证综指重新编制以及T+0交易规则的引入,对于蓝筹股板块预计将带来“双重利好”。一方面,上证综指重新编制之后,大市值、高股息的蓝筹股的权重可能会进一步提升,并有望吸引更多指数ETF等机构资金被动买入;另一方面,T+0交易制度一旦引入,预计将可能先行在大市值蓝筹和科创板市场试行。该私募人士还认为,创业板注册制施行之后,机构投资者的打新策略收益率将有望出现明显上升,可能重现去年科创板开板打新策略阶段性高收益的盛况。 在创业板注册制施行之后的打新收益方面,来自国泰君安的测算显示,按照三季度创业板注册制首批发行新股20至30只、四季度每月10只来测算,规模在2亿至5亿之间的A类产品,有望实现超过4%的增强收益。
自2016年6月私募行业向外资开放以来,外资私募在中国市场已走过四个年头。尽管大部分外资私募的母公司在全球市场拥有不俗的“金字招牌”,但它们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却并不一帆风顺。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目前除了少数机构资产管理规模超过10亿元,其余外资私募的管理规模均不到10亿元。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外资私募进入中国市场面临“水土不服”的问题,渠道与投资策略的限制也使其难以发挥自身优势。对他们而言,未来只有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丰富投资策略,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才能在竞争激烈的中国资管行业中分一杯羹。 26家外资私募布局中国市场 2016年6月,中国证监会宣布,符合条件的外商独资和合资企业可申请登记成为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开展包括二级市场证券交易在内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 由此,外资私募布局中国市场的序幕徐徐拉开。 2017年1月,全球知名资管公司富达国际旗下外商独资机构——富达利泰(上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正式获准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登记注册成为私募基金管理人,成为首个“吃螃蟹的人”。此后,瑞银资管、贝莱德、路博迈、施罗德、桥水等越来越多全球知名资管机构也相继来到中国市场“安营扎寨”。 据统计,截至5月底,共有26家外资机构登记成为私募管理人,管理产品总规模在90亿元左右,其中包括债券基金、主动管理股票型基金、量化基金、FOF产品等不同类别的投资产品。 除了申请牌照和发行产品,外资私募也在不断扩充中国市场团队。“过去一年,我们公司发行了多只量化和投顾产品,公司人员增加到30多人,涵盖了市场销售、投资交易、IT运营、法律合规等完整的前中后台架构。”沪上一位外资私募人士称。 初来乍到“水土不服” 对外资私募而言,本土化是扎根中国市场的必经之路。多家外资私募均表示,十分注重研究中国市场投资者的偏好,会积极推进本土化策略。但这些“外来和尚”在深耕中国市场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目前元胜投资的管理规模在20亿元至50亿元,瑞银资产的管理规模在10亿元至20亿元。除此之外,有20家外资私募的管理规模不到10亿元,其中更有10家外资私募的管理规模不到1亿元,占比41.67%。 针对外资私募发展缓慢这一现状,私募排排网未来星基金经理胡泊表示,首要原因是发行渠道受限。过去4年,外资私募在中国市场还处于策略打磨、培育市场以及业绩证明的阶段。可以看到,目前外资私募在跟银行、券商等渠道合作过程中没有大力宣传,业绩不对外展示,同时也没有大面积地向高净值个人客户群体推广。 “此外,外资私募在客户培育上也面临困难。境内投资者与外资私募在投资理念、预期回报等方面还存在一定落差,如何完美契合需要时间来磨合,而外资也需要拿出更长时间的业绩来证明自己。”胡泊称。 胡泊表示,与境内私募相比,外资私募除了在量化投资领域存在明显优势,在其余领域的优势并不明显,这也是其产品规模难以做大的原因之一。“私募业务并不是这些有着公募基因的资管机构所擅长的领域,在贝莱德、路博迈、富达相继提交公募牌照申请之后,未来或许会有更多外资私募跟随,将发展重心转向公募业务。”一位第三方人士称。 亟待强化自身优势 尽管面临各种发展困境,但中国资管市场潜在的巨大发展空间,是外资加大布局的主要动力。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对于外资私募而言,只有将成熟的经营理念、先进的投资流程和风控体系有效移植到中国市场,构建好本土团队,加强自身优势,才能真正从高度竞争的中国私募市场中分一杯羹。 胡泊表示,一方面,外资私募可以加大有关其自身优势的宣传,并将这种优势体现在业绩上;另一方面,外资私募也需要丰富投资策略,朝着多元化、全球化配置的思路发展,满足客户多样化的投资需求。